戊二醛.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3400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3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戊二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戊二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戊二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戊二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戊二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戊二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戊二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戊二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戊二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戊二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戊二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戊二醛.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戊二醛.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戊二醛.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戊二醛.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戊二醛.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戊二醛.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戊二醛.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戊二醛.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戊二醛.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戊二醛.docx

《戊二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戊二醛.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戊二醛.docx

戊二醛

戊二醛

戊二醛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溶于热水。

用作杀菌剂,也用于皮革鞣制。

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分子式:

C5H8O2

分子量:

100.12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

  熔点(℃):

-14 沸点(℃):

71~72(1.33kPa)

  相对密度(水=1):

1.060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4

 饱和蒸气压(kPa):

2.27(20℃) 溶解性:

溶于热水、乙醇、氯仿、冰醋酸、乙醚。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有害。

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吸入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等。

本品可引起过敏反应。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强刺激性。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燃烧。

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发展历程

  戊二醛被誉为继甲醛和环氧乙烷消毒之后化学消毒灭菌剂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作为生产戊二醛系列杀菌剂的原液,本品具有甲醇含量低,无致歧变、无积毒的特点,广泛用于消毒灭菌、制药等行业

  戊二醛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稳定性好等特点。

适用于医疗器械和耐湿忌热的精密仪器的消毒与灭菌。

其灭菌浓度为2%,市售戊二醛主要有:

2%碱性戊二醛和2%强化酸性戊二醛两种。

碱性戊二醛常用于医疗器械灭菌,使用前应加入适量碳酸氢钠,摇匀后,静置1小时,测定pH值。

PH在7.5-8.5时,戊二醛的杀菌作用最强。

戊二醛杀菌是其单体的作用,当溶液的pH达到6时,这些单体有聚合的趋势,随pH上升这种聚合作用极迅速,溶液中即可出现沉淀,形成聚合体后会失去杀菌作用。

因此碱性戊二醛是一种相对不稳定的消毒液,2%强化酸性戊二醛是以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为强化剂,有增强戊二醛杀菌的作用。

它的pH低于5,对细菌芽胞的杀灭作用较碱性戊二醛弱,但对病毒的灭活作用较碱性戊二醛强,稳定性较碱性戊二醛好,可连续使用28天。

  

(1)杀菌原理:

醛类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主要依靠醛基,此类药物主要作用于菌体蛋白的疏基、羟基、羧基和氨基,可使之烷基化,引起蛋白质凝固造成细菌死亡。

  

(2)主要优缺点:

  优点:

  ①戊二醛属广谱、高效消毒剂,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

  ②可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的灭菌;

  ③戊二醛在使用浓度下,具有刺激性小、腐蚀性低、安全低毒;

  ④受有机物的影响小,20%的有机物对杀菌效果影响不大。

  缺点:

  ①灭菌时间长,灭菌一般要达到10个小时;

  ②戊二醛有一定的毒性,可引起支气管炎及肺水肿;

  ③灭菌后的医疗器械需用馏水充分冲洗后才能使用。

  (3)杀菌作用

  碱性戊二醛属广谱、高效消毒剂,可有效杀灭各种微生物,因而可用作灭菌剂,但强化酸性戊二醛杀芽胞效果稍弱(表1)

  表12%戊二醛对杀芽孢的杀灭效果

应用领域

  ①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

  2%戊二醛(碱性、酸性、中性)可用于各种不怕湿的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

在常温下把清洁干燥的器械完全浸入戊二醛水溶液中,30分钟可达到消毒10小时以上可达到灭菌。

  无论哪种制剂,在使用时均需先加入0.5%亚硝酸钠作为防腐剂,但一经加入防腐剂只可保存1个月,碱性戊二醛只可连续使用1-2周。

  ②内窥镜的消毒与灭菌

  戊二醛是内窥镜消毒的首选药品。

目前,内窥镜应用广泛、种类之繁多,制造之精密都达到了一个新水平,但对消毒灭菌要求亦愈来愈高。

现代内窥镜的很多种部件不耐高温而怕腐蚀,所以,大多内窥镜都用戊二醛进行消毒或灭菌。

戊二醛消毒或灭菌的正确操作程序是:

先将污染的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内窥镜可直接清洗),可用0.2%有效氯清洗消毒剂清洗内窥镜,冲洗后再用中性或加酶洗涤剂仔细刷洗;冲洗,用清水将洗涤剂冲洗干净;干燥,洗涤后的器械需经过干燥处理;灭菌,将干燥的器械完全浸泡在2%戊二醛溶液内,作用到规定的时间,取出用无菌蒸馏水将残余戊二醛冲洗干净即可使用或干燥保存。

表2列举了国外用戊二醛消毒内窥镜的要求。

使用方法

  灭菌处理:

只有浸泡法一种。

  将清洗、晾干待灭菌处理的物品浸入2%的戊二醛溶液中,加盖,浸泡10h,无菌操作取出,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无菌手续擦干后备用,碱性戊二醛使用14天。

消毒处理:

浸泡法。

  将被消毒处理的物品浸入2%戊二醛溶液中,加盖。

一般为细菌繁殖体污染,浸泡10min,肝炎病毒污染浸泡30min,取出后用灭菌馏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擦拭法:

用2%的戊二醛溶液擦拭细菌繁殖体污染的表面,消毒作用10min,肝炎病毒污染表面,消毒作用30min。

注意事项

  ①2%酸性戊二醛对金属有腐蚀性;2%中性戊二醛对手术刀片等碳钢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

  ②戊二醛杀菌效果受pH影响大,用酸性或强化酸性戊二醛浸泡医疗器械时,应先用0.3%碳酸氢钠调pH7.5-8.8。

pH超过9.0时,戊二醛迅速聚合则失去杀菌能力。

  ③2%碱性戊二醛室温只可保存2周,其余剂型可保存4周。

  ④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接触溶液时应戴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

  ⑤配制戊二醛要用蒸馏水,盛放戊二醛溶液的容器要干净。

  ⑥用戊二醛消毒或灭菌后的器械一定要用灭菌蒸馏水充分冲洗后再使用。

  

戊二醛消毒液

戊二醛消毒液是一种新型、高效、低毒的中性强化消毒液,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肝炎病菌等病原微生物。

戊二醛主要通过其两个活泼的醛基来杀灭微生物;其活性受pH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戊二醛在酸性条件下,其单体水解成一水化合物、二水化合物,环状的半乙缩醛和类似乙缩醛的多聚体,它们之间相互平衡;由于酸性水溶液中只存在少量的戊二醛单体,因此其生物活性较差;但在酸性条件下,戊二醛的聚合作用较慢,这样酸性戊二醛较稳定,可储存较长的时间。

在酸性条件下,提高温度可产生更多的自由醛基,从而提高其生物学活性。

戊二醛在pH7.5~8.5碱性条件下,其生物活性较高,可杀灭包括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戊二醛在碱性条件下可以聚合成丁间醇醛型不饱和多聚体,再形成更高的聚合形式;在碱性水溶液中,戊二醛的聚合作用是不可逆的,随着聚合体的逐渐增多,其活性逐渐减弱或消失;碱性戊二醛随pH和温度提高,存放时间延长,均可导致聚合作用加强,从而加快其活性降低。

因此碱性戊二醛活性较强,但有效期一般只有两周;酸性戊二醛活性较弱,但有效期较长,可达1个月[1]。

2功能

戊二醛消毒液是一种新型、高效、低毒的中性强化消毒液,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肝炎病毒等病原微生物。

戊二醛有广谱的杀灭微生物能力,2%的碱性戊二醛溶液两分钟可杀灭繁殖体,10分钟可杀灭病毒,20分钟可杀灭分枝杆菌,3小时可杀灭细菌芽胞;因此戊二醛可作为一种高水平消毒剂,如果暴露时间(10小时)足够,也可作为灭菌剂使用;国外戊二醛的初始浓度原则上要高于2%,如用于消毒,暴露时间不低于20分钟,如用于灭菌,则暴露时间10小时;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很多因素会引起戊二醛浓度的降低:

如碱性戊二醛的聚合、水的稀释、使用频率、消毒液挥发和丢失等,因此必须每天对戊二醛的浓度加以监测[1]。

3配方本品以戊二醛为主要原材料,配以适量的增效表面活性剂调制而成。

4作用与特点

本品能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芽胞。

为无色或微黄色澄明液体,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使用安全、腐蚀性小稳定性好等特点。

5使用范围

用于诊疗器械、化妆品业、电子工业、宾馆业、卫生用品等行业环境和物品的灭菌。

对于耐热和耐湿的物品可首选用压力蒸气和干热灭菌,不耐热和耐湿的物品可选用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如只能选择戊二醛灭菌,灭菌后的医疗器械必须用无菌蒸馏水(生理盐水可能有腐蚀性)漂洗干净。

任何医疗产品在消毒与灭菌前,必须被彻底的清洗干净;清洗后,必须干燥后方能浸入戊二醛溶液,以免造成对戊二醛的稀释[1]。

甲醛

甲醛(分子式:

HCHO)亦称蚁醛,是最简单的醛类,通常情况下是一种可燃、无色及有刺激性的气体。

易溶于水、醇和醚。

35~40%的甲醛水溶液叫做福尔马林。

甲醛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主要用于塑料工业(如制酚醛树脂、脲醛塑料—电玉)、合成纤维(如合成维尼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皮革工业、医药、染料等。

分子结构

物性数据

  1.性状:

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和窒息性气味的气体。

  2.蒸汽相对密度(g/mL,空气=1):

1.081-1.085

  3.相对密度(g/mL,水=1):

0.82

  

  4.折射率(nD20):

1.3755-1.3775

  5.闪点(℃):

56(气体);83(37%水溶液,闭杯)

  6.沸点(℃):

-19.5(气体);98(37%水溶液)

  7.熔点(℃):

-92 8.自燃温度(℃):

430

  9.蒸汽压(KPa,-57.3℃):

13.33  10.爆炸极限(V/V):

空气中7%~73%

11.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logP):

0.35

  12.临界温度(ºC):

137.2~141.2 13.临界压力(MPa):

6.784~6.637

  14.黏度(mPa·s,-20ºC):

0.242 15.爆炸下限(%,V/V):

7.0

  16.爆炸上限(%,V/V):

73

17.溶解性:

易溶于水和乙醚。

水溶液浓度最高可达55%。

能与水、乙醇、丙酮任意混溶。

在空气中能逐渐被氧化为甲酸,是强还原剂。

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在一般商品中,都加入10%~12%的甲醇作为抑制剂,否则会发生聚合。

 18.气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

-570.7719.气相标准声称热(焓)(kJ·mol-1):

-108.57

 20.气相标准熵(J·mol-1·K-1):

218.76 21.气相标准生成自由能(kJ·mol-1):

-102.5

存储方法  22.气相标准热熔(J·mol-1·K-1):

35.39

  1.甲醛在常温下是气态,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出现。

  2.采用衬防腐材料的200L(53USgal)铁桶包装,净重200~210kg,汽车或槽车运输。

甲醛水溶液不稳定,甲酸和多聚甲醛浓度随时间增加而增加,且与温度有关。

低温贮存能使酸度降至最低,但为防止聚合,可添加甲醇或甲基、乙基纤维素之类的稳定剂阻聚。

按有毒化学品规定贮运。

  

  3.贮存温度4℃

合成方法

  甲醛属用途广泛、生产工艺简单、原料供应充足的大众化工产品,是甲醇下游产品树中的主干,世界年产量在2500万吨左右,30%左右的甲醇都用来生产甲醛。

但甲醛是一种浓度较低的水溶液,从经济角度考虑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所以一般都在主消费市场附近设厂,进出口贸易也极少。

工业上主要采用甲醇氧化法和天然气直接氧化法:

1、甲醇氧化法:

在600~700℃下,使甲醇、空气和水通过银催化剂或铜、五氧化二矾等催化剂,直接氧化生成甲醛,甲醛用水吸收得甲醛溶液:

  总反应是放热反应,但50~60%的甲醛是通过氧化反应生成,而其余部分是通过氢反应生成。

副产物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甲酸甲酯及甲酸。

甲醇转化率80%,收率以甲醇计为85%~90%。

该法技术成熟,收率高,国内外生产厂广为采用。

2、天然气氧化法:

在600~680℃下,使天然气和空气的混合物通过铁、钼等的氧化物催化剂,直接氧化生成甲醛,用水吸收得甲醛溶液:

3、将甲醇蒸气在300℃时,通入铜或银的催化剂,甲醇脱氢而制得。

甲醛气体吸收水含量达36%~40%,即为甲醛溶液。

将市售甲醛溶液蒸馏去除杂质,并补充甲醇即为试剂甲醛溶液。

4、二甲醚氧化法 系采用合成气高压法合成甲醇副产的二甲醚为原料,以金属氧化物为催化剂氧er而成。

5、甲醇脱氢法 甲醇直接脱氢可得到无水甲醛,同时副产氢气。

该工艺是极具

  吸引力的甲醛制备方法。

其进展关键在于过程催化剂性能的提高。

6、将气化的甲醇与经碱洗后的空气、水蒸气以1∶1.8~2.0∶0.8~1.0(体积比)混合后,加热至115~120℃进行反应,在银催化剂作用下控制反应温度为600~650℃,压力0.3~0.5MPa: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物急冷至80~85℃,用水吸收,然后蒸馏,蒸出未反应的甲醇,釜液经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所得甲醛溶液加入适量阻聚剂,搅拌混合,即得成品。

  7、气体甲醛在常温下自动聚合为环状三聚甲醛。

8、甲醛很容易与氨或铵盐作用,缩合成六亚甲基四胺,所称乌洛托品。

主要用途

  1.甲醛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主要用于塑料工业(如制酚醛树脂、脲醛塑料—电玉)、合成纤维(如合成维尼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皮革工业、医药、染料等。

福尔马林具有杀菌和防腐能力,可浸制生物标本,其稀溶液(0.1—0.5%)农业上可用来浸种,给种子消毒。

工业上常用催化氧化法由甲醇制取甲醛。

甲醛可与银氨溶液产生银镜反应,使试管内壁上附着一薄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化合态银被还原,甲醛被氧化);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氧化亚铜。

2.甲醛的用途非常广泛,合成树脂、表面活性剂、塑料、橡胶、皮革、造纸、染料、制药、农药、照相胶片、炸药、建筑材料以及消毒、熏蒸和防腐过程中均要用到甲醛,可以说甲醛是化学工业中的多面手,但任何东西的使用都必须有个限量,有一个标准,一旦使用超越了标准和限量,就会带来不利

  

  的一面。

1)木材工业用于生产脲醛树脂及酚醛树脂,由甲醛与尿素按一定摩尔比混合进行反应生成。

2)纺织业服装在树酯整理的过程中都要涉及甲醛的使用。

服装的面料生产,为了达到防皱、防缩、阻燃等作用,或为了保持印花、染色的耐久性,或为了改善手感,就需在助剂中添加甲醛。

目前用甲醛印染助剂比较多的是纯棉纺织品,因为纯棉纺织品容易起皱,使用含甲醛的助剂能提高棉布的硬挺度。

含有甲醛的纺织品,在人们穿着和使用过程中,会逐渐释出游离甲醛,通过人体呼吸道及皮肤接触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症,还会对眼睛产生刺激。

甲醛能引发过敏,还可诱发癌症。

厂家使用含甲醛的染色助剂,特别是一些生产厂为降低成本,使用甲醛含量极高的廉价助剂,对人体十分有害。

3)防腐溶液甲醛是由(即甲醛亚硫酸氢钠)在60℃以上分解释放出的一种物质,它无色,有刺激气味、易溶于水。

35%~40%的甲醛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具有防腐杀菌性能,可用来浸制生物标本,给种子消毒等。

甲醛具有防腐杀菌性能的原因主要是构成生物体(包括细菌)本身的蛋白质上的氨基能跟甲醛发生反应。

4)食品行业利用甲醛的防腐性能,加入水产品等不易储存的食品中。

3.用作分析试剂,如测定铵盐。

用作薄层色谱分析试剂。

还用作杀菌消毒剂。

用于酚醛树脂生产。

生物标本浸制。

4.甲醛是第一代防腐剂。

它对葡萄球菌、加单孢菌、霉菌、酵母菌和其他革兰菌均有很好的杀灭作用。

但在液体洗涤剂中用甲醛做防腐剂,经济成本太高,且气味对操作人员有刺激,有毒。

5.用作化学镀铜的还原剂,用于电镀溶液的分析及电镀锌添加剂的配制等。

安全信息

 吸入、皮肤接触及吞食有毒;引起灼伤。

 少数报道有致癌后果。

与皮肤接触可能致敏。

安全术语

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仅在通风良好的场所使用。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

LD50800mg/kg(大鼠经口),2700mg/kg(兔经皮);LC50590mg/m3(大鼠吸入);

  人吸入60~120mg/m3,发生支气管炎、肺部严重损害;

  人吸入12~24mg/m3,鼻、咽粘膜严重灼务、流泪、咳嗽;人经口10~20ml,致死。

  2、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大鼠吸入50~70mg/m3,1小时/天,3天/周,35周,发现气管及支气管基底细胞增生及生化改变;

  人吸入20~70mg/m3长时间,食欲丧失、体重减轻、无力、头痛、失眠;

  人吸入12mg/m3长期接触,嗜睡、无力、头痛、手指震颤、视力减退。

  3、致突变性:

微生物致突变:

鼠伤寒沙门氏菌4mg/L。

哺乳动物体细胞突变:

人淋巴细胞130umol/L。

姊妹染色体交换:

人淋巴细胞37pph。

  4、生殖毒性:

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

200mg/kg(1天,雄性),对精子生存有影响。

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

12ug/m3,24小时(孕1~22天),引起新生鼠生化和代谢改变。

  5、致癌性:

IARC致癌性评论:

动物阳性;人类不明确。

  6、甲醛对眼睛、呼吸道及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接触甲醛蒸气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等。

重点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肺炎、肺水肿。

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和致敏作用。

可致皮炎。

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可发生胃肠道穿孔、休克和肝肾损害。

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有轻度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皮肤干燥、皲裂。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最高容许浓度为0.5mg/m3。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

6.532、摩尔体积(m3/mol):

43.8

  3、等张比容(90.2K):

82.6 4、表面张力(dyne/cm):

12.6

  5、偶极距(D):

2.33168(1D=3.33×10-30C·m)

  6、极化率(10-24cm3):

2.59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

1.2

  2、氢键供体数量:

0 3、氢键受体数量:

1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

0 5、互变异构体数量: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

17  7、重原子数量:

2

  8、表面电荷:

0  9、复杂度:

2

  10、同位素原子数量:

0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0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015、共价键单元数量:

1

生态学数据

  1、代谢和降解:

环境中甲醛的主要污染来源是有机合成、化工、合成纤维、染料、木材加工及制漆等行业排放的废水、废气等。

某些有机化合物在环境中降解也产生甲醛,如氯乙烯的降解产物也包含甲醛。

由于甲醛有强的还原性,在有氧化性物质存在条件下,能被氧化为甲酸。

例如进入水体环境中的甲醛可被腐生菌氧化分解,因而能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甲酸进一步的分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进入环境中的甲醛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的共同作用下,被逐渐稀释氧化和降解。

甲醛的氧化降解过程如下:

2HCHO+O2---2HCOOH2HCOOH+O2---2H2O+2CO2

  2、残留与蓄积:

资料记载,工业企业区土壤中吸附的甲醛含量可达180-720mg/kg干土。

土壤的污染可导致地下水污染,水中甲醛含量可以比表层土高出10-20倍。

  甲醛在环境中颇稳定,当水中甲醛浓度为5mg/L时(20℃),观察结果表明,5天内可以保持恒定。

水中甲醛浓度为<20mg/L时,可以被曝气池中经驯化的微生物降解消化。

而含量为100mg/L时,能抑制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

当水中甲醛含量为500mg/L时,生物耗氧过程全部中止,水中微生物被杀死。

  3、迁移转化:

甲醛由于沸点低又易溶于水,所以主要通过大气和水排放进入环境。

生产甲醛的工厂其未处理的气体,当排放高度为18米时,其距工厂250-500米的大气样品中,甲醛含量均在0.035mg/m3以上。

1000米远在大气中甲醛浓度在嗅阈以下。

以甲醛作鞣剂生产塑料的企业周围大气中的甲醛浓度在嗅阈以下。

以甲醛作鞣剂生产塑料的企业周围大气中的甲醛浓度距厂区100米内为0.012mg/m3;200米处36个样品中有15个浓度低于0.012mg/m3;400米处均低于0.012mg/m3。

  工业废水中排放的甲醛含量由于行业不同有很大差别,其中浓度最高的甲醛废水是生产酚醛树脂的上层焦油废水,含甲醛量高达2.5%。

  4、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性质与稳定性

  1.甲醛是最简单的醛,通常把它归为饱和一元醛,但它又相当于二元醛。

在与弱氧化剂的反应中,每摩尔HCHO最多可还原出4mol的Ag或2mol的氧化亚铜,这都是乙醛还原能力的两倍,故甲醛又像二元醛。

工业品通常是40%(含8%甲醇)的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

纯甲醛气体在-19℃能液化成液体。

在较低温度下能与非极性溶剂(如甲苯、乙醚、氯仿、乙酸乙酯等)以任何比例混溶。

其溶解度大小随温度上升而减少。

甲醛能燃烧、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化学性质:

纯甲醛有强还原作用,特别是在碱溶液中。

甲醛自身能缓慢进行缩合反应,特别容易发生聚合反应。

  2.有毒,吸入甲醛蒸气会引起恶心、鼻炎、支气管炎和结膜炎等。

当误服甲醛液时,应立即用水洗胃,再服用3%碳酸铵或15%醋酸铵100ml。

甲醛接触皮肤,会引起灼伤,应用大量水冲洗,再用肥皂水或3%碳酸氢铵溶液洗涤。

操作现场采用敞开式厂房,自然通风。

空气中最大容许浓度10*10-6。

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具。

  3.存在于烟叶、主流烟气、侧流烟气中。

  4.甲醛极易聚合,不同条件下得到不同的聚合物。

  5.将甲醛制成聚合体,便于贮存和运输。

 

除甲醛的方法

  通风法

  通过室内空气的流通,可以降低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从而减少此类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冬天,人们常常紧闭门窗,室内外空气不能流通,不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会增加,氡气也会不断积累,甚至达到很高的浓度。

  优点:

效果好,无成本缺点:

时间长,一般要三年以上甲醛[1]才可以去除。

  传统方法

  300克红茶泡热茶两脸盆水,放入居室中,并开窗透气,48小时内室内甲醛含量将下降90%以上,刺激性气味基本消除。

还有就是选择在室内放一些菠萝等水果。

  优点:

感官上好像气味小了。

缺点:

只是用一种气味把装修的吃味遮盖了,有害气体一直还存在于房间中。

  植物除味法

  低度污染可选择植物去污:

一般室内环境污染在轻度污染可采用植物净化。

根据房间的不同功能、面积的大小选择和摆放植物。

  优点:

安全无副作用缺点:

有一定效果,但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植物源净化法

  AQ空气净化喷雾植物源生物制剂利用生物技术,从意大利黑杨、山刺槐、粉花苦楝等植物中精炼萃取其有效成份倍半萜多酯类、醇类化合物,并以独家专利配方配制成植物源复方净化液,杀菌效果显著、持久,经香港理工大学等权威部门检测,对沙门氏菌、志贺氏杆菌、致病大肠杆菌、霍乱弧菌、金黄葡萄球菌、军团菌和沙士冠状病毒、人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等各种常见细菌、真菌和病毒60分钟内杀灭率高达99.9%。

并有效分解甲醛,苯、tovc等有毒气体。

即时分解,无二次污染。

可入口入眼。

  竹炭吸附法

  竹炭是是公认的吸毒能手,活性炭口罩、防毒面具都用它。

竹炭比一般木炭吸附能力强2-3倍,由于价格便宜,也是市民家中去除装修污染常用材料。

竹炭对甲醛其实是吸附而不是吸收,由于这种吸附的不牢固性,当吸附达到饱和值后,甲醛可能会重新释放出来。

可以将竹炭包放置两三天后,拿到太阳底下晒一晒,然后再重新使用。

  优点:

天然无污染,价格便宜。

缺点:

对苯有点效果,对甲醛基本没有效果,而且容易饱和

玛雅蓝

玛雅蓝是以凹凸棒土及海泡石为基础,加入硅藻土、电气石等其它天然矿物质,经过特殊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其内部孔隙的孔径在0.27-0.98纳米之间,呈晶体排列。

同时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