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15小虾 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阅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7307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15小虾 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春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15小虾 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春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15小虾 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春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15小虾 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春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15小虾 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春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15小虾 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阅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春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15小虾 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阅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春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15小虾 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阅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春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15小虾 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阅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春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15小虾 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阅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春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15小虾 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阅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春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15小虾 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阅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春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15小虾 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阅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春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15小虾 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阅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春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15小虾 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阅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春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15小虾 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阅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春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15小虾 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阅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春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15小虾 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阅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15小虾 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阅读.docx

《春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15小虾 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15小虾 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阅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15小虾 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阅读.docx

春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15小虾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阅读

15.《小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的认读、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学习写作方法能够把文章写的语句通顺。

3.通过学习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4.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

教学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1.注重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教学中能加强朗读指导,以读促悟,以悟促情。

3.阅读教学中,重视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4.在教学中注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睁大你的眼睛看看陈老师给你带来了什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于小虾的文章。

齐读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初步感受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认识生字。

1.请大家轻轻的打开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根据拼音读准字音,用笔划出拿不准的生字,带生词的语句多读几遍。

2.小小检察员你们在哪里?

拿出你们的生词卡片帮助陈老师检查一下你们组同学读生字的情况。

反馈:

全对的小组请组长举手。

3.同学们回家预习作业完成得真不错,现在能接受老师的检查吗?

词语就站起来大声的读出来。

词语:

大缸、漏过、空隙、甚至、青苔、钳子、撒落、一副、搏斗、猛烈、小卵

4.默读课文、谈感受

生字的障碍已经被我们大家解决了,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可爱的小虾。

请大家默读课文,遍读、遍想、遍划出你对小虾的了解,谈谈作者对他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你呢?

(此问题属于个人了解,且在上课不久,会很紧张拿不准,所以在这里老师要注意鼓励支持学生大胆表达,教师鼓励:

不要紧啊,只要是通过读书读到的,哪怕是一点那也是很棒的!

随机板书:

样子、有趣、脾气不好

师:

自己读课文能了解这么多关于小虾的特点说明你们很会读书。

(二)品读课文,交流感受

1.如果你是小作者你会喜欢小虾的那些方面?

为什么?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特点到课文中细细的默读画出你重点的词语和语句并且说明理由。

2.计划完的同学和你同位来交流一下你划的句子和你的感受。

3.集体交流

(教师提出交流前要求:

别人交流的时候你都应该仔细的听!

如果你画的部分和这位同学一样,那么你可以随时起来补充你不同的感受;如果你刚才没有画的这一部分,也欢迎你来随时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你的感受。

教师根据学生找的句子的不同顺序进行不同的指导学生谈感受,指导朗读。

A、学生说到第二自然段,采取指名朗读,教师引导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现小虾样子的可爱。

B、学习第三自然段表现小虾的脾气不好。

教会它们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朗读,采用比读的方式教学。

C、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引导学生发现前后呼应,体会小作者对小虾的喜爱、生活上的关爱。

4、在小作者的悉心照顾下,小虾一天天的长大“我”捉出几只大的虾发现……不久……生的生命诞生了!

板书设计:

小虾

样子

喜爱有趣

脾气不好

第二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相信有趣、坏脾气的小虾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课文的写作方法,并把它运用到我们的写作中去,大家说好吗?

二、回顾课文,学习方法

1.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三自然段,思考这两段是围绕哪句话、怎样把文章写具体的?

生:

第三自然段是围绕“小虾真有趣”来写的。

生:

第四自然段是围绕“小虾脾气不好”来写的。

2.大家找得好,我们找出的这两句话叫中心句,那作者又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把文章写具体的呢?

生:

抓住了小虾吃食的动作、生气时的动作,还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3.你们不仅读书认真,而且还善于倾听,互相合作,作者正是运用了围绕着中心句,抓住小虾的动作,按照一定的顺序这种方法才把这群小虾刻画的栩栩如生的。

三、开卷有益,巩固方法。

阅读《荷兰猪》

1.接下来,我们再去读一篇小短文,认识一种小动物,找找这篇文章二三段的中心句,并和同位讨论一下这篇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

生:

找出中心句,画出描写荷兰猪的动作的词和表示顺序的词。

2.集体交流。

3.老师小结:

其实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方法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方法,同学们的习作中也经常运用到这种方法,大家看,这是一个同学对我班窗台上养的一种小动物的描述,请你对他的描写做一评价。

出示文字:

泥鳅的性格真古怪。

它有时很老实,趴在缸底的沙石上一动不动,可是要是你用细棒碰它一下,它就会在缸中快速地游来游去,显得很生气。

生:

能围绕中心句去写,但描写不够具体。

师:

老师同意大家的意见,后来这位同学修改了自己的文章,出示:

泥鳅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有时的确很乖,它会趴在缸底的沙石上一动不动,任凭我们在教室里大声朗读,放声歌唱。

可是要是你用细棒轻轻的碰它一下,它就会暴躁的扭动身子在缸中快速地游来游去,顿时,水花四溅,连嘴边的胡须也一翘一翘的。

师:

通过两段文字的对比,请你谈谈运用这种方法的好处,进一步巩固所学方法。

四、妙笔生花,运用方法

1.师:

你想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吗?

你想写些什么?

集体交流,并告诉学生运用这种方法不光可以写小动物。

提醒学生先为你写的内容确定一句中心句,并要把文章写具体。

2.学生进行片段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五、交流评价。

六、总结所学。

15.《小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的认读、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学习写作方法能够把文章写的语句通顺。

3.通过学习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4.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

教学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1.注重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教学中能加强朗读指导,以读促悟,以悟促情。

3.阅读教学中,重视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4.在教学中注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睁大你的眼睛看看陈老师给你带来了什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于小虾的文章。

齐读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初步感受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认识生字。

1.请大家轻轻的打开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根据拼音读准字音,用笔划出拿不准的生字,带生词的语句多读几遍。

2.小小检察员你们在哪里?

拿出你们的生词卡片帮助陈老师检查一下你们组同学读生字的情况。

反馈:

全对的小组请组长举手。

3.同学们回家预习作业完成得真不错,现在能接受老师的检查吗?

词语就站起来大声的读出来。

词语:

大缸、漏过、空隙、甚至、青苔、钳子、撒落、一副、搏斗、猛烈、小卵

4.默读课文、谈感受

生字的障碍已经被我们大家解决了,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可爱的小虾。

请大家默读课文,遍读、遍想、遍划出你对小虾的了解,谈谈作者对他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你呢?

(此问题属于个人了解,且在上课不久,会很紧张拿不准,所以在这里老师要注意鼓励支持学生大胆表达,教师鼓励:

不要紧啊,只要是通过读书读到的,哪怕是一点那也是很棒的!

随机板书:

样子、有趣、脾气不好

师:

自己读课文能了解这么多关于小虾的特点说明你们很会读书。

(二)品读课文,交流感受

1.如果你是小作者你会喜欢小虾的那些方面?

为什么?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特点到课文中细细的默读画出你重点的词语和语句并且说明理由。

2.计划完的同学和你同位来交流一下你划的句子和你的感受。

3.集体交流

(教师提出交流前要求:

别人交流的时候你都应该仔细的听!

如果你画的部分和这位同学一样,那么你可以随时起来补充你不同的感受;如果你刚才没有画的这一部分,也欢迎你来随时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你的感受。

教师根据学生找的句子的不同顺序进行不同的指导学生谈感受,指导朗读。

A、学生说到第二自然段,采取指名朗读,教师引导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现小虾样子的可爱。

B、学习第三自然段表现小虾的脾气不好。

教会它们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朗读,采用比读的方式教学。

C、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引导学生发现前后呼应,体会小作者对小虾的喜爱、生活上的关爱。

4、在小作者的悉心照顾下,小虾一天天的长大“我”捉出几只大的虾发现……不久……生的生命诞生了!

板书设计:

小虾

样子

喜爱有趣

脾气不好

第二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相信有趣、坏脾气的小虾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课文的写作方法,并把它运用到我们的写作中去,大家说好吗?

二、回顾课文,学习方法

1.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三自然段,思考这两段是围绕哪句话、怎样把文章写具体的?

生:

第三自然段是围绕“小虾真有趣”来写的。

生:

第四自然段是围绕“小虾脾气不好”来写的。

2.大家找得好,我们找出的这两句话叫中心句,那作者又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把文章写具体的呢?

生:

抓住了小虾吃食的动作、生气时的动作,还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3.你们不仅读书认真,而且还善于倾听,互相合作,作者正是运用了围绕着中心句,抓住小虾的动作,按照一定的顺序这种方法才把这群小虾刻画的栩栩如生的。

三、开卷有益,巩固方法。

阅读《荷兰猪》

1.接下来,我们再去读一篇小短文,认识一种小动物,找找这篇文章二三段的中心句,并和同位讨论一下这篇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

生:

找出中心句,画出描写荷兰猪的动作的词和表示顺序的词。

2.集体交流。

3.老师小结:

其实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方法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方法,同学们的习作中也经常运用到这种方法,大家看,这是一个同学对我班窗台上养的一种小动物的描述,请你对他的描写做一评价。

出示文字:

泥鳅的性格真古怪。

它有时很老实,趴在缸底的沙石上一动不动,可是要是你用细棒碰它一下,它就会在缸中快速地游来游去,显得很生气。

生:

能围绕中心句去写,但描写不够具体。

师:

老师同意大家的意见,后来这位同学修改了自己的文章,出示:

泥鳅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有时的确很乖,它会趴在缸底的沙石上一动不动,任凭我们在教室里大声朗读,放声歌唱。

可是要是你用细棒轻轻的碰它一下,它就会暴躁的扭动身子在缸中快速地游来游去,顿时,水花四溅,连嘴边的胡须也一翘一翘的。

师:

通过两段文字的对比,请你谈谈运用这种方法的好处,进一步巩固所学方法。

四、妙笔生花,运用方法

1.师:

你想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吗?

你想写些什么?

集体交流,并告诉学生运用这种方法不光可以写小动物。

提醒学生先为你写的内容确定一句中心句,并要把文章写具体。

2.学生进行片段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五、交流评价。

六、总结所学。

15.《小虾》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虾》通过对小虾的细致描写,写出了小虾的可爱,表现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课文比较浅显易懂,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体会小虾的特点,感悟作者的喜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的认读、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4、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

三、说教学重点:

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四、说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方法。

五、说学生: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对所读的课文质疑,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并能联系上下文对相关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六、说教学理念: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

同时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七、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出示课件小虾图片,谈话导入新课。

(直观导入,激发兴趣)

2、板书课题《小虾》。

3、质疑课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关于小虾的什么呢?

(二)自读识字(6分钟)(扫清阅读障碍,对课文内容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先画下来。

2、出示词语,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同桌二人开火车读

(2)全班开火车读(3)指名部分同学读词语。

(三)学习课文(28分钟)

1、梳理课文内容:

3分钟(提高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

(1)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们读过课文后获得了一些什么信息?

(2)按自然段梳理内容:

每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小虾的什么知识?

2、了解小虾的外形:

6分钟

(1)快速默读1、2自然段,画出描写小虾外形的句子。

(2)指名一个同学读句子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两种小虾的样子。

(4)男女生分组读句。

(5)出示课件,口头填空检查学习效果。

(6)出示两种小虾的图片,分辨。

3、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小虾的有趣。

19分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画出体现小虾有趣的句子。

(2)指名读体现虾有趣的句子。

(3)画出动作的词、板书。

(4)四人小组学习,模仿体会小虾吃东西时的小心和吃饱后的自在。

a、出示四人组活动要求。

b、交流感受。

(5)齐读这一自然段,体会小虾的可爱。

(6)找出表示顺序的词,用表示顺序的词说一句话。

(备用环节)

(7)出示课件,小结,点名中心句并进行课堂小练笔。

(四)小结:

(1分钟)

出示各种小虾图片,激发学生后续学习的兴趣。

 

15.《小虾》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小虾的生活的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体会一话是如何写具体的。

   3、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细致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教育他们要爱护小动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

  生:

喜欢。

  师:

今天,咱们来认识一种小动物,请大家集体喊出它的名字(板书课题上:

小虾)

  师:

喜欢它吗?

能不能带着喜爱的感情再读一遍?

  生:

小虾(读出了喜爱之情)

  二、新授:

  师:

这么喜爱小虾,你都想对小虾有哪些了解?

  生:

小虾长什么样?

  生:

它吃什么?

  生:

它生活在哪里?

  ……

  师:

看来大家对小虾充满了好奇,那就请大家读课文,看看你都会有什么样的收获。

  生:

我知道了小虾生活在小溪里。

  生:

你知道了小虾长得什么样,它们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点黑色,甚至背上、尾巴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都叫它千年虾。

  生:

我知道了小虾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

  生:

我知道了小是的脾气也不好。

  生:

我知道了小虾的搏斗很猛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

  生:

我知道了最后缸里的小虾多了起来。

  师:

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想了解小虾更多有意思的事吗?

  生:

想。

  师:

快来读读,课文对小虾的哪些描写最能吸引你?

边读课文边找出来。

 生:

小虾脾气不好。

  师:

课文是怎样写小虾脾气不好的呢?

自由读,并动笔画画,再和同桌交流。

  生:

在课文第四自然段,从“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直到这一段的最后。

  师:

谁还标出了写小虾生气的词语?

  生:

是“蹦”“舞动”“打起来”,还有“猛烈”。

  生:

还有“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

  师:

你认为这些词语好在哪里?

  生:

“蹦”说明小虾跳得很高,速度也很快。

  生:

“猛烈”说明它们打架打得凶。

  生:

“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写小虾生气的样子很生动,我就像是亲眼看见了它们生气一样。

  师:

“就像是亲眼看见了它们生气一样”,说得多好啊!

你能读读这吗?

  生:

读这一段。

  师:

小虾在生气的时候也这么的可爱,能不能借着作者的描述再发挥你的想象,给大家描述一段精彩的搏斗。

  生:

  师:

是呀,这小东西还真厉害。

既然小虾这么可爱,那么作者当然希望小虾们能够生活得快乐一些。

为此作者是怎么做的呢?

谁能找出有关的句子?

  生:

我“就和阿成哥到小溪里采了一些金鱼草,拾了些石块放在缸里。

  生:

课文最后一段说小虾产卵了,不久小虾也多了。

这是因为我对小虾很关心,他们才会吃得好,玩得好,长得快,才会生出更多的小虾。

  师:

正是由于小作者的关爱,爱护,小虾们才生活得如此的快乐。

  拓展延伸:

  师:

喜欢小虾吗?

喜欢它什么呢?

  生:

略。

  师:

小作者就是怀着对小虾的喜爱亲自养小虾,认真观察小虾才把小虾写得如此的有趣。

  师:

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喜欢它什么?

  生:

  师:

其实每个小动物都有可爱之处,只要我们走进它,接近它,关心它,爱护它,你就会发现它的可爱。

与它们和平相处成为好朋友吧!

  师:

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日记。

第15课*

白鹅

请认真听读,思考问题。

这篇文章主要写白鹅的什么特点?

作者是怎样围绕着这个特点来写的?

原文:

这白鹅,是一位即将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

我抱着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内。

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hēchì)。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

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

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

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jiàoxiāo);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háng)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kuángfèi)。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还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

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

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

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

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guān)一样。

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kuīsì)。

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

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草、吃泥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

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

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

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

因为邻近狗很多,一狗方去,一狗又来蹲着窥伺了。

我们不胜其烦,以后便将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免得它走远去,让鸡、狗偷饭吃。

然而它所必需的泥和草,所在的地点远近无定。

为了找这些食物,它仍是要走远去的。

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

真是架子十足!

参考答案:

这篇文章主要写白鹅是“高傲”的特点。

分别从“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具体写,每个部分都有一个总起句(过渡句),然后紧紧围绕这句话具体展开,结构非常严谨。

  

麻雀

赵丽宏

请认真听读,思考问题。

1.作者通过哪些事情的记叙来表现“对我来说,没有一种鸟比麻雀更亲近了”的情感的?

2.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原文:

对我来说,没有一种鸟比麻雀更亲近了。

它们每天都活泼在我的视野中,有时在窗外的树上扑腾,有时就飞到我的窗台上溜达,这使我有机会近距离看它们。

麻雀头大脖子短,褐(hè)色羽毛,形象并不美,但很可爱。

只要活着,它们似乎没有一分钟停止活动,永远成群结队地在那里蹦蹦跳跳。

幼年时看过人类围剿麻雀的景象。

那时,中国人把麻雀列为害鸟,全民共诛之,成千上万人对着天空呐喊,敲锣打鼓,可怜的麻雀在人们的讨伐声中惊惶乱飞,无处歇脚,最后精疲力竭,如中弹般从天空纷纷坠落,有些麻雀就撞死在墙头。

我也曾敲打着面盆参与过围剿麻雀的战争,开始觉得好玩,但目睹麻雀们的死亡过程,幼小的心里充满了同情。

还好,闹剧很快结束,麻雀们得到平反,它们在人类的世界中又重获生存的权利。

少年时,我有过一次养麻雀的经历。

将一只刚孵(fū)化出不久的小麻雀,从一个小小的粉红色肉球,喂养成一只羽毛丰满的麻雀,这是一个不简单的过程。

为了给小麻雀寻找食物,我曾无数次爬到树上摘皮虫。

喂食时,小麻雀仰起脑袋大张着黄口,发出急切的呼叫,我这才懂得了什么叫做“嗷嗷待哺”。

在麻雀还没有真正学会飞翔时,我和它有过最美妙的相处。

我将它扔到天上,它会拍打着翅膀飞回到我的手掌上。

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不可思议的景象。

然而等它完全掌握了飞行的本领,就再也不甘心被我豢(huàn)养。

一次,我将它扔上天空,它展翅远去,消失在天空中,再也没有回来。

那时,我也懂得了,对于这些成群结队在人类周围飞翔活动的小鸟来说,自由比什么都重要。

上小学时,有一次正上课,有两只麻雀飞落到教室的窗台上,发出极其欢快的鸣叫,全班同学都被那兴奋婉转的鸣叫声吸引,从来没有听到麻雀这样叫过。

窗台上的景象,也是以前没见过的,只见那两只麻雀拍打着翅膀交缠在一起,一会儿磨着嘴,一会儿互相攀骑,像是在打架,又像是在亲热。

给我们上课的是一个年轻的女教师,她也停止了上课,看着窗外那两只麻雀,不知为什么,竟然脸色涨得通红。

那两只麻雀把窗台当成了舞台和床,在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它们不停地欢叫着舞蹈着,仿佛要没完没了纠缠下去。

最后,是女教师走过来打开窗户,赶走了那两只麻雀。

它们飞走后,就停落在旁边的屋顶上,从教室里虽然看不到它们,但它们的欢声依然随风飞扬,飘进每个人的耳朵。

这一课老师讲的什么内容,已经没有一丝印象,而那两只麻雀春心荡漾的鸣叫和欢状,却清晰如昨。

前些年,搬了新家,在书房装空调时,外墙留下一个洞,装修结束时,忘了将那洞填补掉。

反正那洞和房间并不相通,便没有填没它。

没想到这墙洞居然成为麻雀的家。

每天早晚,可以看见它们飞进飞出,在洞口欢呼雀跃,有时还会飞上窗台,俨(yǎn)然成为我的邻居。

在书房写作时,窗外麻雀们的啁啾(zhōujiū)是我耳中美妙的音乐。

那时,家里养着一只芙蓉一只绣眼,笼子就挂在阳台上。

每天早晨给鸟喂食时,便有麻雀飞来。

芙蓉和绣眼吃食,总会把小米弄到阳台上,这些溅落的小米,就成为麻雀的早餐。

来阳台做客的麻雀中,有一只麻雀蹦跳的动作很奇怪,节奏似乎比别的麻雀慢一点,离开时,总是最后一个起飞。

仔细观察后才发现,这只麻雀,竟然只有一只脚。

每天早晨,这只独脚麻雀一定会来,它在阳台上蹒跚(pánshān)觅食,虽然动作有点迟钝,但样子仍然活泼快乐。

我不知道,它的独脚,是先天残缺,还是事故形成,拖着一只脚飞翔蹦跳觅食,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麻雀的社会里没有残疾慈善组织会照顾它,为了生存,它必须付出比别的麻雀更多的精力。

我养的芙蓉和绣眼先后飞走了,阳台上挂着空笼子。

而那只独脚麻雀依然每天飞来,我在阳台上撒一些小米喂它,看它用一只脚在阳台上来回蹦跳啄食,心里充满了怜悯(mǐn)。

独脚麻雀的孤身拜访,持续的日子很短,大约四五天之后,它便消失了踪迹,阳台上的小米再无法吸引它过来。

它是找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