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策以中美机电产品贸易为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7389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策以中美机电产品贸易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策以中美机电产品贸易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策以中美机电产品贸易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策以中美机电产品贸易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策以中美机电产品贸易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策以中美机电产品贸易为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策以中美机电产品贸易为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策以中美机电产品贸易为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策以中美机电产品贸易为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策以中美机电产品贸易为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策以中美机电产品贸易为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策以中美机电产品贸易为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策以中美机电产品贸易为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策以中美机电产品贸易为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策以中美机电产品贸易为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策以中美机电产品贸易为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策以中美机电产品贸易为例.docx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策以中美机电产品贸易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策以中美机电产品贸易为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策以中美机电产品贸易为例.docx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策以中美机电产品贸易为例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策

--以中美机电产品贸易为例

摘要

本文从我国出口贸易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的提出入手,结合我国外贸增长情况和中美机电产品贸易现状,分析了转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进而对比中美贸易比较优势与贸易保护问题,研究得出我国应该大力发展相对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产业利润较高、资源综合利用率较高、污染影响较小的机电类产业出口贸易的结论。

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产品的转化、实施标准化战略两个层面就如何转变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比较优势陷阱竞争优势标准化战略

 

Abstract

Thisdissertation,startingwiththeproblemofChina'sexporttradegrowthmode,basedonthegrowthofChina'sforeigntradeandthemechanicalandelectricalproductstradebetweenChinaandAmerica,analyzedthenecessityandfeasibilityoftransformation.SoastepfurthermakeacomparisonofthecomparativeadvantageandtradeprotectionbetweenChinaandAmerica'stradeissues,thendrawaconclusionthatweshouldvigorouslydevelopChina'stradeofmechanicalandelectricalproducts,whichisrelativecomparativeadvantage,competitiveadvantage,highwithindustrialprofit,higherresourceutilizationratioandlesspollutionimpact.Thus,separatelyfromtwolevelstoproposedthepolicyandsuggestion,transformationofcomparativeadvantagetocompetitiveadvantageproductsandimplementstandardizationstrategy,onhowtochangethemethodofexporttradegrowth.

[KeyWords]comparativeadvantagetrapcompetitiveadvantagestandardizationstrategy

目录

一、机电产品贸易

(1)

(一)机电产品简介

(1)

1.中国机电产品外贸发展与市场竞争力

(1)

2.2008年中美机电贸易(3)

(二)中美贸易问题研究(3)

1.现存在的比较优势陷阱(3)

2.贸易保护主义阻碍——美国标准化战略及危机下的“新政”(5)

3.中美贸易不平衡状况的启示(6)

二、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经济学解释(7)

三、外贸增长现状与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7)

(一)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特点与现存问题(7)

1.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特点(7)

2.当前存在的重要问题(8)

(二)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9)

1.我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必要性(9)

2.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困境与制约因素(9)

3.基本目标及具备条件(10)

四、关于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措施及建议(11)

(一)以竞争优势为导向(11)

1.“钻石模型”(11)

2.发展中国竞争优势产品出口,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12)

(二)实施标准化战略(13)

1.标准化战略(13)

2.标准化模式选择(15)

五、总结(16)

参考文献(17)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策

--以中美机电产品贸易为例

1、机电产品贸易

(1)机电产品简介

机电产品是机械和电气设备的总和,包括使用机械、电器、电子设备生产的各类农具机械、电器、电子性能的生产设备和生活用机具。

作为上世纪90年代迅速崛起的出口产品群,据近年来世界贸易发展状况看,机电产品贸易成为国际贸易中是最大的一类商品,工业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把扩大机电产品出口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扩大这类产品出口已成为改进出口商品结构,加快扩大对外贸易的重要手段。

机电产业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我国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充分体现的重要领域,同样是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支持的重点,机电产品比较优势的强弱不仅影响我国对外贸易,而且关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保持机电产品出口稳定增长,形成机电产品出口新优势,对经济增长与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1.中国机电产品外贸发展与市场竞争力

表1.1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

(单位:

%)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前三季

比例

48.2

51.9

54.4

56

56.7

57.6

57.4

资料来源:

根据各年海关统计与商务部发布信息折算

中国机电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的成绩回顾:

在我国外贸发展的第四个阶段(1992-2003年)就可以得出,机电、高新技术产品等重化工制成品出口增长迅速,所占份额迅速上升;在商品结构的第三个转折期,出口的机电、高新技术产品等重化工制成品首次超过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达到49.4%。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

2007年机电产品出口占主导地位,出口额7011.7亿美元,增长27.6%,占当年出口总值的57.6%,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下降,多数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陷入低迷,下半年出口贸易增速明显减弱。

表1.22008年美国机电产品出口商品的国别/地区构成

(金额单位:

百万美元)

国家和地区

金额

同比%

占比%

加拿大

67,184

0.0

18.4

墨西哥

47,501

5.4

13.0

中国

21,133

8.1

5.8

新加坡

14,383

2.8

3.9

德国

14,266

0.7

3.9

资料来源:

《国别贸易报告》

表1.32008年美国机电产品进口商品的国别/地区构成

(金额单位:

百万美元)

国家和地区

金额

同比%

占比%

中国

145,495

3.4

29.1

墨西哥

78,315

-1.8

15.6

日本

50,560

-2.5

10.1

加拿大

31,609

-2.7

6.3

德国

28,816

4.9

5.8

资料来源:

《国别贸易报告》

我国产品在美国的竞争力:

家电产品、轻工业日用品具有绝对优势;高、新技术类产品出口增长较快,产品竞争力也在迅速增强;劳动密集型产品、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总量在稳步增加,多数产品均占有大部分市场份额。

美国向中国出口机电产品以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为主,多数产品代表当今世界领先技术、工艺、制造水平。

由图表1.3可知我国机电产品位列美国进口第一,出口额高、进口额较低,虽然两国间此项贸易额逆差巨大,但商品结构并不占优,竞争力不强,而美国机电产品更显竞争优势。

2.2008年中美机电贸易

中国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首要的进口来源地。

2008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为4092.5亿美元,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714.6亿美元,自中国进口3377.9亿美元。

我国对美出口机电产品1528.6亿美元,增长6.4%,增速回落9.6个百分点,机电产品仍是贸易顺差实现的主要产品。

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植物产品,其中2008年机电产品出口211.3亿美元,占其对中国出口总额的29.1%,增长8.1%。

美国自中国的进口商品以机电产品、家具玩具和纺织品及原料为主,2008年机电产品进口1455.0亿美元,占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3.1%,增长3.4%。

相较于2007年的中美机电贸易,中国对美出口增速回落,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也有所下降。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的经济波动,导致美国国内消费需求急剧萎缩,企业的投资额也在下降,国际市场波动对我国经济的传导作用造成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增幅的大幅下滑,美国消费市场的低迷同时制约了我国出口在美国市场的扩张。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深入,直接影响了全球消费者的信心,已引发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外部需求的不足必然会对我国企业的出口形成长期的压力,加上中美双边贸易摩擦接连不断,致使中美双边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明显增多。

当前我国应注重对美出口贸易稳定健康发展,以防范我国出口继续减速。

(2)中美贸易问题研究

1.现存在的比较优势陷阱

中国在开展对外贸易中主要采取比较优势的贸易发展战略,在这一战略指导下,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比较优势战略呈现出不适性,执行比较优势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多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增长的现象,落入比较优势陷阱。

所谓“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入“比较利益陷阱”。

以机电产品为代表的的制成品来看,随着初级产品出口形势恶化,我国选择以制成品来替代初级产品的出口,利用技术进步来促进产业升级,由于自身基础薄弱,主要通过大量引进、模仿先进技术或接受技术外溢等作为手段来改善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但这种比较优势战略过度依赖于技术引进,使自主创新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无法发挥后发优势,只能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

国际贸易发展的现实表明:

比较优势战略不能改变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面貌,也无法改变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不公平现象。

比较优势战略由于过分地强调静态的贸易利益,而忽略了贸易的动态利益,即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的演进、技术的进步以及制度的创新的推动作用。

长期执行单纯的比较优势战略会造成一国的产业结构不能得到升级,结合固化原有产业分工作用的发挥,会使发展中国家始终处在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

2.贸易保护主义阻碍——美国标准化战略及危机下的“新政”

美国标准化战略,其关键性原则是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标准程序并使之产生良好效果,通过标准化的基础建设,强化标准化活力,改进标准体系和标准程序以满足消费者对标准相关性与标准效率的要求,提高标准制定的价值,推动各行业及各类机构的通力合作,扩大标准涉及的范围,加强国际标准化,协调全球范围标准的应用。

美国明确提出要利用标准体系的优势,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使国际标准更多地反映美国技术,美国显然是想通过自己的标准来控制国际市场,同时达到突破别国技术壁垒的目的。

美国政府在对出口商品实施管制时,按其属性、用途、贸易方式等分门别类进行管理,并制定了两个管制商品清单。

对中国的出口管制甚至可以追溯到1979年,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和中美贸易的不断扩大,出口管制严重束缚了两国经贸关系发展,尤其是美国的强项——最具竞争力的高科技出口管制,虽然逐步提高准许的技术级别,但对众多技术、软件等都进行着严格控制,需要通过逐步审查或者直接拒绝。

中国是目前全球高科技产品最大的需求市场,美国的出口管制严重削弱了我国技术进口的效益,也限制了美国比较优势的发挥,损害本国商业利益,也正是因为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才使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日趋严重

金融危机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值得关注,2009年2月17日,美国总统正式签署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美国复兴和再投资方案”,“新政”中最引人关注就是“购买美国货”条款,它将众多外国商品拒之门外,这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美国国会以抵制“中国制造”为借口,推行这一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对“中国制造”来说,这尤其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警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其外部市场环境将会有所恶化。

我国外销产品的比例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很多企业生产的商品主要适应国外市场,在国内的市场要么饱和,要么不适应国内消费习惯。

外部市场缩减,意味着它们所生产的产品无法销售而积压,必然倒闭,带来大量工人失业,使国内购买力和消费市场进一步下降,从而使国内更多的企业的产品积压,带来连锁反应,使经济滑坡。

美国具有世界上最大的机电产品消费市场,此项政策对中国机电产品的影响不言而喻。

事实上在中美贸易当中无论在进出口或者对华投资方面,美国都是获利者,对华贸易不但使美国普通消费者在过去10年里节省近6000多亿美元,也帮助遏制了美国因原料及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

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扩散,我国外需形势日益严峻,出口或将持续负增长,这也反映出我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迫切性。

3.中美贸易不平衡状况的启示

针对于贸易不平衡问题,主要缘于两国的比较优势差异,中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相对密集的产业,美国在技术和人力资本密集的产业,就两国形成的产业链:

以资本密集或高科技产业为例,美国集中研发核心部件、关键部件,将组装加工环节转移到中国。

在不平衡的贸易中实际中国在承受经济利益损失,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机电商品结构包括计算机、计算机附件外围设备及部件、电子设备与部件、通讯设备、照相与服务部门机械等,除计算机外的商用机器设备等资本货物增速很快,可是同类商品价格相差悬殊,中国出口商是凭借低价优势,占据美国该类市场的一席之地。

低价格体现着中国以生产要素量的消耗与竞争对手凭质的提高进行较量,针对于稀缺性生产要素资源,隐含着中国增长方式的不可持续性。

2、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经济学解释

李嘉图在比较优势理论中指出:

尽管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商品生产上处于劣势地位,只要不利程度有所不同,双方利用各自的相对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并自由交易,仍然能够实现比较优势并获得贸易利益。

我国利用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发展劳密型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通过加工贸易、国际投资所带来的各种先进技术、管理经验,训练和培养了大批熟练劳动力和稀缺的技术人才与现代企业家。

但是希望通过劳动力或资本投入的增加达到实现经济增长的目的是不能持续的,单一、低水平、纯粹由于劳动力投入的增加而产生的经济增长会导致贸易条件的恶化。

当前,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处于高水平,说明我国市场空间在不断扩大,同时也需提高资源对经济增长的支撑,易引起资源竞争加剧和贸易摩擦,使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增大。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转变迅速,但仍存在着贸易摩擦日渐增多、贸易条件恶化、资源约束增强、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这对经济和贸易增长十分不利,而外贸方式不转变也将严重拖累经济增长,因此必须转变贸易增长方式。

3、外贸增长现状与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1)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特点与现存问题

1.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特点

我国出口增长主要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及其制作环节的出口拉动的,机电产品在1995年后出口比重首次超过轻纺类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也得到快速发展,但我国技术和附加值高的产品出口很多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进行的;大部分出口产品以数量扩张形式发展,呈现“量多、价低、效益差”的特点;在增长快的出口产品生产中,外资企业比重很高,其加工贸易进出口占全国加工贸易的八成之多;外贸增长主要依靠有形资源,包含的技术、知识类要素低,服务贸易明显落后于货物贸易,并主要集中在传统领域内。

2.当前存在的重要问题

对外贸易的核心竞争力不强,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抵御风险能力较低。

具体表现于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较低,规模大但未能获取应得利益;缺乏核心竞争力,品牌建设与保护落后,缺乏自主知识和核心技术;生产消耗资源量过大,产品质量与国际标准差距较大;外资利用的双面性问题。

以上问题在我国机电贸易中的表现有:

粗放型格局形态依然明显;出口量迅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和加工贸易拉动作用居主要因素,本土企业自主出口能力不强。

我国企业主要参与加工制造环节,采取贴牌方式加工产品,就整体而言,产品竞争力主要靠劳动力、土地低成本带来的价格优势,不少企业采取低价竞争的手段争夺国际市场,不仅造成出口秩序混乱、效益低下,而且还为他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实施反倾销等贸易制裁提供了口实。

处于发展的角度,外资对于外贸转变存在一定局限性,当前中国机电外贸中应注重高技术含量产品的生产和研发,而外资多作用在加工贸易方面,导致我国处于全球生产体系的低端环节,并且外资所带来的技术扩散效应是有限的,跨国公司却可以借助外资进入并占据中国市场,阻碍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在机电贸易持续高增长时带走大部分利润并为机电产业设立了较高的壁垒。

一些外商利用我国资源开采成本低、出口限制不严等漏洞,进一步加剧资源产品出口的恶性竞争,在一些重要资源方面我国的影响力和风险防范力还有所欠缺,会对国家经济安全产生威胁。

(2)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1.我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必要性

对外贸增长方式转变要使出口贸易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依靠价格竞争、数量扩张和片面追求速度转到主要依靠提高质量、效益和优化结构的方向上来。

在机电产品出口中,要改变重规模速度、轻质量效益;重短期数量增长、轻长期持续发展的观念。

随着我国出口规模快速增大,贸易顺差加剧,以及一些具有较强比较优势产品以正常的价格快速、大量涌入目标市场,使得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其中机电产品外贸是贸易摩擦的重点领域,又因我国机电产品自身问题的影响,贸易收益受到严重损失。

低价劳动力带来的价格优势在逐步下降,出口效益低下,形成了“中国得GDP,外资带走利润”的被动局面,而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资源量不足和严重消耗造成的短缺也危及着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这些现状都反映了我国进行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2.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困境与制约因素

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爆发,人民币不断升值,我国出口产品价格优势下降影响了产品出口,同时一定程度上又促使我国出口产品朝着高附加值转变。

国际贸易的激烈竞争使得我国沿海地区优势正在递减,新的出口优势尚未完全形成,外资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相反,外资对地区及经济发展的局限性在这次危机中得到体现,在两会的代表发言中便提出关于外资企业对地区政府带来的两难抉择的问题。

世界经济结构在向以服务业为主转变,服务业发展水平将更能体现一国的综合竞争力,中国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不协调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贸易结构优化的“软肋”,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呈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品牌意识欠缺,没有从企业的长期发展考虑,安于贴牌生产现状,认为创品牌有经济负担和风险、利润空间不断被打压,冒牌生产的盛行也使不少企业不愿自行创造品牌。

在资源环境方面,贸易增长的资源与环境成本日益提高,环境恶化的代价无法显示在产品交易的成本中,致使生产企业要付出很高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代价。

3.基本目标及具备条件

一定时期内的外贸增长方式在根本上取决于此段时期的经济增长方式。

在既定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条件下,通过调整改变外贸增长方式相对粗放的状况,提高外贸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助于增强我国比较优势产品的出口定价能力,增加出口社会效益,降低商品的进出口风险。

我国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在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方面已制订及实施了一些措施,政府在外贸政策上积累的经验也可以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

依照当前世界经济和国际地位的变化,我们要着实把外贸增长放在提高“质量”的方向,而且反观连续几年的出口产品结构,国内企业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在某些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逐渐显露优势,可以反映出我国目前具备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条件。

4、关于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措施及建议

(1)以竞争优势为导向

1.“钻石模型”

图1:

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

波特的“钻石模型”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

生产要素——如果一个国家想通过生产要素建立起产业强大而又持久的优势,就必须发展高等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这两类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与精致程度决定着竞争优势的质量。

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

国内需求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内行而挑剔的客户,会激发出该国企业的竞争优势,如果本地的顾客需求领先于其他国家,也可以成为本地企业的一种优势。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对形成国家竞争优势而言,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与优势产业是一种休戚与共的关系,产业发展不能缺少上下游产业的密切合作关系,有竞争力的本国产业相对应会带动相关产业的竞争力。

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创造与持续产业竞争优势的最大关联因素是国内市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能取得国际竞争的成功,必先经过国内市场的搏斗,迫使其进行改进和创新,海外市场则是竞争力的延伸。

以上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

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

政府与机会。

机会是无法控制的,它可以影响四大要素发生变化。

政府在产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角色莫过于保证国内市场处于活泼的竞争状态,制定竞争规范,避免托拉斯状态,政府政策的影响可以创造新的机会和压力。

2.发展中国竞争优势产品出口,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波特的竞争优势较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更符合现代国际贸易的实际,它以不完全竞争市场为理论前提,打破比较静态利益的局限,更符合现实。

竞争优势理论特别强调创新和竞争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也必须强调国家在决定竞争优势中的能动作用,这为我国当前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

首先,只有将比较优势转为竞争优势,我国的产业和产品才能拥有和保持国际竞争力。

根据要素禀赋论,我国具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低价优势,但是这种劳密产品的比较优势无法长久保持,此类产品所面临的只能是日益缩小的国际市场和下降的价格水平,贸易条件的逐渐恶化,容易造成出口的“贫困化增长”。

对于传统的劳密型产业,要用高新技术去武装,促进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的结合,提高科技含量。

我国出口企业一方面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应积极合理地从国外引进高新技术,从而增加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能力和数量,或是加快传统产业竞争优势的转变。

以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能力。

其次,应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自主品牌。

目前我国工业制成品技术多是引进或模仿得来,对国外公司依赖较大,引进的相对先进技术有时是国外处于生命周期末期的即将或已经过时的技术,如果通过加大本国企业的创新力度和研发投入,发展高科技出口产业,则可以全面增强国内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自主性。

改变贸易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创立我国的自主品牌,中国企业创国际品牌,要从企业管理的各个步骤着手,进行全方位的严格的质量管理,保证高质量、高效用;鼓励和支持一部分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实施品牌战略,通过核心能力的提高来形成品牌知名度,形成规模产业。

再者,发挥政府的作用。

政府可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品牌环境,以有效的法律保护现有品牌,促使企业创品牌之路。

转变政府职能,强调宏观监控,把精力放在指导和协调上来,完善市场机制,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由原来单纯出口创汇转变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地通过宏观调控对贸易进行产业导向,在完成指导思想的转换后,还需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