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必备辽宁沈阳四校协作体届高三阶段测试语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7551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试必备辽宁沈阳四校协作体届高三阶段测试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考试必备辽宁沈阳四校协作体届高三阶段测试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考试必备辽宁沈阳四校协作体届高三阶段测试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考试必备辽宁沈阳四校协作体届高三阶段测试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考试必备辽宁沈阳四校协作体届高三阶段测试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考试必备辽宁沈阳四校协作体届高三阶段测试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考试必备辽宁沈阳四校协作体届高三阶段测试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考试必备辽宁沈阳四校协作体届高三阶段测试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考试必备辽宁沈阳四校协作体届高三阶段测试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考试必备辽宁沈阳四校协作体届高三阶段测试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考试必备辽宁沈阳四校协作体届高三阶段测试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考试必备辽宁沈阳四校协作体届高三阶段测试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考试必备辽宁沈阳四校协作体届高三阶段测试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考试必备辽宁沈阳四校协作体届高三阶段测试语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考试必备辽宁沈阳四校协作体届高三阶段测试语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考试必备辽宁沈阳四校协作体届高三阶段测试语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考试必备辽宁沈阳四校协作体届高三阶段测试语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考试必备辽宁沈阳四校协作体届高三阶段测试语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考试必备辽宁沈阳四校协作体届高三阶段测试语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试必备辽宁沈阳四校协作体届高三阶段测试语文.docx

《考试必备辽宁沈阳四校协作体届高三阶段测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试必备辽宁沈阳四校协作体届高三阶段测试语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考试必备辽宁沈阳四校协作体届高三阶段测试语文.docx

考试必备辽宁沈阳四校协作体届高三阶段测试语文

整理日期

整理人

2011年2月24日星期四

小セ

沈阳四校协作体

2010—2011学年度(上)高三阶段测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由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组成,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提笔忘字:

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

陈雍君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

“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

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

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

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

“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

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

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

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

作家王蒙曾言:

“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称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

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

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

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

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

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选自《科技日报》(2010年8月5日)

1.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提笔忘字”的原因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

B.“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

2.下列对汉字书字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B.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C.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

D.“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

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3分)()

A.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

 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密,字玄邃,一字法主,其先辽东襄平人。

密趣解雄远,多策略,散家赀养客礼贤不爱藉。

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

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

“何书生勤如此?

”密识素,下拜。

问所读,曰:

“《项羽传》。

”因与语,奇之。

归谓子玄感曰:

“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

”玄感遂倾心结纳。

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

密至,谋曰:

“今天子远在辽左,若鼓而入蓟,直扼其喉,高丽抗其前,我乘其后,不旬月赍粮竭,举麾召之,众可尽取,然后传檄而南,天下定矣,上计也。

关中四塞之地,彼留守卫文升,易人耳。

若径行勿留,直保长安,据函、崤,东制诸夏,是隋亡襟带,我势万全,中计也。

若因近趣便,先取东都,顿兵坚城下,不可以胜负决,下计也。

”玄感曰:

“公之下计,乃吾上策。

今百官家属皆在洛,当先取之,以摇其心。

且经城不拔,何以示武?

”密计不行。

玄感至东都,所战必克,自谓功在旦暮。

既获内史舍人韦福嗣,遂任之,故谋不专密。

福嗣耻见执,策议皆持两端。

密揣其贰,谓玄感曰:

“福嗣穷,为我虏,志在观望。

公初举大事,奸人在侧,事必败,请斩以徇。

”不从。

时东郡贼翟让聚党万人,密因介其徒王伯当以策干让曰:

“今主昏于上,人怨于下,锐兵尽之辽海,和亲绝于突厥,南巡流连,空弃关辅,此实刘、项挺兴之会。

足下资豪桀,士马精勇,指罪诛暴,为天下先,杨氏不足亡也。

”让由是加礼,遣说诸贼,至辄下。

因为让计曰:

“今禀无见粮,难以持久,卒遇敌,其亡无时。

不如取荥阳,休兵馆谷,待士逸马肥,乃可与人争利。

”让听之,遂破金堤关,徇荥阳诸县,皆下。

荥阳太守杨庆、河南讨捕大使张须陀合兵讨让,让素惮须陀,欲引去。

密曰:

“须陀健而无谋,且骤胜易骄,吾为公破之。

”让不得已,阵而待。

密率骁勇常何等二十人为游骑,伏千兵莽间。

须陀素轻让,引兵搏之,让少却,伏发,与游军乘之,遂杀须陀。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适:

恰好

B.顿兵坚城下顿:

驻扎

C.此实刘、项挺兴之会会:

时机,机会

D.须陀素轻让,引兵搏之,让少却少却:

稍稍休息

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李密“趣解雄远、多策略”的一组是(3分)()

①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②公之下计,乃吾上策。

③福嗣穷,为我虏,志在观望。

④公初举大事,奸人在侧,事必败。

⑤待士逸马肥,乃可与人争利。

⑥密率骁勇常何等二十人为游骑,伏千兵莽间。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⑥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越国公杨素在路上碰见骑着黄牛,一边走一边读书的李密,赞叹他勤奋好学;与他交谈后,认为他见识过人,谋略出众。

B.杨玄感在黎阳发动兵变,李密为他提出三条计策,但玄感认为李密所说的下计才是最佳策略。

C.翟让接受李密的建议,连续取得了多次胜利后,对李密礼遇有加。

D.李密不仅谋略过人,而且勇气可嘉,亲自带兵采用伏击的方式杀死河南讨捕大使张须陀。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今百官家属皆在洛,当先取之,以摇其心。

且经城不拔,何以示武?

(5分)

 

⑵今禀无见粮,难以持久,卒遇敌,其亡无时。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11分)

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

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闲官:

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做干的虚衔。

8.第三联中有两字用得生动传神,请找出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5分)

 

9.这首诗描写竹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写出了竹什么特点?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苏轼《赤壁赋》)

(3)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乙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母亲的来信

[苏]克拉夫琴科

母亲来信了。

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

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

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

“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

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美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

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这也是你的愿望。

我还急于告诉你:

我日子过得挺好……”

每封信的结尾也没有什么区别:

“信快结束了,好儿子,我恳求你,我祈祷上帝,你别和坏人混在一起,别喝伏特加,要尊敬长者,好好保重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唯一的亲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就肯定活不成了。

信就写到这里。

盼望你的回信,好儿子。

吻你。

你的妈妈。

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

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兴趣感到不可理解。

那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什么邻居的羊钻进了帕什卡·沃罗恩佐的园子里,把他的白菜全啃坏了;什么瓦莉卡·乌捷舍娃没有嫁给斯杰潘·罗什金,而嫁给了科利卡·扎米亚金;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的小头巾,——这种头巾在这里,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

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斑的来信,其中照例是恳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写封回信。

……

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穿过下班后变得喧闹的宿舍走廊,走进自己的房间。

今天发了工资。

小伙子们准备上街:

忙着熨衬衫、长裤,打听谁要到哪儿去,跟谁有约会等等。

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服。

等同房间的人走光了以后,他锁上房门,坐到桌前。

从口袋里摸出还是第一次领工资后买的记事本和圆珠笔,翻开一页空白纸,沉思起来……

恰在一个钟头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

相互寒暄几句之后,那位老乡问了问文卡的工资和生活情况,便含着责备的意味摇着头说:

“你应该给母亲寄点钱去。

冬天眼看就到了。

家里得请人运木柴,又要劈,又要锯。

你母亲只有她那一点点养老金……你是知道的。

文卡自然是知道的。

他咬着嘴唇,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

126,然后由上到下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写上“数目”。

他沉呤片刻,取过日历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栏写上:

12,右栏写一个乘号和数字4,得出总数为48。

接下去就写得快多了:

还债——10,买裤子——30,储蓄——20,电影、跳舞等——4天,l天2卢布——8,剩余——10卢布。

文卡哼了一声。

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

村里人准会笑话。

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用”,心中叨咕着:

“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

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

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

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

(江苏文艺出版社《微型小说选》,杨实译)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中的文卡是个有些自私、怠惰、爱面子的人,虽然良知未泯但却不知感恩,不顾母亲在生活和情感上的需要。

B.文卡在进城半年以后成了一个自私而冷漠的人,作者借此告诉人们城市生活是扭曲心灵、泯灭良知的源头。

C.文卡没有给母亲寄去预算剩余的10个卢布,是因为他觉得这点钱太少,不能帮母亲解决家里的困难。

D.造成文卡对母亲来信的情感变化的原因,从表面看是因为母亲的来信重复、单调、无趣,实际上深层原因是文卡对母亲缺乏了解、理解和关爱。

E.这篇小说基本上采用平实的叙述语言,但平实中却蕴含着作者鲜明的感情倾向。

(2)作者在文中安排文卡路遇家乡熟人这一情节,其用意是什么?

(6分)

 

(3)请简要赏析“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这一结尾的精妙之处。

(6分)

 

(4)关于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母亲”,也有人认为是儿子文卡,你的看法是什么?

试结合文本加以探究。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爱的哲学

1919年的冬天,已经发表了《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问题小说的十九岁的冰心,很偶然地,看到了一个十分新鲜的名字——泰戈尔,当她读着那些关于上帝、神、生命、死亡和不朽的爱等等富于哲理而又十分清新美妙的词句的时候,这位十九岁姑娘那颗敏感、善良的心里,充满了虔诚的感动。

而泰戈尔的思想,同样使她觉得与自己的思想十分合拍,觉得自己的思想与泰戈尔的思想“在‘梵’中合一了。

”(《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也是在这一年的冬天,冰心在协和女大理预科这所教会学校里,学习了西方的“梵”学——《圣经》。

东方哲理诗人泰戈尔的诗句和西方的《圣经》,都对着她歌唱上帝的爱、神的爱、大自然的爱、人类的爱、不朽的爱;歌唱永生、死亡、幸福、受苦、沉默等等。

那么,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人在上面生存的世界到底是欢乐的还是烦闷的?

年轻的女作家冰心,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

于是,她在1920年的八、九月间,连续写了三篇思索性的散文:

《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无限之生”的界线》和《画——诗》。

最使冰心费神的是关于人生意义的思索。

——既然每一个人的生命,最终都要匆匆地归结为死亡,既然世上所有的惊才、绝艳、丰功、伟业,一遇见死亡,就立即倒下,化为尘土,那么,“这样的人生,有什么趣味?

纵然抱着极大的愿力,又有什么用处?

又有什么结果?

到头也不过是归于虚空,不但我是虚空,万物也是虚空。

”(《“无限之生”的界线》)

冰心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更多地表现在她的一些小说里。

1921年年初,冰心在参加了文学研究会之后不久,发表了一系列的小说:

《超人》《世

界上有的是快乐……光明》《月光》等。

其中《超人》引起强烈的反响,小说男主人公何彬,是生活在似寂寞荒凉的古战场一样的土地上,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的患有阴郁症的一位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形象。

冰心想用母爱这一个无病不治的药方来医治像何彬这样的患着忧郁症的青年人。

这正如她在《世界上有的是快乐……光明》中,想用童心这一个无病不治的药方来医治凌瑜这样的患有厌世症的青年人一样。

这是她的善良愿望,她希望像何彬这样的同时代人,能够从苦闷、悲哀、抑郁、幻灭的精神境界中摆脱出来,重新走上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热爱人类的道路。

冰心在为同时代人医治时代病的时候,也把求援的手,伸向了美丽的大自然。

冰心认为大自然是灿烂庄严的,而寄居在大自然中的人类,却有许多的烦恼,还人为地造出来了许多的什么贫富、智愚、劳逸、苦乐等等。

这种人类社会与美丽的大自然不相和谐的思想,在短篇小说《月光》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月光》中的那位青年维因,他觉得社会是充满了悲凄苦痛的,他本人生活在这个人类社会里,既乏味又无聊,他很想把自己与美丽的大自然调和起来。

这种思想发展到极端,就使他想要选择一处极美的风景,在他的内心与大自然高度协调的时候,骤然地结束掉自己的生命。

既然母爱、童心、大自然,都不能完全解除青年人的时代病,那么,烦闷的情绪大概就是永远难以避免的了。

每当冰心这位年轻的女哲人想到这里的时候,她就用积极的态度来提醒着自己:

“我的心啊!

警醒着,不要卷在虚无的漩涡里!

”(《繁星•五三》)

有人在熟读了冰心的诗作之后,会说她是一位诗人;而有人在看完了冰心的清新优美

的散文之后,又称她是一位散文家;而从冰心以“问题小说”步上文坛看,又称她是一位小说家。

无论是她的诗作、散文或小说,在思想风格与艺术风格两方面,都充分地表现出了冰心“这一个”。

那就是:

有一种互相矛盾的心理,常常困扰着大学时代的冰心——使她在歌颂快乐的时候,也不曾忘记了忧愁;在歌唱幻想的时候,也不曾忘记了失望。

这种互相矛盾的心理,逐渐地形成了冰心许多断断续续的思想和观念,于是它们便像深深的流泉一样,从冰心那颗聪慧的头脑里,潺潺地流向她那清秀的笔端。

(节选自《冰心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冰心是因为看到了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从探索人生道路出发,以写作“问题小说”步入文坛的。

B.在接触泰戈尔的诗句和思想之前,冰心的作品已经在社会上引起了非常强烈的反响。

C.1920年八、九月间冰心连续写了《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无限之生”的界限》《画——诗》等三篇散文表达她学习《圣经》和读泰戈尔的感受。

D.冰心是一位艺术风格独特的作家。

她的作品,不论是她的问题小说,哲理散文,还是清新的小诗,都体现着一种博大精深的爱。

E.当冰心发现母爱、童心、大自然,都不能完全解除青年人的时代病时,也曾被烦闷苦恼的情绪所困扰,但她始终不放弃希望。

(2)青年时期的冰心思想主要受到哪些方面的影响?

她对人生社会有哪些思考?

(6分)

 

(3)在这篇传记里,作者对冰心的称呼在不断地变换,请举例说明为什么?

(6分)

 

(4)作者曾在写作本文前征求了传主的意见,冰心只是说:

“真,我希望写得能够像我。

你觉得本文达到了冰心的要求吗?

为什么?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一年前,歌星臧天朔带头签署了《演艺人社会责任自律宣言》,但墨迹未干,他却

因“涉恶”嫌疑被警方带走,前后判若云泥,真是不可思议。

B.吉发搬家公司秉持顾客第一、服务保证的经营理念,提供搬家、搬迁、货运、跑腿、快递、空调移机等周到快捷服务,在众多搬家公司中脱颖而出。

C.最近一犀利哥迅速走红网络,他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碴子,那帅到无敌的风衣,还有那杂乱的头发,迅速秒杀了观众,由于这潮流型乞丐帅哥的举止特立独行,亦有网友对其身份表示质疑。

D.千佛洞社区为迎接八一节的到来,成立近十年来的菜市场被拆除,气宇轩昂的社区大楼前辟出了一片绿地。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第十个记者节即将来临之际,《丹阳日报》社本着开门办报、服务读者、打造品牌、提升影响,举办记者节暨首届读者节系列庆祝活动。

B.在教育问题上,网民的留言多集中在农村教育上,包括办学经费严重不足、教师待遇太低、人才流失严重、地方政府不执行中央编制政策等。

C.沈纯德认为,不仅在比赛中服用兴奋剂破坏了竞赛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对运动员自身的身体健康也将带来极大的伤害,同时更严重破坏了田径运动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D.“飞人”刘翔以13秒34的战绩,延续着复出后的奇迹,一举夺得十一届全运会110米栏冠军,同时成为全运会历史上首个三夺110米栏冠军的第一人。

15.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减排法案专门设计了一个逃避责任的“后门”——抵消政策。

它们可以通过实施抵消项目,来获得与其他减排工厂一样的碳信用额度。

美国的民主制度通常被认为是现代政治制度的典范,但在遇到诸如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类需要一个发达国家承担历史和现实责任的时候,美国民主体系下成长起来的政治家们就缺少那种勇气和担当精神。

他们为了选票和自己所代表的集团的利益,,,。

①抵消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当然是美国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公司

②抵消政策允许那些不能直接减排的工厂通过在其他方面作出努力来获取同等的碳信用额度

③从而把一个大国应有的国际责任置于脑后

④并将减轻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转嫁给全世界其他国家

⑤往往会作出让全世界大跌眼镜的决策

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⑤④③   C.②①⑤③④   D.②①④③⑤

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横线上续写一段话,从不同方面阐述写好汉字的意义,并写一句建议性结语。

要求:

角度恰当,观点明确,语言得体,不超过60字。

(5分)

书法是源于中国文字的一门艺术,它与京剧、武术、针灸并称为中国“四大国粹”。

书法艺术本身既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的同时,也充当了文化使者的角色。

作为一个中国人,写好汉字应当成为一种自觉。

17.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后面的横线上补写两个语子,与画线句子构成排比句。

(6分)

朋友是什么?

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

,;,。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去过寺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

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落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

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

而韦陀铁面无私,锱铢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

从此庙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要求选择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A(并不是使用拼音进行交流,而是使用拼音输入法)(3分)

2.B(“已经不再令人惊叹”说得过于绝对)(3分)

3.A(文中没有依据证明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现象是美国媒体率先发现,而只是美国媒体率先报道出来,而国内媒体纷纷报道和评论的不是“美国媒体的报道”,而是“提笔忘字”现象)(3分)

4.D(少却:

稍稍后退。

5.D(①表现李密读书勤奋,②是玄感的观点,③④表现李密的“趣解雄远”,⑤⑥表现李密的“多策略”。

6.C(依据原文,“密因介其徒王伯当以策干让”后,“让由是加礼”,所以“连续取得了多次胜利后,对李密礼遇有加”错。

7.⑴现在文武百官的家属都在东都洛阳,应该先攻取洛阳,以使他们胆战心惊。

况且,经过城池而不去攻占,又如何来展示军威?

(“取”、“拔”、“武”各1分;译出大意2分)

⑵现在粮仓中没有现成的粮食,难以坚持太久,(如果)突然遇到敌人,那么,很快就会灭亡。

(“见”、“卒”、“无时”各1分;译出大意2分)

8.“拂”和“侵”两字都运用了拟人手法,“拂”此为弹奏。

竹声萧萧“拂琴”,写出竹声的美妙和含情,令人神往。

“侵”此为映、照。

“影侵棋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