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厂各工段指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7571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焦化厂各工段指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焦化厂各工段指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焦化厂各工段指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焦化厂各工段指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焦化厂各工段指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焦化厂各工段指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焦化厂各工段指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焦化厂各工段指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焦化厂各工段指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焦化厂各工段指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焦化厂各工段指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焦化厂各工段指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焦化厂各工段指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焦化厂各工段指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焦化厂各工段指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焦化厂各工段指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焦化厂各工段指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焦化厂各工段指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焦化厂各工段指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焦化厂各工段指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焦化厂各工段指标.docx

《焦化厂各工段指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焦化厂各工段指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焦化厂各工段指标.docx

焦化厂各工段指标

2.2.1.1焦炉煤气

指标名称

指标

焦油含量,(g/m3)不大于

0.05

NH3含量,(g/m3)不大于

0.05

H2S含量,(g/m3)不大于

0.5

HCN含量,(g/m3)不大于

0.5

BTX含量,(g/m3)不大于

2~4

萘含量,(g/m3)不大于

0.5

2.2.1.2硫酸

执行GB/T534合格品标准浓度92.5%以上。

指标名称

浓硫酸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硫酸含量,%不低于

92.5或98.0

92.5或98.0

92.5或98.0

灰份,%不高于

0.02

0.03

0.10

铁含量,%不高于

0.005

0.01

砷含量,%不高于

0.0001

0.005

透明度,mm不低于

80

50

色度,ml不高于

2.0

2.0

2.2.1.3液碱

执行GB209工业用氢氧化钠合格品标准浓度40%以上。

2.2.1.4洗油

执行标准

指标名称

指标

密度(20℃),g/ml

1.03~1.06

馏程(大气压760mmHg)

230℃前馏出量,%不大于

300℃前馏出量,%不小于

3

90

酚含量(容),%不大于

0.5

萘含量(重),%不大于

15

水份,%不大于

1.0

粘度(E50)不大于

1.5

15℃结晶物

2.2.2产品标准

2.2.2.1煤焦油

按YB/T5075-93组织生产

密度(20℃)g/cm3

1.15~1.21

甲苯不溶物(无水基)%

3.5~7.0

灰分,%不大于

0.13

水份,%不大于

4.0

粘度(E80),不大于

4.0

2.2.2.2硫酸铵按GB535合格品组织生产

含氮≥20.5%,水份≤1.0%,游离酸含量≤0.2%。

硫酸铵农用时不检验铁、砷、重金属和水不溶物含量等指标。

项目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外观

白色结晶,无可见机械杂质

无可见机械杂质

氮含量(以干基计)%不低于

21.0

21.0

20.5

水份(%)不高于

0.2

0.3

1.0

游离酸含量(%)不高于

0.03

0.05

0.20

铁含量(%)不高于

0.007

砷含量(%)不高于

0.00005

重金属含量(%)不高于

0.005

水不溶物含量(%)不高于

0.01

2.2.2.3粗苯

按YB/T5022组织生产

指标名称

轻苯

外观

黄色透明液体

密度(20℃)g/cm3

0.870~0.880

馏出96%(容)温度,℃≤

180

水份

室温(18-25℃)下目测无可见不溶解水

2.3鼓冷工序

2.3.1煤气的初步冷却、焦油雾的清除

2.3.1.1操作控制指标

1)初冷前荒煤气温度80℃~85℃

2)初冷后煤气集合温度≤22℃

(夏季)≤28℃

3)初冷前煤气含萘≤12g/Nm3

4)初冷后煤气含萘≤0.5g/Nm3

5)电捕前煤气含焦油雾≤10g/Nm3

6)电捕后煤气含焦油雾≤0.05g/Nm3

7)横管初冷器喷洒液含焦油30%~40%

8)电捕前煤气含氧量(体积)≤2.0%

2.3.1.2岗位工艺技术指标

2.3.1.2.1温度指标

①初冷循环段出口煤气温度45℃~50℃

②初冷低温段出口煤气温度≤22℃

(夏季)≤28℃

③低温水上水温度≤18℃

(夏季)≤25℃

④循环水上水温度28℃~32℃

(夏季)≤35℃

⑤循环水出水温度≤45℃

⑥电捕绝缘箱温度90~110℃

⑦电机温度≤75℃

⑧泵轴承温度≤65℃

2.3.1.2.2压力指标

①上段喷洒泵出口压力0.30~0.35MPa

②下段喷洒泵出口压力0.20~0.25MPa

③低温水上水压力0.30~0.40MPa

④循环水上水压力0.35~0.45MPa

⑤电捕焦油器保护用氮气压力≥0.5MPa

⑥电捕焦油器顶部清洗喷洒压力0.3~0.5MPa

2.3.1.2.3阻力、流量指标

①上段喷洒泵喷洒量(60~120)t/h

②下段喷洒泵喷洒量120~240t/h

③横管初冷系统阻力≤1.5kPa

④电捕焦油器阻力≤0.8kPa

⑤电捕焦油器保护用氮气流量50m3/h~80m3/h

2.3.1.2.4其它

①电捕焦油器用氮气纯度≥99.5%

②电捕焦油器二次电压>25kV

③电捕焦油器二次电流500mA~1200mA

2.3.2煤气的输送

2.3.2.132#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每月化验一次,不合格全部更换)

50℃粘度E=2.95~3.31

水分无

杂质≤0.005%

酸值≤0.02KOHmg/g油

2.3.2.2岗位工艺技术指标

2.3.2.2.1温度指标

①鼓风机前煤气温度≤22℃

(夏季)≤28℃

②鼓风机、电机、轴瓦温度≤80℃

③鼓风机增速器轴瓦温度≤75℃

鼓风机定子温度≤135℃

④鼓风机油冷器润滑油出口油温30~35℃

鼓风机油冷器工作油出口油温35~45℃

鼓风机工作油回油温度≤80℃

⑤启动鼓风机预热温度≤70℃

⑥鼓风机启动油温≥5℃

2.3.2.2.2压力指标

①鼓风机前吸力1.5~2.6kPa

②鼓风机后压力≤22kPa

③保证焦炉集气管压力80~120Pa

④鼓风机启动油压≥0.07MPa

⑤鼓风机运行中工作油压0.1~0.25MPa

润滑油压0.08~0.15MPa

2.3.2.2.3振动及位移指标

①鼓风机电机振动≤0.04mm

②鼓风机机体振动≤0.08mm

③增速机振动≤0.075mm

④鼓风机转子轴向位移≤0.5mm

2.3.2.2.4其它

①鼓风机每班按鼓风机运行方向盘1/4转。

②鼓风机仪表必须完好、准确,否则严禁启动风机。

③油箱加油时必须经过过滤,并控制好油箱液位。

④鼓风机前煤气含氧量要低于2%。

⑤禁止连续三次启动鼓风机电机。

⑥鼓风机空转不能超过三分钟。

2.3.3煤焦油、氨水的分离与输送

2.3.3.1操作控制指标

1)粗焦油质量要符合YB/T5075-93水分≤4%

2)循环氨水含焦油≤200mg/l

3)净油机后剩余氨水含焦油≤20mg/l

2.3.3.2岗位工艺技术指标

2.3.3.2.1温度指标

①焦油分离器油温保持在80~90℃

②焦油贮槽油温保持在80~90℃

③循环氨水温度75~80℃

④各泵电机温度≤75℃

⑤各泵轴承温度≤65℃

2.3.3.2.2压力指标

①循环氨水泵出口压力0.40~0.50MPa

②高压氨水泵出口压力2.5~3.5MPa

③焦油输送泵出口压力0.35~0.45MPa

④焦炉集气管氨水压力≥0.2MPa

2.3.3.2.3其它

①机械化澄清槽焦油压送及时,保持焦油液位1800~2000mm。

②焦油贮槽交替使用,及时放出顶部分离水。

③及时向冷凝液槽补充轻质焦油,使喷洒液保持良好的洗萘效果。

④循环氨水量控制在5-6m3/t干煤。

2.4蒸氨工序

2.4.1工艺控制指标

①废水含氨≤0.03%

2.4.2工艺技术指标

2.4.2.1温度指标

①与废水换热后氨水温度90~95℃

②蒸氨塔底温度108~112℃

塔顶温度101~105℃

③分缩器后氨汽温度88~98℃

④冷却器后蒸氨废水温度≤40℃

⑤各泵轴承温度≤65℃

⑥电机温度≤75℃

2.4.2.2压力控制指标

①蒸氨塔塔底压力≤0.055MPa

②蒸氨塔塔顶压力≤0.025MPa

2.4.2.3其它指标

①剩余氨水处理量15~30m3/h

②直接蒸汽耗量≤200kg/m3氨水

2.5煤气脱硫

2.5.1操作控制指标

1)入预冷塔煤气温度≤55℃

2)预冷塔后煤气温度≤30℃

3)脱硫塔后煤气含H2S≤0.5g/m3

4)悬浮硫含量≤7.0g/l

5)脱硫效率≥85%

6)脱硫液PH值8~9

7)循环液PDS浓度15~030ppm

8)副盐含量≤250g/l

2.5.2岗位工艺技术指标

2.5.2.1温度指标

①反应槽溶液温度35~38℃

②入脱硫塔溶液温度33~35℃

③离心机轴承温度≤70℃

④电机温升≤45℃

⑤泵轴承温度≤65℃

2.5.2.2压力指标

①进再生塔空气压力≥0.5MPa

②脱硫液循环泵出口压力≥0.4MPa

③预冷塔循环泵出口压力≥0.3MPa

2.5.2.3阻力、流量指标

①脱硫塔阻力≤1500Pa

②预冷塔阻力≤800Pa

③进再生塔空气流量1000~1500m3/h单塔

④脱硫循环液流量700~1200m3/h

2.6硫铵工序

2.6.1主要操作控制指标

①饱和器后煤气含氨≤0.05g/Nm3

②循环母液温度50~55℃

③饱和器内母液比重≥1.26g/cm3

④硫酸(100%)消耗≤750kg/t硫铵

⑤循环母液酸度4~6%

⑥中加酸母液酸度8~10%

2.6.2岗位工艺技术指标

2.6.2.1温度指标

干燥床入口风温110~140℃

2.7.2.2压力指标

①仪表风压≥0.5MPa

②蒸汽压力≥0.2MPa

2.6.2.3阻力、流量指标

①喷淋式饱和器阻力≤2500Pa

②煤气预热器阻力≤800Pa

③循环母液泵流量~850m3/h

2.6.2.4其它

①晶比达到30%时提结晶,晶比小于10%时停止提结晶。

②中加酸:

每48小时中加酸水洗一次。

③每小时做一次母液酸度,中加酸配母液时,15分钟做一次酸度。

④每小时清理一次结晶槽满流口。

⑤每两小时排一次饱和器结晶室的焦油。

⑥出料时,20~30分钟除尘器底部放料一次。

2.7煤气的终冷与洗苯

2.7.1操作控制指标

2.7.1.1原料

①新洗油质量标准

270℃前馏出量70~80%

②贫油含苯≤0.5%

2.7.1.2主要操作控制指标

①洗苯塔后煤气温度25~28℃

②塔后煤气含苯≤4g/m3

③富油含苯1.6~2.5%

2.7.2岗位工艺技术指标

2.7.2.1温度指标

①入洗苯塔贫油温度28~30℃

夏季比入洗苯塔煤气温度高2~3℃

冬季比入洗苯塔煤气温度高3~4℃

②各泵轴承温度≤65℃

③电机温度≤75℃

2.7.2.2压力指标

①终冷循环泵上段出口压力0.40~0.50MPa

终冷循环泵下段出口压力0.20~0.40MPa

2.7.2.3阻力、流量指标

①终冷塔循环液量~65m3/h(单台)

②洗苯塔循环洗油量1.5-1.6m3/1000Nm3煤气

③终冷塔阻力≤1.5kPa

④洗苯塔阻力≤1.5kPa

2.8富油脱苯工序

2.8.1操作控制指标

①进塔富油温度180~190℃

②再生器顶部温度≥185℃

③脱苯塔顶温度78~81℃

④重苯侧线温度120~130℃

⑤萘油侧线温度150~160℃

⑥回流比3~5

⑦富油流量~90m3/h

⑧脱苯塔底部压力≤0.04MPa

⑨萘溶剂油含萘≥25%

⑩分离水含氨≤0.07%

2.8.2岗位工艺技术指标

2.8.2.1温度指标

①脱苯塔底贫油温度175~185℃

②入再生器过热蒸汽温度350~400℃

③冷凝冷却器后轻苯温度等同环境温度

④轻苯冷凝冷却器后富油温度55~75℃

⑤贫富油换热器后富油温度100~120℃

贫油温度100~120℃

⑥一段贫油冷却器后贫油温度40~50℃

⑦各泵轴承温度≤65℃

⑧电机温度≤75℃

2.8.2.2压力指标

①再生器顶部压力≤0.05MPa

②脱苯塔顶部压力≤0.01MPa

③入岗位蒸汽压力≥0.35MPa

④入管式炉煤气压力≥1.5kPa

2.8.2.3流量、阻力指标

①管式炉油路系统阻力≤0.2MPa

2.8.2.4经济技术指标

①洗油消耗<100kg/t轻苯

②脱苯塔直接蒸汽消耗1.5~2.0t/t轻苯

③管式炉焦炉煤气消耗量≤800Nm3/t轻苯

④轻苯收率(对干煤)0.8~1.0%

2.8.2.5其它

①再生洗油量1~2%

②再生残渣300℃前馏出量≤10%

2.9油库工序

①焦油大槽加热脱水温度80~90℃

2.10水泵房工序

2.10.1水泵房

2.10.1.1各泵的轴承温升≤60℃

2.10.1.2电机温升≤45℃(包括室内温度不超过65℃)

2.10.1.3填料室漏水10~20滴/min

2.10.2制冷站

2.10.2.1制冷水进口温度23~25℃

2.10.2.2制冷水出口温度16~18℃

2.10.2.3冷却水进口温度≤32℃

2.10.2.4冷却水出口温度≤38℃

2.10.2.5蒸汽压力0.4~0.6MPa

2.10.2.6冷水流量500m3/h

2.10.2.7蒸汽消耗量4270kg/h

2.10.3空压机

2.10.3.1吸气温度≤40℃

2.10.3.2排气温度≤160℃

2.10.3.3电机环境温度-15~40℃

2.10.3.4出口风压≥0.5MPa

2.11生物脱氨氮、酚氰工序

2.11.1生物脱氨出水水质指标

①酚≤0.5mg/1②氰化物≤0.5mg/1

③油≤5mg/l④PH:

6.5~7.5

⑤COD:

≤150mg/l⑥NH3-N:

≤25mg/l

⑦SS≤30mg/l

2.11.2生物脱氮工艺标准和技术要求

2.11.2.1进水水质指标

2.11.2.1厌氧池进水水质

①酚<250mg/1②氰化物<20mg/1

③油<10mg/l④挥发氨<300mg/l

⑤SS<100mg/l⑥PH:

7~8

⑦硫化物10~25mg/l⑧COD:

<3000mg/l

2.11.2.2曝气池进水水质

①酚<60mg/1②氰化物<2mg/1

③油<10mg/l④PH:

7~8

⑤COD:

<500mg/l⑥SS<50mg/l

2.11.3操作控制技术指标

2.11.3.1厌氧池:

P:

~8mg/l,PH:

6~8,水温:

~30℃

2.11.3.2缺氧池:

DO<0.2mg/l,P:

3~4mg/l,PH:

7~8,挥发酚<200mg/l,

温度:

25~30℃,最高不超过35℃;污水回流比:

~3倍

2.11.3.3好氧池:

DO:

2~5mg/l,P:

~3mg/l,PH:

~7,温度:

25~30℃,最高不超过38℃;碱度(以碳酸钙计):

>200mg/l;SV30:

20~40%

MLSS:

3g/l左右,污泥回流比:

2~3倍,出口溶解氧:

4~8mg/l

出口含磷:

0.8~1.2mg/l

2.11.3.4中间沉降池:

溶解氧:

~0.5mg/l,污泥回流比:

2~3倍,水力停留时间:

1.5小时

表面负荷:

1.3m3/m2.h

2.11.3.5混合反应池:

PFS:

400~600mg/l,PAM:

1~2mg/l,PH:

6.5~7.5

2.11.3.6混凝沉淀池:

水力停留时间:

2小时,表面负荷:

0.8m3/m2.h,SS:

<30mg/l

PH:

7左右

2.11.3.7电机温度不得高于65℃,轴承温度不得高于75℃。

各工段技术经济指标

一、脱硫、蒸氨工段

1、原料

1)煤气同冷鼓、电捕工段送出的煤气杂质及数量

焦油

硫化氢

HCN

有机硫

微量

5.6

4.5

1.3

32.0

0.4

0.25

2)TTS-Ⅱ催化剂:

用量:

1.76t/a

2、产品:

1)煤气:

54400NM3/h

温度:

34℃

压力:

0.012MPa

含杂质量(g/Nm3)

焦油

硫化氢

HCN

有机硫

微量

5.6

0.2

0.3

32.0

0.4

0.25

2)硫磺

数量:

1376t/a(入装置硫化氢按4.5g/Nm3计)

3、材料消耗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年消耗量

1

TTS-Ⅱ催化剂

工业品

t

1.76

2

NaOH

40%

t

1760

3

Na2CO3

t

584

4、动力消耗

序号

名称

规格

使用

单位

耗量/h

备注

1

新鲜水

间断

M3

3.8

2

蒸汽

0.5MPa

连续

t

13

冬季

3

380V

连续

KW

373

装机容量

4

压缩空气

0.7MPa

连续

Nm3

2560

5

制冷水

16℃

连续

m3

288

夏季用量

6

循环水

32℃

连续

m3

496

夏季用量

二、硫铵工段:

1、原料:

1)煤气同脱硫工段送出的煤气组成及数量

2)硫酸用量:

8245t/a

2、产品:

1)煤气:

流量:

54400Nm3/h

温度:

55℃

压力:

0.011MPa

杂质含量(g/Nm3)

焦油

硫化氢

HCN

有机硫

微量

0.05

0.2

0.28

32.0

0.4

0.25

2)硫铵:

产量:

10267t/a

质量:

质量满足GB535-95质量标准指标的要求,正常生产时质量达到一级品或优级品指标。

硫铵产品质量标准:

指标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氮(N)含量(以干基计)

21.0

21.0

20.5

水份(H2O)≤

0.2

0.3

1.0

游离酸(H2SO4)含量,%≤

0.03

0.05

0.2

铁(Fe)含量,%≤

0.007

砷(As)含量,%≤

0.00005

重金属(以Pb计)含量,%≤

0.005

水不溶物含量,%≤

0.01

注:

硫铵农用时可不检验铁、砷、重金属和水不溶物含量等指标。

3、动力消耗:

序号

使

小时耗量

平均

最大

1

新鲜水

16℃

间断

M3

6

7

2

蒸汽

0.5MPa(表)

连续

t

2.7

3.5

3

380V/220V

装机容量

KW

288/0.06

三、洗脱苯工段

1、原料规格及消耗

煤气:

同硫铵工段送出的煤气及数量

焦油洗油:

用量1144t/a

技术规格GB3064-82

序号

指标

技术规格

1

比重(20℃)

1.04~1.07g/ml

2

馏程

230℃前馏出量≤3%(容)300℃前馏出量≥90%(容)

3

酚含量(容)

≤0.5%

4

萘含量(重)

≤15%

5

粘度(E50)

≤1.5

6

水分

≤1.0%

7

15℃结晶物

2、产品规格及产量

粗苯:

14240t/a

技术规格YB/T5022-93

序号

指标

技术规格

1

比重(20℃)

0.871~0.900g/ml

2

馏程

180℃前馏出量:

≥93%(重)

3

水份

室温(18~25℃)下目测无可见的不溶解的水

煤气:

流量:

54400Nm3/h

粗苯管式炉流量:

1200Nm3/h

洗苯后:

温度~25℃压力~0.008MPa(表)

洗前杂质含量(g/Nm3)

焦油

硫化氢

微量

0.05

0.2

32

0.4

洗后杂质含量(g/Nm3)

焦油

硫化氢

微量

0.05

0.2

2.0~4.0

0.3

3、原材料及动力消耗

序号

名称

规格

使用情况

单位

正常消耗/小时

最大消耗/小时

1

制冷水

16℃

连续

M3

504

592

2

循环水

32℃

连续

M3

360

432

3

煤气

27℃

连续

Nm3

1200

4

水蒸汽

0.5MPa

连续

t

4.8

6

5

380V

连续

KW

204(装机)

四、酚氰污水处理工段

原水水质按焦化厂一般废水水质:

CODcr:

2000-4000mg/L酚:

300-1300mg/L

氰化物:

2-20mg/L油:

30-50mg/L

氨氮:

2500-5000mg/L硫氢化物300-800mg/L

生化进水水质

CODcr:

3000mg/L酚:

700mg/L

氰化物:

20mg/L油:

30mg/L

氨氮:

250mg/LPH:

8-9

处理标准

处理后出水水质标准,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处理后的水质标准:

CODcr≤150mg/L酚≤0.5mg/L

氰化物≤0.5mg/L油≤10mg/L

氨氮≤25mg/LSS≤150mg/L

PH:

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