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润滑培训讲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7944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润滑培训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设备润滑培训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设备润滑培训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设备润滑培训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设备润滑培训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设备润滑培训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设备润滑培训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设备润滑培训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设备润滑培训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设备润滑培训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设备润滑培训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设备润滑培训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设备润滑培训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设备润滑培训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设备润滑培训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设备润滑培训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设备润滑培训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设备润滑培训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备润滑培训讲义.docx

《设备润滑培训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润滑培训讲义.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设备润滑培训讲义.docx

设备润滑培训讲义

 

设备润滑培训

讲义

 

二〇一二年八月三日

黑猫焦化

一、摩擦与磨损

1、摩擦学原理指导设备润滑管理

现代设备的整体失效是很少见的,局部关键件失效占多数,摩擦、磨损、润滑引起的失效为最常见。

现代设备的摩擦副一旦失效,既产生一系列故障,又造成经济损失。

解决这些失效的途径不是提高机械零部件的质量,而是运用摩擦学原理去处理。

零件的磨损都有一定的规律:

(1)磨合阶段

(2)稳定磨损阶段

(3)急剧磨损阶段

根据摩擦学原理,磨合阶段愈短愈好;稳定阶段越长越好,避免出现急剧磨损阶段。

在保证零件的设计制造质量的前提下,对润滑剂进行科学管理,即合理选用润滑剂,并对其使用进行质量监控、控制污染和洁净处理等。

摩擦学原理在现代设备的一生中都处于重要地位,从事设备管理,尤其是从事设备润滑管理的人掌握摩擦学技术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备工作的可靠性的实现。

2、摩擦、磨损与润滑原理

摩擦、磨损及润滑三者的关系是:

摩擦是两摩擦表面间存在的阻碍相对运动的一种现象;磨损是摩擦的结果;而润滑是控制摩擦面间摩擦、磨损的重要措施。

摩擦是现象,磨损是结果,润滑是减缓磨损的一种办法。

由此可见,三者是密切相关的,而润滑是搞好设备维护保养的基础。

实践证明:

盲目的使用润滑材料,光凭经验搞润滑是不行的,应该根据摩擦面间的磨损规律,选定润滑材料,确定适宜的润滑方式方法,并把选定的润滑剂按一定的量加到摩擦面上去,才能收到实际效果。

因此,要搞好润滑,就必须首先掌握摩擦、磨损的本质和规律。

摩擦在机械设备运行中的作用,有好的一面,也有其不好的一面。

摩擦在机械设备运行中的不良作用,总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消耗大量的功。

要使设备正常运行,就需要一定能量来克服摩擦面之间的摩擦力,此克服摩擦面间摩擦力所做的功为无用功,在总消耗功中约占1/3以上。

2)造成磨损。

在摩擦副相对运动时,除了液体摩擦外,其余各摩擦状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磨损。

这种磨损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使机械零件报废,据统计约有80%的坏损零件是由于磨损而造成的。

3)产生热量。

用来克服摩擦力损失的那部分无用功,以能量转换形式变成热量散发出来,部分散发的热量使机械零部件温度升高,结果降低了机械的强度,引起了机械热变形,改变了原有精度,影响了机械的正常运转。

摩擦的这些不良作用,是机械设备的大敌,但又无法从根本上加以消除,惟一的办法是掌握摩擦产生的规律,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摩擦。

润滑的原理、作用及分类

润滑原理。

把一种具有润滑性能的物质,加到机体摩擦面上,达到降低摩擦和减少磨损的手段称为润滑。

常用的润滑介质有润滑油及润滑脂。

润滑油和润滑脂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它们的分子能牢固地吸附在金属表面而形成一层薄薄的油膜的性能,我们称这种性能为油性。

这层薄薄的油膜为边界油膜。

边界油膜的形成是由于润滑剂是一种表面活性物质,它能与金属发生静电吸附,并产生垂直方向的定向排列,从而形成了牢固的边界油膜。

边界油膜虽然很薄,但是在一定条件下,能承受一定的负荷而不破裂。

在两个边界油膜之间的油膜,称为流动油膜,完全的油膜是由边界油膜和流动油膜两部分组成。

这种油膜在外力作用下与摩擦表面的结合是很牢的,可以将两个摩擦表面隔开,使机械表面的机械摩擦转化为油膜内部分子间的摩擦,从而减少了摩擦和磨损,达到润滑的目的。

二、润滑油(脂)理化性能指标介绍及其使用上的意义

1、润滑油的理化性能指标

1)密度密度是石油及其产品最简单、最常用的物理性质指标,它是指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单位为:

kg/m3

因为在不同温度下,密度会变化,高温测得密度比低温下测得密度要小。

为了便于比较,一般油品的密度常用来规定温度下密度来表示。

我国GB规定,在标准温度(20℃)下的密度为标准,密度g/cm3。

密度在生产贮运中有重要意义,在产品计量、炼油厂工艺设计都用到。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判断油品的概括质量,密度还用在换算数量、交货验收的计量。

简单判断油品性质,根据密度大致估计原油类型,如含烷烃多的原油密度常较含环烷烃及芳烃的原油密度低。

含硫、氧、氮化合物越多及胶质和沥青越多原油密度就越高。

另密度可初步确定油品品种:

汽油P=0.7-0.76g/cm3航空煤油0.77-0.84g/cm3润滑油0.87-0.89g/cm3

密度可以近似评定油品质量和化学组成变化,特别是在贮运过程中,如发现某油品密度明显增大或减少,可以判断是否混入重质油或轻质油。

2)粘度油料的粘稠程度及粘度表示,表示润滑油内部产生相对运动时,内摩擦力的大小;粘度是润滑油的重要理化指标,对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质量鉴别,确定用途有决定性意义,也是设计计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理常数。

液体、半流体状态物质在受外力作用,而流动时分子间所呈现的内摩擦或内阻力。

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而变化的程度,为粘温性,一般温度升高,则粘度降低,温度降低,则粘度增大,粘度比指的是油品在两个规定温度下所测得较低温度下运动粘度与较高温度下运动粘度之比值.我国和国际ISO接轨,采用40℃和100℃,粘度指数是指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一个约定量值,粘度指数高,表示油品随温度变化小,通过表可查出.那么粘度对油品生产和使用有什么意义呢?

(1)在发动机粘度增大,会影响功率,粘度过低会造成起动困难,降低油膜支撑能力。

(2)大多数润滑油都是根据粘度划分的是选用润滑油一个依据。

(3)粘度大冷却作用差。

因循环速度慢,通过滤清器次数少,洗涤作用差。

(4)粘度小的油,油膜易破裂。

(5)密封作用不好。

(6)加大润滑油消耗量。

3)油性油性是指润滑油在金属表面吸附减少摩擦的性能,改善油品性能,保障最小的磨损与最低的摩擦系数。

这类添加剂一般都是极性分子,可以定向吸附在金属表面上,形成牢固油膜,能承受高的强度。

但不能起极压作用。

极压润滑一般温度高,会降低极性分子吸附力。

油性剂通常与其他添加剂如抗氧、防锈复合用于主轴油,液压油,导轨油等,所以一般低负荷下加入油性剂,保证足够润滑油性剂有效,高温,高负荷下油性剂几乎无什么效果,而抗磨极压剂在低温,低负荷下反而使磨损增大。

4)酸值润滑油中含有酸性物质的指标。

极易腐蚀金属表面。

5)滴点滴点就是润滑脂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润滑脂随温度升高而变软,从脂杯中滴下第一滴的温度。

滴点可以表示润滑脂的受热程度。

一般说来,润滑脂的使用最高温度界限应低于其滴点30℃-50℃。

然而,对低转速的使用情况,润滑脂的最高使用温度界限可以低于滴点15℃-30℃。

6)锥入度(针入度)锥入度是衡量润滑脂的稠度(即软硬程度)的指标;在规定温度和载荷下,锥入度计的标准圆锥体在5s内垂直沉入润滑脂试样的深度。

当选用润滑脂时还要考虑其他因素,不仅仅是只考虑锥入度这个指标;在这里应当特别纠正一种误解,即认为锥入度越小(即越稠)的脂,耐高温性越好。

也不能将锥入度理解为同润滑油粘度相当的一个参数,例如对重载低速的机械需使用较粘的润滑油,而不需要使用较稠的润滑脂,恰恰相反,需要使用较软的润滑脂(不过脂的基础油的粘度应该大些的好)。

7)灰分把油放在开口容器中加热所得到的灰,叫灰分,以百分数表示。

灰分越大,润滑油的质时越差,油膜不易均匀,降低润滑效果。

8)水分润滑油含水量的重量百分数或体积百分数。

9)机械杂质润滑油中存在的不溶于汽油、乙醇和苯等溶剂的沉淀物、胶状悬浮物、砂土、铁屑,以及由添加剂带来的一些难溶于溶剂的有机金属盐等杂质。

10)闪点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加热油品,油面上方的油蒸汽与空气混合后,当接近火焰时有瞬间闪光发生,这时的温度称为闪点。

闪点的高低表示油料在高温下的安定性。

一般粘度小的油比粘度大的闪点低,闪点低的油比闪点高的油挥发性大。

11)凝点润滑油在标准条件下冷却到停止流动时的最高温度。

12)抗乳化性指润滑油与水混合后分离的能力。

13)抗泡沫性指润滑油中混入空气后抵抗生成泡沫的能力。

14)极压性指润滑油在低速高负荷或高速冲击负荷条件下,防止磨擦面发生擦伤和烧结的能力。

15)空气释放性指润滑油排除存于油中空气的能力。

16)氧化安定性指油品在长期与空气接触时抵抗氧化变质的能力。

17)抗剪切安定性指在规定条件下,润滑油抵抗剪切作用保持粘度等性能不变的能力。

2、润滑脂的组成及其作用:

基础油、稠化剂、添加剂

•基础油作用;脂的流动和润滑性能主要取决于基础油

•稠化剂的作用:

使脂对表面有较高的附着能力,其类别和含量直接影响脂的滴点和稠度。

添加剂的作用:

改善使用性能

三、润滑剂的选用原则

(一)润滑油的一般选择原则:

1、工作温度。

工作温度影响着润滑油的粘度变化和润滑效果。

故当工作温度较低时,应选用粘度较低的润滑油;工作温度很高时,应选用高粘度或有适当添加剂的润滑油。

高于200℃时,一般可考虑采用固体润滑剂。

环境温度不同,所选的润滑油的粘度也应随着变化,例如润滑同一轴承时,在我国北方或冬季,应比南方或夏季选用粘度较低的润滑油。

当工作温度经常变化时,还应选用粘温特性优良的润滑油,即所用的润滑油粘度随工作温度的上升或下降变化不大,以保证油膜厚度稳定在一定范围。

2、运动速度。

转速越高,越应选用粘度低的润滑油,以避免运动阻力增大,产生热量过多;反之,在低速情况下,则应采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以利提高承载能力。

3、运动性质。

运动中有冲击、振动、经常变载、变速,起动。

停车、反转频繁,以及做往复或间歇运动时,都不利于油膜的形成,故应选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

有时宁可采用润滑脂,甚至固体润滑剂,以保证可靠的润滑。

4、工作载荷。

滚动轴承承受的载荷越大,润滑油粘度也应选得越高,并应具有较好的油性和极压性,以免润滑油从摩擦副中挤出,或产生金属间的直接接触。

5、结构特点。

滚动轴承的径向间隙越小,摩擦面的加工精度愈高,润滑油的粘度应愈低。

6、环境条件。

当轴承在潮湿、有腐蚀性气体、低温、尘埃、强辐射条件下工作时,润滑油易被污染变质,此时应选用抗水、抗磨、抗蚀、耐寒、抗辐射性强的润滑油。

在有流水溅污、乳化液喷射、潮湿空气或灰尘屑末严重处,一般不宜选用润滑油,而选用润滑脂。

7、轴承精度。

轴承运动摩擦表面粗糙时,一般适用粘度大的油品,以便承受由于接触不良而形成局部较大的压力,而运动摩擦表面精度高时,应选用低粘度的润滑油,以减小不必要的能耗损失和温升。

8、轴承硬度。

轴承运动摩擦表面硬度低时,应选用粘度高的润滑油,而且油量要充足;反之,润滑油的粘度可降低。

9、在保证机件安全运转条件下,应优先选用粘度小的润滑油,以减少能量消耗。

10、在高速轻负荷工作条件下,应选用粘度小的润滑油;而在低速重负荷工作条件下,应选用粘度大的润滑油。

11、在冬季工作的摩擦零件,应选用粘度小和凝固点低的润滑油;而在夏季工作的零件,应选用粘度大的润滑油。

12、受冲击负荷和作往复运动的摩擦零件,应选用粘度大的润滑油。

13、工作温度高、磨损较严重和加工粗糙的摩擦表面时,应选用粘度较大的润滑油。

14、压缩机、冷冻机等都应选用其专用润滑油;当没有合适的专用润滑油时,可以临时选用主要理化指标(粘度)相近的润滑油。

15、应尽量采用易储运、保管、来源方便、价格低的润滑油。

(二)润滑脂的选择

润滑脂是由基油、稠化剂和添加剂所组成的半固体状的润滑剂。

基中基油约占70%~95%,稠化剂占30%~5%,添加剂仅占微量。

润滑脂的选择原则和润滑油选择原则类同。

主要根据滚动轴承的类型和工作条件,诸如环境潮度、工作温度、速度参数值及负荷大小和脂润滑方法来选择润滑脂的种类、基础油粘度及锥入度等。

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所选润滑脂的滴点必须高过工作温度20~30℃,以保证润滑效果。

2、由于润滑脂的流动性差,摩擦阻力大,机械效率较低,导热系数也较小,故不宜作循环润滑剂。

用于干油集中润滑时,脂的锥入度一般应在300(1/10mm)以上。

3、因润滑脂对一般温度影响不敏感,对载荷性质、运动速度的变化等有较大的适应性,故宜用于温度、速度变化较大或有反转、间歇运动的机械,以及农业、建筑、矿山等机械中。

4、因润滑脂不易流失或被挤出,又不需经常更换,故所需密封简单,且其本身也有一定的密封作用,特别适用于不易经常加油、不易安装复杂密封,不许润滑剂污染的产品,以及灰尘屑末很多的地方。

5、重负荷的摩擦件,应选用针入度小的润滑脂。

6、高转速的摩擦件,应选用针入度大的润滑脂。

7、冬季及低温条件下工作的摩擦件,应选用低凝固点和低粘度润滑油稠化而制成的润滑脂;夏季或高温条件下工作的摩擦零件,应选用滴点高的润滑脂。

8、润滑脂的代用品,应根据滴点和针入度来选择,皂化含量也应符合要求。

9、潮湿或与水分直接接触的条件下工作的摩擦零件,应选用钙基润滑脂;而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摩擦零件,应选用钠基润滑脂。

 

四、润滑脂适用范围

1、因结构或工作条件限制而不能使用润滑油润滑的机械设备或部位。

例如,在负荷大、转速慢、温度高的条件下工作的轴承,在大压力和离心力作用下,润滑油难以保证必要的润滑,用润滑脂可以达到保证润滑的目的。

又如某些不能及时有规律地向摩擦部位加油的设备或开放式润滑的部件,都可采用润滑脂。

2、工作环境潮湿、水和灰尘较多、难以密封的机械;同酸性或其他腐蚀性气体接触的机械。

3、时开、时停的间歇式工作或转速经常变化的机械。

由于不同转速要求不同粘度的润滑剂,润滑油难以在这种情况下形成良好的润滑油膜,而润滑脂却具有这种性能。

4、长期运转,不便于经常添加或更换润滑剂的摩擦部位,如密封的滚珠轴承、高速电机、自动装置、远距离遥控仪器等。

润滑脂可以不流失地长期使用。

润滑脂与润滑油相比较,所存在的缺陷:

1、由于润滑脂没有流动性,导热系数很小,因而不能进行循环润滑;

2、它没有冷却和清洗作用;

3、它的摩擦阻力较润滑油大,影响机械的效率;

4、润滑脂的抗氧化安定性不如润滑油;

5、润滑脂更换时比较麻烦,常需停机或拆卸机件,影响工作。

润滑油老化的主要原因

1、氧化。

空气中的氧是使润滑油发生化学变化的主要原因。

润滑油被氧化后将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和各种氧化中间物质,继续氧化生成沥青质、胶质和其他物质,使润滑油的酸值增高、颜色变深,对金属产生腐蚀,润滑能力明显下降,沉淀物增多,甚至产生阻塞油路现象。

润滑油的氧化速度受温度影响很大,温度越高,氧化越快。

2、水分的渗入。

油是亲水性的物质,故能直接从空气中吸收水分。

因此,由于设备结构不合理,密封不严密,切削液飞溅等,都能使得水分渗入润滑油中。

水分混在油中必然要影响到润滑油的质量,加速润滑油的氧化变质。

3、杂质的沾污。

由于密封不严等原因,使外界金属粉末、尘土混入油中,这些尘屑不但加速零件的磨损,还在油中起催化作用,加速油液变质老化。

4、金属的催化作用。

催化作用能在两个以上的物质之间引起并加速化学反应。

在润滑油循环系统中的部分金属(如铜、铝、铁、锰等)零件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能促进油的化学变化。

这些金属零件经常和油接触,加速氧化而生成酸,引起油的老化和结构金属的锈蚀。

同时还会生成油渣和积碳,沉淀聚集在循环系统各环节,妨碍润滑系统正常工作。

一般纯铜和铝都对润滑油有较强的催化作用,故应尽量避免纯铜和铝与油直接接触。

5、设备换油时清洗不净。

设备换油时,对油池、油箱清洗不净,也是加速油液老化的重要因素。

五、设备润滑日常巡检检查项目

一、设备润滑日常的巡检检查项目主要有:

油质(油色),油位(正常油位一般是指油视镜的三分之二位,当低到三分之一位置时,就必须马上补油),油温(压力循环润滑的进油温度一般为40℃左右,回油温度一般为65℃左右;普通轴承油温度一般也为65℃左右),油压(包含油泵出口压力、油过滤器的压差、油滤器后的油压,必须在机组规定的压力范围内)。

链条和开式齿轮,日常巡检时,要注意它们上面的润滑油脂是否已干或润滑不足。

比如:

热电锅炉房的冷渣机,就需检查挡轮组件和支撑轮组件的表面润滑情况。

工艺巡检人员在巡检时,必须仔细检查辖区内各设备的润滑及运行情况,车间油管员必需每天对本车间内重要设备的润滑情况进行两次巡检,其他设备每天检查一次。

二、日常维护工作

设备润滑的日常维护工作主要有:

1、加补油:

加油前需先清洗加油工具,准备好需要加的润滑油(油量最好偏多点)和加油时需要用到的其他东西。

加油时,要先把油箱里的油排放干净,排完后,最好用新油冲洗,直到流出来的油中,没有杂质为止。

排油口封好后,开始加入新油,加油时要注意油视镜中的油位,不能加的过满,加到油视镜的三分之二就可以了。

加油前必须检查油杯到轴承室的油路是否通畅,只有在油路通畅并将整个油路系统清洗干净以后才能加油;在补油过程中,需检查油视镜、油杯到轴承室的管路是否有堵塞现象(通过排油,观察油位变化或拆卸检查),防止假油位的出现。

2、加补润滑脂:

润滑脂的加补,必须是专脂专枪,不能混用。

加补润滑脂时,要注意量不能加的太多。

补脂周期必须定期进行,不要随意延长补注油脂的时间;当检查轴承运行异常时,应当试补油脂看是否能消除异常现象。

加完之后,要注意剩余润滑脂的储存(密封好,防止水分和其他杂质混入)和现场环境的清理。

3、润滑油的取样:

首先要清洗取样瓶,第一二次取到的样品用来冲洗取样瓶,第三四次再取样送进实验室。

(每月对大机组取样分析,对于长期不开,又要开启的设备(大中型设备)用油要进行取样,还有对一些有问题的设备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它的油品检验次数)。

在大机组油箱取样时,应从油箱底部或者油冷器底部排油阀处取样。

取样前排油阀门出油口应先用白布或棉纱擦干净,再放油冲洗干净后才能取样。

取样后应立即将瓶盖塞紧。

4、排水:

设备油箱排水(从油箱底部排油)时,需用干净的油盆或油桶,随时注意油盆或油桶底部的情况(是否有水珠或其他杂物)。

在排水过程中,排水量随油盆或油桶底部的情况而定,最好多排一些。

三、其他注意事项

1、废油处理:

现场更换下来的废油,或混入杂质的润滑油及因其他原因产生的废油,决不能随便排放,必须集中倒入废油桶,到一定数量以后报物资部回收。

现场长期有跑冒滴漏的地方,必须用容器接着,地上不能有废油存在。

车间油管员需做好废油回收台账。

2、换油周期:

“换油周期(换油、补油周期)”是一个动态指标,如果油质尚好,且设备在运行中又无法停下来换油时,在告知工程管理部主管人员并取得同意意见后,是可以延期到有机会停车时才换油的。

但一般情况下不得延迟到第二个换油期限。

对小机泵而言,由于发生故障的频率相对较高,换油期限不受润滑表的规定期限限制,只要检查发现油质有异常现象就必须立即换油,通过换油发现问题严重时必须报告车间相关人员,以便车间通知检修单位及时检修设备;

对中小机组的用油问题,在生产实际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如果润滑点的油、脂已经有明显的劣化倾向,或是室外设备在多雨季节有明显的进水乳化倾向,再不提前换油就有造成设备损坏的风险时,无论到期与否都必须通知工艺上停车提前换油;对无法停车换油的单机运行设备,可在取得车间领导同意和在当班工艺人员的监护和协助下,进行在线置换处理!

对于已经停开一个月以上,并且在一个月内没有进行过月度维护换油的机泵,在再次启动前必须对各润滑部位的油质情况进行检查,在确认油品中没有水杂和其他明显的质量问题后才能启动设备开车;一旦发现油中有水杂或其他质量问题时,必须更换润滑油品后才能开车。

对于新运行设备(中小型机泵),连续运行7天或半个月需更换润滑油,连续更换三次以后,按正常的换油周期进行换油。

3、大机组的日常润滑管理:

a.每天要对大机组的润滑油系统进行检查(油箱油位,油色,过滤器压差,油温);

b.定期进行排水(一周一次或两周一次,每次四到五桶(小油桶))。

灵活变更;

c.定期用滤油机进行过滤(当滤纸颜色发生变化或滤纸表面杂物较多时,都要更换滤纸),每次两到三个小时,每周一次。

d.每月要对大机组的油进行化验分析,记录润滑油的指标变化情况。

4、润滑油的保管应具有如下资料台帐

a)各类油品的质量标准;

b)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c)油品合格证及化验单;

设备润滑表及油、脂消耗定额;

油、脂台帐记录薄等。

5、润滑用具的保管与使用

a.全厂应配备统一的润滑用具,并按单位需要和油品规格配齐。

基本用具是:

固定式油桶、油提子、提油桶、过滤漏斗、手摇油泵、接油盘、油脂铲、干油枪、各种规格的过滤网等。

b.润滑用具在使用中应专品专用,定期清洗,一般每星期清洗一次,并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

六、正确认识设备润滑

润滑经济属知识经济一种,也称“智力经济”。

其特征是“低消耗、高产出”。

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小病自己买点药,吃一吃就好了。

但有重病,必须去医院请有经验的医生诊断,找出病源,对症治疗。

同理,设备长期运转也会有“病”,即所谓的故障。

小故障自己处理,但如果出现大的故障,就必须要请专家处理,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那么我们大部份工矿企业的状况是什么呢?

1、工矿企业润滑状况

一旦设备出现故障,我们的维修技术人员大都从备件材质、热处理、加工精度、安装位置寻找原因,很少在润滑材料上找原因,致使一些备件换上后,旧病复发,形成恶性循环。

我们有部分维修人员不懂得油品知识,不清楚有60%以上的设备故障(液压设备80%以上的故障)是由润滑不良和油变质引起的。

我们的设备维修技术人员和润滑技术人员缺乏创新精神,观点落后,用油多年一贯制,不更新换代,至今还有不少单位仍在使用国内已淘汰的“机械油”,设备“生病率”很高。

由于种种原因,企业在购油、选油、用油、换油、设备漏油到废油处理都存在不同程度盲区,造成设备人为致“病”。

由于“缺医”,一是企业设备有“病”得不到及时“治疗”,二是有“病”乱“投医”,乱“吃药”,造成设备损坏以至报废时有发生。

那我们怎么样做好润滑呢?

2、加强润滑管理,选用清洁润滑油

由于油品污染造成的损失数目惊人。

如某矿务局从国外引进综采机组由于油液污染严重,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就有数十台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损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几十万美元。

某筑路单位从国外购买各种工程机械达几百万元,由于使用时不懂维护,短短几年造成液压阀组卡咬,动作失效,换成国产阀组至今处于出工不出力状态。

国内外资料表明,液压元件失效70-85%归因于油品污染、变质,这其中除了管理上问题外,还由于近年来液压润滑元件精密程度越来越高,运动间隙变小,对超细微粒越来越敏感所至,加之用油单位不认识,又没有检测手段造成事故频繁。

除了油品本身质量外,常与管理维护不当使油污染有关,要在油品清洁度上下功夫,必须有一个与使用设备相适应的高效润滑过滤系统,把污染物及时分离出来。

目前我国也有高清洁度油,如兰炼飞天清洁液压油。

在运行过程中,也必须在线过滤才算最好。

因为将油中颗粒物分离出去,会使轴承疲劳寿命提高10-50倍。

这种易于得到巨大效益,何人不要呢?

一台滤油机装置有几万元就可买到,显然投资是很少的,关键是认识问题。

3、添加剂的的迅速发展极大减少零部件磨损

添加剂只占润滑油百分之零点几,到百分之几,但它的作用非常关键,随着现代机器设备向高速、高温及高压发展,人们要求摩擦材料的系统在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或非正常工作时,具有自动补偿甚至具有自动修复的能力,这种要求推动了摩擦材料机敏化和智能化发展,最近有资料报导,有一种叫摩圣(BPC)还有一种叫金属磨损自修复技术(ART)的极微细(纳-微米级)矿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使用时加入到各类载体(润滑油、润滑脂或冷却液)中,它与载体不发生化学反应,也不改变载体粘度,不算添加剂,也像添加剂一样加入。

而随着油品工作发生了接触表面的超精加工磨合,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迅速向金属表面零件内部扩散,熔化在金属表面晶格上,呈现出金属陶瓷结构,因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