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8339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Word文件下载.docx

《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Word文件下载.docx

二、玉米常见病虫害

玉米常见病虫害玉米灰斑病、玉米褐斑病、玉米茎基腐病、玉米锈病、玉米红蜘蛛、蚜虫、粘虫、双斑萤叶甲等。

玉米灰斑病

(1)选种抗病品种是最重要的防病措施。

(2)减少菌源。

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来源。

(3)加强栽培管理。

(4)药剂防治。

主要在玉米大喇叭期、抽雄穗期和灌浆初期等3个关键时期进行药剂防治,在喷药时最好先从玉米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喷施,以每个叶片喷湿为准。

发病初期用3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2400-3600倍液或25%丙环唑8000-10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均匀喷雾。

 

7~10天后再施1次药。

玉米褐斑病药剂防治。

①提前预防。

在玉米4~5片叶期,用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叶面喷雾,可预防玉米褐斑病的发生。

②及时防治。

玉米发病时,也可用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叶面喷雾,或50%扑海因(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12.5%禾果利(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药液中适当加些叶面宝、磷酸二氢钾、尿素类叶面肥,促进玉米健壮,提高玉米抗病能力。

根据当前多雨的气候特点,喷杀菌药剂应2~3次,间隔7天左右,喷后6小时内如下雨应雨后补喷。

玉米茎基腐病

(1)农业防治。

实行轮作,尽可能避免连作,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将病残株妥善处理,减少菌源。

(2)及时治虫防病。

苗期开始注意防治玉米螟、棉铃虫等害虫。

(3)田间发现病株后,及时拔除,携出田外沤肥或集中烧毁。

(4)种子拌种和包衣处理。

应选用含有戊唑醇、或咯菌腈、或粉锈宁等具有针对性的种衣剂包衣种子。

(5)药剂防治。

在玉米喇叭口期喷洒25%叶枯灵或2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加60%瑞毒铜或瑞毒铝铜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有预防效果。

发病后马上喷洒5%菌毒清水剂600倍液或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防效较好。

玉米锈病

(1)加强玉米健身栽培。

(2)实行3年以上轮作。

(3)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侵染源。

(4)在感病品种连片种植且阴雨连绵的情况下,要密切注意观察病害发生情况,早防早治,力求在零星病叶期及时防治。

在发病初期喷施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25%敌力脱(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控制病害扩展。

玉米红蜘蛛

(1)农业防治。

秋耕冬灌消灭越冬成螨;

清除田间、地埂、渠边杂草,减少叶螨的食料和繁殖场所。

发现危害植株及早挑治,控制其扩展危害。

(2)化学防治。

红蜘蛛发生初期(7月中旬)用15%哒螨灵乳油2000-3000倍液或24%螺螨酯3000倍液加1.8%阿维菌素3000倍液均匀喷雾。

轮换使用防治2~3次,重点防治玉米中下部叶片的背面。

玉米蚜虫:

在玉米抽穗初期调查,当百株玉米蚜量达4000头,有蚜株率50%以上时,应进行药剂防治。

药剂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0.36%绿植苦参碱水剂500倍液,或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双斑萤叶甲:

⑴农业防治。

一是采取秋耕冬灌,及时清除田间、地边及渠边杂草,减少双斑萤叶甲的越冬寄主植物;

二是对双斑萤叶甲为害重和防治后的农田及时浇水、补肥,以促进农作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⑵物理防治。

田间发生量大时,可用人工扫网捕杀。

⑶化学防治。

由于该虫越冬场所复杂,因此,在防治策略上应遵循“先治田外,后治田内”的原则,防治成虫应防治田边、地头、渠边等寄主植物上刚羽化出土的成虫。

药剂防治应在成虫盛发之前,每百株玉米达到50头以上开始防治。

田间发生量大时,在清晨成虫飞翔能力弱的时间,可使用菊酯类药剂,如2.5%三氟氯氰菊酯2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喷雾,药剂要重点喷在雌穗周围,喷药时间要避开玉米扬花期,以免影响授粉;

由于害虫具有飞翔能力,一定要按地区加大统防统治,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粘虫:

防治粘虫要做到捕蛾、采卵及杀灭幼虫相结合。

要抓住消灭成虫在产卵之前,采卵在孵化之前,药杀幼虫在3龄之前等3个关键环节。

(1)诱捕成虫(蛾):

利用成虫产卵前需补充营养,容易诱杀在尚未产卵时的特点,在产卵之前用谷草把和糖醋液诱杀。

糖醋液配化;

糖3分、酒1份、醋4份、水2份,调匀即可。

夜晚诱杀。

(2)诱卵、采卵:

利用成虫产卵习性,把卵块消灭于孵化之前。

从产卵初期到盛期以后为止,在田间插设小谷草把,在谷草把上洒糖醋酒液诱蛾产卵,诱到时采摘卵块加以消灭。

(3)药剂防治:

(防治指标:

麦田虫口密度达25-30头/平方米;

玉米田虫口密度达30头/百株以上防治。

)①建封锁带防治幼虫转移。

虫口密度较大时,在邻近麦田的其它田块周围用2.5%的敌百虫粉,撒成4寸宽的药带进行封锁;

或在玉米田亩用40%辛硫磷乳油75-100克加适量水,拌砂土30公斤制成毒土,撒施进行隔离。

②喷雾防治幼虫。

发生初期亩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16~20毫升/亩或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喷雾防治。

三、马铃薯常见病虫害

(1)播种前农业措施。

①播种前严格进行拣种、晒种、增施有机肥及配方施肥。

②选种:

陇薯6号、陇薯7号、陇薯10号、青薯9号等抗病品种脱毒种薯进行种植。

③切薯:

切种薯时仔细检查,彻底清除病薯,并且做到两把切刀轮换在75%的酒精或0.1%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消毒使用。

④种薯处理:

⑴浸种:

将切好的种薯用300倍液稀土旱地宝浸种20秒(100g稀土旱地宝兑水30kg浸种薯100~150kg),捞出晾干后播种;

⑵拌种:

将切好的薯块用72%的霜脲锰锌(克露)+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滑石粉,按1∶1∶20的比例混合后拌种,1kg混合剂可处理100kg种薯,或选用58%甲霜灵·

锰锌可湿性粉剂100g加2~3kg细灰混合均匀后干拌在100kg种薯上,拌种时边撒边搅,搅拌均匀晾干(一般为1天),使薯块切口木栓化后播种。

(2)毒土处理。

亩用40%辛硫磷乳油0.5kg+水2kg,喷于20~30kg细沙拌成毒土,撒施后覆膜,处理地下害虫。

⑶物理措施。

①预警预报:

通过大田调查结果,发布情报指导及时科学防治。

②现蕾开花期正值金龟子羽化交配期,蚜虫繁殖为害高峰期,通过悬挂黄板、安装杀虫灯、糖醋液盆,控制蚜虫、金龟子及地考虎等害虫的为害。

⑷统防统治。

重点针对马铃薯早、晚疫病及防蚜防毒进行叶面喷雾。

蚜虫:

发生期亩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可湿性粉剂12~17克/亩或10%啶虫脒乳油10~15克/亩均匀喷雾。

早疫病: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亩用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20~30克或52.5%噁唑菌酮·

霜脲氰水分散粒剂30~40克均匀喷雾。

晚疫病: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亩用60%丙森·

霜霉威可湿性粉剂80~100克或68%精甲霜·

锰锌水分散粒剂100~120克或5%香芹酚水剂180~200克。

通过杀菌剂和杀虫剂配合,多种杀菌剂交替轮换喷雾防治。

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进行统防统治或大型机械防控,切实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提高药效,大幅提高马铃薯病虫防控科学化水平。

四、蔬菜常见病虫害

(1)农业防治。

在栽培过程中选用优质、高产、抗病品种;

加强种子消毒,培育无病壮苗;

实行轮作、间作、套作,加强中耕除草,清洁残枝以降低病原菌及虫口数量,减少初侵染源;

通过行间覆草,保护土壤表层结构,蓄水保墒,抑制杂草生长;

通过早晨先通风再升温,禁止大水漫灌等措施,降低湿度,增加光照,减少病虫发生;

换茬季节利用高温,深翻土壤,耙平地面,铺上地膜,选晴天密闭温室7-10天,有效杀死设施内病原菌和害虫;

推广合理密植措施,辅以优良叶面肥使用,增加植株抗病性。

(2)色诱技术。

利用特殊光谱及黄色、蓝色胶粘诱捕器(卡)诱杀烟粉虱、蚜虫、美洲斑潜蝇、蓟马等害虫。

⑶性诱技术。

应用性诱剂诱杀害虫,是利用释放人工合成的昆虫(雌)性激素(雌信息素),诱杀雄性昆虫,阻止昆虫交配、产卵,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作用。

可在蔬菜生产区推广粘虫板与性诱剂配套控制虫害。

灯诱技术应用。

推广使用太阳能杀虫灯,利用昆虫的趋光、趋波等特性,诱杀夜蛾、小菜蛾、地老虎、金龟子等害虫。

(4)防虫网技术。

在绿叶菜、茄果类蔬菜栽培中积极推广防虫网覆盖栽培技术。

切断害虫的入侵途径,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5)药剂防治。

亩用20%吡虫啉可溶液剂7.5~10毫升或1.5%苦参碱水剂30~4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

白粉虱:

亩用1.8%阿维菌素乳油40~80克或20%吡虫啉可溶液剂7.5~10毫升30公斤均匀喷雾。

蓟马:

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000~4000倍液或亩用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356~60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

斑潜蝇:

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1.8%阿维·

高氯乳油55~110毫升/亩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

棉铃虫:

亩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40克或1.5%苦参碱可溶液剂30~4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

红蜘蛛:

亩用1.8%阿维菌素乳油40~80克或240克/升虫螨腈悬浮剂20~3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

番茄早疫病:

亩用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24~32毫升或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356~60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

番茄晚疫病:

整个生育期亩用100克/升氰霜唑悬浮剂53~67克,或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24~32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

番茄灰霉病:

苗期、结果初期亩用50克/升己唑醇悬浮剂75~150毫升5%香芹酚水剂100~12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

五、向日葵常见病害

菌核病:

1.农业措施。

发现病株,要立即拔掉销毁,以防蔓延。

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年,一般3年后活力大部丧失,采取向日葵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换茬,能减轻发病。

轮作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不能与豆科、十字花科等作物轮作。

2.药剂防治。

①用40%纹枯利800~1000倍液,在向日葵现蕾前或在盛花期,喷洒植物的下部和花盘背面1~2次。

②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在向日葵现蕾前或在盛花期喷洒1~2次。

向日葵黄萎病:

叶面喷雾:

发病初期,选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灌根:

发病较重的田块,用12.5%治萎灵乳油200倍液灌根,每株病株灌药液100ml。

向日葵锈病:

发病初期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或20%萎锈灵乳油400-600倍液喷雾。

  

六、地下害虫

农业防治:

地下害虫一生都生活在土壤里,尤以杂草丛生、耕作粗放的地区发生重而多。

因此应采用一系列农业技术措施,如精耕细作、轮作倒茬、深耕深翻土地,适时中耕除草、合理灌水以及将各种有机肥充分腐熟发酵等,可压低虫口密度,减轻为害。

药剂防治:

浇药水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0.5公斤,对水750公斤,顺垄浇施,防治蛴螬和金针虫。

或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4公斤或5%辛硫磷颗粒剂2公斤拌毒土随播种沟撒施。

撒毒饵用麦麸或饼粉5公斤,炒香后加入适量水和40%甲基异柳磷,拌匀后于傍晚撒在田间,每亩2~3公斤,防治蝼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