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毕业论文中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8457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中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中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中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中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中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中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中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中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中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中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中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中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中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中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中秋.docx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中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毕业论文中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中秋.docx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中秋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中秋

篇一:

学前专科教育毕业论文——中秋节

题目:

开开心心迎中秋

一.活动主题....................................................2

1.主题由来......................................................3

2.主题开展......................................................3

3.思路......................................................3

二.活动目标....................................................3

三.活动前期准备................................................3

四.活动过程....................................................3

(一)歌曲故事谈中秋...........................................4

(二)制作创意灯笼写中秋祝福...................................5

(三)动手制作“月饼”.........................................6

(四)猜灯谜游戏...............................................6

五.活动延伸....................................................7

参考文献........................................................7

1.主题由来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佳节,它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此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郎朗明月,自然会盼望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至今该节日依然寄托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是传承中国的优秀文化,作为新生代,祖国未来的花朵,有责任有义务弘扬传统,光大中华文化。

2.主题开展

中秋佳节,家家庆团圆,孩子们都很快乐,虽然年年过中秋,但是孩子们对这个节日的来历不是很了解,所以,为了让幼儿对中秋节来历有所了解,在开学初,正是中秋节来临,我为幼儿以《开开心心迎中秋》这个主题了以下课程。

3.设计思路

《纲要》中指出:

老师培养幼儿在参加中秋节各种活动中能自信,大胆地表现自己。

通过老师故事描述,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相关习俗;通过幼儿制作灯笼并写祝福语,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月饼,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通过猜灯谜游戏,幼儿开拓其小宇宙,增长知识。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听故事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日和吃月饼的习俗。

2.让幼儿通过动手制作灯笼并写祝福语,贴粘各种各样的创意水果、糕点,祝福语在灯笼上,创设一个有情趣有意境的灯笼。

从而促进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感受中秋节花好月圆的美好景色。

3.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月饼,从而锻炼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和实操技能,并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知道中秋节相关的歌曲与诗句。

4.幼儿通过猜灯谜,知道中秋佳节其他各种有趣的活动,同时猜灯谜过程中开发其智力,扩展中秋节的知识。

三.活动前期准备

1.《中秋节》、《月亮》、《嫦娥奔月》、《爷爷为我打月饼》、《但愿人长久》等中秋歌曲、《嫦娥奔月》的故事书。

2.样板灯笼、每人一张彩色纸、一把剪刀,彩色笔多套、胶水。

3.每人一份陶泥、泥工的刻印工具,以及(小棒;瓶盖),废旧报纸。

4.制作好关于中秋节的三个灯谜。

(一)歌曲故事谈中秋

1.要求

幼儿了解中秋节相关的来历和习俗,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2.导入

跟小朋友说今天我们畅谈畅玩畅想,老师播放《中秋节》、《嫦娥奔月》歌曲,幼儿欣赏图书《嫦娥奔月》。

今天,老师先给你们讲一个《嫦娥奔月》的故事,小朋友们要仔细听,听完了老师有几个问题要提问喔!

幼儿:

好,知道了。

老师:

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多出了十个太阳,把大地都烤得直冒烟,海水都干了,眼看人们都无法再生活下去了,这件事给后羿知道了,他登上昆仑山顶,一口气把多余的九个太阳射下来,百姓都非常尊敬和爱戴他。

不久,后羿娶了美丽善良的嫦娥为妻,夫妻很恩爱,大家都羡慕他们郎才女貌。

一天,后羿巧遇王母娘娘,求得一包长生不死药,吃了即可成仙。

后羿舍不得留下妻子一个人,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

可惜给心术不正的莲蒙知道,逼嫦娥把不死药交出来,危急之时,嫦娥拿出不死药一并吞了,之后,身子飞上了天。

由于嫦娥牵挂丈夫,便飞落在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仙了。

后羿回家知道了,悲痛欲绝,仰望天空叫唤妻子名字时,发现,今天的月亮特别明亮,而且有个酷似嫦娥的身影在晃动。

后羿立刻叫人在后花园摆上香案,放上平时嫦娥最爱吃的糕点,鲜果,遥祭月宫里的嫦娥。

后来,人们知道嫦娥成仙后,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那天摆设香案,向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民间就一直传开了中秋节“拜月”、赏月,吃月饼的风俗习惯。

3.提问

老师:

“小朋友们,你们听了《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知道传说中月亮里住着谁吗?

幼儿:

“嫦娥姐姐吃了仙药奔上月亮,所以是嫦娥姐姐。

老师:

“小朋友你们知道嫦娥奔月是跟我国哪个节日有关吗?

幼儿:

“中秋节。

老师:

“那么你们知道中秋节具体是哪一天吗?

幼儿:

“农历八月十五。

老师:

“你们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

幼儿:

“嫦娥奔月以后,大家都很想念她。

幼儿:

“八月十五的月亮是最大最亮最圆的。

幼儿:

“它是八月最中间的日子,在秋天,所以是中秋节。

老师:

“没错,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月亮最圆最美的,月色最皎洁,人们看到圆月还会联想到一家人的团聚,所以又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

过节吃的月饼也做成圆形的,像月亮一样,所以也叫月饼节。

4.小结

观看图书,聆听歌曲,老师讲《嫦娥奔月》故事,现场氛围逐渐进入中秋佳节,幼儿表现很入迷,从而知道有关中秋节的来历和过中秋节拜月、赏月的习俗,从而进一步了解中秋节吃月饼和一家团团圆圆的重要意义。

(二)制作创意灯笼写中秋祝福

1.要求

幼儿学会制作简单的灯笼,可在灯笼上贴各种图案,如水果、糕点,并在灯笼上把中秋美好、团圆的祝福语写在灯笼上,送给家人。

每个幼儿为自己家人写中秋祝愿语,给家人带来一个美好团圆和谐的中秋节。

2.导入

老师:

明天就是中秋节了,晚上赏月,我们最希望跟谁一起过中秋节呢?

幼儿:

跟爸爸妈妈。

老师:

(老师把样板灯笼展示出来)跟小朋友说,这个灯笼漂亮吗?

想不想要呢?

幼儿:

想要!

那好,我们都希望跟爸爸妈妈等家人一起过中秋节,那我们把我们的祝福

写在纸上,并用它制成灯笼送给家人,好吗?

(老师开始给每个小朋友分发红色纸张和彩色笔)

3.幼儿操作

(1)老师先让幼儿选自己喜欢的彩色笔。

(2)幼儿按照各自学到的字与语言,把对家人的祝福语写在纸上,画出灯笼的线条,利用剪刀把灯笼剪裁出来,用胶水粘好边缝。

(3)完成早的幼儿可适当让其优化灯笼,可以剪贴自己画的水果、糕点等各种喜欢的图案到灯笼上,增强其灯笼的艺术美好效果。

4.小结

幼儿们很积极开心地完成这部分内容,通过幼儿自己写祝福语,向家人传达祝福的美好愿望,同时经过动手制作灯笼,幼儿的动手及各种创意的艺术潜能得到表现。

(三)动手制作“月饼”

1.要求

老师制作月饼,幼儿仔细观察;幼儿掌握自己动手制作的方法要领和步骤;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2.导入

老师:

制作完灯笼后,小朋友知道人们庆祝中秋节最主要吃什么吗?

幼儿:

月饼

老师:

(老师出示已做好的月饼)这是什么呢?

幼儿:

月饼

老师:

它是什么形状的?

幼儿:

圆形

3.老师制作

老师:

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月饼?

幼儿:

“面团”、“橡皮泥”

老师:

对了,下面我们来熟悉下我们接下来使用的材料。

(1)老师先向幼儿介绍可以利用的材料,如:

小瓶盖,小圆盒陶泥,泥工的刻印工具,以及废旧的报纸。

(2)老师讲解并示范用橡皮泥做月饼的步骤方法。

老师:

首先,我们把废旧报纸铺在桌面上,这样桌子就不会被我们弄脏了。

老师边讲解边示范制作步骤:

先将橡皮泥放在两手中,用手心使劲揉来揉去,揉成一个圆球,放在废旧报纸上再用手心将橡皮泥压成一个扁扁的圆形。

然后拿小瓶盖在边上压上图案。

这样一个月饼就大功告成了。

老师:

小朋友请看老师做的月饼怎样呀?

幼儿:

“月饼圆圆的”、“还有它的花纹好漂亮”、“看起来很好吃”、“真想咬一口”。

老师:

那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呢?

幼儿:

想。

(3)老师播放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营造现场活跃的气氛,让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按照老师的步骤方法,学做月饼,从而增强其想做月饼的动力。

4.幼儿尝试做月饼

(老师先发给每人一块橡皮泥、小瓶盖、小圆盒子和月饼刻印模具)小朋友想一想、试一试如何把橡皮泥变圆、变扁做成月饼?

幼儿通过初步学习,已经掌握制作月饼的基本步骤。

现在由幼儿自己尝试制作。

老师巡视观察幼儿制作情况,对能力比较差的幼儿从中指点,给予帮助,使其制作成功。

对能力强的幼儿,老师可以请他们想一想尝试用自己新方法再次做月饼,提醒幼儿可以利用小圆盒子和模具,试做一些其他形状的月饼。

5.小结

请做好月饼的小朋友展示自己制作的月饼作品,并向大家介绍自己月饼上的花纹及图案,给大家讲解自己的制作方法。

此过程幼儿对制作月饼表现非常兴奋,每人都制作一个漂亮的月饼,幼儿通过制作月饼,不仅学到知识,而且掌握技能,体验劳动得来的成就感。

(四)猜灯谜游戏

1.要求

幼儿积极参加游戏,了解中秋节猜灯谜的乐趣,多动脑筋。

2.导入

老师:

你们还知道人们是用什么方式庆祝中秋节的?

篇二:

论文-大班主题活动《快乐的中秋节》

学前教育专业(专科)

毕业作业

作业题目快乐的中秋节

大班主题活动《快乐的中秋节》

一、主题来源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选择这一主题活动正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

大班幼儿已经有多次中秋节庆祝的体验,对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了解。

此次开展中秋节庆祝活动,更注重的是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各时各地不同的庆祝习俗,以及感受现代中秋节所特有的艺术性,如中秋节的歌曲、贺卡、动画、精美的月饼盒等。

二、主题网络

三、主题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以及我国人民过中秋节的一些风俗习惯,感受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

2、通过和弟弟妹妹一起过中秋,学习关心弟弟妹妹,共同分享节日的快乐,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体验。

3、了解和感受现代中秋节所特有的艺术性,并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四、活动内容(结合教学活动和区域活动来展开)活动一:

欣赏诗歌《月亮对我笑》主要涉及领域:

语言活动目标:

1.在观察、表达图片内容的过程中,理解、学习诗歌。

2.感受诗歌的情境,尝试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供老师操作,图片内容有月亮(各种表情、可移动)、云朵、电视机、小朋友(可移动)、小床等。

活动过程:

1.倾听教师朗诵诗歌,引起兴趣。

(1)欣赏教师操作教具、朗诵诗歌,感受诗歌内容。

(2)根据幼儿的问题进行讨论。

2.在图片的提示下,学念诗歌。

(1)再次欣赏教师朗诵并轻声跟念。

(2)尝试在图片的提示下朗诵诗歌。

3.分角色朗诵诗歌。

活动二:

欣赏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主要涉及领域:

艺术活动目标:

1.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唱歌曲,并能用歌声表现民歌的欢快风格。

2.在学会秧歌舞的基础上,创编舞蹈动作来表现歌曲。

3.轻声演唱,和大家声音保持一致。

活动准备:

幼儿学习过秧歌舞。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交流感受。

2.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

(1)再次欣赏歌曲。

★指导语:

歌里唱了什么?

再仔细的听一听。

(2)在提问和重点欣赏的过程中,解决学唱歌曲中的问题。

(3)集体演唱歌曲。

(教师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在学会秧歌舞的基础上,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1)交流秧歌舞的动作。

(2)自由跟随歌曲进行舞蹈。

活动三:

大家来赏月主要涉及领域:

艺术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二方连续的方法,表现许多人一同赏月的情景。

2.在尝试、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探索将单个的图案连续起来的方法。

3.在活动中,能够将不同的材料放在指定的地方。

活动准备:

剪刀、各色长条形纸、铅笔等。

活动过程:

1.欣赏二方连续图案,观察其图案特点。

★指导语:

这些图案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

它和我们以前剪的剪纸有什么不同?

2.讨论剪二方连续的方法。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折、剪的方法。

)3.尝试进行操作。

4.交流自己在活动中的问题和获得成功的方法,进一步获得剪二方连续图案的经验。

5.再次尝试,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

6.共同布置环境“大家来赏月”,体验合作布置教室的愉快。

五、资料链接

1.知识资料

北宋太宗年间(976―997年),才正式确定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丰收节、八月节或团圆节。

据说八月十五这天,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月色最美好。

因此,中秋夜,家家户户在庭院、楼台摆起月饼、瓜果等,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祭月、赏月、吃月饼、饮美酒,喜庆团圆,共享天伦之乐。

圆如满月的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节的必备食品。

中秋节这一天,人们总要品尝月饼,家中有亲人在外没有回家的,分月饼时也要为他留一份。

中秋节,民间还有给小孩送兔儿爷的习俗。

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很多,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故事。

2.教学资料

(1)故事: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天上有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很难生活下去。

有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爬上昆仑山顶,拉开神弓,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多余的太阳,立下了大功,受到了老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许多人都赶来向后羿拜师学艺,有一个名叫蓬蒙的奸诈小人也混了进来。

后羿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求道访友,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后羿的徒弟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

篇三:

学前教育学调查报告

见习时间:

2021年04月20日

见习地点:

某某幼儿园

见习内容:

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教学活动等

见习报告:

9点25,刚入园,正好是孩子们上午课外游戏活动时间,首先观察到的是蒙班的孩子们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接力赛游戏,男孩子,女孩子各一组,站成两列,他们都给自己的组起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组名,变形金刚,芭比娃娃队,孩子们在接力游戏中,快乐,自由地冲出去,向前跑,摔倒了又迅速地自己爬起来,每个人都会努力地去跑,看那个队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旁边的孩子们在旁边使劲地喊着加油,加油,孩子们乐此不疲地在将这个运动性游戏持续了12分钟左右。

接力比赛结束后,老师组织孩子每人拿一个小皮球来进行拍皮球活动,孩子们于是都玩起了皮球,整个园里是朝气勃勃,孩子们的笑声充斥着整个校园。

我特别推崇这种户外的体育游戏,下面我将说一点我对这两个体育游戏的感受。

首先,从这两个户外体育运动游戏本身所体现的对孩子的身心上的积极意义来说,孩子

在游戏中跳动,跑动,走动以及拍的这些大

肌肉动作为主的游戏活动锻炼了孩子的动作

协调,对肌肉方面的控制,肢体的平衡等能

力,孩子的耐力等各方面的素质都在这种阳

光,趣味的运动游戏中得以慢慢提高。

此外,

在这种规则性的游戏中,孩子开始慢慢学会

如何去遵守纪律,如何变得勇敢,坚毅,孩

子们也开始试着和伙伴团结合作共同取得胜

利,当然,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孩子们在这中

游戏中能够享受到无限的乐趣,这种愉悦的感受是其它的任何感受无法替代的。

其次,在谈谈对组织这个活动的老师们的看法。

第一,老师们给我的很强烈的感觉就是她们对游戏的规则,顺序相当的了解,可以看得出,幼儿园的老师们很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她们组织的游戏很有条理,从她们轻松的表现就可以看得出她们的准备得很仔细,全面。

我认为老师们这种全面,仔细的准备提高了活动的效率,保证了活动的秩序,还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孩子的安全。

第二,这一点是我在这个活动中感悟到的一个以前被我忽视的东西。

在接力游戏最后的时刻,芭比娃娃队领先变形金刚队,我就发现老师们对胜利的一方并没有给与很多的表扬或者奖励,仅仅只是说了一两句“今天芭比队获胜!

”随后就是“但是我们的变形金刚队今天表现得也特别好,变形金刚队是男子汉,人要比芭比队多,还跑得那么快?

?

我们芭比队要为变形金刚队鼓掌”,之后老师并没有对这种我看起来所谓的竞技活动的结果进行很多的关注,当时我还在想,怎么不给胜利的一队发点奖励啥的,这毕竟是比赛啊。

后来才发现其实老师们这种过程重于结果的的态度对孩子们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种规则性游戏活动或者说是比赛虽然具有一定的竞争因素,有输有赢,但是任然应该要注重游戏的过程而不必注重游戏的结果,这可以使得孩子们树立一种正确对待输赢的观念,只要孩子们开开心心,自

由自在地去奔跑,自己尽力了,努力了,就是最好的了,有享受就有收获。

第三,老师在游戏过程中扮演了多重角色:

老师在孩子的活动中是一名引导者,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孩子引导孩子去开展活动,为孩子详细清楚地说明游戏的规则等待,将孩子的游戏畅顺地进行下去,将游戏推到高潮。

老师是一名活动的参与者,在这两个游戏中,我就有看到老师们其实也是活动中的一员,接力或者是拍皮球,这样子就提高了孩子对游戏的兴趣,将游戏的时间延续得更长一点,孩子得到的锻炼也就越多。

而如果老师只是在旁边看着孩子一个接一个的跑,自己只是当一个引导,监督者的话,孩子们可能会心不在焉,兴趣不高,地进行这种重复性地跑动,拍皮球游戏。

老师同时也是一名观察者,哪个孩子跑得最快,哪个孩子拍得最多,哪个孩子情绪不太好,不愿意活动等等,老师们都会察觉到,她们有时

候鼓励这种行为,有时候制止那种行为,

并且仔细地观察哪些孩子是否需要帮助,

是否需要介入以及何时介入,给予孩子足

够的关注与爱。

9点50左右,孩子们陆陆续续进入户

内活动。

先是孩子们喝水,完了之后,每

个老师在不同区域组织不同活动,孩子们

自由选择自己想要参加的活动,10点24

左右,教学活动结束,随后老师让孩子在

没有老师的组织下自由选取区域,选取材

料,做自己想做的工作,后来知道叫做蒙

氏工作。

10点43的样子,老师开始提醒

孩子抓紧时间,老师要结束活动了。

10点48音乐响起,在我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孩子开始陆陆续续跟着老师做操运动起来,蹦蹦跳跳地大概持续了有15分钟。

最后就是孩子和老师们坐着围成一圈,展示总结今天的蒙氏工作成果,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向小伙伴和老师们展示自己今天做的的工作,老师特别有耐性地去倾听孩子们的每一句话,积极主动地去锻炼孩子们的表达能力。

下面简单地谈谈室内的环境创设和蒙班老师的教学活动。

由于观察时间,能力有限,只能讲讲一些很直观,简单地感受。

首先,在室内的墙面布置方面,可能更新地不是那么勤快,当天是11月23日,而我在室内的走廊墙壁上看到的有关于中秋节的活动内容,标题是“中秋月儿圆”上面贴了很多小朋友自己亲自做的月饼的图片,还有一些孩子画的有关中秋节的画作。

此外,看到了一个关于展示“欢天喜地逛庙会”的版块,这个我不是很清楚,这个是怎么会在那个时间出现的东西,也许是一些教学需要什么的,我也没有仔细去了解了。

当然,有点特别好的是,在进入教室之前,走廊的墙壁上有粘贴孩子们自己给自己画的形象,上面还用歪歪扭扭的字写上了自己的名字,这样子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孩子以尊重,认可,孩子把自己的画像贴在墙壁上,心里面肯定很开心,满足,家长看了孩子的作品也是乐滋滋的。

之后,就是谈到室内的游戏材料,教具了。

不用说,这

种一级一类的幼儿园在游戏材料上可是让人无话可说了,那

些游戏材料基本上是我这种没有经验的人见都没见过的东

西。

看了之后,惊讶于现在的科技之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之

进步。

大部分是购买的游戏材料,有一小部分是师生自己手

工制作的。

那些游戏材料有体现天文知识的,地理知识的,

生物,自然知识的,真的是多种多样,弄得我是眼花缭乱的,

看了几个小朋友玩的材料,弄明白了是怎么玩的,也没怎么

去统计,分类。

最后,针对我所观察的一个“银行记数之千以内进位加

法”教学活动,这种蒙氏活动的优点应该在于蒙氏教具的直

观性很强。

千位数,百位数,个位数都有不一样的直观物品

来代替,甚至连等号,加好都用上了与其形状相似的物品来

替代,这对于缺乏抽象思维的孩子来说,这种教具非常适用,

也许这就是蒙氏

教具的魅力所在

吧。

但是,我想要补充的一点是,其实也是我的一

个小小建议,蒙氏教法不需要弄得那么严肃!

也许

我说的这话是很有局限性的,可能因为就看了那么

一次教学活动就断言,这显得十分不科学。

那么,

我现在只是针对我那天所看到的进行论述。

活动给

我的总体感觉就是太沉闷了,特别是组织这个教学

活动的老师特别严肃,从没有看见她在这个千位数

以内进位加法的活动展示中笑过,给我的印象就是

真的有这么神圣么?

每个动作都是那么地小心,教具摆放的位置都是对齐了的,我不知道这会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本来数学这个东西,就对孩子来说挺困难的,老师在那一个人就跟布道似的,还没有什么笑容,孩子可能就会从小对数学产生一种神秘感或者说是畏惧感,那天我看见孩子在那个活动中的气氛是相当不活跃的,应该说有一种严肃紧张的气氛在里面,很显然,有些孩子是不太愿意的,在最后,老师布置任务给小朋友的时候,也只有一个小朋友选择继续这个工作。

当然,这是我的一家之言,全凭直观感受。

结语:

经过了短短一个上午,收获了很多,也学到了一些校园里不能学到的知识,技能,将所得的理论知识与见习中观察的相结合,使自己受益匪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