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8551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子参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太子参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太子参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太子参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太子参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太子参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太子参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太子参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太子参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太子参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太子参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太子参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太子参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太子参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太子参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太子参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太子参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太子参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太子参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太子参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子参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太子参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太子参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县太子参产业化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县农业局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三日

附图: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

####县太子参产业化

1.2项目单位及负责人

1.2.1项目单位:

####县农业局

1.2.2项目负责人:

########

1.2.3联系电话:

########

1.3项目技术依托单位:

########省农科院

1.4项目建设地址:

####县南山现代农业园区

1.5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1.6项目建设年限:

2012年-2013年

1.7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建立1000亩的太子参种植基地,配套建立太子参脱水加工生产线,年可加工脱水太子参65吨。

1.8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2520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860万元,流动资金1620万元。

1.9项目合作方式:

引进区外资金进行独资或合资经营。

1.10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值1950万元,利税518.76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发展概况

近年来,####县按照打造“海西现代药都”的发展目标,以创建福建南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为发端,坚持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领航”产业来培育,全县集智聚力围绕生物产业在基地建设、招商引资、人才引进、服务环境打造方面进行大量的投入,现已形成了基地、生产、科研、市场一体化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在三明地区业已成为重要的生物企业投资洼地,其生物产业目前获得省政府重点支持,享受生物产业试点县的优惠政策。

同时,####县抓住国家、省、市鼓励发展生物产业的机遇,加大生物产业集群建设,陆续引入10家大企业,建成9.65万亩药材基地,大力开发药物品种。

全县目前拥有4.6万亩全国最大的红豆杉种植基地、3.2万亩华南最大的厚朴基地,此外还有1.5万亩芳香樟,3500亩金线莲、穿心莲、春砂仁、黄花等规模基地。

这些原料药基地,为####县生物制药产业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投资建设太子参产业化项目,与该县的产业政策完全相符,有利于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第三章项目研究的依据

1、####县社会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2、####县现有种源资源条件和自然资源条件的可靠性;

3、2010年####县重点项目任务要求

4、客商投资意向要求。

第四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近年来,太子参价格居高不下,每公斤售价高达200多元。

福建柘荣和安徽宣州为种植最为集中的地区,产量最大,占有着全国大多数的市场供应量。

####县的气候特点与之相近,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着得天独厚生态资源优势,在####县建设太子参产业化项目不仅生态环境极其适宜,也符合####县鼓励发展生物药业产业的政策支持方向。

在####县建设该项目,符合####县创建“海西现代药都”的战略目标,也符合####作为农业县的发展要求,为农民开劈增收新渠道。

通过项目建设满足市场对太子参的需求,太子参产业化经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符合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及药用植物规模化、生态化的行业发展趋势,是农民脱贫致富、发展城乡经济的好项目。

该项目前期各项基础条件具备,技术条件成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明显,社会效益显著,建设方案实施性强,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第五章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投资环境优越

为加速县域经济发展,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县生态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定》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营造了良好的投资氛围,可为本项目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2、环境资源优势

####县地处闽西北,位于东经116°47′—117°35′,北纬26°8′—26°39′,东南与三明市相接,南与永安相邻,西南与清流交界,西面与宁化毗邻,西北与泰宁接壤,北面与将乐相望,东北与沙县相连,东西长78公里,南北宽58公里,区域总面积1704平方公里。

其优越的区位优势,有利于更好地调进周边县市的淮山等原料资源,确保项目建设的原料供应。

####县是三明市通往闽西、赣南、闽北、闽中的交通中枢,公路总里程1103.429公里,有两条省道124.067公里呈X穿越县城和6个乡镇,其中省道岭文线(S204)里程28.584公里,省道秀里线(S306)5.483公里;农村公路979.362公里,其中县道6条148.594公里,乡村道路830.768公里。

至2007年底,全县9个乡镇88个行政村已全部通水泥路,形成一个从县城到农村,以干线公路为骨干,支线公路为脉络,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2006年京福高速公路通车后,经省道S306接三明互通行程仅1小时,到达三明机场行程也仅1小时。

已建成的“永安-宁化(泉南线)”高速####互通口距县城只有27公里,便捷的交通有利于更好地利用本县及调进周边县市原料资源,保证项目建设原料供应,节约投资成本,同时,也有利于项目产品的销售,提高企业整体效益。

3、材料资源丰富

####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闽江源头、三明市中部,与三明市的9个县(市、区)均有交界,是全国21个中央苏区基点县之一,国家生态示范区,生态环境优越,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国红豆杉之乡”,全省商品粮基地县,国家立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国家级农作物原种场建设项目县,是福建省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君子峰自然保护区2007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境内四面环山,峰峦重叠,西北部和东北部崇山峻岭,海拔700-1000米。

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常年平均降雨量1600-1800mm,年平均气温15.5-18.6℃,无霜期220-270天。

境内有海拔1000米以上高山25座,最高的圣水岩为1561.4米。

全县森林资源丰富、物种繁多,放眼望去,满目皆绿,林地218.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1.1%,居全省首位。

有维管束植物115目219科1692种,珍稀树种有南方红豆杉、钟萼木、银杏福建柏等59种;有鸟类17目47科197种,两栖动物2目7科26种,爬行类3目12科63种,哺乳类8目21科49种,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蟒蛇、豹、黄腹角雉和白颈长尾雉等4种,二级保护动物花鳗鲡、虎纹蛙、猕猴、穿山甲等34种。

县城距三明市区72公里,省道306线贯穿####县,是我省中部地区通往外省的主要通道之一,距三泉高速岩前互通口仅27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县下辖5乡4镇,总人口11.6万人,全县土地总面积255.63万亩,其中林业用地218.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1.2%,耕地面积17.6万亩。

果树面积5.6万亩,蔬菜播种面积5.2万亩。

同时由于工业起步迟,工业污染少,生态环境十分优良。

为此,县里提出了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打造海西现代药都发展战略,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4、技术有充分保障

该项目单位现有农业科技人员121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34人,技术力量雄厚,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健全,且这些科技人员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确保充足优质的原材料供应。

项目主要依托福建省农科院,利用该院的太子参规范化栽培技术及加工技术,走校企结合的路子,可在本项目建设的提供技术保障。

第六章产品市场预测和项目建设规模

(一)市场预测

太子参,又名孩儿参、童参。

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

为我国常用中药材,目前已被卫生部确定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材名单”,含有太子参多糖、太子参皂甙、多种微量元素及人体所需16种氨基酸。

太子参味甘、微苦而性平,偏微寒,既能益气,又可养阴生津,且药力平和,是一味清补之品,适用于脾肺亏虚、气阴不足、气津不足诸症。

同时,太子参对淋巴细胞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太子参为四十种大宗中药材品种之一,属二类名贵中药材,又是药食两用品种,药用范围较为广泛,主要功效有补益脾肺,益气生津。

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等。

近年来,市场对太子参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市场行情看好,价格也不断攀升,据中国太子参信息网12月份价格信息发布表明,目前福建统货太子参价格彪升至260-270元/公斤,宣州统货则达到240元/公斤。

(二)建设规模

1、基地建设:

建立1000亩大子参种植基地,年产太子参鲜品100吨,年产太子参干品65吨。

基地建设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由公司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按照互利的原则,收购农户生产的太子参进行加工。

2、加工生产线建设

加工厂总用地20亩,分建办公宿舍区、厂房车间区、仓库。

建立脱水太子参加工生产线。

一期完成办公楼、厂房及附属工程建设,二期完成设备安装、调试。

3、产品方案

太子参干品,是将太子参略用水烫后利用专业化烘干设备去除太子参中的水份,工艺流程简单,工程总计年加工能力达到100吨,年可加工干品65吨,按每吨价格25万元计,年产值1625万元。

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7.1项目范围

项目加工厂总用地10亩,分建办公宿舍区、厂房车间区、仓库。

建立脱水太子参加工生产线。

一期完成办公楼、厂房及附属工程建设,二期完成设备安装、调试。

主要设备有清洗机、夹层锅、离心机、干燥机、包装机等。

基地建设总规模1000亩,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在全县各乡镇发展订单太子参种植基地1000亩。

7.2主要技术方案

7.2.1加工技术

脱水太子参,是对新鲜太子参进行快速脱水干燥,使太子参的含水率迅速降低,对太子参中各种营养成分等损失很小的一种加工方法。

快速干燥后的脱水太子参,水分含量一般为6%一8%,有利于长期贮存和远距离运输。

不仅能够较长时间地保存,且保持了新鲜太子参原有的营养与风味。

脱水太子参可以直接做为营养、药用食品直接食用,也可作为深加工原料进一步加工药品。

其加工工艺流程为:

清洗→烫水→晾干→烘烤→脱水→包装→入库→销售

7.2.2太子参的规范化种植技术

太子参的规范化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2.2.1种参

第一年种苗从太子参种植基地购买调进。

第二年起就可自行繁育留种,其生产技术为:

6月初,选择参地中生长整齐一致、健壮、无病虫害危害的地块作留种地,留种地中有个别病虫危害的参苗应拔出;保存:

一原地留种保存,留种的参地在立夏前后的植株生长旺盛时期,按株距30cm、行距40cm开穴套种春大豆,在霜降前后,将其采挖,即可栽种;二砂藏种参的保存,在8月份将参地里的太子参块根采挖,选取粗壮的种参,直径>2.0mm的块根作种用,用湿河砂进行保存;选择阴凉、干净、清洁、无污染、不易被人、禽畜破坏的环境条件作块根贮藏地;按砂与种参为3∶1进行保存,即底层铺一层约5cm厚的河砂,再把种参均匀地捕撒在河砂上,盖一层河砂厚约5cm,以此类推可铺4~5层即可;一般1个月检查1~2次即可,在霜降前后取出种参即可种植。

7.2.2.2栽培

①选地土质条件要求:

太子参对土壤要求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弱酸性至中性砂质壤土为好,要求pH值在6~7.2之间,耕作层在30cm左右,土壤环境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一级或二级标准;基地空气环境要求:

空气无污染,符合《大气环境质量要求》(GB3095~1996)一级或二级标准,即大气质量指数II为0.6~1.0之间;水质条件要求:

有可供灌溉的水源及设施,水质无污染,灌溉水质达到国家《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3095~1985);二级或二级标准以上;其它条件要求:

在太子参种植地周围10km以内无产生污染的工矿企业,无“三废”污染,无垃圾场。

②整地整地时间:

每年9月下旬进行第一次整地、翻晒,太子参种植时,于10月~11月再进行一次整地;整地方法: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或休闲地上,采用耕翻或人工翻挖,深度20cm以上。

③消毒在第二次整地时,结合整地进行土壤消毒,即每年10月~11月;选择晴天进行土壤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800倍液喷雾土表和用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喷于土表。

④施基肥施基肥时间:

结合第二次整地,即10月~11月底;施基肥量:

每亩施沤熟的牛、猪圈肥1500kg~2000kg,有机复合肥100kg;施肥方法:

把沤熟的牛、猪圈肥和有机复合肥均匀混合后,将基肥撒匀于整好的地块上,用犁翻或人工翻入地内,再深耕,用人工耕或牛耙耙细、耙匀。

⑤开厢整好的地作厢宽1.3m、厢高25cm、沟宽30cm、沟深25cm,四周开好排水沟。

厢长因地形而定,但最长不能超过15m,厢面作呈弓背形;深耕翻地,精细耙地,反复交叉耙地碎土,直到土壤完全碎细为止,要求耙深、耙细、耙透、平整土地并拣出杂草。

⑥种植种植时间:

10月至11月下旬;种植方式:

采用条播进行种植;挖宽8cm、深8cm的沟,沟距为15cm;选择健壮、芽头饱满、无损伤、无病虫害为害的,粗>2.0mm的优良种参,种参种植前一天,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30min,沥干,然后用清水清洗残留药液,稍晾干表面水待种;将种参放入开好的沟内,放时芽头朝上,斜放入沟内,严禁倒放,放种参时,按株距6cm放入挖好的沟内,亩用种参量30kg~35kg;将放有种参的沟,用厢沟内的细土进行覆盖种参,覆土深度为6cm~8cm,即距芽头上面覆土深6cm~8cm,覆土后的厢面呈弓背形,用锄头轻轻压实厢面土壤。

7.2.2.3田间管理

①中耕除草中耕除草时间:

参苗齐苗后,即每年3月初进行第一次浅表土中耕除草,到参苗封行后,停止中耕,以后见草就除,保持参田无杂草;中耕除草方法:

第一次中耕除草,可用小锄头轻轻翻挖拣出杂草,以后除草只能用人工拔除;杂草处理:

每次拔出的杂草,需集中堆放,用于晒干焚烧作草木灰或经充分腐熟作农家肥,严禁随意堆放于厢面或沟内。

②追肥追肥时间和次数:

太子参追肥一般在3月上旬至3月下旬,结合第一次中耕除草进行一次追肥,4月中、下旬进行第二次追肥;施用方式:

第一次追肥结合中耕除草进行,沿太子参的行间均匀地把肥料撒于行内,用小锄头轻轻松土,把肥料盖入土内,注意不要把肥料撒在叶片上,以免灼伤叶片,选择在早晨露水干后为宜;第二次追肥,采用叶面喷施,7~10天喷施一次,一般2~3次即可,早晚喷施;肥料种类和施用量:

第一次追肥,有机复合肥25kg/亩~30kg/亩,尿素2.5kg/亩;第二次追肥,用磷酸二氢钾5kg/亩,配成0.5%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每隔7~10天1次,喷施2~3次即可。

③培土第一次追肥完毕,用铁铲或铲锄从空沟中铲细土培于厢面,注意不损伤参苗的茎、叶;培土厚度为1cm~1.5cm;④灌溉与排水灌溉:

用于太子参的灌溉水必须达到GB5084~8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二级标准,并且每年检测一次,种植后若遇干旱,可浇水1~2次;在太子参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应根据降雨情况及时检查,当太子参叶片出现轻度萎蔫时,则进行灌溉;灌溉次数应根据需要及降雨情况决定,夏天干旱,可在早晚灌溉水,切勿在阳光暴晒下进行;太子参灌溉均采用人工喷洒的方法,每次浇灌以将地面以下10cm~15cm耕作层浇透为宜;排水:

在种植时,大田四周加开深沟,以利于及时排水;每月检查1~2次,发现沟内有积土,应立即排除积土,同时检查厢面是否平整,若不平整,应覆土,使之保持弓背形;大雨过后,要检查四周与厢沟是否排水畅通,若排水不畅通,应及时疏通。

同时,检查厢面是否被冲洗,若有则覆土,使之保持弓背形。

7.2.2.4采收

采收时间:

以传统方式确定采收时间,在署季前后,即7月下旬,植株大部分枯萎时进行采挖,采收年限为一个生长周期;采收天气:

选择在晴天采挖;采收方法:

采用挖掘法,用四齿钯沿厢面横切面往下挖,深20cm~25cm,挖出的太子参块根,除去泥土和地上部分,注意勿挖破块根。

装入清洁、无毒、无病虫的竹筐或塑料筐内,挖断的块根装入另一个竹筐或塑料筐内,运至存放处,挖断的块根集中处理;清理田园:

将采挖的太子参地块所残留的太子参非药用部分及杂草待集中堆放,集中运输出种植地外焚烧、挖坑深埋或经腐熟达标后作基肥。

第八章节能

8.1节能措施

节约能源是每一个建设项目都应遵循的准则,必须贯穿于项目的设计、施工、运营整个过程。

节能不仅要考虑设施本身的节能效果,还需对设施的运行、使用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

工程设计中,尽量减少动力提升,以降低能耗、节约能源,设备选型全部采用节能产品。

8.2节水措施

对太子参加工中的清洗用水,进行循环利用,尽量节约生产用水。

对太子参种植灌溉,尽量采用渗灌、滴灌或喷灌。

将传统上的“浇地”变为浇作物,按作物的最佳需水要求进行灌溉,尽量节约灌溉用水。

第九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9.1环境保护

项目工业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四周为生态景观林,兼有现代化的污水系统和湿地公园,充分体现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该项目生产流程中,无有害气体、有毒污水和残渣排放,无环境污染,无高能耗设备。

9.2环境影响

该项目的主要污物是生产车间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污水和噪声。

9.2.1固体废弃物。

主要来源于生产车间的太子参上附带的泥土、茎叶等。

9.2.2污水主要来源于生产脱水太子参所排放的水

9.2.3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车间的机械传动。

9.3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9.3.1固体废弃物处理。

外皮可作沼气原料或堆沤成有机肥。

9.3.2污水处理。

凡是生产车间所排放的水,都要经过污水处理池沉淀、过滤后才能排放。

9.3.3噪声处理。

在生产设备选型时,对噪声高于85Db(A)一律不用,在设备平面布置时,注意对噪声高的设备设置隔音措施,以确保达标使用。

9.4劳动安全

9.4.1严格执行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2001,人员疏散,消防设计均应符合规范规定。

9.4.2厂房等建筑物应进行防雷设计、电气设计均采用防火材料,并设置保护接地装置。

9.4.3建立完善的消防系统、加强防火意识教育。

9.4.3.1建立公司消防、生产用水池,水量可同时保证生产及消防三需。

9.4.3.2各车间根据规范设置相应数量的干粉灭火器

9.4.4装修材料均采用防火材料进行制作安装。

9.4.5由专人对本项目范围内定时进行清扫、清洗和洒水防尘。

9.4.6严格执行有关行业的职业卫生及劳动保护的规程规范和标准,保持本项目内的各类人员的健康安全。

9.4.7健全防护保护措施,杜绝各类危险事故的形成和产生。

第十章项目进度安排

该项目建设期限为12个月,即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

2012年6月-8月,完成项目调研、可研报批、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工作。

2012年9月-2013年4月,办公楼、厂房及附属工程建设。

2013年5月,完成设备进厂、安装、调试。

2013年6月,正式生产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一、估算依据及取费标准

(一)估算依据

1、《福建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三明单位估价表》;

2、《####县建筑材料预算价格汇编》(2007年);

3、类似工程估算技术经济指标。

(二)取费标准

1、该项目地处六类工资区,人工预算单价取45元/工日;

2、材料单价按当地市场价《####县建筑材料预算价格汇编》(2007年)确定。

3、预备费(含一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按建筑工程费和其他费用总和的5%计。

二、投资估算

建设项目总投资为2520万元。

其中:

新建加工生产线及厂房等固定资产投资860万元,流动资金1660万元。

(一)固定资产投资

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860万元。

1、土建工程520万元

①加工及仓储房400万元。

其中钢架标准厂房400万元(8000㎡×500元/㎡)。

②办公综合楼120万元(1200㎡×1000元/㎡)

2、设备需投资200万元。

详见:

车间的主要设备明细表

车间的主要设备明细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金额

1

清洗机

国产

3

21

4

冷风机

国产

4

2

5

分级机

国产

4

8

6

真空封口机

GT4B2

2

35

7

卧式杀菌锅

SM-96W-1

6

20

8

紧缩包装机

国产

1

15

9

软包装封机

国产

3

45

10

低温烘干室

MT8-500型

1

5.6

11

连续拉伸包装机

VC999

1

32

12

喷码机

国产

1

2.4

13

隔砂槽

国产

1

2

15

比重去石机

国产

1

12

3、辅助设施30万元,其中输变电设施13万元、供水设施6万元、供热设施11万元。

4、场地使用权转让费80万元。

固定资产估算表

序号

项目

合计

建筑

工程费

设备

购置费

安装

工程费

其它

费用

备注

1

加工厂及仓库

400

400

2

办公综合楼

120

150

3

生产设备

200

190

10

4

供电供水供热工程

30

26

4

5

场地使用权转让

110

110

合计

550

216

14

3、流动资金投资分析

所需流动资金1660万元,主要由基地建设和收购原料两部分构成。

①基地建设投资:

以“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新建1000亩太子参种植基地,亩需投入种苗、生产资料、用工等成本6600元,建设资金需660万元。

②收购原料流动周转资金1000万元。

太子参鲜品收购价100元/公斤计算,所需周转流动资金为1000万元。

三、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2520万元,积极引进区外资金进行独资、合资或股份制经营。

资金主要由:

投资经营者、银行贷款、农户和向上争取扶持资金,其中:

基地建设660万元主要由农户投资,经营者自筹及向银行贷款1860万元。

第十二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一)产品成本分析

总成本由原辅材料、燃料动力、工资及福利、折旧费、维修费、管理费、销售费等组成。

项目正常年份总成本1431.23万元,其中固定成本135.78万元,可变成本1295.45万元。

(详见下表)

每公斤太子参产品成本测算表

序号

内容

单位

数量

单价

(元)

金额

(元)

备注

1

太子参原料

公斤

1.54

100

154

 

2

包装材料

5

6

30

 

3

水、电

 

 

1.5

 

4

固定资产折旧

 

 

13.2

 

5

管理工资

 

 

 

7.69

 

6

工人工资

 

 

 

13.8

 

合计

 

 

 

220.19

 

(二)产品销售收入分析

建立1000亩大子参种植基地,亩产100公斤计算,年产太子参100吨,晒干率一般为65%,年可加工太子参干品65吨,加工后按售价300元/公斤计算,年产值可达1950万元。

(三)利润分析

项目建成后,年产值1950万元,利税518.76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二、社会效益

在山区大力发展太子参产业可以创造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项目投资还有益于生态环境。

项目建成后,年可促进农民增收340万元,按亩收购价100元/公斤计算,亩产100公斤,亩产值可达10000元,扣除成本6600元(详见下表),纯收入可达3400元/亩,1000亩可促进农民增收340万元。

太子参种植亩投入测算

序号

内容

单位

单价

数量

金额

备注

1

亩用种参

kg

140

20

2800

1、每亩用工人数30个,其中栽种、管理、起挖各10个工。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