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诈骗传销.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8608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诈骗传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预防诈骗传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预防诈骗传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预防诈骗传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预防诈骗传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预防诈骗传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预防诈骗传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防诈骗传销.docx

《预防诈骗传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诈骗传销.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预防诈骗传销.docx

预防诈骗传销

一、防“手机短讯”诈骗

手机普及率如此之高的今天,几乎每个使用手机的人都会碰到以下列举的诈骗手法,提高警惕,就可以防患于未然。

手法一:

“分开这么久,你还好吗?

我还是老样子,很挂念你,为你点了一首XX歌曲,祝福你,打9XXXX听吧。

”这种内容的短信会让你错以为是哪位前女友或者前男友,当你回电话听歌后,会造成高额话费。

手法二:

打入电话只响了一声就马上挂断,而且这种电话通常在深夜或者凌晨打来,当你按照号码回拨后,听到的是一段电话录音:

“欢迎致电香港六*彩……香港中心为广大彩民爱好者提供信息,透露密码。

联系电话1395983XXXX。

”这是以非法“六*彩”招揽客人,而回拨电话既可能损失话费又容易上当受骗。

手法三:

“XX,我现在在外地出差,手机快没钱了,麻烦帮我买张充值卡,再用短信告知卡号和密码。

”这种短信看似是熟人或朋友发来,其实你的熟人或者朋友的手机可能已经被盗了,持机人用盗得的手机发短信给手机通讯录内的联系人,骗取对方话费。

手法四:

“您好,移动通信公司现在将对您的手机进行线路检测,请您暂时关闭手机3个小时。

”可能你因为某种原因泄露了家庭电话号码,行骗者可能在你关机的时候以“要求汇款”等事由向你的家人和朋友实施诈骗。

手法五:

“我是XX公司的工程师,现在将对您的手机进行检查,为配合检查,请按#90或90#。

”如果你按指示进行操作,SIM卡卡号就可能被骗取,行骗者就可以利用该卡肆无忌惮地打电话。

手法六:

收到开头为0941或0951的未接来电,一回拨即收费500元。

这是典型的利用0941、0951加值型的付费电话。

手法七:

“您刚持××银行信用卡在××百货消费3980元成功,如有疑问致电020-355XXXXX,或向××银行发卡中心查询。

”“您在XX银行的消费卡再次消费了,如有疑问可咨询电话35525XXX。

”收到短信的人打电话过去,对方会称系统出错,让客户提供准确的银行卡号、输入密码进行查询或确认,以盗取银行卡信息进行诈骗转账。

 二、防出售考试答案诈骗。

犯罪嫌疑人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校园宣传栏等发布出售“考研答案”、“自考答案”、“英语等级考试答案”等虚假信息,利用受害人不敢声张的心理实施诈骗。

4月16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系学生林某报警称在网上购物被骗。

经查,林在网上找到一条卖自考答案的信息,通过QQ与对方联系后,分两次在ATM机上转账500元。

到4月16日考试当天仍未收到答案,遂报警。

三、防“意外之财”诈骗

  如果有人在你面前拣到一个钱包、一包欧元甚至金砖等等,接下来你的参与才会让骗子们的好戏接着演下去,对方会提出平分的要求,但是你需要先垫上金项链、手机或者现金。

如果你此时动了贪念,那么破财的肯定是你。

  因此,当有陌生人通过各种方式,主动献上某种“殷勤”或“意外之财”时,要特别留意可能面临的是一场骗局。

同学们要戒除贪念,千万别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惠顾”。

遇到骗局,不要上当并及时报警。

  四、防易碎品诈骗

  谁都有不小心的时候,如果你真不当心,碰碎了别人的眼镜、瓷器等易碎物品,而对方一个狮子大开口向你索要赔偿,这时你别犹豫,应该及时打电话报警,别糊里糊涂就把钱给人骗走了。

因为有些不法分子趁行人经过身边时故意将自己的眼镜、瓷器类等易碎物品扔到地上,然后趁机诈骗钱财,遇到这种情况不要被其吓住,可以请路人配合及时拨打“110”报警,或者请附近的民警和保安员帮忙抓获不法分子。

 五、是代销小件商品诈骗。

犯罪嫌疑人利用学生想做兼职赚钱的心理,将假冒或者差量的日用品、文具送至学生寝室,骗取受害人的代理押金。

2010年3月8日,湖北中医学院学生刘某在寝室遇到一名推销日用品的女子,该女子称可以让刘某做学校的代理,但要先交700元押金。

刘某交了押金后,拿到的是两箱假的某品牌洗发水。

  七、防网络购物诈骗

  如果你在网络上看到价廉质优的物品在出售,要留个心眼儿了,看清楚对方要求的交易方式,如果是先付款后出货,那么,你可能将面临按对方要求存钱到指定账户后,对方音讯全无的局面。

  网上购物者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多加留心,慎防受骗。

购物前要尽可能对售货网站的合法性进行核实,如了解网站有无通信管理局核发的ICP证或经工商部门认可的标志、公司具体地址、固定电话号码等基本情况,只留联系手机号码的网站不可轻信;若网上购买物品的售价与市场价格差距大,要注意防止价格陷阱;付款方式最好选择货到付款的方式;不信、不买违禁物品。

八、防ATM机诈骗

中国是世界第五大ATM机市场,但目前每100万人只拥有55台ATM机。

中国ATM市场发展空间巨大,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但网银诈骗让客户对网银的安全性表示了担忧。

ATM机的安全漏洞,也让人们对自助服务心怀恐惧。

在此,我们收集了各类利用ATM机犯罪的手段,并给出了一些防范措施。

希望能引起大家的警惕,同时能健康安全地使用ATM机。

ATM机自助操作

安全用卡十项要领

1.在人群拥挤的取款机上取钱或POS机上拉卡消费时,要用手或身体挡住他人视线,谨防他人偷窥密码。

2.在机上操作时,对于过于靠近机器的人,可礼貌地提醒他站在一米线外。

3.在ATM机上操作之前,请留意机身是否异常及周围是否有可疑附加物,如卡口附加物、张贴的可疑告示、微型摄像头等。

一旦发现,请马上不动声色地用手机拨打110或显示屏风告知的垂询电话。

4.切勿采用生日、电话号码、手机号码、家庭门牌号码及单一的容易被他人破译的数字作密码。

5.身份证与磁卡应分开放置,以防同时丢失后给他人盗取提供方便。

一旦丢失,请马上同发卡银行联系。

6.要善于区分正常吞卡或人为吞卡,如果卡被吞吃,不要立即走开,应耐心检查一下机器,判定确实吞卡后,再及时与银行联系处理;如果发现人为迹象,请立即报警。

7.不要轻信张贴在机器上的手写或打印的纸张“告示”。

不管与谁联系(包括银行),都不要告诉对方自己的磁卡密码。

切记:

密码只能自己知道!

8.无论在ATM机或POS机上操作,完毕后千万不要忘了将磁卡收回,同时切莫随手丢弃交易流水单。

9.若机器提示取款成功或有交易流水单打出或听到机器已有点声,但没有现金吐出时,若有同伴,可留守一人,另一人向银行求助;若旁边就有银行,可向银行保安求援;若“分身乏术”,也可利用手机等向警方求援。

同时仔细观察吐钞口有无异常情,机器周边有无异常人员。

10.要养成定期对帐的良好习惯,一旦发现不符,应及时与银行联系。

九、防网络诈骗

随着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在中国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网络,在虚拟世界结交网友,以得到在现实世界中所无法得到的满足。

随着聊天的深入,网友单方或双方提出会面要求。

然而,不法分子通常利用网络的隐蔽性,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恶意交友、聊天,甚至在网友约会时,设下各种陷阱,进行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活动。

犯罪手段主要有:

1.身体侵害,主要是强奸。

曾有一位少女赴网友约会被6名青年轮奸,一直未予报案,事隔一年后才揭发罪犯。

此类犯罪针对年轻女性尤其是中学生、大学生,利用她们结识网友的好奇心而实施强奸,有的也同时骗取钱财。

约会地点一般由男方所定,时间一般为晚上,夏天为此类案件高发期。

2.侵财型。

有的直接骗取网友身上财物,有的前往受害人住处伺机拿走财物溜之大吉;抑或者在约会过程中,假装倾诉自己缺钱,要求对方给予帮助;有的进行色诱,利用网友尝试一夜情的心理,在发生关系后抢走受害人身上钱物;有的则干脆利用迷药,让约会人处于昏迷状态,攫取财物或拍裸照进行敲诈。

3.随着网友警惕性的提高,网友约会犯罪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有的犯罪分子约会网友见面后先花费点钱带着对方游山玩水,表现得热情好客,在对方的警惕性完全放松的时候再作案。

提醒

  ●请勿急于与网友见面。

见面前应收集更多对方的信息,可以先尝试电话聊天。

  ●聊天时要有所保留,切勿全盘托出。

  ●不要怕碍于情面而勉强见面。

在平时的交流中,也应处处留心,若有不妥,及时终止交往。

  ●如果与陌生网友见面,可以考虑选择一个公共场所,比如咖啡厅、酒吧、公园等。

请勿直接将对方带到家里。

  ●不建议在个人主页或博客上透露太多私人信息,尤其是你的住址、行踪、电话等信息。

  ●约会前,记得要告诉一些家人或朋友你要去什么地方,何时回来。

约会时不要轻易喝网友递给你的饮料或食品。

十、防传销

  非法传销现在最常用的手法就是与直销混为一谈。

无论怎样直销与传销还是有本质的区别。

只要符合以下三种情况,那就是传销无疑了:

1、加入组织须交纳入会费(或购买产品)。

2、介绍其他人进来就有业绩奖金。

3、介绍的人越多级别越高,收入越多,还有分红等等。

(1)商业界有一规矩,那就是一切关系的建立都要签订合同。

合同是保证双方平等互利的必要工具。

特别是公司与个人发生劳资关系,中国劳动合同法规定,是一定要签订合同的,正规公司都会主动与你签订合同的。

如果对方丝毫不谈合同,甚至拒绝签订合同,那他一定不地道,离他远点。

  

(2)不要感情用事。

传销公司一般是熟人找熟人。

有句话,叫朋友不言商。

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不要因朋友感情害了自己。

有的人,只要朋友邀请,就什么都不问,不明不白的跟着干,结果是陷入迷局,不能自拔。

(3)审查资质。

参加一家公司也好,接受一家公司的推销也好,首先,应了解一家公司的资质和信用。

平常我们去百货公司或超市购物,我们也许不用这么劳心,因为,这些都有超帮我们做好了,他们的进货渠道一般是经过认真筛选的,而且,他们还要接受有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督。

但当我们自已独立接受一家公司时,你就必须靠自己来了解他的资质。

一般可以结合以下方式来证实:

从其营业地的工商部门查询;要求对方出示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书;要求对方出示开户许可证书;要求对方出示税务登记证书和代理授权书。

(4)大学生要立足个人实际,诚信做人,诚实劳动,勤劳致富,戒除急功近利、投机暴富的心态。

如果有人向你游说无条件提供高薪工作应保持高度警觉,以免上当受骗。

(5)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沟通,在择业、就业过程中相互提醒,相互关心,携手抵制传销。

一旦发现周围同学误入歧途,应想方设法劝导,使其尽快解脱。

一旦发现传销违法犯罪活动的迹象和嫌疑,应立即向学校或当地公安、工商部门举报,防止其继续危害社会。

(6)提高法律意识,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如果大学生不慎陷入传销陷阱,首先必须学会在第一时间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唯有如此才能保证自己不受伤害

高校诈骗案件的预防措施

  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不要轻信花言巧语,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陌人。

2、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

3、同学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帮助。

在高校,大家向往着同一个学习目标,生活和学习是统一的同步的,同学间、师生间的友谊比什么都珍贵,因此相互间加强沟通、互相帮助,以避免一些伤害。

4、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执行有关规定,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积极支持有关部门履行管理职能,并努力发挥出自己的应有作用

(1)    冷静应对,用几分钟时间回想事件整个过程;

(2)    将事件与自己信任的朋友、同事以及家人商量,听取他们的意见

三条建议:

1、若是通过中介公司求职,要注意:

不要一个人去,多邀请几个人去,万一最后出现问题也气壮。

2、找正规的中介公司。

如何算是正规呢?

有当地政府工商部门颁布的营业执照;有较全面的分工机制,不是那种一个中介机构就一两个人的情况;签订合同,建立双方的监督机制。

一般到校内的比较有名的中介机构比较安全。

3,不通过中介公司,自己出去找。

方法很多,例如:

自己在人口集中区张贴海报;上所在学校,所在城市影响比较大的网站,直接和寻找兼职的人联系。

4。

若是女生,还要考虑安全问题。

当今社会很乱,经常有女大学生因做兼职而被歹人威胁受辱甚至丢掉生命的情况。

建议女大学生不要找离学校太远的地方。

同时,考虑兼职的环境。

比如做家教,如果学生住的地方很偏僻,或者学生家里光男人,或者附近经常有无业游民出现,建议不做也可。

安全最重要。

总之,要把握好尺度。

做到心知肚明,有理有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