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记忆材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9101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9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3记忆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必修3记忆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必修3记忆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必修3记忆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必修3记忆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必修3记忆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必修3记忆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必修3记忆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必修3记忆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必修3记忆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必修3记忆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必修3记忆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必修3记忆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必修3记忆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必修3记忆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必修3记忆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必修3记忆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必修3记忆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必修3记忆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必修3记忆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3记忆材料文档格式.docx

《必修3记忆材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3记忆材料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必修3记忆材料文档格式.docx

小结:

水平衡的调节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

四、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1、无机盐的来源和去路:

人体需要的无机盐主要来自饮食,通过尿液、汗液、粪便将无机盐排出体外2、调节无机盐平衡的激素:

醛固酮,它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主要功能是吸钠排钾。

3、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负反馈)过程:

血钠降低、血钾升高→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增加吸钠、增加排钾→血钠升高、血钾降低(反之则相反)

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主要是在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

五、血糖调节1、血糖的含义:

血浆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空腹时浓度:

3.9-6.1mmol/L)

2、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3、调节血糖的激素:

(1)胰岛素:

(降血糖)分泌部位:

胰岛B细胞

作用机理:

①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②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

(抑制2个来源,促进3个去路)

(2)胰高血糖素:

(升血糖)分泌部位:

胰岛A细胞

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2个来源)

4、血糖平衡的调节:

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降低(同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糖升高(同时胰岛素分泌减少)

5、血糖不平衡:

过低—低血糖病;

过高—糖尿病

6、糖尿病病因:

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症状:

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三多一少)防治:

调节控制饮食、口服降低血糖的药物、注射胰岛素检测:

斐林试剂、尿糖试纸

六、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1、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扁桃体、胸腺、脾、淋巴结、骨髓等

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

免疫细胞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免疫分子:

抗体、细胞因子、补体

2、免疫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的,对各种病原体有防疫作用)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

第二道防线:

吞噬作用、抗菌蛋白和炎症反应。

特异性免疫(后天性的,对某种病原体有抵抗力)——第三道防线

3、特异性免疫

(1)发挥主要作用的细胞:

是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为B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发育为T淋巴细胞。

(2)类型: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由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实现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

(同样的抗原再次入侵时能迅速增殖分化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

(浆细胞)

●细胞免疫:

通过T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

(同样的抗原再次入侵时能迅速增殖分化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

5、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

共同点:

针对某种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

区别

体液免疫

作用对象

抗原

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

作用方式

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1、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2、效应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增强免疫细胞的效应

6、艾滋病:

(1)病的名称: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AIDS)

(2)病原体名称: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其遗传物质是2条单链RNA(3)发病机理:

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4)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

第二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人体的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的功能: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

神经元的结构:

由细胞体、树突(短)、轴突(长)构成。

后2者合称为神经纤维

2、反射:

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反射弧:

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感受器:

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

组成神经中枢:

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

传出神经

效应器:

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

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3)兴奋的传导过程:

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

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

膜内:

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4)兴奋的传导的方向:

双向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传递结构:

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传递过程:

突触前膜(电信号)→突触间隙(化学信号)→突触后膜(电信号)

(3)传递方向:

单向:

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所以只能是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

(4)结果:

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6、人脑的高级功能

(1)人脑的组成及功能:

大脑:

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

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小脑:

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

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

下丘脑:

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

书写性语言中枢→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W区

运动性语言中枢→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S区

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H区

视觉性语言中枢→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V区

二、人体的激素调节

1、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

2、人体主要激素及其作用:

激素分泌部位

激素名称

主要作用

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调节水平衡、血压

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

(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调节内分泌等重要生理过程

垂体

生长激素

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生长

多种促激素

(如促甲状腺激素)

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含I)

促进代谢活动;

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过多:

患甲亢。

患者血压升高、心搏加快、多汗、情绪激动、眼球突出等。

不足:

神经系统、生殖器官发育受影响(婴儿时缺乏会患呆小症)

缺碘:

患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胸腺

胸腺激素

促进T淋巴细胞的发育,增强T淋巴细胞的功能

肾上腺

肾上腺激素

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和体温调节等多项生命活动

胰岛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调节血糖动态平衡

卵巢

雌激素等

促进女性性器官的发育、卵细胞的发育和排卵,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等

睾丸

雄激素

促进男性性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

3、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协同作用:

如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

拮抗作用:

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4、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1)调节过程(如右图)

(2)调节方式:

负反馈

5、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神经调节

反射弧

迅速

准确、比较局限

短暂

激素调节

体液运输

较缓慢

较广范

较长

联系:

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受神经系统的支配;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反过来可以影响神经系统。

第三节动物激素的调节一、动物激素的类型

⏹内激素:

由昆虫的内分泌器官或某些细胞分泌到体液中,对昆虫的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包括:

(1)保幼激素:

保持昆虫幼虫性状

(2)蜕皮激素:

调节昆虫蜕皮

(3)脑激素:

调节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的的分泌

⏹外激素:

一般是指由昆虫体表腺体分泌到体外的一类挥发性化学物质。

性外激素、聚集外激素、告警外激素、追踪外激素等。

二、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在生产中往往应用的并非动物激素本身,而是激素类似物

1、催情激素提高鱼类受孕率:

运用催情激素诱发鱼类的发情和产卵,提高鱼类的受孕率。

2、人工合成昆虫激素防治害虫:

可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引诱剂(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雌雄性昆虫间的正常交配。

3、阉割猪等动物提高产量:

对某些肉用动物注射生长激素,加速其生长。

对猪阉割,减少性激素含量,从而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产量。

4、人工合成昆虫内激素提高产量:

可人工喷洒保幼激素,延长其幼虫期,提高蚕丝的产量和质量。

第四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生长素的发现

(1)达尔文的试验:

实验过程:

思考:

⏹实验①(与黑暗情况下对照)说明什么?

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实验①与②对照说明什么?

植物向光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

⏹实验③与④对照说明什么?

植物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

⏹达尔文的推论是:

胚芽鞘的尖端不仅具有感光作用,而且可能会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并从顶端向下传送,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导致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不均匀,使植物弯向光源生长。

(2)温特的试验:

思考:

该实验说明了什么?

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向下运输,促使胚芽鞘下部某些部位的生长。

(3)郭葛的试验:

分离出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确定是吲哚乙酸,命名为生长素

3个试验结论小结: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

2、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

3、判断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

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不长;

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不长;

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

均匀:

直立生长不均匀:

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

5、生长素的产生部位:

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运输方向:

横向运输:

向光侧→背光侧;

极性运输:

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生长素的分布部位:

各器官均有,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

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①、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植物生长,又能抑制植物生长。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细胞的年龄有关)

②、一般来说,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

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为:

根、芽、茎(见右图)

③、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从而抑制了该部位侧芽的生长。

6、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防止落花落果;

促进果实发育(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喷洒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形成无子番茄);

控制性别分化(促进花芽向雌花分化,从而提高产量)

7、实验: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实验原理:

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有不同的影响。

同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不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不同。

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反应也不同。

萘乙酸(NAA)是科学家通过化学的方法合成和筛选的在结构和生理作用方面与生长素相似的物质,其生理作用也与浓度密切相关,探究萘乙酸(NAA)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最佳浓度范围,在农业生产的应用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验方法:

(1)制作插条。

(2)分组处理:

将插条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图1(药物浓度、浸泡时间等可分成多组。

如可分别在NAA中浸泡1、2、4、12、24h等)

图1图2

(3)进行实验:

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注意保持温度(25~30℃)

(4)小组分工,观察记录。

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如图2;

结果分析:

300-500mg/L萘乙酸是促进山茶花插条生根的适宜浓度。

研究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1)分析不同插条的生根情况:

不能生出不定根:

有可能是枝条上没有芽、枝条倒插等。

都能生出不定根: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是指刺激枝条的下端生出不定根,而不是刺激根的生长。

不同的枝条可能生出的不定根的数目多少不一样,如枝条上芽多,则产生的生长素就多,易促使不定根的萌发。

(2)分析与本实验相关的其他因素。

①温度要一致。

(减少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②设置重复组。

既每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③设置对照组。

清水空白对照;

设置浓度不同的几个实验组之间进行对比,目的是探究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8、其他植物激素

名称

赤霉素

促进细胞伸长、植株增高,促进果实生长

细胞分裂素

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

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

促进果实成熟

注意:

植物细胞的分化、器官的发生、发育、成熟和衰老,整个植株的生长等,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结果。

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第一节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

一、种群的概念:

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二、种群中的种内关系:

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三、种群的特征:

种群密度: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最直接因素

出生率和死亡率

数量特征迁入率和迁出率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依据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

(核心问题)性别比例

空间特征

遗传特征

1、种群密度:

(1)概念:

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一种群全部个体的数量。

(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样方法:

通过计算若干样方中某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数,然后以其平均密度估算种群总体平均密度的方法。

(适用于植物)

例:

在调查某种植物的密度时,共选取了k个样方,每个样方的个体数分别为n1,n2,n3…nk株,每个样方的面积均为s平方米,则该种群的密度为(n1+n2+n3+…+nk)÷

/(ks)。

●标志重捕法:

(适用于动物)

①前提:

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概率相等。

②标记技术:

标记物和标记方法不能影响被标记动物的正常活动;

也不能导致其发生疾病、感染等;

标记符号必须能维持一段时间,但又不能过分醒目。

2、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

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量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

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量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3、迁入率和迁出率

●迁入率:

单位时间迁入某种群的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迁出率:

单位时间迁出某种群的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4、年龄结构

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段的个体数量的比例。

增长型:

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多,老年个体较少,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会在一段时间内越来越大。

稳定型:

种群中各年龄段的个体数目比例相当,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等,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

衰退型:

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5、性别比例:

种群中雌雄个体数量的比例。

四、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Nt=N0λt

(1)条件:

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

(2)特点:

种群内个体数量连续增长;

增长率不变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有限的环境中,种群密度上升,种内个体间的竞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

(2)特点:

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

种群增长率变化,K/2时增速最快,K时为0

(3)应用:

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减少和活动范围缩小,其K值变小,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K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降低其K值。

五、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都有重要意义。

六、实验: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计划制定:

培养一个酵母菌种群→通过显微镜观察,用“血球计数板”计数7天内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计算平均值→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

(1)将10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加入试管中。

(2)将酵母菌菌种接入试管中的培养液内混合均匀。

(3)将试管在28℃条件下连续培养7天。

(4)每天取样计数酵母菌数量,采用抽样检测方法。

(5)分析所取得数值并用曲线图表示出来,分析图形得出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空间、食物等环境条件充裕的情况下,酵母菌种群数量呈现“J”型增长。

在空间、食物等环境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刚接种到培养基上,种群数量增长缓慢;

第二个阶段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

第三个阶段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并处于稳定状态,即达到K值;

第四个阶段种群数量显著下降。

第二节生物群落的构成一、生物群落的概念:

在同一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群落是由一定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

二、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包括竞争、捕食、寄生、互利共生

三、生物群落的结构:

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

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植物因群落中的生态因子—光的分布不均,由高到低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的食物和微环境不同。

水平结构:

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

影响因素:

地形、光照、湿度、人与动物影响等。

四、群落形成一定结构的意义:

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第三节生物群落的演替

一、群落演替的概念:

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演变现象。

二、群落演替的特点:

群落的演替是有规律的或有序的。

三、群落演替的类型:

包括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1、初生演替(又称原生演替)

(1)定义:

在从未有过生物生长或虽有过生物生长但已被彻底消灭的原生裸地上发生的生物演替。

(2)过程:

地衣、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3)举例:

如在火山岩、冰川泥、沙丘上进行的演替。

2、次生演替

(1)定义:

当某个群落受到洪水、火灾或人类活动等因素干扰,该群落中的植被受严重破坏所形成的裸地,称为次生裸地。

在次生裸地上开始的生物演替,称为次生演替。

(2)举例:

如在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一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群落)和非生物成分(无机环境)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彼此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二、生态系统类型:

可分为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有冻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人工生态系统。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成分:

非生物成分:

无机盐、阳光、温度、水等

生产者:

主要是绿色植物(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生物成分消费者:

主要是各种动物

分解者:

主要某腐生细菌和真菌,也包括蚯蚓等腐生动物。

它们能分解动植物遗体、粪便等,最终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由于营养关系而形成的结构。

如:

草虫食虫鸟肉食性鸟

生产者一(初)级消费者二(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

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

●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许多食物链相互交错形成更为复杂的网状食物关系。

①绿色植物(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

②植食性动物(即一/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

③食物网中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所处的营养级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猫头鹰捕食鼠时,则处于第三营养级;

当猫头鹰捕食吃虫的小鸟时,则处于第四营养级。

观察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有5条食物链;

(2)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猫头鹰是第三、四五营养级,二、三、四级消费者。

(3)该食物网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绿色植物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4)该食物网再加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分解者就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5)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了该生态系的营养结构。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稳态

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1、能量流动的概念: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

2、能量流动的过程

一个来源:

来自上一营养级,生产者来自太阳能

三个去路:

流向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

自身生命活动的呼吸消耗;

残体被分解者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