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导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201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导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一章导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一章导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一章导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一章导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第一章导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第一章导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第一章导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第一章导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第一章导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第一章导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第一章导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第一章导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第一章导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第一章导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第一章导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第一章导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第一章导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第一章导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第一章导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导论.docx

《第一章导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导论.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章导论.docx

第一章导论

章节编号

章节名称

第一章导论

知识点

1、区域、地区、空间和地域概念。

2、经济区域和经济区域的特性。

3、不同学科对区域概念的解释。

4、区域划分,匀质区域、极化区域和计划区域的概念。

5、区域经济,区域经济与国家经济。

6、区域问题的特性。

7、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8、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主要内容。

本章重点与难点

1、区域的概念,从经济学角度对定义区域概念,区域有哪些特点,如何划分区域。

2、如何划分区域,尤其是极化区域概念。

3、区域经济与国家经济的异同。

3、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4、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

本章学习目标和指南

1、掌握区域、区域划分和经济区域的概念。

2、了解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历程和理论的演变过程。

3、掌握区域经济与国家经济的关系。

4、初步理解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

5、掌握区域经济研究的基本问题。

本章课前思考

本章是课程的起始篇章,课前要带着以下问题来学习本章。

1、为什么要学习区域经济学,即学习本课程有什么实际意义。

2、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哪些问题,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3、如何学习本课程,如何用区域思维来理解区域经济问题。

4、学习本课程需要哪些基础知识。

5、学习本课程要达到何种目标。

6、何谓区域和区域经济,它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特点。

章节具体内容

第一章导论

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相比,无论是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还是人造的生产设备,都是有限的。

资源稀缺性使得如何有效地配置资源成为人类面临的基本抉择。

另一方面,任何经济活动都离不开某一特定空间。

这种经济活动与特定空间的结合,产生了区域经济。

对这种经济活动与空间的结合规律研究,或者说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规律研究,就构成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我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具体地讲是在80年代中期才开始的。

目前区域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方兴未艾,正在成为企业区位选择、地方政府寻求振兴经济发展之路、中央政府进行宏观经济决策必不可少的理论工具。

已成为经济学大家庭中的重要的分支学科,对构建我国区域经济以及宏观调控起着重要作用。

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划分

一、两组概念

1、区域(region)与地区(area):

区域是指地球表面一定的地域空间,它是地区的泛称;地区是指特定的区域。

2、空间(space)与地域(territory):

空间是对地球表面及其方位的一种表达;地域强调空间或区域的地方性和景观性,如区域内的自然条件、人口、资金、市场、资源等。

一般说来,区域经济中的区域(region)既指空间概念意义上的地域,也包含行政区划的意思,因此是指有政治、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参与其中的某种经济活动机制。

构成区域经济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的空间秩序、生产结构布局、地区差异及其关系、经济组织形式及相关决策等等,但这些因素的构成和互动在空间范围和联系规模方面不一定只局限一个行政区划单位(不论这个单位是国家还是国家内不同级别的行政区)。

至于地区经济,它可以具有区域经济的机制或功能,但主要表示某种空间概念。

这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含义差异。

比如territory,它既指一个地理范围,同时更表明这个地区的政治、法律以及权力所属,也即我们通常讲的领土、领地、领海。

地区(local)的另一个含义是指地方、本地、区位,意在突出某一地区的特征,比如用在表示不同地方的特征区别时,可以说南方经济、北方经济,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等。

还有一个表示地区的词(area)基本上仅指空间范围,虽然可以赋予这个地区一些人为的政策规定,但这些规定比较专门或专指,而且在地理上是有较确定的范围局限的,比如各种经济开发区、保税区等。

二、区域概念的界定

区域是一个客观存在但又是抽象的空间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

“区域的界限在哪里?

”,对此问题,不能绝对地说“是”或“否”,这是因为:

①有的区域的界限十分明显,如行政区界限;②有的区域的界限,并无显著的标志,在地球表面上难于确定,地理区域和经济区域往往如此,如珠江三角洲,其本身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然而并不能精确地划定其范围。

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乃至几个国家均可称为一个区域。

区域一词使用领域很多,不同的学科对它有不同的解释,就是在经济学科中也有不同所指。

(一)区域客观存在的基础

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贝恩认为,区域客观存在的基础表现在三个方面:

1、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不可能定位在没有长度和宽度的虚构空间上。

2、资源、生产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只是不均衡分布和完全滚动的,而且随时间变化。

3、人类活动的结局很多,但获取的资源有限,并可用于多种用途,即存在资源的空间配置和增长的结果问题。

(二)不同学科对区域的含义有不同的解释

1、“区域”的不同解释

由于区域内涵的丰富性,问题的复杂性,类型的多样性和发展的动态性,使之成为多学科共同研究的对象,但是各学科对其研究的区域却有着不同的解释。

(1)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均质性特征划分,区域边界往往是连续性和均质性遭到破坏的过渡带。

地理学中的区域一般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但是地理学对区域也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诸如“一个区域是指一个连续的地段,其中心具有一定程度的共性,却又缺少明确的界线”,“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一个部分,它以一种或多种标志区别于邻近部分”,“区域是指地球表面某一特定范围”,“区域是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等等。

区域亦是经济地理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在经济地理学中,区域是指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据的空间范围。

然而,在进行理论和具体区域问题研究时,学者们对区域这个概念的理解和使用则有所不同。

在进行理论研究时,区域是一个抽象的、观念上的空间概念,或者说是一个隐含着要素禀赋差异和经济活动差异特质的经济空间。

它没有地理界线,在很大程度上是学者们用来标识其研究问题的特性或分析区域经济现象的工具。

在进行具体的区域经济问题研究时,区域则是指具有明确的地理界线的经济活动空间范围。

它具有明显的要素禀赋、经济活动、范围大小等方面的特征。

而且,它还具有空间上的排他性,即在同一时段某个区域是唯一的,不能有另外完全相同的区域同时存在于同一个地方。

(2)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主要是按行政权力覆盖面而划分。

行政设置有比较固定的自然区域和行政区域,有按法律设置的行政机构,行使的权力和管理范围只限于行政区内;

(3)社会学把区域看作具有人类某种相同社会特征(语言、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的人类社会聚落。

按此标准,区域可超越国界和行政边界,也包括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

概括来说,区域是按一定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或文化等特征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的地域单元。

区域是一个地域综合体,集中体现了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地关系。

2、区域的共性

不论按哪种方式划分区域,一般都有以下两种共性,一是区域内某种事物的空间连续性,即内部的同质性。

如自然地理区域在地表上点、线、面的连续性等等。

无连续性或连续性间断,区域中便会出现“飞地”。

当然这种连续性只是某一方面的,如在行政区划中,自然的经济联系就常常被人为地割断。

区域内部的同质性并不是绝对的,一般而言,区域内部由均质区和节点区共同构成;另外,区域是一个动态而非静止的概念。

从一般意义上讲,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即其节点区,而城市辐射吸引的范围即区域的均质区,城市是区域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将城市看作一个特殊的区域,其内部结构也可以划分为若干均质区和节点区;二是区域内某种事物的同类性或联系性在区域间则构成差异性,即对外的异质性。

同质性和异质性实际上是统一的,是一个标准的两个方面和两种表述。

(三)经济学中的区域概念

1、三种代表性观点

⑴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直属经济区划问题委员会(1922):

区域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

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和居民及其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这是最早从经济学角度对区域概念进行界定,一直沿用至今。

⑵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1970):

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

它既可以根据内部的均质性划界,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结节区,它有一个专业化的城市中心来满足全区的需要。

这是按照内部同质性或功能一体化原则划分。

⑶我国学者:

区域是有内聚力的地区。

它是通过选择与特定问题相关的特征并排除不相关的特征而制定的,即区域包含的地区具有同质性,经济上有密切的相关性、协调运转的整体性、相互交叉的渗透性。

这种定义强调了区域内事物同质性的一面,是比较狭义的说法。

2、经济区域的概念:

区域是指便于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经济活动而以整体加以考虑的、并考虑行政区划基础上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它具有组织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能力,常由一个以高级循环占重要比重的中心城市、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以及广大乡村地区所组成。

“高级循环”指由金融业、贸易和服务业、信息产业、现代化工业、商业批发业等组成的循环系统。

如果缺乏这种高级循环系统,则无法组织区内的经济活动,也无法组织区际的经济联系,区域不能独立地生存和发展。

一般地,这种高级循环系统主要集中在较高等级的中心城市。

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不是单指某一种区域类型。

依据研究的需要,既可以是行政区域,也可以是经济区域,还可以是自然区域(如流域区域等)。

从学科性质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应该是经济区域,因为这样才能有利于探讨区域运行的经济学规律。

从实践角度看,按行政区域(地方)来探讨经济运行,有利于提高区域经济学的社会实践功能。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跨行政区域的研究成果,由于无法进行卓有成效的行政协调,所以大大削弱了区域研究成果的社会价值。

可见,从经济区域角度探讨区域经济运行规律应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行政区域角度探讨区域经济运行规律应是现实的最佳选择。

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地域综合体,由区域中心、区域腹地和联系网络三大要素构成。

从空间角度看,经济区域的各组成部分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它们之间有一种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其中处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部分,就是区域经济中心或增长中心,相反,则是区域经济腹地。

一般说来,增长中心就是城市,经济腹地就是农村,交通线路则是二者进行经济往来和能量交换的联系网络。

因此,经济区域可表述为:

以城市为增长中心、以农村为腹地、以交通线路为联系网络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目前关于经济区域的概念,国内大致有五种说法:

1、以中心城市逐步通过横向联系,达到合理的地域分工,求得整个经济区域的共同繁荣,即“经济区=中心城市+横向联系+地域分工”;2、以中心城市辐射范围为依据,称经济区为“经济圈”;3、从经济区内各城市区域的相互关系出发,称经济区是“经济共同体”;4、从生产力布局和经济布局出发,称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生产地域综合体”;5、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角度,把经济区看作一个具有双重意义的范畴,即既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具有专业化特点的“区域经济综合体”,又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组织和管理国民经济的重要形式,构成中国式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

(四)经济区域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

区域内具有某种一致性特性,即同类性,如区域内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大致类似,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处的阶段大致相同,经济发展方向一致等等,这种一致性往往是由于区域内部单元的联系造成的;经济区域是由增长中心、经济腹地和联系网络三大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单有增长中心或单有经济腹地或使二者机械复合都不能称其为经济区域;区域划分必须要符合不重叠和不遗漏的原则。

2、地域性。

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范围,是一个整体中的一部分,是局部概念;区域是经济活动的载体,是由于自然、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各种因素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复杂的有机结合体;区域是一种商品生产的区位,这使得不同区域形成各具特色的商品生产,而且其区位性往往决定了区域发展的机遇;虽然人类活动早已超越地球表面,但就经济活动而言,目前还只局限于地球表面,这是从平面上划分经济区域的基础;从空间角度研究经济现象,正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他经济学学科的根本所在。

3、独立性。

区域是一个具有独立利益的主体,这主要是由于人口的区际流动的有限性决定的,人总是在地域上结成一定社会关系,形成一定的地域利益集团;地方政府具有一定的经济活动调控权和收益分配权;“独立”的相对性。

区域一般包含于某一主权国家的疆域内,中央政府对它拥有政治、经济方面的控制权,提供各种公共产品,通过各种经济政策来引导该区域的经济活动;区际竞争的相对性。

具有独立利益的区域之间的竞争有其独特性,它不同于市场竞争中那种你死我活的绝对竞争,而是指整体利益一综合利益之间的竞争,是在区域共同繁荣前提下的相对竞争。

4、关联性。

分内部关联性和外部关联性。

内部关联性指既有行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关联,又有地域结构关联;外部关联性即开放性,指区域间的有机联系。

一个独立的区域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区域。

没有对外的开放性,就很难找准其生存的位置,失去总体目标的导向,就会走向无序、无度,陷入盲目、封闭、僵化、停滞之中。

5、完整性。

具有比较完整的经济结构,能够独立地组织与其他区域的经济联系,这样的区域才能够独立地生存与发展;具有比较完整的地域结构,由各级城镇及广大乡村组成,便于组织区内经济活动,也便于计划、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的实现。

6、层次性。

区域具有一定的地域层次结构,如城镇体系就是一种典型的层次结构,中心城市主要控制次级城市,次级城市控制小城镇,小城镇控制乡村;次一级区域是更高一级区域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层次的经济区域通过包含和重叠形成一个密切相关、层次分明的区域体系;任一区域在全国或更高一级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这样就能形成一个有机的区域分工协作体系。

三、区域划分

(一)区域划分

人们通常按照自然的、经济的、文化的、行政的、历史的或其他方面的标准划分区域,得出了名目繁多的区域划分方案。

一般地,按照区域内部的特性,将区域分成以下四类:

1、自然区域。

这是以自然地理因素和环境来划分而形成的区域,如水文区、土壤区、气候区、地貌区等;2、经济区域。

这是指经济上有密切相关的某一空间范围;3、文化区域。

这是基于某种文化现象如语言、宗教等方面对区域的划分,如闽南语区、回族区等;4、综合区域。

这是基于综合考虑划分而成的区域。

根据考察对象的不同特征,可以把区域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三种类型:

(1)自然区域。

地表自然界存在着地区差异,其空间分布具有由量变到质变的性质。

由此可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系统,并按从属关系得出一定的区域等级系统。

区域自然环境是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一个要素的区域变化往往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

任何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各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行政区域。

行政区域是指行政管理的地域范围。

行政区域划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与自然区域相比,具有可变性和不稳定性。

(3)经济区域。

经济区域是指以大中城市为核心,以交通运输为纽带,以地区专门化部门为特征的经济地域。

经济区是客观的,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一般说来,构成现代经济区域的要素,包括经济中心(指各级城市)、经济网络(指交通网、流通网和通讯网等)和经济腹地(指中心和网络的吸引范围)。

经济区域内的各要素相互联系、彼此制约。

经济区域的特征是由区内各要素共同综合作用形成的,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要素的相应变化,从而影响区域经济的特征。

典型区域划分是分为匀质区域、极化区域和计划区域(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

同质区域(匀质区域、均质区域)的划分是以某一或某些重要因素为标准,按照其特征的相似性而界定的。

这些特征包括生产结构、消费类型和劳动力的就业分布等经济因素的相似性,主要自然资源、地形与气候等自然条件的相似性,以及非经济因素,如社会态度、政治观点等的相似性。

可见同质区域依据的是区域之间某一种(类)经济活动、要素或问题等的一致性或相似性的特征,例如收入水平或农作物种类的一致性。

我国的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也是来源于这种划分方法。

1938年美国经济学家奥登()和莫尔(),曾把美国划为6个大的同质经济区,他们解释自己使用的尺度是“为尽可能多的目的,用尽可能多的指数来衡量,以达到尽可能大的同质性”。

美国学者博格(Bogue)和比尔(Beale)曾以专业化农业地理区为基础来描述美国的均质区域。

巴拉萨(Balassa)则从动态的角度,强调“发展过程中个人收入间的相互依赖”,认为应以人均收入水平的相似性来作为界定均质区域的标准。

同质区域的划分方法,肯定了区域之间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而忽视了区域内的差异性,它忽略或不予考虑组织区域内经济活动和区际间经济联系的核心的存在、核心的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这种同质性的划分方法不能反映出区域内的经济活动的联系性和内聚性。

从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和美国六大经济区的划分方案来看,同质区域划分的结果往往是大规模的区域,这必然要忽略很多区际差异性,因而这只适用于一般性研究工作。

极化区域(功能区域、集聚区域、结节区域)则是指区域所属范畴被某种形式的流动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有内聚力的空间组织的区域,也可以说是由若干异质连续地域构成的、在功能上联系紧密的区域。

异质部分通过围绕增长级(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带动单位)的相互关联而相互依存。

这是从有内聚力的区域的空间组织形式上看区域性质,区内被某种形式的流动性联系起来。

如区域中拥有某一吸引中心,它与周围地区形成某种信息、物质、能量的交换,从而形成极化区域。

可见,极化区域强调的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依赖性,而不是均质区域内的相似性。

在区域经济分析中,为了分析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往往把一个国家分成若干个小区,每一个小区都有一个中心位置和它所服务的腹地。

一个地区的经济命运依赖于其中心位置与它的腹地之间的相互作用。

极化区域的重点在于区域中心的控制,以及区域内部的空间组织,如城镇体系、城市及腹地和城市群。

极化区域中的一种典型形式就是结节区域(Nodalregion)。

这种结节区域类似于生物细胞或原子结构,它有一个核心及一个相补充的周围地区。

一个城市与环绕它的流动人口和贸易区就构成了一个结节区域。

在结节区内,主要的商业区和就业集中区与居民区,特别是郊外住宅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核心及其周围地区,哪一方离开另一方都不可繁荣兴旺。

美国的标准都市统计区(SMSAS)就是按照结节原理划定,以流动人口及城市报纸覆盖地区作为划分标准的。

需要说明的是,极化区域有时会忽视那些与极化中心连接并不十分紧密的地区,如偏远的乡村和远离交通线路的地区。

虽然这些地区或多或少与极化中心有一定的经济联系,但是也很容易淡出人们的视野。

尤其当落后地区急于发展自身经济时,那些远离城市的乡村,更是被人们当成了阻碍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负担。

当经济发展重点集中于极化中心时,更会削弱这些偏远地区与极化中心的功能联系。

甚至,“飞地经济”也往往在极化区域中出现。

计划区域是指所属范围被置于同一计划权威或行政权威之下,是实际存在的管理区域(各级行政区),它为一定的管理目的而创造,是政府计划和政策的实施地区。

计划区域往往是政府在做经济决策时,按照政策的目标而划分的区域。

在实行计划经济时往往会依据政策目标而改变区域的组合,以形成适应政策的计划区域。

这种计划区域有时会忽略区域各单元间的功能联系,这将会影响计划实施的有效性。

相对而言,区域研究中极化区域更合理。

极化区域从事物的连续性角度,强调区域内事物的相互联系性和内聚性,它反映的不仅是一个平面,而且是一种结构。

这一结构中,节点即经济中心,如大城市或大企业,网络是各节点联系的总体,运动是各经济主体间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流,等级体系则反映了区域内各经济活动规模上的差异,如大城市、中小城镇和农村形成的等级体系。

注意:

现实生活中,无论哪一种区域划分都不是完全绝对的,经济区域则更是如此。

区域间的界限只是一种“示座性”的标志,而不是排他性的高墙。

应当承认区域间有形无形的交叉。

这对经济区划来说更加重要,因为区域间经济活动的连续性的伸展是近乎无限的,区域间的交流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而不断加强。

另一方面,由于各方面的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区域划分的界限也会随之有所改变,对区划应做动态理解。

(二)经济区域的划分

1、经济区域的一般类型

经济区域的一般类型一般有两种划分方案。

⑴依据不同属性,经济区域分为以下5类:

①聚类经济区。

国外文献称为均质区:

发展水平、速度、方向、经济结构或产业优势等方面相似的经济区;

②协作经济区。

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条件、经济联系而组织起来的地域单元,是区域经济横向联合的重要形式;

③城市经济区。

又称为城市经济圈,是以城市为核心,以经济腹地为外围而结合的区域。

既可以形成单极中心,又可以形成多极中心;

④自然经济区。

自然区(自然特征基本相似且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地域单元,如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区等)的界限与经济区的界限基本一致,两者基本重叠的经济区,如海南岛;

⑤行政经济区。

经济区与行政区的界限完全一致,兼备行政区与经济区两种职能。

我国的县具有长期稳定的界限,内部经济结构紧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可视为基层的行政经济区。

⑵依据衡量指标和表述内容,经济区域可分为4类:

⑴经济地带。

属于内部具有同质性的经济区域。

如我国的东、中、西三大地带;日本的表日本(日本列岛的太平洋沿岸)和里日本(日本列岛的日本海沿岸);美国的东部大西洋沿岸、中部大平原、落基山地和西部太平洋沿岸等等,都是比较典型的经济地带。

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在自然条件下所产生的居民集团的差别,都可作为划分经济地带的依据。

⑵大经济区。

这是由异质的、但在功能上联系密切的核心和边缘所共同组成的,内部具有很强聚集性的经济区域。

在发达国家的发育程度很高,如在日本,围绕京滨(东京—横滨)和阪神(大阪—神户)形成了两个大都市经济区;我国沪宁杭都市区亦是此类型。

⑶功能性经济区。

指在经济地带或经济区内具有相同职能的经济区域。

如经济地带中的玉米带和棉花带(美国东部大平原)和小麦带(澳大利亚)。

经济区中的中心城市和外围乡村等。

⑷行政—经济区。

指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行为的增强而形成的经济区域,通常在实行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中较为典型。

由于行政区的划分原则与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异规律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从而这些在行政区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区域,与客观存在的经济地带和经济区在地域空间上并不一致。

如我国实行的市管县体制,进一步强化了行政—经济区的职能。

2、我国区域划分的演变

建国以来,我国的区域划分在不同时期,适应不同的需要,采用了不同的标准,形成了复杂的演变过程。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⑴沿海、内地与边疆。

①提出。

“一五”计划(1954)曾经构想将工业布局有沿海推向内陆地区。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1956)一文中,用两个关系:

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和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证实了沿海、内地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三大经济地带的存在;

②划分标准。

这并非确切地以其地理位置上是否沿海作为唯一标志,而是以当时的工业基础为标准,例如将安徽和河南东部也划入沿海地区。

沿海地区统指工业发达地区。

③使用时期。

这种划分方案一直延续使用到90年代初期国家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

④实际应用。

我国在建立了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后,不加分析地照搬前苏联在实现工业化时采取的按地域经济综合体组织生产的经验。

而沿海、内地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异的客观存在常常被忽视。

因此,这种划分方法虽然也在使用,但并非占据统治地位。

⑵大行政区和经济协作区

①大行政区。

建国初期设立的设有人民政府的一级行政区。

存在过六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