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二七长江大桥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20381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Word格式.docx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二七长江大桥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Word格式.docx

  桥型为三塔斜拉桥,设计行车速度80km/h,双向8车道,桥面宽度为29.5米,项目估算28亿元。

项目总投资47.72亿元,计划工期4年,2008年7月1日开工建设,于2011年12月31日建成通车。

  大桥于2011年12月31日通车,大桥通车之后,武汉市二环线竹叶山立交至和平大道立交将连成一条城市快速路,青山、武昌和汉口地区将增加一条快速过江通道。

  二七长江大桥项目旨在尽快打通武汉市二环路,进一步提高过江通道能力。

  设计

  前期方案

  选址扰民系数降到最低

  二七长江大桥的桥址和桥型经过反复研究,从数个方案中精挑细选,特别考虑减少拆迁量,扰民系数降到最低,特别看重环保。

  在专家论证中,桥梁架设路线方案共有3套:

方案一是徐州二村至水厂路,从二七纪念馆南侧,经解放大道、江岸货场,跨长江后接武昌水厂路至和平大道;

方案二是徐州二村至罗家港,前半部分与方案一基本类似,但跨江后走向为经武昌罗家港泵站,沿罗家港排水明渠至和平大道;

方案三是后湖船厂至罗家港,沿京广铁路下行线,穿解放大道及江岸货场铁路疏解区,在后湖船厂处过长江,经武昌罗家港泵站,沿罗家港排水明渠至和平大道。

  通过论证发现,第三套方案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

特别是房屋拆迁量最小,对城市用地影响小,施工噪音对居民是最轻的,桥位沿线居民点房屋都在25米以外。

居民区附近的桥体全部安装隔音壁,对居民区的噪声污染降到最低。

  通车后,周边居民基本不受行驶汽车尾气影响。

  其他两个方案,除了汉口交通进行改造,还要占用武汉理工大学余家头校区,配套费用比较大。

  江北江南建高架和立交

  二七大桥在江南、江北建设立高架桥和立交桥。

江北引桥为全线高架,分别与二七长江大桥正桥和发展大道二环线高架桥相接,全长约2820.189米,高架桥宽26米,双向六车道。

同时,设置建设大道立交、解放大道立交、建设渠跨连接匝道以及下穿京广铁路通道等。

在江南,将建设和平大道立交和青化路立交对接两条主干道。

  桥型钟情三塔斜拉桥

  二七长江大桥是三塔斜拉桥,这不仅是武汉长江上第七座大桥,也是武汉第五座斜拉桥。

斜拉桥因其跨越能力大,外形美观,造价较低,在长江沿线建设桥梁时深受青睐。

  在建、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主要分为斜拉桥、悬索桥、钢梁桥,其中斜拉桥将有五座。

  在二七长江大桥的主桥桥型选择上,设计单位提出五种方案:

单主孔钢桁架拱桥(主跨616米)、双主孔钢桁架拱桥(主跨2616米)、双主孔钢桁架拱桥、双塔钢箱梁斜拉桥(主跨710米)、三塔悬索桥(主跨2600米)及三塔斜拉桥(主跨2600米)。

专家对五种桥型方案进行经济、技术、美观等综合比较,提出的推荐桥型方案是三塔斜拉桥。

  桥型之所以选择三塔斜拉桥,主要是因为它线型流畅、造型优美,等高的三塔蕴含武汉三镇之意,武汉长江上首次出现三塔拱桥的美景。

  配套方案

  双层立交分流过江车辆

  二七长江大桥建成后,两岸如何快速分流滚滚过江车流?

昨日武汉市建委发布消息称,二七长江大桥汉口岸配套方案出炉,将配套建设立交与快速路,全方位分流过江车流。

较以往不同的是,在解放大道段至建设大道延长线段,主线局部将建造双层桥型式立交。

  据介绍,二七长江大桥的首要功能,是适应城市过江交通快速增长需求,缓解中心城区过江交通压力。

建成后,日交通量为5.5万辆,将承担过江交通量的15%。

  据介绍,二七长江大桥将建配套工程分流庞大的车流,该配套工程北接汉口发展大道、南接武昌和平大道,北岸疏解接线长2775米,南岸疏解接线长810米,项目估算18.18亿元。

该项目的主线技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计算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车道数采用双向6车道。

  特点:

双层立交分流

  武汉市政设计院展示了武汉市二七长江大桥北岸(汉口岸)接线工程设计方案。

  据介绍,二七长江大桥汉口岸配套方案主线为全线高架桥型式,起止分别与二七长江大桥正桥和发展大道二环线高架桥相接,全长约2820米,高架桥宽26米,双向六车道。

在解放大道段至建设大道延长线段,主线局部为双层桥型式。

这将更快速地分流过江车辆。

  该工程沿线分别与建设大道延长线、建设渠路、解放大道及规划沿江大道等交通干道相交,分别设置建设大道立交、解放大道立交、建设渠跨连接匝道及下穿京广铁路通道等。

地面辅道工程红线宽25米80米。

  造价:

配套投3.25亿元

  武汉市政设计院介绍,二七长江大桥汉口岸配套工程造价约3.25亿元,该配套工程完工后从二七长江大桥驶下的滚滚车流将逐步分流到汉口中心城区。

  据介绍,二七长江大桥计划月内动工,总投资42.27亿元。

建成后,它将是武汉规划建设的第七座长江大桥,也将是武汉长江段上的第八条过江通道。

该桥已于2011年底建成通车,使汉口后湖居民到武昌,可经发展大道延长线,上二七长江大桥,不需再挤长江二桥。

  规模

  最时尚的桥

  静观效果图,但见二七长江大桥犹如长龙卧波,亮点闪耀。

整个桥的外形轮廓流畅,造型优美,斜拉索像是把展开的巨伞,高耸的三塔则寓意着武汉三镇。

  高宗余说,由于坐拥众多桥梁,武汉已有桥梁博物馆的美誉,现有桥型有双塔斜拉桥、双塔悬索桥、拱桥、连续结构桥等,但还没有一座三塔斜拉桥。

随着二七长江大桥的建设,武汉这个桥梁博物馆将增添新成员,丰富武汉的桥文化。

  更值得一提的是,二七长江大桥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三塔斜拉桥,主跨616米。

此外,二七长江大桥塔高205米,比在建的天兴洲长江公铁两用桥还高9米,是武汉市塔最高的桥梁。

  据介绍,围绕二七长江大桥的桥型,许多桥梁专家注入了大量心血。

大桥院的方秦汉院士、杨进设计大师等从-1979年起,数十次去现场探访,先后参照了世界许多标志性桥梁的桥型,如希腊的雷翁大桥等,引进消化了许多国内外先进建桥理念。

  最实惠的桥

  规划建二七长江大桥时,共有5种方案,为何最终选择三塔斜拉桥?

高宗余介绍,主要是出于通航、经济、实用等多方面考虑。

  武汉已有长江大桥中,一桥与二桥相隔6.8公里,二桥与天兴洲大桥相距9公里多,而二桥与二七大桥只隔3.2公里,这种近距离,让往来船只调整姿态的时间过短。

因此,最后方案确定桥型为船只调整余地大的双主孔。

  双孔桥,可以是拱桥,也可是斜拉桥。

当时,有不少专家建议取景观效果更好的拱桥。

但发改委、规划局等专家则力主三塔斜拉,因为斜拉桥在武汉技术成熟,且武汉虽然不缺斜拉桥,但未见三塔斜拉桥。

相比之下,拱桥施工难度大,加上钢材涨价,用钢量很大的拱桥造价不菲。

大桥院设计的三塔斜拉桥,外形轮廓优美,尤其是高耸三塔很具有鲜明的武汉特色(寓意武汉三镇)。

最后,武汉市最终决定二七桥用三塔斜拉桥的桥型。

  据估算,二七大桥选用三塔斜拉桥后,主桥及两岸配套工程约需投入资金42.6亿元,比拱桥和悬索桥的造价都要低,体现了经济、实用、合理的建桥原则;

如果建两塔斜拉桥,造价更贵。

  此外,选用三塔十分便于船只通行,两个主跨616米,符合575米的船只通航标准。

  工期最短的桥

  据介绍,二七大桥选用三塔斜拉桥,还因为该桥型建设的技术成熟,施工便利。

武汉现有两大建桥军团中铁大桥局、中交二航局,均具有很强的建设斜拉桥能力,世界最大跨度的斜拉桥苏通长江大桥、最大的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都是他们所建。

  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二七长江大桥上马刻不容缓,且工期定为-3年,时间十分紧迫。

  建桥时间紧迫的原因是,武汉中心城区交通压力越来越大,长江二桥长期超负荷。

鉴于分流长江二桥交通压力的紧迫性,二七大桥工期较短。

  有关人士称,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的城市格局导致武汉市过江交通矛盾长期存在,跨江交通一直是武汉市交通的首要问题。

  武汉市过江通道数量十分有限,主城区内长江上仅三座过江桥梁,总计车道数16条,设计通行能力合计约为15万辆/日,而根据2007年过江交通车流量调查,长江大桥全日车流量达到8.5万辆(实行单双号交通管制),长江二桥全日车流量达到12.1万辆,白沙洲长江大桥全日车流量为4.8万辆,实际总的过江交通车流量达到了25.4万辆/日。

城市过江通道供应严重不足,并且主要的跨长江交通流集中在中心区的长江大桥和长江二桥上(2007年两者交通量占主城区内跨长江交通总量的81.1%),使得这两座桥梁车流量处于超饱和状态。

  二七大桥桥面要比长江二桥稍宽,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

其将有效分流武汉长江二桥的过江交通压力,预计有15%的车流将分流到二七大桥上。

  最抗位移的桥

  悬索桥、斜拉桥、彩虹桥江城的跨江桥梁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轻巧俊美,但近几年江城新建的桥梁却越来越显弱不禁风,近两年武汉多座桥梁进行了大手术。

  有桥梁专家说,造成当今桥梁短命的原因涉及设计、建设、使用、养护等多个环节,如受当时技术条件制约、结构设计不合理、超载车辆反复碾压、车流量超过当初设计负荷等,但钢箱梁和混凝土不能很好粘接,造成位移,是造成桥梁反复大修的重要原因之一(如白沙洲长江大桥等),这也是一道世界性难题。

  29日,大桥院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很好解决这一难题,二七大桥在设计上想了很多办法,如采用结合梁结构,在钢面上增加30多万套剪力钉,使混凝土和钢箱梁能更牢固地粘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保证桥梁质量,减少大桥的大修。

  最结实的桥

  据高宗余介绍,二七长江大桥建成后,将是武汉最结实的大桥。

它的设计寿命是100年,道路等级是城市快速路,能抵御300年一遇的洪水。

  设计上,还强化了二七大桥的防震功能。

虽然武汉发生地震几率很小,但二七大桥能够抵御2000年一遇的7级地震。

此外,牢牢站在江里的三个桥墩防撞能力很强,在5000吨级的海船撞击下,桥墩仍然纹丝不动。

  影响

  环保

  不影响珍稀水生物洄游

  大桥建设面临的环保问题主要涉及对水源地的影响、对珍稀保护动物产卵洄游的影响、对桥梁落地附近居民的影响、对长江河流的影响等方面。

  据悉,二七长江大桥的环境评价,已通过国家环保部门的验收。

  二七长江大桥所处江段,为白豚等多种珍稀水生动物的通道。

施工中,在白豚、江豚、中华鲟、白鲟洄游高峰期设观察哨,发现有动物活动,停止打桩和冲击钻作业。

  施工中产生的钻渣泥沙将集中装在倾废船上,按要求处置,不得排入江中污染水域。

各类施工废水也要收集处理。

  其中,桥梁邻近的居民区段,将安装隔音屏或隔声窗;

为了减少车辆经过的噪声,二七长江大桥路面设计为降噪最好的沥青,降噪减低5个分贝;

按声环境预测,桥位又改移了25米,与清扬六和等居住点保持了应有的距离。

  据介绍,大桥制定有运输有毒有害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设置桥面雨水收集系统,主桥两端设置有雨污水和事故污水处理系统,防止对汉口堤角水厂取水口、武昌余家头水厂取水口水质安全造成影响。

  交通

  青山和二七两区域可以时速80公里/小时实现快速往返

  建成后为二桥减负18%

  作为二环线北端的重要节点工程,2012年二七大桥建成后,二环线北部环线将率先打通,并有效地为长江二桥分流。

昨日,武汉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二七大桥开工建设完成后,将有利于均匀武汉的过江交通车流,盘活武汉的过江交通,大大提高交通的可达性。

  二桥流量降低约18%

  由于长江二桥和天兴洲长江大桥间距在10公里左右,车辆过江绕行距离过长,导致武汉过江交通流分布非常不均。

据有关部门统计,长江大桥和二桥交通量已经基本饱和,与之连通的汉口航空路口、黄浦路口,汉阳文化宫路口等交通量最大的5个路口,每小时车流量均超过一万辆。

  根据预测,2010年,武汉市主城区过长江交通总量将达到40万辆/日,若不考虑二七大桥、杨泗港过江隧道的建设,2010年长江一桥、二桥的过江交通量分别为8.5万辆/日和11.0万辆/日,仍是超饱和运营,青岛路隧道的过江交通量为6万辆/日,也趋于饱和,白沙洲大桥和天兴洲大桥由于离中心区较远,对长江一、二桥的分流作用有限。

  二七大桥建成后,日交通量为5.5万辆,将承担过江交通量的15%。

届时,长江一桥流量维持在现有水平,长江二桥流量降低约18%,天兴洲大桥降低流量约38%,其余跨长江通道流量变化幅度不大。

  此外,二七大桥的建设将为武汉市新火车站和80万吨乙烯化工新城与汉口地区建立更加快速直达的交通联系。

  二环线北部环线将率先打通

  受江河分割的影响,武汉三镇路网相对独立,之间联系薄弱,全市路网整体功能不能充分发挥。

昨日,武汉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二七大桥开工建设完成后,将完善武汉城市道路系统,是武汉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内容。

  据了解,武汉机动车拥有量持续快速增长,总量已超过70.3万辆。

增长主要来自私家小汽车,总数已超过19.2万辆,比2000年增加了约7倍。

武汉主城区道路里程约为2369公里,仅比2000年的1332公里增长不到一倍,要想满足不断增加的交通需求,就必须尽快打通整个城市的环状网络。

  武汉规划建设中的二环路位于城市中心片区与外围组团之间,平均距内环线约3公里,全长52公里,主要是为了减少中心区跨江交通压力、减少车辆穿越中心区而布置。

  如今,二环路已建成干道标准的道路长约29公里,包括发展大道、汉西路、十升路、珞狮路等。

  二七大桥作为二环线北端的重要节点工程,-2005年建成后,二环线北部环线将率先打通。

届时,青山和二七两个区域可以80公里/小时的车速实现快速往返。

  此外,作为二环线南端重要节点的杨泗港过江隧道预计2015年建成。

  经济

  串起二环线 盘活470平方公里用地

  二七长江大桥建成后,将像珍珠链一样将武汉二环区域连成一片。

  武汉市内环线与中环线之间的平均距离约9公里,用地面积约470平方公里(含水域面积)。

仅仅依靠内环、外环两条环线是无法满足如此之大的区域城市和交通发展需要,而有必要在两条环线之间增加一条快速环路,二环路的规划正是在这种思想下提出的。

二环路将主要为城市博览中心、高速铁路客运站、体育中心及城市新的商住区提供交通服务。

  按照城市开发建设规划,武汉市在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后湖、四新、南湖、东湖四个居住新城和王家墩商务中心都分布在内环线与中环线之间。

  二七大桥建成后,也将像珍珠链一样将武汉的二环区域真正连成一片,大大盘活二环区域内470平方公里用地。

  二七片区储备地块首先获益

  二七长江大桥即将开工,武汉房产业内人士普遍看好位于二七长江大桥北端的房产发展前景。

  业内人士表示,二七长江大桥开工后,处于江北二七片区的土地储备地块将会首先获益,该区域的土地开发力度和强大将会不断加大。

  现二七片区已经有不少开发商入驻,紧随先期开发的东立国际之后,武汉三江航天地产也在位于汉口解放大道与二七路交会处开发了一处占地200亩,总面积40万平方米的大盘,8200元/平方米的均价大大超过了该区域之前的6000元/平方米均价。

  业内人士表示,二七长江大桥北端属于武汉重点规划的后湖生活组团,轻轨线早已开通,具备着二七长江大桥南端无法相比的生活配套优势,房产前景更为看好。

  有关部门表示,长江二桥和在建的天兴洲长江大桥之间距离长达10公里,两桥之间长江两岸的规划用地面积近70平方公里,有着大量的未建成区和待开发用地,但由于两桥之间没有其他过江通道,两岸交通衔接十分不畅,阻碍了两岸用地的开发。

  武汉市十一五重点建设的后湖和东湖两个居住新城等开发用地就位于二七路过江通道两端,二七路过江通道的建设将极大地促进两岸用地开发。

  根据相关研究报告,二七长江大桥的建设将至少带动两岸70平方公里土地升值。

  武汉房产业界表示,由于青山区按照规划将重点打造以武汉站为支点的杨春湖城市副中心,而东湖沿线可开发土地也已基本告罄,二七长江大桥的建设对桥南端的房产影响远小于北端。

  此外,随着油价的不断上涨,需购车才能在该区域置业的市民将会减少。

二七长江大桥的辐射范围将小于有关部门估计的70平方公里。

  大桥北端将率先形成桥头商圈

  二七大桥北端已经有开发商在有意识地打造桥头商圈。

武汉房产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二七大桥建成后,二七大桥北端将先于南端形成桥头商圈。

  北端正在开发的汉口东部购物公园,总面积达到150000平方米,是武汉市2007年重点商贸项目之一。

其整体业态定位规划为集购物、休闲、娱乐、文化为一体一站式消费的区域性商业中心,将辐射整个汉口东北部三大社区组团50万人口,零售巨头家乐福已抢先入驻。

  业内人士表示,按照规律,桥头商圈的形成是必然的。

就如今的状况来看,二七大桥北端将先于南端形成桥头商圈。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二七大桥的规划定位为快速路系统,车速达到了80公里/小时。

和徐东相比,可能在前期出现车旺人不旺的现象,商圈的形成速度可能要慢于徐东商圈。

  进展

  2012年首个工作日,二七长江大桥车流量11703辆,是武汉市最清闲的跨江通道。

相比之下,长江二桥昨天车流量达83433辆,最繁忙的重担仍未明显缓解。

据交警上午目测,高峰时段二七大桥平均每分钟通过车辆20-30辆,比通车首日的平均每分钟通过约5辆大幅提高。

截至昨日下午4点半,二七长江大桥的车流量11703辆,估算全天的流量在2万辆左右。

  配套工程尚未完成,分流能力大打折扣,二七长江大桥通车不久,许多司机还不清楚如何通行,仍旧习惯走长江二桥。

预计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二七大桥车流量会逐渐增长起来,可进一步分担长江二桥的交通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