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统计自考大纲上海中医药大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0806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理统计自考大纲上海中医药大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数理统计自考大纲上海中医药大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数理统计自考大纲上海中医药大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数理统计自考大纲上海中医药大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数理统计自考大纲上海中医药大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数理统计自考大纲上海中医药大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数理统计自考大纲上海中医药大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数理统计自考大纲上海中医药大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数理统计自考大纲上海中医药大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数理统计自考大纲上海中医药大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数理统计自考大纲上海中医药大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数理统计自考大纲上海中医药大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数理统计自考大纲上海中医药大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数理统计自考大纲上海中医药大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数理统计自考大纲上海中医药大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数理统计自考大纲上海中医药大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数理统计自考大纲上海中医药大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数理统计自考大纲上海中医药大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数理统计自考大纲上海中医药大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数理统计自考大纲上海中医药大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理统计自考大纲上海中医药大学.docx

《数理统计自考大纲上海中医药大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理统计自考大纲上海中医药大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理统计自考大纲上海中医药大学.docx

数理统计自考大纲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药学专业(本科层次)(C100802)

数理统计(03049)

自学考试大纲

 

上海中医药大学自学考试办公室编

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组编

2010年版

Ⅰ、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的目的

《数理统计》是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数理统计方法是以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它研究如何有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受随机影响的数据,并对所观察的问题做出推断或预测,直至为采取决策和行动提供依据和建议。

凡是有大量数据出现的地方,都要用到数理统计。

医药数理统计是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去研究医药、生物等领域中的随机现象的一门学科,它是进行医药学研究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医药数理统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数理统计所需的概率论基本知识、统计学的重要概念及分布、医药学中常用的统计方法以及试验设计的方法。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常用术语。

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思想和计算方法。

培养随机思维的能力。

注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内容的广泛实用性和实际背景。

能较熟练地利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思想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医药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更深入广泛的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

自学考试者在学习数理统计课程时,应从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出发,理解数理统计的相关概念。

注重数理统计的基本思维方法和基本计算特点。

注重数理统计结果的直观解释。

同时可阅读一些关于数理统计处理实际问题的典型案例,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

在整个自学过程中,应坚持做好在复习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按计划选做一定数量的课后练习,以达到检验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可为学生学习其它专业知识,从事相关研究打下基础。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事件与概率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随机事件的定义以及事件的关系及运算,概率的古典定义及概率的基本运算方法,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

理解频率的定义、概率的统计定义、基本事件、条件概率、独立事件的定义。

了解互斥完备群、等可能概型的定义,贝叶斯公式在中药学中的某些应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随机事件及其运算

(一)随机事件。

(二)事件之间的关系及运算包括包含、等价、并事件、互不相容事件、对立事件。

(三)对立事件必为互斥事件,而互斥事件不一定对立。

(四)互斥完备群。

第二节事件的概率

(一)频率。

(二)概率的统计定义。

(三)基本事件。

(四)概率的古典定义。

第三节概率的运算

(一)加法定理:

互斥事件加法定理和一般加法定理。

(二)在事件B已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称为A的条件概率,记为

(三)若

,就称事件A与事件B相互独立。

(四)乘法定理:

一般乘法定理和独立事件乘法定理。

第四节全概率与逆概率公式

(一)全概率公式。

(二)逆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

三、考核知识点

(一)事件的关系及运算。

(二)概率的基本运算方法。

(三)全概率公式与逆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

四、考核要求

(一)事件的关系及运算

1、领会:

事件的关系及运算。

2、简单应用:

利用事件的关系及运算将复杂事件化成简单事件的交、并或混合形式。

(二)概率的基本运算方法

1、识记:

概率的古典定义,概率的加法公式和乘法公式。

2、简单应用:

利用概率的古典定义计算事件的概率,利用概率的加法公式和乘法公式计算事件的概率。

(三)全概率公式与逆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

1、识记:

全概率公式与逆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

2、简单应用:

利用全概率公式与逆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计算事件的概率。

第二章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与数字特征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随机变量的概念,随机变量的概率函数和分布函数的定义及有关计算,均数、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的概念、性质及计算方法。

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定义,医学上所说的正常值范围。

了解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正态分布的渐近关系。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随机变量与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一)随机变量。

(二)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概率函数。

(三)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

第二节常用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一)伯努利公式。

(二)常见的几种离散型变量分布:

二项分布、泊松分布、二点分布、几何分布、超几何分布。

第三节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一)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函数。

(二)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

(三)常见的几种连续型变量的分布:

正态分布、均匀分布、对数正态分布、韦布尔分布、Γ分布。

第四节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一)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均数和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均数。

(二)随机变量X的方差和标准差。

(三)变异系数。

(四)均数与方差的性质。

第五节三种重要分布的渐近关系

(一)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正态分布之间的渐近关系:

三、考核知识点

(一)随机变量的概率函数和分布函数的定义及有关计算,均数和方差的概念、性质及计算方法。

(二)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正态分布。

四、考核要求

(一)随机变量的概率函数和分布函数的定义及有关计算,均数和方差的概念、性质及计算方法。

1、识记:

均数和方差的性质。

2、领会:

概率函数和分布函数的定义,均数和方差的概念。

3、简单应用:

计算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概率函数,概率密度函数,随机变量的均数、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二)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正态分布

1、识记:

二项分布、泊松分布的概率函数和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

2、领会:

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正态分布的均数、方差、标准差。

3、简单应用:

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正态分布的有关计算。

第三章随机抽样和抽样分布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总体、个体、样本、统计量的定义,样本均数、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样本变异系数的定义及计算,掌握

分布、

分布、

分布的定义,样本均数的分布。

理解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样本的定义,中位数、众数、极差、样本偏度系数、峰度系数的定义,几个服从

分布、

分布、

分布的随机变量。

了解正态变量的几条性质,自由度的定义,

分布的独立可加性,

分布、

分布、

分布的密度函数,样本直方图的作法,正态概率纸、对数正态概率纸、威布尔概率纸的用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随机抽样

(一)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组成总体的每个单元称为个体。

(二)样本、样本容量。

(三)简单随机样本。

第二节样本的数字特征

(一)设

为总体X的一个样本,

为一个样本函数。

如果g中不含有任何未知参数,则称g为一个统计量。

(二)样本均数:

,样本方差:

,样本标准差:

S,样本变异系数:

(三)中位数、众数、极差、样本偏度系数、峰度系数。

第三节抽样分布

(一)样本来自正态总体

时,样本均数

(二)

分布。

(三)

分布。

(四)

分布。

第四节概率分布的拟合及其应用

(一)经验分布。

(二)正态概率分布及应用。

(三)对数正态概率分布及应用。

(四)韦布尔概率分布及应用。

三、考核知识点

(一)样本的数字特征。

(二)

分布、

分布、

分布。

四、考核要求

(一)样本的数字特征

1、识记:

样本均数、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样本变异系数的计算方法,样本均数的分布。

(二)

分布、

分布、

分布

1、识记:

分布、

分布、

分布的定义。

2、简单应用:

构造

分布、

分布、

分布。

第四章总体的参数估计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点估计与区间估计的定义,单个正态总体均数、方差的点估计,区间估计。

理解二项分布参数p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个正态总体均数、方差的点估计,区间估计。

了解泊松分布参数

的区间估计。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参数点估计

(一)点估计量和点估计值。

(二)衡量估计好坏的常用的三条标准:

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三)正态分布总体参数的点估计

(四)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的点估计

第二节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一)区间估计的概念。

(二)正态总体均数

的区间估计。

(三)正态总体方差

的区间估计。

第三节离散型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一)总体率和样本率。

(二)二项分布参数

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三)泊松分布参数

的置信区间。

三、考核知识点

(一)参数的点估计与区间估计。

四、考核要求

(一)参数的点估计与区间估计

1、识记:

点估计与区间估计的定义。

2、简单应用:

求单个正态总体均数

的区间估计,单个正态总体方差

的区间估计,二项分布参数p的点估计。

第五章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假设检验的概念,有关正态总体均值、方差的假设检验、列联表中独立性的检验。

理解假设检验的逻辑思维方法——小概率原理和概率反证法,两类错误的定义,参照单位法。

了解假设检验、列联表中独立性检验及参照单位法在中药学方面的应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一)小概率原理和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二)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

P(拒绝

/

为真)

,P(接受

/

为假)

第二节单个正态总体的参数检验

(一)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二)单个正态总体均数和方差的假设检验。

第三节两个正态总体的参数检验

(一)方差齐性检验。

(二)配对比较两个正态总体均数的检验。

(三)成组比较两个正态总体均数的检验。

第四节离散型变量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

(一)单个总体率的假设检验。

(二)两个总体率的假设检验。

第五节列联表中独立性的检验

(一)把数据按两个分类原则进行分类列成的表称列联表。

数据排成R行C列的列联表称R×C列联表。

(二)2×2列联表中的独立性检验。

(三)配对四格表的独立性检验。

(四)四格表的确切概率法。

(五)R×C列联表中独立性的检验

第六节参照单位法

(一)按等级分类的数据资料有顺序性,在大样本时适宜于Ridit分析的方法。

(二)参照单位

的定义及参照单位均数的区间估计。

(三)用置信区间作显著性检验。

三、考核知识点

(一)正态总体的参数检验。

(二)列联表中独立性的检验

(三)参照单位法。

四、考核要求

(一)正态总体的参数检验

1、领会:

假设检验的步骤。

2、简单应用:

单个正态总体均数的假设检验,单个正态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

配对比较两个正态总体均数的差异,成组比较两个正态总体均数的差异,方差齐性检验。

(二)列联表中独立性的检验

1、识记:

2×2列联表中的独立性检验和配对四格表的独立性检验的统计量,R×C列联表中独立性的检验的统计量。

使用四格表的确切概率法的条件。

2、领会:

独立性检验的原理。

3、简单应用:

利用2×2列联表中的独立性检验方法,配对四格表的独立性检验方法,R×C列联表中独立性检验方法解题。

4、综合应用:

利用各种列联表中独立性检验方法解决中药学中的实际问题。

(三)参照单位法

1、领会:

参照单位的定义及参照单位均数的区间估计的求法。

2、简单应用:

求出参照单位均数

的置信区间,利用置信区间作显著性检验。

第六章方差分析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因素、水平、试验指标的概念,方差分析的原理和基本计算方法。

理解方差齐性检验的方法,两两间多重比较的检验法。

了解方差分析在中药学中的应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衡量试验结果好坏的标准叫做试验指标。

(二)在试验过程中,影响试验结果的条件叫做因素。

(三)因素在试验中可能处的状态称做因素的水平。

第二节单因素方差分析

(一)方差分析的三个前提假设:

正态性假设、方差齐性假设、独立性假设。

(二)方差分析的原理与步骤

(三)单因素方差分析的计算。

(四)方差齐性检验。

第三节两两间多重比较的检验法

(一)q检验法。

(二)S检验法。

第四节两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

(一)无重复试验的两因素方差分析

(二)重复试验的两因素方差分析

三、考核知识点

(一)单因素方差分析。

(二)两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

四、考核要求

(一)单因素方差分析

1、识记:

方差分析的三个前提条件。

2、领会:

方差分析的原理。

2、简单应用:

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解题。

3、综合应用:

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解决中药学中的实际问题。

(二)两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

1、领会:

两因素无重复试验和重复试验的试验安排方法,两因素无重复试验和重复试验的方差分析的步骤。

(三)方差齐性检验和两两间多重比较的检验方法。

1、领会:

方差齐性检验的步骤和两两间多重比较的检验方法的步骤。

第七章非参数检验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Wilcoxon配对法、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H检验法、Friedman秩和检验法、两两比较的秩和检验法、中位数检验法和游程检验法。

理解Spearman法。

了解各种方法在中药学中的应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配对符号秩和检验(Wilcoxon配对法)

(一)配对比较的符号秩和检验的步骤和方法。

(二)样本中位数与总体中位数比较的符号秩和检验的步骤和方法。

第二节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

(一)原始数据的两样本比较

(二)频数表资料的两样本比较

第三节完全随机设计多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H检验法)

(一)原始资料多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二)频率表资料的多样本比较秩和检验

第四节配伍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Friedman秩和检验法)

(一)配伍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第五节两两比较的秩和检验

(一)多个样本间两两比较的秩和检验

(二)配伍组设计两两比较的秩和检验

(三)多个试验组分别与一个对照组比较的秩和检验。

第六节中位数检验法和游程检验

(一)中位数检验法

(二)游程检验:

样本序列的随机性检验和两样本比较。

第七节等级相关分析(Spearman法)

(一)计算等级相关系数

(二)对等级相关系数进行假设检验

三、考核知识点

(一)Wilcoxon配对法、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H检验法、Friedman秩和检验法、两两比较的秩和检验法、中位数检验法和游程检验法。

四、考核要求

(一)Wilcoxon配对法、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H检验法、Friedman秩和检验法、两两比较的秩和检验法、中位数检验法和游程检验法。

1、识记:

秩和检验的步骤。

2、领会:

非参数检验的适用范围。

Wilcoxon配对法、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H检验法、Friedman秩和检验法、两两比较的秩和检验法、中位数检验法和游程检验法的统计量构造的方法和各种检验方法的步骤。

3、简单应用:

利用Wilcoxon配对法、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H检验法、Friedman秩和检验法、两两比较的秩和检验法、中位数检验法和游程检验法解题。

4、综合应用:

利用各种方法解决中药学中的实际问题。

第八章相关与回归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总体相关系数的定义,样本相关系数的定义和计算,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计算和应用。

理解散点图的做法,相关系数的检验及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的估计方法。

了解多元线性回归和一元非线性回归。

回归分析方法在中药学中的应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相关

(一)散点图。

(二)总体相关系数的定义、样本相关系数的定义及计算。

(三)相关系数的检验。

第二节线性回归方程

(一)线性回归方程

(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三)预测与控制

(四)多元线性回归与一元非线性回归的简介。

第三节

估计

(一)概率单位法

(二)序贯法

三、考核知识点

(一)相关系数。

(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三)

的估计方法。

四、考核要求

(一)相关系数

1、识记:

总体相关系数的定义,样本相关系数的定义。

2、领会:

相关系数的检验。

3、简单应用:

计算样本相关系数。

4、综合应用:

利用相关分析的方法解决中药学中的实际问题。

(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1、领会:

回归方程的概念。

2、简单应用:

求变量X和Y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3、综合应用:

对求得的回归方程作显著性检验,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解决中药学中的实际问题。

(三)

的估计方法

1、领会:

概率单位法和序贯法。

2、简单应用:

会求

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第九章正交试验设计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正交设计的意义,用正交表安排试验、正确处理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确定较优方案的方法。

理解综合加权评分法和综合平衡法。

了解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在中药学中的应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正交表与交互作用

(一)正交表:

c:

表示这张正交表有C列,该表最多可安排C个因素的试验;

b:

表示这张正交表内只有b个水平;

a:

表示这张正交表有a行,应安排a次试验;

L:

表示正交表的意思。

(二)正交表的特点。

(三)交互作用:

因素之间的联合作用称为交互作用。

第二节用正交表安排试验

(一)用正交表安排试验的步骤。

(二)有关自由度的计算。

正交表的自由度

=试验次数-1=

;因素A的自由度

=A的水平数-1;因素A和因素B的交互作用

(三)选表的要求:

(四)表头设计。

(五)安排试验

第三节正交试验的数据分析

(一)试验结果的直观分析:

分析因素各水平的优劣、分析因素的主次、确定最佳试验方案。

(二)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

(三)各种离均差平方和的计算。

(四)显著性检验:

因素及交互作用是否显著,可通过F检验作结论。

第四节多指标试验

(一)综合加权评分法

(二)综合平衡法

第五节正交试验设计的灵活应用

(一)对于不等水平的正交试验,常用的方法有:

直接套表法和拟水平法。

(二)不等水平的交互作用。

选表、表头设计、安排试验、试验结果的直观分析。

(三)有重复试验的方差分析。

(四)显著性检验:

用试验误差去检验各因素及交互作用的显著性。

三、考核知识点

(一)正交表与交互作用。

(二)用正交表安排试验。

(三)试验结果的直观分析。

(四)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

(五)综合加权评分法和综合平衡法。

四、考核要求

(一)正交表与交互作用

1、识记:

交互作用的定义。

2、领会:

正交表

中a,b,c,L的意义。

(二)用正交表安排试验

1、识记:

用正交表安排试验的三个步骤,正交表的自由度

、每个因素的自由度、交互作用的自由度。

选表的要求:

2、简单应用:

用正交表安排试验。

(三)试验结果的直观分析

1、识记:

试验结果的分析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2、领会:

直观分析方法。

3、简单应用:

利用直观分析方法分析试验结果。

(四)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

1、领会:

方差分析方法。

2、简单应用:

利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试验结果。

(五)综合加权评分法和综合平衡法

1、领会:

两种方法的基本思想。

2、简单应用:

用这两种方法分析试验结果。

 

Ⅲ、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1.关于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考试大纲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数理统计课程的基本内容,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考试大纲所规定课程内容的具体化和系统论述,便于自学应考者自学、理解和掌握。

考试大纲和教材在内容上基本一致。

2.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1)本课程要求应考者掌握的知识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

(2)关于考试大纲中四个能力层次的说明:

识记:

要求应考者能知道本课程中有关的名词、概念、原理和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领会:

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简单应用:

要求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中的少量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综合应用:

要求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运用学过的本课程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二、关于自学教材的说明

《医药数理统计》:

何雁、马志庆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三版;

《医药数理统计》:

马志庆、周介南主编,科学出版社,2016年1月第五版。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要求,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把握指定教材的基本内容,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体现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

本课程兼顾理论性与应用性,内容广泛,自学考试命题的覆盖面广。

社会助学者应根据这门课程和考试命题的特点,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章节和重点问题,把重点辅导和兼顾一般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来确认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要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或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

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考核要求中各知识点都是考试的内容。

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能力层次的要求应结构合理。

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

识记占15%,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5%,综合应用占20%。

3、本课程试题的难易程度应适中。

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为:

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

应当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不是同一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的试题中都存在着不同的难度,切勿将二者混淆。

4.本课程考试的题型有:

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

5、考试方式为笔试、闭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60分为及格线。

6、特殊要求:

考试时可以带计算器。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1.随机变量X,Y相互独立,方差分别为DX=1,DY=4,则2X-5Y的方差为()

A-18B18C104D22

2.

为来自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