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22685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doc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doc

2018-2019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26分)

1.下面漫画《所思所想》告诉我们(  )

所思所想

A.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解决 B.人民生活总体上仍未达到小康水平

C.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D.应该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中心工作

2.“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指出,增强原始创新能力……瞄准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领域……使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明显提升。

我国之所以强调创新,是因为(  )

①创新是我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②我国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还比较落后

③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④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建设创新型国家,归根到底靠人才。

作为青少年应该(  )

①树立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远大志向

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③培养敢于实践、善于创新的精神

④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为科学家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习近平强调,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人大代表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④法律监督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手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下边漫画《“愚公移山”新传》的寓意是(  )

A.应加强合作,培养合作意识

B.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应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C.我国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D.人口过多与资源过度开发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6.2015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6周年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会在新疆人民会堂举行。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新疆社会逐步走向了健康快速发展的快车道,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基本小康的历史巨变。

这充分说明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是一项基本民族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C.破坏民族团结的因素仍然存在

D.新疆各族人民已形成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新型民族关系

7.“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沿线国家纷纷响应,这一战略构想正一步步付诸实施。

“一带一路”倡议(  )

①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②确立了我国在经济、政治上的霸主地位

③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形势

④表明我国要把对外开放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北京时间2016年6月1日4时50分许,位于马里北部加奥的联合国马里稳定团营区遭遇恐怖袭击,造成中国维和人员1人牺牲,多人受伤。

中国外交部表示不可容忍,要求马里政府和联合国方面立即对此展开调查,将凶手绳之以法。

这表明(  )

①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依然艰巨

②联合国是地区间最具权威性的国际组织

③和平与战争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④我国为地区的稳定、世界的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9.从阐述“中国梦”与“世界梦”相通,到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从倡导“一带一路”建设到筹建“亚投行”……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中国(  )

①树立了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②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③成为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10.2017年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500名各界贵宾作为正式代表出席。

这次论坛是我国首次以“一带一路”建设为主题举办的最高规格的国际论坛,也是继G20杭州峰会之后,再次就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中国贡献。

这说明(  )

①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

③中国树立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成为世界发展的主导者

④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在阿里巴巴公司上市仪式上,马云将带有公司徽标的T恤赠送给了在场嘉宾,上面印着他亲自选择的一句话: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这启示我们要(  )

A.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B.树立理想,执着追求

C.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D.追求理想,不惜代价

12.下列对下图中人物疑问的回答,恰当的是(  )

①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 ②要了解自己的个性和优势

③要学会套用他人成功模式 ④要考虑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34分)

13.阅读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大会列举了“十大成就”。

下面撷取部分成就,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成就一】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

(1)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1分)

  【成就二】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

(2)我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1分)

  【成就三】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环保产业年增长率为15.27%,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新增投资增长39%。

(3)成就三体现了我国坚持怎样的发展道路?

(1分)这符合哪一项基本国策?

(1分)

  【成就四】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图书出版第一大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08万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14%。

(4)成就四属于哪一方面的建设?

写出这一建设的一个成就。

(2分)

  【成就五】形成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随着“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各族人民在你来我往中增进了感情,民族团结之花开遍神州大地。

(5)“民族团结一家亲”说明了什么?

(1分)

(6)为维护民族团结,我们每个公民应该怎么做?

(2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

【争鸣】

  课堂上,同学们围绕我国科技发展现状发表了各自不同的观点。

(1)结合所学,评析两位同学的说法。

(4分)

【突破】

  没有核心技术就没有话语权!

笔头产品的生产工艺是国外企业的核心机密,我们必须自主开发一套前所未有的炼钢工艺。

为了给数百亿支圆珠笔安上“中国笔头”,国家早在2011年就开启了这一重点项目的攻关。

山西太钢集团耗时五年,终于生产出了“中国制造”的笔芯。

此次太钢集团的技术突破,则是生产出笔尖钢,也就是完成了材料技术攻关,从而为国产笔芯奠定了坚实的材料基础。

现在,一些笔头企业已经开始使用,在未来两年有望完全替代进口。

(2)太钢集团实现圆珠笔芯的“中国制造”主要依靠的是什么?

(1分)结合上述材料以及所学,简述其重要性。

(3分)

【践行】

  某校期中考试,围绕科教兴国设置了一道题,其中有一问是这样的:

联系自身,谈谈如何在学习、生活中培养创新精神。

以下是部分同学给出的答案:

小科:

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随时等待国家的召唤……

小继:

我将来要考上北航,造C919那样的国产大飞机……

小明:

我觉得创新精神应体现在平时学习、生活的具体行动中……

(3)在上述同学的答案中任选其一,深入、具体地将其补充、完善。

(2分)

15.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演出精彩纷呈,惊艳世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看了“北京8分钟”之后,两位同学有了下面的对话:

甲:

旧中国积贫积弱。

早在1908年奥运会之后,就有人提出:

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

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

中国何时才能举办一届奥运会?

乙: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派代表团参加了奥运会;新世纪,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新时代,2022年,北京又将举办第24届冬季奥运会;北京将成为世界首个举办夏冬两季奥运会的城市。

(1)北京能成为世界上首个举办夏冬两季奥运会城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分)

  材料二 下面两幅图分别呈现了“北京8分钟”的两类元素。

(2)请你说一说,在平昌冬奥会上“北京8分钟”为什么要展现上述两类元素。

(6分)

  材料三 “北京8分钟”讲述了新时代中国自信与风范,展示了中国新时代风貌。

围绕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发展,下面两位同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3)运用所学,对上述任一观点进行评析,并说明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漫画中人们所思所想的由“柴米油盐酱醋茶”变为“医教退保车房卡”,说明人们考虑的日常生活的内容有了很大变化,也说明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C正确。

主要矛盾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错误。

我国在20世纪末实现了总体小康,B错误。

我国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错误。

2.C 本题考查创新的原因。

②③④是创新的原因。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①错误。

故选C。

3.D 题干要求回答青少年应该如何创新,①②③符合题意。

④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回答了如何创新,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A 人大代表由人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②错误。

④与题意无关。

①③是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关键的正确理解,故选A。

5.B 资源是有限的,但子孙千千万,这说明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在严峻的资源形势下,应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B正确。

A与漫画寓意无关,排除。

C错在“禁止”,应该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错误。

故选B。

6.B 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型民族关系的知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A、D表述错误;C与题干无关。

故选B。

7.B 本题考查对外开放、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的形象等相关知识。

①③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正确认识和理解。

我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国家,②错误。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④错误。

故选B。

8.B 本题考查和平与发展的相关知识。

联合国马里稳定团营区遭遇恐怖袭击,我国维和人员1人牺牲,多人受伤,这说明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依然艰巨,也说明我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①④符合题意。

联合国是全球性的国际组织,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②③表述错误,排除。

本题答案选B。

9.D 由题干描述得知,从倡导“一带一路”建设,到筹建“亚投行”,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中国,树立了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成为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①②③④都正确。

故选D。

10.B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的理解及学生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但是中国不是世界的主导者,所以排除③。

故选B。

11.B 本题考查树立理想的知识。

“梦想还是要有的”,可见B符合题意。

A、C和实现理想的题意不符,应排除;D说法错误。

12.B 本题考查学会选择的知识。

在作出人生的重要选择之前,我们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多方面收集信息,学会辨别、筛选信息;还要考虑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实现的可能性;等等。

这样,才能作出最佳选择。

因此①②④符合题意。

对于他人成功模式可以借鉴,但不可套用,排除③。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13.答案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①绿色发展道路。

②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4)①文化建设。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5)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6)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

解析 本题以十九大报告为背景材料,以我国的发展成就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情况。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国策、新型民族关系等都是教材的基础知识,学生熟练记忆即可作答。

14.答案 

(1)两位同学的说法既有合理性,又有片面性。

我国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但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2)自主创新。

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②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③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④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3)选择其中一个观点写出理由即可。

如:

小科的观点:

努力学习,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文化和科学基础。

小明的观点:

创新精神体现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多思考、多观察、多动手、多实践等。

解析 第

(1)问,要求结合所学评析两位同学的说法。

需结合我国科技发展现状的相关内容,既肯定两位同学说法中合理的部分(科技成就),也要指出两位同学说法中片面的部分(科技差距)。

(2)问,太钢集团实现圆珠笔芯的“中国制造”主要依靠的是自主研发核心技术(或科技创新等),体现了自主创新。

创新的重要性,学生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第(3)问,本问要求围绕践行创新精神作答,需在所给三位同学的答案中任选其一,将其补充、完善,要深入、具体,否则会酌情减分。

15.答案 

(1)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分)

(2)文化元素:

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感受中华文化自信;感受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

(3分)

科技元素:

展现当代中国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取得巨大成就,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

(3分)

(3)甲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我们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也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各民族的文化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互相融合、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4分)

行为要求:

对待外来文化,不能照搬照抄,而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应努力学习和吸收其他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同时,应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文化的侵蚀。

我们要积极参加经典诵读和到革命基地参观学习等活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不迷失自己,不失去自身的独特性,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积极宣传中华民族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

(2分)

乙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对外开放是我国要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为适应全球化的发展,我们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也要坚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只有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上,才能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更不是盲目排外。

(4分)

行为要求:

在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

我们青少年应该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等。

(2分)

解析 第

(1)问考查学生对我国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的认识。

围绕根本原因回答,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问,分析“北京8分钟”的两类元素,包括文化元素和科技元素。

文化元素体现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才使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科技元素体现了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据此作答即可。

第(3)问,首先判断观点,然后回答理由。

甲同学的观点,依据怎样正确对待本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内容作答。

如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精粹,我们要积极地学习和主动汲取,去旧文化陈腐之糟粕;面对不同文化,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要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

乙同学观点考查我们应该怎样坚持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从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加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我们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道路;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等角度解答即可。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