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免费).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22831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免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免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免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免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免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免费).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免费).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免费).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免费).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免费).doc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免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免费).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免费).doc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坊巷桥头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这则史料最有可能反映的是哪一时期商业繁荣的景象?

()

A.商代B.汉代C.唐代D.宋代

2.宋代史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指南针是我国古代水手最早发明的

B指南针在宋代用于航海事业,但只起辅助作用

C宋代航海完全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D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知道了磁针指南的作用

辛弃疾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3.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

下列诗词与右图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相同的是()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4.郭沫若先生为山东某一历史名人纪念祠题写的楹联为: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这一历史名人是()

A.苏东坡B李清照C.辛弃疾D.陆游

5.《金史》记载:

“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

”这段材料描述的科技成就是()

A.火药 B.指南针C.印刷术 D.造纸术

6.图1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图1

A.行省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禅让制

7.下图反映的本质是()

A明代中央官制的变革 B明代地方制度的变化

C明代官制机构的简化 D皇权的不断加强

8.右图是北京故宫内的一处建筑,对于该机构的设置,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国家统一的需要

B.政令统一的需要

C.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

D.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C.明以前实行皇帝与丞相分权制度

9.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

“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A.秦丞相府B.唐尚书省

C.元中书省D.清军机处

10.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

“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

”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11.某中学历史研究型学习小组选题《中国封建王朝落日辉煌的实践》,请问以下哪位人物可以作为研究对象()

ABCD

12.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有个军机大臣和坤,号称“贪污之王”,他一定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么,清朝设置的军机处()

A.发生在顺治时期B.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体制度的确立

C.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D.限制了皇帝的权力

13.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

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的理由最有可能是()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14.下列各图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其中不属于专制决策结果的是

A.长城B.大运河C.军机处值房D.票号

15.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又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

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 D.国家大一统

16.下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

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A.出现了农村集市B.坊市分置

C.边境贸易繁荣D.商业市镇兴盛

17.《喻世明言》中有一则故事,描述一个新谚语:

“一品官,二品贾”,……在《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

“徽州风俗比商贾为第一等生,科第反在次者。

”请问这两本书中所反映的是哪个时代的社会现象()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18.清朝初期规定了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的制度。

此项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

A.加强了对宗教事业的管理B.团结了广大宗教人士

C.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D.粉碎了敌对势力分裂西藏的各种图谋

19.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

“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

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以下对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该政策禁止任何人的海外经商活动

B、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

C、主观上有维护清朝统治的意图

D、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

20.看下图:

鸦片战争前,中国沿海某城市的港口有许多外国船只往来,岸上有许多外国商馆,据此可判断该城市是()

A.香港

B.上海

C.宁波

D.广州

21.“大抵徽商……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材料表明徽商()

A.注重扩大对外贸易B.注重扩大商业资本

C.注重谋取政治地位D.注重扩大经营范围

22.电视剧《乔家大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商业的繁盛,也反映了当时我国著名商帮的实力。

明清时期,社会上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之说,“新安”和“山右”所指的商帮分别是()

A.苏商和晋商B.浙商和晋商

C.徽商和晋商D.苏商和徽商

23.右图是某中学生的漫画作品,与其相关的政策是()

A重农抑商B闭关锁国

C文化专制D八股取士

24.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

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全过程()

A帝国的彷徨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D王朝的振兴

25.行省制度,始于( )

 A唐朝   B宋朝C元朝D明朝 

26.郑和的远航最远到达(  )

A印度东西海岸        B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C波斯湾和红海沿岸      D苏门答腊和爪哇

27.戚继光自幼痛恨倭寇横行,十六岁时曾慷慨赋诗说(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  D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28.中俄两国签定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29.清朝设置的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的机构是(  )

A驻藏大臣  B乌里雅苏台将军  C伊犁将军   D台湾省

30、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  )

A北京的故宫  B承德避暑山庄  

C西安的兴庆宫 D西藏的布达拉宫

31.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  )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     B皇权战胜相权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缓和     D皇权日益加强

32.《西游记》反映了民众要求挣脱人身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它是通过塑造的下列哪一形象反映这一愿望的?

(  )

A唐三藏  B猪八戒  C沙和尚  D孙悟空

33.清朝建立军机处的目的是(  )

A加强皇帝的权力       B强化满洲贵族的权力

C实行军事民主化       D提高汉族权力

34.使明清时的科学技术和西方近代科技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B中国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C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特别是清朝实行文化专制、闭关锁国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D西方文艺复兴和数学的发展,推动了西方近代科技的诞生和发展

35.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的是

A铁木真B努尔哈赤C完颜阿骨打D大祚荣

35.我国历史上,管形火器出现是在(  )

A五代时期B北宋时期C南宋时期D元朝时期

36.《资治通鉴》记载的是(  )

A从传说中的黄帝到五代的历史B从传说中的黄帝到北宋的历史

C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D从战国到北宋的历史

37.宋元时期,绘画艺术的特征是表现人民生活的风俗画的出现和日益增多,这主要是因为(  )

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B.对外贸易的发展

C.文化事业的发展D.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二、分析题:

1.南宋郑樵曾在《通志》中说:

“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

”相关的历史图示、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时不可或缺的工具。

阅读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图片和图示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D

D

太尉

A

B

C

图一秦朝中央机构图二唐朝中央机构

图三明朝中央机构图四清朝军机处内景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图一、二中字母所代表的历史含义。

(4分)

(2)图三揭示了明朝中央集权制度怎样的变化?

(2分)

(3)从图一到图四,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

(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300年前,17世纪末,中国的康熙皇帝……善于吸收新鲜知识,康熙还向洋教士学几何题;康熙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改革税制,力度不可谓不大,也开创了康乾盛世,取得不少成绩。

材料二300年前,我国曾经有过惨痛的历史教训,康熙对当时的工业化萌芽不感兴趣。

150年后,在新的海上航路使世界地域一体化的进程中。

1840年西方的工业经济的产物一一坚船利炮打跨了中国小农经济大刀长矛,其实直到1860年中国和印度还分居世界工业产量(以手工业产量为主)的第一位和第二位。

——《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对康熙的作为作简要评价。

(不能照抄原文)(3分)

(2)试分析康熙对当时的工业化萌芽不感兴趣的社会原因。

(3分)

(3)为什么说康乾盛世为日后的衰败埋下了祸根?

(4分)

24、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

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表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材料二 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信中说: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思体恤。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实际上是清朝的什么政策?

材料二中乾隆皇帝所言是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吗?

为什么?

(3分)

(2)基于以上根本原因,明清两代还采取过哪些相关政策?

这些政策造成了那些严重后果?

(6分)

一、选择题:

共3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为符合题意的答案。

每小题2分,共60分。

答案必须填入下列表格中,否则不给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A

A

C

A

D

B

C

C

A

A

D

D

D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B

D

C

D

D

A

C

A

D

D

C

B

A

22

(1)A.丞相B.御史大夫C.尚书省D.中书省(4分)

(2).废除丞相,六部直属于皇帝。

(2分)

(3)专制皇权不断加强趋势。

(2分)

(4)图片:

创设历史情景;再现历史;体验历史。

(1分)

图示:

理清线索,构建知识结构;形象、直观地展示历史知识(1分)

23.

(1)善于吸收新知识,重视农业,对工业化不感兴趣。

(3分)

(2)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对外来商品需求很少,对世界缺乏认识;(3分)

(3)君主专制;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文字狱。

(各1分,共4分)

24、

(1)闭关锁国政策。

(1分)不是;(1分)因为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要维护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和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1分)

(2)还沿用历代统治者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并都实行过“海禁”政策。

(2分)重农抑商的后果是影响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正常流通,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阻碍近代化因素萌芽的萌芽。

(2分)“海禁”的后果:

影响了沿海人民的生活;妨碍了中外贸易;造成中国落后于世界。

(2分)

(3)回应: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1分)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