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23204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6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复习资料.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复习资料.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复习资料.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复习资料.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复习资料.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复习资料.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复习资料.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复习资料.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复习资料.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复习资料.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复习资料.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复习资料.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复习资料.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复习资料.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复习资料.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复习资料.doc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复习资料.doc(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复习资料.doc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复习资料

▲生物学:

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P1)

▲观察:

(肉眼观察或仪器观察)目的明确,观察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及时记录等。

(P2)

▲调查:

步骤:

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P7)

▲资料收集和分析:

1、资料的形式:

文字、图片、图表以及音像资料等。

2、收集资料的途径:

图书查阅;咨询有关人士;上网搜索。

(P12)

▲实验:

设计对照实验,变量唯一。

(P15)

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探究:

过程: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P14)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P2)

注:

机器人、钟乳石、珊瑚都不是生物,都没有生命,不符合生物的特征。

(P6)

▲生物的归类(P9)

1、按照形态结构:

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2、按照生活环境:

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3、按照用途:

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P11)

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共同构成了生物圈。

厚度:

20千米左右范围;大气圈的底部: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

(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水生生物,水面下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

土壤,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P12)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P13)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P14)

1、非生物因素:

光、温度、水、空气等。

2、生物因素: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的关系:

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注:

1、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P19)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骆驼失水很少和骆驼刺的根很长是对干旱的适应;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的适应;旗形树的树冠的形状是对风的适应。

现存的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生态系统: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P22)

组成:

1、生物部分:

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

2、非生物部分:

阳光、水、空气、温度等(课本27页练习1)

食物链: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以吃与被吃的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食物网:

一个生态系统中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而形成的复杂的营养关系。

(P24)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的越多。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P26)例如:

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

原因是:

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P28)

生态系统的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P29)

森林生态系统: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绿色水库”

湿地生态系统:

净化水源、蓄洪抗旱,“自然之肾”,典型:

沼泽

城市生态系统:

人类起重要的支配作用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

从非生物因素来说;从地域关系来说;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

(P30)

注意:

DDT的例子(课本31页);有毒物质富集(课本26页);生物圈Ⅱ号(课本33页)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练习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构造(P36)镜座镜柱镜臂载物台通光孔压片夹遮光器(光圈)反光镜转换器镜筒物镜目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反光镜:

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

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遮光器:

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粗准焦螺旋:

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小。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

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2、显微镜的使用:

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显微镜的使用P37-38的图要掌握)

3、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注意: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观察细胞结构: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永久玻片和临时玻片)(P42)

1、常用玻片标本: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注:

课本43页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实验课本47页口腔上皮细胞实验

2、临时装片制作的一般步骤:

净→滴→取→浸→展→盖→染

3、植物细胞模式图(P45)动物细胞模式图(P48)

4、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

支持、保护细胞膜:

保护;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膜:

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细胞质:

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液态的,可以流动,内有细胞器等细胞核:

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

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线粒体:

进行呼吸作用液泡:

有细胞液

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

注:

人体或动物体的各种细胞虽然形态不同,基本结构却是一样的。

P49练习1、2

6、19世纪30年代,两位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

7、恩格斯把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达尔文进化论并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1、细胞中的物质有机物(一般含碳,分子较大,可燃烧):

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无机物(一般不含碳,分子较小):

水、无机盐、氧等

注意:

图Ⅱ-7细胞膜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2、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

(P53)

叶绿体:

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线粒体:

进行呼吸作用,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联系:

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区别:

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是指上一代传给子代的控制该物种遗传性状的全部信息。

1、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多莉羊例子p55,57页1、2题

2、遗传信息的载体——DNA(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3、基因是指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断。

4、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注:

1)、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同种生物个体染

色体的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2)、人的体细胞内含有23对染色体。

3)、染色体数量的恒定对生物正常的生活和传种接代都是非常重要的。

5、细胞中有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上有遗传信息,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P58)

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生物由小长大:

细胞的分裂(细胞数量的增加)和细胞的生长(细胞体积的增大)

2、细胞的分裂过程:

细胞核分裂→细胞质一分为二→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壁→细胞一分为二

3、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染色体数量加倍,等分到两个新细胞中。

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4、癌细胞最初是由正常细胞变化而来的——癌变。

特点:

分裂非常快;癌的转移。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分化:

在生物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

组织:

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1、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保护、分泌)、肌肉组织(收缩、舒张)、神经组织(产生和传导兴奋)、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

2、植物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分生组织(分裂产生新细胞)、保护组织(保护内部柔嫩部分)、营养组织(储藏营养物质)、输导组织(运输有机物、水分和无机盐)

器官: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

绿色开花植物的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注:

大脑:

神经组织、肌肉组织;胃:

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根尖纵剖面(P66图Ⅱ-21)课本65页练习第3题课本57页最后一段

系统: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结构。

人体内的八大系统:

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这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消化系统: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P64图Ⅱ-19)

生物体结构层次:

▲单细胞生物

1、常见的单细胞生物:

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

鱼类饵料、净化污水;有害:

危害人体健康、形成赤潮注意:

草履虫见课本70页图,71页2题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1、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为:

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病毒结构:

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比细胞小的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他们的大小。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里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3、与人类的关系:

害处:

引起人类和动植物患病益处:

用于生物防治、基因工程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分为四大类群: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

1、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

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2片子叶)(双子叶植物)

玉米种子:

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1片子叶)、胚乳(单子叶植物)

胚是幼小的生命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子叶和胚乳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为种子的萌发和早期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种皮能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

2、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3、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种子无果皮包被)和被子植物(种子有果皮包被)。

常见的裸子植物:

油松、雪松、云杉、银杏、苏铁、侧柏等

常见的被子植物:

玉米、小麦、水稻、牡丹、刺槐、槟榔、玫瑰、菊、杏、苹果等

4、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果皮可以保护种子免受昆虫的叮咬,以及外界环境中其他不利因素的危害。

5、种子的传播方式:

借助风力、水力、动物等传播。

注意:

课本84页表和85页图,课本88页2题

▲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种子的萌发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籽粒饱满、具有完整的胚、储存时间短、已度过休眠期。

3、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100%)和抽样检测

4、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子叶和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

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植株的生长

1、根尖的结构:

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2、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伸长区

3、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数量的增加,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4、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开花和结果(P101)

1、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2、花的结构:

花瓣、花蕊【雌蕊(柱头、花柱、子房)雄蕊(花药、花丝)】花托、萼片

3、传粉:

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4、受精:

花粉粒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7、人工辅助授粉

目的:

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传粉的不足。

方法:

先采集花粉,然后把花粉涂抹或倾斜撒在同种植物的柱头上。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P107)

1、植物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水

(1)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水分可以保持植物体的固有姿态

(3)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4)水参与了植物体内的代谢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水分充沛:

植株高大(森林)水分适中:

植株较小(草原)

水分缺少(干旱):

不毛之地(荒漠)

3、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P109)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1、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增大了根吸水的表面积)。

2、茎的结构:

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

3、物质的运输途径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

有机物的运输:

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自上而下运输

4、茎不断长粗的原因:

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蒸腾作用:

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2、叶片的结构:

上表皮、下表皮(有较多的气孔)、叶肉、叶脉

3、气孔的结构:

半月形保卫细胞,细胞壁薄厚不均,外壁厚,不易伸展,内壁薄,易伸展;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4、蒸腾作用的意义

能够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

‚可以降低植物的温度,避免被阳光灼伤

ƒ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实验: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1)步骤:

a、暗处理:

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

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b、叶片遮光:

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目的:

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c、溶解叶绿素:

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酒精中隔水加热,目的:

溶解叶片中叶绿素;酒精隔水加热,避免酒精因加热导致燃烧。

d、加碘显色:

用碘液染色,淀粉遇碘液变蓝。

(2)结论:

a、叶片见光部分产生淀粉;b、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光合作用

(1)概念: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2)实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3)反应式:

(4)意义:

a、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

b、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c、维持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

(5)在农业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注:

如果将绿叶比做制造有机物的“工厂”,它的机器是叶绿体,动力是光能,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车间是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2、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作用

(1)概念: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2)反应式:

(3)意义:

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

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4)在农业上的应用:

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

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3、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注:

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植物的呼吸作用就越强。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说明:

蜡烛的燃烧需要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小白鼠的呼吸需要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结论:

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2、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注:

光照越强,光合作用也就越强。

附: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和联系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区别

部位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所有活细胞

条件

有光无光均可

原料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产物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

能量转变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系

如果没有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呼吸作用就无法进行。

这是因为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如果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无法进行。

这是因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原料的吸收和产物的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正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植被:

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

2、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3、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1)森林占主体,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16.55%,人均森林面积为0.128公顷,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

(2)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乱砍滥伐,形成荒山‚过度放牧,草场退化、沙化。

4、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我国于1984年和1985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力求使我国对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尽快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每年3月12日定为全国的“植树节”。

5、热带雨林-----地球的肺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一、人的由来

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现代类人猿包括:

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人类的进化过程:

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

2、人的生殖

1)概念:

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

2)精子、卵细胞和受精

精子:

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

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初期发育提供营养

受精: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场所:

输卵管

3)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发育:

受精卵→胚胎→胎儿→婴儿营养:

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

受精卵在移入子宫的过程中,不断分裂发育成胚泡。

移入子宫以后,植入子宫内膜,这个过程称为怀孕;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怀孕40周,胎儿基本发育成熟,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一过程称为分娩。

3、青春期

2)青春期的卫生:

遗精:

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月经:

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

与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女孩月经期应该注意保持心态良好,坚持适当的运动,注意个人卫生等。

树立伟大的理想,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做到自尊自爱。

4、计划生育——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具体要求: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意义:

坚持晚婚、晚育,对于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

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二、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蛋白质: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为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

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脂肪:

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一般情况下,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维生素:

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维生素A:

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B1:

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

维生素C: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

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

水:

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

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

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

含钙的无机盐: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含磷的无机盐:

厌食、贫血、肌无力 含铁的无机盐:

缺铁性贫血含碘的无机盐:

地方性甲状腺肿

含锌的无机盐:

生长发育不良

2、消化和吸收

消化:

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被吸收的过程。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P32图Ⅳ-21,P34解读曲线图)

消化腺: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2)胃腺——分泌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肠腺——分泌肠液,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4)胰腺——分泌胰液,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5)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唾液腺、胰腺、肝脏位于消化道外,胃腺和肠腺位于消化道内。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乳化脂肪。

1)食物的消化

蛋白质:

消化始于胃,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

糖类:

消化始于口腔,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

脂肪:

消化始于小肠,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2)吸收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被吸收后,随着内壁毛细血管中的血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