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本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笔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3389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6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本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苏教版本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苏教版本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苏教版本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苏教版本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苏教版本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苏教版本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苏教版本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苏教版本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苏教版本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苏教版本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苏教版本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苏教版本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苏教版本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苏教版本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苏教版本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苏教版本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苏教版本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苏教版本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笔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苏教版本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笔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本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笔记.docx

《苏教版本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本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笔记.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本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笔记.docx

苏教版本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笔记

五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材料

1、师恩难忘

一、字词过关

正zhēng正月盛shèng茂盛散sàn散步教jiāo教书

Zhèng正好chèng盛饭săn散文jiào教诲huì

终生难忘歇脚渴望揭露滋润喜滋滋恍如恍然大悟恍惚

身临其境喝水响遏è行云慈祥磁铁晃动摇晃

二、课文点拨

1、《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记叙文。

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他通过对小学一年级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我对文中“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这句话的理解是:

(老师讲了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激起作者对文学的热爱与向往,最终使作者走上了文学之路。

)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3、词语解释并造句

(1)娓娓动听:

形容说话婉转生动,使人爱听。

奶奶摇着蒲扇娓娓动听地向我们讲述《猴子捞月》这个精彩的故事,事隔多年,我仍记忆犹新。

(2)身临其境:

亲身来到某种境地(体验感受)。

看着这幅美丽的风景画,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3)戛然而止:

形容声音突然停止。

上课铃一响,教室里的喧闹声戛然而止。

 (4)引人入胜:

胜,胜境,美好的境地。

文中指田老师讲的故事很有吸引力,把人带到了美妙的境地。

这篇文章的描写十分引人入胜。

(5)恭恭敬敬:

对尊长或宾客严肃而有礼貌。

每当遇到老校长时,我都会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木成材需时十年,而培育人才却要上百年,说明培养人才之难,也说明培养人才是百年大计,不容忽视。

学校本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宗旨办学,源源不断的像社会输送人才。

三、拓展提优

(一)根据提示写成语。

 1、形容口才好的成语有:

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连珠、出口成章、语惊四座

2、形容人才学出众的成语:

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博古通今

3、八字成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二)赞美老师的名言: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三)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书左丞丈二十二韵》

 

(2)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西汉刘向

 (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

(四)关于老师的比喻:

1、老师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我们;老师是白帆,载着我们驶向知识的彼岸;老师是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航程。

2、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五)我想对老师说:

1、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作出的奉献!

诗词歌赋,颂不完对您的崇敬!

2、您用知识的甘露,浇灌我们理想的花朵;您用心灵的清泉,孕育我们情操的美果。

踏遍心田的每一角,踩透心灵的每一寸,满是对您的敬意与感激。

3、有人说,师恩如山,因为高山巍巍,使人崇敬。

我要说,师恩似海,因为大海浩瀚,无法估量。

在我心中,您是“真的种子,善的信使,美的旗帜”。

(六)赞美老师的成语

诲人不倦废寝忘食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孜孜不倦德才兼备

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呕心沥血德高望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七)关于刘绍棠:

1、刘绍棠(1936—1997),北京人,中国著名作家。

1949年在中学读书时开始发表独创作品。

1951年曾经在河北省文联工作。

他创作的短篇小说集:

《青枝绿叶》等,中篇小说《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瓜棚柳巷》、长篇小说《京门脸子》

2、《老师领进门》又名《师恩难忘》

2、陶校长的演讲

一、字词过关

1、填同音字:

Liàn 锻(炼)(炼)钢(炼)字 精(练)熟(练)  简(练)留(恋)铁(链)

Jí  立(即)(即)使 (及)时  奋笔(疾)书极(端)(吉)祥焦(急)

Li  (历)史  (历)来 鼓(励) 激(励) 勉(励)   再接再(厉)(厉)害 

xū(需)要必(需)品(需)求必(须)

biān(鞭)策(鞭)打马(鞭)(鞭)炮编(写)(蝙)蝠(煸)炒

2、写形近字:

否定锻炼道德堡垒策略鞭策源泉坚忍不拔即使辨别培养指导

歪斜绸缎获得磊落束缚方便原来挑拨离间既然辩论陪伴差异

3、多音字

否fǒu否定否则否认是否pǐ否极泰来

担dān承担担当担任担心dàn重担挑担子扁担

觉jué自觉感觉觉醒觉悟察觉jiào睡觉午觉

长cháng长足长短长吁短叹长寿zhăng生长长大

空kÒng填空空白空闲空缺kōng时空空气天空

二、课文点拨

 1、“陶校长”是陶行知,他被毛泽东主席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他要求学生每天从身体、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

听了陶校长的演讲我懂得了健康是生命之本;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工作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陶校长的演讲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2、这是一篇演讲稿。

演讲是指在群众集会上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

演讲的主要特点:

真实性、鼓动性。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的词语写一句话。

( 1)、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即使困难再大,我们也要想办法解决,绝不能向困难低头。

即使他真的做错了什么,你也不该用这么粗暴的态度对待他,毕竟他还小,不懂事,你可以和他好好说。

(2)、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

  我们既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也要重视道德的修养,学做真人。

要想把作文写好,既要多读好文章,向书本学习,也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在生活中积累材料。

三、拓展提优

1、陶行知的名言。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3)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4)我是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5)中国人,我爱中华国。

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

2、关于学问的名言:

有学问的人自有万贯在腰间。

(菲得洛斯)心灵中的黑暗必须用知识来驱除。

(卢克莱修)

3、关于勤学的名言警句: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4、关于健康的名言:

(1)谚语:

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人怕不动,脑怕不用”、

“饭后散步,不进药铺”

(2)名言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

--(美)爱默生

只有身体好才能学习好、工作好,才能均衡地发展。

--周恩来

5、关于品德名言: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

6、关于工作的名言

人生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工厂,那里没有懒人的位置。

工作吧!

创造吧!

罗曼罗兰

7、成语

(1)表示人物意志坚定的成语:

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坚忍不拔坚定不移

(2)表示做事专心认真的成语:

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一心一意聚精会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兢兢业业

3、古诗三首

一、课文点拨

 1、《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诗歌记叙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

通过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之情)。

(1)字词解释

寻:

寻访。

隐者:

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不遇:

没有见到。

童子:

小孩。

这是指隐者的弟子。

 只:

仅仅,只是 言:

回答说。

  

云深:

指山上云雾缭绕。

处:

地方。

(2)诗意:

 在山林中的一棵松树下,我向隐者的小弟子询问他师父的去向。

他回答说师父采药材去了。

师父其实就在这座旷远的大山里。

但是山上云雾迷蒙,那个小弟子也不知道他师父到底在什么地方了…… 

(3)问答式这首诗首句问,下三句答,不是一问一答,而是藏问于答,几问几答分别为:

“你的师父干什么去了?

”(我师父采药去了。

“他上哪儿采药去了?

”(就在这座山中)

“你能带我上山找到他吗?

”(山上云雾弥漫,我也不知道究竟在什么地方)

2、《所见》是(清)朝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

古诗动静结合,活泼有趣,牧童先是(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是因为他“(意欲捕鸣蝉)”。

我们还从诗中“"(捕鸣蝉)”一词中可见当时是(夏季)。

“骑黄牛”表现了牧童悠闲自在的神态,“歌声”表达牧童愉快的心情。

(1)字词解释:

不知处:

不知道在何处。

振:

震荡。

林樾:

林中成阴的地方。

樾:

树阴。

捕:

捉意欲:

心想。

鸣蝉:

正在鸣叫的的知了

(2)“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大概是想捕捉那只正在鸣叫着的蝉,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歌唱,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这两句是因果关系。

)(3)诗意: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二、拓展提优

1、袁牧,清代诗人,号随园老人。

著有《小仓山房文集》与《随园诗话》等。

与纪晓岚并称“南袁北纪”。

“所见”,即诗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画面。

2、贾岛,唐代诗人。

贾岛的诗以清奇僻苦著称,与孟郊并称为“苦吟诗人”。

早年出家为僧。

传说贾岛在长安跨驴背吟“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炼“推”、“敲”字不决,后世乃以斟酌文字为“推敲

3、我还知道的隐者有陶渊明,他抒发隐逸情怀的诗句有: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4、唐朝诗人雅称: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

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诗豪-------刘禹锡

诗星------孟浩然诗杰----王勃诗囚----贾岛、孟郊

3、搜集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村居(高鼎)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小儿垂钓 (胡令能)

 草长莺飞二月天,    篱落疏疏一径深,      蓬头稚子学垂纶,

 拂地杨柳醉春烟。

    树头花落未成阴        侧坐莓苔草映身。

 儿童散学归来早,    儿童急走追黄蝶        路人借问遥招手。

 忙趁东风放纸鸢      飞入菜花无处寻。

      怕得鱼惊不应人。

  

4、岁寒三友:

松、竹、梅    

     《青松》《红梅》《梅花》《竹石》

陈毅  陈毅 王安石郑板桥

大雪压青松,隆冬到来时,墙角树枝梅咬定青山不放松,

青松挺且直。

百花迹已绝。

凌寒独自开。

立根原在破岩中;

要知松高洁,红梅不屈服, 遥知不是雪,千磨万击还坚劲,

待到雪化时。

树树立风雪。

   为有暗香来。

任尔东西南北风。

练习1

一、感受“风”的魔力

1.唐代李峤《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2.含有“风”的诗句:

春风: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含杨柳风。

——宋志南《绝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

夏风: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秋风: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三国曹操《观沧海》

冬风: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高适《别董大》

二、感受“诗中有画”的魅力

《题秋江独钓图》是清代杰出诗人王士禛的一首题画诗。

诗中描写一个渔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钓的情形:

一件蓑衣、一顶斗笠、一叶轻舟、一支钓杆,垂钓者一面歌唱,一面饮酒,虽然独自钓起一江的秋意,但逍遥中不免深藏几许萧瑟和孤寂。

唐代柳宗元的《江雪》、李白的《独坐敬亭山》都表达了这样的情感。

“诗中有画”指描写景物的诗,有画的意境,使人如见其景,如置画中。

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

苏轼称赞王维“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

如王维《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三、学会请教

当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自己又不能解决时,就要去请教别人。

请教时,一是要把想请教的问题说清楚;二是注意有礼貌,说话得体。

俗话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在交际中,一定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如您好、请、对不起、打搅、包涵等等,虚心向别人请教。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一、字词:

形近字:

锦 绵多音字:

二、课文:

1课题的含义是(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发现其中的奥秘。

2、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们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A,这段话既是文章的开头,也是文章的(结尾),这叫(首尾呼应)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神奇,召唤着人们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B,这段话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为什么?

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

 (答:

因为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同时绿色象征着生命,象征着活力,所以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

我喜欢这样的课本,因为大自然中隐藏着许多奥秘,能给我们带来欢乐和收获。

三、拓展练习:

1、描写自然风光的成语:

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花红柳绿、沃野千里

2、仿写诗句:

青山说:

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

绿水说:

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

(小鸟说):

(飞翔吧),(飞向辽阔的天空),(展示少年的才华)!

(沃野说):

(耕耘吧),(付出辛勤的汗水),(收获甜蜜的果实)!

3、学完这课,你想到了那些名言?

(实践出真知;百闻不如一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5装满昆虫的衣袋

一、字词过关

1.形近字辨析

夜(幕)屏(幕)(暮)色坟(墓)羡(慕)招(募)描(摹mó)

(纺fǎng)织(妨fáng)碍(防fáng)备模(仿fǎng)作(坊fāng)(彷páng)徨(访fǎng)问

2.多音字组词

lóng(笼子)zài(载歌载舞、满载而归、装载)ě(恶心)

笼载恶è(凶恶)

lǒng(笼罩)zǎi(记载、三年五载)wù(可恶)

sai(瓶塞)zhāo(棋高一着)zhuó(着色、着陆、衣着)

塞sai(要塞、塞外)着着

se(堵塞)zháo(着急、着迷)zhe(看者、听者)

二、课文点拨

1、课文记叙了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他著有《昆虫记》。

课文写了两件事,一件是抓纺织娘忘了回家,一件是捉小甲虫受到父母的责骂。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从小就应当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

2、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

(答:

“装满昆虫的衣袋”最能集中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珍爱,懂得一个人只有执着追求,才能在他从事的事业中取得辉煌的成就。

三、拓展练习:

1、照样子写词语:

甜滋滋:

香喷喷、水灵灵、白花花、湿漉漉

鼓鼓囊囊:

勤勤恳恳、支支吾吾、吞吞吐吐、风风雨雨

鸟栖虫居:

龙吟虎啸、狼奔豕突、狼吞虎咽、龙飞凤舞

2.口语交际

读了《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后,如果你的父母反对你像法布尔那样去观察自然,认为那是在玩,在浪费时间,那么你准备怎样说服你的父母呢?

先说一说,然后写下来。

爸爸妈妈,我觉得《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中。

法布尔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大自然是多姿多彩的,它激发我们去发现它的奥秘,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知识,同时也收获了快乐,这对我们是有好处的。

6、变色龙

一、字词过关

1.形近字同音字组词:

震(地震震惊震耳震怒)振(振兴振作震动振臂高呼)

桶(水桶油桶)筒(竹筒笔筒袖筒)

拒(拒绝拘捕)距(距离相距)

司(司机各司其职司令)伺(伺机sì伺候cì)饲sì(饲养饲料)

2.多音字组词:

似sì(似乎好似似是而非)shì(似的)

模mú(模样模子一模一样)mó(楷模模型模仿模糊模棱两可)

刹chà(刹那间宝刹)shā(刹车)

3.近义词辨析

捕捉捕获捕食

同:

三个词都有捉拿、逮的意思。

异:

捕捉指搜捕,捉拿;捕获指捉到,抓到;捕食指动物捉取并吃掉食物。

例句:

(1)警车呼啸着向城东疾驰,去捕捉这起案件的元凶。

(2)经过连日奋战,警察依循蛛丝马迹,顺藤摸瓜,终于捕获元凶。

(3)两只凶悍的非洲狮正在大草原上捕食。

二、课文点拨

1.变色龙,学名(避役),因为它能够(根据环境迅速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求得自身的安全,所以俗称变色龙。

2.本文通过我们(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的特点,从而提醒人们应当(保护动物)。

3.简要的介绍一下变色龙。

变色龙会变色,外形奇特,一目二视,捕食神速;课文主要写了变色龙外形奇特,捕食快而准,善变色三大特点。

4.课文写变色龙外形特点时,按"全身――头――身躯"的顺序介绍,突出了变色龙外形的奇特;写捕食时先写 "朋友介绍",再写"亲眼目睹",向我们展示了变色龙捕食迅速而精准的特点;写变色特点时抓住"名副其实",让我们领略了变色龙能随环境变化而变色的特点。

5.感受文末句“因为变色龙数量不多,所以我们将它放回了原始森林。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每一种小生灵都是可爱的,每一种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

我从中体会到要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6.课后习题

习题2造句:

绘声绘色——他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自己的旅游经历,大家听了好羡慕。

名副其实——九寨沟可真是名副其实的旅游胜地啊!

三、拓展提优

1.多字成语:

三字成语:

安乐窝莫须有败家子绊脚石大手笔

五字成语:

行行出状元恨铁不成钢习惯成自然功到自然成疾风知劲草一问三不知

六字成语:

真金不怕火炼有志者事竟成事实胜于雄辩有眼不识泰山此一时彼一时

七字成语: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为五斗米折腰此地无银三百两浪子回头金不换

2.动物之妙喻

变色龙-见风使舵的人小绵羊—百依百顺的人笑面虎—笑里藏刀的人

井底蛙—孤陋寡闻的人孺子牛—鞠躬尽瘁的人千里马—大有作为的人

黔之驴—无计可施的人地头蛇—称霸一方的人哈巴狗—趋炎附势的人

替罪羊—代人受过的人纸老虎—外强中干的人铁公鸡—一毛不拔的人

笼中鸟—失去自由的人老黄牛—任劳任怨的人老狐狸—奸诈狡猾的人

3.表达“看“的词语:

窥探 观望 凝视 眺望 端详 注视 扫视 仰视 俯视 

4.仿“刹那间”写词:

顷刻间霎时间一瞬间转眼间一刹那眨眼间

5.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鼠目寸光鸡飞狗跳画蛇添足龙飞凤舞龙潭虎穴兔死狐悲

6.保护动物公益用语:

(1)保护珍稀动物,维护生态平衡。

(2)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人人有责.

(3)没有动物的地球,是没有生机的死海.

7.动物特殊的生存本领(是其适应环境的结果)

(1)枯叶蝶两翅酷似枯叶,当两翅并拢停息在树木枝条上时,很难与将要凋谢的枯叶相区别

(2)“沙漠之舟”骆驼的本领:

骆驼脚掌宽大、脚垫厚实,有利于在滚烫的沙漠中行走;鼻孔可关闭、睫毛粗长可抵御风沙;驼峰可贮存水分和能量等适应沙漠环境的特征。

(3)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身上条纹的作用:

在阳光或月光的照射下,由于斑马身上的黑白颜色吸收和反射光线的强弱不同,能破坏和分散身形的轮廓。

从草丛里望去,很难与周围的环境区分开来,从而给敌人造成错觉,保护其免受更多的攻击。

(4)大海里的章鱼随身携带装满“墨汁”的黑囊,遇到险情时,便将墨汁射出,施放“烟雾弹”,乘机逃之夭夭。

(5)贝类一旦发现敌情,它们就把头脚缩进硬壳中。

(6)南美大陆的负鼠,当面临危险时,便躺在地上,闭上双眼,呼吸缓慢,仿佛死了。

7、金蝉脱壳

一、字词过关

1.形近同音字字:

柿(柿子) 肺(肺腑之言)沛(充沛) 

趴(趴下)扒(pá扒草扒手bā扒下扒拉)

协(协商 协和 协调)胁(威胁 胁从)谐(和谐诙谐)偕(白头偕老 偕同)

恢(恢复天网恢恢)诙(诙谐)

2.多音字:

壳 qiào(地壳金蝉脱壳)ké(贝壳外壳脱壳)

颤chàn(颤抖 颤动) zhàn(颤栗 打颤 寒颤)

几jī(几乎 茶几) jǐ(几个 几何 所剩无几)

舍shě(舍得施舍舍近求远)shè(旅社宿舍退避三舍)

横héng(纵横交错横竖横截面)hèng(蛮横无理横财横死)

干gān(干净干燥不相干干涉)gàn(干活干线枝干)

降jiàng(降落下降降低降级)xiáng(投降宁死不降降服归降)

二、课文点拨

课文:

《金蝉脱壳》按照“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时间顺序,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培养我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蝉脱壳的顺序:

背—头—脚—尾,脱壳过程写得具体生动,说明我观察十分细致。

脱壳后围绕奇迹般的变化写了四个方面:

一是翅膀变大;二是身上的颜色由浅变深;三是翅膀出现精巧的斑纹;四是触角显现灰白色光环。

三、拓展提优

1、照样子写词:

枝繁叶茂:

桃红柳绿、风和日丽、山清水秀、风平浪静

2、当你阅读“金蝉脱壳”的具体过程时,一定被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吸引了吧。

那你想到那些名言呢?

(观察,观察,再观察。

——巴甫洛夫;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三十六计:

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渡陈仓

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

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途伐虢

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美人计空城计

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

练习二

一、歇后语积累

1.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2.孔夫子搬家——尽是书3.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4.吃了秤砣——铁了心5.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6.张飞w吃豆芽——小菜一碟7.韩信点兵——多多益善8.张飞绣花——粗中有细9.搭在弦上的箭——一触即发

10.秃子打伞——无法无天11.玻璃杯沏茶——看到底12.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13.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14.三个指头捏田螺——稳15.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二、歇后语填空练习

1.这位商人制造假货,最后被没收了财产,一无所有,真是(竹篮打水——场空)。

2.我们家门口的超市特别小,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

3.小张本想帮助小李,没想到却遭到了小李的指责,小张生气地说: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我以后再也不管这闲事了!

4.王刚和李明下了几盘棋,刘军问李明:

“你胜了几局?

”李明皱着眉头说: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5.我们要有长远的打算,可不能(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6.你骗了我的钱又来假意安慰我,这不是(猫哭耗子----假慈悲)吗!

7.小亮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