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世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3647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世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物质世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物质世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物质世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物质世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物质世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物质世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物质世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物质世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物质世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物质世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物质世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物质世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物质世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物质世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物质世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物质世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物质世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物质世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物质世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质世界.docx

《物质世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世界.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质世界.docx

物质世界

物质世界

 

一.沉与浮

(一)浮力的存在和测量

1、液体的浮力。

船能浮在水面上,但有时候确会沉入大海呢?

有些人游泳会淹死,而有些人却可以在死海上看书呢?

(除了游泳的技巧)

【实验】把密封的可乐空瓶摁入水中,放手后观察现象

得出:

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实验】,先用手托一下悬挂在空气中的物块,使测力计的读数变小。

(物块受到手对它向上的托力);将物块浸没在水下,测力计的读数也变小。

(水对物块有一个向上托的力)

这个向上托的力就是浮力,得出:

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

F浮=F-F‘。

(条件:

物体在水中会下沉)

推广:

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

2、气体的浮力。

气体对进入其内的物体是否也有浮力呢?

有什么事实可以说明气体对物体也有浮力呢?

(热气球、烟上升等等)

(二)浮力的测量——阿基米德原理

1.探究:

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关系

①实验器材:

弹簧秤、烧杯、水、量筒、溢杯、物块。

②实验步骤:

a.在溢杯中盛满水,将小烧杯放在溢杯的出水口下;

b.将物块悬挂在弹簧秤上,用弹簧秤测出物块的重G;

c.将物块浸没在溢杯的水中,读出弹簧秤的读数F;

d.将溢杯溢出的水注入量筒内,测出它的体积V排水;

e.将上述数据填入下面的实验记录表中:

物块的重G

物块浸入水中后弹簧秤的读数F

物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水

物块受到水的浮力F浮=G-F

物块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G排水=ρ水gV排水

(4)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关系式)。

2.上述关系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它也适用于其他的液体。

也适用于气体。

3.对阿基米德原理理解的几个注意问题:

(1)公式中的ρ液是液体的密度,而不是浸入液体的物体的密度。

(2)公式中的V排液是物体浸入液体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而不是液体的总体积,也不是物体的体积。

当物体完全浸入(即浸没)液体中时,V排液恰好等于物体本身的体积V物;当物体只部分浸入液体中时,V排液

(3)浮力大小只跟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直接关系。

(4)ρ液的单位只能是 ,V排液的单位只能是。

(三)物体浮沉条件

1.设想一物体浸没于液体中,如图1—25所示,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能出现三种不同情况:

(1)当F浮>G时,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可知物体将,当部分体积露出液面时,排开体积减小,受到浮力减小,最后F浮=G,物体处于状态。

(2)当F浮=G时,由于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物体处于状态,此时物体可以停留在液体内部任一位置。

(3)当F浮

2.对于实心物体来说,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内部时,有V排=V物,由于F浮=ρ液gV排,G物=ρ物gV物。

则:

(1)ρ液>ρ物时,上浮,最后漂浮;

(2)ρ液=ρ物时,悬浮;(3)ρ液<ρ物时,下沉。

(四)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1.轮船:

用钢铁制成即可。

2.潜水艇。

潜水艇的浮沉原理是靠改变来实现的。

鱼是利用改变而实现浮沉的。

3、密度计:

1.)用途:

测量液体的密度。

2.)工作原理:

漂浮原理即F浮=G。

3.)刻度值的特点:

(1)上面读数小,下面读数大;

(2)刻度不均匀,上疏下密。

(五)练习题

1.阿基米德原理可用公式F浮=ρgV表示,式中ρ是,V是,浮力的方向是。

2.水下6米深处有一条体积为300厘米3的鱼,它受到的浮力为牛,这条鱼若再向上游5米,则它受到的浮力将。

(假设鱼本身体积不变)

3.如图1—24所示是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装置图,请对实际步骤作出补充说明:

(1)甲步骤:

向溢杯中。

(2)乙步骤:

在空气中先称出物体重力G,然后将物体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秤的示数G',两次示数之差(G—G')是。

(3)丙步骤:

两次弹簧秤示数之差(F1—F2)测出的是。

比较

(2)(3)两次实验的结果,得出结论: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物体排出的液体的重力。

4.用同一支密度计测甲、乙、丙三种液体的密度,如图所示,则甲、乙、丙三种液体的密度及密度计在三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关系

5.放在水中的一只鸡蛋,由于鸡蛋受到的力大于力,鸡蛋下沉。

如果要使鸡蛋能浮起来,可以,从而增加。

6.某轮船的最大排水量是2×104吨,若轮船自身质量是3×103吨,那么这轮船最多可装吨货物。

7.密度计是测量的仪器。

把它放在密度较大的液体中时,它排开的液体体积则(填“较大”或“较小”)。

8、弹簧下挂一体积为100厘米3的物体,当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72牛,则这个物体的重力为牛。

9.潜水艇完全潜入水中,再继续下潜时()

A.浮力不变,压强变大B.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C.浮力不变,压强不变D.浮力不变,压强变小

10.有木球、铁球和铜球(ρ木<ρ铁<ρ铜)静止在水中时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可以确定肯定是空心的是()

A.木球B.铁球C.铜球D.都是空心

11.均匀的正方体木块放入水中处于漂浮状态,现将露出水面部分切去,则剩余部分木块将()

A.将上浮一点B.将下沉一点C.仍不动D.无法判断

                                                                                                                                                                                                                                                

二.米饭与淀粉

(一)单元主要活动内容框图

 

(二)单元主要探究方法框图

 

三.唾液对淀粉消化作用实验的注意点:

1.淀粉糊要稀.2.37摄氏度水浴.3.取唾液的方法.

三.溶解

(一).物质的溶解性

1、糖、酒精在水中的溶解,汽水冒泡等为例确认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溶解于水。

2、以蔗糖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现象为例,确认物质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3、以蔗糖碳酸钙在水中的溶解为例,确认不同的物质溶解能力并不相同。

以色拉油在水中和香蕉水中所呈现的现象为例,确认同种物质在不同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并不相同。

4、以蔗糖在不同温度的水中溶解为例,说明物质在不同温度中的溶解能力并不相同;以汽水为例,说出液体的温度越高,气体溶解的能力越弱。

5、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在水中的溶解为例,确认物质溶解时可能放出热量,也可能吸收热量。

6、通过探究实验(蔗糖)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以及对实验条件的控制。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上面得到的就是该温度下硫酸铜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在不断加入硫酸铜之前的溶液都是硫酸铜的不饱和溶液。

(强调黑体部分的四个方面,各举一个反面例子加深印象,为溶解度教学做铺垫)

思考、讨论:

怎样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加少量的溶质,溶质能继续溶解的是不饱和溶液,不能溶解的是饱和溶液。

思考、讨论:

那么,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不饱和溶液吗?

不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饱和溶液吗?

如果能转化,怎样转化?

 

3、溶液和稀溶液:

在溶液中,溶有较多溶质的叫做浓溶液;有的溶有较少溶质,称为稀溶液。

4.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5.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物质而言,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

不同溶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一样,如何定量地判断溶质的溶解能力?

(三)、溶解度

1、用溶解度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即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是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注意点:

(1)理解这个概念,抓住四个词:

一定的温度,100克溶剂(一般为水)、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单位为克)

(2)溶解度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

练习:

指出下列各句的含义及判断是非:

1、2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表示。

2、20℃时,100克食盐溶液里含有10克食盐,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克。

3、在2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里含硝酸钾24克,则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4

4、在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39克氯化铵,则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9

5、在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39克氯化铵,则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9克

6、在30℃时,50克水里最多溶解20克硝酸钾,则硝酸钾的溶解度

2、物质的溶解性等级:

20℃时的溶解度

大于10克

1-10克

0.01-1克

小于0.01克

溶解性等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说明:

所谓的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时相对的。

自然界没有绝对不。

习惯上称作“不溶”的物质,只是溶解度很小,一般忽略不计而已。

例10.05克某物质在室温时溶于10克水中达到饱和,这种物质的溶解度是多少?

该物质属于溶解性哪个等级?

提问:

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温度高低、是否搅拌、食盐颗粒的大小

通过实验,得出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有:

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内因)、温度(外因)

(三)、溶解度度曲线:

反映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形象地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不同的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是不同的

(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有的影响很大(曲线较陡)如硝酸钾

有的影响不大(曲线平缓)如食盐

(2)、极少数物质及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

而减小。

如熟石灰

补充:

1、溶解度曲线上的各点的意义。

(1)曲线上的点:

表示某温度下某溶质

的溶解度,

(2)且溶液是饱和溶液。

(3)曲线下面的点:

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4)曲线上面的点:

表示溶液是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

(5)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6)倾斜程度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7)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8)查找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查找某物质一定溶解度时所对应的温度。

(9)确定溶液是饱和状态或是不饱和状态

练习1:

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什么范围内,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2、在什么温度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在t2℃时,等质量的水中分别溶解A、B两物质,达到饱和状态时,哪种溶质溶解的质量较多?

练习2:

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

1、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

2、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

3、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

4、在t3℃时,溶解度相等的是_____,a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

5、在t3℃时,100克水中加入20克a物质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为使其饱和,可再加入a物质______克。

过渡:

日常生活中用到更多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如何定量确定其稀浓程度?

(四)、溶质的质量分数——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一种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

即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量。

公式: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没有单位,是一个比值;常用百分数表示

从100毫升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2%的食盐水中取出10毫升,则余下的食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A.10%B.1.0%C.12%D.1.2%

例题:

类型1:

已知溶质的合溶剂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1从一瓶氯化钾溶液中取出20g溶液,蒸干后得到2.8g氯化钾固体,则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练习1某溶液的密度是1.2g/cm3,实验测得每100ml该溶液中含溶质24g,求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类型2:

计算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例2在农业生产上,有时用10%~20%的食盐溶液来选种。

如配制150kg16%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和水各多少?

配制步骤:

A、计算(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或体积)

B、称量(称取或量取)

C、溶解(后装瓶,并贴上标签)

类型3:

溶解度与此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例3:

20℃时,将38克氯化钠放入100克水中搅拌后,烧杯底部仍有2克固体氯化钠,则该溶液中质量为_____克,溶液质量为_____克,该溶液_____(是或不是)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类型4:

溶液稀释或浓缩和配制的计算

对于溶液的稀释或蒸发浓缩的计算,要抓住

要点:

(1)溶液的稀释或蒸发浓缩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即

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通常是用量筒量取体积来计算的,要注意

(2)浓(稀)溶液质量=此浓度的密度×此浓度的体积

例4:

把4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多少克?

1.某温度下,将12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0克硝酸钾,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2.t℃时,向50克水中加入某物质(不含结晶水)W克,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t℃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3.33℃时,有250克硝酸钾溶液,若向该溶液中加入30克硝酸钾,则恰好为饱和溶液,若原溶液恒温蒸发掉60克水也恰好成为饱和溶液,则33℃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4.t℃时硝酸钠饱和溶液36克,蒸发掉5克水,仍使溶液温度保持在t℃时,得滤液27克,则t℃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

5、溶液稀释前后的等量关系是()

A、溶剂质量不变B、溶质质量不变

C、溶液质量不变D、无法判断

6、把100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10倍,稀释后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是()

A、为原来的1/10B、增加10倍

C、为原来的9/10D、不变

7、把50g98%的浓硫酸稀释成20%的硫酸,需要水多少毫升?

8、实验室需要配制10%的盐酸500克,需要38%的盐酸多少毫升(38%的盐酸密度是1.19克/厘米3),如何配制?

附:

正确答案:

1、100克2、2W克3、50克4、80克5、B6、D7、196毫升8、110.6毫升

四.晶体

一.物体根据有无熔点,可分为哪两类?

晶体,非晶体。

二.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

(1)晶体有一定的熔点

非晶体没有熔点。

(2)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五.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1.蒸发,2.过滤,3.结晶,4.蒸馏,5升华,6.渗析等.

实验:

取两杯浑浊的泥水,一杯静置,另一杯加入明矾后静置。

现象:

两杯泥水在静置后出现沉淀,泥水不再浑浊,较清澈,加入明矾的泥水沉淀速度快且效果好。

结论:

静置,能分离出浮在水中的物质,加入明矾等物质能加快分离。

沉淀法:

加入明矾、活性炭等凝聚剂,搅拌后静置.使水中的悬浮颗粒凝聚成较大的颗粒

凝聚剂能使水中悬浮杂质凝聚成一些较大的颗粒并慢慢沉到水底。

沉淀得到的液体并不能直接引用,仍需要进一步的净化。

我们往往通过一下的装置来进一步净化。

过滤法:

通过过滤除去液体中混有的固体不溶物

器材:

漏斗、滤纸、玻璃棒、铁架台、烧杯、

其中,滤纸和漏斗组成了过滤装置中最重要的

部分——过滤器。

Flash动画展示过滤器的制作、过滤装置的连接和

过滤的操作。

观看动画时,请同学们观察并指出过

滤装置连接中的一些注意点。

过滤装置连接的注意点:

一贴二低三靠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滤纸低于漏斗口

滤液低于滤纸上沿

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

漏斗尖端紧靠烧杯内壁

强调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现象:

观察滤纸,留下许多微小的固体杂质颗粒

结论:

过滤能除去液体中混有的固体不溶物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没有漏斗等实验器材,若给你一些另外的材料,你能否利用学过的知识制作过滤器。

六.材料

引入:

常见的材料可以分为三大类:

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

一、金属材料

说一说:

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

是由何种金属材料制成的?

强调:

但在通常所用的金属材料中,很多都是由合金制成的。

合金――2种或2种以上的金属熔合在一起形成的混合物。

(也可以是金属与非金属结合)

下面通过实验来比较合金与纯金属有何不同?

⑴合金的性质与纯金属相比,你觉得有哪些改变?

哪一类更广泛?

⑵举例合金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铁的合金――钢

 钢:

质坚硬,有弹性和延展性,机械性能好,可煅轧、压延、可铸造。

 可以分为两大类:

碳素钢和合金钢。

碳素钢:

根据含碳量可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

合金钢:

根据所加的合金元素分。

如不锈钢(含铬、镍元素)、锰钢、硅钢、钨钢等。

 介绍钢的用途,同时也可简单介绍铁的另两种合金:

生铁和熟铁。

 

*防锈两大措施:

 1、保护膜法

   如刷油漆、涂机油、封塑料膜、电镀

 2、改变钢铁内部结构法

如制成不锈钢

*金属的回收和利用

 金属被填埋的危害:

1、金属一般不会自行分解,会影响土质;

          2、有毒的金属被腐蚀后会溶于水形成金属离子,随雨水流入河中或渗入土层,而对土壤、水源造成环境的污染。

*解决金属垃圾危害的方法:

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可循环再生利用。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

三大无机材料:

水泥、陶瓷、玻璃

1、 水泥:

常见的是硅酸盐水泥,是由石灰石与黏土混在一起在炉中燃烧成熟料后加石膏磨细而成。

钢筋混泥土:

水泥、钢筋、沙、石、水搅拌一起形成的。

具有牢固结实的特点。

2、玻璃:

普通玻璃是由石英砂、苏打、石灰石经过配料、熔化、成型、退火等工序制成。

3、陶瓷:

硅酸盐和其他矿物原料制成。

具有耐水、耐酸碱和绝缘性等优点。

 

三、有机合成材料

 三大合成材料:

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1、塑料:

最早的塑料叫赛璐路(乒乓球的材料)celluloid

    具有可塑性,即加热到一定温度能熔化,趁热注入模具内形成各种制品。

讨论:

如果丢弃厨房里含塑料的物品,则你家厨房里的物品还剩什么?

 ――说明塑料对现在生活的重要性。

 性能:

轻而结实,加工容易,性质稳定,良好绝缘,逐渐取代了其他材料。

 缺点:

结构稳定,不易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白色污染”。

*讨论:

每天你和家人购物,共带回多少个塑料袋?

你是如何处置它们的?

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置才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最小?

四.新型材料它包括:

光电子信息材料、先进复合材料、超级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超导材料。

光电子材料:

实现光子变电子、电子变光子、一种频率的光子变为另一种频率光子,或自发辐射变为受激辐射的技术,称为光电子技术。

先进复合材料:

树脂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

超级陶瓷材料:

纳米陶瓷等

新型金属材料:

记忆合金、铝合金、金属玻璃等

新型高分子材料:

导电塑料做成的塑料电池、人工器官、可降解材料、高吸水性高分子

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是指由粒径在1-100纳米之间的粒子

七.三态变化

一、熔化和凝固

1.学生对水结冰和冰化水都很熟悉,因此对熔化和凝固现象不难理解,但是并不了解这两个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所以成功完成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

在实验中要指导学生学会有目的的观察。

2.了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表现的特点,了解典型的晶体和非晶体。

掌握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意义。

能根据有无熔点将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掌握冰的熔点。

二、汽化和液化

1、了解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对两种方式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明确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和实质,掌握沸点概念,掌握液化放热现象,明确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能列举液化现象及液化在实际中应用的事例。

2、会紧密联系生活经验,分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自主探究蒸发致冷实验,加深对蒸发致冷的深刻印象。

自主探究水沸腾的实验,深入了解沸腾规律。

三.升华和凝华

1。

升华和凝华现象虽然在生活中普遍存在,但是这些现象比较缓慢,难以被学生直接看到,看到的只是结果。

在形成的过程中是否需要经过液态这个过程不是很清楚,为了突破这个难点,首先安排了碘升华和凝华的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观察、分析实验,让学生亲自领悟到固态与气态之间可以直接转变。

从而得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再通过举例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学生举一些或老师补充一些),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同时也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综合的思维方法。

2.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能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生活

的现象。

观察实验,认识物态变化,形成观察、分析、对比、推理的能力。

八.机械运动

1. 什么是机械运动?

科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也有位置的变化。

科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事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了一个标准,即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描述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平时人们在描述运动或静止时都没有指明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但参照物都是存在的。

练习:

⑴说“太阳从东方升起”依据的参照物是什么?

⑵说“乌云遮住太阳”又是以什么为参照物?

3.匀速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为了便于研究,人们将它们分成简单的几类。

⑴根据物体运动的路线的形状,可以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一般说来直线运动比曲线运动要简单的多,但直线运动也千差万别。

⑵这种快慢不变、经过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运动快慢不相等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参考系

亦称“参考系”或“参照物”,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其机械运动而选作标准的另一物体或物体群,叫参考系。

对于物体运动的描述和研究,只有在选定参考系后才能正确进行。

同一物体的运动从不同参考系看,往往是不同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在运动学中,对于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

研究同一物体运动时,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运动的描述是否简单有很大的关系。

在研究物体在地面上的运动时,人们常根据习惯取地面为参考系,而研究行星运行时,常把太阳取为参考系。

动力学问题通常选择惯性参考系。

九.力学部分

 

(一)力的存在

1.物体形状的改变可以证明力的存在。

2.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力可以证明力的存在。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评价与反馈

1.用手将弹簧拉长,弹簧受______力,力的效果是______。

  2.用力推桌子,桌子动起来,力的效果是______。

  3.玻璃杯落在地上,杯子给地一个力,同时杯子也会破碎,原因是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