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4530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显微镜下观察血涂片,视野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D.血红蛋白

【答案】A

【解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

血浆中90%以上是水,其余是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红细胞数量最多,没有细胞核,呈双面凹的圆饼状,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白细胞体积最大,数量最少,呈圆球状,唯一有细胞核的血细胞,功能是防御疾病;血小板最小,形状不规则且无细胞核,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故选A。

2.人体内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肾脏B.输尿管C.膀胱D.肝脏

【答案】A

【解析】泌尿系统的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尿液通过尿道排出体外;输尿管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膀胱可以暂时储存尿液;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

故选A。

3.下列活动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膝跳反射

B.红灯停、绿灯行C.望梅止渴D.谈虎色变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也称为简单反射;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眨眼反射等;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也称为复杂反射,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看见红灯就停车、小狗做算术等。

考点: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

4.小华打篮球时不慎骨折,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休养,骨又重新愈合了,其中起重要作用的(   )

A.骨膜内的血管和神经

B.骨膜内的成骨细胞

C.骨髓腔中的红骨髓D.骨端和骨干之间的软骨层

【答案】B

【解析】骨折后对骨的愈合起重要作用的物质是成骨细胞。

骨膜内的神经和血管,起营养骨质的作用,神经还有感觉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骨膜内的成骨细胞对骨折后骨的愈合,和骨的长粗有关,故B符合题意;骨髓腔中的骨髓,在幼年时人的骨髓腔中的骨髓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人骨髓腔内的骨髓是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主要是贮存营养,故C不符合题意;骨端和骨干之间的软骨层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某小孩已经10岁,但身高只有85厘米,智力显著低下,原因可能是哪种激素分泌不足导致?

(   )

A.生长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

D.促甲状腺激素

【答案】B

【解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成年人缺碘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生长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分泌过少会得侏儒症;胰岛素的作用是能促进人体血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分泌过少会得糖尿病;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增生与分泌。

由上可见该小孩10岁,身高只有85厘米,而且智力低下,应该是属于呆小症,可能是胎儿期甲状腺激素不足引起的。

故选B。

6.下列不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是()

A.菜粉蝶B.蝗虫C.家蚕D.蝇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完全变态发育是昆虫变态发育两种类型之一。

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

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

而蝗虫的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没有蛹这一阶段,因此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考点: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7.热带雨林降水丰富,与其关系最密切的生理作用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生长作用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是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不同,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

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以上.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也较凉爽,形成良性循环.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温度。

热带雨林中森林的蒸腾作用非常旺盛,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

考点:

蒸腾作用的意义。

8.滨州市新城区环境优美,种植了大量的绿色植物。

在移栽过程中园林工人截去了树的大部分枝叶,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阻止新陈代谢

B.降低蒸腾作用C.阻止呼吸作用

D.阻止光合作用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

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

考点:

绿色植物蒸腾作用。

9.夏天,令人生厌的蚊子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蚊子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哪些阶段?

(   )

A.受精卵→幼虫→成虫

B.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C.受精卵→蛹→成虫

D.受精卵→蛹→幼虫→成虫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蚊子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不大,这样的发育过程叫不完全变态。

考点: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10.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鹰,草原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破坏,这说明(  )

A.生态系统无调节能力B.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C.只有绝对禁捕野生动物,生态系统才有调节能力D.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答案】D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11.生态系统有多种类型,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

A.陆地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城市生态系统D.生物圈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

包括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考点: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2.母爱是伟大的,母亲在怀孕期间,身体负担明显加重,她要为胎儿提供所需的养料和氧气,排出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母亲与胎儿之间进行的物质和气体交换发生在(  )

A.胎盘和脐带B.子宫内膜C.输卵管D.卵黄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随后受精卵开始发育成最初的胚胎,此时的发育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

当胚胎到达子宫后着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怀孕),此后的通过胎盘交换营养物质来自母体,同时将代谢废物经母体排出。

怀孕两个月后,胚胎称作胎儿。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母体怀孕280天(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

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成为分娩。

考点:

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13.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伴随着复杂的繁殖行为,下列繁殖行为不属于鸟类的是(    )

A.筑巢

B.哺乳

C.求偶D.育雏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繁殖行为:

与动物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鸟类的繁殖行为包括占巢区、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一系列行为。

哺乳是哺乳动物的对后代的哺育,属于哺乳动物的繁殖行为。

考点:

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14.一个人的生命开始于(  )

A.受精卵B.婴儿的出生C.卵子和精子D.胚胎

【答案】A

【解析】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

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

15.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下列关于青春期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内脏器官功能的日渐健全

B.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C.出现遗精、月经等生理现象D.男性的青春期发育更早些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体重增加,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内脏器官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并出现了一些羞于启齿的生理现象:

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女性比男性早大约两年进入青春期。

考点:

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16.西瓜是解暑的佳品,西瓜果实中含有许多粒种子,这是因为花的结构中含有多个(  )

A.子房B.雄蕊C.花药D.胚珠

【答案】D

【解析】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由图可见,果实中含有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种子的数目取决于子房中胚珠的数目,即西瓜果实中含有许多粒种子,说明子房里有许多个胚珠,可见D符合题意。

17.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场所是(   )

A.卵巢

B.输卵管

C.子宫

D.脐带和胎盘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卵细胞由卵巢排出以后,进入输卵管,这时如果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可见,受精作用发生于输卵管内。

考点:

人体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8.小明同学要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在设计对照实验时,甲、乙两组实验除一个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不同的条件是( )

A.甲用20粒种子,乙用10粒种子B.甲用子粒饱满的种子,乙用相对干瘪的种子

C.甲始终保持湿润,乙始终保持干燥D.甲用小麦种子,乙用玉米种子

【答案】C

【解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

要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因此变量是水分,除了水分不同外,其余条件都相同。

故选C。

19.男性生殖系统中能产生精子的器官是(    )

A.前列腺B.附睾C.睾丸D.精囊腺

【答案】C

【解析】前列腺位于膀胱与原生殖膈之间,作为外分泌腺,前列腺每天分泌约2毫升的前列腺液,是精液的主要组成部分,故A错误;附睾暂时储存精子,附睾紧贴睾丸的上端和后缘,分泌附睾液,有助于精子的成熟,故B错误;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故C正确;精囊腺和前列腺能分泌利于精子活动的黏液,这些黏液与精子共同组成精液,故D错误。

故选C。

20.当我们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的变化,心理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下列关于处于青春期青少年做法与想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B.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

C.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D.自行处理心理矛盾,绝不能打扰他人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

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一日三餐按时就餐、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青少年思想发育不成熟,生活经验少,有了心理矛盾,及时向老师、家长请教,不能闷在心理,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考点:

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21.植物的枝芽中具有分裂能力和将来发育成侧枝的结构分别是(  )

A.叶原基和芽原基B.生长点和芽轴C.生长点和叶原基D.生长点和芽原基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叶芽的结构:

由图可知:

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

考点:

叶芽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及作用。

22.我们生活中常吃的豆腐和玉米粥中营养物质主要来自( )

①种皮

②胚芽

③子叶

④胚乳

A.③④B.①②C.①④D.②③

【答案】A

【解析】豆腐是由大豆做的,玉米粥是由玉米做的,大豆的结构包括:

种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果皮和种皮、胚乳和胚,两者都有种皮和胚,所不同的是玉米种子的子叶一片,有胚乳,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中;菜豆种子子叶两片,没有胚乳,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中,可见豆腐和玉米粥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子叶和胚乳。

23.“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在此俗语中,柳树的繁殖方式是(  )

A.扦插B.芽接C.枝接D.压条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

柳树的繁殖方式是扦插。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扦插或嫁接

24.“麻屋子,红帐子,里面隹着个白胖子”,这是描写花生的谜语.其中的“麻屋子”是由什么结构发育而来的( )

A.花瓣B.子房壁C.胚珠D.花托

【答案】B

【解析】谜语中: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描述的是花生。

麻屋子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红帐子是花生的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成;白胖子是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2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是雄蛙在(  )

A.求偶B.报警C.呼吸D.戏水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繁殖行为:

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在两栖类无尾类的许多种类的雄性中,使咽壁向外膨出形成膜状的球形囊.这个囊称为鸣囊,由很小的开口与咽头相连,鸣叫时膨胀,起共鸣器的作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雄蛙有鸣囊,能鸣叫,这里的蛙声是雄蛙为了吸引雌蛙,属于求偶行为,也属于繁殖行为。

考点:

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26.下列哪一项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

( )

A.氧和二氧化碳

B.氧和有机物

C.水和二氧化碳

D.水和有机物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光合作用的原料同时也是呼吸作用的产物的是二氧化碳和水。

在A选项中,氧气不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也不是呼吸作用的产物,故A选项错误;有机物不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同时也不是呼吸作用的产物,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水和二氧化碳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二氧化碳的产物,故C选项符合题意;有机物不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同时也不是呼吸作用的产物,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27.吃玉米棒子和葵花籽时,常发现玉米果穗再现“秃顶”、葵花籽出现空瘪现象.其主要原因都是(  )

A.传粉不足B.光照不足C.开得花较少

D.肥料不足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玉米果穗出现“秃顶”、葵花籽出现空瘪现象说明部分子房没有发育成果实。

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并且是风媒花,很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导致传粉失败,子房不发育。

向日葵是虫媒花如果传粉时,缺少昆虫也会出现传粉不足现象。

考点:

传粉和受精。

28.观察下图,图乙中“发育中的幼雏”是由图甲中的哪一部分发育来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如图鸟卵的结构:

蛋黄即鸟卵内部发黄的部分。

鸟卵中的大多数蛋白质都集中在蛋黄部分,其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对卵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的有:

卵壳、卵壳膜和卵白.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所以“发育中的幼雏”是由②发育未来的。

考点:

鸟卵的结构。

29.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利用这种气体将敌害“击退”或“击晕”,该行为属于( )

A.攻击行为B.觅食行为C.防御行为

D.节律行为

【答案】C

【解析】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故A不符合题意;觅捕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故B不符合题意;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黄鼬遇到敌害时释放臭气是为了掩护自己逃跑,保护自己的行为,属于防御行为,故C符合题意;节律行为是指动物周期性的较长距离往返于不同栖居地的行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从动物行为的目的可分为繁殖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迁徙行为等,分析作答,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动物行为的目的,重点理解防御行为。

30.植物体散失水分的通道主要是(   )

A.叶脉B.叶肉C.气孔D.叶绿体

【答案】C

【解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

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开闭,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

当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散失到外界空气中。

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在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进出也经过气孔,因此气孔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故选C。

点睛:

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的开闭,据此解答。

31.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粒花粉中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相结合,这种现象称为(   )

A.开花B.传粉C.双受精D.结果

【答案】C

【解析】双受精是指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精子与胚珠中央的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的过程。

双受精现象是绿色开花植物(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

因此,绿色开花植物的一个花粉粒中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中央细胞相结合,这种现象称为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

故选C。

32.一株桃树上能结出“水蜜桃”、“毛桃”、“油桃”等不同品种的桃,采用的繁殖方式应为()

A.扦插B.压条C.分根D.嫁接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由分析可知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

因此要使同一株桃树上结出不同品种的桃,可采用嫁接方法用不同品种的桃树的枝或芽做接穗,嫁接到一棵桃树上即可,可见D正确。

考点:

无性繁殖---嫁接。

33.动脉血是指(   )

A.含养料丰富的血液B.含氧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

C.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D.含氧丰富,颜色暗红的血液

【答案】C

【解析】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主要是含氧量的高低以及颜色是鲜红还是暗红。

故选C。

34.旭旭经过十多天的观察后,发现他家的小家鸽终于孵出来了。

请你帮他选出不属于家鸽雏鸟的特点的是(   )

A.腿足有力

B.全身裸露

C.眼未睁开

D.由亲鸟喂养

【答案】A

【解析】刚从卵壳中孵化出来的雏鸡,眼已经睁开,全身有稠密的绒羽,腿足有力,立刻就能跟随亲鸡自行觅食,像雏鸡这样的鸟叫做早成鸟,另外一些鸟的雏鸟从卵壳里出来时,发育还不充分,眼还没有睁开,身上的绒羽很少,甚至全身裸露,腿足无力,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要留在巢内由亲鸟喂养,像这样的鸟叫做晚成鸟,家鸽属于晚成鸟,可见A正确。

35.下列关于动物受精和生殖方式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选项

生物物种

受精方式

生殖方式

A

金鱼

体外受精

卵生

B

青蛙

体外受精

卵生

C              

体内受精

胎生

D

蝴蝶

体外受精

卵生

 

A.A

B.BC.C

D.D

【答案】D

【解析】鱼类的受精方式是将卵细胞排除水中,在体外受精,然后发育成幼体,卵生,A正确;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经过抱对后把卵细胞和精子排到水中,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经过受精卵→蝌蚪→幼体→成体,B正确;狗是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是体内受精,体内发育,C正确;蝴蝶属于昆虫,昆虫为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蝴蝶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完全变态发育,D错误。

二、填空题

36.近视眼通过配戴________镜进行矫正;糖尿病患者用注射________的方法来治疗疾病。

【答案】

(1).凹透镜

(2).胰岛素

【解析】如果我们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近视眼可以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就会发生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但不能通过口服胰岛素来治疗,口服胰岛素,由于胰岛素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会在人体的胃和小肠内被消化,最终以氨基酸的形式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起不到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

37.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其结构基础是________,它是由感受器→________→神经中枢→________→效应器组成。

【答案】

(1).反射

(2).反射弧(3).传入神经(4).传出神经

【解析】试题分析: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考点: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反射和反射弧.

点评:

学生对于此类题目,应该理解熟记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组成.

38.青蛙的发育类型________,其发育过程经过了受精卵→________→________→成蛙。

【答案】

(1).变态发育

(2).蝌蚪(3).幼蛙

【解析】青蛙的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

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39.“试管婴儿”和“克隆羊”这两种生殖方式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

(1).有性生殖

(2).无性生殖

【解析】生物的生殖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

试管婴儿又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具体地说是借助内窥镜或在B超指引下,从患有不孕症妇女的卵巢内取出成熟的卵子,将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试管,体外培养三天左右,使卵子受精,然后再在B超监视下将其送到母亲子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