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主管护师相关专业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24795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X主管护师相关专业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XXXX主管护师相关专业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XXXX主管护师相关专业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XXXX主管护师相关专业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XXXX主管护师相关专业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XXXX主管护师相关专业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XXXX主管护师相关专业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XXXX主管护师相关专业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XXXX主管护师相关专业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XXXX主管护师相关专业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XXXX主管护师相关专业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XX主管护师相关专业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

《XXXX主管护师相关专业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主管护师相关专业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XX主管护师相关专业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

预期效果和效益可能最好?

7.关于洗手指的征叙述,错误的是【E】A.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后应立即洗手B.脱去手套后应及时洗手C.两个病人之间必须洗手D.可能接触污染的器械后应立即洗手E.同一个病人接触身体的不同部位可以不洗手【答案解析】:

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要洗手。

8.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不包括【C】A.受者B.信息C.时间D.传播者E.传播途径【答案解析】:

影响健康信息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受者和环境。

9.在健康教育行为诊断中属于高可变性行为的是【C】A.社会赞成的行为B.形成时间已久的行为C.正处于发展时期的行为D.既往无成功改变实例的行为E.深深植根于文化传统中的行为【答案解析】:

高可变性行为是:

(1)正处在发展时期或刚刚形成的行为。

(2)与文化传统或传统的生活方式关系不大的行为。

(3)在其他计划中已有成功改变的实例的行为。

(4)社会不赞成的行为。

10.系统方法对应的原则包括【C】A.动力原则B.动态原则C.反馈原则D.效益原则E.整体原则【答案解析】:

反馈是控制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系统的输出反过来作用于输入,从而影响再输出。

只有有效地信息反馈,才能进行正确地管理控制。

2.1.某医院有600张病床,根据编制原则,其护理人员的编设最少约为【C】A.350~400B.420~450C.480~510D.400~450E.450~5002.制定专科护理技术常规时应遵循【C】A.普遍性和适用性B.普遍性和特殊性C.科学性和先进性D.可行性和应用性E.科学性和特殊性【答案解析】:

制定专科护理技术常规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科学性和先进性、适应性和可行性、以病人为中心。

3.根据格林模式,健康教育诊断的六个方面不包括【D】A.社会诊断B.行为诊断C.环境诊断D.资源诊断E.教育诊断【答案解析】:

根据格林模式,健康教育诊断主要从社会、流行病学、行为、环境、教育和管理与政策六个方面进行诊断。

4.确定护理人员编设的主要依据是【D】A.医院的规模B.医院的经济状况C.医院的类型和等级D.满足病人的护理需要E.护理人力资源的情况【答案解析】:

满足病人护理需要是编设护理人员数量与结构的主要依据,同时还要根据医院的类型、等级、规模、科室设置等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5.管理的首要职能是【B】A.组织职能B.计划职能C.控制职能D.人员管理E.激励职能【答案解析】:

计划职能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其中心任务是确定组织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案。

6.“坚持以目标为导向,目标应具体”体现了计划工作原则的【C】A.目标行原则B.弹性原则C.可考核性原则D.重点原则E.目的性原则【答案解析】:

计划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目标为导向。

目标应具体、可测量、可考核,作为计划执行过程和评价过程的标准和尺度。

7.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组织文化的特点是【D】A.自觉性B.综合性C.文化性D.有效性E.整合性【答案解析】:

组织文化的特点共有5个:

文化性、综合性、整合性、自觉性、综合性。

8.古典管理理论中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A】A.提高劳动生产效率B.工作方法、环境标准化C.确定合理的工作量D.实行差别工资E.实行职能工长制国家医学考试网【答案解析】:

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使工作方法、劳动工具、工作环境标准化;

确定合理的工作量;

挑选和培训工人,使其掌握标准工作方法;

实行差别工资制;

实行职能工长制。

因此其基本出发点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9.测量生活质量的主观指标是指目标人群【E】A.疾病状况B.生活的经济环境C.生活的文化环境D.生活的物理环境E.对生活满意程度的感受【答案解析】:

测量生活质量的主观指标包括目标人群对生活满意程度的感受;

客观指标包括目标人群生活环境的物理、经济、文化和疾病等状况。

10.个案护理的缺点是【D】A.护理缺乏整体性B.对护士业务知识要求较高C.护士工作压力大D.护理缺乏连续性E.对管理者要求高【答案解析】:

个案护理的缺点有两方面:

护士轮换频繁,护理缺乏连续性;

另外所需费用高,人力消耗多。

1.健康规律进餐,属于促进健康行为特点的【B】A.有利性B.规律性C.和谐性D.统一性E.适宜性【答案解析】:

健康行为规律性是指行为规律有恒,而不是偶然行为。

2.关于群体传播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A.在群体交流中会产生从众行为B.在群体交流中会产生群体倾向C.群体传播是一种双向性的间接传播D.群体传播在群体意识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E.群体中的“舆论领袖”具有引导作用,是群体传播的切入点【答案解析】:

群体传播是一种双向性的直接传播。

3.护理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是【C】A.先进化B.现实化C.现代化D.合理化E.科学化【答案解析】:

从护理管理的发展趋势上看,管理思想正朝着多元化、系统管理;

定性与定量结合;

重视激励因素;

重视软件、信息管理等八个方面的现代化管理转变。

4.人类行为的基本要素不包括【C】A.行为主体B.行为客体C.行为动机D.行为手段E.行为结果【答案解析】:

人的行为由五个基本要素构成,即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环境、行为手段和行为结果。

5.协调的作用有【E】A.目标导向B.勤于沟通C.利益一致D.整体优化E.调动员工积极性【答案解析】:

协调的作用有三个方面:

减少内耗、增加效益的重要手段;

增强组织凝聚力的有效途径;

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方法。

6.医院感染间接传播最主要的方式是通过【D】A.医疗器具B.一次性物品C.病人间的传播D.医务人员的手E.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答案解析】:

医务人员为病人做治疗和护理时,手是最容易污染的。

如果接触病人后不洗手,很容易导致交叉感染。

因此手是医院感染间接传播最主要的方式。

7.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情况是【D】A.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B.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C.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D.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E.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答案解析】:

答案A、B、C、E属于医院感染。

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情况还有:

1.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8.主持会议需要把握的要点是【B】A.发散思维B.紧扣议题C.引发讨论D.愉快合作E.紧凑时间【答案解析】:

处理好会议的主题是主持会议的要领之一。

会议开始时主持者要紧扣议题,说明会议的目的、议题、议程和要求,使与会者消除在会议初始时混乱的思绪,把注意力集中到会议的议题上来。

9.男,55岁。

吸烟史三十年,因冠心病入院。

护士劝其禁烟,但患者认为吸烟不会对他的健康产生影响,即使在住院期间仍然不想禁烟。

病人的这种行为影响因素属于教育诊断的【A】A.倾向因素国家医学考试网B.促成因素C.环境因素D.社会因素E.强化因素【答案解析】:

倾向因素是指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愿望,或是诱发某行为的因素。

倾向因素包括知识、信念、态度和价值观。

10.工作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均应认真洗手,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等,时间不少于【B】A.5~8秒B.10~15秒C.16~20秒D.21~25秒E.26~30秒【答案解析】:

工作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均应按规范认真洗手,时间不少于10~15秒。

1.个体与群体不断接受新的经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以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

属于人类行为适应形式的【D】A.反射B.自我控制C.调试D.顺应E.应激【答案解析】:

顺应是指个体与群体不断接受新的经验、改变自己行为方式,以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

2.护理管理者在谈话时应开诚布公,体现谈话技巧的是【B】A.善于运用倾听技巧B.善于激发下属谈话愿望C.善于启发下属讲真情实话D.善于利用反馈机制E.避免一味说教【答案解析】:

正确掌握和充分运用谈话的技巧对管理者有效地进行科学管理至关重要。

管理者需注意态度、方式、语调等,并开诚布公,使下属愿意谈出自己的内心愿望,激发下级的谈话愿望。

3.护士小王为甲、乙两位病人更换引流袋,其操作程序正确的是【D】A.洗手→戴手套→换甲病人引流袋→换乙病人引流袋→摘手套→洗手B.洗手→戴手套→换甲病人引流袋→洗手→换乙病人引流袋→摘手套→洗手C.洗手→戴手套→换甲病人引流袋→换手套→换乙病人引流袋→摘手套→洗手D.洗手→戴手套→换甲病人引流袋→摘手套→洗手→戴手套→换乙病人引流袋→摘手套→洗手E.洗手→戴手套→换甲病人引流袋→摘手套→洗手→戴手套→换乙病人引流袋→洗手→摘手套【答案解析】:

操作前都应先洗手,再操作,操作后应洗手。

更换手套时也应洗手。

4.控制的关键是【C】A.建立标准B.衡量绩效C.纠正偏差D.前馈控制E.纠正措施【答案解析】:

控制的含义就是监督组织各项活动,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因此纠正偏差是控制的关键。

5.创造安全、舒适、满意、愉快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免受疾病、危险因素威胁的保护,促使人们提高增进健康的能力及自立程度。

属于健康促进领域中的【C】A.发展个人技能B.加强社区行动C.创造支持环境D.调整卫生服务方向E.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答案解析】:

创造支持环境是指创造安全、舒适、满意、愉快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免受疾病、危险因素威胁的保护,促使人们提高增进健康的能力及自立程度。

6.认为“对于所有组织来说,冲突都是与生俱来的”观点的是【E】A.相互作用观点B.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观点C.人文主义观点D.传统观点E.人际关系观点【答案解析】:

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叶,人际关系观点在冲突观点中占统治地位。

它认为对于所有组织来说,冲突都是与生俱来的,但有时会对组织的工作绩效有益,组织应当接纳冲突,使之合理化。

7.有效控制的特征是【A】A.强调例外B.强调综合C.与计划相一致D.控制方法应具有科学性E.有畅通的信息传递渠道【答案解析】:

有效控制的特征包括:

明确的目的性、信息的准确性、反馈的及时性、经济性、灵活性、适用性、标准合理性、战略高度、强调例外、多重标准、纠正措施等。

8.注射部位皮肤消毒的方法,正确的是【A】A.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旋转涂擦,直径不小于5cm中国医学考试网B.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外向内旋转涂擦,直径不小于5cmC.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外向内旋转涂擦,直径不小3cmD.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旋转涂擦,直径不小3cmE.以穿刺点为中心,由上向下涂擦,直径不小于5cm【答案解析】:

这是注射部位常规皮肤消毒的方法。

其原则是由里向外,最无菌的中心也就是进针点,范围足够大,直径5cm为宜。

9.“控制的重点应放在容易出现偏差的地方”体现的控制特征是【B】A.标准的合理性B.战略高度C.信息的准确性D.控制的灵活性E.反馈的及时性【答案解析】:

管理层应该控制那些对组织行为有战略性影响的因素,包括组织中关键性的活动和问题。

这正体现了有效控制特征中的战略高度。

10.属于模糊性反馈行为的是【D】A.点头B.示意C.微笑D.插入“是吗”“哦”等语言E.插入“是的”“很好”等语言【答案解析】:

“是吗”“哦”等语言属无明确态度和立场的反应。

1.不属于领导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是【C】A.知识因素B.才能因素C.决策因素D.感情因素E.品格因素【答案解析】:

非权力性影响力是由领导者个人素质和现实行为形成的自然性影响力,构成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主要因素有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感情因素。

2.关于传播活动类型的描述,不妥的是【D】A.人际传播又称亲身传播B.自我传播又称人内传播C.群体传播是指组织外小群体的传播活动D.在现代社会中组织传播尚未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E.大众传播是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人群传递信息的过程【答案解析】:

现代社会中,组织传播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即公共关系学。

3.领导对初步成熟的下属给予说明、指导和检查体现的是【C】A.高工作,低关系B.低工作,高关系C.高工作,高关系D.低工作,低关系E.中等工作,高关系【答案解析】: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中根据下属的成熟度,工作行为与领导行为构成了四个阶段,对初步成熟的下属,除安排工作外,领导还必须重视对下属的信任和尊重,增加关系行为的分量。

即高工作、高关系阶段。

4.不属于接收者障碍的是【E】A.过度加工,导致信息模糊失真B.心理障碍,导致信息阻隔C.思想观念的差异导致误解D.知觉偏差,导致理解的偏差E.选择失误,导致信息的误解【答案解析】:

接收者的障碍包括过度加工导致信息的模糊或失真;

知觉偏差导致对信息理解的偏差;

心理障碍导致信息的阻隔或中断;

思想观念上的差异导致对信息的误解四个方面。

5.为确保健康传播效果,传播者应注意的情况不包括【C】A.树立良好的形象B.收集选择对受者有价值的信息C.根据传播者的情况,选择正确的传播渠道D.确保信息准确、鲜明、生动、易懂、适用E.及时了解受者对信息的反应及传播效果,不断调整传播行为【答案解析】:

为了确保健康传播效果,传播者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树立良好的形象。

2.收集、选择对受者有价值的信息。

3.确保信息的准确、鲜明、生动、易懂、适用。

4.根据受者的特点,选择正确的传播渠道。

5.及时了解受者对信息的反应及传播效果,不断调整传播行为。

答案C错在根据受者而不是传播者的情况。

6.让不同年龄阶段、个性、特长的护理人员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体现了护理人员编设原则中的【D】A.满足病人需要原则B.以人为本原则医学考试网C.合理结构原则D.优化组合原则E.经济效能原则【答案解析】:

优化组合原则指对护理人员进行优化、合理组合,使不同年龄阶段、个性、特长的护理人员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做到各尽所长、优势互补。

7.关于人际传播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E】A.反馈及时B.是全身心的传播C.以个体化信息为主D.其主要形式是面对面的传播E.是信息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传播【答案解析】:

人际传播是信息在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传播,其主要形式是面对面的传播,具有反馈及时,全身心的传播及以个体化信息为主的特点。

8.需进行外科手消毒的情况是【D】A.脱手套后B.戴口罩前C.无菌操作前D.外科手术前E.接触病人体液后【答案解析】:

进行外科手术时,对手的消毒要求更高。

其目的是清除指甲、手和前臂的污物和暂住菌,将常居菌减少到最低,抑制微生物的快速繁殖。

9.在健康教育中常用的人际传播形式不包括【C】A.咨询B.交谈C.强迫D.劝服E.指导【答案解析】:

健康教育中,常用的人际传播形式有咨询、交谈或个别访谈、劝服及指导四种。

10.关于人体内正常菌群的叙述,错误的是【D】A.菌群失调可导致感染B.正常菌群大部分是厌氧菌C.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可合成叶酸、维生素B2及维生素KD.皮肤上的正常菌群能形成自然菌膜,是一种特异的保护膜E.肠道中的双歧杆菌、乳酸菌等正常菌群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答案解析】:

在人体皮肤、黏膜表面特定部位的正常菌群,通过黏附和繁殖能形成一层自然菌患者女,65岁。

因重症肺炎收至ICU病房,呼吸机辅助呼吸。

因需长期静脉输液,采用静脉留置套管针。

1.对静脉套管针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E】A.局部使用透明敷帖国家医学考试网B.选择口径合适的导管C.套管针每72小时更换一次D.输液器每24小时更换一次E.局部涂擦抗生素软膏以预防感染2.新业务新技术管理的第一步是【C】A.建立审批制度B.建立资料档案C.新业务新技术的论证D.选择应用的人群E.探讨道理伦理的符合程度【答案解析】:

对拟引进和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开展前应进行查新和系统的论证,详细了解原理、使用范围、效果等,以保证其先进性。

这是新技术新业务管理的第一步。

患者男,63岁。

因脊髓损伤导致尿失禁,留置导尿管10天。

近日出现发热。

尿液检查有大量白细胞。

3.该患者最可能的感染菌是【A】A.大肠埃希菌B.铜绿假单胞菌C.溶血性链球菌D.肺炎克雷伯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4.属于高度危险品的是【E】A.胃镜B.喉镜C.体温表D.压舌板E.腹腔镜【答案解析】:

高度危险性物品是穿过皮肤或黏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例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活体组织检查钳等。

5.有关消毒灭菌原则的叙述,错误的是【C】A.手术器具首选压力蒸汽灭菌B.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必须消毒C.耐热、耐湿物品首选化学灭菌法D.所有器具在检修前应先消毒或灭菌处理E.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答案解析】:

耐热、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

患者女,36岁。

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急症手术,术前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

6.手术结束后,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方法应首选【A】A.压力蒸汽灭菌B.环氧乙烷灭菌C.2%戊二醛浸泡D.75%酒精擦拭E.3%过氧化氢浸泡7.属于有效沟通原则的是【D】A.尽量应用正式沟通B.保持信息权威性C.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D.组织结构完整性E.上级领导直接发布命令【答案解析】:

有效沟通应遵循5个原则:

目的明确和事先计划原则;

信息明确的原则;

及时的原则;

合理使用非正式沟通的原则;

组织结构完整性的原则。

患者男,38岁。

因大面积烧伤住院治疗。

8.该病人隔离室的设备不妥的是【C】A.住单间B.有独立空调C.房间为负压D.有空气净化装置E.单独的沐浴设备9.属于护理人才类型的是【C】A.理论人才、实践人才、临床护理专家B.高级执业护士、临床护理专家、护理理论家C.管理人才、教育人才、临床护理专家D.基础护理人才、护理理论专家、高级执业护士E.临床护理专家、护理理论专家【答案解析】:

护理人才主要包括管理人才、护理教育人才、临床护理专家三种不同类型。

他们具有系统现代化护理学知识、较强的专业才能和业务优势。

10.由学者莱金提出的时间管理方法是【C】A.四象限时间管理法B.区域管理法C.ABC时间管理法D.PATC管理法E.PBL管理法膜,是一种非特异的保护膜。

1.将事情按重要性排序,然后灵活有序安排工作的时间管理方法是【A】A.四象限时间管理法B.区域管理法C.ABC时间管理法D.PATC管理法E.PBL管理法某社区医院准备利用半天时间进行一次“吸烟危害健康”为主题的普及活动,以便使社区居民充分认识到吸烟对心脏病的危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

2.医院医护人员选择传播途径的原则不包括【D】A.准确性原则B.针对性原则C.速度快原则D.效益性原则E.经济性原则3.激励机制的源头是【D】A.满足需要B.信任下属C.明确动机D.洞察需要E.了解对象患者男,63岁。

4.该患者最可能发生【D】A.原位菌群一度失调B.原位菌群二度失调C.原位菌群三度失调D.移位菌群失调E.无菌群失调5.激励机制的前提是【C】A.满足需要B.信任下属C.明确动机D.洞察需要E.了解对象某社区医院准备利用半天时间进行一次“吸烟危害健康”为主题的普及活动,以便使社区居民充分认识到吸烟对心脏病的危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

6.最适合此次活动的传播方式是【E】A.召开座谈会B.小组讨论C.播放电影D.发放报刊杂志E.印发传单7.激励机制的核心是【A】A.满足需要B.信任下属C.明确动机D.洞察需要E.了解对象患者女,36岁。

8.灭菌后的物品监测指标是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细菌菌落数应不超过【B】A.15CFU/件国家医学考试网B.20CFU/件C.25CFU/件D.30CFU/件E.35CFU/件9.标准化管理的基本特征是【C】A.精确的度量B.强调顾客的需要C.一切评价以事实为准绳D.用数据说话E.满足工作人员的需求患者女,65岁。

10.预防ICU医院感染的原则是【E】A.合理使用抗生素B.合理设计病室环境C.加强工作人员责任心D.制定防止感染的管理制度E.尽量减少介入性血流动力学监护的使用频率

1.制定标准的原则是【D】A.精确的度量B.强调顾客的需要C.一切评价以事实为准绳D.用数据说话E.满足工作人员的需求患者男35岁。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3天,伴巩膜黄染,疑急性黄疸性肝炎收住2.该患者应采用【E】A.严密隔离B.接触隔离C.保护性隔离D.呼吸道隔离E.消化道隔离3.QUACERS模式重视的是【E】A.精确的度量B.强调顾客的需要C.一切评价以事实为准绳D.用数据说话E.满足工作人员的需求4.饮酒属于【C】A.保健行为B.预警行为C.日常危害健康行为D.避开有害环境行为E.戒除不良嗜好行为【答案解析】:

日常危害健康行为指日常生活、职业活动中危害健康的行为、习惯,如吸烟、酗酒、缺乏体育锻炼等。

5.预防接种属于【A】A.保健行为B.预警行为C.日常危害健康行为D.避开有害环境行为E.戒除不良嗜好行为【答案解析】:

保健行为指有效、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维护自身健康的行为,如定期体检、预防接种、患病后及时就医、遵医嘱等行为6.开车系安全带属于【B】A.保健行为B.预警行为C.日常危害健康行为D.避开有害环境行为E.戒除不良嗜好行为【答案解析】:

预警行为指对可能发生的危害健康事件的预防性行为及在事故发生后正确处置的行为,如驾车时使用安全带、事故发生后的自救和他救行为等。

患者女,45岁。

以2型糖尿病收入院。

护士对其进行了入院宣教,并通过评估制定了“糖尿病对机体的危害”和“如何选择糖尿病饮食”两方面教育计划。

7.入院宣教的主要内容应该是【E】A.患者的心理护理B.制定健康教育计划C.患者所患疾病的病因D.患者所患疾病的治疗原则E.医院的环境和有关规章制度8.对目标人群因健康教育项目所导致的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进行评价,称为【C】A.形成评价B.过程评价C.效应评价D.结局评价E.总结评价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