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24822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Word文件下载.docx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Word文件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Word文件下载.docx

③顷刻之间成数千言,未必斐然可通。

④吟得一个字,拈断数根须,亦未必字字珠玑。

⑤袁虎倚马草露布,“手不辍笔,俄得七纸”,固然资为美谈,究非常人轨范。

A.④①⑤③②B.⑤②①④③C.④③⑤①②D.③④①⑤②

二、古诗词鉴赏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山农家

顾 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1)比较分析一、二两句中的“泉声”和“鸡鸣”的作用。

____

(2)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怎样的山农形象?

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

如何微信

姜 赟

微信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但如何微信则是一种生活态度。

不经意间,有人问起,你生活中跟谁打交道最频繁?

思来想去,答案竟有些不可思议:

生活基本被“微信化”了。

这不仅仅是个人感受,也有数据为证:

55.2%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25%的用户每天打开超过30次。

对于越来越多的人而言,微信成为一天的开始、一天的陪伴和一天的结束。

微信掀起了一股潮流,日均卷入5.7亿登录用户,一线城市渗透率高达93%。

可以说,目之所及,身之所处,皆有微信包围。

收获衣食住行的便利,分享喜怒哀乐的奔涌,拥有随时随地的交互,舒张无聊时刻的排遣……“微信是个生活方式”,已清晰地呈现在无数用户的生活世界。

对此,有些人心甘情愿地“醉”在其中,有些人无可抗拒地“裹”在里面,大有一种“不在微信中进化、就在微信外落伍”的趋势。

然而,我们享受微信带来的千般好,就不得不承受其衍生的万般恼。

既然舍不得错过朋友之间的新鲜事、热议话题,就有可能面对想退又不易退的微信群,接受垃圾信息轰炸的烦扰,忍耐朋友圈里“鸡汤”养生的腻歪。

也不止一次听见抱怨“生活被微信殖民了”“我的注意力被微信撕碎了”“晚上十点领导还布置任务”……在微信无时无刻不“假定在场”的推动下,世俗的牵绊将许多人的生活缠绕得无法喘息。

恐怕,这也算是“技术改变生活”的另一种表达。

进一步说,用户对微信的依赖有多重,异化的程度就有多深。

最典型的场景莫过于“明明面对面,心思却飘到微信群”,一如微信开屏动画折射的隐喻:

一个人站在地球面前,连接了全世界,却感到无可抑制的孤独。

如果借用美国摄影师埃里克·

皮克斯吉尔的作品《远离》来演绎这种异化,更具震撼力。

他去掉了照片里人们手中的手机,那个瞬间里的人们虽然都在一起,但都孤单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无表情地仿佛丢掉了灵魂。

可以说,微信方便了社交,却让我们稀释了面对面的交往,沉迷于无数陌生人举办的假面舞会。

这就不只是生活层面的问题,更是精神层面的课题。

于是,有人想到了逃离,或卸载微信,或停用朋友圈。

豆瓣上有篇日记这样写道:

“停用朋友圈半年,看过电影43部,看过书14本,这些电影和书在我的身上留下了很多痕迹,但我还真的很难回忆起刷朋友圈在我身上留下的痕迹。

”确实,人们更看重的,是这种“痕迹”。

选择逃离终究是消极的抵御,而非主动的驾驭,不然有些人就不会卸而复装了。

只是因为朋友一句“你不用,会让我很不方便”,足以让他再次臣服。

要知道,摔跟头主要跟地没关系,跟人有关系。

矫正微信使用造成的错位与扭曲,限制其在生活世界的位置,才能将自己从焦虑纠结、寂寞疏离中释放出来,使生命更为丰富、生活更加精彩。

实际上,微信上发生的事,依然遵循着生活本来的规律;

微信上发生的交往,仍然符合现实做人的基本原则。

毋宁将其看作第二生活,是第一位生活的延伸和补充。

(有删改)

7.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8.文章提及埃里克·

皮克斯吉尔的作品《远离》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9.作者认为对微信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请联系全文简要概括。

1.C [标杆:

比喻榜样。

标志:

表明特征的记号或事物。

会聚:

聚集(多用于人)。

汇聚:

聚集。

玲珑剔透:

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

晶莹剔透:

形容器物精致、光亮透明,结构细巧,如同珍珠一样]

2.B (A项搭配不当,应为“无论……还是”。

C项重复赘余,“诸”即“之于”。

D项语序不当,“不仅”与“还”连接的两个分句的内容应交换)

3.C (A项词,始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形成于隋唐,在宋代达到顶峰。

B项“性善论”应为“性恶论”。

D项“新乐府运动”应为“古文运动”)

4.B (B项是比喻,A、C、D三项都是比拟)

5.D (根据“快慢”前后照应选出③④;

根据“固然”“也许”“还是”的语气贯穿来选出①⑤②)

6.

(1)“泉声”和“鸡鸣”都是声音,以声衬静,反衬了环境的幽静。

“泉声”突出了山间(自然)的幽静,而“鸡鸣”则充满了世间情味和日常生活气息。

(2)刻画了一位爽直、淳朴、勤劳的山农形象。

“莫嗔”句是山农陪诗人看焙茶时说的致歉语,“却喜”句写山农为天晴而欣喜,流露出劳动者的本色。

(3)按诗人走访的顺序来写。

先写山行途中的景色,再写刚到农家时的情景,最后写山农陪诗人看焙茶和晒谷。

7.首先提出观点,如何微信是一种生活态度;

然后分析人们日常生活中受微信困扰的现象,以及过于依赖微信的危害;

最后指出应如何正确对待微信。

8.说明用户对微信异化程度的严重,微信稀释了人们的交往,有力论证了微信对人们生活的干扰不只是生活层面的问题,更是精神层面的课题。

9.①主动驾驭微信,而非选择逃离。

②拒绝过度使用微信,矫正使用错误。

③端正生活态度,将微信看作第一生活的延伸和补充。

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

中华文化成果丰硕,气韵悠长;

________,润物无声,让偏见和误解消于无形。

美国哈佛大学的校园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向大洋彼岸的先哲________人生的答案。

全球470多家孔子学院为中外文化________搭起一座座汉语桥,“文化年”“国家年”“交流年”等大型文化活动,为外国民众立体感知当代中国敞开一扇窗。

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使人类多样文明汇聚的大舞台呈现出更加________的光彩,其深层原因就在于中国文化本身的自信、耐力和定力。

A.如坐春风 寻觅 交往 美好B.潜移默化 寻找 交流 绚丽

C.滴水穿石 探求 交换 美妙D.春风化雨 探索 交易 华丽

A.知名民校“横空出世”,受益的将不仅是对优质教育资源有迫切需求的家长们,还有部分教育培训机构也将依托这些知名民校得到扩张发展。

B.研究人员发现,1300名糖尿病患者喝凉开水泡的茶,持续半年,82%的糖尿病患者明显减轻,大约9%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完全恢复正常。

C.2016年最热韩剧《太阳的后裔》在中国首播时,凭借14.3%的收视率毫无悬念地夺得了荧屏收视冠军,其收视率远超同时段其他电视剧。

D.出现突发情况时,应急车道被占用,会导致执行紧急救援任务的车辆受阻,无法及时到达现场处理事故、排险、抢救伤员以及疏导交通。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

A.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D.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4.李红因家庭经济困难,同意学校保送她上师范大学,师范大学的招生老师考察李红时问她:

“有些优秀学生,不愿被推荐上师范院校,你是怕高考落榜,还是碍于学校老师的面子,不好推辞,还是喜欢教师这一职业?

”选出李红回答既得体又诚实的一项(  )

A.凭我的成绩,考大学应该没问题。

至于职业,我认为都有其优越的一面。

B.作为一名高三学生能被保送上大学是值得骄傲的,我应尊重学校给我的这份光荣。

C.关于保送我上师范大学的事,学校征求过我的意见,我是经过慎重考虑后才同意的。

D.都不是,是因为我家庭比较困难,反复权衡,我还是读师范院校合适。

5.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一直在选择,谨慎地选择。

选择博爱,________;

选择回忆,_______;

选择诚信,_______;

选择坚强,________;

选择关爱,我们因几颗心同时跳动而愉悦不已……

①我们品味多样的人生

②我们感受苦尽甘来的喜悦

③我们度量往事的厚重

④我们畅享生命的真真切切

A.②①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

6.名句默写。

(1)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__________。

(《诗经·

卫风·

氓》)

(2)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

(3)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____,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庄子《逍遥游》)

(5)乘骐骥以驰骋兮,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6)其为人也,__________,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鲁云谷传

张 岱

会稽宝祐桥南,有小小药肆,则吾友云谷悬壶地也。

云谷深于茶理,相知者日集试茶,纷至沓来,应接不暇。

人病其烦,而云谷乐此不为疲也。

术擅痈疽,更专痘疹。

然皆以聪明用事,医不经师,方不袭古,每以劫剂臆见,起死回生。

人终疑其游戏岐黄①,不尊不信,故凡患痘之家,非极险极逆时,医之所谢绝者,决不顾吾云谷也。

云谷也诊视灵敏,可救则救,不可救则望之却走,未尝依回盼睐,受人一钱。

性极好洁,负米颠②之癖,恨烟,恨酒,恨人撷花;

尤恨人唾洟秽地。

故非解人韵士,不得与之久交。

自小多艺,凡羌笛、胡琴、凤笙、斑管,无不精妙。

而尤喜以洞箫和人度曲。

向与李玉成竹肉③相得,后唯王公端与之合调,余皆非其敌手也。

其密友唯陆癯庵、金尔和与余三人,非大风雨,非至不得已事,必日至其家,啜茗焚香,剧谈谑笑,十三年于此。

以今年三月之晦,二鼓方寝。

次日呼之不起,排闼而入,则遗蜕④在床矣。

余与尔和闻之惊诧,仓皇走视,痴病植立,惝恍久之。

张子曰:

云谷居心高旷,凡炎凉势利,举不足以入其胸次。

故生平不晓文墨,而有诗意;

不解丹青,而有画意;

不出市廛,而有山林意。

至其结交良友,直是性生,非由矫强。

数月前有客在座,命苍头⑤取其所藏雪水煮茶,而大为室人⑥所谪,云谷大怒,经旬不与交语。

谓余弟道之曰:

“某以朋友为性命,乃欲绝我朋友。

”只此一语,具见侠肠,是岂不读书、不晓文墨之人而能道此也哉!

(节选自《中国古典传记》)

【注】①岐黄:

指医学。

②米颠:

指宋代书画家米芾。

③竹肉:

指伴奏和歌唱。

④遗蜕:

死去。

⑤苍头:

仆人。

⑥室人:

妻子。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不可救则望之却走(退避)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应当)

B.向与李玉成竹肉相得(和谐)   去今之墓而葬焉(筑墓)

C.以今年三月之晦(农历月末)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D.举不足以入其胸次(停留)    外与天际,四望如一(交会)

8.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则吾友云谷悬壶地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云谷深于茶理       请罪于先人之墓

C.而大为室人所谪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D.经旬不与交语       

以为轮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云谷医术高明,擅治痈疽和痘疹,不拘前人古方,都凭聪慧明审行事,每次都考虑病情后再配药剂,常能起死回生。

B.云谷有米颠一样的洁癖,痛恨他人吸烟喝酒、采摘花朵、随地吐痰等恶习,所以只有趣味高雅的人,才愿和他交往。

C.云谷自小多才多艺,精通多种乐器,特别喜欢吹洞箫为唱曲的人伴奏,能与他和谐配合的只有李玉成、王公端两人。

D.云谷心胸豁达开朗,对于世态炎凉、势利之事,全不在意。

他虽不晓文墨、不解诗画、身处俗世,却有着高雅的情趣。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凡患痘之家,非极险极逆时,医之所谢绝者,决不顾吾云谷也。

(2)余与尔和闻之惊诧,仓皇走视,痴病植立,惝恍久之。

11.简要概括鲁云谷在交友方面所表现出的特点。

1.B (潜移默化:

指人的思想和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

符合语境。

滴水穿石:

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成功。

“春风化雨”“如坐春风”都比喻良好的教育熏陶。

寻找:

为了得到所需要的而搜寻。

与抽象对象“人生的答案”搭配得当。

“寻觅”语意过重。

“探求”“探索”偏重于探索、探究、探讨方面。

“交流”着重于相互沟通,多用于思想文化等抽象事物,“中外文化交流”搭配得当。

“交换”偏重于礼物等具体物品的交换。

“交往”偏重于人之间的相互往来。

交易:

商品买卖。

绚丽:

灿烂美丽,多形容色彩。

用在此处得当。

“美好”着重于完美,多用于生活、理想、前途等方面。

“美妙”着重于完美绝妙,语意过重。

“华丽”形容外表美丽,着重于表面的)

2.C (A项句式杂糅,最后一分句应为“还有部分教育培训机构”或“部分教育培训机构也将依托这些知名民校得到扩张发展”。

B项成分残缺,“82%的糖尿病患者”后加“的症状”。

D项主谓搭配不当,“车辆”不能“处理事故、排险、抢救伤员以及疏导交通”)

3.D (A项赋予“轻云”以鸟的动作,是拟物。

B项“羌笛”怨“杨柳”,是拟人。

C项赋予明月人的情感,是拟人。

D项将破碎的山河比作飘摇的柳絮,将自己的一生比作雨打的浮萍,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4.D (A项“凭我的成绩,考大学应该没问题”过于自大。

B项“我应尊重学校给我的这份光荣”不诚实。

C项“学校征求过我的意见”不得体)

5.B (该语段采用排比句式,阐述了正确的选择带来的种种益处。

空缺前的“博爱”“回忆”“诚信”“坚强”可分别对应“多样”“往事”“真真切切”“苦尽甘来”)

6.

(1)泣涕涟涟

(2)八百里分麾下炙

(3)可以横绝峨眉巅

(4)朝菌不知晦朔

(5)来吾道夫先路

(6)发愤忘食

7.B (A项当:

担当。

C项望:

望日,指农历每月十五。

既望:

农历每月十六。

D项胸次:

次,中间。

指心里)

8.C (C项被动句/定语后置句。

A项都是判断句。

B项都是介宾结构后置句。

D项都是省略句)

9.B (“只有趣味高雅的人,才愿和他交往”错。

原文意思是,不是趣味高尚的人,都不能和他长久交往)

10.

(1)所以凡是得了痘疹的人家,不是到了极其危险、极其反常的时候,不是遇到(别的)医生拒绝治疗的情况,绝对不会找我的朋友云谷(看病)。

(2)我和尔和听到这消息后惊诧不已,匆匆忙忙地赶去探望,痴痴地直立着,失神了好久。

11.①结交缘自真性情。

②结交的都是“良友”。

③待友热情而真诚。

参考译文

会稽宝祐桥的南面,有家小小的药铺,是我的朋友鲁云谷行医卖药的地方。

云谷对茶的道理和学问有深刻的领悟,知心的朋友每天聚集在一起品茶,接连不断地前来,以至应付接待不过来。

别人对这种烦琐的事会感到疲倦,但云谷却乐此不疲。

他的医术擅长治疗痈疽,更专长于治疗痘疹。

但(云谷)都凭聪慧明审行事,治疗不一味效法前辈医师,处方不一味沿袭古书,每次都是考虑病情后再配药剂,常能起死回生。

民众始终怀疑他没有把医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不尊重信奉古代医学的条条框框,所以凡是得了痘疹的人家,不是到了极其危险、极其反常时候,不是遇到(别的)医生拒绝治疗的情况,绝对不会找我的朋友云谷(看病)。

云谷看病灵活机敏,可以救治的就救治,不能救治的看一眼就退避离开,不曾犹豫不决,前顾后盼,接受别人一文钱。

他生性极其喜欢洁净,有米芾一样的癖好,痛恨吸烟喝酒,痛恨别人采摘花朵;

特别痛恨别人吐痰擤鼻涕弄脏地面。

所以不是趣味高尚的人,都不能和他长久交往。

他从小就有多方面的技艺,羌笛、胡琴、凤笙、斑管这些乐器,没有不能精妙演奏的。

而且(他)特别喜欢吹洞箫为唱曲的人伴奏。

以前他和李玉成两人一奏一唱配合得很和谐,后来只有王公端的演唱能和他合调,其余的都不是他的对手。

他亲密的朋友只有陆癯庵、金尔和与我三人,除非遇到大风雨,除非碰到无可奈何的事,一定每天到他家,饮茶燃香,畅谈说笑,十三年都是这样。

今年三月的最后一天,云谷二更天才睡。

第二天叫他,没有起来,推门进去,他已在床上去世了。

我和尔和听到这消息后十分惊诧,匆匆忙忙地赶到他家探望,痴呆地站着,失神了好久。

张岱说:

云谷心胸豁达开朗,所有人情反复无常、势利的事,全不能进入他的心里。

所以他一生不懂得写作,却有诗意;

不懂得绘画,却有画意;

未走出街市,却有山林意。

至于他结交好友,只是缘自性情,不是由于虚假勉强。

几个月前有朋友到家座谈,他让仆人拿出贮藏的雪水煮茶,却被妻子大加指责,云谷很生气,整整十天不和她说话。

他告诉我弟弟说:

“我把朋友看作性命一样,她竟然想断绝我的朋友。

”只这一句话,就完全可以看出他的侠义心肠,这难道是不读书、不懂得文墨的人能够说出的话吗!

第三专题文明的对话

1.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在其发生的时候,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

及至________,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

或者________,化为明日黄花。

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

也有的________,未老而先亡。

但是,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只要它们存在过,便都是传统文化。

A.物换星移  固执己见  白驹过隙B.物换星移  抱残守缺  昙花一现

C.时过境迁  固执己见  白驹过隙D.时过境迁  抱残守缺  昙花一现

A.照片拍得好,诗歌写得有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的。

B.这套护身服可比“护身符”管用,到了太空,一旦发生真空、低压以及缺氧、低温等恶劣环境,航天服就是宇航员的“救身符”。

C.花明天的钱过今天的日子,国外盛行的这种消费理念在淮安人买房问题上表现得最为抢眼,淮安大约有七成左右的市民买商品房选择了按揭贷款。

D.以一种轻松平等的方式取代毕恭毕敬的心情,在呼朋引伴的称呼中展现彼此友好的姿态,这不能不说是“朋友”一词的魅力所在。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

他自幼勤学,所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因此他命名自己的书房为“七录斋”。

著有《七录斋集》。

B.普希金,俄国伟大诗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立者。

他认为诗人应该像先知一样,“要走遍陆地和海洋,用语言去把人们的心灵浇亮”。

主要作品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

C.高尔斯华绥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他最重要的作品《福尔赛世家》。

D.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主要作品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

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等十六部;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其一生人格精神的写照。

4.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了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阴沉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

①空中还飘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

②清晨推窗望去,雨虽停了

③但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

④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

⑤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荫如墨

⑥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

                              

A.④②①③⑤⑥  B.②④①⑤③⑥C.④②③①⑥⑤  D.④①②⑤③⑥

5.下列诗句与“锦江春色来天地”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

A.玉垒浮云变古今B.衣冠简朴古风存C.青春作伴好还乡  D.鱼鸟十年向往还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康望湖亭①

苏 轼

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

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

许国心犹在,康时②术已虚。

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注】①时苏轼被贬惠州,途经鄱阳湖边的南康。

②康时:

匡时,以避宋太祖赵匡胤名讳。

(1)本诗首联有什么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