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ICU常见疾病诊治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25239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ICU常见疾病诊治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整理ICU常见疾病诊治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整理ICU常见疾病诊治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整理ICU常见疾病诊治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整理ICU常见疾病诊治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整理ICU常见疾病诊治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整理ICU常见疾病诊治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整理ICU常见疾病诊治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整理ICU常见疾病诊治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整理ICU常见疾病诊治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整理ICU常见疾病诊治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整理ICU常见疾病诊治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整理ICU常见疾病诊治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整理ICU常见疾病诊治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整理ICU常见疾病诊治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整理ICU常见疾病诊治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整理ICU常见疾病诊治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整理ICU常见疾病诊治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整理ICU常见疾病诊治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整理ICU常见疾病诊治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ICU常见疾病诊治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

《整理ICU常见疾病诊治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ICU常见疾病诊治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ICU常见疾病诊治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

所在地海拔超过1000米时,需对PaO2/FiO2进行校正,校正后的PaO2/FiO2=(PaO2/FiO2)×

(所在地大气压值/760)。

轻度:

200mmHg<PaO2/FiO2≤300mmHg(PEEP≥5cmH2O)

中度:

100mmHg<PaO2/FiO2≤200mmHg(PEEP≥5cmH2O)

重度:

PaO2/FiO2≤100mmHg 

 

(PEEP≥5cmH2O)

(二)ARDS与心源性肺水肿的鉴别诊断

(三)治疗常规

原发病的治疗

是ARDS患者治疗基础,应尽快寻找原发病并予以彻底治疗。

感染是ARDS的常见原因,也是ARDS的首位高危因素;

而ARDS又易并发感染,所以除非有明确的其他原因,所有患者都应怀疑感染的可能。

治疗上宜选择广谱抗生素。

条件允许,在与家属充分沟通知情同意后,应积极进行床旁支气管镜、CT等检查,协助明确病因、判断病情。

纠正缺氧

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提高PaO2。

一般需高浓度给氧,使PaO2≥60mmHg或SaO2≥90%。

轻症者可使用面罩给氧,但多数患者需使用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

一旦诊断为ARDS,应尽早进行机械通气。

轻度和部分中度ARDS患者可试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无效或病情加重时尽快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

目前,ARDS的机械通气推荐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主要措施包括给予合适水平的呼气末正压(PEEP)和小潮气量。

1.PEEP的调节应注意:

①保证足够的血容量以代偿回心血量的不足;

同时不能过量,以免加重肺水肿。

②从低水平开始,先用5cmH2O,逐渐增加至合适的水平,争取维持PaO2大于60mmHg而FiO2小于0.6。

一般PEEP水平为8~18cmH2O。

2.小潮气量,初始设置可6ml/kg理想体重,根据平台压具体调整潮气量,通常约6~8ml/kg,旨在将吸气平台压控制在30~35cmH2O以下。

如患者肥胖、腹压高、胸水或限制性胸廓畸形,平台压可适当放宽。

为保证小潮气量,可允许一定程度的CO2潴留和呼吸性酸中毒(pH7.20~7.30)。

ARDS患者选择通气模式尚无统一的标准,压力控制通气较容量控制通气更常用。

其他可选的通气模式包括双相气道正压通气、压力释放通气等,并可联用肺复张法(recruitmentmaneuver)、俯卧位通气、ECMO等以进一步改善氧合。

液体管理

在血压稳定和保证组织器官灌注前提下,宜轻度负平衡。

5. 

其他治疗

糖皮质激素、表面活性物质、鱼油和吸入一氧化氮等在ARDS中的治疗价值尚不确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诊治常规

(一)AECOPD四阶梯疗法

诱因的处理:

包括感染、心衰、肺栓塞、气胸、胸腔积液、水电解质紊乱、过敏等。

呼吸支持:

包括普通氧疗、无创及有创通气。

右心功能不全的处理:

在控制感染及保证有效呼吸支持的前提下,右心功能往往会明显改善。

对于有明显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利尿、扩血管等治疗。

营养支持及并发症的处理。

(二)无创正压通气(NPPV)指征

对AECOPD患者应用NPPV时,应注意意识、咳痰能力、血流动力学状态和主观及客观配合能力。

对于病情较轻(动脉血pH>7.35,PaCO2>45mmHg)的AECOPD患者宜早期应用NPPV。

对于出现轻中度呼吸性酸中毒(7.25<pH<7.35)及明显呼吸困难(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频率>25次/分)的AECOPD患者,推荐应用NPPV。

对于出现严重呼吸性酸中毒(pH<7.25)的AECOPD患者,在严密观察的前提下可短时间(1-2h)试用NPPV。

对于伴有严重意识障碍的AECOPD患者不宜行NPPV。

6. 

对AECOPD实施NIPPV应配备必要监护设施以及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在应用NPPV的早期应有专人床旁监护。

7. 

在AECOPD应用NPPV治疗初期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气,2-4小时仍无改善,则考虑改换其他治疗方法。

(三)AECOPD患者有创正压通气指征

危及生命的低氧血症(PaO2<50mmHg或PaO2/FiO2<200mmHg);

PaCO2进行性升高伴严重酸中毒(动脉血pH值≤7.20);

严重的神志障碍(如昏睡、昏迷或谵妄);

严重的呼吸窘迫症状(如呼吸频率>40次/分、矛盾呼吸等)或呼吸抑制(如呼吸频率<8次/分);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气道分泌物多且引流障碍,气道保护功能丧失;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失败的严重呼吸衰竭患者。

(四)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的切换点把握(肺部感染控制窗“PIC窗”)

AECOPD患者建立有创人工气道有效引流痰液并合理应用抗生素3-7天后,支气管-肺部感染多可得到控制,临床上表现为痰液量减少、粘度变稀、痰色转白、体温下降、白细胞计数降低、X线胸片上支气管-肺感染影消退,这一肺部感染得到控制的阶段称为“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PIC窗后若不及时拔管,则有可能随插管时间延长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此时痰液引流问题已不突出,但呼吸机疲劳仍较明显,需要高水平的通气支持,此时撤离有创正压通气,继之行NPPV,可改善预后。

重症哮喘患者的处理原则

1.解除支气管痉挛:

可应用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物、茶碱类药物等治疗;

2.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推荐剂量甲强龙80-160mg分次静脉给药或等量琥珀酸氢考。

3.如哮喘发作诱因为感染则应积极控制感染。

4.注意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处理:

脱水、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气胸、肺栓塞、心衰、肾衰等。

5.呼吸支持:

5.1氧疗:

吸氧浓度一般不超过40%,维持SpO2大于90%即可;

5.2机械通气:

重度和危重哮喘急性发作经过上述药物及吸氧治疗,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无改善甚至继续恶化,应及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其指征主要包括:

意识改变、呼吸肌疲劳、PaCO2≥45mmHg,等。

可先采用经鼻(面)罩无创机械通气,当患者出现呼吸肌疲劳的迹象,估计PaCO2开始超过患者基础PaCO2值时,应及早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如果需要过高的气道峰压和平台压才能维持正常通气容积,可试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策略以减少呼吸机相关肺损伤。

初始通气参数设置如下:

肺栓塞

关键词:

高凝呼吸困难胸痛休克早期死亡率高医学紧急事件抗凝溶栓rt-PA肝素华法令APTT

常见就诊原因:

患者常因突发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及咯血等症状就诊,部分患者可出现休克,烦躁不安、晕厥甚至猝死。

【诊疗流程】

【诊疗流程注释】

注1.1

询问病史采集

① 

应询问是否有基础疾病,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是肺栓塞最常见的类型,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

② 

其他少见病因可有长骨骨折致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癌栓,意外事故和减压病造成空气栓塞,寄生虫和异物栓塞。

③ 

ICU患者属于典型的高危人群,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为26%-32%,其中10%-30%可发生在住院的第一周,只有50%病人生前获得正确诊断。

CVC(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栓形成发生率为35%-67%,可发生在插管的第一天。

ICU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率高,但是VTE的诊断率低。

症状

呼吸困难及气促最常见,胸痛(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咯血,烦躁不安惊恐甚至濒死感,咳嗽,晕厥,腹痛。

ICU患者常见表现为心电监护显示指尖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加快,心输出量猝然降低,血压下降、CVP及右房压增高等。

负压抽吸可见血性痰。

当严重低血压时,可出现呼吸心跳骤停。

体格检查

呼吸系统症状呼吸急促和呼吸频率增快(常大于20次/分)是肺栓塞常见的体征,采用机械通气患者常不易发现。

发绀。

下肢静脉检查发现一侧大腿或小腿周径较对侧增加超过1cm,或下肢静脉曲张,应高度怀疑。

肺部听诊可闻及哮鸣音和(或)细湿啰音,偶可闻及肺野血管杂音。

循环系统症状可见血压变化甚至休克、心动过速等;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或分裂,P2>

A2;

颈静脉充盈或异常搏动。

少数患者可伴发热。

注1.2

血气分析常表现为低氧、低CO2血症,多数患者有低碳酸血症。

部分患者血气分析可正常,不能据此排除肺栓塞诊断。

心电图常没有特异性表现,动态观察对诊断意义更大。

最常见的改变是V1~V4导联的T波倒置和ST段压低。

比较有意义的改变是SIQⅢTⅢ型。

其他改变还包括电轴右偏、新发的完全性和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肺型P波和低电压等。

D二聚体常常升高,对急性PTE诊断敏感度高,特异性低。

主要价值在于排除APTE:

低度可疑患者若<

500μg/L可排除;

中度怀疑患者若<

500μg/L也可排除,高度怀疑患者不建议此检查。

胸片:

该检查特异性不高,常表现为肺纹理稀疏、透过度增加,肺血流分布不均。

偶见的征象包括肺浸润或肺梗死阴影。

注1.3

新发的呼吸困难或呼吸困难加重,胸痛或没有另外明显原因的低血压休克晕厥伴有单侧或双侧下肢不对称肿胀或疼痛者,合并有单个或多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可拟诊肺栓塞。

注1.4

拟诊肺栓塞的患者应根据病情迅速完成以下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肺螺旋CT动脉造影和磁共振肺动脉造影(MRPA):

能发现段以上的肺动脉内栓子,是确诊方法之一。

直接征象是肺动脉内低密度充盈缺损,部分或完全包围不透光的血流之间(轨道征),或呈完全充盈缺损,远端血管不显影,间接征象包括肺野楔形密度增高影,条带状的高密度区或盘状肺不张,中心肺动脉扩张及远端血管分支减少及消失,但对亚段肺栓塞诊断有限。

MRPA适用于段以上的肺动脉内栓子诊断,特别适用于对碘造影剂过敏患者。

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

典型的肺栓塞呈肺段分布的肺灌注缺损,并与通气显像不匹配。

超声心动图:

严重患者可发现右室壁局部运动幅度降低,右心室和或右心房扩大,室间隔左移和运动异常,近端肺动脉扩张,三尖瓣反流速度加快,肺动脉高压表现等,若在右房或右室发现血栓或肺动脉近端血栓。

脑利钠肽(BNP)或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

排除基础心脏疾病前提下,是判断是否存在右心功能不全的指标,临床上根据其水平进行进行肺栓塞危险分层及治疗策略选择。

BNP>

90pg/ml或NT-proBNP>

500pg/ml提示存在明确的右心功能不全。

肌钙蛋白:

排除心肌梗死等基础心脏疾病前提下,是判断是否存在心肌损伤的指标,临床上根据其水平进行进行肺栓塞危险分层及治疗策略选择。

肌钙蛋白I>

0.4ng/ml或肌钙蛋白T>

0.1ng/ml提示存在心肌损伤。

肺动脉造影:

是肺栓塞的诊断经典方法,但有创且耗时长,目前少用。

直接征象是肺血管内造影剂充盈缺损,伴有或不伴有轨道征得血流阻断。

间接征象有肺动脉造影剂流动缓慢,局部低灌注,静脉回流延迟。

静脉加压超声(CUS):

主要用于诊断DVT。

单层螺旋CT阴性或对造影剂过敏或肾功能不全的可疑PE患者,建议行下肢CUS,进一步排除诊断。

注1.5

Dutch临床诊断评价评分表(2009年专家共识推荐)

对临床疑诊肺栓塞患者进行分层,该评价表具有便捷、准确的特点。

>

4分为高度可疑,≤4分为低度可疑

对确诊肺栓塞患者进行危险评估,2011年AHA肺栓塞指南根据病理生理进行危险分层:

大面积肺栓塞(高危):

大面积肺栓塞:

急性肺栓塞伴有持续低血压(收缩压<90mmHg持续15min以上,并排除心律失常、低血容量、败血症、左室功能不全、心动过缓(心率<

40次/min伴有休克)等。

次大面积肺栓塞(中危):

急性肺栓塞不伴有全身性低血压(收缩压≥90mmHg);

而合并右室功能障碍或心肌损伤。

右室功能障碍见下述情况之一者:

(1)右室扩张,心脏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尖四腔面显示右室内径与左室内径比值>

0.9或右室收缩功能障碍;

(2)右心室扩张,CT示右室与左室内径比值>

0.9;

(3)脑利钠肽>

90pg/ml,或N末端脑钠肽前体>

500pg/ml;

(4)心电图改变,新发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胸前导联ST段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

心肌损伤是指下述情况之一者:

(1)肌钙蛋白I>

0.4ng/ml;

(2)肌钙蛋白T>

0.1ng/ml。

低危肺栓塞:

排除大面积、次大面积肺栓塞,无临床预后不良指标者。

根据急性肺栓塞危险度分层制定治疗策略

肺栓塞

死亡危险

休克或

低血压

右室功

能不全

心肌

损伤

推荐

治疗

注1.6一般处理:

动态监测呼吸、心率、血压、静脉压、心电图及血气分析变化。

使患者安静、保暖、吸氧;

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

适当应用镇静药物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症状。

4.有胸痛症状者给予止痛,必要时可给予吗啡、哌替啶、可待因。

5.为预防肺内感染和治疗静脉炎可适当应用抗生素。

注意:

镇痛镇静药物具有呼吸抑制作用,推荐在建立机械通气后使用。

注1.7呼吸循环支持治疗:

呼吸支持:

经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严重呼吸衰竭者可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呼吸末正压可降低静脉回心血量,加重右心衰),避免气管切开以免溶栓或抗凝时出现局部大出血。

循环支持:

对出现右心功能不全、心排血量下降,但血压正常者,可予以多巴酚丁胺和多巴胺。

若出现血压下降,可增大正性肌力药物剂量或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等。

血管活性药物在静脉注射负荷量后(多巴胺3~5mg,去甲肾上腺素1mg),持续静脉滴注维持。

液体负荷疗法需谨慎,一般所予负荷量限于500mL之内。

过多液体会加重右室扩大,减少心排出量。

注1.8溶栓和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

高危患者溶栓后序贯抗凝治疗;

中、低危患者抗凝治疗是基本的治疗措施;

怀疑急性肺栓塞的患者等待进一步确诊过程中即应开始抗凝治疗。

急性肺栓塞初始抗凝治疗的目的是减少死亡及再发栓塞事件。

急性肺栓塞患者长期抗凝治疗的目的是预防致死性及非致死性静脉血栓栓塞事件。

常用抗凝药物:

非口服抗凝药:

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磺达;

口服抗凝药:

华法林。

普通肝素应用指征:

肾功能不全患者(因普通肝素经网状内皮系统清除,不经肾脏代谢);

高出血风险患者(因普通肝素抗凝作用可迅速被中和)。

常用的普通肝素给药方法是静脉滴注,首剂负荷量为80U/kg(一般3000-5000U),继之700~1000U/h或18U/kg/h维持。

用普通肝素治疗需要监测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APTT至少要大于对照值的1.5倍(通常是1.5倍~2.5倍)。

需警惕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症。

根据APTT调整普通肝素用量的方案

对其他急性肺栓塞患者,低分子量肝素可替代普通肝素。

该药的优点是无需监测APTT,HIT发生率较普通肝素低,可在疗程大于7天时每隔2~3天检查血小板计数。

依诺肝素1.0mg/kg每12h一次或1.5mg/kg每天一次;

亭扎肝素175U/kg每天一次。

使用低分子肝素一般情况下无需监测。

但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谨慎使用低分子量肝素,并应根据抗Ⅹa因子活性来调整剂量,当抗Ⅹa因子活性在0.6~1.0IU/ml范围内推荐皮下注射每日2次,当抗Ⅹa因子活性在1.0~2.0IU/ml范围内推荐皮下注射每日1次。

④ 

选择性Ⅹa因子抑制剂:

磺达肝葵钠无需监测APTT,起效快,不经肝脏代谢,药物半衰期为15~20h,药代动力学稳定,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减量或慎用。

每天皮下注射1次,使用剂量为5mg(体重<

50kg);

7.5mg(体重50-100kg);

10mg(体重>

100kg)。

建议至少应用5日,直到临床症状稳定方可停药。

⑤ 

口服抗凝药抗凝治疗:

最常用口服药物为华法林,初期应与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重叠使用,起始剂量为2.5~3.0mg/d,3~4日后开始测定国际标准化比值,当该比值稳定在2.0~3.0时停止使用低分子量肝素,继续予华法林治疗。

抗凝治疗的时间应因人而异,部分病例的危险因素可短期内消除,如口服雌激素、短期制动、创伤和手术等,抗凝治疗3个月即可;

对于栓子来源不明的首发病例,给予抗凝治疗至少6个月;

APTE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需长期抗凝;

特发性或合并凝血因子异常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导致的APTE需长期抗凝;

若为复发性肺血栓栓塞症或合并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的患者,需长期抗凝;

肿瘤合并APTE患者抗凝治疗至少6个月,部分病例也需长期抗凝治疗。

溶栓治疗:

存在心源性休克及/或持续低血压的高危大面积肺栓塞者,无绝对禁忌症者溶栓是一线治疗。

部分中危患者权衡出血获益风险可考虑溶栓。

低危者不考虑溶栓。

①溶栓时间窗:

通常在急性肺栓塞发病或复发后2周以内,症状出现48小时内溶栓获益最大,溶栓治疗开始越早,疗效越好。

溶栓适应症:

二个肺叶以上的大块肺栓塞者;

不论肺动脉血栓栓塞部位及面积大小只要血流动力学有改变者;

并发休克和体动脉低灌注(及低血压、乳酸酸中毒和/或心排血量下降)者;

原有心肺疾病的次大块肺血栓栓塞引起循环衰竭者;

有呼吸窘迫症状(包括呼吸频率增加,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等)的肺栓塞患者;

有窦性心动过速、心悸等症状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

溶栓绝对和相对禁忌症:

绝对禁忌证:

(1)活动性内出血;

(2)近期自发性颅内出血。

相对禁忌证:

(1)2周内的大手术、分娩、器官活检或不能以压迫止血部位的血管穿刺;

(2)2个月内的缺血性中风;

(3)10d内的胃肠道出血;

(4)15d内的严重创伤;

(5)1个月内的神经外科或眼科手术;

(6)难于控制的重度高血压(收缩压>

180mmHg,舒张压>

110mmHg);

(7)近期曾行心肺复苏;

(8)血小板计数低于100×

109/L;

(9)妊娠;

(10)细菌性心内膜炎;

(11)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12)糖尿病出血性视网膜病变;

(13)出血性疾病;

(14)动脉瘤;

(15)左心房血栓;

(16)年龄>

75岁。

溶栓药物及溶栓方案:

我国临床上常用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UK)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两种。

尿激酶:

4400IU/Kg静脉负荷量10min,继以4400IU/Kg/h维持12-24小时,或快速给药方案:

300万IU静点2小时;

2009年专家共识建议我国尿激酶治疗急性大块肺栓塞的用法为:

UK20000IU/kg/2h静脉滴注。

rt-PA:

50-100mg静点2小时或0.6mg/Kg静点15分钟(最大剂量50mg)。

尽管尿激酶和rt-PA两种溶栓药物12小时疗效相当,但rt-PA能够更快发挥作用,降低早期死亡率,减轻血栓在肺动脉内停留而造成的肺动脉内皮损伤,从理论上讲可以降低远期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及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后遗症的发生危险,因此推荐首选rt-PA方案。

溶栓注意事项:

溶栓前应常规检查血常规,血型,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肝、肾功能,动脉血气,超声心动图,胸片,心电图等作为基线资料,用以与溶栓后资料作对比。

备血,向家属交待病情,签署知情同意书。

使用尿激酶溶栓期间勿同时使用肝素,rt-PA溶栓时是否停用肝素无特殊要求,一般也不使用。

溶栓如使用rt-PA需先1h泵入50mg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如无则继续1h泵入另外的50mg。

应在溶栓开始后每30min做一次心电图,复查动脉血气,APTT,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⑥溶栓疗效观察指标:

症状减轻,特别是呼吸困难好转;

呼吸频率和心率减慢,血压升高,脉压增宽;

动脉血气分析示PaO2上升,PaCO2回升,PH下降,合并代谢性酸中毒者PH上升;

心电图提示急性右室扩张表现(如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或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V1S波挫折,V1-V3S波挫折粗顿消失等)好转,胸前导联T波倒置加深,也可直立或不变;

胸部X线平片显示的肺纹理减少或稀疏区变多,肺血分布不均改善;

超声心动图表现如室间隔左移减轻、右房右室内径缩小、右室运动功能改善、肺动脉收缩压下降、三尖瓣返流减轻等。

大块肺栓塞溶栓治疗策略:

一旦怀疑肺栓塞,应静脉推注大剂量的普通肝素;

开始静脉输注肝素以便达到目标APTT值至少80秒;

控制液体的入量在500-1000ml;

避免过多液体摄入加重右心衰;

小剂量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正性肌力药物;

迅速评价患者有无溶栓适应证及禁忌证,如考虑溶栓疗效大于可能发生的出血风险,建议立即进行溶栓治疗;

⑥ 

如果溶栓风险太大,考虑安置下腔静脉滤器、导管取栓术或外科取栓;

⑦ 

不要联合使用溶栓及下腔静脉滤器,因为滤器的尖头会刺伤下腔静脉,同时溶栓可能导致下腔静脉管壁出血;

⑧ 

成立由肺血管病科、急诊科、放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