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长沙市一中高二寒假自主学习高二生物寒假练习卷七1优选.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5873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长沙市一中高二寒假自主学习高二生物寒假练习卷七1优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春长沙市一中高二寒假自主学习高二生物寒假练习卷七1优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春长沙市一中高二寒假自主学习高二生物寒假练习卷七1优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春长沙市一中高二寒假自主学习高二生物寒假练习卷七1优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春长沙市一中高二寒假自主学习高二生物寒假练习卷七1优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春长沙市一中高二寒假自主学习高二生物寒假练习卷七1优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春长沙市一中高二寒假自主学习高二生物寒假练习卷七1优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春长沙市一中高二寒假自主学习高二生物寒假练习卷七1优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春长沙市一中高二寒假自主学习高二生物寒假练习卷七1优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春长沙市一中高二寒假自主学习高二生物寒假练习卷七1优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春长沙市一中高二寒假自主学习高二生物寒假练习卷七1优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春长沙市一中高二寒假自主学习高二生物寒假练习卷七1优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春长沙市一中高二寒假自主学习高二生物寒假练习卷七1优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春长沙市一中高二寒假自主学习高二生物寒假练习卷七1优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春长沙市一中高二寒假自主学习高二生物寒假练习卷七1优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长沙市一中高二寒假自主学习高二生物寒假练习卷七1优选.docx

《春长沙市一中高二寒假自主学习高二生物寒假练习卷七1优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长沙市一中高二寒假自主学习高二生物寒假练习卷七1优选.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长沙市一中高二寒假自主学习高二生物寒假练习卷七1优选.docx

春长沙市一中高二寒假自主学习高二生物寒假练习卷七1优选

高二生物寒假练习卷(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4分)

1.35年前,人类消灭天花后,就已不再接种天花疫苗。

天花疫苗不仅让人们可以对抗天花病毒,还能抵抗与天花病毒亲缘关系较近的一些痘病毒,如猴痘病毒。

天花病毒和猴痘病毒的传播途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能根除天花的原因之一为人类是天花病毒唯一的宿主

B.接种牛痘能使机体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从而治疗天花

C.终止天花疫苗的接种使人类对猴痘病毒的免疫力下降

D.猴痘病毒可在人—人、人—畜、畜—畜之间传播

2.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能引起埃博拉出血热。

如图为埃博拉病毒结构示意图,其中GP、NP等是7种病毒蛋白。

以下推测合理的是(  )

A.该病毒结构中既有DNA又有RNA,其中的DNA呈现双螺旋状

B.若VP30是一种RNA聚合酶,则可以催化病毒生成DNA的过程

C.合成7种蛋白质需要该病毒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参与

D.该病毒能侵染并在宿主细胞内寄生

3.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C.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5.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

下列各项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A.Ⅰ体液;Ⅱ细胞外液;Ⅲ细胞内液;Ⅳ组织液

B.Ⅰ突触;Ⅱ突触前膜;Ⅲ突触后膜;Ⅳ突触小泡

C.Ⅰ可遗传变异;Ⅱ突变;Ⅲ基因重组;Ⅳ染色体变异

D.Ⅰ免疫;Ⅱ特异性免疫;Ⅲ非特异性免疫;Ⅳ细胞免疫

6.取某动物的离体神经纤维培养在与正常海水浓度相同的培养液中,给予适宜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下图分别为该离体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产生、传导、传递的示意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在高于正常海水Na+浓度的溶液中,图甲的a点将降低

B.发生Na+内流的过程分别是图甲中的a—b、图乙中的③—②

C.图丙中,g接受f传递来的化学信号可能会产生图甲所示的变化

D.图甲、乙、丙中,复极化过程中K+外流需要消耗ATP

7.图甲、乙分别表示某动物同一细胞的部分结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动物的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B.图甲的分泌物可能是某种激素

C.静息电位是指①②之间的膜内电位差

D.任一刺激均可引起兴奋,并可由图乙传递至图甲

8.研究表明青蒿素可与一种Gephyrin蛋白相结合,能激活GABA受体(活细胞信号的主要开关),引发胰岛A细胞一系列的变化,从而转变为胰岛B细胞。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注射结合了青蒿素的Gephyrin蛋白制剂可以治疗糖尿病

B.不同胰岛细胞的基因不同导致产生不同的激素

C.胰岛A细胞转变为胰岛B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D.青蒿素是引发胰岛A细胞突变产生胰岛素基因的化学因素

9.如图是肌膜局部结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离子通道同时也是信号分子的受体

B.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可引起肌膜上全部离子通道的开放

C.肌膜上钠离子内流引起的电位变化都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

D.图示部位接受信号分子的刺激后可以将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

10.中脑中神经元M可分泌神经递质N,已知递质N可以在没有致痒刺激的状态下诱发强烈的抓挠行为,为验证该神经递质的作用,设计如下实验:

以模型小鼠为材料,4个实验组处理分别为:

①外界条件刺激神经元M;②促进神经元M的分泌;③抑制神经元M的分泌;④切断大脑神经,刺激小鼠皮肤。

与对照组(不作处理)相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过程中产生神经递质N,说明刺激便会导致M兴奋

B.②过程小鼠抓挠行为增强,可说明M是兴奋性神经元

C.③过程小鼠抓挠行为减弱,可说明递质N能促进抓挠行为

D.④过程依然出现抓挠行为,说明该行为受低级神经中枢控制

11.靶细胞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有两种,一类是细胞表面受体,一类是细胞内受体。

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的部位与细胞膜的特性及信号分子的化学性质有关。

下面所列物质属于信号分子并且能通过细胞膜与细胞内受体结合的是(  )

A.唾液淀粉酶B.性激素C.生长激素D.甲状腺激素

12.免疫系统通过多个检查点或“免疫刹车”来避免免疫系统的过度敏感,CTLA-4和PD-1是T细胞上的两个重要的检查点。

CTLA-4的功能(可抑制T细胞的激活)类似于不让汽车发动起来,而PD-1的功能(可抑制T细胞的活性)类似于让行驶的汽车停下来。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机体对癌细胞进行特异性免疫只通过细胞免疫来完成

B.CTLA-4和PD-1的存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免疫缺陷病

C.适当放松“免疫刹车”能增强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清除

D.用调节免疫细胞活性的免疫检查点疗法来治疗癌症无副作用

13.金链花由于受到能分泌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的病原体侵袭,侧芽生长失控形成大量分枝,称为“扫帚病”。

下列分析与推测最合理的是(  )

A.该病原体分泌的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属于植物激素

B.正常的金链花侧芽生长受抑制是因为细胞分裂素过低

C.可尝试用细胞分裂素类物质来解除金链花的顶端优势

D.该病原体与金链花之间为竞争关系

14.科研人员以野生型和油菜素(BR,一种植物激素)合成缺陷突变型拟南芥幼苗为实验材料,对油菜素在植物向性生长中对生长素的作用进行研究,三组幼苗均水平放置,其中一组野生型幼苗施加外源BR,另外两组不施加,测定0~14h内三组幼苗胚轴和主根的弯曲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需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是为了避免光照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B.施加外源BR的野生型幼苗的胚轴、主根在4h左右达到最大弯曲度

C.主根和胚轴弯曲方向相反,说明油菜素促进主根生长抑制胚轴生长

D.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也会影响油菜素的合成及生理作用

15.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记名计算法一般用于统计个体较大和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的丰富度

C.太阳鱼遇幼鱼过多时,成鱼会吃掉部分幼鱼,属于捕食关系

D.从灌木阶段到森林阶段的演替过程中,灌木层逐渐失去优势地位

16.湘南某地区经采煤作业后,形成了许多塌陷区。

研究人员连续6年调查某塌陷区内鲤鱼的种群数量,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

为了充分利用鲤鱼资源,又不影响种群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塌陷区内鲤鱼环境容纳量约为40吨

B.必须保证捕捞前后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变

C.第7年的最大捕捞量应控制在37吨以内

D.必须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才能进行捕捞

17.根据科学家的考察,3500万年前的南极是荒漠地带,干燥缺水,但是也有一些适应环境的生物种类生存。

在经历了地球上的一场演变之后,南极区域开始变得冰天雪地,除了少数耐寒生物生存之外,基本上没有其他物种出没,在南极,海豹以鱼类为主要食物,也食甲壳类和头足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种演变实质上就是群落的次生演替,荒漠时期的南极也可能有生物生存

B.经过环境的变迁,耐寒生物能在南极生存下来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由于南极生态系统的分解者作用强,因此土壤中的腐败物质很少

D.鱼类和海豹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18.黄粉甲是一种仓库粮食害虫。

现有亚洲黄粉甲A和北美黄粉甲B幼虫共同生活于食物充足的面袋中(左)和取虫器中(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中信息可知,A、B之间为捕食关系

B.取虫器中A、B黄粉甲的K值均大于面袋环境中的K值

C.两种黄粉甲在该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均为消费者

D.取虫器中黄粉甲A、B的曲线分别为S型和J型

19.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猫头鹰属于最高营养级生物并处于四个不同的营养级

B.该图中有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态

D.由于捕猎的原因,猫头鹰的数量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蛇的数量将会减少

20.下列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B.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

C.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倒平板

D.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21.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培养基中加入10%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

利用上述选择培养基依次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

A.固氮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放线菌B.固氮细菌、大肠杆菌、放线菌

C.乳酸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放线菌D.固氮细菌、霉菌、放线菌

22.为了研究抗生素X对四种不同细菌(1、2、3、4)的作用效果,有人做了如图抗菌实验,菌落形态如灰雾状。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四天后细菌3的灰雾地带最长,说明抗生素X对细菌3的抑制效果最差

B.四天后细菌2的灰雾地带最短,说明抗生素X对细菌2的抑制效果最差

C.用抗生素X对细菌2的抑制比对细菌3的抑制效果好

D.可以用抗生素X去治疗由细菌1引起的疾病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23.第一种病毒:

1965年,科学家在这种RNA病毒里发现了一种RNA复制酶,像DNA复制酶能对DNA进行复制一样,RNA复制酶能对RNA进行复制。

第二种病毒:

1970年,科学家在这种RNA病毒中发现了逆转录酶,它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近来科学家发现种新的RNA病毒,为确定是以上哪一种病毒,请利用各种核音酸、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该病毒方第一种病毒还是第二种病毒。

(提示:

①宿主细胞需要从培养基中摄取原料,才能满足病毒大量增殖。

②根据培养液的浑浊程度易判断子代病毒的数量,子代病毒数量越多。

培养液越浑浊。

③设计甲、乙两组相互印证的实验组。

(1)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2)写出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24.猪丹毒是丹毒杆菌引起的危害养殖业的烈性传染病之一。

SpaA蛋白是近年研制出的猪丹毒重组亚单位疫苗,免疫原性较低。

为研究转移因子(TF)能否特异性对SpaA蛋白的免疫起增强作用,科学工作者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科研人员制备了SpaA疫苗和经SpaA疫苗免疫的小鼠特异性TF,并对小鼠TF进行无菌检测和安全性检测。

请回答问题。

(1)请简要写出对小鼠TF进行无菌检测的实验思路:

(2)小鼠TF的安全性检测

取100μL小鼠特异性TF和普通TF分别腹腔接种2组小鼠,对照组的处理是

,接种后48h内观察并记录小鼠的各项生理活动,48h后剖杀小鼠,检查其腹腔及各脏器有无异常病理变化。

选取20只体质量为20~22g的小鼠,将其随机均分成4组,进行以下实验:

分组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见下图)

1

曲线1

2

曲线2

3

曲线3

4

曲线4

注:

吸光值(OD)越大表明抗体的含量越多

 

表中A、B的处理分别是:

A,B。

该实验结果说明:

Ⅰ.;

Ⅱ.。

25.自然界的生物总是处于急性应激刺激(如捕食)或长期的环境压力(如高温、饥饿或过氧化环境)之下,科研人员以线虫为实验材料,探究机体在受到急性应激刺激后应对长期环境压力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系列实验。

(1)研究人员通过每5分钟轻敲培养线虫的培养皿模拟急性刺激(共150分钟),随后让其处于长期慢性的环境压力下。

 

1机械刺激线虫时,其感受器产生,传导至RIM神经细胞,促使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酪胺。

②观察野生型线虫与酪胺受体基因突变体受到急性应激后的生存率,如图1。

据图可知,野生型线虫的生存率(高/低)于酪胺受体基因突变体。

由此推测,在急性应激刺激下,酪胺可(促进/抑制)线虫对后续长期环境压力的反应,影响线虫对环境的抗逆性。

(2)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酪胺对受长期环境压力(饥饿)下的反应机制,如图2所示,急性刺激诱导RIM分泌酪胺,在其作用下,启动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促使胰岛素样蛋白与小肠细胞膜上的结合,使胰岛素转录因子(DAF-16、SKN-1和HSF-1等)被磷酸化,阻断其进入,最终促使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满足线虫对逃跑等急性刺激反应的能量需求,而无法提供更多能量应对长期环境压力的影响。

注:

胰岛素样蛋白的作用相似于胰岛素。

(3)请你根据该项研究结果,提出可以帮助人类应对压力的治疗措施:

26.人饮酒(主要成分是乙醇)后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早期主要表现为神经行为功能的变化。

(1)为研究酒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志愿者,饮酒后测试简单反应时(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和血液中乙醇浓度,,以受试者自身未饮酒时为对照,计算能力指数相对值,结果如图1所示。

请分析回答:

图1人饮酒后血液中乙醇浓度和神经行为能力变化

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可以推测乙醇会

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了机体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

(2)科研人员为研究乙醇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在大鼠培养场所都装有直径7cm的木棒,底部铺铜栅栏。

通电时木棒转动,铜栅栏带电防止大鼠主动跳下。

实验前24h训练,取能在木棒上停留3min以上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乙醇灌胃组(高、低2个剂量组),对照组应用处理。

实验中记录大鼠在棒上,并观察以便获得乙醇中毒的模型鼠。

②科研人员将乙醇中毒的模型鼠进行处理后进行DA(多巴胺,一种产生愉悦感的神经递质)和其分解产物DOPAC含量的测定,数据如下:

递质

对照组

低剂量组

高剂量组

DA

1367ng/g

9714ng/g

15752ng/g

DOPAC

3552ng/g

11455ng/g

2990ng/g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DAT是位于突触前膜上的膜蛋白,能特异性识别DA,将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DA摄取到突触前膜内,从而终止神经信息的传导。

科研人员对连续乙醇处理6个月的大鼠中的DAT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如图2所示:

图2不同处理的大鼠DAT表达量

请结合上述实验研究,推测乙醇成瘾的机制:

27.图1是某生态系统中组成食物链的三个种群(Ⅰ、Ⅱ、Ⅲ)一年内能量流动统计的部分数据(图中数值单位是100万kJ)。

图2是能量流经卷叶螟的示意图,其中A~C代表能量,数值表示能量值,单位为J/(hm2·a)。

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是。

不同营养级之间能量以形式流动,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率约为(保留1位小数)。

(2)图2中A表示的含义是,B的数值为J/(hm2·a),C的来源有同化的能量。

水稻同化的能量至少为。

(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28.南极磷虾广泛分布在南极海域,它们主要摄食海水表层的浮游植物,同时也是部分鱼类、企鹅、海鸟、鲸、海豹等生物的饵料,在南极生态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1)南极海域中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南极磷虾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长期捕食磷虾的生物中,蓝鲸长有密集的鲸须,食蟹海豹的牙齿具有复杂缺刻、能够彼此交合,这些过滤结构为捕食成群的南极磷虾提供了方便,体现了生物体的相适应的特点。

(2)蓝鲸是南极海域捕食磷虾量最大的生物。

当极昼来临,蓝鲸在南极海域聚集,它们潜入一定深度捕食,回到水面排泄,鲸粪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铁等,这种行为加快了生态系统的,对缺乏矿质元素的极地表层水域非常重要。

此时,表层水体中浮游植物爆发性生长,其原因是:

(写出2点)。

(3)据调查,磷虾的数量已经连续数十年呈下降趋势,具体原因还不十分确定。

右图所示为最近100年蓝鲸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你认为这种变化会使南极磷虾种群数量增加、减少,还是无法确定?

请阐述你的理由。

(分三种情况分析)。

(4)虽然南极磷虾资源蕴藏量巨大,但人类开发利用仍然需要十分谨慎。

若想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应采取怎样的措施?

29.苯酚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中,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小明同学准备依据图1操作步骤,从处理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酚降解高效菌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酚降解菌富集培养基含有蛋白胨、K2HPO4、MgSO4、苯酚和水,其中可作为碳源的有。

(2)将采集到的样品接种培养,苯酚用量应随转接次数增加而逐渐,以达到富集酚降解菌的目的。

若图1平板中菌落过于密集,应进一步,以便于菌落计数与分离。

(3)图2为连续划线法示意图,在图中(填图中序号)区域更易获得单菌落。

(1)采用比色测定法(使用苯酚显色剂)检测降解后的废水中苯酚残留量.先制作系列浓度梯度并进行显色反应,下表中1~5号比色管的苯酚浓度应分别为

管号

1

2

3

4

5

6

苯酚浓(mg/L)

1

如果废水为50mg/L苯酚溶液,降解后约有21%的苯酚残留,则需将残留液稀释

(填序号:

①5②10③20)倍后,再进行比色。

参考答案:

BDCDBBBAAABCCCCACBCADC

23.(共10分)

(1)设置两组实验,甲组;将宿主细胞放在含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培养液的浑浊程度。

乙组:

将宿主细胞放在只含有核糖核苷酸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培养液的浑浊程度(6分)

(2)若甲组培养液比乙组浑浊(或甲组子代病毒数量比乙组多),则为第二种病毒;若甲组培养液和乙组浑浊程度相当(或甲组子代病毒数量和乙组相当),则为第一种病毒(4分)

24.(除标记外,每空1分,共7分)

(1)取等量小鼠特异性TF与普通TF接种到培养基,将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内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有无菌落长出(或镜检有无细菌)(2分)

(2)接种等剂量的生理盐水A:

接种小鼠特异性TFB:

免疫接种SpaA抗原Ⅰ.TF可增强免疫接种SpaA抗原的效果Ⅱ.TF的免疫增强效果与TF的特异性关联性不大

25.(每空1分,共6分)

(1)①兴奋(神经冲动)②低抑制

(2)胰岛素受体细胞核(3)减少体内酪胺的含量(①酪胺合成抑制剂;②酪胺受体(tya-3)表达抑制剂)(2分)

26.(除标记外,每空1分,共9分)

(1)延长

(2)①等量生理盐水(清水)灌胃停留时间行为活动变化②低剂量的乙醇可以促进DA的释放和分解,高剂量的乙醇除了可促进DA的释放,还可抑制DA的分解(2分)(3)长期的乙醇摄入导致DAT表达量增多,当失去乙醇刺激时,DA释放减少,同时DAT表达量居高不下,持续对突触间隙内DA进行摄取,驱使机体寻找乙醇刺激,进而建立酒精依赖(2分)

27.(每空1分,共8分)

(1)种群II→种群I→种群III有机物13.5%

(2)卷叶螟同化能量2.45×109卷叶螟和水稻3.5×1010J/(hm2·a)(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8.(除标记外每空1分,共10分)

(1)生物群落消费者结构与功能

(2)物质循环鲸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为浮游植物提供矿质营养;极昼的光照条件(温度条件)有利于浮游藻类快速地繁殖;鲸大量捕食鳞虾,磷虾数量下降,浮游植物被捕食量减少(2分)

(3)增加,蓝鲸是南极磷虾最大量的捕食者,蓝鲸种群数量减少,磷虾种群数量增加;减少,蓝鲸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影响南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引发浮游藻类数量减少,从而使南极磷虾种群数量减少;不确定,蓝鲸种群数量减少对于磷虾种群数量的影响,在短期和长期效应上会有不同,具体结果难以确定(3分)

(4)划定捕捞区域,限定捕捞时间和捕捞量;进行全面调查(评估),根据资源量,确定捕捞量(2分)

29.(每空1分,共6分)

(1)蛋白胨、苯酚

(2)增加稀释涂布(3)③(4)0、0.2、0.4、0.6、0.8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