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概括文意0609.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6128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概括文意060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概括文意060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概括文意060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概括文意060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概括文意060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概括文意0609.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概括文意0609.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概括文意0609.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概括文意0609.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概括文意0609.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概括文意0609.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概括文意0609.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概括文意0609.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概括文意0609.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概括文意0609.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概括文意0609.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概括文意0609.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概括文意0609.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概括文意0609.docx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概括文意060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概括文意0609.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概括文意0609.docx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概括文意0609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概括文意)

一、

笔墨的超越

①毛笔、墨是中国书法和绘画的主要工具,原本并无奇特之处,不过分别是由兽毛与熏烧的烟灰制作而成的。

但是,在中国的书画艺术史上,它们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②汉代蔡邕说:

“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的确,毛笔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之一。

“墨分五色”,足以展现万类的缤纷,更是中国艺术家的常识。

毛笔的锥体造型,具有“锋出八面”的能力;墨与水的调和,经过宣纸的洇化,可产生变幻莫测的效果。

④笔墨的造型过程一般不可重复,书法和绘画,虽是静态地呈现在纸上,却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

沈尹默说,在欣赏书法时,“不但可以接触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而且还会感到音乐般轻重疾徐的节奏”。

原本的“墨色”,居然可使人感受到“五光十色”;原本静止的文字,居然可以使人感受到“音乐的节奏”!

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因笔墨的性能,具有了独特的表现能力与艺术魅力。

简单的书写或皴擦、普通的黑白两色,竟然以简驭繁、以静寓动,胜过了许多复杂的艺术。

宗白华认为:

“中国音乐衰落,而书法却取代了音乐成为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

”其中或有溢美之词,但也足见中国人对笔墨艺术的特殊感情。

④这种特殊感情的形成,不仅由于笔墨造型能力的超妙和奇特。

⑤笔墨与文人长相厮守,须臾不离,年深日久,似乎也具有了特殊的性灵。

因此,笔可以“歌”,墨可以“舞”,“妙笔”可以“生花”,笔底可走“龙蛇”,甚至文人也被称为“墨客”——工具与人,达成了性灵的相通。

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里,笔墨成为文人精神生活重要的呈现手段之一。

相传锺繇说过:

“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

”笔迹界破空间。

成为人们传达美的手段,于是乎有了中国书法和绘画的文人传统。

⑥在这一传统中,笔墨超越了物质的限制,而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

朱光潜说:

“例如写字,横、直、钩、点等等笔画原来都是墨涂的痕迹,它们不是高人雅士,原来没有什么‘骨力’、‘姿态’、‘神韵’和‘气魄’。

但是在名家书法中我们常常觉到‘骨力’、‘姿态’、‘神韵’和‘气魄’。

”这些感受,与其说是一个普通的欣赏者通过想象、移情获得的,毋宁说是中国人把文化中最核心的观念向笔墨艺术活动持续贯注的结果。

⑦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对调笔用墨,有一系列的规范.《弟子规》说:

“墨磨偏,心不端。

”执笔要求“腕平掌竖”,因为“心正则笔正”,反之“笔正”可见“心正”。

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中锋”和“藏锋”,因为“中则正”、“君子藏器”。

何以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因为其中包含了精神的期待。

明代书论家项穆说:

“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

”笔墨本身不是目的,人的心灵才是目的。

看起来似乎是技术性的活动,所寄寓的却是非常深刻的人格修炼的目标。

⑧于是“技进乎道”,笔墨的训练转化为道德人格的修炼。

黄庭坚认为,苏轼能拔萃于宋代书家,根本原因在于他的道德文章之超卓,“他人终莫能及尔”。

而人格的修炼,最终又服从于社会的总体目标,所以项穆又说:

“正人心,所以娴圣道也。

”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观念,在此被落实到了笔墨的操守中。

这种笔墨活动,已经不再以艺术家的培养为鹄的,而以符合文化精神的社会人的塑造为旨归。

⑨有趣的是,与这种道德目标明确的修炼方式并存的,还有一种游戏的取向,所以“游戏笔墨”成为一个成语——口它常常指作文的态度。

宋代米芾说:

“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

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

”在这种游戏中,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的园地,技术的工巧与否并非关键。

庄禅的哲学,由此流动于笔墨之中,与道德人格的修炼一样,浸润着中国文人的情怀。

1.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2分)

2.从全文看,笔墨的“超越”可以归纳为哪些要点?

(4分)

二、

家园城市

⑦如何满足城市居民深层次的审美需求,也是家园城市建设必须考虑的。

我国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城市是从自然中发展出来的一部分,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苍松翠竹、鸟语花香,本来不应该与城市截然隔离。

大自然的地貌、江河、气候、动植物等应当成为城市特色的一部分,把自然和城市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满足城市居民对大自然的审美需求。

另外,城市的各种线条、块面、色彩,以及绘画、雕塑、园艺乃至城市整体的节奏韵律等,可以让城市本身成为一个巨大的审美对象。

⑧家园城市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是人们在反思和探索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所提出的一种理想和追求,也是我们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

3.第⑦段论述的“城市居民深层次的审美需求”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

三、

应该正确对待文献综述

熊易寒

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学术界都不大重视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学术规范的逐步建立,这种情况有所转变,不过大多数综述都是罗列式的,报幕似地把相关研究一个一个列出来,丝毫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之间存在任何内在的关联,甚至也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与作者本人的研究有何相干。

这样的综述机械、突兀,有生拼硬凑之嫌,称之为“伪综述”亦不为过。

  ②阅读国际上的顶级学术刊物,有这么几个发现:

一、书评以外的论文□有比较翔实的文献综述;二、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是由该领域的一流学者撰写;三、对相关著作的征引□采取间接引用的形式,很少直接引用。

这与国内的情形很不一样,值得我们思考。

1.概括第①段大意。

(25字以内)(2分)

四、

①近年来,艺术史研究者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对艺术品的理解和研究,不能局限于图像、风格等艺术范围之内,还应拓展到作品的物质性特征和存在方式。

如果对中国传统的“卷轴”这一装裱方式加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这种物质性特征常常是文化精神的某种映射。

②把卷轴和西方油画的装饰形式进行比较,两者的不同显而易见。

油画完成后被嵌入硬质的四边画框,意味着一种强制性的“展开”,体现出对静态的空间的占有意识。

而中国书画所采用的卷轴形制,则自然引出一个“敛合”的结果。

敛合意味着对空间尽可能的放弃,却隐含了时间性的要求。

③卷轴提供的形制,保障了舒卷的权力和自由,而在长幅横式的卷轴作品中,舒卷过程本身就是观看活动的一个介入因素:

它拒绝对全幅作即时性的呈现,而对观看范围进行必要的控制,使观看成为一个历时性的过程。

具体而言,这类作品展示时,作品左侧部分随着观看的进行被陆续打开,与此同时,右侧部分则被不断收起,观看者视野所及,就是“舒”和

“卷”所呈现的自然范围(约为一个手臂的长度)。

这种观看方式,要求作品在展示过程中体现出“段落感”,以使观看者视野中的图像保持一个相对完整而又不完全重复的空间,这样的段落空间是逐步呈现和不断变换的,因而是由时间统领和支配之下的空间。

这是此类卷轴作品与静态展示的油画作品的重要差别。

3.概括第③段的主要内容。

(2分)

五、

废墟之美

“废墟”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跟文化和美学不相干的贬义词,甚至《现代汉语词典》对“废墟”一词的解释也仅仅是“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并没有错;但若用世界知识来衡量,这样的理解就很不够了。

在欧洲,“废墟”的含义自近代以来有了明显的丰富和扩充,这个语词被赋予了更为深厚的内涵。

“废墟”的词义变化是从欧洲的文艺复兴开始的。

早在15世纪,人们从偶然的废墟挖掘中发现了古代希腊、罗马时代那些生机勃勃的壁画、雕塑等绝妙艺术品,受到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于是决心以古代为榜样来复兴文学和艺术。

古代那些巍峨的神庙和宫殿,尽管多半都在战火和天灾中沦为废墟了,但它们依然令人肃然起敬,不仅引起人们思古的幽情,更激发人们对艺术创造的热情。

从那时起,欧洲人就渐渐养成了对所谓“残缺美”的欣赏习惯。

于是各地残破的古建筑遗址越来越成为文学艺术家描写和表现的对象,“文物”的意识也在人们心中萌发了。

废墟的美学价值及品位的提升,另一个重要进程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运动。

这一历史时期,欧洲工业化运动的弊端已开始显现出来,加上启蒙运动中提出的“返归自然”的主张,这些都在浪漫主义运动中引起强烈的反响。

一些浪漫派作家厌恶工业化的喧嚣,缅怀中世纪的田园生活和情调,创作中喜好远古的题材,追求神奇和神秘,爱好废墟的景象。

欧洲常见的古堡遗址很符合他们的审美理想。

第三股推动力量是1820年爱琴海米罗岛上的女性雕塑阿弗洛狄忒,即“断臂维纳斯”的发现。

这尊被认为世界上最美的女性雕塑,多少人想复原她的双臂姿势都以失败告终。

“断臂维纳斯”也由此作为残缺美的经典永远定格,为废墟的残缺美进入美学殿堂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使保护废墟遗址成为一种文化行为。

有位外国作家在观赏希腊卫城废墟的时候,发出这样的惊叹:

“那种想象的喜悦,不是所谓的空想的诗,而是悟性的陶醉。

”我国有作家旅欧时也兴发类似的惊叹:

“看到一座古堡废墟耸立在多瑙河畔,就像看到了600年前塞尔维亚人的智慧和力量。

”美学家朱光潜说:

“年代的久远常常使一种最寻常的物体也具有一种美。

”那些遥远年代创造的宏伟的宫殿、陵寝、庙宇、城墙、古桥、古塔等,包含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劳,不管它毁于兵燹还是天灾,都会引起人们的痛惜,抚残体以思整体,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而这种震撼和共鸣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

一见残破的废墟就觉得碍眼,不惜工本修葺一新,这在某种意义上是缺乏文化素养的表现。

重修伟大的长城废墟这一“石头的史诗”,修了一段又一段,然后把这些新长城当作旅游点,吸引游人来看这假古董,这是对国民文物意识的严重误导!

殊不知这种以假乱真的做法,对那些稍有文物意识的游客来说是倒胃口的。

笔者曾多次陪同来自各地的朋友游览长城,人家往往事先就提出要求:

“可不要领我们去看新的长城哦!

”一次我陪两对外国夫妇游览司马台长城,起初我也不知道它是“修旧如旧”过的,以为是被岁月特赦了的。

直到走完最后

一个完好的岗楼时,眼前突然出现乱石满地的残破的长城遗迹。

大家不约而同喊了起来:

“长

城在这里呢!

”不顾一切地攀爬了起来。

不难理解,人家要瞻仰和领悟的是那尽管残破,却带着岁月沧桑,因而能唤起“悟性的陶醉”的伟大长城废墟,而不是任何用钱就能换来的崭新建筑。

联系近年来重修圆明园的呼声,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无数大拆大建事件,不难看出,关于废墟美的意识在有些人那里还是“○”!

(取材于叶廷芳《保护废墟,欣赏废墟之美》)

19.通读全文,用一句话简要表述作者所理解的“废墟”。

(3分)

20.文章勾勒了欧洲自近代以来理解“废墟”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历史节点,请分别概括三个节点中人们对“废墟”的不同审美感悟。

(6分)

六、

樱桃

黄裳

①富春江沿岸的几座县城,富阳、桐庐和上游的白沙(建德),几乎没有例外都有一条沿江的长街。

主要的商业店铺就集中在这里。

一些行政机关和民居大抵都坐落在长街后面。

有的江岸连山,没有多少发展余地,新兴的建筑只能向长街侧边扩展,有时还免不了要上山。

这一格局,恐怕是一切沿江城市的通例。

②桐庐的街,从公路车站开始,一直向东伸展开去,迤逦行来,约有二三里远近。

从八十年代新建的百货公司大楼、电影院,到五十年代以来陆续修建的商店、机关,还有更早的、三五十年、百把年前留下的老屋,杂然并陈地对峙在长街的两侧。

这些时代脚步留下的痕迹,它们的新旧比列、建筑规模与风貌的对比,说明本来是迂缓前进的步伐显然是一天天加快了,尤其近两三年来是如此。

前年到这里来时还没有看到踪影的电影院,这就是披着八十年代的新装新出现的“娇客”。

从簇拥在门前广告栏边人群的脸上,可以看到兴奋、专注的神色。

他们中间有小孩子,也有中年人;有城镇居民,也有进城来挑着担子的农村男女。

③这样一个中小县城居民的文娱生活,竟是出人意外的丰富。

两三年前在山上的大会堂里,我看到过金华堥剧团演出的广告;现在是浙江绍剧团在那里上演《火焰山》,是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

票价是三角、四角、五角。

好像比堥剧稍高一些。

此外,桐庐越剧团在山演《啼笑因缘》,票价是一角(童票)到三角。

一家旅馆“桐江饭店”里还开设了讲话人的书场,长街上新增设了旅游局的宣传栏。

这个局也是最近才出现的,就在南面长街尽头的城隍庙旧址里,门前有一棵几百年树龄的老樟树。

城隍庙不在城市中心,竟被挤到边远的角落,无疑也说明了这个依江傍山的山城的特色。

桐庐三个著名的旅游点是桐君山、钓台和新发现的“瑶琳仙境”。

这个古老的地下迷宫几年来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旅游者,就在我们来到桐庐的当天,听说就接待了五千名游人。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对比之下,前两处就要冷落的多,不过我觉的论山水之美和历史气息,还是这两处有更多的吸引力。

④到桐庐的当天下午,我们度过长街,来到“渔梁渡口”乘渡船到了桐君山下,接着又登了山。

这山,比起两年前初访时,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登山的石级铺好了,桐君祠也正在重修整修。

两三位上了年纪的木工师傅正在大殿里细心地雕刻着镂空的:

“雀替①”殿内一角堆着樟木的板材,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这些装在外檐梁柱尽头的纯装饰性构件,被木

工灵巧的双手雕成了镂空的人物亭台花样,有几只已经加上了金碧斑斓的重彩,繁缛极了也美丽极了。

殿中的桐君像还是白垩②的,两侧悬着一副新雕成的抱柱对联,是从山东来的老书法家孟庆甲的楷书。

这可能是一副原曾有过的旧联:

大药几时成,漫拨炉中丹火。

先生何处去,试问松下仙童。

⑤桐君,是古代一位采药的老人,住在山上。

药,总是采了来给人们服用的,所以老百姓记得他。

不过他却不大喜欢回答人们的问讯,终于连名字也没有留下。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在传说中却变成了一位道士,像老君那样的“仙人”了。

人们还指给我看他日常静坐在树荫下的桐树。

这树就在祠后的山崖旁边。

据说那株古桐早已枯死,现在的桐树是从原来的树根上生发出来的,亭亭地也已有了十多丈了。

⑥等我们走下山来,渡过江去,重新踏上长街,已是旁晚时分了。

街上的摊贩早已散去,只剩下一位老年农夫还坐在路边的石级上等顾客,她身边放着一只编织精巧的半旧竹篮,手里拿着一杆小称。

走近去时,我惊喜地发现篮里盛着一颗颗晶莹如珍珠的樱桃。

真的已经很久没有吃到樱桃了,这种果子在城市的水果店里是很难得看见的,它的产量少,时令断,又经不起久藏;难怪不易发现它的踪迹。

它似乎只出现于词人的笔下,“樱桃落尽纯归去”引来了李后主的叹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也是作为“流光容易把人抛”的论据提出来的。

词人好像无例外地一致惋惜春光的短暂,千方百计地想留它下来,看见檐外蛛网上的落花瓣,敏感地发现蜘蛛竟也是自己的同志,也在进行无效的挽留春光的努力。

在他们看来,樱桃的出现,简直是春去的信号。

其实又何必如此呢?

晚春以后紧接着就是初夏,这才是更为丰富、坚实、健旺、充满了生机的季节,也是人类努力工作的季节。

⑦齐白石为荣宝斋画过一幅诗笺,一只高脚水晶盘里,满满盛着鲜红的樱桃,每只晶圆的颗粒上都缀着一根细柄。

真是一片火红,饱满地孕育着势将迸裂喷发的生命的力。

老画家给了樱桃崭新的解释,在他看来这应该是象征着未来更大更多收获的信息。

不能不佩服齐白石的见识和魄力,他的笔一下子就扫尽了多少年来围绕了樱桃凝聚着的悲叹、哀愁的气氛。

他在画幅上角题词是“女儿口色”,一下子竟从樱桃联想到女孩子的朱唇上去了。

⑧老太太篮里的樱桃,并不全是红的,有些还带着浅绿嫩黄的奶白色,也许是品种不同,或是尚未完全成熟。

不管这些,我们买了一大捧,一面走一面吃,有的还带着微酸,甜味也是淡淡的。

就这样边走边吃,再走近那棵古老的香樟时竟自全部吃完了。

一九八二年五月十七日

(选自黄裳《过去的足迹》)

[注]①雀替:

中国传统建筑中横梁与立柱相交处的托座。

②白垩:

石灰岩的一种,白色,可用作粉刷材料。

这里指用白垩粉刷塑像,为上彩做准备。

11.根据②~⑤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6分)

(1)②③两段写了“近两三年”桐庐当地的变化,请概括这些变化。

答:

(2)从④⑤两段看,桐君山的历史气息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加以概括。

答:

七、

拜谒高原

庞天舒

①我对西藏不陌生,尽管从未踏足那片高原,却在不少电视片中领略过它迷人的雪域风光。

②雪山、朝圣者、无边无际的藏北高原、滚滚的牦牛群、酥油茶和糌粑……西藏在我心中永远站立在亘古的静止中,离现代社会那样遥远。

③我执拗地认为高原在等待我,终于,一个好时节,我向着高原行去。

只是我不是一个孤独的不知路在何方的旅人,我们有一支队伍、一台大客车、充足的氧气瓶,有医生和数位经验丰富的“老西藏”,东道主为我们这一行人选择了一个绝佳的旅行路线:

由格尔木踏上千里青藏线。

④高原就这样迎面扑来了。

⑤此时,我就在这片高原上。

⑥当客车在兵站短暂地小憩时,我终于将双足立于高原之上,高原却在刹那间击溃了我,我成了这一行“高原反应”最严重者之一。

心跳过速,头痛欲裂,呼吸艰难,简直到了需人搀扶才能站稳的地步。

那真是一种无法躲藏的痛苦,在这无限广袤之中,你逃不掉,跳不开。

高原真的贯穿了你的身心,强迫你面对它,拜谒它,让你承认自己的渺小。

我展目凝视着,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确有一种难以言传的美丽,再配上纯净的湖蓝色的天穹和低低悬浮的白绵羊似的云彩,那份诗意的画面无与伦比。

这里有一个优美的名字:

可可西里草原,缓缓的是楚玛尔河。

我记得我就这么站立了很久,阳光跳跃着强烈的色泽,刚硬湛蓝的高原之风吹来掠去。

除了风的声音,一切是那样宁静,但是,不!

你的目光四处触摸着,心中会突然撞进一个感觉:

高原其实不静,它在腾动,它是活生生的。

看了那连绵起伏的山脉,你会感到那巨大的生命的表情,山群裸着自己粗粝的骨骼,并且都是一副俯冲升腾的雄姿,一块块山岩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那些著名的山脉:

喜马拉雅、昆仑、唐古拉、冈底斯仍在生长着。

然而,天空却不容许它们再向上冲了,你还能感到那美丽的蓝湖一样的天穹气压极低,这可恨的低气压造成了我剧烈的头痛,让我的身子摇摇晃晃的总想扑倒。

但我知道天空实际上压制的是高原。

在地球的这一隅,蓝天在与高原抗衡着,天在按压着山,山一步步拱出天。

⑦当你在内地生活久了,目睹一条条清澈河流被工业废水污染,一片片森林被砍伐殆尽,人类入侵所有海洋使得鲸鱼们涌到海滩自杀……当你听到耕地以惊人的速度沙漠化,许多物种永远消失,你绝望透顶,你觉得自然是如此脆弱,人类世界这样轻易地就摧毁它占有它,地球毫无希望了。

这时,你走上青藏高原,就会获得一份崭新的感觉,那高原以它自己独有的方式隆升着,它博大、莽苍、遒劲,什么也奈何不了,人类的侵占意识、开拓意识只能贴近它,却不能征服它。

我知道高原上有许多城市,但更多的是地貌原始的广阔土地和一座座人类难以逾越的雪山。

⑧高原之上,人的形体渺小而微不足道,但是人却能够从心底蔓延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博大的精神和情怀。

1.文章题目为“拜谒高原”,第⑥段中作者又说“高原真的贯穿了你的身心,强迫你面对它,拜谒它……”细读第⑥段文字,请简要概括让作者“拜谒”的高原具有怎样的特点。

2.在第⑦段中,作者写道:

“这时,你走上青藏高原,就会获得一份崭新的感觉。

”这份“崭新的感觉”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3.作者在结尾说“能够从心底蔓延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博大的精神和情怀”,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语言具体概括一下“无形的力量”“博大的精神和情怀”的内涵。

八、

绝地之音

马步升

①七年前深秋的一个黄昏,我呆坐在陕甘交界处一座古长城的营盘上,怅惘地望着大沟那面踟蹰在山坡上恹恹的夕阳,倾听着那串如丝如缕如歌似泣的歌声,被风沙折磨了半个月的干涸的眼眶,不觉间盈满了清泪。

七年间我怀揣着那串无词无调的歌声游历了许多美丽的、荒瘠的地方,谛听过许多古今中外的人都为之倾倒的乐音,但时刻能够震撼我心灵的能进入我血液骨髓的仍然是这串无词无调的歌声。

②那年秋天,我随导师踏上了徒步考察长城的征程。

进入陕甘宁蒙一带,我的心整日被强烈地震撼着。

那是一片什么样的土地呵,大沟横断,小沟交错,沟中有沟,原本平展开阔的黄土高原被洪水切割成狰狞的黄土林。

我们背负考察工具,和采集到的秦汉边卒使用过的遗物标本,整日跋涉在这无边无际的黄土迷宫中。

③整日里见不着生存在现时现地的人,能与我们交流的只有秦汉边卒的遗迹,那无阻无碍的朔风挟着远古的灵感,一拨一拨地注入我们的身心。

我和导师开始爬山。

我背着几十斤重的标本,导师带着考察工具,在无路处寻路,在陡崖中寻找立足之地。

我敢说,我的脚印,今生今世以至永远,不会再有第二个脚印与之重叠。

④终于,攀上了山顶。

黄乏的太阳已站在了一根黄土柱上,随时准备一跃而下,将山川人灵都置于无际的黑暗之中。

我们站在城墙上,寻找继续前行的路。

这时,一个场景牢牢地攫住了我。

⑤面前是一条大沟,夕阳仍然漂在那面沟坡上。

一眼望不见边沿的沟坡破碎而陡直。

有一块平地,满沟坡只有一块平地。

那是一块什么样的平地呵,沟坡向沟底延伸,突然被沟内冲出来的洪水迎面斩断,在面前划出一道深达百米的危崖,山坡上涌下来的洪水则从两面切割下来,各自形成危崖,中间只留下两亩见方的一块平地,岌岌悬于三面陡崖之上,余下的一面如一根细绳拴在山体之上。

距平台不远有两棵山椿树,树下有几孔土窑洞,一群鸡,一条大黑狗,几头猪,还有几头大骡子在树下或站或卧。

山坡平缓处,铺展着有耕种痕迹的山坡地。

平台上正在打碾庄稼。

一头大骡子拉着碌碡在场内不紧不慢地转圈儿,一个人一手牵绳缰,一手场皮鞭,皮鞭并不往下抽,只绕在空中,偶尔鞭梢一抖,啪地一声,那声音就沿着三面沟崖哗啦啦传出去,很远很远,直到听不见任何声响,还觉得有一股声音驰向远方。

那人拉着骡子转在了崖边,阳光依然洒下来,远远看去,人和骡和碌碡好似在空中行走。

我的心跳起来,人或骡只要走歪一步……那人高扬起手臂,鞭梢也张扬起来,骡子和碌碡也欢乐了几分。

突然,那人唱了起来,细听,那歌无词,也无统一的曲调,只有一种内在的音韵连续在一起。

如果说有歌词的话,那只有“咧”一个字。

咧—咧—咧—,歌声好似被鞭梢越沟撩过来,抑或是被风断断续续扔过来。

满地是无边的黄土壑,昏黄的夕阳浮在黄土上,满地好似涂着秦汉边卒那风干的血。

那歌声,似情歌却含雄壮,似悲歌却多悠扬,似颂歌却兼哀怨,似战歌却嫌凄婉……那是一首真正的绝唱,无词,而饱含万有,无调,却调兼古今。

⑥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那支歌的词和调,为此我翻遍了几乎所有可以找得到的形式各异的黄土高原民歌卷册,遗憾的是我的寻找距离原目标愈来愈远,我甚至不能确定世间有无那首歌,或者我是否听到过那首歌?

然而那首歌仍时时刻刻奔来耳畔,那清晰的音符有力地敲打着我的心灵,让我一次又一次的感动。

我相信那是真实的歌音,要不自己怎么会不断地被感动。

⑦绝地,才能迸发出绝唱;绝唱,永远是绝地的宿命。

绝地之音,并不仅仅传达悲壮哀婉,它是生命本身,每一个音符里都透射着生命的全部内涵。

它不是用具体的词、调所能表

达清楚的,身处无语无理性之境地,废词失调才是真实生命的展示。

(2003年5月发表于《读写月报》)

5.文题是“绝地之音”,真正写“绝地之音”的是第⑤段,请你分析一下,作者写前面的四段有什么作用?

6.文章反复强调作者对这一串无词无调的歌声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请结合全文分点概括作者对此产生震撼的原因。

7.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鉴赏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

8.作者在文尾用“绝地,才能迸发出绝唱;绝唱,永远是绝地的宿命”这句话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感慨。

请联系全文和生活经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九、2015上海闵行区一模语文试题

雅俗之伪:

二人转的生态学

②根据展演形态和空间的变化,二人转的类型也不同。

广场二人转满足了生活在东北黑土地上不同群体的闲暇需求,它与黑土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水乳交融,成为后来诸多形态二人转之母。

剧场二人转的盛行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时代变化,它多了对新社会、新时代的歌颂和对旧社会、旧时代的批判。

当下的剧场二人转的演者,会根据自己对二人转的理解和对受众欲望的解读,在经济利益和名誉追求最大化的驱使下,使自己的表演在雅俗警戒线上下游移。

现代传媒的传播手段使二人转节目变成一种音像制品出现在市场,并拥有了自己的消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