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深基坑支护事故发生的经验和措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6611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减少深基坑支护事故发生的经验和措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减少深基坑支护事故发生的经验和措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减少深基坑支护事故发生的经验和措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减少深基坑支护事故发生的经验和措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减少深基坑支护事故发生的经验和措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减少深基坑支护事故发生的经验和措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减少深基坑支护事故发生的经验和措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减少深基坑支护事故发生的经验和措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减少深基坑支护事故发生的经验和措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减少深基坑支护事故发生的经验和措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减少深基坑支护事故发生的经验和措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减少深基坑支护事故发生的经验和措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减少深基坑支护事故发生的经验和措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减少深基坑支护事故发生的经验和措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减少深基坑支护事故发生的经验和措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减少深基坑支护事故发生的经验和措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减少深基坑支护事故发生的经验和措1.docx

《减少深基坑支护事故发生的经验和措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减少深基坑支护事故发生的经验和措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减少深基坑支护事故发生的经验和措1.docx

减少深基坑支护事故发生的经验和措1

减少深基坑支护事故发生的经验和措施

徐至钧1王曙光2陈静2 

(1、深圳市通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19)

(2、深圳市粤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172)

[摘要]目前深基坑工程中出现不少事故,造成巨大损失。

根据522项深基坑支护事故的统计分析,证明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设计缺陷、施工质量和水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提出减少基坑支护事故发生的10项经验和措施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支护方案事故处理

目前我国已建成高层建筑累计超过4.8亿m2。

高度超过100m的超高层建筑已超过300余幢,高度超过200m的超高层建筑已达70余幢。

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出现了深基础。

一般二层地下室的基坑深度为8~10m,三层地下室的基坑深度为12~15m,四层地下室的基坑深度为15~18m,目前国内高层建筑地下室最深为六层,基坑深26.2m,而国家大剧院的地下室为三层,基坑深度达32.5m。

另外,基坑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以往高层建筑是一个单体的基坑,面积不到5000m2,现在几幢高层建筑连同裙房,形成高层建筑的大底盘,基坑面积往往超过1万m2,最大者为北京东方广场达9万多m2。

1深基坑支护事故原因统计分析

由于城市兴建高层建筑增多,而高层建筑均有1~3层甚至4~6层地下室,由此带来在施工期间大量的深基坑开挖和支护的岩土工程问题。

由于地层构造错综复杂,加上设计方案错误与施工管理不善,造成深基坑支护方面出现了不少事故,有的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延误了工期,造成了不良影响。

因此,深基坑支护工程是当前建筑行业十分关注的工程热点,它具有技术复杂、综合性很强的特点,同时对工程造价又有举足轻重影响的特点,其开挖和支护便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

综合部分调查结果,按事故原因分类统计结果见表1。

从表1可见,设计缺陷、施工质量和水的作用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表1基坑事故分类统计

事故调查

调查数量

设计缺陷

勘测不详

水的作用

施工质量

土冻胀

其他

频率

频率

频率

频率

频率

频率

沈阳地区

14

8

57.1

1

7.2

3

21.4

2

14.3

 

 

 

 

鞍山地区

16

3

18.8

1

6.2

4

25

6

37.3

2

12.5

 

 

东北地区

37

13

35

3

8

8

22

10

27

3

8

 

 

唐业清调查[6]

103

46

45

 

 

23

22

34

33

 

 

 

 

曾宪明调查[7]

311

124

39.9

12

3.9

20

6.4

146

6.9

 

 

9

2.9

余志成

施文华调查[8]

11

4

36.4

 

 

4

36.4

3

27.2

 

 

 

 

徐至钧调查[9]

30

15

50

l

3.3

7

234

6

20

1

3.3

 

 

总计

522

213

40.8

18

3.4

69

13.2

207

39.6

6

1.2

9

1.7

2深基坑支护事故处理经验

由于基坑支护事故频频发生,曾一度出现基坑支护设计趋于保守,不适当地提高安全度,放大支护桩的直径和支撑截面,造成同一个基坑设计方案,其工程造价相差几百万甚至上千万。

本文提出深基坑与边坡支护处理的10项经验,可供有关单位从事该项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2.1岩土勘测要细要准

基坑工程的岩土勘测宜与主体建筑的地基勘测同时进行,制订勘测方案时,应结合基坑工程支护设计与施工的要求统一布置勘测工作量。

当已有勘测资料不能满足基坑工程设计要求时,应进行补充勘测。

根据基坑工程发生的大量坍塌和质量事故分析,多数事故是对浅层地基没有足够重视和施工措施等方面存在不当或疏忽所引起。

当浅层存在不良地质现象、夹砂薄层或地下障碍物时,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进行适当补钻和加钻。

根据实践经验,基坑支护系统范围内的不良地质现象,包括暗浜、地下管线、电缆、地下障碍物等,对其分布及埋藏情况都应予以查明。

对于设计要求较高的一级基坑和一些复杂、特殊要求的基坑,更应采用多种勘探测试手段,综合分析和评价土层的特性和设计参数,以取得可靠的地质资料和参数。

基坑工程勘探测试孔的深度应满足支护结构稳定性验算的要求。

根据工程经验,支护结构的插入深度为0.8~1.2h(h为基坑深度),因此勘探测试孔的深度宜确定为基坑开挖深度的2倍。

采取不扰动土样与原位测试的竖向间距以l~2m为宜,对淤泥质土层,宜采用薄壁取土器压入取样,以确保取样的质量。

地下水主要是浅部粘性土层中的潜水和粉性土、砂土中的微承压水,对基坑工程开挖施工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粉性土或砂土中的微承压水影响最大。

在开挖基坑过程中,由于水头差引起的渗漏,严重时会产生“流沙”和突涌,给施工开挖及邻近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带来危害,因此要求钻探过程中须及时测量地下水的初见水位和静止水位。

例如某大厦基坑工程开挖过程中,挖到10多m时曾发生过基坑底冒水和涌砂现象,影响基坑开挖施工,后经灌水泥浆封堵钻孔堵死冒水通道,才保证了基坑继续开挖和基础底板施工顺利进行。

2.2土的物理力学参数测试要全,取值要合理

土的测试参数正确性和测试方法的可靠性是确保基坑支护工程设计质量和施工安全的重要依据。

应根据基坑、工程的等级,支护结构的类型及设计和施工的要求选择和确定。

三级基坑仅限于开挖深度不大、环境要求不高的场合,而多数设计者习惯采用直剪固结快剪峰值指标,但对渗透系数大于10-6cm/s的土不宜采用直剪仪。

对开挖深度为4~7m的基坑,该范围内的土层,根据某些地区的土层夹砂较多,当隔水措施不良时,常会发生支护墙体渗漏,基坑涌砂,引起邻近地面下沉等工程质量事故。

例如上海豫园商厦基坑支护采用钻孔灌注桩和压密注浆,未能形成良好的隔水帷幕,导致坑内涌砂,引起沉香阁地面下沉。

为此限定对一、二级基坑由于开挖深度较大,或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根据土力学理论与施工工况尽量相吻合的原则,设计这类基坑时,原则上应采用三轴固结不排水抗压强度试验的有效应力指标或直剪慢剪试验指标。

但由于岩土是一种非均质的土粒组合,土性变化很大,单凭一种测试方法来确定足够可靠的参数是不现实的,加之现场原位测试参数比室内试验的参数更具有可靠性,因此需通过对室内外多种测试方法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提供基坑设计与施工所需的各类参数。

例如渗透系数测试,由于室内试件受土样搬运、密封、存放等影响,其渗透系数与现场试验结果有一定差异,甚至相差1~2个数量级,为此对重要基坑或土层夹砂较严重的土,除进行室内渗透试验外尚应进行现场注水(或抽水)试验,综合评价其渗透系数,常用的测试参数和方法见表2。

表2常用土的测试参数和方法

土的测试参数

试验方法

工程应用

含水量W

含水量试验

水、土压力验算

土的重度γ

土的重度试验

不均匀系数Cu=d60/d10

颗粒分析

评价流沙、管涌可能性

压缩模量ES

压缩指数CC

固结系数CU

回弹指数CS

超固结比

固结试验

先期固结压力试验

固结试验回弹

土体变形计算

土体回弹量计算

土的应力历史评价

内摩擦角

内聚力C

直剪固结快剪试验

(提供峰值平均值)

稳定性验算

无侧限抗压强度qu

十字板抗剪强度(Cu)u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

稳定性验算

总应力抗剪强度cucu

有效抗剪强度

三轴不排水剪切试验

直剪慢剪试验

土压力及稳定性验算

渗透系数K

渗透系数(KV、Kh)

抽(注)水试验

降水、抗渗计算

2.3基坑支护结构上的水土压力计算方法应经济合理

作用在基坑支护结构上的荷载,除土压力外,还有地下水位以下的水压力。

当支护墙体受地下水作用时,需同时考虑水压对墙体的作用。

这里的水压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静水压力、超静孔隙水压力和渗流引起的渗透水压力。

由于基坑工程常采用防水围护墙(或防水帷幕)及基坑内降水的做法,以防止周边地表因降水引起沉降,所以基坑墙体内外有很大的水头差,导致发生底部渗流或透过墙体缝隙的渗流。

竖向渗流造成的渗透力可加大土骨架产生的侧向土压,但沿水流方向的水头损失却能明显减少主动区的水压力并增加被动区的水压力。

所以基坑工程设计时,在土压力计算中如忽略渗流的作用,一般来说是偏于安全的。

土体受剪后产生超静孔隙水压,后者在砂土中能很快消散,可不考虑其作用,但在粘性土中则不然。

由于超静孔压尚难以计算而只能通过现场实测,所以一般设计中很难加以单独考虑,这样就只能采用总应力法进行设计,将有效应力和超静孔压合在一起,这也是目前对粘性土不采用有效应力法而习惯用总应力法的主要原因。

既然采用总应力法,在确定主动和被动土压力时所用的土体强度参数C,P值就应取不排水强度指标或快剪强度指标。

既忽略渗流,又不单独考虑超静水压,这样只剩下静水压力。

静水压不论在砂土和粘性土中均存在,与是否采用总应力法或有效应力法均没有关系。

深基坑支护设计时,水、土压力计算是一个影响支护结构安全和经济的重要问题。

但目前对地下水位以下土体有水土压力合算和分算两种方法,究竟何者更为合理和符合实际尚有不同意见。

现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分析其利弊。

在考虑渗流力的水、土分算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考虑孔隙体积渗流力的水土分算法。

2.3.1水土合算的土压力和水压力

对地下水位以下土体的所谓水土合算,即用饱和重度γsr算水土压力,不再另考虑水压力的作用。

地下水位以下,某一土层主动土压力强度eai和被动土压力强度epi按图1和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

ea,ep—主动土压力强度和被动土压力强度;

sr,,—土的饱和和重度、有效重度和水的重度;

Ka=tan2(45o-),Kp=tan2(45o-)

Ka,Kp—土的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系数;

c—土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一般采用固结快剪或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

从上述计算中可看出:

(1)土压力强度按饱和重度计算,其对应强度指标按总应力法求得。

对于渗透性相对较差的粘性土,一般采用固结快剪或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

而对渗透性较好的砂土和碎石层,由于试验所得实际上是排水快剪指标,或相当于有效强度指标,因而现行的国家和地区几本基坑支护指南和规范都规定,在地下水位以下,对粘性土采用水土合算,对砂土、碎石土采用水土分算。

图1计算简图

(2)魏汝龙教授在文章中指出,水土合算中水压力乘以小于1的系数或大于1的系数显然是不合理的。

众所周知,水压力是各向相等,竖向压力变为侧向压力只能乘以1的系数。

从理论上看,这是水土合算时主动土压力偏小、被动土压力偏大的根本原因。

(3)水土合算时,未考虑土颗粒质量受到的地下水浮力影响,也未考虑土颗粒所受浮力对水的反作用影响。

2.3.2水土分算的土压力和水压力

现行的水土分算,实际上是考虑静水压力的水土分算法,它考虑了土粒本身的重力,即(1-n),还考虑了孔隙水对土粒的浮力,即土粒排开同体积水的重量,其值为(1-n),此浮力是作用在土粒骨架上的,故应乘以或系数;此浮力的反力作用于孔隙水体上,其侧压力系数为1。

从推导过程中,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水土分算考虑因素较周全,但它是用有效重度计算的,故其强度指标亦采用有效强度指标,但目前一般的试验室要较准确地提供三轴的有效强度指标尚有困难,而有效强度指标一般要比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大,比不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更大。

在实际工程计算中还发现,按静水压力计算的对土压力强度eai的影响太大,水土分算时支护结构底部eai=91.66kPa,但其静水压力即为100kPa,这些均将使其算得的主动土压力偏大,被动土压力偏小。

(2)由于按静水压力计算,致使支护结构底部基坑内外的水压力不能平衡,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为解决这个矛盾,国内外均有不少人提出一些计算的假设条件,以修正这种不合理现象。

(3)按水土分算原则计算土压力时,从理论上采用有效应力抗剪强度参数,是正确的,但当前工程勘察报告中极少提供和。

那么采用总应力抗剪强度参数,计算土压力是否合理呢?

以支护墙总高10m、基坑开挖深度5m为工程对象,用不同的参数计算主动和被动土压力,并进行比较,结果是按不同参数计算的主动土压力比值为0.94~1.13,被动土压力比值为0.91~1.22,其中还包括了室内土工试验的试验误差。

通过上述比较,可认为采用总应力抗剪强度参数,计算的土压力与采用有效应力参数,计算土压力结果基本相当,故规定按水土分算原则计算土压力时,可采用总应力抗剪强度指标。

2.3.3考虑渗流力的分算

魏汝龙、龚晓南认为,若按静水压力计算,在墙底或帷幕底部,基坑内外的静水压力不能平衡,因而提出按渗流力计算。

其基本思路是静水压力的一部分转化为渗流力作用于土骨架上,剩余的部分作为孔隙水压力。

渗流力是一种体积力,近似地按最短渗流途径以下式计算:

渗流力,式中为梯度,剩余的孔隙水压力。

由此按渗流力的水土分算,对于主动区来说,渗流力是由上往下,故可写成:

对被动区来说,渗流力系起顶托作用,故,则剩余的孔隙水压力,故可写成:

上海市标准《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J-61-1997)也规定按渗流力的计算方法,但条件是假设的。

2.3.4考虑孔隙中渗流力水土分算

由于渗流力是在土体的孔隙中进行的,同时它是体积力,建议考虑孔隙体积因素,即作用于土粒骨架上的渗流力宜乘n,故孔隙中的渗流力为,对主动侧来说,此力的方向是由上向下的;对被动侧来说,则是由下往上。

另在剩余的孔隙水压力中,还应减去作用于土骨架的渗流力对孔隙水压力的反力,故其和的计算式可写成:

同理,

综上所述,可得出如下结论:

(1)水土合算方法在理论上有较严重的缺陷,未考虑孔隙水对土粒的浮力影响,侧向水压力不应乘与之不相干的土压力系数,由此会造成主动土压力偏小,被动土压力偏大,使工程不安全,应用时应加以注意。

(2)从土的有效应力理论出发,水土分算的根据较充分,但实际操作困难较大。

因为水土分算时要采用土的有效强度指标,,而测定这两个指标难度较大,一般勘察单位难以提供,即便提供也未必可靠。

水土合算在理论上存在缺陷,但通过比较按水土分算土压力,可采用总应力抗剪强度指标,加一定的经验修正。

(3)按静水压力考虑水土分算法,在支护结构底端,基坑内外水压力不能平衡,静水压力对土体力影响过大,造成主动土压力偏大,被动土压力偏小,工程过分安全,甚至难以接受。

(4)在分析水土合算、按静水压力的水土分算和按渗流力的水土分算的利弊后,推荐采用计算结果较适中的考虑孔隙体积渗流力的水土分算法。

(5)判断计算方法是否经济合理的唯一标准是工程实践中的实测结果,今后应加强对工程现场的实测反馈分析研究。

在统一制订相对合理的计算方法和强度试验标准方法后,再根据实测结果找出其修正系数。

2.4土的强度参数取值与试验方法应尽可能适当

2.4.1土体的抗剪强度

土作为一种工程材料,土体抵抗破坏的能力通常用抗剪强度来衡量,并沿用库仑提出的抗剪强度表达形式:

S=

其中,内摩擦角和粘聚强度c是标志土体抗剪性能的两个参数,为作用于剪切面上的法向应力。

对某一土样来说,的关系在砂土中一般呈线性变化,而在粘性土中则经常偏离直线,不过多数情况下仍可简化成线性处理,即上式中的,可视为定值。

不同的试验方法可得出不同的,值,尤其是试验过程中的土体排水情况影响最大。

由于土体内经常含有孔隙水,当外加法向力作用于土体且孔隙水又不能自由排出时,一部分应力就由孔隙水承受。

设孔隙水压力为,则作用于土体骨架上的只是有效应力。

孔隙水不能承受剪力,所以上式中真正与抗剪强度有关的应是有效应力而不是总应力,如果用有效应力表示,则:

S=

其中和是用有效应力表示时的抗剪强度参数。

这时所说的孔隙水压力只是指超静孔隙水压力,其中并未考虑静水压力部分,后者可单独计算。

砂土排水性好,超静压力难以存在;粘土的渗透性低,排水需要有一个较长的固结过程。

这样土体的强度及其参数就有排水强度与不排水强度之分,前者与有效应力相应,后者与总应力相应。

此外,土体的抗剪强度与其他工程材料相比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应力达到峰值(峰值强度)后在继续变形的同时,仍能稳定保持一定强度不变,但密实砂土和重度固结粘性土(坚硬粘土)在峰值强度后将下降到某一残余强度(或极限强度),因此土体的强度又有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之分。

由于土的强度参数取值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实际土性,从而影响土压力计算的正确性。

采用同一个参数,不同的试验仪器(三轴或直剪)与试验方法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其数值相差很大。

而且,土的强度在施工期间实际上是变化的,不一定是一个定值,试验方法原则上尽可能与现场实际受力情况及排水条件一致。

2.4.2剪强度指标的测定方法

测定有效强度指标,的常用试验方法为直接慢剪或三轴排水试验。

如果土的渗透系数K值小于1×10-7cm/s;则直径为4cm的三轴试件和厚度为2cm的直剪试件仅在剪切阶段约分别需持续数十小时和数小时为减少麻烦,既可采用测定孔隙压力的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取用该试验给出的,值,也可采用应力控制式直剪仪。

测定不排水总强度指标值,可用三轴不排水试验测得,对于K值小于1×10-7cm/s的土在直剪仪中即使受快速剪切,仍会发生的部分排水或吸水,从而歪曲试验结果。

如果土的渗透系数大于1×10-7cm/s,又是正常压密土和饱和土,则还可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或十字板剪力试验测得。

固结不排水总强度指标,是用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测定的,对K大于1×10-7cm/s的土,才允许采用直接固结快剪试验测得,否则直剪和三轴试验给出的结果相差较大。

对正常压密土而言,直剪结果偏于危险;对超压密土而言,直剪结果偏于安全。

另外,土的强度参数测定方法应与土压力计算方法相配套。

例如,水上压力合算时,需要的是总应力法的,;而水土压力分算时则为有效应力的,。

基坑降水与不降水情况下,土的强度试验方法见表3。

表3基坑降水与不降水情况下土的强度试验方法

基坑降水情况

土的性质

土的特性

试验方法

试验代号

基坑降水时

粘性土

淤泥质土

排水固结过程处于饱和状态不能排水固结

采用固结排水或固结不排水剪切

采用三轴不排水剪切

CD或CU

UU

基坑不降水时

淤泥质土

处于饱和状态不能排水固结

采用三轴不排水剪切

UU

基坑不论降水与不降水

粘性土(特别是老粘土)

淤泥质土

粘质粉土、粉质粘土、粉土

 

从应力路线考虑采用三轴不排水剪切采用三轴不排水剪切

固结不排水剪切或固结排水

CU

UU

CD或CD

当遇重要工程不宜采用直剪试验时,采用三轴试验应力条件明确,易于控制排水,又是国际上通用的方法,则应以三轴试验为标准方法。

总之,由于每一种土压力理论的简化假设,使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概括土的全部复杂性质;同时,尽管计算技术比较先进,而土的强度参数测定精度已大大限制了计算结果的准确程度。

2.5重大工程的勘察范围要扩大

深基坑支护一般是针对某一项工程的勘察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计算深基坑的土压力。

而基坑范围以外,很少再有单位去进行勘察、钻探和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分析,这对小型基坑支护工程来说是可行的,但对重大支护工程来说,就容易出差错。

必须在基坑支护方案确定前,对基坑周围进行大范围勘察和周密调查分析。

如济南某栋50层的商业大厦,施工前根据原勘察报告提供的地质资料进行深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基坑支护采用悬臂式灌注桩,基坑开挖后发现局部漏水,以后又发现支护桩断桩和裂缝,险情出现后,不得不再扩大范围进行勘察调查,结果发现该大厦正落在断裂带上,漏水和断桩均发生在断裂带附近。

最后被迫将基坑向东外移50多m以躲开断裂带,造成了经济损失。

2.6水的患害必须调查清楚

在调查分析支护事故时,由水的患害造成基坑塌方占相当大比例,水的患害种类很多,例如地下水、裂隙水、上层滞水、承压水、周围地下管线和水井的漏水等。

施工单位往往对治水缺乏经验,所以常不作调查,也不分析水形成的原因。

例如上海某基坑由于地下水位很高,施工单位在开挖前采取了简易的挖井抽水来降低地下水,效果不明显,最后发现基坑支护受邻近2根DNl50的下水管漏水影响,使基坑局部支护灌注桩内倾30多cm,抢险后才知道是附近下水道漏水造成的基坑险情。

2.7支护桩插在流塑状的淤泥质土中,被动土压力不足会造成基坑失稳

一般支护结构设计常考虑主动土压力的问题,而对被动土压力常加以忽略。

某工程围护桩长范围内均为淤泥土、流塑、高压缩性土,由于土质很差,支护桩插入基坑深度仅0.5h(h为基坑深度),结果土方开挖近1/4时,引起一侧的围护桩明显倾斜,压顶梁最大侧向位移达30cm,最大沉降量达95mm,明显出现基坑地面隆起。

为控制险情,施工单位立即对基坑内侧进行回填,使位移未进一步发展。

因此,基坑开挖前应对被动土压区预先进行加固,加固后的地基土承载力到要达到150kPa以上,也可将支护桩嵌固深度插入到地层较好的土层内。

如上海金茂大厦基坑深17.5m,而地下连续墙厚1m插入深度达36m,锚固于砂土层内,基坑设内支撑4道,第一道支撑标高-3.400m;第二道支撑标高-8.300m;第三道支撑标高-13.100m;第四道支撑标高-17.1000m,且基坑采用两阶段开挖方案,在上海软土地基上开挖特大特深基坑获得成功。

如果基坑内仅设多道支撑,围护结构没有插入土层较好的地层内,被动土压区仍会隆起失稳,此时支撑由于基坑土壁滑移,已不能起支撑牢固的作用,同样也会使基坑失稳,对这一点也不得大意。

2.8利用深基坑支护的空间效应,合理节约投资

深基坑平面一般呈矩形,挖深后就成为空间,基坑边的滑动面与一般挡土墙的边界条件不同,基坑四周边角的滑动面受相邻边界的制约影响,作用于支护桩背上的土压力不仅与开挖深度有关,而且与开挖长度、宽度有关。

如北京邮政枢纽大厦基坑深10.2m,采用800mm悬臂式支护桩,桩距1.4m,在基坑平面的中部测量桩顶最大位移为31mm,而在基坑边角几乎为零,说明基坑的时空效应;又如上海永华大厦位于浦东陆家嘴,基坑深10.6m,平面尺寸为62.5m×52.5m.采用800mm灌注桩,间距858mm,桩长21m,密排式桩墙桩顶浇筑压顶梁用609mm钢管作支撑,第一道为角撑,另两道为双向正交支撑,挖至4.5m时(支撑钢管在第二道位置上,此时实际呈悬臂状态),实测最大水平位移15mm,在基坑长向的中间;基坑短向位移较均匀,为5~6mm;基坑四角位移最小,为0~2mm。

上述实测实例说明桩顶有位移,基坑开挖后,桩的受力还受到空间效应的影响,因而在基坑四角可以减少支撑或锚杆以及支护桩的配筋,利用基坑的空间效应,合理节约投资。

2.9深基坑支护方案的选型很重要

深基坑支护方案确定非常重要,本文表l统计的工程失误事故实例中,大部分是支护方案不妥。

因为支护结构设计与地质情况、地下水位、土质参数及周围环境等都有密切关系。

基坑支护方案首先要考虑安全,其次是经济,应列出几个方案进行对比后优选出既经济又安全的方案,下面根据工程经验提出几种支护方案,见表4。

目前一般基坑深度均在22m之内,可以不采用地下连续墙,也不能大面积采用型钢支撑,因造价太高,实际工程也不一定需要。

在上海软土地区,已成功实施了10m高基坑支护采用土钉加喷锚网。

在北京地区,土钉加喷锚网也已成功实施到18m深度的基坑。

有条件的基坑工程,应尽量采用逆作法施工,工程费用可以减小,进度可以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