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海铝基坑方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26709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0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海铝基坑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银海铝基坑方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银海铝基坑方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银海铝基坑方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银海铝基坑方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银海铝基坑方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银海铝基坑方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银海铝基坑方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银海铝基坑方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银海铝基坑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银海铝基坑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银海铝基坑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银海铝基坑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银海铝基坑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银海铝基坑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银海铝基坑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银海铝基坑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银海铝基坑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银海铝基坑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银海铝基坑方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银海铝基坑方案Word下载.docx

《银海铝基坑方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海铝基坑方案Word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银海铝基坑方案Word下载.docx

(二)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1、现场条件

人工挖孔桩已经完成,现场的场地重新平整完成,并根据运土运输的要求将道路修好,同时将桩基施工的临时管线、设备等拆除。

技术准备

⑴施工方案已经编制完成,并按照专家论证要求修改完成;

⑵现场施工前,要进行三级技术交底,即技术负责人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一级交底,管理人员对施工班组长进行二级交底,施工班组长对施工工人进行三级交底。

交底以书面形式表达,并进行交底签字。

⑶建立测量控制网

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对降水井的井位进行平面轴线及高程复核,重要控制点要做成相对永久性的标记。

材料、设备准备

施工用的反铲挖掘机、运土自卸汽车、水泵、冲洗设备等设备已经确定,其数量要满足要求。

4、施工队伍的准备

根据确定的现场管理机构建立项目经理部,选择高素质的施工作业队伍进行该工程的施工。

根据该工程的特点和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确定劳动力需用量计划。

对工人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和思想、法制教育,教育工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正确思想;

遵守有关施工和安全的技术法规;

遵守地方治安法规。

生活后勤保障工作:

在大批施工人员进场前,做好后勤工作的安排,对职工的衣、食、住、行、医等予以全面考虑,充分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施工平面布置

本工程为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土方工程量大,且工期紧,因此需投入大量的机械设备、人力、物力,为确保土方开挖与运输、土方存放等满足要求,拟作如下施工总平面布置:

1、在工程场地附近空地作为预留土方堆放点,并规划环形道路,满足机械、设备、人员进场条件,以及土方外运。

2、本工程现场按施工用水电由业主提供的水电源接驳点,从接驳点接出水电,施工用水电沿基坑边布置。

3、开挖的基坑留置两条多级的坡道,满足汽车下基坑运土的需要。

如图:

二、工程概况:

三、施工计划

(一)施工进度计划

1、本工程计划工期30天。

2、工期保证措施

该项工程工期短,为确保按期顺利完工,应采取如下工期保证措施:

(1)配备组织协调能力强、技术好、业务精、能吃苦、作风过硬的项目领导班子。

组织一支技术好、吃苦耐劳、作风过硬的工人队伍,决心按计划工期完成该项工程施工。

(2)施工方案是组织施工的指导性技术文件,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至关重要。

因此,在施工准备阶段,必须按施工承包合同、施工图纸要求,编制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认真付诸实施。

(3)抓紧做好施工准备。

做好施工准备,是确保按时开工和连续施工的前提条件,做好组织准备、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和现场准备,以便早日开工、连续施工。

(4)配备状况好、足够数量的施工机械,加强维修保养,提高设备完好率,确保满足施工需要。

(5)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杜绝工程返工,确保安全生产,做到一次交验成功。

(6)搞好夜间照明,在允许夜间施工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提高夜间施工效率。

材料使用计划

本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工程采用自然放坡的基坑形式,使用的主要材料用于辅助施工和安全维护,其使用的主要材料有:

材料名称

数量

规格

部位

水泥

按计划

PO32.5

土坡保护等

中砂

粗砂

钢管

48*3.5

栏杆支护

彩条布

覆盖

机械设备使用计划

本工程所有进场施工机械设备由项目部下设的设备物质部统一调配,同时作好机械保养、调试、配件供应的工作计划。

对工程使用的机械进场前作出详细机械设备运输计划、时间表和责任人,保证机械按时进场,机械进场后及时进行调试或保养,保证机械能随时投入使用。

主要机械设备使用计划表

名称、型号、规格

制造厂家

购置时间

检修情况

进场时间

新旧程度

反铲挖掘机PC-200

3台

日本

已检完好

开挖前

七成

自卸汽车ED140-1

20台

上海

电焊机BX500

5台

广州

八成

发电机

1台

无锡

砼输送泵HB80

陕西

潜水泵

10台

郑州

2004年

全站仪

2003年

经纬仪

2台

沈阳

水准仪

四、施工工艺技术:

(一)技术参数

1、~轴~轴,~剖面基坑深度为m,放坡坡度为,为级放坡;

2、~轴~轴,~剖面基坑深度为m,放坡坡度为,为级放坡;

3、~轴~轴,~剖面基坑深度为m,放坡坡度为,为级放坡;

4、~轴~轴,~剖面基坑深度为m,放坡坡度为,为级放坡;

5、~轴~轴,~剖面基坑深度为m,放坡坡度为,为级放坡;

工艺流程

施工时总体按下述顺序进行,个别工序须穿插或平行施工。

其施工顺序如下:

施工准备→定位放线、复核→基坑土方分段、分层流水作业开挖→边坡水泥浆支护→维护栏杆→排水沟设置→基坑清底→清理验收。

施工方法

一)、施工测量放线

根据桩基定位轴线测引点,和基坑支护图纸,根据不同深度区域的基坑图纸,放出每块开挖基坑的开挖线。

定位线必须经施测人员签字,然后在《工程定位(标高)测量记录》及《工程定位(测量)复核记录》上签字认可,最后报监理签字认可。

在开挖过程中,沿基坑侧壁每2m打入腰桩来控制机械开挖深度和人工清底标高。

二)、基本要求

1、基坑土方开挖关键是坑底标高的控制,土方施工前必须建立场地平面控制网,用水准仪测量原地面高程。

并在基坑开挖前,按有关规范做好施工场地的排水系统,以及确定余泥堆放的地点。

2、基坑开挖,应有水平标准控制木桩,严格控制基底的标高,以防基底超挖。

3、土方施工不宜在雨天进行,如必须进行时,工作面不宜过大,应按分层逐块完成。

4、反铲挖掘机挖土时平面顺序采用退挖法,边挖边装。

5、开挖土方时,在基坑中间设置一条6.0~8.0m宽的运土坡道。

6、基坑机械挖土完成后,在坑底周边采用砖砌筑连通的排水沟,并设置若干个集水井。

7、开挖的土方,尽量不在基坑内堆土,挖出土方及时运出基坑,以便利于下步土方开挖、外运施工,确保施工现场有次序的作业。

8、开挖过程中做好每层临时排水工作,及时排出坑内积水和雨水,确保坑底原土层的强度和完整性不被破坏。

9、基坑土方开挖中,做好观查记录,发现地质变化与设计资料不符合时,及时通报监理工程师、设计人员,协商调整施工方法。

10、基坑分层机械挖土厚度一般为1.5米,人工平整厚度为100mm。

三)、土方施工方法:

1、根据道路及现场方面决定,为了避免影响相邻工地的施工,不引起施工阻塞,本次开挖采取由~向~退行开挖施工。

2、土方开挖分三个阶段、分7层开挖。

(1)第一阶段现有场地标高至-3.0m标高土方层。

(2)第二阶段-3.0m至-6.00m标高土方层。

(3)第三阶段-6.00m至-11.0m标高土方,最后基坑底留100mm厚基土人工执底。

3、土方开挖由专人指挥,采取分层分段对称开挖。

并严格遵循“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及“大基坑小开挖”的原则。

当挖至标高接近基础底板标高时,边抄平边配合机械清槽,防止超挖,并按围护结构要求及时修整边坡及放坡,防止土方坍塌。

防护桩体周围100土方采用人工清理,然后用挖机带走。

4、在开挖土方时,安排二人用水准仪进行标高测量,确保位置正确和开挖土方时不得超挖,

5、雨期施工时,基坑应分段进行开挖,并在基坑两侧围以挖排水沟,将雨水引入排水坑,及时将雨水排出地面。

以防地面雨水流入基坑,同时应经常检查边坡和支护情况,防止坑壁受雨水浸泡造成塌方。

四)、坑内排水

在开挖过程中,基坑内沿四周设置临时排水沟以免基坑积水,排水沟净宽200mm,高200mm,距离坡底线最少1m。

深度按0.3%进行找坡,每50m处设置500×

500×

600mm集水坑,沟壁及坑壁采用240页岩砖砌筑,1:

2水泥砂浆勾缝,抹面。

在每个楼座坑内中部设置两道垂直宽300mm高100mm排水沟二道。

坑内集水坑通过水泵抽入坑外集水坑。

进入地下主体施工时,如遇大雨可采用滞吸泵对坑内或承台内积水进行吸水排水。

五)、坑外排水

坡顶四周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净宽400mm,深度400mm,每50m处设置500×

800集水坑,坑顶排水沟与坑边距离85mm;

沟壁及坑壁采用240页岩砖砌筑,1:

经过滤、沉淀后排入指定的排水管网中。

与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及时组织基坑验槽,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抽水,以免基底受地下水和雨水浸泡,保持地基土的天然状态。

质量控制措施

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较深,为确保工程安全、有序进行,土方开挖和放坡严格遵循图纸、规范要求,严格按照“分段、分层”的施工要求。

1)土方开挖前,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将施工场地清理平整,布置好临时性排水沟。

建筑物位置的轴线、水平控制桩必须经过技术人员核实无误后方能开挖。

2)土方开挖时,要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或位移观测。

3)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施工顺序进行土方开挖施工。

4)每次挖土严格按照相应标高控制,严禁超挖,必须用水准仪控制好标高。

5)土方开挖期间密切注意环境监视,每一层土方开挖前应得到基坑监视人员许可,开挖过程中对基坑采用动态管理,分情况调整其挖土速度和留土区域。

6)在土方开挖和支撑施工过程中,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进行基坑监测和周边环境监测,做到信息化施工。

基坑在开挖过程中,通过监测单位每天提供的监测资料,严格按报警值进行控制若位移变化速度或位移值超过容许范围必须立即停止开挖,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分析原因,寻找措施。

7)在土方开挖的过程中,若发现不明障碍物或地质条件与地质勘察报告不符,则立即组织各有关方一起共同处理。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一)组织保障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详图及人员如下:

项目经理:

***

技术负责人:

技术员

资料员

**

材料员

安全员

质检员

施工员

HSE

管理员

各专业施工作业班组

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图8-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安全技术措施

一)施工用电安全保证措施

临时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其具体措施如下:

①现场施工用电原则执行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的“三级”保护措施。

其电箱设门、设锁、编号,注明负责人。

②电器设备必须执行工作接地和重复接地的保护措施。

③照明使用单相220V工作电压,在特定场所采用安全电压,如潮湿环境等,主线使用单芯直径2.5m㎡铜芯线,分线使用1.5m㎡铜芯线,灯距离地面高度不低于2.5m,每间(室)设漏电开关和电闸各一支。

④电箱内所配置的电闸、漏电、熔丝荷载必须与设备额定电流相等。

不使用偏大或偏小额定电流的电熔丝,严禁使用金属丝代替熔丝。

⑤现场电工必须是经过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二)、机械安全保证措施

(1)除机械本身护罩完善,电机无病的前提下,还要对机械作接零和重复接地的装置。

接地电阻值不大于4Ω。

(2)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3)各种机械要定机、定人维修保养,做到自检、自修、自维有记录。

(4)施工现场各种机械要挂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牌。

(5)各种机械不准带病运行。

三)、施工消防保障措施

为做好施工现场防火、治安管理、贯彻消防、治安管理方针,确保企业生产和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施工现场防火、治安管理措施。

1、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条例》,实施总公司《施工现场防火管理规定》和《施工现场治安管理规定》。

2、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好层级责任制,任命各级防火、治安责任人,落实防火、治安责任。

3、建立健全防火、治安制度、落实各项措施。

支持对在场人员进行法制、治安管理、消防知识教育,配备足够义务消防员和义务应急治安分队(按在场人数不少于15%配备)。

4、加强用电管理和使用。

严格动火作业的审批和交底制度。

5、坚持各级防火、防范检查制度,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6、临时建筑设施内的照明必须做到一灯一开关一保险。

7、配备足够、有效的消防器材和配备高压水泵,高压水泵要在每天24小时内有人看管。

8、施工期间要搭建临设必须办理报批手续,经审批后按规定搭建。

9、严禁在施工现场范围及宿舍内生火、烧香供神,不准在床上吸烟、不准在宿舍内堆放易爆物品和自己乱拉线路使用电热器具,一经发现从严处理。

现场及宿舍内外要保持道路通畅。

四)、周边建筑物及设施的保护措施

1、在施工前,会同业主、监理等有关部门,对临近建筑物进行观测,得出各建筑物原始数据。

2、在施工中,特别是进行土方开挖施工中,必须成立专门的测量监测班组,对临近建筑物进行日常观测,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停止施工并书面上报业主、监理等有关部门,待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五)、突发事件防范措施

根据本工程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的具体情况,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突发事件的因素及风险进行科学的分析,并制定相应有效的应急措施和建立完善救援小组,避免和降低事故的发生和由此引起的损失,保证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1、现场配置后备电力供应系统(如发电机组),防止在施工时因各种因素造成施工区域的停电,影响现场的抽水系统和正常的施工作业。

2、加强对基坑的变形观测,并预备一定数量的支撑、砂包等材料,施工中及时向监理和设计单位反馈信息,一旦变形超过规定值,则立即采取应急加固措施处理。

3、施工前认真核实地下管线,查清各管线类型、规格、埋深,做好详细的支吊方案、保护方案,并根据管线的分布极其特点,建立各自的安全区域,挂牌标志,严禁机械设备碰撞。

4、组建义务消防、防风、防洪和抗汛救援队,并定时组织训练。

5、成立治安小组,负责工地的日常治安安全,施工现场如发生偷盗、打架斗殴的流血事件,应立即制止。

在不能控制事态的情况下,立即报警。

6、制定应急救援方案,并组织人员进行定期演练,保证在万一发生意外突发事件时,能有条不紊地投入到抢险救灾中,尽可能地减少事故损失和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六)、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措施

1、施工人员经过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施工人员进场时或进行具体操作前,须经过施工工长及安全监督员的安全交底。

2、施工人员必须遵守现场纪律和国家法令、法规、规定的要求,必须服从项目经理部的统一管理。

3、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符合标准的安全帽,其配带方法要符合要求。

4、施工人员工作前不许饮酒,进入施工现场不准嬉笑打闹。

5、施工人员应立足本职工作,不得动用不属本职工作范围内的机电设备。

6、搞好食堂饮食卫生,不出售腐烂、变质食物给工人餐饮。

7、施工现场设立医务室,对员工疾病进行医治和疾病预防工作。

应急救援预案

一)应急救援的目的

救援机构:

应急救援总指挥:

项目经理

应急救援副总指挥:

成员:

项目部有关人员及施工班组

联络方式:

1、指挥组全体成员的手机要24小时开通;

2、平时联络电话:

3、应急救援联络电话:

4、应急救援联络电话:

119(火警)

5、应急救援联络电话:

120(医院)

二)危险源的辨识

1、土方开挖先挖坡脚

2、逆坡挖土

3、边坡应支护而未做支护措施

4、在危险建筑物旁挖土,未采取加固措施

5、基坑边缘堆放的余土未及时转运

6、基坑水位下降太快

7、基坑没有护栏

8、在挖土机工作范围内,有其他人进行作业

9、挖土机离边坡太近挖土

10、用电设备带电体裸露

11、大型基础开挖太深没分级传递

三)事故报告程序

1、发生事故各组员应及时向总指挥汇报。

2、总指挥在接到事故的报告后,即按事故应急救援方案组织救援,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开展救援行动。

3、事故应急小分队负责将受伤者送医院或通知医院赶赴现场进行抢救,同时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必要时,总指挥负责与公安消防部门、医疗单位紧急联系。

4、公司应急救援小组负责组织现场指挥、救护、车辆的使用调度等工作。

5、事故发生后,公司质安部、工程部应组织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填写事故调查报告。

四)应急抢险施工预案

1、基本要求

基坑开挖前,需做好应急抢险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建立切实可行的基坑监测系统。

建立可随时有效运作的应急组织。

做好必要的物资准备。

必要的反压土料的储备来源及运输工具。

必要的止水堵漏器材的储备。

必要的加固用钢材、水泥、草袋等的储备。

现场配备600个以上编织袋,预先装泥土,准备用作反压基坑边坡使用,准备用部分钢支撑和钢板桩,必要时调用机械回填土方,防止事故发生。

2、发生坍塌事故应急预案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基坑开挖施工较易发生坍塌事故。

故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必须加强监控管理,在技术上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2.1防止坍塌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

发生坍塌事故应急预案:

当发生坍塌事故后,抢救重点是集现场的人力、物力、设备尽快把压在人上面的土方、构件搬离,受伤者抬出来并立即抢救。

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

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骶骨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或致死亡。

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脊运。

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

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

固定方法:

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

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

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药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加压包扎止血法:

用纱布、棉花等作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2.2防止坍塌事故的准备工作

3、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物体打击事故基本安全要求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带安全帽。

安全通道上方应搭设双层防护棚,防护棚使用的材料要能防止高空坠落物穿透。

临时设施的盖顶不得使用石棉瓦作盖顶。

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放在临边附近,并不可妨碍通行。

发生物体打击应急措施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

遇呼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