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7162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上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上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上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上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上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上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上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上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上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上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上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上册教案.docx

《初三化学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上册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化学上册教案.docx

初三化学上册教案

初三化学上册教案

【篇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2014最新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目录

绪言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1)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2)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1)

课题1空气

(2)

课题2氧气

(1)

课题2氧气

(2)

课题3制取氧气

(1)课题3制取氧气

(2)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水的组成

课题2分子和原子

课题3水的净化

课题4爱护水资源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原子的构成

*课题2元素

*课题3离子*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

(1)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

(2)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3)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1)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2)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2)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燃烧和灭火

*课题2燃料和热量

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绪言

学习目标:

1.说出什么是化学?

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评价设计:

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3,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什么是化学?

化学研究什么?

2.化学有什么用?

你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化学无关的实例吗?

3.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史是短暂的吗?

4.怎样学化学?

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律思考一下如何学化学?

5.填空:

①物质是由构成的,的破裂和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②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6.记住如下物质的化学式

碳:

c氧气:

o2二氧化碳:

co2铁:

fe水:

h2o过氧化氢:

h2o2学习研讨:

1.什么是化学?

【演示1】:

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

【演示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再向牛奶里加入稀盐酸溶液,观察现象。

要解释以上实验及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我们必须走进化学世界,用化学知识来解答。

用15分时间阅读课题1的内容,并讨论交流信息。

思考以下内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简单发展史。

(3).化学与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化学对人类生

存发展的影响。

(4).怎样学习化学?

小结: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化学的发展历史

①.古代:

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

②.原子、分子论:

人类建立了化学这门科学。

(道尔顿、阿伏伽德罗)③.元素周期律(表):

完善了化学,使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

(门捷列夫)④.纳米技术:

标志化学已发展到较高阶段。

⑤.绿色化学:

化学发展的趋势、方向。

(其核心就是利用化学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3.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有密切关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科学。

如果没有了化学,彩图中的猫、小鸟、汽车等将怎样变化?

归纳总结:

化学的发展确实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点出课题1)但是化学、化工的生产也给人类环境带来了一些危害,因此我们现在提倡和研究绿色化学。

目前同学们要做的是学好化学,为未来研究化学、为人类造福打好基础。

那么,如何能学好化学呢?

1、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

2.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

评价样题:

1.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③物质的运动规律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到20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但组成这些物质的基本元素只有()

a.3000多种b.1000多种c.30多种d.100多种

3.1896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史于

4.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a.开发新的能源b.合成新的物质

c.研究物体运动规律d.防治环境污染

教学后记: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习目标:

1、说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说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教学难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评价设计:

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达标率98%。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1.物理变化是指变化。

如水的三态变化,铝压成铝箔、抽成铝线等。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化学变化常伴

有、、、、等现象。

3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是什么?

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要在中才能表现出来。

例如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等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即能表现出来。

如、、、、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传热性等。

4.记住如下元素的符号:

【篇二:

最新版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整套教案】

九年级化学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材分析:

在小学自然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学知识,现在作为一门独立的“化学”猝然客人类似学习,大家会提出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

绪言从大家的亲身感受,提出了很多饶有趣味,并带有一定想象力的问题,指出这些并非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它们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引导大家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科学,它们的任务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接着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化学学科和现代科技成果,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教学思路:

教材创设了一些情景,从殷实的史实出发,展示了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我们要仔细地阅读认真的品味,初步从化学、技术、社会这三者的密切关系中领悟化学学习的价值,建立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中考分析:

本课题重点引入了什么是化学,为什么学化学,这是学习化学必须弄清楚的最基本知识,并贯穿了学习的全过程,是中考必考的重点。

中考热点为化学研究的对象、作用及发展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课时设计一课时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教材分析:

“化学使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走进化学实验室”本单元由“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三个课题组成。

其中安排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身体验、广泛交流,从一些生活或中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事实、现象和问题出发、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建立有关物质变化的基本概念,结合具体试验,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初步学会一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重点难点:

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进行化学实验基了解化学的学科特点和一些基本概念,

本操作练习。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的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思路:

教材已开始就从具体的实验中纳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教材从生活中提炼出两个探究活动,还安排了三项基本试验操作,我们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和试验操作练习,并通过探究活动和合作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初步认识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和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产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可望了解化学的情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客观事实,善于合作等优良品德。

通过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中和熄灭后三个阶段的观察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初步学会观察、记录和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学会结论推理的方法,学会实验原理步骤等的图示方法。

同过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和仪器洗涤的基本操作练习,学会化学试验基本操作技能,学会实验设计,填写实验报告。

中考分析:

从今年各地中考考卷来看,都把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科学探究的方法、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作为重要内容来考察,2008年中考次部分内容共14分,占总分的20%。

考查的方法是将具体的实验与活动探究相结合,使学生从重获取化学知识。

试题灵活多样,既考查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方面的熏陶。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板书]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1-1]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演示[实验1-2]首先展示胆矾晶体蓝色块状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板书]一、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1.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

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演示[实验1—3]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

这里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

这个过程是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铜。

演示[实验1—4]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加入盐酸后立即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摸一下试管感觉到发热。

[提问]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这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板书]

(二)化学变化

1.概念: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

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练习]口答课本第10页1、2。

[引入]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

我们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板书]二、物质的性质

(一)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讲解]例如,我们刚刚做的实验3、4中,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这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

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例子。

蜡烛(纸张、木材等)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

【篇三:

最新版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整套教案】

九年级化学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材分析:

在小学自然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学知识,现在作为一门独立的“化学”猝然客人类似学习,大家会提出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

绪言从大家的亲身感受,提出了很多饶有趣味,并带有一定想象力的问题,指出这些并非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它们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引导大家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科学,它们的任务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接着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化学学科和现代科技成果,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教学思路:

教材创设了一些情景,从殷实的史实出发,展示了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我们要仔细地阅读认真的品味,初步从化学、技术、社会这三者的密切关系中领悟化学学习的价值,建立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中考分析:

本课题重点引入了什么是化学,为什么学化学,这是学习化学必须弄清楚的最基本知识,并贯穿了学习的全过程,是中考必考的重点。

中考热点为化学研究的对象、作用及发展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课时设计一课时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教材分析:

“化学使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走进化学实验室”本单元由“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三个课题组成。

其中安排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身体验、广泛交流,从一些生活或中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事实、现象和问题出发、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建立有关物质变化的基本概念,结合具体试验,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初步学会一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重点难点:

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进行化学实验基了解化学的学科特点和一些基本概念,

本操作练习。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的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思路:

教材已开始就从具体的实验中纳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教材从生活中提炼出两个探究活动,还安排了三项基本试验操作,我们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和试验操作练习,并通过探究活动和合作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初步认识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和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产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可望了解化学的情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客观事实,善于合作等优良品德。

通过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中和熄灭后三个阶段的观察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初步学会观察、记录和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学会结论推理的方法,学会实验原理步骤等的图示方法。

同过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和仪器洗涤的基本操作练习,学会化学试验基本操作技能,学会实验设计,填写实验报告。

中考分析:

从今年各地中考考卷来看,都把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科学探究的方法、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作为重要内容来考察,2008年中考次部分内容共14分,占总分的20%。

考查的方法是将具体的实验与活动探究相结合,使学生从重获取化学知识。

试题灵活多样,既考查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方面的熏陶。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引言]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

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板书]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1-1]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演示[实验1-2]首先展示胆矾晶体蓝色块状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板书]一、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1.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

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演示[实验1—3]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

这里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

这个过程是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铜。

演示[实验1—4]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加入盐酸后立即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摸一下试管感觉到发热。

[提问]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这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这些现象常常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