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唐卡工作室心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2750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观唐卡工作室心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参观唐卡工作室心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参观唐卡工作室心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参观唐卡工作室心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参观唐卡工作室心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参观唐卡工作室心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参观唐卡工作室心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参观唐卡工作室心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参观唐卡工作室心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参观唐卡工作室心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参观唐卡工作室心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参观唐卡工作室心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参观唐卡工作室心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观唐卡工作室心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参观唐卡工作室心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相传松赞干布的一位妃子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就是白度母的化身。

  宗喀巴:

宗喀巴法名洛桑扎巴,生于青海。

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

五岁出家,14岁时,系统学习佛法理论。

16岁到前藏,遍求名师,从而形成了他的佛学思想。

他提倡严格戒律,规定学经次数,讲述经法,著书立说,建立了自己的佛学系统。

至今格鲁教派依然是西藏地区影响最大的藏传教派。

  绿度母:

相传松赞干布另一位妃子唐朝文成公主是绿度母的化身。

因其将佛教传到西藏,她就被后来的喇嘛教尊为度母。

据传说,供奉绿度母可以摆脱八种恐惧。

因此绿度母又称救八难度母。

  十一面观音:

十一面观音又称千手观音,左右各有20只手,手中各有一眼,40手40眼,配以25种变化的乘积而成千手千眼。

千手观音曾发愿要为一切众生而谋利,于是长出千手千眼,表示要普渡一切众生。

  无量寿佛:

无量寿佛也称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无量寿佛是内蒙古黄教信奉的最主要的神,各大寺院的大雄宝殿中,大都供奉有无量寿佛。

无量寿佛又称长寿佛,围绕主尊周围的是499尊小无量寿佛。

  刚才为大家介绍的是本次展览的几件代表作品,接下来大家可

  以继续欣赏并参观下一个展览——岩画展。

我的讲解到此结束,祝您参观愉快!

谢谢!

  篇二:

参观湖北省博物馆心得3篇

  参观湖北省博物馆心得3篇

  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机构,其前身是建国之初成立的湖北省人民科学馆,下面是参观湖北省博物馆心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参观湖北省博物馆心得

  湖北位于荆楚文化的发源地,楚文化是华夏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追溯先秦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湖北省博物馆是这种历史文化的记录者,是一卷史画,记录着历史在这片土地留下的每一个痕迹。

闲步其堂,与历史气息拂面,品位屡屡文化清香。

  那雄伟壮阔,精美绝伦的编钟、如此精美绝伦,让人震撼,仿佛听到楚国艺人敲响叮咚的乐曲,眼前浮起长袖飘然、佳人粉面;

那越王勾践剑,岁月洗礼,依然寒光熠熠,昭示着一种王者之风,遥想战乱纷争,卧薪尝胆,感受破釜沉舟,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恢弘气势,王者之气依稀环绕在剑的旁边,历经千年不去,壮哉!

......

  那楚国独步一时的青铜铸造工艺、领袖群伦的丝织刺绣工艺、巧夺天工的漆器制造工艺、义理精深的哲学、汪洋恣肆的散文、惊采绝艳的辞赋、五音繁会的音乐、翘袖折腰的舞蹈、恢诡谲怪的美术。

我们畅游在楚文化的浩瀚中,感慨万千。

这些都是十分宝贵的文化富矿,是我国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步上阶梯,我们一睹各种革命先驱的尊容,看着他们的画像,看着他们留下的各种生活用品,仿佛回到了战争时期,顿时热血沸腾,这就是我们的老一辈中国共产党员!

也许我们永远无法回到历史的昨天去看那一看当时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但是历史永远不会被遗忘,博物馆中陈列的每一件物品都鲜明的记录了每一个历史的瞬间!

我们俨然可以从那些陈列的物品中看见近代中国发展的脉络。

  每一件物品,每一张图片无不使人产生心灵的震撼!

历史,这时又会浮现在我的眼前,提到武汉就不能不说武昌起义,在近代中国,武汉是全国工业和交通重镇。

革命先烈选择在武昌发动起义,摧毁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似乎又有其必然性。

武昌起义的胜利,

  在全国得到了连锁反应,各省革命党人纷纷行动起来。

至11月底,全国宣告独立、脱离清政府的有14省。

北方未独立各省,有的地方是清王朝统治较强,如直隶、山东、河南;

有的远在边陲,革命党势力较弱,如新疆、奉天。

这些省份也不平静,革命党仍然组织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武昌起义之后,立宪派纷纷表示赞成革命,这也加速了清政府的崩溃。

广大人民群众在各省起义过程中表现了高昂的热情。

新军士兵、会党群众、知识分子、工人、农民、城市贫民、海外华侨、爱国士绅、少数民族都作出了贡献。

中国的政治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沸腾局面。

  还有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和解放战争期间在武汉留下的点点滴滴。

1921年,董必武,陈潭秋代表武汉的共产主义小组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将革命的火种带入湖北,让湖北成为了中国革命的重要发展基地。

从此,武汉,作为了革命发展一个重要基地,无论是京汉铁路大罢工还是后来作为全国农民运动的指挥所,武汉都在革命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

它是中国革命发展的一个缩影,会永远被历史铭记!

  我们看到的是作品,领略到的是历史,感受到的是革命精神,铭记着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

提醒着我们要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过去,以怎样的决心来改造现实,以及用怎样的理想去憧憬未来?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先辈的优良传统和可贵的精神风貌,努力学习践行科学实践发展观,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和发扬党员先进行作用,坚持干一行、爱一行,全身心投入国家的建设中去,发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努力在平凡中创造出不平凡,把我们国家建设的更美好。

  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机构,其前身是建国之初成立的湖北省人民科学馆,是国家旅游局4A级旅游景区(点),其总体布局高度体现了楚国建筑的中轴对称、"

一台一殿"

、"

多台成组"

多组成群"

的高台建筑布局格式。

整个建筑风格突出了楚国多层宽屋檐、大坡式屋顶等楚式建筑特点,对楚文化进行了继承与发展。

在博物馆内我们参观了,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剑,1965年在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被誉为越王青铜剑之首。

  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编钟共65件,总重2500多公斤。

《郧县人》。

郧县人是长江中下游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属直立人。

1989年和1990年,先后在郧县曲远河口的学堂梁子发现了2具人类头骨化石。

遗址的年代距今约100万年。

《郧县人》以"

郧县人"

的发现为主线,也展示了湖北境内旧石器时代

  遗存的发现。

《屈家岭》。

屈家岭文化是1954年在湖北京山屈家岭最先发现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距今5100~4500年。

这一时期的社会分层、宗教活动等现象加剧,出现了大量聚落群和古城,出现了一系列文明因素。

展示了江汉地区史前氏族社会的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

《盘龙城》。

1954年发现的盘龙城遗址是商代早期城址。

城址约建于公元前15世纪,在商代晚期衰落。

盘龙城的建筑技术、青铜工艺、埋葬习俗、玉器风格、陶器特征等方面都与商代二里冈上层文化一致。

  展示了商代"

南土"

盘龙城城址的考古发现。

《九连墩纪事》。

九连墩墓葬群位于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

20XX年9月至20XX年1月,为配合湖北省孝感市至襄樊高速公路的建设,文物考古工作者对九连墩1、2号墓及陪葬的车马坑进行了科学发掘。

《九连墩纪事》展示了墓葬发掘的过程和楚国高级贵族墓的墓葬文化。

《书写历史》。

二十世纪初七十年代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出土了一些战国秦汉简牍,湖北是出土战国秦汉简牍批次和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书写历史》展出湖北省出土的战国秦汉简牍和书写工具实物,旨在使观众对古代先民的"

书籍"

有一个直观地感受。

《秦汉漆器艺术》。

漆器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秦汉时期的漆器达到鼎盛期。

自195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陆续有大量考古发掘出土的漆木器。

而湖北出土秦汉漆器最具代表性。

将馆藏的最具特色的秦汉漆器集中展示。

《梁庄王墓》。

明梁庄王墓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九子朱瞻垍与魏妃的合葬墓,文物工作者于20XX年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金器、玉器、瓷器等珍贵文物5300件。

  在展出的梁庄王墓出土文物中,一件来自"

西洋"

的金锭是郑和下西洋的重要见证。

《古代瓷器专题展》。

展览分为两个专题,第一专题以出土瓷器为主,介绍元代以前湖北地区的单色釉瓷器的发展脉络;

第二专题以馆藏传世瓷器为重点,展示元代以后瓷器的发展面貌。

其中多数文物是第一次系统地向公众展示。

《荆楚百年英杰》。

近代以来,荆山楚水英杰辈出。

其中,有指点江山的国家元首,有救国救民的革命先烈,有领兵杀敌的军旅名将,还有建功立业的科技精英、学术大师、艺术泰斗......《荆楚百年英杰》展示了董必武等100余位代表人物。

以200余件典型的文物、史料、图片,通过祖国腹地湖北这一侧面,展示了中华众多仁人志士,从鸦片战争至新中国建立百余年间所进行的艰苦卓绝斗争。

  通过这次博物馆之行,对于一个历史系的学生来说。

把以前从书本学到上比较理论性的知识,通过历史遗物对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对楚文化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刻体会,对人类历史所创造的辉煌所深深的折服,作为一名学历史学的大学生,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为历史研究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三: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博物馆是反应当地文化的重要窗口,是当地历史积淀的集中展现,是十分丰富而生动的校外辅助课堂,要学好一个地方的历史,要了解一个地方的信仰,去博物馆就是最好的选择。

在历史上巴蜀文化、荆楚文化无疑是两颗璀璨的明珠。

而长江流域孕育的这两颗明珠中的荆楚文化就生在湖北,长在湖北,立足于湖北的山川湖泊,吸收湖北的智慧精华,它承载的确实华夏的文明与发展。

身为湖北人,我们往往只知道湖北作为九省通衢,自古就是兵家要地,许多重要事件,重要发明都在此处,但是具体的却说不出来,在给外人介绍时难免尴尬,今日,博物馆一行,让我获益匪浅。

  湖北省博物馆地处风景秀丽的武昌东湖之滨,1953年筹建,1963年3月定为现名,是湖北省文物及标本的主要收藏、宣传和研究机构。

馆舍占地6.4公顷,现有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陈列面积2400平方米。

新建编钟陈列馆已于1999年2月对外开放。

湖北省博物馆是我国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功能最完备的古乐器陈列馆。

在近20万件藏品中,不少是举世瞩目的稀有珍品和重要的科学资料。

  在湖北什博物馆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非曾侯乙编钟莫属,它是曾侯乙墓出土的最为耀眼的国宝级文物。

它有不同批次多组编钟组成,共56件,分三成八组悬挂在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音质由上至下逐渐降低,全部都是双音钟。

湖北省博物馆中的曾侯乙编钟除钟架外,全为元件,至今只有五件复制品,四件在武汉,一件在清华大学。

曾侯乙编钟出土后,还有过三次演奏,足见曾侯乙编钟保存之完好;

从曾侯乙编钟的演奏范围古时工艺之精湛。

  除了曾侯乙编钟之外,整个曾侯乙墓都既有特色。

曾侯乙墓主棺的外棺中7.5吨,由铜与木巧妙组合而成,内棺重2.5吨,总共十吨,据说在挖掘的过程中,,因为太重,绳子断掉了,考古工作者不得不把内外棺分开,而古时没有先进的科技,下葬如此重的棺木,其中的智慧可想而知。

墓中大小、颜色各异的陪棺无不体现出封建礼教,与等级的严格。

湖北省博物馆中的楚文化宫是古兵器的聚集地,更是铜器的安家之所,在这里战国时的鼎、缶、盘、勺都有身影,古朴的身姿是智慧的象征,是发展的见证。

弩、铋、戈、矛、盾、越王勾践剑的展现标志着勾践卧薪尝胆后杀夫差,雪前耻历史。

其中勾践剑,剑身完好,剑锋犹存,实属难得。

  除了实物能彰显历史,文献更是最常见的传承历史的工具,在春秋战国时期,蔡伦还没出现,纸张还属未来,诸子百家的著作多用竹简记载,在这里我们见到了上古的书籍。

在这里有着儒道等学派的竹简作品,千年智慧就是依靠这细长的竹片,得到了传承。

  在历史长河中,瓷器曾经拥有一个时代,这里的瓷器展品中,质地细腻,做工精细,特别是浪漫而富有诗意的青花四爱图梅瓶和康熙款青花十二月令花杯,更是无与伦比。

还有车马坑,丝织展都给人以惊叹,与感吾。

  在这里我还有幸见到了,藏文化的展览,四部医典,唐卡,雕像,法轮,藏戏,丹珠尔经蕴藏了博大的藏文化,让人生出敬畏。

在这样的文化交流中给本土游客带来了新的知识与眼界,让华夏文化逐步融合,和则力雄,令我不得不叹服。

  历史能给我们骄傲,同时他也是沉重的。

在惊叹先贤留下的文物之时,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

在感叹先贤的聪慧时,我们不应该忘记文化在遗失。

博物馆免费的展出如此多的国之瑰宝,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传承;

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发展。

参观的时间虽然有限,但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财富,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悠久传统和深厚底蕴是无限的。

此行不仅能让我们了解我国古代的珍贵文物,而且还教给了我们许多知识。

历史如一条长河,涓涓的从古流到今,永远没有止尽。

历史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去保护,去传承与发展。

参观番禹包黑园和沙湾古镇的心得体会

  参观番禹包黑园和沙湾古镇的心得体会

  宝墨园内有宝墨堂、聚宝阁、观景楼、赵泰来藏品馆、紫洞舫、龙图馆、列入世界吉尼斯之最的瓷塑浮雕《清明上河图》、巨型砖雕《吐艳和鸣壁》等景点。

园中陶塑、瓷塑、砖雕、灰雕、石刻、木雕等艺术精品琳琅满目。

宝墨园位于番禺区沙湾镇紫坭村。

要想知道宝墨园的来历,须从宝墨园东侧的包相府庙谈起。

包相府庙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是奉祀北宋名臣、龙图阁大学士包拯的地方。

相传有一年西江发大水,有一段黑色十头漂流到村边,人们把它放回江里,谁知下游水大,木头又回流到村边来。

这种情况再三出现,人们觉得十分奇怪,便把黑木头供奉起来。

嘉庆四年间(1799年)朝廷诛除贪官和珅,社会上掀起反贪倡廉之风。

影响所及,人们自然希望能得到像包青天那样的清官来治理官吏。

便把木头刻成包青天像,在此建起包相府。

宝墨园清末民初是包相府,后称宝墨园,是供群众休憩游乐的地方,所以有人说它是番禺最早的公园。

世易时移,原宝墨园早已被毁,原址已变成民居。

改革开放后,发展旅游业和恢复文物古迹的春风吹到了宝墨园,1995年在港澳同胞及社会各界善长仁翁的鼎力捐助下,人们重建宝墨园的夙愿得以实现。

重建后的宝墨园,面积160多亩,规模宏大.造型高雅,集清官文化、岭南建筑工艺、岭南园林艺术和珠江三角洲水乡特色于一体,成为远近闻名的庭园精品。

  编辑本段宝墨园治本堂

  治本堂原为包公厅,以包拯五言律诗《提训斋壁》中“清心为治本”取名,意指为官清廉是治国的根本。

厅内悬挂的中国画《荷花》,象征包拯清廉圣洁。

堂内的对联:

“治绩越千年有德于民留后世,本源同一脉其清如水仰先贤。

”歌颂包拯为政清廉的精神为后人所敬仰,我们同是炎黄子孙,包拯清廉如水的精神很值得后人敬佩和学习。

治本堂后的“宝墨园”花岗石石匾,是旧宝墨园惟一的真迹。

编辑本段宝墨园宝墨堂

  宝墨堂正中悬挂的包拯画像,出自四川著名国画家韩云朗之手。

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卒于来嘉佑七年(1062年),开封知府,官至枢密副使,死后追封孝肃。

他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

包拯为官清廉,专替老百姓平反冤狱,整治贪官污更,铁面无私。

宝墨堂前的两棵老榆树,树龄近百年,是充满古树风格的巨型盆景。

由于它苍劲挺拔,又是在包拯像前,好像捍卫正义的卫士,所以人称树将军。

  编辑本段宝墨园包拯掷砚陶雕群像

  在去墨堂梁脊顶上,有一组包拯掷砚陶雕群像,站在宝墨堂对面的鉴清桥上便可看得一清二楚。

据说包拯在端州(含肇庆市)为官三年、清正廉明,教民种田、开井、医病,深受人民爱戴。

端砚是名闻中外的文房之宝,传说有一制作端砚的工匠,对包拯非常仰慕,很想赠一端砚以示敬意,但包拯就是不收。

后来包拯离任回开封府,这石匠便找机会情其家人包兴将端砚暗藏于船上俟机送给包拯,但船开至端州边沿的羚羊峡时,忽然乌天黑地,风雨大作,船不能行。

包拯暗想:

  我在端川为官三年,难道做错了事,天理不容?

想来想去,终究想不出因由,便询问家人。

包兴自知藏砚之事不妥,便坦自认错。

包拯命包兴马上呈上端砚。

该端砚用黄布包着,他把黄布解开,见得该端砚果然品质极佳、造工精巧,便说:

“端砚已不能归还其本人了,但也要归还端州的人民。

”便把端砚连黄布一起掷入江中。

顿时。

雨过天晴,风平浪静,后来掷砚的河面浮出一个掷砚洲,抛黄布的河面地形成黄布沙洲,现掷砚洲上有包公庙。

  编辑本段宝墨园龙图馆

  龙图馆极具岭南古代建筑风格。

前后有廊,中间有天井,风火山墙。

馆外馆内均有不少砖雕、木雕、泥塑、灰塑等,造工精巧,古朴典雅。

大门外18棵罗汉松排列成行,象征包公出巡时的仪仗队。

旁边是一排红花紫薇,开花时节,嫣红翠绿,相映成趣。

“龙图馆”横匾下,有对联:

“木石有灵再现包公清正事,匠师无憾巧传百姓仰廉情”,“投砚镇江流尚有遗待明古训,蜚声留宋典不曾枉法负平生”。

既颂扬了包公辉煌政绩,又突出了龙图馆的文化内涵。

入门正中是一座巨型紫檀屏风。

屏风高3.5米,阔4.5米,由5扇组成。

中间是包公造像,一派刚正不阿之气,令人望而敬畏。

旁边有包公遗诗中两句: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这是包公遗诗中的精华。

神话传说包公是天上的文曲星,狄青是武曲星。

因此,在包公像右边是狄青平南与平西,左边是呼延家将大破五行阵等故事。

画面上旌旗飞舞,战马奔腾,人物形象生动,眉目传神,充分显示了当时众将士保卫大宋江山的英雄气概。

屏风顶部是云龙,屏边是瑞兽麒麟,通花锦地,极为精细,屏座为佛教的莲花须弥座,刻有精细的莲花瓣,底部是有西汉风格的草龙图案。

屏风背后刻有包公家训、宝墨园鸟瞰图及宝墨园建园碑记。

整座屏风精巧绝伦,由沙湾青年雕刻师何世良与15个助手花了一年半时间雕刻而成,实属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在龙图馆之旁,有一座“赵泰来藏品馆”。

此馆按珠江三角洲晚清时的祠堂(宗祠、家庙)规格而建,外面是双卷耳山墙(即子子镬耳),水磨青砖白石脚,正面是“回”字大门,匾和联的刻字是已故著名岭南画家黎雄才先生在94岁高龄时的手笔。

赵泰来先生是英国籍华人、广州市荣誉市民、宝墨园永远名誉园长。

卢中坚先生是香港著名收藏家、宝墨园顾问。

他们都热心向圭墨园捐赠名画,而赵泰来先生更捐献了41幅大型的西藏“唐卡”,以及明代的铜观音、铜马、铜香炉等巨型重宝。

“唐卡”是西藏佛教的宗教绘画,起源甚早,以唐代最为盛行,因而有“唐卡”之称。

“赵泰来藏品馆”里珍藏了41幅西藏“唐卡”,内有姿势各异的释迎牟尼佛、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等,有各种护法金刚,以及西藏佛教的各位祖师。

其中还有一幅藏王松赞干布像。

馆的正中,还用特制的巨大玻璃柜,陈列了赵泰来先生捐赠的明代鎏金观音铜铸立像和一对明代鎏金铜马以及大型铜香炉。

观音像之前,放一兽耳三脚铜香炉。

四件铜制工艺品均为稀世瑰宝。

紫竹园内种有20多种名贵竹,其中有紫竹、粉竹、佛肚竹、观音竹、金丝竹、银丝竹、四方竹、大琴竹、小琴竹等。

紫竹园里有一座流杯亭,仿古人曲水流觞景观而建。

千象回廊,取其“千丈”、“气象万千”之意。

回廊高约4.6米,宽2~2、5米,以拱形青瓦作项。

斜网格状上横坡,供游人休

  憩的仿木石凳连接廊两侧。

廊是园林的脉络,具有遮阴、防雨、眺景、导游、参观、选景等作用。

全长1000多米的“千象回廊”,随地形高低曲折起伏,按建筑布局而建。

不仅使游人免受日晒雨淋之苦,更是移步换景,变化万端,使游人沉浸于岭南建筑与园林景致美丽和谐的境界中。

从千象回廊西望,清平湖美景尽人眼底。

但见碧波青绿,紫带桥横,金碧辉煌,紫洞舫浮泛,垂柳依依,燕子翱翔。

每当月上东山,月色映照平湖,更显回廊诗情画意。

  编辑本段宝墨园大型彩绘浮雕瓷壁画《清明上河图》

  大型彩绘浮雕瓷壁画《清明上河图》被列入“吉尼斯大世界之最”,可以说是宝墨园的镇园之宝。

原作《清明上河图》是我国最宝贵的伟大艺术作品之一,为528.7厘米x24.8厘米的绢本长卷,本是宋代张择端的杰作。

经历了800多年,身经百劫到1973年重新裱时,图中左边路上的一只马已缺了一截。

宝墨园在复制时为了忠于原貌,故不添不减,保留了原画模样。

原作现存故宫博物馆,堪称国宝。

《清明上河图》壁画按原作扩大百倍,另加序和跋及饰边,全长62.8米,高7.3米,由1352块浮雕瓷板拼砌而成。

它别具一格地采用了陶瓷雕塑和陶瓷彩绘相结合的手法,整幅浮雕瓷画,气势磅礴,栩栩如生,雕艺精湛,被誉为岭南一绝。

制作这幅瓷雕难度相当大,由枫溪江南陶瓷有限公司汇集了46位技术人员集体创作,历时3年多。

每片瓷雕经过1380℃的高温烧制,比平常的瓷雕制作高30℃。

而且每制作3片瓷雕片才选用1片,保证了瓷雕画的精细程度。

在画壁瓦板上还有通雕花果、浮雕山水和题诗书法。

下基是全套杨家将故事的浮雕石刻。

背面还镶有宋徽宗赵佶所书的《千字文》,宋代四大书法家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的书法以及岳飞所书的孔明前后《出师表》的碑刻。

《清明上河图》,全图描绘北宋京城对河两岸物阜民丰,兴旺繁荣的景象。

栩栩如生地反映出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情态。

  

城郭、街市、舟桥、车马,刻画精细,商贩、农夫、工匠、艺人、隶役、官绅、仕女、僧侣、各种人物800个,形神皆惟妙惟肖。

规模宏大,场面壮观,构图严谨,笔墨古雅。

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极高的艺术价值。

全图最精彩的地方,可说是汴河狭窄处。

一座结构精巧的拱桥横跨两岸,一艘大客船通过桥洞时,出现一个紧张场面。

桥上、船上、岸上人群互相呼应。

这种立体式的描写,使人有如身在其中,这可说是全图的高潮,可见作者立意深远,创作精湛。

  编辑本段宝墨园紫带桥

  紫带桥横跨清平湖,为传统的九孔石拱桥,造工精致。

桥栏两旁有《东周列国志》、《隋唐演义》和《三国演义》等家喻户晓的故事立体石雕,人物众多,雕工精细,造型准确,表情自然,动作生动,人马旌旗,武器场景,无不细致刻画,可说是石刻精品。

紫带桥前的紫气清晖大牌坊,是为纪念北宋名臣包拯,为颂扬清官文化而建的一座丰碑。

这座牌坊在建筑风格上,是仿古礼制的五叠四柱、驼峰斗拱式的白麻石建筑。

石坊雄伟壮观,在南国园林中绝无仅有。

  编辑本段宝墨园紫洞舫

  宝墨园的紫洞舫“泊”于清平湖岸边。

长21米,宽6.8米,高8.7米,共两层。

  每层面积70米左右。

主结构是钢筋水泥,内外装饰全是名贵柚木,由于造工精细,装饰巧妙,就像全是木材造成的。

全舫共有10个挂落,全是通花雕刻,其中有荔庆丰年、祥桃邀月、八仙贺寿、竹报平安、花开富贵、松鹤延年以及其它花鸟虫鱼。

船头上的大型木雕“百鸟朝凤”更是栩栩如生,金碧辉煌。

100只鸟儿,各具风姿,雕工之精,令人赞叹。

舫内摆设,全由花梨和酸枝木精工制成,宫廷式的几椅,配以仿宋代器皿,豪华夺目。

“九狮会金龙”大型屏风和《清明上河图》精彩片段的雕刻,造工精湛,更称精品。

舫内一楼,是可容40人品茶听曲的场所,以演奏广东音乐和粤曲为主。

人们置身其中,或一边品茗,一边欣赏丝竹之音;

或把茶临风,引目远望,其乐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