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7601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16 大小:38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书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书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书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书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书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6页
书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6页
书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6页
书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6页
书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6页
书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6页
书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6页
书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6页
书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6页
书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6页
书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6页
书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6页
书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6页
书籍.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6页
书籍.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书籍.docx

《书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籍.docx(1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书籍.docx

书籍

金坛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选编

 

 

金坛市教育局教研室

二00六年七月

金坛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选编

目录

走进乡土文化……………………………………洮西小学杨康梅

亲近家乡民俗………………………………………殷雪梅小学张建英

走进豆腐世界………………………………………西阳小学徐金华

总把新桃换旧符………………………………华罗庚实验学校陈艳

我与秋叶同行……………………………………华城实验小学龚海胜

生活中的垃圾……………………………洮西小学潘小刚吕伟忠

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西岗小学王芸伟

有些菊花的花芯为什么会腐烂…………………华城实验小学严息美

我爱家乡的花木………………………………………尧塘小学崔桂芳

护花使者——花盆…………………………………尧塘小学王华

你买我卖学问大………………………………………河头小学徐锁平

我们身边的石头………………………………………薛埠小学杨伟泉

我为养蟹作参谋………………………………………儒林小学李燕

三月荠菜香………………………………………河头小学陈铭庄素芳

“小黄帽”话安全……………………………………水北小学陈国琴

 

走进乡土文化

洮西中心小学杨康梅

[活动背景]:

学校开发校本课程,要求体现地方特色。

作为活动的设计实施者,我冥思苦想:

洮西作为金坛南大门外的一颗明珠,确实有很多值得一说的地方。

洮西的大棚种植远近闻名,嫩白的蘑菇、鲜美的葡萄、诱人的草莓,让人大饱口福;当然洮湖的水产更是远销省内外。

这些无疑是洮西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可说来说去总是这个话题,学生的活动积极性早已调动不起来了。

怎么办?

找学生。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人就是学生,看看他们对洮西的什么感兴趣。

于是,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我最喜欢家乡的”活动。

结果大多数同学都提到了洮西的马灯和龙灯。

这一发现令我欣喜万分,因为马灯、龙灯可是我们洮西的宝贵的文化财富,而近年来却一直被人们所遗忘。

这难道不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家乡、爱人民思想情感的好契机吗?

基于此,我便设计了这一活动——《走进乡土文化》。

[活动目标]:

1、指导学生多途径地收集信息,了解家乡的民间传统艺术,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并立志努力为建设家乡而刻苦学习。

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小组合作,处理信息,学会多种形式整理信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通过多角度地展示信息,交流信息,让学生学会文明交际,分享信息资源,发展学生人格个性。

[活动过程]:

一、搜集信息

1、师生讨论,明确收集的目的和途径。

根据途径的不同,分成三大组:

采访组、考察组、网络组。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组建小组。

2、分组搜集,确定搜集的内容。

采访组:

深入村庄采访村民,了解洮西的传统文化艺术。

考察组:

深入相关村子,实地参观考察马灯、龙灯方面的情况。

网络组:

通过上网的方式,查找下载一些关于龙灯与马灯的信息。

3、时间:

两周。

[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学生积极进行社会调查,他们不仅亲耳听到了,还亲眼看到了,耳濡目染,使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索取,切身感受到了家乡的文化,为洮西的丰富文化而自豪。

]

二、整理信息

学生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收集来的信息是零散的、繁多的,因此,要求学生学会对材料进行选择、整理,要为我所用。

1、围绕主题,确定重点。

反映龙、马灯的材料很多很多。

交流时不能面面俱到,因此,整理信息时首先要根据收集的内容来确定重点;其次,要围绕重点筛选材料,与重点有关的整理得多一些、细一些、详一些,其余材料可略,甚至可以不用。

2、根据重点,确定形式。

收集了大量的信息,也确定了重点,就要考虑以什么形式来汇报,形式的选择,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以是图片、文字、表格,也可以是摄影、摄像等,当然也可以多种形式兼而有之。

3、时间:

两周

[这一环节着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组织研究材料和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在这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三、交流信息

(一)引发学生交流。

我们的家乡是个美丽富饶的“渔米之乡”,座落在盛产鱼虾蟹的洮湖西畔。

这儿鱼肥、虾美、蟹更是远销其他省市;我们的家乡,人民勤劳、善良,在党的英明领导下,他们引进技术,开始了蘑菇大棚栽培,草莓、葡萄种植,不仅改善了自身的生活条件,走上了发财致富之路,也为洮西镇的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我们的家乡更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近段时间,各研究小组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想必收获一定不小吧。

想不想让大家来分享你们的成功?

今天我们就来举办一个研究成果展示会。

你们打算怎么展示你们的成果?

(马灯组:

我们马灯组要跟他们龙灯组展开竞赛,比比谁的收获大。

龙灯组:

比就比,谁怕谁呀?

我们一定行。

(二)交流研究成果。

1、介绍来历:

两组队员分别以故事的形式讲述龙灯、马灯的来历。

(各队可采用相互补充的方式进行,双方可就对方的交流作出适当的评价)

2、资料介绍:

龙灯组同学展示“龙灯谱”并介绍其来由及其中的重要内容,并向老艺人表示感谢。

马灯组介绍马灯的变换方阵。

(双方说说听后的感受)

3、录像解说:

马灯组同学展示他们在老艺人指导下进行跳马表演的精彩录像和图片,并作精彩的讲解。

(龙灯组同学对此进行了热烈的评价,并表示出羡慕的心情。

龙灯组同学展示他们打拍摄到的龙的骨架图,以及从网上查阅到的舞龙的壮现的场面,并与马灯组同学一起交流,评论欣赏之后的感受。

4、情境表演:

马灯组同学表演跳马中最精彩的“骚马”跑场的场面,赢来阵阵掌声。

并学唱跳马时所唱的歌曲。

龙灯组的同学就他们的表演作出真诚的评价。

(三)探索、创新。

同学们对家乡文化了解得可真不少,其实不管是奔腾不息的马灯还是代表吉祥如意的龙灯,都是洮西人民宝贵的艺术财富。

他们正体现着洮西人民的龙马精神。

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与支撑下,洮西人民奋发向上,他们在镇领导的带领下,引进技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成功搞起了大棚种植、水产养殖。

人民的生活条件也因此有了极大的改善。

那你们在这次的实践活动中有没有发现或感受到我们洮西的龙灯、马灯还有什么不尽人意之处,需要改造或完善的吗?

生1:

我觉得既然我们调马灯是为了反映人民的劳动与生活,我想它也应该紧跟时代步伐。

现在我们洮西的蘑菇种植十分红火,且为洮西人民带来了丰厚的效益。

调马灯中所展示的阵型是否可以安排蘑菇阵?

生2:

对,螃蟹养殖也不错,我觉得也可以展示螃蟹阵。

生3:

我觉得每阵之间的歌曲也应该换换了,使它更符合现在洮西人民的生活实际。

这儿我自己尝试着编了一些词,希望能给你们提供方便。

附词:

洮西是个好地方,这里鱼肥、虾鲜、蟹更美。

大棚种植效益高,种草莓、栽葡萄,还有那白嫩的蘑菇朝你笑。

要问这是为什么?

全凭咱洮西人民解放思想、踏实肯干、勤劳致富。

生4:

我想给我们洮西马灯提个建议,为了不让我们洮西的民间文代艺术失传,我觉得负责马灯的艺人们可以考虑也像张爷爷那样将马灯的有关资料汇编成册,以便代代相传。

生5:

从刚才的录像中我发现,跳马灯的马灯都是两条腿,这样显得不太真实,我觉得可以安排两个人跳一匹马,这样一来,马儿有了四条腿,跳马之人也懂得了什么才是合作。

生6:

洮西马灯差不多每年都调,为人民生活带来了不少欢乐,我们的龙灯却难得调一次,说实话长这么大,我还没亲眼看到过呢?

这可使春节少了不少喜庆的气氛呀?

生7:

虽然我们洮西有了宝贵的龙灯资料,可是懂它的人越人越少了呀?

我家就住在光荣村,据我所知,现在负责舞龙灯的都是一些年老的人,有的都已经过世了,而扎龙灯、绘龙鳞、舞龙灯是现在年轻人一无所知的,我真担心我们的龙灯会因此而失传呀!

……

师:

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活动,你们不仅了解了很多龙灯与马灯的文化,还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更可贵的是你们还提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我相信这将是你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四)总结延伸。

这次实践活动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在这次活动中你又现哪些同学身

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吗?

(学生纷纷交流自己的收获、成长以及对其他同学作出肯定的评价。

在活动中,同学们个个都是好样的:

勇于展现自己。

老师也欣喜地发现:

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每个队员都增强了对家乡的了解,你们的能力得到了培养与锻炼,你们的思想也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其实家乡的文化还不局限于此,家乡的名人,家乡各地名的来历,家乡的民间传说,都是我们进一步了解家乡可以研究的课题。

队员们,广阔的生活空间也是我们学习的课堂。

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中,希望你们勤于学习,勇于探索,为洮西的辉煌明天作出自己的贡献。

[活动反思]:

《走进乡土文化》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我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自然、走入社区、走向社会,走进了一个开放的时空。

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整理、研究、展示这样的过程,激起了探究兴趣,激活了探究欲望。

每个学生都全身心地参与,从而拥有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得。

尤其在交流汇报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将自己的调查所得作了介绍,而且融入了自己的思想,他们用动听的故事讲述了龙、马灯的来历,还将其中精彩的镜头活灵活现地表演出来。

马灯组的队员十分幸运,你看录像中他们穿上演出服,在老艺人的指导下跳起来了,虽然动作不太娴熟,但从他们的交流的语言及表情中我们可以肯定他们的收获是颇丰的。

龙灯组的队员也不甘示弱,由于条件的限制,虽不能亲身尝试舞龙的快乐,但他们也从网上查阅了舞龙的壮面声场面。

在双方激烈的“对抗”中,学生开阔了视眼,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充分地感受到家乡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这次活动,不管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一次成长的过程。

作为老师,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是学生的朋友,是他们的伙伴。

在他们迷惘时,我们要及时地引导,教给他们正确的方法;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协助、指导,而不是包办代替。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亲身参与社会实践,获得了感性体验,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更可喜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他们的创新思维的火花更在活动中大放异彩。

亲近家乡民俗

殷雪梅小学张建英

[活动背景]

1、社会发展的需要。

21世纪,信息化的普及、科技的日新月异、生活方式的高速运转,对人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1世纪的公民应是认知、情感、行为和谐发展,富有创新精神的人。

2、教育现状的需要。

长期以来,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死板的接受方法,使学生只能机械地接受知识,无法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要。

传统教育对活动课程不够重视,使学生远离社会,缺少了解、适应、参与社会的机会。

而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的,整体的,开放的教育活动,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或得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体验情感,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

3、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的课程改革方案确立了研究性课程的地位。

更好地贯彻教育部制订的新课程计划,能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全面发展。

4、本地资源的背景。

我校置身于城市边缘,家乡众多的民俗风情给经济、政治、文化多方面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了学校很好的教育资源。

[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

开发具有家乡特色的民俗文化教育资源,在活动中拓宽学生的视野,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亲近家乡民俗,喜爱家乡民俗的情感,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良好品德.

2、过程和方法:

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组织活动,参与到整个活动中来,体现“学生是学习和活动的主体”这个理念。

3、知识和能力:

培养他们组织和参与活动的能力,包括合作能力、参与能力、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学生分析]

本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者为六年级的学生,他们有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和热情,已初步具备收集信息的能力,寒假为本次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有利的时机.

[活动分析]

整个活动共分四个阶段实施:

1,活动准备阶段;2,调查研究阶段;3汇报交流阶段;4,成果展示阶段.计划用时共五周时间.

[活动流程]

一:

活动准备.

1、知识技能的准备.

由教师介绍访问的礼仪和交际技巧,调查计划和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调查研究过程中的注意点.

2、明确活动的意向.

学生集体讨论,成立四个活动小组,明确本次活动的意义,方式,初步调查的对象和内容.

二:

调查研究.

1、各小组分头搜集信息.

采访组:

发放调查问卷,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了解本地的民俗及其变迁情况.

考察组:

走村串巷,实地考察家乡的民俗文化.

查阅组:

到阅览室,图书馆,新华书店,档案馆等地,搜查翻阅家乡民俗文化的资料.

网络组:

通过上网的方式,下载一些关于家乡民俗文化的信息.

2、整理搜集的信息.

学生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搜集的信息是繁多且杂乱的,因此,要求学生学会对信息的筛选,分析,汇总,突出重点,不要面面俱到.可以写介绍文章,可以用照相机摄影,可以画画,各个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运用语文,社会,科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多种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多种技能来整理信息.

三、汇报交流。

(一)激发情感,导入活动。

师:

同学们,我们金坛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具有传承数千年的民俗。

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民俗也在不断地演化,许多民俗事象逐渐消失了,但民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一种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新文明仍然是有用的。

这就需要我们去芜取精,义不容辞地保护我们的民间文化遗产。

同学们,我们已经利用了四周时间,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搜集整理了大量的家乡民俗文化资料,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吧。

(二)小组交流。

1、每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爱的方式,交流自己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使用的方法,获得的成果以及活动的感受。

(1)采访组:

时间:

2006年1月25日   地点:

学生家 采访对象:

学生的爷爷奶奶     

主题:

民俗的变化

过程:

学生问:

“爷爷奶奶,马上要过春节了,请你们为我们介绍一下你们小时侯的春节和今天比,在风俗习惯上有了哪些变化,好吗?

奶奶:

比如拜年,以前是必须要由家长领着全家人到亲戚朋友家拜访的,现在和全国一样,很多小青年习惯了打电话、发短信、寄贺年卡的方式。

爷爷:

“本来传统的送灶神的仪式相当复杂,要有一整套的程序。

比如要用糖元宝作供品,好让灶神上天多说些好话。

祭结束后,还要用糖元宝糊住灶膛,口中还要念,“元宝滚回来啦,元宝滚回来啦”。

今天大家都改用煤气灶了,送灶神的仪式我看迟早要看不见了。

奶奶:

“从前在大年初一要祭井,我们称井神为‘井泉童子’。

这一天,他们会在井上用匾放上供品,祭祀过后,还要封井,让辛苦了一年的这口井也休息几天。

但是现在,自来水已经普及了,吃水也用不着靠‘井泉童子’了,人们也想不到去祭祀它。

学生:

“除了春节习俗发生了变化,奶奶你再说说还有哪些习俗也慢慢地发生了变化?

奶奶:

“例如中秋节,我们就要‘斋月亮’。

晚上,家家放一个供桌在月亮下,供上菱藕、栗子、白果等时令瓜果及月饼等。

焚香点烛,祝愿来年平安如意。

今天这样做的已经找不到几个人了。

学生:

“那么,你们对于这些变化是怎么看的呢?

奶奶:

“还是以前好呀,有了那些风俗可真热闹啊,现在变得冷冷清清的。

爷爷:

“我倒不这样认为,以前的风俗中有部分是封建迷信,时代在变,风俗也会变的,只是有些好的风俗习惯应该保留下来。

学生:

“今天我们的收获真不小,谢谢爷爷奶奶!

(2)考察组:

A居住风俗:

民居的建造过程中十分讲究吉利,从选地、选材、择日、立柱、上梁到落成庆贺均按照繁褥的传统方式进行。

如选日要请“师娘”定适宜动土的日期。

上梁时选择吉日,梁上张贴横批,两边栋柱贴对联,上梁时喊“上梁,大吉大利”,鞭炮齐鸣,边唱“上梁歌”,上好后将馒头、糖果,红枣等往下抛。

房子建好后,往往在墙门上画一些辟邪的图画,有的还建刻有历史故事和植物图案的砖刻门楼。

B.生育习俗:

在妇女怀孕期间,普遍存在着诸如判断婴儿性别的传统经验、孕妇保健的惯例、催生举动、送礼庆贺、取乳名、三朝仪式,以及庆贺满月、百日、周岁等礼仪。

C.岁时节日风俗:

春节,广义指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几乎天天有欢庆活动。

元霄节又称“上元节”,期间家家吃汤圆。

“清明节”踏青祭祖。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天吃各色粽子,还有“五黄”(黄鱼、黄瓜、黄鳝、咸蛋黄和雄黄酒)和“五白”(白切瓜、白蒜头、白豆腐、白斩鸡和茭白)。

插艾草和菖蒲,举行龙舟竞渡活动。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家家赏月、吃月饼。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人们登高赏菊、吃重阳糕。

正月廿四打扫全家,祭灶王爷。

除夕晚上贴春联、换门神,祭祖、吃年夜饭。

另外民间还有祈求丰稔的“中和节”,舍财布施的“浴佛节”,祭拜游戏的“乞巧节”,祭祖奠先的“中元节”。

D.服饰习俗:

乡地区的妇女早时喜穿中式大襟、花布衣衫,喜欢包头,包头是各色方巾。

F.嫁娶习俗:

主要表现在婚姻观念、婚姻形式、婚姻礼仪和离婚制度上。

婚姻程序的第一阶段是围绕男女双方家族进行的,有“问名”、“纳吉”、“行聘订婚”、“纳征”等仪式。

第二阶段以“请期”,也称“送道日”开始,然后“铺床”、“饿嫁”、“拜堂”、“闹房”。

第三阶段于婚后第二天起有“开脸”、“讨红喜蛋”等。

G.寿诞习俗:

一般60岁以下叫“做生日”,60岁以上称“寿辰”,还有认为人到25、29、33、36、66岁为关口,逢到这些生日都有所活动。

江苏人的规矩是“做九不做十”、“男不做四十、女不做三十”。

做寿有“暖寿”和“正寿”之分,正寿要设置寿堂,上供王母、寿星,寿礼比较讲究,有的还请和尚来做道场,拜寿结束主人请客吃面,请戏班子演出。

寿诞一般都由子女操办。

长辈过世逢70、80、90、100岁生辰,子女还要做阴寿。

…….

(3)查阅组:

学生制作资料卡片。

(4)网络组:

学生传阅复印资料。

2.组内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三)全班交流,提出改进意见,评选最佳小组及“调查研究之星”。

活动情况评价表:

小组名称

自评

互评

总评

采访组

考察组

查阅组

网络组

等第及标准

5个A以上为优,3至5个A为合格,3个A以下为不合格.

善于思考

a.能积极思考,小组活动中能经常出谋划策

b.尚能积极思考,小组活动中有时能出谋划策

c.不能积极思考,不能为小组活动出谋划策

积极发言

a.能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b.尚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c.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团结协作

a.能与同组成员相互配合、相互协作

b.尚能与同组成员相互配合、相互协作

c.不能与同组成员相互配合、相互协作

完成任务

a.能按时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b.尚能按时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c.不能按时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参与实践

a.能积极参加小组的实践活动

b.尚能积极参加小组的实践活动

c.不能积极参加小组的实践活动

收集信息

a.会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信息

b.会通过几种途径收集信息

c.收集信息的途径单一

结果表达

a.能正确、流畅地用书面或口头语言表达研究的结果

b.尚能正确、流畅地用书面或口头语言表达研究的结果

c.不能正确、流畅地用书面或口头语言表达研究的结果

耐心倾听

a.能认真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

b.尚能认真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

c.不能认真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

 自评结果:

___________互评结果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自评人________互评组_________

(四)参观活动。

1.参观乌龙山庙会。

2.参观金坛博物馆。

(五)总结升华。

   我们家乡,风景优美,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民俗丰富。

我们要善于挖掘身边的民俗资源,为保护我们家乡的民俗文化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四.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可让学生成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1.通过制作展示牌,展示资料图片,在校园内展览。

2.撰写文章(小论文,调查报告,记叙文等),教师要积极向有关报刊推荐。

3.制作“亲近家乡民俗”网页,上校园网。

[活动反思]

   “学生是活动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参与到整个活动中来,教师万不可越俎代庖,一手包办。

1.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把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仅仅当作一个执行的过程,更要结合学生特点、学校实际和社区背景,创造性地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教师在指导中要悉心、耐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经常和学生一起进行阶段小结,重新调整规划和实施下一步的活动,使活动有可操作性,有实效地开展。

在对学生的评价中以过程为主,以鼓励为主,让我们的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3.教师必须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要素的关系。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在本质上不是课程的内容,而是学生活动形式。

真正的课程内容是学生自主提出的活动主题。

要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各个要素,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活动主题的展开过程中,适当地通过研究、服务、宣传、设计、制作、信息技术实践等多种活动形式的体验,达到各要素的整合。

千万不能简单地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为四门课程来开设。

 

 

走进豆腐世界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西阳中心小学徐金华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它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课程。

它包括了诸多领域。

它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还具有开放性和自主性,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一、主题的提出

我校处于茅山的东麓,因规模办学的需要,撤并了许多村级的完小、初小。

许多学生为了方便就学,都在学校用餐。

因此,虽然学校目前在校学生只有629人,但在校用餐的学生已达483人。

一次,在学校食堂值班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学生草草了事,将很多没吃完的饭菜倒入泔水缸里。

走近泔水缸旁一看,四个盛剩饭、剩菜的泔水缸以差不多要满了。

我随手拉来身边一个刚刚来倒剩饭的学生,问他为什么不将饭吃完。

学生怯怯的说:

“老师,我们不喜欢吃今天的菜——豆腐。

”望着泔水缸里白花花的豆腐,我不禁想到是否可以利用这一家常菜——豆腐,在班级中展开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呢。

思考一:

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的条件、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一些以前平时人们过年、过节时才能品尝到的美味佳肴,现在已经成了人们餐桌上的日常菜肴。

人们在各种丰富的菜肴中获取人体所必须的营养,而一些豆制品的营养价值也一直被人们所推崇。

思考二:

目前,我镇的豆腐作坊有十几家,许多学生的邻居、亲戚都生产豆腐。

家长、教师对豆腐也都比较熟悉,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广泛的支持与有效的帮助指导。

思考三:

以“走进豆腐世界”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能有利于调动学生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尝试、总结。

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基于上述原因,我在六

(2)班开展了以“走进豆腐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