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作文之书籍毛泽东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27777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作文之书籍毛泽东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书作文之书籍毛泽东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书作文之书籍毛泽东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书作文之书籍毛泽东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书作文之书籍毛泽东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书作文之书籍毛泽东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书作文之书籍毛泽东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书作文之书籍毛泽东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书作文之书籍毛泽东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书作文之书籍毛泽东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书作文之书籍毛泽东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书作文之书籍毛泽东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书作文之书籍毛泽东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书作文之书籍毛泽东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书作文之书籍毛泽东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书作文之书籍毛泽东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作文之书籍毛泽东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书作文之书籍毛泽东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认清中国革命的实情,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再者,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情相结合,做到有的放矢。

中国从改革开放走到今天,每一步,都坚持着“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基于当下社会基本矛盾,党和国家领导人坚持从实际出发,主动挑起改革的大梁,主动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的,为促进国家更好更快发展更稳定和谐发展。

改革中,诸如二胎政策,延迟退休等方案的实行,更是可以坚持与这一思想匹配的方法论——以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实行定点调查研究,坚持征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实践中形成更好的方案,并逐步推行,以此减少改革阻力,提高改革效率与效益。

由此可见,毛泽东提出的“实事求是”思想,并未因时代的变更而被遗弃,它始

终闪耀着时代的光辉,走在时代的前沿,永不退色。

二,蕴含唯物辩证思想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p161)

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意义,并善于把深奥的哲学道理转化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易于接受的各种具体方法,正是毛泽东哲学活动的一大特点。

对待哲学,不应该将它束之高阁,只远观而不去近赏,相反,它的价值,体现在我们解读它,使用它的过程之中。

坚持唯物辩证法就是,对领导者和工作者来说,主要指运用唯物辩证思想,提出路线、方针、政策,作出决策,将决策付诸于实践,做好贯彻落实的工作,采取合适的方法,解决和处理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这一系列的行动,始终贯穿着基本的原则:

第一,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和办法来。

实事求是是最根本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

这一点,在上文中已经详细叙述。

第二,要全面地看问题。

对一切都要加以分析,在制定政策和实施政策开展工作之前,必须以达到对事物的全面性认识为前提。

这种全面性认识,就要求领导者看问题不能只看正面,不看反面,只看局部不看整体,只看己方不看彼方;

看同志,干部时不能只看缺点不看优点,只看成绩不看错误,只看效果不看动机。

全面性要求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结合。

第三,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第四,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第五,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

如果仅有领导的积极性而无广大人民群众的配合,那么也只能是少数人的空忙。

同时,如果只有群众的积极性而无有力的领导者去组织,这种积极性就很可能像一盘散沙,凝聚不起巨大的力量。

第六,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强调由点到面,抓好典型带动一般。

领导者从个别中突破一点,取得新的经验,然后从多个个别经验中形成一般意见,将这个一般经验推广到其他单位去。

第七,波浪式发展,自觉走曲折前进的道路。

发展只能由点到面,由小到大,循序渐进,波浪式发展,而不能头脑过热,老是冒进,试图直线上升。

第九,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

在任何一个地区内,不能同时有很多中心工作,在一定时期内只能有一个中心工作,辅以别的第二位,第三位工作。

就像弹钢琴一样,十个指头都得动,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

但是,十个指头同时都按下去,那也不成调子。

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相互配合。

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必须抓好各方面工作,突出主要矛盾。

第九,胸中有数。

第十,多谋善断。

十一,留有余地。

现在的领导干部,应该多从这十一个中汲取辩证法思想,学会如何去领导,如何去工作。

三,让哲学走向大众(p176)

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是毛泽东一生为之不懈努力的一个目标和任务,他重视哲学宣传,教学和普及作用。

我们都知道,理论只有经群众掌握,应用于实践,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自觉地把哲学引用到中国共产党制定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全部实践活动中去,把哲学通俗化,民族化,群众化,成为易为广大干部和群众所掌握的思想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所以,要让哲学真正活起来,必须把它用起来。

研究毛泽东的哲学思想的专著,可以说是汗牛充栋。

本书的特点在于,不但重视毛泽东哲学思想内容的阐述,而且力求叙述毛泽东研究哲学的活动,揭示其思想酝酿,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不但重视毛泽东哲学思想理论的探讨,而且重视这些理论又如何地被应用于实践之中。

不但重视作为科学体系的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研究,而且注意到毛泽东个人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包括他早期哲学探索的历程和意义,以及晚年他的哲学思想的变化和得失。

不但重视毛泽东本人的

哲学活动,而且说明了他又是如何指导广大干部,群众从事哲学活动的。

总之,本书全方位地揭示了毛泽东作为中国人们的伟大领袖是如何重视研究哲学,运用哲学和发展哲学的,是如何善于从哲学的高度总结经验,研究实际情况,制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如何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提出和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和策略问题的。

这对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党和国家领导人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高度的指导借鉴意义。

希望从中吸取哲学智慧,用于指导实践发展。

巨人已逝,圣哲已走。

但他的哲学思想却已重铸了一个中华民族,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生着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

(王文淑3110104731政治学与行政学周日678)

【篇二:

毛泽东传读书报告】

热爱一生付出一生

——《毛泽东传》读书报告

关键词毛泽东热爱伟人瑕疵

一、《毛泽东传》内容概要

在毛泽东出生的那个年代,中国正挣扎在贫弱交加的困境中。

一代代的年轻人投身于革命而付出了生命,甲午海战的硝烟弥漫到整个中国,不久之后的八国联军更是一把火烧尽了中国的所有尊严。

封建的思想仍然占据着主要地位,毛泽东的父亲也正是一位典型的封建富农。

毛泽东很早就和自己的父亲不和,在这位思想先进而无拘无束的儿子眼中,父亲是迂腐而冷酷的。

与一心发财的父亲不同,毛泽东渴望着知识和思想,于是他选择离开自己的家乡韶山去上学。

年轻时的他叛逆而特立独行,在学校中便展现了自己惊人的领导天赋。

学生们把他当成榜样,尽管老师们则正好相反。

26岁,渴求新思想的他来到北京。

在北大的图书馆里,他接触到许多伟大思想家的思想结晶,其中也包括马克思主义。

面对一团混沌的国家,他渴望改变然而却难以找到出路。

1920年,《共产党宣言》的中译本在中国发行,彼时心怀天下的毛泽东从这本小册子里看到了解救中国人的希望,他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大同世界,从此他开始信仰马克思主义,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热爱的共产主义运动中去。

毛的理想在当时并不能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然而毛是一个很有意志而又十分灵活的人。

他并不总是遵循共产党领导的安排,而是坚持自己叛逆的做法。

他组织夜校让工人学习知识和马克思主义,他高度重视农民的作用,尽管他的同志们并不支持这种想法。

他曾经几度被解除党内职务,甚至被自己创办的湖南党支部批判,也曾差点被抓死里逃生。

他在共产党和国民党中都曾担任过重要职位,可是也因此受到猜疑和排挤。

但是他杰出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最终帮助他领导了共产党,他提出的中国的特色道路和令人惊叹的军事思想也让他最终赢得了抗日

战争和内战的胜利。

建立了新中国之后,他执政方式仍然体现着他的创新和叛逆。

新中国的成就令人瞩目。

但是同时,毛在他的晚年也做了一些令人难过的错事。

他发起的不切实际的“大跃进”很快失败并且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之后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则很快失去了控制,并且被各种各样的人利用来完成各种各样不可告人的目的。

他本人想找到让中国复兴的灵丹妙药,但是身居高位外加年老体衰让他再也没法回到他夺取政权时的清醒,错误的坚持和判断让中国遭受了浩劫。

直到1976年9月他去世,中国还深陷他留下的混乱局面之中,直到邓小平的时代来临。

二、对书的评价

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特里尔的这本书描写了一个相对客观真实的毛泽东。

可以说,这本书中的很多内容颠覆了我之前的知识。

也许是因为受惠于伟人,国内很多相关书籍大多强调毛泽东的伟大,对于他的批评则仅限于大跃进和文革等政治失误。

而特里尔则用优美的文笔将毛泽东的一生呈现在读者眼前,他既突出了一带伟人在政治军事上的天才,也细致描写了毛泽东的思想挣扎和性格缺陷。

这对国我们来说是一种新鲜的体验。

本书的译者在附言中提到,比起史书,这本书更像是一部文学作品,虽然它的材料严谨,遣词造句无不精心考究,但总归是加入了作者的主观评价、想象和偏见。

单我认为这也正是本书经典的地方,了解一个人,一段历史,都应该从多个视角进行,对于影响了历史进程的伟人,则更应该是如此。

三、心得和体会

合上书页,注视着封面伟人的头像,我的内心受到了很大触动。

就像是哥伦布发现无边海洋中的大陆一样振奋。

在一种完全不同的视角下,我观察着毛泽东这位伟人的一生。

在特里尔的笔下,毛泽东是一位活生生的人,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一位改变了世界的伟人,一位意志坚定心系天下的赤子,一位会犯错的普通人,一位自大傲慢的政治家。

而我最被毛泽东的那种火焰一样的热爱感动。

“他把一生都投入到自己热爱的共产主义事业中。

”这句话我们从孩童听到现在,早已厌烦。

新世纪的我们接受了不同的思想,也许并不完全赞同共产主义,抵触着这种“明目张胆”的宣传,从而无法理解这句话的沉重。

在毛泽东不到三十岁的时候,他在黑暗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曙光。

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叛逆而心怀天下的毛泽东渴望着改变。

他也许并没有想要成为这伟大革命的领导者,但是他的确想要赋予自己不一般的使命。

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的一把火,点亮了他的整个人生,共产主义在他的心里深深扎根,这就好像康有为描述的“大同”社会一样吸引着他。

此后,他活了五十多年,没有一天不是在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着。

无论是获得了成功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还是铩羽而归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他一直在追求改变,希望最终能将中国改变为理想中共产主义社会。

他没有大肆声明自己的热爱,只是这样为了自己心爱的事业付出着,无论别人怀疑不怀疑,无论环境险恶不险恶。

在二三十年代,他是共产党的先驱,但是他这位特立独行的先驱几次被解除一切职务,数次被同志排挤。

他是远比他的同志们灵活而高瞻远瞩,为了热爱的事业,他可以去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国民党做事以追求合作和进步;

他可以不顾别人的反对,“改造”马克思主义,走出中国特色的道路;

他可以力排众议,坚持发动被同志认为不会有用的农民;

他可以在九死一生同志叛变之后仍然义不容辞挑起重担。

在最险恶的时候,他遭到敌人和同志的双重排挤,但是他仍然没有放弃。

伟人的热爱总是那么热烈而深沉,不然他不会有动力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带领红军逃出生天,不会有动力在小米加步枪的恶劣环境下战胜日本人和国民党,不会有动力在旧时的革命战友都反对自己时还坚持自己的大跃进政策和文革。

他也犯过错误,也曾一意孤行,也曾卑鄙地迫害自己的战友,但是他未曾想过要为自己谋名利,他始终在朝着自己热爱的理想前进。

作为一个政治家,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他的敌人讨厌他的傲慢,讨厌他的政策,讨厌他的狡猾;

他的拥护者则几乎把他捧成了完美的神。

然而无论别人对他的看法如何,从未有人攻击他意志不足,没有人怀疑他为自己热爱事业献身的精神。

而从一个普通的人的角度来看,他的坚持,他的创新,他的狡黠,他的叛逆全是为了一生热爱的事业。

这是他作为人的崇高,无关乎对错,只是这种热爱、这种追求就值得我们仰视。

毛泽东不是神,也许也不能算一个圣人,但他追求自己一生所爱的背影,正如给人类带来火种的普罗米修斯一样高大!

毛泽东是一个伟人,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是一个庞大的国家,不仅仅只是共产主义的信念,不仅仅只是在年轻人看来枯燥的毛泽东思想,不仅仅只是一段惨痛又辉煌的历史。

每个人,在阅读完毛泽东的一生之后,都必然会有他的收获,无论是他的才智,他的理想,他的自信,他的深谋远虑,总有我们可以学习

的地方,总有我们可以继承的东西。

而我从中看到并为之感动的,就是他为自己一生的热爱付出了一切的那高大背影。

伟人热爱一生,付出一生,我虽不是伟人,也许将来也不能成为伟人,但我将追寻伟人的背影,热爱一生,付出一生。

参考文献

[3]逢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篇三:

毛泽东读过的书】

毛泽东读过的书

毛泽东如何通过读书、荐书、编书调控政治毛泽东的阅读,从苏区开始便打上了深深的政治烙印,其读书、用书、荐书、编书,都有很深的用意在。

毛的读书生活并非没有休闲娱乐,但大多时候都更像是一种政治生活。

1、1931年用《春秋》、《左传》教林彪如何打仗

毛泽东打仗的本领从哪里学来的呢?

1965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说:

“国民党的军官,陆军大学毕业的都不能打仗,黄埔军校只学几个月,出来就能打仗。

我们元帅、将军,没有几个大学毕业的。

我本来也没有读过军事书,只读过《左传》、《资治通鉴》,还有《三国演义》。

这些书上都讲过打仗,但是打起仗来,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我们打仗,一本书也不带,只是分析敌我斗争的形势,分析具体情况。

”[详细]

虽然毛泽东自己不承认这些书对他的军事指挥有什么帮助,但从他1931年教林彪如何灵活指挥战争的实例中明显可以看到这些书对他的影响:

“在1931年,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去攻打长沙,由林彪指挥,但是打不下来,敌方火力猛,红军冲上去伤亡太大。

林彪就琢磨怎么样才能打下来,他突然想到读过一本连环画,里面有一个叫火牛阵,牛尾巴上点上火,然后冲敌人的阵营,所以叫火牛阵。

我们也可以搞这样的阵,然后到附近的老百姓那去弄水牛,把尾巴上浇上油,这样就着火了,让它们扑过去,结果敌人打枪,牛就往回冲,把我们自己的阵地给冲垮了。

这时候毛就来总结教训。

说林是读书不求甚解,牛是自由主义,一定要集体主义才能打赢。

连环画上没有把它画出来,如果读《春秋》、《左传》,上面就写了,是每四头牛为一组,由大木棒子把它们脖子那儿捆起来,这时候把尾巴上点上火,再往前冲,这样敌人打枪,它拐不了弯,然后按这种方式打就可以。

2、在中央苏区被人排挤后发愤阅读马列著作和《孙子兵法》

从30年代初期开始,毛泽东的阅读就呈现出浓重的政治色彩,且多与党内权力斗争有关。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因受条件的限制,对马列著作了解不多。

后来,他被留苏归来的中共中央领导者排挤,这些人动不动引经据典,说马克思、列宁是如何说的,毛泽东常常无法反驳,深感被动。

为了能够掌握理论上的主动权,他在长征期间开始发愤读马列著作。

当年在长征路上同毛泽东一起行军的刘英回忆说:

“毛泽东在长征路上读马列书很起劲……还不停地在书上打杠杠。

有时通宵地读。

……有《两个策略》、《“左派”幼稚病》、《国家与革命》等。

”另据吴黎平回忆,毛泽东在长征途中读过《反杜林论》。

(逄先知《毛泽东读马列著作》,《毛泽东读书生活》,三联书店2009年7月版)

关于毛泽东长征中读书,还有一个小插曲。

遵义会议中,当周恩来和王稼祥推举毛泽东参与军事领导时,身为政治局委员的凯丰对毛泽东很不服气:

“别人都说你打仗行,我说你不行,你

只不过是按《孙子兵法》打仗。

”毛泽东在60年代初多次讲过此事:

“遵义会议时,党内有同志说我打仗的方法不高明,是照着两本书去打的,一本是《三国演义》,另一本是《孙子兵法》。

其实,打仗的事,怎么照书本去打?

那时,这两本书,我只看过一本——《三国演义》。

另一本《孙子兵法》,当时我并没有看过。

那个同志硬说我看过。

我问他《孙子兵法》共有几篇?

第一篇的题目叫什么?

他答不上来。

其实他也没有看过,从那以后,倒是逼使我翻了翻《孙子兵法》。

3、延安整风为清理王明影响,毛泽东参照《联共党史》编写《历史决议》和《六大以来》在红军到达延安初期,毛泽东在党内理论界并没有什么话语权,其在党内的地位也不像王明、张闻天那么高,这从延安当时的一些流行话中就可以看出来。

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介绍:

“长征的干部都没有结婚,延安军中的女同志也少,而且眼光也高,所以在延安女青年里面就有四句话,说找对象要什么样标准的?

第一要有王明的理论,要像王明那样懂理论;

第二要有博古的口才,要像博古那么能讲话;

第三要有周恩来的人才,周恩来长得标志,有风度;

第四才是要有毛泽东的实际。

1938年底,毛泽东已经成为中共军政方面的最高领导,但仍未掌控曾让其苦不堪言的理论话语权。

于是,他集中精力攻读马列主义的书,尽力改变这一局面。

其对他影响最大帮助也最大的是斯大林编著的《联共党史》。

在这本书中,斯大林以自己为中心叙述历史,根据自己的政治需要有选择地利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并以此建立起对自己的个人崇拜。

毛泽东向延安的各级干部发出号召:

学习《联共党史》,做斯大林的学生!

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大会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著名演讲,提议应“以联共党史为中心材料”研究马列主义。

毛称赞道:

《联共党史》是百年来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最高综合和总结,是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典型,在全世界还只有这个完全的典型。

借鉴《联共党史》的编撰思路,在毛的亲自主持下,1943至1945年任弼时、胡乔木等以中共党内两条路线的斗争为纲,编写了两份文件——《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六大以来》。

这两份文件将毛泽东树为党的正确路线的代表,其它领导者非“左”即右,至于广大党员则成了党的领袖的陪衬物,特别是将王明、博古等列为错误路线的代表。

[详细]

为了清理王明等人的影响,从1941年9月29日,毛泽东要求党内“同志看六大以来的文件”,看哪些文件呢?

据龚育之介绍:

“随信另单开列了要目,共七十篇,其中列为最低限度选读篇目的共四十篇。

这个篇目后来补充调整为八十三篇。

到十二月,中央书记处编成《六大以来》这部大书,共汇集文件五百多篇,翌年十月,又编成《六大以前》,收文件近二百篇。

……一九四三年中央书记处编印的《两条路线》一书,共选文件一百三十二篇,比这封信另单开列的多一些,所选文件的时间往前推到大革命时期,往后延到一九四三年。

”(龚育之《关于毛泽东读哲学书的几封信》,《毛泽东读书生活》,三联书店2009年7月版)这些文件的核心就是“两条路线”中毛泽东是党内正确路线的代表。

4、延安整风和解放战争要求干部阅读《“左派”幼稚病》,强调党员要有“铁的纪律”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是毛泽东一生中不断阅读和强调的文章之一,他最看重的是文中第二章“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讲的“无产阶级的无条件的集中制和极严格的纪律”。

1942年4月20日,毛泽东在关于整顿三风的报告中直接引述了这一思想。

他说:

“身为党员,铁的纪律就非执行不可,孙行者头上套的箍是金的,列宁论共产党的纪律说纪律是铁的,比孙行者的金箍还厉害,还硬,这是上了书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上就有。

”毛泽东还把列宁论党的纪律列为延安整风的学习文件。

1948年4月21日,解放军在战场上凯歌高奏,为了克服军队内部存在的无纪律状态,保证战争的彻底胜利,毛泽东重读《“左派”幼稚病》并批示说:

“请同志们看此书的第二章,使同志们懂得必须消灭现在我们工作中的某些严重的无纪律状态或无政府状态。

”中共中央宣传部在6月1日发出毛泽东这一指示,要求全党学习《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第二章。

5、薄一波:

毛泽东用《水浒》讲领导革命要“从承认、照顾山头到克服山头主义。

毛泽东对四大名著相当熟悉,关于这四本书在其政治和军事生涯中的作用,大家都已熟知,这里仅仅据一两个例子说明毛泽东对《水浒》中管理学问的借鉴:

首先,毛泽东从《水浒》中学习平衡党内各“山头”的利益。

薄一波有过这样一段回忆:

“我就听过毛泽东同志介绍说:

《水浒》要当作一部政治书看。

它描写的是北宋末年的社会情况。

中央政府腐败,群众就一定会起来革命。

当时农民聚义,群雄割据。

占据了好多山头,如清风山、桃花山、二龙山等,最后汇集到梁山泊,建立了一支武装,抵抗官兵。

这支队伍,来自各个山头,但是统帅得好。

他从这里引伸出我们领导革命也要从认识山头,承认山头,照顾山头,到消灭山头,克服山头主义。

”(薄一波《回忆片断――记毛泽东同志二三事》)

其次,他借鉴管理党内干部的经验。

他曾说:

“我们有饭大家吃,有敌人大家打,发饷是没有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还实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七搞八搞便成了“正果”。

《水浒》里梁山泊就实行了这个政策,他们的内部政治工作相当好。

但也有毛病,他们里面有大地主大土豪没有整风,那个卢俊义是逼上去的,是命令主义强迫人家上梁山。

因为他不是自愿的,后来还是反革命了。

”(徐中远《毛泽东读评五部古典小说》)

6、50年代用康有为《大同书》中的内容构想社会主义

毛泽东年轻时曾非常崇拜康梁,特别是对康有为的《大同书》极感兴趣,书中有关理想社会的政治、社会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家庭与婚姻等的具体描写,给了毛泽东对理想世界的最初想像,也对毛建国后构想社会主义社会图景产生了很大影响,比如李锐曾对此论述说:

平时实际工作八小时、学习二小时的制度。

?

《大同书》中的?

中国江南之宜稻,河北之宜麦,江浙之宜桑,四川之宜药,广东之宜花果,北口外之宜牧畜,沿海之宜渔盐?

提法,多年之后是反映在《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中了。

难怪在1958年人民公社运动开始时,中央农村工作部干部到徐水县去时,除带上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外,还带了康有为的《大同书》。

”(李锐《毛泽东早年读书生活》,万卷出版公司2005年6月版p99-103)

7、引用《三国志》中关于“五斗米道”的描述鼓励搞人民公社

毛泽东1958年读了《三国志》的《张鲁传》,11月3日在郑州同9个省市委书记谈话时说:

“三国时候张鲁的社会主义是行不长的。

因为他不搞工业,农业也不发达。

曹操把他灭了,他也搞过吃饭不要钱,凡是过路的人,在饭铺里头吃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