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结构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7910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PC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PC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PC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PC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PC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PC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PC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PC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PC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PC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PC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PC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PC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PC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PC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PC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PC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PC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PC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PC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C结构施工方案.docx

《PC结构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C结构施工方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PC结构施工方案.docx

PC结构施工方案

PC结构施工方案

一、技术工艺流程

二、施工流程

场地平整→定位、标高控制→基坑开挖→垫层→绑扎基础钢筋→制作基础模板→浇捣基础砼→砼养护→预制叠合墙板安装→现浇剪力墙扎筋→机电管预埋→剪力墙支模→支撑排架搭设→预制楼梯、预制空调板安装→现浇楼板钢筋绑扎→机电管预埋→混凝土浇捣

流程一:

定位放线

流程二:

外墙板吊装

流程三:

剪力墙钢筋绑扎

流程四:

支撑排架搭设

流程五:

预制楼梯、空调板吊装

流程六:

楼板钢筋绑扎

 

流程七:

混凝土浇捣

 

三、施工进度安排

四、施工准备与技术交底

1、施工准备

工程开工前,现场按照设计院提供的PC项目设计图纸,结合工程实际,做好下列施工准备:

(1)组建、成立PC项目课题攻关小组和项目实施小组,分析、研究课题对象,实施现场操作与施工,达到课题目标要求。

(2)编制具有可操作性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方案,确保节点,推行科学化施工新领域。

(3)加强设计图、施工图和PC加工图的结合,做好各图纸的相符性,提供可行的工厂化制作和现场可施工的深化图,优化原设计图纸。

(4)做好专业多工种施工劳动力组织,选择和培训熟练技术工人,按照各种工种的特点和要点,加强安排与落实。

(5)落实施工前期工作,包括材料、预制件制造、养护、模板、表面装饰,保护起吊、运输、储存、临时支撑,安装防水接缝安装等。

2、交底与沟通

交底与沟通工作为:

(1)按照三级技术交底程序要求,逐级进行技术交底,特别是对不同技术工种的针对性交底,要切实加强和落实。

(2)重视设计交底工作,每次设计交底前,由项目工程师具体召集各相关岗位人员汇总、讨论图纸问题,设计交底时,切实解决疑难和有效落实现场碰到的图纸施工矛盾。

(3)切实加强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预制构件加工制作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相关单位的联系,及时加强沟通与信息联系。

(4)施工前,坚持样板引路制度,参照已施工的两层实验楼实样,让施工人员了解PC项目的特点和要点,正式施工时,有一个参照和实样概念。

五、施工道路

1、PC运输道路

PC楼临时施工道路,考虑吊装车辆及构件车辆的运行,故专门进行设置。

做法如下:

道路制作示意图现场道路示意图

2、场地硬化

按照文明施工策划要求,现场裸露的土体(含脚手架区域)场地需进行场地硬化(做法见下图),空地需布置成预制构件的堆放场地,做法见下图右:

3、排水沟

按照文明施工策划要求,具体做法为:

a:

制作特点:

切割两头平整(竖管),横向管两头切割平整与竖管相接焊密。

电焊焊接均为满焊(厚度2.5mm)。

盖板制作后,再涂两层防锈漆(分黑黄两种)。

b:

.安装要求:

地沟为现浇混凝土结构,要求平整牢固,凹口上下成一直线,上口尺寸一致。

六、吊装

1、安装流程

 

2、人员构成

(1)、吊装管理组人员

序号

职务

主要职责

1

组长

吊装现场总负责

2

副组长

负责吊装现场技术指导

3

组员

负责吊装工程施工指挥、协调

4

组员

负责吊装工程质量监督、验收

5

组员

负责吊装工程安全监督

(2)、吊装操作组劳动力配备

序号

工种

人数

备注

1

协调

1

施工现场分为1个施工区,施工区有1幢建筑,为使吊装工程形成流水作业,施工区配备一个吊装操作组,每组10人。

2

塔吊指挥

1

3

起重工

4

4

木工

2

5

电焊工

1

6

测量员

1

(3)、机具设备

序号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1

塔吊

1

2

钢扁担

工字钢

3

3

葫芦

3t

6

4

钢丝绳

12

5

自动扳手

6

6

冲击锤

6

7

电焊机

3

8

对讲机

6

(4)、人员选调和培训

施工管理人员和劳动力是在施工过程中的直接管理者和操作人员,是施工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的最直接保证者,应选调素质好、技术精、参与过大型公共建筑工程项目并获省、市优质工程施工的操作人员从事本工程施工。

若有条件应选调有国外工作经验的管理及技术人员。

此类人员对建筑工业化的认识程度较深,施工起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3、吊装机的选用

根据预制构件的最大起重量、塔吊布置位置、最重构件与塔吊布置位置的距离等相关参数,本工程最重构件起重量为4.5t,最大起重距离为45m,结合相关塔吊说明书,选择1台H3/36B塔吊,塔吊具体参数见表1。

4、吊具与吊点预埋

(1)预制构件吊钩

在工厂加工预制构件时,根据构件重量选择不同直径的HPB235钢筋做为吊钩,预埋在预制构件内如图2所示。

图2预制墙板吊钩设置示意图

表1现场塔吊及塔吊基础设置表

序号

楼号

塔吊型号

塔吊独立高度

(m)

壁幅

(m)

最大臂幅处的起重重量(t)

塔吊安装地基承载力(kPa)

地基实际承载力(kPa)

塔吊基础/基础持力层标高

(地勘报告绝对标高)

塔吊承台

尺寸(m)

1

01

H3/36B

51.7

55

4.2

213

230

自然基础

3-1土层标高7.78m

(基础进入3-1粉质粘土不小于500mm)

6×6×1.7

2

02

F0/23B

50.8

45

2.65

187

130

塔吊承台顶标高为绝对标高7.5,桩顶标绝对标高5.8m。

6.45×6.45×1.7

3

03

H3/36B

51.7

60

需高压防护,详见方案

3.4

213

230

自然基础

3-1土层标高9.47m

(基础进入3-1粉质粘土不小于500mm)

6×6×1.7

4

04

F0/23B

53.8

50

2.3

213

230

自然基础

3-1土层标高8.61-1.41m

(塔吊基础顶标高4.3m)

6.45×6.45×1.70

5

05

H3/36B

51.7

60

3.4

213

230

自然基础

3-1土层标高8.07m

(基础进入3-1粉质粘土不小于500mm)

6×6×1.7

6

06

F0/23B

38.8

45

2.65

120

130

自然基础

2-1土层标高8.92m

(基础进入2-1粉质粘土不小于500mm)

6.45×6.45×1.7

7

07

F0/23B

44.8

50

2.3

167

180

自然基础

3-1土层标高9.76-2.86m

3-2土层标高

2.86-(-5.64m)

(塔吊基础顶标高4.3m)

6.25×6.25×1.35

8

08

QTZ125

50

40

1.5

150

水塘

桩基、预应力管桩

塔吊承台顶标高为绝对标高7.5,桩顶标绝对标高6m。

6×6×1.5

9

09

H3/36B

51.7

60

3.4

213

230

自然基础

3-1土层标高8.5m

(进入3-1粉质粘土不小于500mm)

6×6×1.7

10

10

JL150

50

50

1.99

150

水塘

桩基、预应力管桩

塔吊承台顶标高为绝对标高7.5,桩顶标绝对标高5.7m。

7×7×1.8

11

11

F0/23B

50.8

50

2.3

187

60

桩基、预应力管桩

塔吊承台顶标高为绝对标高7.5,桩顶标绝对标高5.8m。

6.45×6.45×1.7

(2)起吊钢梁

考虑到预制板吊装受力问题,采用钢扁担作为起吊工具,这样能保证吊点的垂直。

钢扁担采用吊点可调的形式,使其通用性更强。

图3为钢扁担的构造示意图。

图3钢扁担构造示意图

(3)预埋件

在绑扎楼板钢筋时,根据施工图纸、轴线控制线放好预制墙板斜撑接驳器埋件的位置,将埋件与楼板钢筋焊接,为保证其牢固性,增加相应的加强筋。

埋件焊接完成后,在后续施工和楼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注意保护,防止碰撞埋件造成移位,以便与斜撑对接。

1.引测与轴线控制

(1)定位测量控制

预制装配式结构,定位测量与标高控制,是一项施工重要内容,关系到装配式建筑物定位、安装、标高的控制,针对本工程特点,采取先控制提供的坐标系统,逐渐引进、逐渐控制。

平面控制采用网状控制法,施工方格控制网,垂直控制每楼层设置四个引测点。

(2)轴线引测

根据本工程主楼建筑的平面形状特点,通过地面上设置的控制网,在建筑物的地下室顶板面上设置垂直控制点,形成十字相交,组成十字平面控制网,具体位置详见测量网络布置图,并避开每层的柱、梁、墙,并且点与点之间不被核心筒、柱子等预留钢筋挡住视线。

浇捣顶板砼时,在相交点各设置固定引测点(留设孔),浇砼完毕放线后,依据固定引测点测量放线。

引测时,操作者将经纬仪架在中间控制点上,对中调平,楼层上一个操作者将一个十字丝操作控制点放在预留孔上,通过上、下人员用对讲机联络,调整精度,经纬仪十字丝和接收靶十字丝重合,即在预留孔边做好标记,在混凝土上弹十字黑线,该点即引测完毕。

其次,将其他控制点分别引测到同一个楼面上,然后测量员到楼面上用经纬仪将引测好的点分别引出直线,并转角校核,拉尺量距离,准确无误后即可形成轴线控制网。

每个独立楼面设立四个控制点,在相对应控制点的部位设置四个250×250mm的预留孔作为通视孔。

 

(3)构件定位

每块预制构件进场验收通过后,统一按照板下口往上1000mm弹出水平控制墨线;按照板左右两边往内500mm各弹出两条竖向控制墨线。

PC墙板、预制阳台板、楼梯控制线依次由轴线控制网引出,每块预制构件均有纵、横两条控制线,并以控制轴线为基准在楼板上弹出构件进出控制线(轴线内翻200mm)、每块构件水平位置控制线以及安装检测控制线。

构件安装后楼面安装控制线应与构件上安装控制线吻合。

2.预制构件吊装

每层构件吊装沿着外立面逆时针方向逐块吊装,不得混淆吊装顺序,如图4所示。

图4预制构件吊装顺序

(1)预制墙板接缝处理

预制墙板接缝主要是指墙板之间的水平缝和垂直缝,接缝均采用柔性材料和微膨胀水泥砂浆进行填塞。

水平缝采用双面带胶的胶条,在墙板吊装之前,将需粘贴胶条部位清扫干净,不得有积水、浮尘,以免影响胶条的粘结。

胶条粘贴到位后,再进行墙板吊装。

当两块墙板吊装完成,固定牢固后,两者之间的垂直缝先用海绵条进行填塞,再在两面用微膨胀水泥砂浆塞实、抹平。

如图5所示。

(2)预制构件就位及调节

构件安装初步就位后,对构件进行三向微调,确保预制构件调整后标高一致、进出一致、板缝间隙一致,并确保垂直度。

每块预制构件采用2根可调节斜撑杆以及人工辅助撬棍等进行微调。

a)初步就位

预制构件从堆放场地吊至安装现场,由1名指挥工、2~3名操作工配合,利用下部墙板的定位卡和待安装墙板的定位螺栓进行初步定位,由于定位卡、定位螺栓均在工厂安装完成,精确度较高,因此初步就位后预制构件的水平位置相对比较准确,后面只需进行微调即可。

图5预制墙板接缝处理

图6预制墙板初步就位

b)高度调节

构件标高通过精密水准仪来进行复核。

每块板块吊装完成后须复核,每个楼层吊装完成后须统一复核。

高度调节前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引测楼层水平控制点;每块预制板面弹出水平控制线;相关人员及测量仪器,调校工具到位。

c)垂直度调节

构件垂直度调节采用可调节斜拉杆,每一块预制构件设置2道可调节斜拉杆,如图7所示,拉杆后端均牢靠固定在结构楼板上。

拉杆顶部设有可调螺纹装置,通过旋转杆件,可以对预制构件顶部形成推拉作用,起到板块垂直度调节的作用。

构件垂直度通过垂准仪来进行复核。

每块板块吊装完成后须复核,每个楼层吊装完成后须统一复核。

图7预制构件垂直度调节

(3)预制构件连接固定

预制构件吊装完成并验收合格后,须及时构件与构件之间的连接,使吊装的构建形成一个整体,增加其稳定性,如图8所示。

图8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

(4)拆除拉杆

对于外墙板的拉杆拆除时间,则需要等到楼层面浇完混凝土后强度达到70%后,方可以拆除拉杆,木工在支模时不得拆除斜拉杆。

(5)构件吊装验收

吊装调节完毕后,由项目质检员进行验收。

验收通过后,方可进行墙板之间连接钢板的焊接固定操作。

验收项目及标准如下表2所示:

表2构件吊装验收项目及标准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精密水准仪

每块外墙板垂直度

5

2m靠尺检查

相邻两板高低差

2

2米靠尺和塞尺检查

外墙板外表面平整度

3

2米靠尺和塞尺检查

外墙板单边尺寸偏差

±3

钢尺量一端及中部,取其中较大值

斜拉杆位置偏差

±20

钢尺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