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师精编单元滚动检测人教版第十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8124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师精编单元滚动检测人教版第十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师精编单元滚动检测人教版第十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师精编单元滚动检测人教版第十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师精编单元滚动检测人教版第十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师精编单元滚动检测人教版第十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师精编单元滚动检测人教版第十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师精编单元滚动检测人教版第十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师精编单元滚动检测人教版第十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师精编单元滚动检测人教版第十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师精编单元滚动检测人教版第十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师精编单元滚动检测人教版第十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师精编单元滚动检测人教版第十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师精编单元滚动检测人教版第十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师精编单元滚动检测人教版第十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师精编单元滚动检测人教版第十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师精编单元滚动检测人教版第十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师精编单元滚动检测人教版第十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师精编单元滚动检测人教版第十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

《智慧测评》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滚动检测(人教版):

第十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14山东调研)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

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  )

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 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③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④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①②④分别为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

③说法错误,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故选D项。

答案:

D

2.(2014九江模拟)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

他认为:

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

这说明当时(  )

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B.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解析:

荀子的思想既有儒家的成分,也有法家的因素,说明了百家既争鸣又互相吸收的现象,故选B项。

答案:

B

3.(2014永州一模)《现代文明的起与演进》一书中这样评价理学:

“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理学(  )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原

解析:

“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说明了理学体系博大精深的特点;但正是这一特点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固步自封,看不到西方的先进与中国的落后,造成了思想的封闭。

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4.(2014温州测试)“自晚唐五代以,词在内容上多以婉约词为主流。

然而,________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道樊篱,他以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开创了‘豪放词’的先河,成就了宋词的另一座高峰。

”划线处应填入的是(  )

A.李煜B.柳永

C.苏轼D.辛弃疾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由所学知识可知,苏轼开创了“豪放词”的先河。

故选C。

答案:

C

5.(2014青岛联考)1497年在市政厅广场的中心树立起一个金字塔形的“火葬台”。

在最下面一层摆着假须、假面具和狂欢节的化妆品服;上面一层是拉丁文和意大利诗人的著作,其中有薄伽丘的作品;其次是妇女的装饰品和化妆的香料、镜子、面纱和假发。

这些物品被焚烧的主要原因是(  )

A.违背传统宗教观念B.导致社会奢侈成风

C.危及封建君主统治D.倡导民主自由思想

解析:

关键信息:

1497年、主要原因。

结合文艺复兴相关知识点,题干所罗列的物品应是体现文艺复兴时期反对宗教神权的象征,表达的是人们对现实幸福生活的追求,A项正确。

B项不是主要原因,C、D两项与当时的社会状况不符。

答案:

A

6.(2014安徽模拟)英国哲学家罗素给启蒙运动下了一个很简洁但也很中肯的定义:

“启蒙运动本质上是对有独立见解的知识活动的价值重估,其目的完全是为了在以往一直黑暗的地方散布光明。

”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

A.“信仰即可得救”B.“人是万物的尺度”

C.“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D.“法治取代人治”

解析:

根据所学,A项是宗教改革的思想主张,B、C两项是古希腊人文主义的思想,只有D项“法治”体现了启蒙运动的思想要求。

答案:

D

7.德意志诗人诺瓦利斯(1772~1801)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科学的发展又会推动哲学的进步。

他能够举出的最佳论据是(  )

A.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达尔文的《物种起》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解析:

题干强调哲学与科学的相互作用,根据时间信息“(1772~1801)”,最佳的论据为A项,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答案:

A

8.(2014蚌埠二模)19世纪末,有的物理学家表示:

“19世纪已经将物理大厦全部建成,今后物理学家只是修饰和完美这座大厦”,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认识,主要是因为(  )

A.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

B.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C.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

D.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

解析:

哥白尼的贡献在天文学说,而题干所涉及的是物理学领域,排除A项。

C、D两项出现在20世纪,均不符合题意;由“物理大厦全部建成”,可知物理学家认为物理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以及他的力学研究所获得的成功,在当时使科学家们以为牛顿经典力学就是整个物理学,甚至是全部自然科学的可靠的最终的基础,故答案选B。

答案:

B

9.(2014北京模拟)牛顿的哲学中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也把暂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为上帝的安排,他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他是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

下列对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实现了物理学的伟大飞跃

B.丰富和发展朴素唯物主义

C.为启蒙思想提供科学基础

D.敬畏真实并抨击宗教神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所学可知,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实现了物理学的伟大飞跃,并为启蒙思想提供科学基础,A、C两项正确;材料信息“牛顿的哲学中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说明B正确;材料信息“把暂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为上帝的安排”,表明牛顿并不抨击宗教神学,D项不正确。

故本题选D项。

答案:

D

10.(2014枣庄诊断)马克垚指出:

“所谓科学革命指的是通行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急剧转变,迄今为止,科学史上关于物质世界的一般理论总共不过三种,分别以亚里士多德、牛顿和爱因斯坦的名字命名,但真正的科学革命,实际上只发生过两次。

”材料中第二次“真正的科学革命”是(  )

A.经典力学B.电磁感应理论

C.生物进化论D.相对论和量子理论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关于物质世界的理论“分别以亚里士多德、牛顿和爱因斯坦的名字命名”“真正的科学革命”实际只有两次,联系所学知识,第一次应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使人类进入科学时代,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初,即量子理论和相对论的提出,标志着现代物理学的革命性变革。

答案:

D

11.(2014马鞍山二模)下表是1931~1966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欧美主要国家获奖人数统计。

由此可见(  )

国家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人数

68

31

6

19

A.美、德成为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中心

B.近代以英、法科技始终落后于美、德

C.美国科技处于领先地位

D.新经济在美国初显端倪

解析:

1931~1966年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可排除A。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英法处于领先地位,可排除B。

从统计表可知,美国获奖人数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故选项C正确。

新经济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D。

答案:

C

12.罗素称:

“正如17世纪是伽利略和牛顿的世纪,19世纪是达尔文的世纪。

”无法证明该观点的史实是(  )

A.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

B.推动了生物科学的发展

C.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D.引发了其他学者以“进化”思想分析社会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读信息的能力。

在达尔文创立进化论之前,细胞学说的确立已经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故C项无法证明题干中的观点。

答案:

C

13.(2014株洲一模)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一项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也对人类社会的政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成为欧洲启蒙运动批判专制统治的思想武器

B.成为西方国家进一步扩张侵略的“理论依据”

C.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

D.成为近代中华民族反帝反封建革命的理论依据

解析: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诞生于1859年,而欧洲启蒙运动主要发生在17~18世纪,A项错误;达尔文进化论的原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被西方国家利用作为殖民扩张的依据,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项正确;马克思暴力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通过暴力夺取资产阶级政权,与进化论无关,C项错误;D项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干“对人类社会的政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

答案:

B

14.(2014珠海二模)弗洛姆深刻地指出“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

”你认为以下哪种理解正确(  )

A.19世纪宗教信仰不存在了,20世纪人们因缺少信仰而失去人生意义

B.19世纪人从神学束缚中解放,20世纪人类陷入信仰危机和精神困境

C.19世纪强调人的价值,20世纪人类面临传染病、灾难和污染的威胁

D.19世纪科学快速发展,20世纪科学面对伦理道德的巨大挑战

解析:

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人类和其他生物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因此“上帝死了”。

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使人类陷入信仰危机和精神困境。

因此“人死了”。

故选B项。

答案:

B

15.《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

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

这段描述说明(  )

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

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

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

D.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

解析:

工业革命影响巨大、全面,题干中的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影响到人们的社会生活。

答案:

A

16.“博尔顿和瓦特成为合伙人后,博尔顿倾其精力和财力使瓦特的蒸汽机梦想成为现实,并在1775年通过国会将瓦特的专利保护从1769年延长到1799年。

”这本质上体现了(  )

A.经济利益驱动着工业革命

B.专利制度推动科技成果的推广

C.新技术的推广需要志同道合者的帮助

D.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经济垄断

解析:

英国实行专利保护制度,以法律形式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利益,而瓦特的蒸汽技术获专利后,使其和博尔顿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答案:

A

17.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

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①使用电灯照明 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 ③航线经过地中海 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借助材料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时间可判断①正确;电视发明于1926年,②错误;当时新航路已开辟,故泰坦尼克号当时走的是经大西洋到美国的航线,③错误;当时无线电已发明,④正确。

答案:

B

18.“新能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地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

”这则材料能够反映(  )

A.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经济垄断

B.重工业的出现取决于新能的应用

C.新能的应用改变了工业结构

D.新能的应用直接导致了经济垄断

解析:

题干中信息表述了新能的应用促进了重工业的发展和垄断现象的产生,体现了新能应用和工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故选择C项。

答案:

C

19.(2014福州模拟)《西方文明史》中写道:

“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

这一趋势开始于(  )

A.17世纪后半期B.18世纪60年代

C.19世纪后半期D.20世纪中叶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科学与技术的完美结合,该现象出现在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9世纪后半期,故选C项。

答案:

C

20.(2014东莞调研)20世纪50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

“……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

领导人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

”这直接说明(  )

A.信息技术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B.信息化时代的到推动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C.知识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自觉性提高

D.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而发展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强调了信息传播对政治的影响:

人们通过信息传播了解政治状况,作出自己的判断,进而影响国家的决策。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与希腊民主政治时期的时间基本相当。

在这一时期,东西方都产生了一批关注人、关爱人、把眼光投向人与社会的伟大思想家,他们的思想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龙益军《论春秋战国时期东西方人文主义的差异》

材料二 对于学术进步而言,自由平等地争鸣、质疑、批判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不同理论和学说的自由平等争鸣,可以导致学术上的“优胜劣汰”。

……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过程和原因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开放的民主政治制度和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是促进科学繁荣的重要条件。

——钱兆华、申玉香《人文主义对西方

近代科学诞生的影响》

材料三 问:

诺贝尔科学奖离中国科学家还有多远呢?

周勇(美国LomaLinda大学教授):

从获得诺贝尔奖必须具备的一些必要条件看,中国似乎都已经基本具备了。

丁桂芝(中华医学理事会理事,美国LomaLinda大学研究员):

但诺贝尔科学奖对于中国科学家说也决不是唾手可得的。

中国自然科学奖已经连续3届首奖都是空缺的事实,固然反映出举办者宁缺毋滥的正气,但不也同样说明我国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缺少原始创新,缺乏自主独立科学知识产权重大发现(明)的现状吗?

——《新世纪诺贝尔科学奖,中国有缘无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当时具有早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中外代表人物各两名。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进西方近代科学走向繁荣的原因。

(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21世纪的中国是如何具备获得诺贝尔奖的必要条件的。

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10分)

解析:

(1)问,根据教材知识作答即可。

(2)问要依据材料二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组织答案。

第(3)问必要条件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思考作答;认识属于开放性问题,围绕材料展开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1)中国:

孔子、孟子、荀子、老子;(答出两人即可得2分)

西方:

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答出两人即可得2分)

(2)原因:

近代西方通过革命或改革,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统治,为近代科学提供了开放的民主政治制度;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发展了生产力,为近代科学的繁荣提供了经济基础;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启蒙运动,追求科学崇尚知识的风气,促使西方形成了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牛顿的经典力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打破了封建神学的禁锢,促进了近代科学的更快发展。

(6分,答案如果仅限于材料者,最高只能得3分;只列史实没有结论或者只有结论没有史实的,每个点只给一半分)

(3)必要条件:

政治方面,改革开放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经济方面,21世纪我国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飞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文化交流上,全方位的开放政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中国科学家与国外学术界的交流日益频繁;“科教兴国”战略为中国科技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或答“双百”方针的恢复促进了我国学术的发展)(6分)

认识:

科技的发展需要开放、自由的客观环境和良好的人文主义氛围;科技的发展最主要体现在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上。

(4分。

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但要求紧扣材料,脱离材料泛泛而谈者不给分)

22.世界博览会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她以“欢迎、沟通、展示、合作”为发展理念,历经150余载风雨,在全球12个国家的23个城市留下了光彩的回忆,中国也日益成为世博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前半叶,自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后,当时的英国在世界工业中一马当先,同时资本的高速聚集和运作,英国也成为当时欧洲金融的中心……成立于1754年的英国皇家艺术协会历承担国家展览会的组织工作,担任皇家艺术协会主席的阿尔伯特亲王具有一种与传统理念所不同的开明思想和创新精神。

在他的组织下,成功举办了1847、1848年的工业博览会。

1849年,艺术协会开始酝酿筹划规模更大的博览会时,阿尔伯特提出要求“博览会必须是国际性的、展品要有外国产品参加”的设想……阿尔伯特认为:

艺术和工业创作并非是某个国家的专有财产和权利,而是全世界的共有财产。

——俞力《1851年英国伦敦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纪实》

材料二 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

当时筹委会决定在巴黎造一座标志性建筑,最后著名工程师艾菲尔的方案获得了通过,建成高达300.51米的艾菲尔铁塔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该纪录一直保持到20世纪20年代),成为巴黎这座美丽城市的象征……博览会期间有200多万人参观铁塔,包括英国皇太子、发明家爱迪生等名人,爱迪生在巴黎展示了他获得的约4000项专利,这使他成为巴黎世博会的中心人物。

——今日早报《世博零距离》

材料三 20世纪一些世界博览会简表(从1900年至1999年,共举办了28次)

举办时间

举办地点

博览会名称与类型

博览会主题

1904年(185天)

美国圣路易斯

圣路易斯博览会(综合)

1925年(195天)

法国巴黎

巴黎国际装饰美术博览会(专业)

1985年(184天)

日本筑波

筑波万国科技博览会(专业)

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

1993年

(93天)

韩国大田

大田世界博览会(专业)

新的起飞之路

1999年(184天)

中国昆明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专业)

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51年英国能成功举办首届世界博览会的原因。

(6分)

(2)材料二中的这次盛会在交通方面还可能展示哪些新发明?

(2分)

(3)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下半期与上半期相比,世界博览会发生了哪些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反映了什么?

(12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

(1)问可以结合材料一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进行概括;第

(2)问“1889年”是解题的关键,由此可知是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还可能展出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的发明;第(3)问,可以从举办地点、类型、主题等方面概括。

答案:

(1)原因:

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英国也成为当时欧洲金融的中心;多次举办过国家博览会;政府的推动(皇家艺术协会的推动);开明思想和创新精神。

(6分)

(2)新发明:

电车、汽车。

(2分)

(3)举办国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博览会的类型以专业性为主;20世纪下半期每届博览会都有主题。

(6分)

反映:

世界经济特别是亚洲经济的迅速发展;除关注科技发展外,越越多地关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寻求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