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六单元 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7241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六单元 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六单元 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六单元 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六单元 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六单元 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六单元 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六单元 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六单元 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六单元 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六单元 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六单元 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六单元 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六单元 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六单元 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六单元 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答案.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六单元 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六单元 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六单元 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答案.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六单元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答案

第十六单元 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时间:

90分钟,分值:

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让一个金属球在一个光滑的斜槽内滚过不同的预定距离,再对各个所用的时间加以比较。

时间的测量是由从水桶小孔中流出的水的多少来决定的。

结果:

距离之比与时间平方比之间没有明显的不同。

”这种科研方法的开创(  )

A.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B.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C.人们据此原理发现了海王星

D.使得实验成为唯一的科学研究途径

2.伽利略通过梁的弯曲试验和理论分析,指出对长度相似的圆柱形梁,抗弯力矩和半径立方成比例。

1685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有引力,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和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

从这两个事例中可以看出自然科学的特征之一(  )

A.试验是近代科学研究的全部方式

B.数学方式是主要表达形式

C.17世纪物理学是核心学科和基础学科

D.揭示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3.科学理论、技术发明的突破是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下列科学理论、技术发明的突破和社会发展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

科学理论、技术发明的突破

社会发展

A

铁器的使用,牛耕的推广

中国进入农耕文明时期

B

经典力学体系创立、蒸汽机的改良

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C

电磁学理论的突破

世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D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来临

4.2013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和比利时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以表彰他们对希格斯玻色子(又称“上帝粒子”)所做的预测,“上帝粒子”是赋予其他粒子质量的粒子。

而19世纪中期的科学成就却在远离“上帝”,下列可以说明这一观念的科技成果是(  )

A.相对论       B.生物进化论

C.日心说D.量子理论

5.李卜克内西说:

“1859年成为划分科学史前后两个‘世界’的界限。

……达尔文远离大城市的喧嚣,在他宁静的庄园里准备着一场革命。

”据此可知达尔文进化论学说最直接的“革命”意义在于(  )

A.激发社会竞争意识

B.促进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C.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D.进一步否定了教会权威

6.爱因斯坦说:

“相对论实在可以说是对麦克思韦和洛伦兹的伟大构思画了最后一笔,因为它力图把场物理学扩充到包括引力在内的一切现象。

”“如果你要解决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你就不要去理会你自己的限制。

”材料主要表明(  )

A.爱因斯坦相对论否定了牛顿力学体系

B.爱因斯坦肯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C.爱因斯坦将力学体系囊括在相对论中

D.深刻揭示了宏观世界的运动规律

7.在20世纪的前二十年里,由于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几十名著名科学家一直提名他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

但是,当时诺贝尔奖评审团成员加尔斯特兰德却认为,相对论应接受时间的检验,致使爱因斯坦连年落选。

然而,相对论最终还是取得了成功,成为现代物理学的支柱之一。

这表明(  )

A.相对论只停留在理论设想层面,不成熟

B.当地科学界只关注应用性强的发明创造

C.诺贝尔奖不是衡量科学成就的唯一标准

D.相对论没被实验证实,权威部门不认可

8.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你就是电视台。

”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  )

A.促进了信息传播的平等性

B.将取代传统的传播媒体

C.成为思想解放的主要手段

D.激发了信息技术的革新

9.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文章说:

“美国领导的‘沙漠风暴’的行动通过摧毁伊拉克的通讯能力一举将其击溃,由此证明那些像使用巡航导弹一样得心应手地使用奔腾处理器的勇士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

”这说明(  )

A.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人而是武器

B.战争不再是双方经济实力的较量

C.现代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战争的性质

D.电脑技术在战争中起很大作用

10.1945年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

爱因斯坦认为“人类打开了这个潘多拉魔匣”。

打开这个“潘多拉魔匣”的钥匙是(  )

A.牛顿经典力学B.相对论

C.进化论D.网络信息技术

11.某校举行主题文化作品展,主张展出的作品要体现“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等手段超越现实来塑造形象,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

”这一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是(  )

A.印象派的文化风格B.浪漫主义的文艺

C.现实主义的文艺D.后现代主义的艺术

12.《西方文化史》:

“……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它集中地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者对资本主义进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恐惧与批判,是19世纪世界文学的最高成就。

”与之相符的文学作品是(  )

13.近代以来,科学的进步与艺术、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等有着紧密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经典力学影响了文艺复兴的进程

B.工业革命光学的发明促进了印象派绘画的诞生

C.相对论促使国家干预经济行为的出现

D.达尔文进化论推动了启蒙思想的发展

14.“它力求恢复古希腊美术和罗马美术的传统,强烈追求古典式的宁静凝重和考古式的精确,受理性主义美学的支持,大量采用古代题材,它代表着一股借复古以开今的潮流,并标志着一种新的美学观念。

”文中叙述的美术流派是(  )

A.与文艺复兴运动相适应

B.与启蒙运动和理性时代相适应

C.与工业文明时代相适应

D.古典美术在现代科技中的复活

15.近代以来,随着中国各个阶层对农民问题的关注,文艺创作中有了越来越多的农民身影,世界史上也不乏其例。

19世纪中期,现实主义美术在欧洲兴起。

其中主要表现农民的感情和生活,被称为“农民画家”的是(  )

A.法国的德拉克洛瓦

B.法国的莫奈

C.法国的米勒

D.西班牙的毕加索

16.有人在描述某画派的一幅作品时说道:

“画中人似乎是由女性身体上的许多小平面组成的,它们是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所得,表示人人都知道应该在那儿的东西,但不是一眼就可以认出来的东西。

”该画派应属于(  )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

17.“用原始艺术来摧毁古典审美”,“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他破坏了许多东西,可是,那种破坏却是相当地井井有条:

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

”该材料所叙述的画派是(  )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D.印象画派

18.吕一民在《法国通史》中写道: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在法国文化界流行。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给世人描绘了一幅阴暗的世界画面:

人生是荒诞的,现实是令人恶心的,人们在生活中充满恐惧感、迷惘感和孤独感。

所以存在主义特别强调个体自由创造性、主观能动性,把人的意义、人的价值归结为人的自由选择与创造。

”这段论述可以作证(  )

A.浪漫主义艺术的特色

B.现实主义艺术的特色

C.现代主义艺术的特色

D.世界文学艺术的倒退

19.1884年11月,俄裔德国科学家保尔·尼普可夫向柏林皇家专利局递交了他的专利申请书,第一页这样写道:

“这里所述的仪器能使处于A地的物体,在任何一个B地被看到。

”一年后,专利被批准。

这项研究成果极大地启发了(  )

A.格里菲斯 B.贝尔德

C.卢米埃尔兄弟  D.普朗克

20.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儿童的教育带来了便利的影响,同时也衍生出许多弊端。

1956年,美国人普遍认为“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有四样东西”,这四样东西除了家庭、教堂和学校外,还有(  )

A.电影B.报纸

C.电视D.互联网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我读了各种各样的书,其中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一书。

它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

——恩格斯

材料2:

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探明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

——列宁

材料3:

进化者,宇宙之大法也。

人类社会即本于进化之理,国家亦何莫不然?

——《翻译世界》

材料4:

严复是我国著名的维新派人物。

通过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引用到社会领域中来。

他认为在种族与种族、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存在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竞争。

中国如果不甘沦亡,就必须奋发图强,并立即作出抉择,实行变法。

(1)据材料1、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达尔文是怎样破解生命起源之谜的?

(8分)

 

(2)据材料1、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在欧洲产生的影响。

(6分)

 

(3)据材料3、4,分析晚清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的态度并说明其原因。

(6分)

 

22.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宋)苏轼

材料2:

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说:

“……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

……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

材料3:

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他的革命英雄主义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加以概括。

他的墓碑上铭刻着:

“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

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1)材料1反映的是什么画种?

据材料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画种的特点。

(6分)

 

(2)从19世纪的英、法、俄各举一位与材料2所述创作风格相同的代表人物,写出其主要作品。

(8分)

 

(3)据材料3,“他”是谁?

其作品蕴涵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6分)

 

23.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总会刻上这个时代的烙印,人文环境、政治变革以及经济发展无不反映于其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和新艺术创造的要求,一种既能回顾寻根于古希腊的戏剧表现方法,又可以立基于世俗音乐的主调风格音乐,终于在1600年前后应运而生,在音乐舞台上出现了歌剧这一体裁。

材料2:

喜歌剧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正歌剧的反叛,……内容已不再着眼于神话、历史、英雄等题材,而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和普通人的小事情为主,实际上是对启蒙思想家追求的“自然”的艺术表现的认同,又与他们所倡导的人性自由、平等、解放相契合。

材料3:

在这样剧烈变动的社会现实下,18世纪末19世纪中席卷英、法、德等国的浪漫主义思潮,强烈地反叛一切理性的束缚,强调主观性,抒发个人情感,推崇个性。

——张芳《历史变革与西方歌剧的发展》

(1)结合材料1和所学知识,指出歌剧的出现是顺应了怎样的“时代潮流”?

这一“时代潮流”对当时的文学、艺术、科学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列出这一时期在文学、美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代表人物(各举一例)。

(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2中对喜歌剧诞生和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的核心是什么?

这一历史事件对欧洲历史发展有何重要影响?

(6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材料3中“这样剧烈变动的社会现实”的影响下,人们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试举例说明这一背景下西方文学的发展情况。

(8分)

 

单元过关检测(十六)

1.解析:

选B。

据题干材料反映的科研方法是“实验”,开创这种科研方法的是伽利略,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故选B。

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是在哥白尼时代,排除A;C项是牛顿成就的结果,排除;D项错在“唯一”,排除。

2.解析:

选B。

本题考查欧洲的近代自然科学,两位科学家均用数学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所以选择B项。

3.解析:

选A。

注意题干的对应因果关系。

中国在铁器的使用、牛耕的推广之前就已经进入农耕文明,A项不存在因果关系,但与题意相符。

4.解析:

选B。

本题考查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

据题干时间:

19世纪中期,可以得出19世纪中期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生物界是不断演进的进化论理论,沉重打击了“上帝造物”的谬论,科学解释了生物的起源问题,故选B。

A、D两项是20世纪初,C项是16世纪,均排除。

5.解析:

选D。

据题干时间可以判断,达尔文进化论否定了上帝造人的学说,进一步否定了教会权威。

6.解析:

选C。

本题考查经典力学与相对论的关系。

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爱因斯坦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它也发展了经典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排除A、B,故选C。

相对论揭示了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排除D。

7.解析:

选C。

由“由于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几十名著名科学家一直提名他为诺贝尔物理奖候选人”,可以看出A、D两项错误,直接排除。

B项说法牵强,排除。

8.解析:

选A。

题干反映的是在互联网上不管什么人只要“粉丝”多,影响就大,所以这反映的是信息传播的平等性。

B错在“取代传统媒体”;C项和D项不是从题干得出来的,与题干无关。

9.解析:

选D。

本题考查二战后的科技成就,通过对题目材料的分析可知,美国领导“沙漠风暴”行动打败伊拉克的关键是摧毁了伊拉克的通讯能力,进而证明了“奔腾处理器”的巨大作用,即体现了电脑技术在战争中的作用,所以选择D项。

10.解析:

选B。

本题考查世界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重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分析比较及理解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材料的信息可知,材料实际上强调的是打开原子弹这个潘多拉魔盒的基础,自然是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该理论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质量随能量的增加而增加,所以选择B项。

11.解析:

选B。

本题考查对浪漫主义文艺特色的认识。

据材料信息“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正好符合浪漫主义文艺的艺术特点,浪漫主义注重表现主观感情和理想,通过瑰丽想象和夸张手法来塑造形象。

12.解析:

选B。

本题考查对现实主义文学特色及成就的判断认识。

解答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工业革命的产物”“对资本主义进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恐惧与批判”,由此判断是现实主义文学,《人间喜剧》是代表之一,故选B。

A、D两项是现代主义文学代表,C是浪漫主义文学代表,皆排除。

13.解析:

选B。

本题考查了近现代科技发展对经济、文学艺术的影响。

从时间看,牛顿力学是17世纪中期,与文艺复兴运动不符,颠倒了二者的关系,排除A;印象画派注意运用光和色捕捉瞬间的现象,故B符合题意。

C项说法错误;D项从时间上不符。

14.解析:

选B。

本题考查新古典主义美术流派的特点。

据题干材料“理性主义美学的支持”关键信息,可以判断为新古典主义美术。

新古典主义美术是相对于17世纪的古典主义而言的,其美术流派特征是:

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的重大事件,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在造型上重视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对色彩不够重视。

这与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和法国大革命紧密相关,故选B。

15.解析:

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世界美术的发展。

题干强调的是体现农民的感情和生活。

法国画家米勒的代表作品《播种者》《拾穗者》主要反映农民的生活和情感,故C项符合题意。

16.解析:

选D。

题干中的描述符合现代主义画派的特点。

现代主义画派的艺术家以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故选D项。

A项浪漫主义特点是在绘画上主张有个性、有特征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

B项现实主义特点是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现实生活的本来面貌,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再现生活。

C项印象主义特点是在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光线的研究和表现。

17.解析:

选C。

本题考查近代以来美术流派的特色。

从材料“那种破坏却是相当地井井有条:

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说明具有反传统特点,结合现代主义派别特点可以判断C正确。

浪漫主义绘画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现实主义追求写实手法,印象画派强调光与色,故排除A、B、D。

18.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对世界文学艺术特色的辨析。

据题干材料中“人生是荒诞的,现实是令人恶心的,人们在生活中充满恐惧感、迷惘感和孤独感”等关键信息,说明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给人们造成的心灵迷茫、困惑,反映在文学艺术方面,是现代主义的特征,故选C。

19.解析:

选B。

由材料信息“这里所述的仪器能使处于A地的物体,在任何一个B地被看到”,可知该专利为电视发明提供了理论设想。

受该理论的影响,1926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电视,选B项。

20.解析:

选C。

本题考查近代西方影视艺术的发展。

解答时注意时间“1956年”和“影响最大”的关键信息,采用排除法。

电影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虽对儿童有影响,但不符合“1956年”和“影响最大”的限定,排除A;报纸不符合,排除B;电视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对孩子的教育有重要影响,C项符合题意;互联网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故排除D。

21.解析:

(1)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2)问,可从其对欧洲思想界、科学界及宗教界的影响来概括。

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可以看出态度是积极宣传和介绍;原因可结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来概括。

答案:

(1)1859年,达尔文创立进化论,指出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生物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发生变异的,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影响:

否定了封建神学创世说,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有利于人们解放思想;对欧洲科学界和宗教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有利于打破神学对生物学的束缚。

(3)态度:

积极宣传和介绍。

原因:

中国民族危机加剧,他们宣传进化论是为了唤醒国人救亡图存的意识,从而避免亡国灭种之灾。

22.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判断问题的能力。

(1)问,考查中国的文人画,关键信息是“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从中国画的特点即可判断。

(2)问,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可知这种文学流派是现实主义,举出其代表即可。

第(3)问,首先判断出是贝多芬,其作品蕴涵的时代精神即反封建追求自由平等。

答案:

(1)画种:

文人画(或山水写意画)。

特点:

诗书画印相结合(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不求形似,追求神韵意趣。

(2)英国: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法国: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俄国: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3)“乐圣”贝多芬。

时代精神:

向往民主,追求自由平等。

23.解析:

(1)问当时的潮流是资本主义思想的兴起,代表事件是文艺复兴;然后依据教材列举史实;第

(2)问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实际上是对启蒙思想家追求的‘自然’的艺术表现的认同”,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然后从思想政治等方面分析影响;第(3)问“浪漫主义思潮,强烈地反叛一切理性的束缚”,分析发生的变化,然后列举这一时期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

答案:

(1)文艺复兴运动。

文学:

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等;美术:

达·芬奇、拉斐尔等。

(2)核心:

理性或理性主义。

影响: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3)变化:

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文学:

出现了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雪莱的《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