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9231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法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法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法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法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法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法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法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法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法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法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法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法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法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法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法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法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法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法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法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docx

《法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法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docx

法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

法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上)

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上传时间:

2012-9-10

浏览次数:

8350

字体大小:

大中小

各位律师朋友:

大家早上好!

非常感谢朝阳律师协会和杨光会长的邀请,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一起讨论法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

我们今天讲的题目是法学方法论的问题,其实法学方法论是从德国法中翻译过来的概念,其主要含义,是指裁判的方法。

当然,法学方法论的范围又十分广泛,不限于司法裁判的方法,对所有法律人都有运用和参考的价值。

首先我想谈一下方法论的重要性,有人认为,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和知识爆炸的时代。

这就意味着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越来越方便地获取信息、获取知识。

很多知识实际上也不一定全部要从课堂上获取,大量的知识都可以从互联网上找到。

但是方法是无法从互联网上学到的,它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同时需要经过反复的、大量的实践。

如果掌握了好的方法,再通过这些方法去获取知识,就非常容易而且便捷。

法学知识的获取同样如此。

掌握一套系统的、扎实的法学知识,必须掌握好方法论。

裁判的方法为什么重要?

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我们要从注重立法转向注重法律的适用,要从纸面上的法律变成行动中的法律。

而准确适用法律,就需要掌握好一套法学方法。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律师除了具备扎实的法学功底以外,还需要具备一套准确理解和运用法学的能力。

准确适用法律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正确理解法律,二是掌握准确适用法律的能力。

法学方法论就是教我们如何去找法、用法。

所谓找法,就是如何在司法三段论中寻找大前提。

所谓用法,就是如何将寻找到的法律规范作为大前提与作为小前提的案件事实进行连接。

学好法学方法论一定要和民法的学习结合起来,这一点我在《法律解释学导论》这本书中已经谈过这个问题。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著名的研究法学方法论的学者都是从民法出身,例如拉伦茨等人。

这是因为方法论主要运用在民事争议的解决之中,法律解释学的方法大多都是从民法规范的适用过程中总结归纳出来的,而且民法能够最典型地反映和表现这些方法的适用规律。

很多解释方法在刑法中是用不了,例如类推等等,但是在民法里面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展开,所以方法论的学习离不开民法学。

另一方面,学好民法又必须要准确掌握方法论,因为方法论适用的前提是制度规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而民法最典型地反映了此种体系性和逻辑性。

所以,学好民法必须要掌握好方法论。

下面我想讨论如下几个问题:

一、司法三段论

关于方法论,我想首先从司法三段论谈起。

什么是司法三段论?

司法三段论最初是由亚里士多德从逻辑形式的层面上提出来的,之后运用到法学之中,进而形成了司法三段论。

司法三段论的公式是:

T→R(如果具备T的要件,则适用R的法律效果)

S=T(特定的案件事实符合T的要件)

S→R(得出结论即适用R的法律效果)

以《侵权责任法》第6条第一款为例,司法三段论可以通过如下公式予以概括:

大前提:

因过错致他人损害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小前提:

某人因为自己的过错造成了他人的损害

结论:

某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司法三段论中,大前提是指能够引起法律效果的法律规范。

小前提是指特定案件的事实,它是实际发生的,已经引起争议的客观事实。

但是,整个案件的事实可能是纷繁复杂的,是一连串的故事。

但并非所有故事情节都是三段论中小前提的要件,只有那些与大前提相对应的才构成小前提。

因此,必须对特定的案件事实进行整理、归纳,从而判断其是否符合法律所预先规定的事实前提,能否确定为合格的小前提。

小前提的确定不仅仅是一个寻求客观真实的过程,也是与大前提相对应的过程,正因为这一过程涉及到事实问题,所以我们暂时不讨论。

正是大前提需要与小前提进行连接,所以这一过程也称为涵摄。

也就是说,如果两者吻合,就将产生一定的法律效果,即裁判结论。

司法三段论应普通适用于所有的案件。

无论是在简单案件还是在疑难案件中,都有适用司法三段论的必要。

整个方法论实际上都是围绕着三段论展开的。

从方法论的体系上来讲,方法论主要分几个层面,第一是司法三段论,第二个是法律解释学,第三个是价值判断和利益考量,最后就是说理论证。

但核心还是三段论。

法律解释学实际上是围绕三段论而展开的,它是在寻找和确定三段论中的大前提的过程中所需要考虑和展开的问题。

而利益衡量、价值判断大致上都是把法学的大前提运用到小前提的过程中,通过价值判断来确定是否符合公平正义等价值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讲,三段论是个核心。

整个裁判活动应当围绕着法律事实展开,不能脱离任何一方去寻找结论,而三段论就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所以我们在找法、用法(包括作出裁判)的过程中,不能够撇开三段论来考虑问题,一定要在这个分析框架内来考虑问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现在经常强调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但是我们在考虑这个问题时,往往都是简单地对裁判结论直接适用价值判断,以检验其是否符合社会效果。

我觉得,这种方法是有问题的,它没有将社会效果的判断置于三段论中,而是撇开了三段论来简单地讨论是否符合社会效果,这是有问题的。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三段论的框架内分析大前提对应到小前提的过程,发生了连接之后是否符合社会效果,应在这个过程来阐述道理。

如果我们完全撇开这个大小前提的连接,直接针对结论进行判断,这实际上给了法官很大的自由裁量的权力,完全由法官在进行自我评价以及任意裁量,这可能就会产生很大的问题。

严格地讲,援用法律原则判案(虽然这也是法律的规定)并非“依法裁判”。

这种做法很大程度上与单纯采用价值判断进行裁判是等同的。

此种做法,本质上是规避推理过程的“向一般条款逃逸”的行为,等于没有援引法律。

如果立法的目的仅仅是援引原则即可裁判的话,那么,便没有制定具体规则的必要了。

这样的作法,无法体现依法公正裁判案件的宗旨。

三段论源于形式逻辑,它是形式逻辑在裁判之中的应用。

其核心是对大前提、小前提、连接这三个要素的考察。

裁判的做出,本质上是裁判推理逐步完成、裁判结论逐步正当化的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三段论的推理方式,是对裁判结果的验证,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的过程。

三段论是法律推理的基本方法与正确的思维模式。

其可以起到一种验证的作用,张岱年先生曾提及,中国人注重整体的思维,注重高屋建瓴的设计。

但同时他也指出,中国人并不重视逻辑思维,这是东西方在思维方式上的重大差异。

在我们的裁判中,比较欠缺的是如何按照严密的逻辑进行推论——即通过精细严谨的逻辑分析得出结论的思维方法。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从三段论着手进行分析。

司法三段论的作用具体体现在:

第一,提供分析框架功能。

司法三段论确定了司法裁判过程的基本框架。

这就是说,裁判活动应当围绕事实和法律展开,不能脱离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去寻求结论。

第二,程序控制功能。

是指司法三段论提供了一个可供操作的适用法律、裁判案件的程序。

找法过程的核心是寻找三段论里的大前提。

即确定与案件事实相对应的法律规范及细化地确定出该规范的要件。

在确定小前提(从案件事实中确定有关的事实要件)、大前提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确定大小前提的对应,最终得出裁判的结论。

从上述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出三段论实际上是一个验证的过程。

第三,提供正确的思维方法功能。

司法三段论为法官提供了确定案件事实、寻找法律规范的思考方法。

三段论是法律人开展法律推理的基本形式。

第四,说理论证功能。

司法三段论的说理论证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于大小前提的确定以及两者的连接,进行充分的论证,最终得出有说服力的裁判结论。

但是三段论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考虑价值判断的问题。

因为三段论检验出来的,也可能因为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化而变得不合时宜。

二、找法(确定大前提)

在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情况下,面对纷繁复杂的法律规范,我们应如何取舍?

不管是作为律师,还是法官,我们在拿到一个案件之后,究竟怎么去找法?

如何寻找可以适用于具体案件的法律规范?

这个是学习方法论必须要了解的一个重点问题。

找法要找大前提,什么是大前提?

与案件事实具有对应性的包括了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的完全法条。

在民事案件中,如何找法,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讨论。

(一)准确把握找法的原则

(1)从民事法律规范中寻找裁判依据。

这也就是说,如果就是一般的民事案件的话,就要从民法里来寻找裁判规则,而不是从宪法中寻找裁判规范。

应当看到,国外一些判例出现一种发展趋势,就是在判例中越来越重视宪法的可司法性,越来越注重援引宪法,但是在我们国家,最高人民法院很早就发布了一个司法解释,宪法不能作为裁判依据,所以,只能从民法里面去寻找。

同时,如果可以从民法中寻找到法律依据,则不宜从行政法规、规章中寻找。

比如,山东冒名顶替上大学的“齐玉苓案”,当时在对这个案件讨论时,我就认为这个案子可以作为侵害姓名权的案件对待,仍然是一般的民事案件,援引《民法通则》第99条即可。

但是后来把它提升到宪法层面,将其定性为侵害教育权,反而使问题复杂化。

后来最高院作出了一个司法解释,将根据这个案件作出的司法解释废止了。

所以我们要重视从民法中寻找裁判依据。

所有的宪法规定都可以通过民法转化为具体的裁判规则,法官要援引裁判依据,就可以从民法中寻找。

从民法中寻找裁判依据,应当如何寻找?

我认为应当从基本民事法律规范中寻找,比如,到商店买一个电器,结果电器质量不合格,造成财产人身的损害,受害人到法院起诉,这样的案件在实践中很多,但是我们看到的判决书所援引的法条是形形色色的,有的是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的引《产品质量法》,有的引《民法通则》,有的引《侵权责任法》,有的引《合同法》……各种裁判依据都有,有七八种之多。

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一个问题,如果基本的裁判规范就不能统一,很难保障法律适用的统一性和可预期性。

援引的法律规范不同,差距就很大。

例如,援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很可能就会产生第49条规定的双倍赔偿问题等等。

如果在援引的法条上就没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如何保障法律的统一性和一致性?

所以,现在的很多案件同案不同判,原因就是援引的法律依据不一致。

究竟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我个人的观点认为,首先还是应当从基本的民事法律规范中寻找依据,如果基本的民事法律规范里面找不到裁判依据的时候,再从特别法中去寻找依据。

基本的民事法制度在《立法法》中表述为“基本民事法律制度”,其内涵究竟是什么?

有人认为,基本民事法律就是调整基本的民事关系的法律规范。

这样解释仍然是很抽象的,我的理解是,它是规范基本民事关系、并将成为我国未来民法典组成部分的规范。

在有民法典的国家,这是很容易理解的,民法典所作出的规定就是基本民事法律规范。

我们国家没有民法典,但是正在制定民法典。

将要组成民法典的这些法律,主要是指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

这些法律就是我们所说的基本民事法律,法官首先应当从这些规范中援引法律依据。

为什么首先要从基本的民事法律制度中寻找法律依据?

首先,法律确定这些基本的民事法律制度,不仅仅是规范了基本的民事关系,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基本的民事裁判依据,所以法官只能从这些基本的民事法律规范里去寻找依据。

其次,在部分法条之中已经规定了要依据基本的民事法律规范来进行裁判。

比如,《侵权责任法》第2条明确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据本法承担民事责任”。

“依据本法”这四个字,包含了深刻的内涵。

凡是涉及到侵权的这些案件,都应当援引《侵权责任法》。

只有在其中找不到规定的时候,才能去援引其他的法律或者是行政法规。

在《侵权责任法》颁行之前,援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规定来判案是合适的。

但是,在《侵权责任法》颁行以后,应当依据《侵权责任法》来处理。

《侵权责任法》针对医疗损害确定了非常详细的规则,当然要适用《侵权责任法》的规定。

还应当注意到,基本的民事法律规范确立了请求权的基础。

例如,合同法确立了合同请求权,物权法确立了物权请求权,侵权责任法确立了侵权请求权。

而像《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并没有提供的基本的请求权基础,而且也不是专门用来提供请求权基础的,这个请求权基础就是在基本的民事法律制度里面规定的,所以这就是要从基本的民事法律制度里面去寻找法律依据的原因。

我不赞成援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原因主要在于,侵权的请求权基础就是由《侵权责任法》规定的,就是应该援引《侵权责任法》。

合同就是由《合同法》具体确定的,就是应该援引合同法,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在《侵权责任法》制定时,笔者曾呼吁,在第2条中明确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据本法”承担责任。

其中“应当依据本法”的说法,就是给法官一个提示:

在出现了侵权案件时,不能盲目找法,而应当统一到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中来,从侵权责任法中寻找裁判依据。

同样,对于合同纠纷,原则上也只能从《合同法》中寻找裁判依据。

若不遵循严格的法源规则,找法便无法达成统一。

更何况,我国的法条的很多规则很不一致。

据此,若假冒伪劣造成损害,若是假冒的问题,则可适用《合同法》,若伪劣且造成其他财产损害,则应适用《侵权责任法》。

(2)所寻找的的法律依据,必须是包括了构成要件与法律效果的完全法条。

所谓“完全法条”,是相对于不完全法条而言的法律规定,包括构成要件与法律效果两个部分。

例如,在前面提及的《侵权法》第6条第1款中,有构成要件:

“过错”、“损害结果”、“因果关系”,所谓法律效果,就是指该条所规定的“承担侵权责任”。

而不完全法条则不能引用其作为裁判的依据。

找法并不是泛泛地或随意地援引任何一个法条,而是应寻找确定一个完全的法条。

只有这样才能确定有关事实是否满足法律的构成要件,并进而确定法律效果。

当然,一个请求权基础的确定,可能要通过将数个规范结合在一起完成。

例如,受害人遭受他人侵害,要求被告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对此,《侵权法》第6条1款中,只是停留在“侵权责任”这一效果上。

而原告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其更为具体。

对此,还要找到侵权责任法第22条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并与第6条第1款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构成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

一个完全法条,通常可以提供请求权基础,作为请求权根据。

这是完全法条与不完全法条的重要区别。

即,在完全法条中,通常包含了请求的依据。

如《侵权法》第6条第1款中所包含的是侵权损害赔偿的请求权。

如果在法条中看不出根据什么提出请求,则不能作为请求权基础。

(3)必须要寻找裁判规范。

作为大前提的法律规范,既可能是行为规范,也可能是裁判规范。

所谓行为规范,是指调整对象指向受规范之人的行为,所谓裁判规范是调整对象指向法律上的裁判纠纷的人或裁判机关。

大多数规范都既是行为规范,又是裁判规范,这两者是重合的。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这两者又是可以分开的。

在二者不一致的情况下,法官判案应该寻找的是裁判规范,如果仅仅是行为规范,特别是一种倡导性、宣示性、引导性的规范,其不能作为裁判依据。

比如,《侵权责任法》第64条规定: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干扰医疗秩序,妨害医务人员工作、生活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这个完全是一个宣示性的条款,所以就不能援引该条规范而进行判案。

裁判规范主要是寻找实体规范。

对于民事案件而言,发生争议的基本上都是实体的权利义务关系,所以在案件里面能够适用的规范主要是实体性规范,只有在极个别的情况下,会出现违反程序而发生纠纷的状况,需要找有关的程序规范。

但是原则上不涉及到违反程序的问题时,在作出裁判结论时不能够去寻找程序规范,而应当依照实体规范进行判断,除非遇到特殊的违反程序的问题。

例如,《侵权责任法》第64条规定了“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这只是一个行为规范,而非裁判规范。

所以我认为,裁判规范,主要是实体规范。

(4)在合同中,原则上不能直接援引任意法的规定。

只有在合同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才能援引任意性规定或推定性规定的规则。

如何援引合同法?

首先应对合同法有一个定位。

合同法是任意法。

其本身不是代替当事人订立合同,而是帮助当事人订立合同或为当事人订立合同提供参考。

因此,在当事人之间有明确约定的合同条款时,应援引合同。

在没有合同时,才应援引合同法以弥补合同约定的不足。

这是找法的一个重要环节。

例如在一个合同纠纷中,当事人双方在合同约定违约时的损害赔偿计算方法,法院在判决时也确认该合同有效,但法院完全忽略当事人约定的损害赔偿计算方法而要求原告就所受到的损害进行举证。

后因原告无法举证,法院采用自由裁量的办法判决了大大低于合同约定标准的损害赔偿。

在法院看来,这一赔偿的数额并不低,但当事人认为,法院在未确认有关损害赔偿计算方法的约定无效时就径行裁判,显属错案。

因此不断申诉、上访。

这样一个案件,看起来很复杂,但是实际上就是关于损害赔偿计算方法约定的效力争议。

如果法院没有宣告该条款无效,也没有依据当事人的请求对该条款的数额进行调整,就必须执行该条款,而不能撇开该条款直接援引合同法的规定。

(二)从事实层面准确地寻找法律依据

方法论中我们所讨论的事实。

从事实层面找法,可以从两个方面讨论。

(1)从证据事实中确定法律关系的性质,即通过确定法律关系而找法。

这就是所谓的“法律关系的思维模式”。

对此,应当注意的是,方法论上所讲的事实与证据法上所讲的事实不同。

前者必须是依证据法所确定的事实。

在某个房屋租赁案件中,租期届满后,出租人主张承租人违约,自行将承租人的东西搬出来,将有关房屋腾空。

承租人主张东西丢失,认为出租人侵权。

这一过程,从证据层面,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中间经历了诸多的事情。

在这个意义上,证据法上所说的事实,是要还原客观真实。

但方法论上所讲的事实,不是还原客观真实,而是要确定是否存在与大前提所设定规范要件相对应的要件事实的存在。

即能否满足大前提所确定的规范要件(参见所谓的“要件事实论”)。

在前述案件中,若援引第6条第1款,从方法论上讲的事实,所探讨的就是是否存在第6条第1款所规定的要件。

若的确存在第6条第1款所确定的规范要件,则可以确定构成侵权。

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地从案件事实出发寻找裁判依据。

对于本案,若违约,则应当确定《合同法》的相应条文,而若构成侵权,则应看是第6条第1款或是其他条文。

(2)从大前提所设定的规范要件来对事实进行整理,然后确定要件事实,最后不断将要件事实与大前提进行连接,在反复的连接的过程中找法。

所以,更具体地讲,依法裁判就是把与案件事实有密切联系的法律规范运用到具体的案件之中,和特定的案件事实形成对应性,所以依法裁判就是要强调法官所援引的裁判规则、法律依据应当和特定案件事实具有密切关联性。

这种关联性程度越高,我们越能确定它是依法裁判。

(三)找法的基本方法

(1)法律关系分析法

这是法律人的基本分析法。

诚如郑玉波先生所言,“法书万卷,法典千言,无非是以法律关系为中心”。

在某个仲裁案件中,案卷材料以小车推出,几十卷,看一遍要好几天。

若依法律关系的分析,只要看其中的一两卷即可,很多是毫无意义的。

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找法方法。

在依“法律关系分析法”找法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一个案件可能涉及到不同法律部门所规定的多种民事关系,比如既有民事的又有刑事的又有行政的,这个时候就要把各种关系区分开来。

在美容案中,如果外形专家没有行医资格,则可能存在行政责任。

此时,就可能涉及到行政法上甚至刑法上的问题。

如果原告请求的就是民事责任的承担,就是一个民事问题。

但民事责任的承担并不免除行为人所应承担的行政或刑事责任,但首先应从民事法律关系的角度进行考虑。

第二,进入到民事领域后,必须要界定是民事领域中哪一个性质的法律关系。

这是从案件事实出发首先要进行的界定。

在这一过程中,要将案件所涉及的各种法律关系都列出来加以分析。

如有人未经许可将借用的手机卖掉。

其中未经许可出售可能涉及侵权;涉及对借用合同的违反,构成违约,属违约的法律关系;出售获利,构成不当得利;如果是以本人的名义卖掉,构成无权代理;如果以个人的名义出售,则无权处分;若买受人是善意,则涉及善意取得能否适用的问题。

在裁判的过程中,法官所要重视的,是首先确定法律关系的内容。

这一找法过程,首先就是界定法律关系性质的过程。

这是我们所要做的最基本的步骤。

第三,区分不同法律关系的主体。

区分法律关系的主体,尤其体现在保证合同中。

保证合同严格来讲只是在保证人和债权人之间的关系,而非保证人和债务人二者之间的关系。

保证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基础法律关系无效,并不影响其向债权人所应承担的保证责任的履行。

从本案来看,共同保证人和债务人之间达成了分担协议,此种协议并无债权人参加,因而不是保证合同所规定的条款,当然不能拘束债权人,该协议不能免除共同保证人彼此之间的连带责任。

这是因为在保证关系中,保证合同的主体只是债权人和保证人。

债务人并不是主体。

当然,该协议并非无法律效力,其效力在于仅仅只能约束保证人。

也就是说,在两个共同保证人之间,当一个共同保证人承担了全部责任以后,有权基于其内部协议,要求另一个共同保证人分担一半的损失。

再举一个例子,医院请一个专家在周末的时候会诊,造成医疗事故。

这里,首先要确定的是,这是一个医疗侵权的案件还是违约的案件?

其次,该外请的专家究竟是什么身份?

在侵权关系中,若构成侵权,则医疗侵权责任的承担主体应是医院。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具体确定其属于哪一类民事关系。

在侵权责任中,医院聘请的专家不能直接作为侵权的主体,医院仍然是责任主体。

而外请的专家和医院之间形成一种内部合同关系,医院在承担责任之后,可以根据这种合同进行追偿。

其四,确定法律关系不同的内容。

尤其是确定法关系的变动过程。

在法律关系的分析方法中,常常要用到历史的分析方法,按照案件的发展进程确定法律关系的内容。

当然,此种方法可能过于繁琐复杂。

可能导致不能准确地把握法律关系中的各种变动。

在法律关系的分析中,要特别把握法律关系的变动状态。

这就需要采用历史分析方法,它是指从最初的法律关系发生开始,来分析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整个过程,确定案件中每一个具体事实发生变化的时间顺序和历史过程,从而把握法律关系的变动情况。

简单来讲,这种方法就是,把一个案件所发生的整个事实采用记流水账的方式来进行记录,然后将其简单整理出来。

比如,双方何时接触而进行第一次谈判,第二次谈判确定什么内容,第三次谈判确定什么内容,合同何时签订,签订之后何时开始做准备……就像记流水账似的将其记录下来,然后经过整理,整个过程一目了然。

一个侵权或违约案件,可能用几十页纸记录案件的进展。

例如,双方签订某合作经营合同,后又变更,后报批并获得批准。

我们认为,对本案,在合同变更前所有发生的故事,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既然变更后的合同已经替代了原来的合同,则讨论变更后的合同即可,进而再确定当事人究竟在哪一个部分发生了争议。

如果我们说双方是就合同的某一个条款的解释发生了争议,则没必要就整个合同来详细地进行分析。

简单围绕具体的条款加以确定即可。

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参考我之前所发表的论文《合同法与侵权法的界分》。

我们需要正确地界分侵权法与合同法。

这种考虑不是没道理的,从世界范围内民法的发展趋势来看,合同法确实在萎缩,而侵权法在扩张。

这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趋势。

比如说,在传统上,产品质量不合格(包括诊疗损害等)大量的都是用合同来解决的,而现在则越来越多的是用侵权来替代,所以侵权法的适用范围是在不断扩张。

吉尔莫说合同已经死亡,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侵权法发展太快,已经有替代合同法的趋势,大部分的合同纠纷都可用侵权法来替代而进行调整,如此以来,合同法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

实际上,侵权法确实是在扩张,但是并没有扩张到可以到替代合同法的地步,这一点现在不可能,将来也不可能。

但是扩张的趋势确实是越来越明显。

尽管这样,这并不意味着在对类似案件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完全用侵权来解决是对受害者最有利的,所以在这篇文章里我对此进行了详细讨论。

例如,合同和侵权所保护的权益的范围、法律效果、举证责任,或者是赔偿内容等两者之间存在的重大差异。

例如,受害人甲到乙美容院做美容手术,在手术前,乙向甲承诺该手术会达到一定的美容效果,并许诺该美容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