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0974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二物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二物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二物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二物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初二物理.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初二物理.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初二物理.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doc

《初二物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二物理.doc

八年级物理6月份纠错练习

说明:

本试卷采用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4分)

1.小明即将初中毕业,下列对他的一些描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A.游泳时受到水的浮力约为500NB.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约5m/s

C.伸直的手掌受到大气压力约为500ND.站在水平地面上产生的压强约1500Pa

2.关于粒子和宇宙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固体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D.分子间只存在吸引力

3.某种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产生电信号,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A.延展性   B.导电性   C.弹性    D.导热性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假如摩擦力突然消失,人们行走更加自如

B.假如浮力突然消失,浸在水中的物体将会弹起

C.假如重力突然消失,弹簧测力计将不能使用

D.假如大气压强突然消失,我们用吸管将无法喝到饮料

5.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要素都相同的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B.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C.游泳运动员只受到水向前的力,他对水不施力

D.“蜘蛛人”攀爬高层建筑时,使他上升的力是他对自己的拉力

6.下列关于生活中力的现象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足球被踢出去后,在空中会受到惯性力的作用继续向前运动

B.小张用吸管喝饮料,是利用了嘴对饮料的作用力将其吸入口中

C.运动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鞋子与地面的摩擦

D.小王没有将地面上的箱子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箱子受到的摩擦

7.一只空瓶装满水时总质量是400g,装满酒精时总质量是350g(ρ酒精=0.8g/cm3),则空瓶的容积是()

A.400cm3B.350cm3C.250cm3D.200cm3

8.自行车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以下认识中错误的是()

A.脚踏上印制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B.车轮做成圆形是为了减小摩擦

C.车把手紧套在钢管上是为了减小摩擦D.用力捏刹车把是为了增大摩擦

9.如图是一个单摆,A、C两点是摆动的最高点,B点是最低点,当摆球荡到最高点A时外力突然消失,此时摆球的运动状态是()

A.静止 B.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C.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D.沿弯曲弧线向上

10.

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1)列车突然向右启动

(2)列车突然向左启动(3)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4)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A.

(1)或

(2)B.

(1)或(3)C.

(2)或(3)D.

(2)或(4)

11.如图,质量相等的A、B、C三个小球,放在同一种液体中,结果A球漂浮,B球悬浮,C球沉到容器度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三个球都是空心的,则它们的体积可能相等

B.如果三个球的材料相同,则A、B两球一定是空心的

C.如果三个球都是空心的,则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为FA﹥FB﹥FC

D.如果三个球都是实心的,则它们的密度大小关系为ρA﹥ρB﹥ρC

12.一物体(长方体)漂浮在液面上,如图(甲)所示。

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使物体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

已知物体的下表面到水面的高度为h,水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p,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p、F浮与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其中正确的是:

()

 F浮

 F浮

p

 O

 h

 h

 h

 h

 O

 O

 O

p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32分)

13.端午浓情,粽叶飘香。

煮粽子时,小琼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这是现象。

吃粽子时,粽叶上总是粘有米粒,米粒和粽叶不容易分开,这表明。

14.体积为0.5m3的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质量的1/3,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为kg,剩余氧气的密度为g/cm3

15.一个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金属块,在空气中称得金属块重10N,再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8N,则金属块受的浮力是N,它排开水的体积

为m3。

如金属块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N。

圆柱形木桩的体积为40dm3,当它被打入河底后,浸在水中的体积为25dm3,它所受的浮力是N。

16.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我们可以利用矿泉水瓶做小实验来说明一些物理知识:

(1)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可以使瓶子变形,如果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有关;

(2)在空矿泉水瓶侧壁不同高度的地方钻出上、下两个小孔,往里面倒满水,可以观察到水从两个小孔流了出来,其中下孔流出的水喷得最急,这表明;

(3)往空矿泉水瓶内注入少量的热水,摇晃后倒掉并立即盖紧瓶盖,

过一会儿发现瓶子慢慢向内凹陷,这表明了的存在;

(4)将空矿泉水瓶放倒在水平桌面上,用力向它的侧面吹气它会滚动,但用同样的力向它的底部吹气它却不容易滑动,这表明。

(5)坦克用履带代替轮子,这样做的目的是,履带是由一块块钢板连接而成,每块钢板上都有两条凸起的棱,这是为了;

(6)食品放入冰箱,发现在关闭冰箱门后过一段时间打开冰箱门比立即打开冰箱门所用的力要大,其原因是。

(7)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受到升力和重力的作用,其中升力的施力物体是。

(8)淘气的小明将两只系着细线的气球在衣服上蹭来蹭去,当他提起细线试图让两只气球靠近时,出现了如图现象,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这时小红向两气球之间吹气,气球又相互靠近了,这是因为。

17.如图所示,把一小球分别放入盛满不同液体的两个溢水杯中。

当小球静止时,甲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40g,乙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50g,则小球的质量是g,甲、乙两杯中液体的密度甲乙。

(选填“>”、“=”或“<”)

18.图中的水平桌面足够长,不计托盘质量和滑轮与绳的

摩擦。

物体A重10N,当物体B重为2N时,物体A

保持静止,这时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当物体B重为3N时,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托盘着地,此后物体A做运动,受到的摩擦力是N。

如果要使A向左匀速运动,则应施加一个N的向左的拉力。

19.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

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如图所示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像。

求:

(1)分析图像可知,圆柱体重力是________N;

(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

(3)圆柱体的体积是_________m3;

(4)圆柱体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

(5)分析图像BC段,可得结论:

物体浸没液体之前,

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________;

(6)分析图像CD段,可得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保温瓶中的热水来装满而盖紧瓶塞,过一段时间,瓶塞不易拔出.这一现象说明:

气体温度降低,气体的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

若当时外界大气压为1.0×105pa,瓶口截面积为10cm2,拔出瓶塞至少需要20N的力,则瓶内气体压强约为Pa。

(不计瓶塞的重及摩擦)

三.解答题:

(21题共6分。

22题4分。

23题6分。

24至28题每空1分,共28分)

21.

(1)如图所示,物体沿静止斜面向上滑动,请画出物体所受摩擦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2)图乙中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画出乒乓球受力的示意图.

(3)如图乙所示,将一个小球放在竖直放置的弹簧上,用手向下压小球,松手后,小球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向上加速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请画出此时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22.一个铜球,质量为89g,而体积为20cm3,那么这个铜球是否为空心的?

若为空心的,其空心部分注满水,则此球的质量又是多大?

(铜密度是8.9×103kg/m3)

23.学习了大气压的知识以后,小明对大气压强通常有1.0×105Pa这么大存有疑问,想亲自证实一下。

小明买来一个塑料挂钩,把它的吸盘贴在玻璃餐桌的下表面,如图所示,测出塑料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1.2×10-3m2;又找来一个轻塑料桶(质量可忽略不计),在桶中装8.8L水。

⑴试求轻塑料桶所装水的重力。

⑵大气对吸盘产生的压力大约是多少?

⑶分析⑴和⑵的数据,小明认为把塑料桶挂到挂钩上不会把吸盘拉掉,请说明判断依据。

⑷当小明把水桶挂到挂钩上时,吸盘却被拉掉了,是大气压没有那么大还是其他原因?

请发表你的看法。

24.小明用如图装置来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弹簧测力计沿拉动木块;

(2)实验时,小明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a.分析序号1、2、3三组数据可知:

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F压大小的关系式是;

b.如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应选序号为组数据进行分析。

序号

木块放置情况

木板表面情况

压力/N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平放

木板

6

1.2

2

平放

木板

8

1.6

3

平放

木板

10

2.0

4

平放

木板上铺棉布

6

1.8

5

平放

木板上铺毛巾

6

3.0

(3)小明在实验时还发现:

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

他请教老师,知道可用F-t图像表示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若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F-t图像如图,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像可知:

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如果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N,则下列对木块所处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5.“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

如图所示是可

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

⑴图a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b的探究

方案中研究对象是_________;

⑵小明选择了图a所示的探究方案:

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

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分别挂上等重的钩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⑶图a实验中选择小卡片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卡片受到的________较小,可以近似

认为只受两个力的作用,并能方便地确保两边的作用力在同一直线上。

⑷图a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

这样做的目的是用

于探究不在______________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⑸小亮选择了图b所示的探究方案:

他将两个50g的钩码分别放在左右两个小盘内,

发现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接着,他在右边小盘内又加入一个2g的小铁片,发现小车仍

然静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小刚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

小刚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a所示。

记录塑料球质量为m;

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

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

D.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d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为V3;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使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m=    g,塑料球的体积V=    cm3,计算出塑料球的密度ρ=     g/cm3.

(2)实验拓展:

本实验中若不用天平,只在B、C、D三个步骤中增加一个步骤也可以测出塑料球的密度。

请你写出这个操作步骤                   。

根据你补充的步骤,写出计算塑料球密度的表达式         。

(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27.小红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探究,图示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图A、B、C、D,说明浮力大小跟有关.

(2)分析图,可初步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E图中被金属块排开的煤油重N.

(4)小红还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她找来一小团橡皮泥、烧杯和水进行实验.步骤一:

将橡皮泥团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橡皮泥团下沉至杯底;步骤二:

将橡皮泥团捏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a)根据上述现象可以判断出:

第一次橡皮泥团受到的浮力第二次呈“碗状”时受到的浮力(选填“>”、“<”或“=”).

(b)小红通过比较橡皮泥团上述两次受到的浮力大小,得出了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的结论.全班交流时,大家发现小红在实验中有一个错误,你认为该错误是:

.

28.小明和小华利用如下器材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1)探究石块下沉的条件

①测量石块的重力:

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

②测量石块受到的浮力

方法一:

小明利用量筒测出石块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他可用公式求得浮力;

方法二:

小华采用另一方法也测出了石块受到的浮力,其方法是;

③通过比较石块的重力和石块受到的浮力,可知物体下沉的条件。

(2)探究蜡块上浮的条件

①测量蜡块的重力

小明的方案: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蜡块重力。

小华的方案:

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求出重力。

你支持的方案,理由是。

②测量蜡块受到的浮力

小明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把蜡块放入水中,待静止时测出蜡块排开水的体积,求得浮力。

你认为上述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正确的方法是。

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密-封线

八年级物理6月份纠错练习答题纸

成绩: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32分)

13.⑴________;⑵。

14.⑴,;

15.⑴,⑵______,⑶;⑷_______;

16.⑴;⑵;⑶;

⑷;(5),;

(6);(7);

(8),。

17.,。

18.N;,N。

N。

19.⑴;⑵;⑶;⑷;(5);(6);

20.。

Pa。

三.解答题:

(21题共6分,22题4分,23题7分。

24至28题每空1分,共29分)

21.⑴⑵⑶

22.

23.

24.

(1);

(2).a,

b

(3),。

25.

(1)

(2),。

(3)。

(4)。

(5)。

26.

(1),,。

(2),。

27.

(1)。

(2)。

(3)。

(4)a,b。

28.

(1)②,。

(2)①,。

座位号

②,。

本试卷共8页此页第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