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地理会考1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1043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市地理会考1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青岛市地理会考1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青岛市地理会考1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青岛市地理会考1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青岛市地理会考1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青岛市地理会考1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青岛市地理会考1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青岛市地理会考1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青岛市地理会考1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青岛市地理会考1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青岛市地理会考1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青岛市地理会考1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青岛市地理会考1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青岛市地理会考1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青岛市地理会考1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市地理会考1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docx

《青岛市地理会考1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市地理会考1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岛市地理会考1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docx

青岛市地理会考1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第1课时 地 图

考点聚焦

考点1 学会阅读地图

1.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语言”。

根据比例尺可以量算出图上两点间的实地距离;根据指向标可以确定方向;根据图例可以知道图中各种符号和注记的含义。

2.比例尺表示__________比__________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是个比值,分母越大,比例尺越______,表示的实地范围越________,内容越______;分母越小,比例尺______,表示的实地范围______,内容越______。

3.方向

(1)一般定向法:

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定来确定方向,进一步可以确定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四个方向。

(2)指向标定向法: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________来确定方向。

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______向。

(3)经纬网定向法: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__________确定方向。

经线指示________方向,纬线指示______方向。

4.图例和注记

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______。

考点2 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与相对高度

(1)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_________的垂直距离。

如图中甲、乙两点的海拔分别是________米和______米。

(2)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___________的垂直距离。

如图中甲、乙两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2.等高线

在地图上,把____________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3.等高线地形图

(1)概念

用________表示地形的地图。

(2)判读坡度陡缓

从等高线的________情况,可以看出坡度的陡缓。

等高线__________的地方,坡比较陡;等高线______的地方,坡比较缓。

(3)识别地形部位

①山顶和陡崖

山顶:

等高线______,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______;陡崖:

等高线______。

②山脊和山谷

山脊: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____处凸出;山谷: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______处凸出。

③鞍部:

两个山顶之间相对______的部分。

考点3 选择适用的地图

1.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反映不同的信息。

人们要根据__________,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

例如,去公园游览,寻找景点,选择________;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该参考________;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应该查阅__________地图。

2.随着电子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出现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要点探究

1.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1)将比例尺化为数字式形式

(2)比较比例尺各分母的大小

(3)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2.比例尺的选择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

比例尺

范围

内容

举例(相同图幅)

详细

中国政区图

简略

世界政区图

大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采用较小的比例尺(如世界政区图等);小范围地区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如平面图、军事图等)。

若表示的实际范围大小相同,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

例  1 小明就读的小学为宽500m、长800m的长方形区域,如要将其绘制在长、宽均为50cm的纸上,最宜采用的比例尺为(  )

A.1∶100B.1∶2000

C.1∶1000D.1∶200

变式训练1.比例尺“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500米”的数字表达方式是(  )

A.1∶50000厘米B.1/500000

C.1/500D.1∶50000

探究点二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如何判定方向

有指向标的地图:

指向标箭头所指示的方向为北方。

方法一:

将练习卷或试卷转过一定角度,使箭头指向正上方,然后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确定方向。

方法二:

指向标平移法。

将指向标平移至参照物上,建立十字坐标系,然后再灵活运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

如图:

科技园区、火车站、农业实验区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在参照物学校处画十字坐标,科技园区在学校的东北方向,火车站在学校的东南方向,农业实验区在学校的东方。

例  2 小明今天去高级中学参加升学考试,其行进路线如下图所示。

请说明其行进路线方向的变化(  )

A.东北→正东→正北

B.正北→东北→西北

C.正北→正东→西北

D.东北→正东→西北

变式训练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甲、乙两村庄之间的相对方位为(  )

A.甲村在乙村的西南方

B.甲村在乙村的正东方

C.乙村在甲村的正北方

D.乙村在甲村的西北方

(2)对此区域地势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

A.西南高东北低B.东南高西北低

C.西高东低D.南高北低

探究点三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势高低

等高线上的数值为海拔高度,数值大,即海拔高,地势高;数值小,即海拔低,地势低。

2.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一般不相交、不重叠;有时也会重合,那只有在陡崖处出现。

3.几种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

山顶

山脊

山谷

陡崖

闭合曲线中心,中高周低(点)

等高线凸向低处(线)

等高线凸向高处(线)

等高线重合的地方(线)

例  3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条河流的绘法,正确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2)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适宜攀岩的是(  )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

变式训练3.2013•龙岩读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地形是盆地

B.该图的等高距为100米

C.小河自西北流向东南

D.A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山脊

第2课时 地 球

考点聚焦

考点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

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不规则球体。

证据:

站得高,看得远;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海面远方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整个船身;月食现象;地球卫星照片等。

2.大小

考点2 经纬线与经纬度

名称

纬线、纬度

经线、经度

图示

定义

地球仪表面和赤道__________________的圆圈

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____________相交的弧线

形状

________

________

名称

纬线、纬度

经线、经度

长度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________,到两极时缩为一点

________

指示

方向

________方向

________方向

起点

________(0°)

________________(0°)

度数划分

向南向北增至________

向东向西增至________

重要

经纬

线

 90° 90°

|寒带  |高纬

66.5° 60°

|温带|中纬

23.5° 30°

|热带|低纬

0°   0°

(0°,180°)

东西经度界线

(20°W,160°E)

东西半球界线

考点3 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的不同

自转

公转

绕转中心

 地轴

 ______

方向

 ____________

 自西向东

周期

 一天(约24小时)

 ________

产生的现象

 昼夜更替、地方时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 经度和纬度

1.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北增北纬,南增南纬,东增东经,西增西经。

2.半球的划分

(1)东西半球的划分

以20°W和160°E的经线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东西半球的判断:

小小东,大大西(小于20°W,小于160°E的是东半球;大于20°W,大于160°E的是西半球)。

(2)南北半球的划分

以赤道(0°)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例  1 2013•泸州下图所示的四个点中,同时位于西半球、北半球和中纬度的是(  )

变式训练1.读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依据图中所绘制的经纬线,下列选项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地区位于东半球

B.乙地区位于西半球

C.甲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带

D.乙地区地跨南北半球

(2)以下对图中地理信息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甲地区有一重要的海上通道直布罗陀海峡

B.乙地区位于东南亚

C.甲乙两地区都靠近太平洋

D.乙地区中重要通道是马六甲海峡

探究点二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产生时间差异—东边时间早,西边时间晚(例如,当北京是早上时,美国纽约则进入夜半球,属于晚上)。

同一地方的人们,每天也经历着清晨—正午—傍晚—子夜—清晨的连续变化,即产生昼夜更替。

例 2 2013•尤溪下列有关地球运动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一年四季寒来暑往的变迁与公转有关

B.每天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

C.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D.公转方向自东向西

变式训练2.第30届伦敦夏季奥运会将于2012年7月27日晚20:

12(伦敦当地时间)开幕,但广州观众则要在28日凌晨4:

12才能看到开幕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四季的差异

D.纬度的差异

探究点三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正午时刻太阳高度的变化

手电筒的光束照射墙面,变换角度会发现光束的强弱有什么变化?

(直射,光线强;斜射,光线弱)

假如是一束阳光,那么单位面积地面获得热量是有差异的。

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越大,地面获得太阳热量越多。

一年中,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

夏季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大,杆影短;冬季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小,杆影长。

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为90°,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越远就越小。

2.昼夜长短的变化

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昼夜长短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

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

3.四季的形成和五带的划分

由于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引起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导致正午时刻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使得同一地方不同时间、同一时间不同地方获得的太阳光热不同。

例 4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到a位置的时间是(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2)惠安房屋内的光照面积S最大时,地球公转的位置大致位于(  )

A.a  B.b  

C.c  D.d

变式训练3.“神舟十号”飞船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轨飞行期间,与“天宫一号”进行了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手控交会对接。

3名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并向全国青少年进行了太空授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成功的这一天,地球运行到下图轨道中(  )

A.A—B之间B.B—C之间

C.C—D之间D.D—A之间

(2)这一天与哪一个节气最接近(  )

A.春分日B.夏至日

C.秋分日D.冬至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