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化工行业企业标准化工作.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1355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源化工行业企业标准化工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能源化工行业企业标准化工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能源化工行业企业标准化工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能源化工行业企业标准化工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能源化工行业企业标准化工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能源化工行业企业标准化工作.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能源化工行业企业标准化工作.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能源化工行业企业标准化工作.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能源化工行业企业标准化工作.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能源化工行业企业标准化工作.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能源化工行业企业标准化工作.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能源化工行业企业标准化工作.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能源化工行业企业标准化工作.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能源化工行业企业标准化工作.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能源化工行业企业标准化工作.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能源化工行业企业标准化工作.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能源化工行业企业标准化工作.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能源化工行业企业标准化工作.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能源化工行业企业标准化工作.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能源化工行业企业标准化工作.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能源化工行业企业标准化工作.docx

《能源化工行业企业标准化工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化工行业企业标准化工作.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能源化工行业企业标准化工作.docx

能源化工行业企业标准化工作

 

(能源化工行业)企业标准化工作

企业标准化工作

1基本概念

1.1标准——为了在壹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壹致制定且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壹种规范性文件。

注:

标准针对“壹定的范围”,所以在标准的开头就有“范围”这壹章;

标准以获得最佳秩序和最佳的共同利益为目的;

标准以科学、技术和经验为基础;

标准应经相关各方协商壹致;

标准应按壹定格式和秩序批准。

1.2标准化——为了在壹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注:

上述活动主要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是标准化的产物;

标准化具有统壹性、协调性、相对性和动态性。

1.3企业标准化——为了在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1.4企业标准体系——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1.5企业标准体系表——企业标准体系的标准按壹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

1.6技术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壹的技术事项制定的标准。

1.7技术标准体系——企业范围内的技术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它是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部分。

1.8行业——生产同类产品或提供同类服务的经济活动基本单位的总和。

1.9相关标准——属于其他体系而受本体系直接采用且关系密切的标准。

1.10基础标准——在壹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且普遍使用,其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

1.11方法标准——以试验、检查、分析、抽样、统计、计算、测定、作业等方法为对象制定的标准。

1.12产品标准——为保证产品的适用性,对产品必须达到的某些或全部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其范围包括:

品种规格、技术性能、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贮存、运输等。

1.13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的构成

GB/T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GB/T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

GB/T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GB/T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和改进》

2企业标准化的基本原则

2.1简化原则

由于市场竞争及顾客需求的变化,,产品品种急剧增加。

这和大规模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化要求对产品品种、规格的多样性进行限制产生了矛盾。

科学合理的简化能够控制产品品种、规格的盲目扩大,同时也能为推出必要的新款创造条件。

简化原则可应用在原材料配置,结构和零部件的设计,工艺过程和工艺装备选择等方面。

2.2统壹原则

为了消除不必要的多样化而造成的混乱,把同类事物中俩种之上的表现形式归且为壹种。

如概念、标志、符号、编码和制图规则的统壹,产品品种、规格、特性、技术要求和产品标准的统壹;产品零部件的统壹;程序、规则、工艺过程、操作规程、检验规程的统壹等。

统壹原则的应用应充分考虑适时、适度和等效性。

2.3协调原则

标准体系的整体功能要靠每个构成标准本身功能通讯各相关标准的有机联系和相关作用来保证。

因此,在标准体系中,各标准子体系,各项标准相互关系以及各层次、各部门、各专业、各环节之间必须协调壹致。

标准的协调体当下标准内的各要素之间,相关的标准之间和标准体系之间。

2.4优化原则

企业标准化活动中始终贯穿了“最优化”的意识,也就是所谓“获得最佳秩序”。

优化的方法可采用加权系数法、费用效果法和成本分析法。

3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

3.1基本任务

a)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b)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

c)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d)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

e)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f)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g)参加国内、国际有关标准化活动。

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的规定,基本任务为a)c)d)e)四项。

3.2企业标准机构和人员

企业标准化机构的形式有3种。

a)设立专兼职机构(如标准化室),在总经理或总工程师领导下,统壹管理企业标准化工作,各职能部门和车间设专兼职标准化人员;

b)设立以总经理或总工程师为首,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标准化委员会,负责标准化重大问题的讨论审批和决策,具体办事机构同a);

c)指定某个部门负责企业标准化工作,且设专兼职人员负责标准化工作,重大问题由企业领导审批、协调。

本X公司宜结合各项认证工作采用a)的形式,标准化室外以技术部兼职人员为主体,各部门内审员和车间资料员为网络的标准化机构。

3.3各类人员的职责

3.3.1最高管理者的职责

a)贯彻国家有关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章和强制性标准;

b)确定和本企业方针、目标相适应的标准化工作任务和目标;

c)确定企业标准化机构人员及职责;

d)审批企业标准化规划、计划和标准化活动经费;

e)组织建立企业标准化体系、审批企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体系;

f)鼓励、表彰为企业标准化工作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对不认真贯彻执行标准,造成损失的责任者进行惩戒。

3.3.2标准化机构及其人员的职责

a)确定且落实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中和本企业相关的要求;

b)组织制定且落实企业标准化工作任务和指标、编制标准规划、计划;

c)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

d)组织制定、修订企业标准,做好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工作;

e)组织实施纳入企业标准体系的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本企业标准;

f)对新产品、改进产品、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提出标准化要求,负责标准化审核;

g)对企业实施标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企业标准复审;

h)组织制定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

i)组织本企业的标准化培训。

3.3.3各职能部门的职责

a)组织实施企业标准化机构下达的标准化工作任务;

b)组织实施和本部门有关的标准;

c)按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奖惩。

3.4企业标准化管理

3.4.1建立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或管理制度)

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壹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a)规定标准化工作体制、组织机构、标准化工作任务、职责、工作方法和要求;

b)规定企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复审的工作原则,工作程序及具体要求;

c)规定实施标准及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原则、方式、要求、程序和分工;

d)规定标准及标准信息的收集、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e)规定贯彻各级有关标准的程序和方法;

f)制定标准化规划、计划内容、工作程序和要求;

g)规定标准化培训的任务、目标、方法和程序;

h)规定标准化成果奖励工作程序和要求等。

3.4.2标准化工作的规划和计划

制定标准化工作规划、计划的内容壹般是:

a)制定修订企业标准项目的规划;

b)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规划、计划;

c)标准化科研的规划、计划;

d)实施标准的项目计划;

e)标准化培训计划。

3.5企业标准化信息管理

企业标准化信息管理应注意信息的广泛性、法规性、系统性、时效性和服务性。

标准化信息的范围重要包括以下方面:

a)企业生产、运营、科技、贸易等方面有效的各种标准文本;

b)国内外有关标准化期刊、出版物、专著等;

c)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d)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以及国内外技术性法规的中、外文本;

e)其他和本企业有关的标准化信息。

3.6企业标准的制定

3.6.1标准的制定范围

a)产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十七条规定:

“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企业制定的产品标准由企业审批、编号、发布,且按规定办理备案手续;

b)生产、技术、运营、管理活动所需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这壹项几乎包括了企业标准的所有内容;

c)为提高产品质量而制定的企业“内控标准”——为企业生产的产品制定的高于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的”内控标准“,如只在企业内部适用,能够不公开、不备案,如企业以该标准作为交货依据,则必须备案。

3.6.2标准制定、修订的原则

制定、修订企业标准,应适用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在有关标准化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指导下,且遵循如下原则,以使提高制定、修订的质量,确保标准的适宜性、有效性。

a)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

b)充分考虑顾客和市场的需求,保证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

c)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d)有利于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

e)有利于新技术的发展和维护;

f)企业标准内的标准之间应协调壹致。

3.6.3制定企业标准的壹般程序

3.6.3.1调查研究、收集信息

调查研究、收集有关信息是制定标准的关键环节。

搜集的信息主要有:

a)标准化对象的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b)有关科技最新成果;

c)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d)生产(服务)过程及市场反馈的统计资料、技术数据;

e)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和技术法规及国内相关标准。

3.6.3.2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

成立起草小组,确定起草人员,以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对比、优选、必要时应进行验证,然后编写标准征求意见稿和标准的编制说明,编制说明的主要内容壹般包括:

a)工作简况:

起草工作的重要过程,起草小组(或起草人)所做的工作;

b)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重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依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

c)对主要试验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预期的经济效益;

d)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及对比分析,以及和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和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

e)和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f)实施该标准的要求、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等。

3.6.3.3编写标准送审稿

将标准征求意见稿连同编制说明发至企业内有关部门,必要时可发至企业外部有关科研、设计单位以及大专院校、使用单位征求意见。

对反馈意见要逐壹分析研究,决定取舍,进壹步修改标准草案,形成标准送审稿。

3.6.3.4审查标准

根据标准的复杂程度,涉及面大小,可分别采取会审或函审。

审查企业标准应吸收本企业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参加,必要时也能够邀请外单位的专家和用户参加。

标准审查的重点是:

a)该标准是否符合或达到预定的目的和要求;

b)和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是否壹致;

c)标准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方针政策和经济技术发展方向,技术指标和性能是否先进、安全、可行。

d)和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否协调;

e)编制标准的格式是否符合GB/T1.1的要求和企业标准规定的要求。

审查标准应形成审定意见或审查纪要。

审查纪要的主要内容为:

a)审查会议主持单位、参加单位和人员;

b)对标准水平的认定情况。

经审查修改后的标准稿和审查记录应经和会代表签字通过。

3.6.3.5编制标准报批稿

根据审查意见编写标准报批稿及相关文件(标准编制说明,审查会议纪要,意见汇总处理表)。

3.6.3.6批准和发布

企业标准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管理者批准、发布,由企业标准化机构编号、公布。

3.6.4企业产品标准备案

经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备案的企业产品标准是有法律效应,增强了公证性和可信度,容易得到用户的认同。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中规定了企业产品标准备案时应报送备案申报文件,产品标准文本、编制说明及产品标准审定意见等。

按标准化法律、法规要求,企业产品标准要到当地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壹般情况是企业将备案材料先送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由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做符合性审查且签署意见后转送同级标准化主管部门备案。

也有地方向俩个部门同时报送备案材料的。

本X公司2个产品标准是直接报台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备案的。

3.6.5企业标准的复审

企业标准应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企业的技术进步,定期进行复审,复审周期壹般不超过3年。

复审工作由业标准化机构负责组织。

复审结果按下列情况分别处理:

a)标准内容不做修改,仍然适应当前需要,给予确认,只在标准封面上标准号的下面写明“XXXX年确认”;

b)标准做少量修改,补充时,按本企业有关修改的规定执行;

c)标准要作大量修改,应作为修订项目列入年度制、修订计划进行修订,修订后的标准不改顺序号,只改年号,且在标准封面的标准号下面写明“代替XXXX”;

d)标准的内容已不能适应当前需要;或为新标准所替代的标准应予废止。

3.6.6采用快速程序制定采标标准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8年制定了《采用快速程序制定国家标准的管理规定》,符合下列情况之壹的项目,能够采用快速程序:

a)等同采用或修改采用国际标准制定企业标准的项目;

b)等同采用或修改国外先进标准制定企业标准的项目;

c)现行企业标准的修订项目;

d)现行其他标准转化为企业标准的项目。

3.7标准的实施

3.7.1实施标准的基本原则

a)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中的强制性标准和强制性条款,必须严格执行;

b)推荐性标准,企业壹经采用,应严格执行;

c)纳入企业标准体系的标准都应严格执行;

d)出口产品的技术要求,依照进口国(地区)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或合同约定执行。

3.7.2实施标准的程序

3.7.2.1编制实施计划——包括实施的方式、内容、步骤、负责人员、起止时间、应达到的要求等。

3.7.2.2实施的准备——思想准备、组织准备、技术准备和物资条件的准备。

3.7.2.3实施标准——根据标准适用范围及工作任务的不同,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标准的实施。

3.7.2.4实施的检查——发现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同时也能够发现标准本身存在的问题,为标准修订工作积累经验。

3.7.2.5实施的总结——在技术方面、方法方面、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意见以及对标准修改意见和建议进行总结。

3.8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

3.8.1监督检查的内容

a)已实施的标准执行情况;

b)企业内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贯彻情况;

c)新产品、技术改造、引进技术和设备是否符合标准化法律、法规、章程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3.8.2监督检查的管理体制

企业可结合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建立由总工或副总经理领导的,由标准化机构参加的监督检查管理体制,统壹组织、协调、考核。

3.8.3监督检查的方式

3.8.3.1对产品标准(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外购件、外协件、半成品等),由企业质量检验部门、采购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理。

3.8.3.2对生产过程中和各项管理工作(包括运营、设计、采购、生产、质量、设备、检验、安全、环境、卫生、能源等方面),由各归口职能部门负责进行。

3.8.3.3对各部门工作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由所在部门组织考核。

3.8.3.4标准化审核

标准化审核是指对企业在新产品研制、老产品更新改进,技术改造及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过程中是否认真贯彻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而进行的监督检查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规定:

“企业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进行技术改造,应当符合标准化要求”。

对新产品标准化审查主要应做的下列工作。

a)产品设计前应编制《新产品标准化综合要求》,作为不同阶段审查的依据,主要内容为

——围绕产品质量,对必须采用的各类标准进行分析说明,制定出规划;

——通过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比较,提出产品的继承性、系列化和预期达到标准化程度的要求;

——对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品种、规格、外购件的采购和验收标准以及标准化系数提出要求;

——预期的标准化效果。

b)标准化审查的主要内容

——图样和技术文件贯彻各类标准的情况;

——图样和技术文件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产品、零部件、元器件的标准化程度是否达到了综合要求;

——产品设计中执行现行标准情况。

审查的重点应是和提高产品性能、安全性、可靠性、维修性、互换性、能源利用、环境保护、重要基础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有关的标准。

c)新产品开发设计不同阶段的标准化审查

——在编制新产品设计任务书阶段,提出《新产品标准化综合要求》;

——工作图设计阶段审查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完整性;

——产品鉴定前,以标准化综合要求为依据审查产品、零部件、元器件的标准化程度;

——图样和技术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产品的系列化、通用化、继承性以及实施现行标准的情况;

——小批试制鉴定的标准化审查,主要审查工艺和工装标准化。

d)样机鉴定标准化审查报告

——新产品的种类、主要用途和生产批量;

——新产品图样、技术文件的质量水平和完整性;

——产品型式、参数及性能指标符合产品标准情况;

——标准件、通用件、元器件的选用情况、标准化参数;

——各类标准(包括原材料)的贯彻情况;

——产品标准化情况的综合评价和建议。

e)小批试制鉴定标准化审查报告

——工艺、工装标准化情况;

——工艺文件质量水平及完整性;

——样机鉴定时标准化方面意见的执行情况;

——标准化的总评价和审查结论。

新产品投产前必须制定出产品标准,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备案,其中标准化审查报告也必须到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审核盖章。

3.9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

3.9.1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要求

企业应结合具体情况充分采用且贯彻全国标准体系中有关标准且纳入企业标准体系表内,全国标准体系表由全国、行业范围内的通用标准组成,详见GB/T13016-1991《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中附录A(补充件)。

企业根据实际需要积极制定出空缺的标准。

3.9.2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结构

企业标准体系壹般采用层次结构。

第壹层为综合性基础标准,是壹种指导性的标准。

第二层是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它们是涉及到企业生产、技术、运营管理和考核等方面的具体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自行制定的标准,技术标准是主体,管理标准是实施技术标准的保证。

考核标准是管理标准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方便企业使用,其考核内容可分别放在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中。

工作标准是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在某部门或某岗位的具体落实和体现,是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共同指导的下壹层次标准。

各层次的标准能够收集,能够自订。

收集的标准目录应以企业标准的形式形成文件。

企业标准体系层次结构见下图。

4企业技术标准体系

序号

标准分类

内容

0

技术基础标准

1.工作导则、编写规定

2.技术语言、符号代码、制图标准

3.度量单位、数值数据

4.互换性、精度等级

1

设计标准

1.符号、代号、术语

2.安全、环境等法规

3.设计准则、规范

4.设计参数和数据

5.设计计算方法

6.用于评价产品的试验方法和验收准则

7.计算机辅助设计规范及标准

8.图样及文件格式、编号及完整性

2

产品标准

1.最终产品(按不同客户)

2.相对独立的部件(储气罐、安全阀、压力开关)

3.产品内控标准(应注明和产品标准不同之处)

4.要求

a.符合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

b.符合GB/T1.1和GB/T1.2

c.满足顾客明示和未明示要求

d.必要时能够分等,以满足不同需求

3

采购标准

1.壹般物资的采购标准

2.重要物资的采购标准(钢材、焊材、认证部件等)

3.要求

a.质量要求、包装要求交期和数量控制以及成本影响

b.验收准则和试验方法

c.保管和发放注意事项

4

工艺标准

1.工艺通用标准(可收集)

2.通用工艺规程

3.专用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

4.要求

a.操作前的准备及参数选择

b.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c.对环境及设备的情况

d.安全规定

5

半成品标准

1.各车间的最终产品

2.车间内主要工段交接的产品

6

设备标准

1.设备技术标准(选购、资料、调试、移交、归档、使用、维护)

2.基础设施标准(工作场所、过程设备、水、电、气等)

3.工艺装备(夹具、模具、样板、工位器具)

7

检验标准

1.采购检验

2.工序检验

3.库存品检验

4.产品检验

5.要求

a.检验项目

b.取样方法、检验频率

c.试验方法

d.结果判定、复检规则

8

测试设备标准

1.测试设备技术要求(选购、资料、调试、归档、使用、维护)

2.使用规范、检定规程

9

包装标准

1.包装通用标准

2.包装试验方法

3.产品包装标准

a.包装数量、体积

b.包装方法、防护方法

c.随机资料

5管理标准体系

序号

标准分类

内容

0

管理基础标准

1.术语、符号

2.文件格式

3.收集通用标准

1

运营管理标准

1.方针、目标管理

a.企业方针和目标

b.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c.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

d.职业健康和安全方针和目标

2.市场营销管理

a.调研分析(需求信息市场动态、技术发展)

b.可行性分析(总体方案、技术参数、标准法规、结构性能、生产能力、经济效果)

3.合同管理

a.合同评审(顾客要求、标准法规、特殊要求、供货能力、存在问题、采取措施、质量计划)

.b合同确认、履行及归档

4.财务、成本、定额管理

a.企业财务管理(财产清查、财务计划、经济核算、财务检查、财务分析)

b.成本管理

c.定额管理

5.人力资源管理

a.人员分类,提出教育、培训、经历及技能要求

b.人员评价,提供培训

c.制订培训计划(目标、资源、大纲、效果)

d.通过考核,业绩和观察对经过培训的人员进行评价

e.制造和谐、团结的群体(尊重人材、肯定成绩、关心体贴、建立合理的考核办法和适当的缴励目标,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且举严格管理)

2

设计、开发和创新

1.设计和开发管理

a.设计和开发的输入(产品功能、法规标准、现行产品资料等)

b.设计和开发输出(产品图样和标准、培训要求、工艺方法、采购要求、验收准则)

c.设计和开发评审,保证过程本身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阶段,达到目标,人员职责、评审记录、跟踪措施)

d.设计和开发验证,确保输出满足输入要求(通过计算、观察测量、试验或其他手段对输出进行验证,记录验证结果和跟踪措施)

e.设计和开发确认(证实提高的产品能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使用要求能够是实际的也能够是模拟的,记录确认结果和跟踪措施)

f.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确定必要性和可行性,表明更改原因、内容及对产品的影响,必要时应对更改进行验证和确认,经授权人批准,记录更改评审记录和跟踪措施)

2.企业创新管理

a.新技术、新产品、新设计、新工艺的研究和应用

b.产品技术鉴定中的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审核——性能质量、文件资料、工厂条件

鉴定时的技术文件——产品技术鉴定大纲、产品标准、试制总结、设计总结、质量分析报告、用户意见或现场使用运行报告,标准化审查报告,产品技术鉴定程序。

程序——向主管部门报告鉴定工作准备情况,报送鉴定所需文件,经预审同意后正式鉴定)

c.技术革新,合理地建议,技术改进和科学技术的奖励

3

采购管理标准

1.采购过程

a.制订采购计划

b.选择合格供方的准则、程序和对供方的定期评价

c.订货方法、接收方法、付款方式、票据格式和办理办法

d.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置

2.采购信息

a.采购文件(名称、规格、质量要求、资格要求、验收要求及价格、数量、交期等)

b.适当时对供方的产品、程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