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1中华书局.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2089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1中华书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1中华书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1中华书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1中华书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1中华书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1中华书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1中华书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1中华书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1中华书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1中华书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1中华书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1中华书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1中华书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1中华书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1中华书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1中华书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1中华书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1中华书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1中华书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1中华书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1中华书局.docx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1中华书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1中华书局.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1中华书局.docx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1中华书局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第9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一文艺复兴

1.时间:

14——16世纪

2.爆发地:

意大利--扩展到西欧各国。

3、中心思潮:

人文主义

4、实质:

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文化运动。

5、代表人物国别主要作品及其成就

但丁:

意大利人,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

代表作:

长诗《神曲》

达•芬奇:

意大利著名的画家。

代表作:

创作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6.文艺复兴的意义:

文艺复兴促使欧洲人逐步从以基督教神学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体现了人性的觉醒。

它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开辟了道路,是资本主义时代到来前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近代欧洲的第一道曙光。

二、新航路的开辟

1、主要原因: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货币需求的增长,黄金越来越成为西欧各国商人和封建主狂热追求的对象。

但东方的贸易却操纵在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手中。

2、客观条件:

航海技术的进步、罗盘针的普遍应用和地圆学说的广泛传播

3、开辟的过程

①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到达美洲

②葡萄牙人达.伽马绕过非洲的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

③葡萄牙人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也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

4.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创举,它打破了人类相对隔绝的状态,使世界逐渐连为一体。

它还揭开了近代欧洲对外殖民扩张和掠夺的序幕,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10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时间:

1640-1688年(近半个世纪)

2、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3、领导人:

以克伦威尔为代表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

4、革命爆发的原因:

英国封建统治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3、过程:

(1)、导火线:

1639年,苏格兰爆发起义;

(2)、1640年,查理一世国王召集议会开会,议会要求限制王权,革命爆发;

(3)、查理一世挑起内战;

(4)、1649年1月处死国王,5月英国建立了共和国;

(5)、克伦威尔指挥军队;

(6)、1660年封建王朝复辟;

(7)、1688年国王的反动派发动政变,另立国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

资产阶级、新贵族统治确立。

4、结果:

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力法案》。

因此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统治在英国确立

5.《权利法案》

①时间:

1689②目的:

限制国王权力。

③机构:

议会

④内容:

法律由议会制定,国王必须按照议会的决议行使权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国王征税必须经议会批准,平时不得维持常备军等等。

⑤作用:

英国由此逐步确立起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成为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是人类社会从封建主义走向资本主义的一次重要革命。

它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使英国在近代世界的崛起和强大成为可能,同时也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11课美国独立战争

一.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发展

1.17世纪初,英国开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进行殖民,到独立战争爆发前,英国在北美共建立了13个殖民地。

2.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移民主要是英国人、北爱尔兰人、法国人、德意志人和荷兰人。

也有从非洲贩卖来的黑人奴隶。

二.美国独立战争

1.原因:

(1)英国为使北美殖民地成为它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竭力限制殖民地工业发展和对外贸易。

(2)殖民地人民强烈不满,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3)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原因)

2、性质:

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3.时间:

1775年—1783年

4.开始标志:

莱克星顿枪声

5.导火线:

波士顿倾茶事件

6.领导者:

北方的工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的种植园主

7.结束标志:

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8.战争的经过:

①开始的标志:

1775年4月19日,莱克星顿枪声

②建军:

组建大陆军,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③独立:

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

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7月4日为美国独立日)

④转折:

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⑤结束:

1781年10月19日,英军退出约克镇,美国独立战争基本结束。

1783年,英美两国在巴黎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标志着独立战争结束。

9.结果:

建立了联邦制资本主义国家

10.历史意义:

国内:

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际:

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为拉丁美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树立了榜样。

三.波士顿倾茶事件莱克星顿枪声《独立宣言》《1787年合众国宪法》

1.波士顿倾茶事件:

为反对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北美倾销茶叶,1773年12月16日夜晚,北美的波士顿居民登上茶船,将价值数万英镑的茶叶抛入大海,这就是“波士顿倾茶事件”。

2.莱克星顿枪声:

1775年4月19日,一支英军前往康科德搜查民兵秘密军火库,在莱克星顿遭到北美民兵的伏击,双方交火。

莱克星顿枪声拉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

3.《独立宣言》:

1975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

《独立宣言》庄严宣告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生命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

宣言列举了英国政府压迫和剥削北美殖民地的种种暴行,正式宣布解除与英国的一切隶属关系,宣布独立。

《独立宣言》是美国人民独立战争的纲领,成为激励北美人民为实现独立目标而英勇战斗的一面旗帜。

4.《1787年合众国宪法》:

为解决独立后的政治、经济问题,美国各州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并通过《1787年合众国宪法》。

该宪法规定,美国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联邦国家。

1788年宪法正式生效。

,华盛顿被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1787年合众国宪法》使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的统一国家,它对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巩固资产阶级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第12课法国大革命.

1、革命爆发的原因:

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封建专制的矛盾;社会等级森严,第三等级与特权等级的对立。

2、过程:

(1)导火线:

1789年5月5日,三级会议在凡尔赛宫召开。

(2)开始的标志: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3)革命纲领:

1789年颁布《人权宣言》,该宣言强调人权、法治和不可侵犯的私有财产权,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4)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度,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5)雅各宾派专政,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3、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起军事独裁的政权;1804年建立法兰西帝国――历史上称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

在位期间,拿破仑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制定新宪法,并制定法典;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乘胜扩大了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

拿破仑的对外侵略战争激起了各地的民族反抗运动。

而封锁欧洲大陆与英国的联系,则破坏了本国的经济。

4.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惨遭失败。

英国组织了第六次反法同盟,法国大败。

1814年,拿破仑被迫退位。

1815年,返回法国,重登王位。

在第七次反法大同盟的大军面前,被迫再次退位。

★填表

起讫时间

重要人物

颁布的重要文献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1688

克伦威尔

《权利法案》

美国独立战争

1775-1783

华盛顿

《独立宣言》

法国大革命

1789-1815

拿破仑

《人权宣言》《法典》

 

第13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1.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2.开始标志:

手摇纺纱机“珍妮机”的发明。

3.开始地点:

英国。

最早出现的工业部门是棉纺织业。

4.重大发明:

(1)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纺纱机——“珍妮机”,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

1768年,钟表匠阿克莱特制造出水力纺纱机。

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了骡机。

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

(2)1782年,英国的仪器修理工瓦特研制成了蒸汽机。

不久,棉纺织厂开始广泛使用蒸汽机作动力。

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使用,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人类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

(3)1814年,英国煤矿工人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蒸汽机车(即火车机车)。

火车出现后,英国掀起了兴办铁路交通事业的高潮。

到19世纪70年代,英国的铁路网基本建成了。

(4)汽船:

美国人富尔顿制造。

5.工业革命完成:

19世纪上半期。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新的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诞生了。

用机器制造机器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6、工业革命的扩展和影响:

从19世纪初起,工业革命逐渐从英国向法、德、

美等国扩展。

它极大地促进了这些国家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生活的中心由农业

和农村向着工业和城市的方向转变。

工业革命后,产生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

大对立的阶级。

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无产阶级开始了自觉地反对资产阶斗争。

第14课资本主义的殖民掠夺与扩张

1.“三角贸易”:

(1)背景:

美洲印第安人人口锐减,美洲种植园经济和金银矿的开采急需劳动力。

(2)线路:

贩奴者从欧洲乘船出发到非洲,俘获黑人运往美洲出卖,然后把收购的工业原料和贵重金属运回欧洲。

(3)时间:

延续了几个世纪之久。

(4)影响:

“三角贸易”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形式之一,延续了几个世纪之久。

它给非洲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却让奴隶贩子发了大财

2、最早进行奴隶贸易的国家是葡萄牙。

随后,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国家相继加入。

但17世纪后期英国成为经营这种贸易的主要国家。

3.英国殖民者对印度的掠夺:

首先,1600年,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开始侵入印度。

占领印度领土,通过沿海商站进行不等价贸易,武装劫掠。

其次征收高额地税。

同时英国殖民者还向印度倾销商品。

4.英国殖民者对印度的掠夺的影响:

英国殖民者对印度的掠夺一方面为英国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也必然激起印度人民的强烈反抗。

5.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美国独立后,拉丁美洲人民率先树起了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旗帜。

1790年,海地人民发动起义,赶走法国殖民者,于1804年建立共和国。

到1826年,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崩溃了。

在这场独立运动中,南美北部的领导者玻利瓦尔功勋卓著,被授予“解放者”的光荣称号。

(2)1857年5月,印度士兵不堪宗教侮辱,率先起义,占领德里。

英国殖民者反扑,在保卫战中,章西女王壮烈牺牲。

1859年末,起义的烈火被扑灭。

第15课美国内战

1、根本原因:

美国独立后,北方发展起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南方则盛行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南北两种经济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2.矛盾焦点问题:

奴隶制的存废成为双方矛盾的焦点

3、导火索:

1860年11月,主张逐渐废除奴隶制的林肯当选为总统,南方各邦觉得无望,纷纷推出联邦,这成为美国内战爆发的导火索。

4、过程(1861-1865):

①开始标志:

1861年,南方先后有11个蓄奴州宣布脱离联邦。

接着,南方军队发生叛乱,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

②扭转战局:

1862年6月林肯颁布《宅地法》:

《宅地法》极大地鼓舞了联邦军队中广大士兵的战斗热情。

1862年9月,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颁布《宅地法》,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林肯政府所采取的这些措施,,调动了广大农民、黑人参军作战的积极性,大大增加了北方军队的战斗力,确保了北方最终取得胜利。

③结束:

(1864年底,林肯再次当选为总统)。

1865年,南方投降,内战结束。

5.《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内容及意义:

内容:

宣布从1863年1月1日起,解放叛乱诸州的奴隶,并允许他们作为自由人参加联邦的军队。

意义:

宣言发表后,南方黑人成批逃亡,纷纷参加联邦的军队,这给北方带来了新的战斗力,使整个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

6、南北战争的根本目的:

维护联邦的统一(林肯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

7、性质:

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8、美国南北战争的意义:

经过南北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南北战争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到了经济发展落后的南部地区。

9、局限性:

种族歧视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

10、林肯的贡献:

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领导美国人民取得内战的胜利,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做出了重大贡献,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11、美国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个障碍(指黑人奴隶制度)

※比较美国历史上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相同点:

①都是通过战争方式来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②革命中,资产阶级都起了领导作用,人民群众都起了推动作用。

③都颁布了激发革命积极性的文献。

第一次颁布的是《独立宣

言》;第二次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

④都是加速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不同点:

①第一次是民族解放战争,是要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

立,是在英国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民族矛盾激化的情况下

开始的;第二次是南北战争,是要取消黑人奴隶制度,是在北方

资本主义经济与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开始

的。

②第一次的胜利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对以后欧洲和

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第二次的胜利扫清了资本主义

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美国独立战争和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什么障碍?

独立战争:

英国殖民统治。

内战:

黑人奴隶制度。

★美国独立战争和内战起到的共同作用:

1.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使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确立和巩固。

★美国独立战争和内战分别解决了什么问题?

独立战争:

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内战: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美国独立战争和内战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要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

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

1、俄国废除农奴制的背景:

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克里木战争引发沙皇专制政权危机

2、农奴制改革:

(1)时间和领导人物:

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2)目的:

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3)性质:

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内容: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家庭生活,农奴在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份地的大小由地主决定。

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当地的"村社"管理。

(5)局限性:

这次改革,名为“解放”农奴,实际上是对农奴的一次更大的掠夺。

改革后的农民大多不能独立经营,只能向地主租地。

他们继续承担着繁重的封建义务,人身自由也受到很大限制。

3.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1)俄国的农奴制改革还是使广大农民摆脱了法律意义上的农奴依附地位,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也扩大了资本主义市场,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这次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3)俄国在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的情况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

一.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19世纪中期,日本仍处于德川幕府的统治之下,幕府将军大权独揽,天皇形同虚设。

幕府对地方藩国拥有最高统治权,但各藩在其领地之内都享有年贡征收权和行政权、司法权,有自己的武装,实际是独立的。

统治阶级实行残酷的剥削政策,下层民众不堪剥削,连连暴动,严重威胁幕府的统治。

同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渐兴起,腐蚀着封建制度的肌体。

幕府为延续它的统治,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在思想上幕府末年兰学盛行。

一些兰学家提出了实行民主平等,仿效西方以改革日本和富国强兵等主张,为维新运动做了舆论的准备。

二.武装倒幕:

倒幕派以维护天皇权威为名,展开武装斗争。

1867年幕府被迫将政权交给天皇,却保留了兵权和领地。

1868年,幕府军队向京都进发,准备推翻天皇政府。

倒幕派在京都南面的鸟语、伏见打败幕府军,幕府的统治被推翻。

三.明治维新:

1.背景:

(1)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

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利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2)外国势力的渗透,激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幕府的统治岌岌可危。

(3)思想上,幕府末年,兰学盛行。

(4)倒幕武装的成功。

2.时间:

1868年

3主要人物:

明治天皇

4.内容:

(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废除藩制,剥夺藩主对土地和人民的领导权。

将全国划分为府和县,由中央统一任命府县知事。

(作用:

使日本成为政治上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这有利于日本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2)经济方面,“殖产兴业”。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兴办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土地所有者需向政府缴纳货币地税。

(作用:

明治政府因收地税而充实的国库资金,成了日本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

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思想风尚以至于生活方式.(作用:

促进了日本社会风气的变革。

(4)军事方面,“富国强兵”。

废除武士垄断军职的特权,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常备军和警察制度。

用“武士道”精神灌输日本军人,使其成为日本对外扩张的工具。

4.明治维新的总目标:

富国强兵。

5.明治维新的影响(或意义):

明治维新是近代亚洲国家工业化的一次成功尝试,使日本逐步由封建主义转变到资本主义社会。

它不但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命运,而且成为亚洲强国,一步步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不过,这次改革也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有待于逐步消除。

6.日本的对外政策变化:

闭关锁国----对外开放----对外扩张。

★明治维新的名词解释:

1868年,日本天皇改年号为明治,开始推行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对比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

1.都是在国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2.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改革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改革成为两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4.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5.改革后实力增强,开始对外扩张。

★19世纪中期,美、日、俄面临的社会问题是什么?

各自通过什么途径解决?

面临的主要问题:

美国——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日本——幕府统治危机;俄国——农奴制危机。

解决途径:

(1)美国通过1861年—1865年的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2)日本经过武装倒幕斗争,建立了明治天皇政府,并于1868年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

(3)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实行了废除农奴制的资产阶级改革。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宪章运动和早期无产阶级的斗争:

1.1836年,伦敦的工人组织起来,创立了“伦敦工人协会”。

次年该协会起草了《人民宪章》。

它是一个关于争取普选权的纲领性文件。

此后,英国工人为了实现《人民宪章》中的目标,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运动,这场运动被称为宪章运动。

宪章运动先后有三个高潮,到1848年,宪章运动以失败告终。

2.宪章运动的性质:

是英国无产阶级的第一次独立政治斗争。

3.宪章运动的意义:

是英国无产阶级的第一次独立政治斗争,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

4.宪章运动的失败教训:

早期无产阶级斗争的失败说明,创建一种科学的理论用于指导工人运动,已经成为无产阶级和历史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运动

1.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会,在革命的实践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2.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通信委员会。

重视对“正义者同盟”的教育改造,使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3.1847年,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建议,“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诞生了。

4.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

三.《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宣言指出,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夺取政权,才能实现完全的解放。

它还表达了必胜的信念,号召: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四.《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的意义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它给全世界无产者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和共同的战斗纲领,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五、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

上述材料发表于何时?

是谁起草的?

它是哪一组织的纲领?

该组织的性质是什么?

材料中的“锁链”指的是什么?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的历史意义?

发表于1848年。

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

它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

该组织的性质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材料中的“锁链”指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和压迫。

第19课巴黎公社

一.巴黎公社的建立

1.背景:

(1)1870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巴黎城下。

1870年9月4日巴黎人民掀起革命。

资产阶级窃取革命果实,组建了“国防政府”。

(2)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

(3)1871年3月18日,政府军队开进巴黎市民武装——国民自卫军的蒙马特尔高地,企图拖走大炮,人民群众夺回大炮,揭开了巴黎无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当天下午,国民自卫军和革命群众占领了巴黎。

2.成立:

1871年3月28日,在巴黎的市政厅广场上举行了巴黎公社成立大会。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诞生了。

二.巴黎公社成立后采取的一系列革命政策:

其中主要的有,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解散旧军队,以国民自卫军取而代之;没收逃亡资本家的企业,交给工人管理;颁布一系列保护工人利益的法令;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规定公社委员的薪金不得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等等。

三.“五月流血周”(1871年5月21日—28日)

1.1871年5月21日,凡尔赛反动武装闯入巴黎市区。

保卫巴黎公社的战斗,即“五月流血周”开始了。

2.1871年5月22日,德国军队封锁了巴黎的东部和东北部,巴黎人民腹部受敌。

3.1871年5月23日,公社最重要的战略据点蒙马特尔高地失守。

24日,敌人占领了公社所在地市政厅。

27日,200多名公社战士退守拉雪兹神甫公墓并被害。

28日,巴黎全城沦陷,巴黎公社被敌人扼杀在血泊里。

四.《国际歌》的诞生

作词:

诗人鲍狄埃写的战斗诗篇——《国际》,表达了共产主义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

作曲:

工人作曲家狄盖特谱曲。

即《国际歌》,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

第20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

1、条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

2、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

3、标志:

电力的广泛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

4、主要成果:

⑴.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⑵.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⑶.不久人们发明了电动机。

随后,电灯、电话、电车等电器纷纷出现。

⑷.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又一重大成就。

⑸.1885年,德国工程师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⑹.1903年12月17日,美国的莱特兄弟设计制造的“飞行者”号试飞成功。

⑺.使用内燃机的火车机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