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情学情分析测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2254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情学情分析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情学情分析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情学情分析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情学情分析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情学情分析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情学情分析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情学情分析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情学情分析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情学情分析测试题.docx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情学情分析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情学情分析测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情学情分析测试题.docx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情学情分析测试题

第三单元教情学情分析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

1.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等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A阻断了各文明之间的往来

B给本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C既伴随着暴力、奴役与压迫,又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D摧残了文化,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为以后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文字是()

A.埃及象形文字B.中国甲骨文C.西亚楔形文字  D.希腊字母

3.世界三大宗教中终,起源最早的是(  )

A道教   B佛教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4.下列著作中,能够帮助欧洲人了解东方国家的富庶和繁华的是(  )

A《大唐西域记》 B《马可.波罗行记》C《天方夜谭》D《荷马史诗》

5.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从分散隔绝走向整体融合的。

以下属于人类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的又有(  )(1)专制集权(2)和平交往(3)暴力冲突(4)民主政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6.《谟拉比法典》是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玩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用下列哪一种文字书写的(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C甲骨文    D拉丁字母

7.2009年5月9日 ,扶风县法门寺举行了隆重的佛指舍利安奉大典,世界唯一的释迦穆尼真身指骨舍利,被永久供奉在刚刚落成的高达148米的合十舍利塔地下党“大金塔”中,这里以成为世界亿万佛教信众心中的圣地。

佛教的起源地是(  )

A耶路撒冷    B古希腊C古印度     D麦加

8.阿拉伯人信仰的宗教主要是(   )   

A佛教    B道教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9.阿基米德是下列哪国的科学家(   )

A古罗马B古埃及C古中国D古希腊

10.始建于12世纪的巴黎圣母院是一座()

A佛教寺院B伊斯兰教寺院C犹太教堂D天主教堂

11.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用到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的广泛运用也直接促进了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

对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①印度人②中国人③阿拉伯人④希腊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12.代世界各大洲.各民族和各地区之间的交往主要是通过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的形式实现的。

下列哪一个选项体现的交往形式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

A希波战争B亚历山大东征C罗马帝国的扩张D马可.波罗来华

13.奥运会马拉松长跑项目,与什么事件有关:

A、布匿战争 B、希波战争 C、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D、罗马帝国扩张

14.“救世主”耶上稣诞生时,正是我国的______时期。

A、秦朝B、西汉C、东汉D、三国

15“阿拉伯数字”写法与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是在:

A、12世纪初B、14世纪C、15世纪D、16世纪

16.下列属于伊斯兰教建筑的是()

A巴黎圣母院B麦加大清真寺C印度佛塔D帕特农神庙

17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的书籍是:

A、《医学集成》B、《徐霞客游记》C、《医典》D、《马可·波罗行记》

18按其溯源,我们现在所用的汉语拼音,应属于下列哪种文字:

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腓尼基文字D、甲骨文

19、我们现在通行的公元纪年的第一年从哪一年开始:

A、“耶稣出生”之年B、“释迦牟尼出生”之年

C、伊斯兰教元年D、“耶稣遇难”之年

20.“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这句名言出自

A、阿基米德B、荷马C、索福克勒斯D、亚里士多德

21.2008年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它的发源地在:

A、古代希腊B、古代埃及C、古代两河流域D、古代中国

22.作为东西方交流的使者,他在中国元朝生活了17年,反映他的经历和见闻的著作曾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这部著作是()

A《马可.波罗行记》B《天方夜谭》

C《奥德赛》D《大唐西域记》

23.楔形文字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它的创造者是()

A古埃及人B苏美尔人

C古印度人D古罗马人

24.同学们都知道《辛巴达航海旅行记》《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脍人口

的故事,他们均出自一部民间故事集。

这部故事集是()

A《一千零一夜》B《伊利亚特》C《俄底浦斯王》D《奥德赛》

25.“彻底消除和根绝欲望后,生老病死.悲伤.哀痛.苦难.不幸和绝望就一扫而光,该教义出自()

A基督教教义B伊斯兰教教义C佛教教义D道教教义

二.非选择题(50分)

1.阅读材料:

材料一:

现在君临之大汗,名称忽必烈汗,今特述其伟业,及其朝廷一切可以注意之事实,并其如何保持土地、治理人民之方法。

——《马可·波罗行纪》

材料二:

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屋地铺金砖,以代石板

——《马可·波罗行纪》

请回答:

①材料一中的“忽必烈”是谁?

(2分)

②材料二中关于日本的描写是否属实?

(1分)

③简述《马可·波罗行纪》一书的内容,并指出本书的作用。

(8分)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公元前1世纪,欧洲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曾身穿一身丝袍出现在罗马大剧院,轰动一时。

后来,身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

材料2:

166年,罗马皇帝的使节在越南日南登陆后,前往洛阳进谒汉桓帝,随身带有象牙、犀角、玳瑁等珍贵礼品。

这样,中国与罗马两国“始乃一通焉”。

请回答:

①公元前1世纪,中国正处于什么时代?

 ②当时恺撒为什么能穿上一身中国的“丝袍”?

③166年,中国处于哪个朝代?

当时我国称罗马帝国为什么?

 ④这两段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3.阅读下来材料,回答问题:

我的生命是不能贱卖的,我宁可战斗而死去,不要走上不光荣的结局,让显赫的功勋传到来世。

①上述材料出自什么地方的哪一部著作?

②这部著作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③这部著作有什么重要意义?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材料2:

“救世主”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材料3:

号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说自己是“真主”的使者。

请回答:

①上述三则材料的观点分别属于哪种宗教?

 

②对阿拉伯半岛起促进作用的是什么宗教?

③4世纪时,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的是什么宗教?

5.阅读古罗马谚语,回答问题

“身在罗马,就做罗马人”。

英语意思是:

WheninRome,doastheRomansd

“条条大路通罗马。

”英语意思是:

AllroadsleadtoRome.

请回答:

①这两句谚语反映了罗马哪个时期的历史状况?

这一时期有何特征?

 

②古代罗马经历了哪几个历史时期?

每个历史时期开始的时间分别在什么时候?

 

③第一句谚语反映了当时罗马人的一种心情?

第二句谚语对今天的你有什么启示?

 6.材料一: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死后进入“极乐世界”。

材料二:

基督教中耶稣教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请回答:

①材料一佛教所宣扬的“众生平等”是不是真正的平等?

请说明理由。

 ②材料一佛教的教义你认为对印度种姓制度中的哪一个等级最为有利?

试说明理由。

 7.读右图,回答问题

①右图中的符号是什么?

是什么人发明的?

②它何时被什么人传到欧洲?

何时它的写法与现在基本一致?

③如果没有上述这些数字,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表示1~10这十个数字?

④想一想,这种符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选择题1.C2.A3.B4.B5.B6.B7.C8.C9.D10.D11.B12D13.B14.B15.D16.B17.D18.C19.A20.A21.A22.A23.B24.A25.C

二.非选择题

1.阅读材料:

答:

①元世祖。

中国元朝的第一个皇帝②不属实③书中记述了马可·波罗东方经历和见闻。

《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后来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因而对后来新航路的开辟起到了强烈的刺激作用;十四五世纪欧洲地理学家在绘制早期世界地图时,有的还参考这本书。

2.①西汉。

②中国的丝和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方,恺撒穿的“丝袍”就是这样得到的。

③东汉。

大秦。

④这两段材料反映了中国与罗马的友好往来,尤其是罗马帝国在其繁荣时期,与外部有和平的交往。

中国的丝绸在罗马深受欢迎。

3.①古希腊《荷马史诗》②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盲诗人荷马加工整理而成的。

③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4.①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②伊斯兰教。

③基督教。

5.①罗马帝国最初两百年间的历史状况。

帝国境内局势安定,经济繁荣。

②罗马共和国时期,前509年;罗马帝国时期,前27年。

③第一句谚语反映了当时罗马人以做罗马人为荣的一种自豪的心态;第二句谚语,每个人成功的道路不是惟一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学习知识要学会全面的学习,学会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等。

6.①不是,这种平等仅仅是灵魂上的平等,佛教并不反对奴隶制度。

②刹帝利,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不反对奴隶制度,要求人们忍耐顺从。

7.①阿拉伯数字古印度人②12世纪阿拉伯人16世纪③结绳记事;用汉字“一、二、三”来表示。

用“onetwothreefour”来表示。

④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使世界有了统一的计数法,推动了各地区各民族的进一步交流和交往;它还推动了数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