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2339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历史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同步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一、选择题

1.“每一县或一州,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三,贾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烟者十之八,仕之食烟者过半。

”“十室之邑,必有烟馆。

”这说明清朝

A.吸食鸦片现象普遍

B军民体质下降

C.林则徐禁烟无成效

D.白银大量外流

2.正在热映的《湄公河行动》是博纳影业集团出品的警匪动作电影。

该片根据湄公河惨案改编,讲述了一支行动小组为解开中国商船船员遇难所隐藏的阴谋,最终揪出毒品贸易幕后黑手诺卡的故事。

170多年前,一位民族英雄在广州已经用行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勇气,他就是

A.关天培

B.林则徐

C.魏 源

D.郑 和

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

4.1839年,英国驻广州商务监督给首相发出密件,建议向清廷、发出通牒,要求其割让一个岛屿给英王陛下,后来英国通过鸦片战争达到了该目的,这个“岛屿”是

A.香港岛

B.辽东半岛

C.台湾岛

D.澎湖列岛

5.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该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最北边的是

A厦门

B.福州

C.上海

D.广州

6.近代史上,中国的国都北京数次遭到外国军队入侵。

其中首次入侵北京的是

A.八国联军

B.英法联军

C.英国军队

D.日本军队

7.如图是法国作家布立赛写的历史著作。

与封面上提到的“大劫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

8.“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

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

等着接他在树国).站在树上的伙伴摇撼来的果子。

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山来调停。

当时还有一个国家和美国想法类似,你知道它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9.一次校内历史知识竞赛的活动中,主持人提示关键词,由参典选手给出答案。

这几个关键词是,“永安建制”“天京事变”“陈秀成”。

该人物是

A洪秀全

B.杨秀清

C.石达开

D.李秀成

10.太平天国农民运动遇到中国历史上任何衣民起义不曾遇到的新情况,这就是

A.清军同地主武装联合镇压

B.内部变乱削弱了实力

C.敌人长期围困封锁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11.李大钊说:

“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话的意思是太平天国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群众

D.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12.太平天国运动中,列强成立“洋枪队”,与清政府共同镇压太平军,这说明

A.太平军已经攻陷北京城

B.清军已经失去抵抗能力

C.外国势力已经全面侵华

D.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13.张老师在给八年级(3)班的同学们上《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制作了下图。

此图不能说明

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B.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西方列强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

D.鸦片战争激起太平天国运动

14.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当时整个世界发展大趋势的结果。

当时的西方列强主要想通过战争

A.提升生产技术

B.推动世界进步

C.强化军队实力

D.扩大海外市场

15.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次战争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B.两次战争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C.两次战争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D.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只有英国

16.俄国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回顾历史,规定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中国领土割让给俄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C.中俄《改订条约》  

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17.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说:

“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措施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到来了。

可是它并不是维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20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这表明,英国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用武力维护中英之间的正当贸易

B.打破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

C.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以倾销商品

D.抵制中国的禁烟活动

18.八年级的同学要举行《林则徐生平事迹与禁毒展览》的活动,与该展览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火烧圆明园

B.虎门销烟

C.天京事变

D.金田起义

19.“(虎门销烟)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

这是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

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

要狠狠地教训它!

”英国在“教训”了这个“国家”后获得的特权是

A.准许设厂

B.协定关税

C.驻兵使馆

D.割占台湾

20.马克思说:

“资本主义的发展,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入文明的漩涡里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鸦片战争

A.加重了中国的负担

B.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C.便利了英国倾销商品

D.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英国人克服了这些困难,逼近镇江城的时候,才充分认识到:

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决不缺乏勇敢和锐气。

这些驻防旗兵总共只有一千五百人,但却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恩格斯(英人对华的新远征》

材料二、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成,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1)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赞扬了驻防旗兵的什么精神?

他认为中国军队所进行的抵抗具有什么性质?

 

(2)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主要是由中国皇帝所实行的哪一政策造成的?

这种状态是怎样被打破的?

 

(3)结合当时的世界发展形势,说明马克思这句话中的新鲜空气比喻的是什么?

隔绝状态被打破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2.鸦片战争是清政府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次较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诵读诗歌认知“毒”害】

材料一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烧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鸦片输入给中国造成的主要危害。

 

【虎门销烟功过谁与】

材料二甲: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斗争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是伟大的爱国者。

乙:

林则徐的禁烟引发了鸦片战争,林则徐应该对战争负全部责任。

(2)材料二是关于林则徐的不同评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鸦片战争惊醒中华】

材料三、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

鸦片战争再研究》中提到,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伴随着时光流道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近代化一日来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少。

(3)材料三中茅海建为何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

 

23.太平天国运动严重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对中国近代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两广地区发生水灾、早灾、出灾,百姓无以为生,纷纷起来反抗。

洪秀全利用宗教组织宣传发动民众,响应甚众,于1851年1月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

材料二、1853年冬,太平天国天颁布了革命纲领(如右图),宣布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社会,规定粮食、钱财等一切物资都要上交圣库,民众不得自行支配。

材料三、太平天国虽以平等为号召,但实际上等级森严。

洪秀全大肆分封洪姓族人,其他将领纷纷攀比,也要求封王。

太平天国后期甚至不惜大规模甩卖王爵封号,总共封了2700多位“王”。

由于封王建制无法解决内部纷争,最终引发领导集团内讧。

(1)材料一中“宗教组织”指的是什么组织?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金田起义的原因。

 

(2)材料二中太平天国革命纲领体现了怎样的思想?

对此你有何看法?

 

(3)材料三领导集团内讧产生怎样的后果?

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回答,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恩格斯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曾说:

“英国政府的海盗政策已引起了一切中国人反对一切外国人的普遍起义,并使这一起义带有绝灭战的性质……虽然你可以说,这个战争带有这个民族的一切傲慢的偏见、蠢笨的行动、饱学的愚昧和迂腐的蛮气,可是它终究是人民战争。

而对于起义民族在人民战争中所采取的手段,不应当根据公认的正规作战方法或者任何别的抽象标准来衡量,而应当根据这个起义民族所已达到的文明程度来衡量。

材料三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

鸦片战争则不然。

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

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鸦片战争再研究》

(1)图一中“沉迷的帝国”和“堕落的帝国”分别指哪个国家?

导致该帝国沉迷的根源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你如何理解?

材料三认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4)你认为要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地群众“合到金田,恭祝万寿起义……闰八月初一日,入永安州”。

材料二 “癸丑二月,天兵到南京,由仪风门攻入,不半月而平定……”

材料三 “丙辰年破东门向荣。

是年七月,东王升天,北王亦丧。

丁巳,翼王远征。

”    ——《洪仁玕自述》

(1)材料一中的“万寿起义”指的是什么事件?

它发生在哪一年?

“入永安州”后,进行了怎样的安排?

这一安排有何意义?

 

(2)材料三所说的“东王升天,北王亦丧”“翼王远征”反映了哪一事件?

这一事件有何影响?

 

(3)在这一起义过程中,颁布了两部纲领性文件,请列出。

 

(4)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这次起义。

 

参考答案:

1.A 2.B 3.A 4.A 5.C 6.B 7.B  8.D 9.A 10.D

11.D 12.D 13.D14.D 15.D 16.A 17.C 18.B 19.B 20.D

21.

(1)抗击英国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强烈的爱国精神。

反侵略性或正义性。

(2)闭关锁国。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3)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答出工业革命和先进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任意两点也可)。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2

(1)鸦片输入,使大量白银外流,加剧了中国的贫弱;同时,鸦片还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

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2)我认为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理由: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市场,林则徐虎门销烟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即使没有林则徐禁烟,他们也会寻找其他借口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3)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3

(1)拜上帝会。

原因:

清王朝的封建剥削和压迫.阶级矛盾激化;清政府把军费开支及赔款转嫁到百姓身上,致使农民负担进一步加重;列强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灾难;又值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等要素。

(2)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看法《天朝田亩制度》第一次具体鲜明地表达了广大贫苦农民要求摆脱封建剥削和压迫,废除封建十地制度的强烈愿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所以具有一定的革命性。

但这种绝对平均主义思想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也并没有真正执行。

(3)领导集团内讧使太平天国迅速走向衰落。

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领导集团内讧;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等原因

24.

(1)英国;中国。

根源:

工业革命后,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

(2)腐朽的封建主义难以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实现近代化。

(4)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实现国家独立。

25.

(1)事件:

金田起义。

时间:

1851年。

安排:

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

意义: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2)天京事变。

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3)《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4)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