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提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9163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提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提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提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提纲.docx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提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提纲.docx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提纲

第一单元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

第一课战后世界新格局

“两级”与“冷战”

西欧:

普遍衰落

二战后各国力量对比美国:

世界头号强国

苏联:

军事上唯一可与美国抗衡国

一、雅尔塔协定(1945年2月)——对战后世界新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1.对德国法西斯的处理(苏、美、法、英)

2.建立联合国(苏、美、英、法、中)

3.欧洲战事结束后三个月苏联即向日本宣战

二、两极

(一)原因

1.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2.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推动下,苏联的国际威望有了很大提高,一批人民民主国家也相继诞生;

3.为了推行称霸全球的战略,美国放弃了战时与苏联的同盟,转而反苏、反共

(二)北约与华约的建立

1.北约:

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针对苏联的军事集团,北约(与苏联、东欧对抗;进一步控制西欧)

2.华约:

1955年,苏联和7个东欧国家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建立抗衡北约的军事集团,华约(与美国、西欧抗衡;进一步控制东欧)

3.冷战

美国在二战中大发战争财,在战后军事、经济实力大增,称霸世界

(一)原因美国的野心再到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遏制

二战结束,战争的痛使人们不愿轻易发动战争

(二)实质:

帝国主义遏制社会主义

(三)序幕:

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的“铁幕演说”

4.美苏争霸

●50~60年代:

即缓和又紧张,美国更胜一筹

●60~70年代:

苏联处于攻势,美国专攻为守

●70~80年代:

美国开始强硬,苏联全面收缩

5.冷战表现

(一)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的形成;

(二)修筑柏林墙(三)美苏军备竞赛;

(四)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8月~10月28日);(五)美国侵越战争(上世纪50年代)

 

殖民体系的瓦解与各国现代化追求

亚洲民族独立(印度——最大殖民地独立)

一、殖民体系的瓦解非洲民族独立(1960年,17个非洲国家独立的“非洲独立年)

亚非拉政治崛起*

(*亚非会议:

独立后的非洲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地区重大问题的国际会议;周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后延伸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发达国家:

第三次科技革命

各国现代化追求

发展中国家:

追求平等新秩序【1964第一届联合国贸易会议,77个发展中国家(后发展至一把多个)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1974年正式通过)要求改变不平等国际经济秩序】

 

第二课共和国风雨历程

巩固新生政权

一、问题

(一)全面解放中国仍未完成

(二)全国经济凋散

(三)国民党残余武装;各地土匪武装

(四)国外敌对势力

二、抗美援朝

(一)背景

1.美国轰炸中国东北——严重威胁中国领土安全

2.美国阻挠中国解放台湾——干涉中国内政

3.仰止美国士气——改善外部环境

(二)战争进程

1.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2.进攻阶段:

五战五捷,将美国侵略军打退至三八线

3.相持阶段:

边打边谈,上甘岭战役

4.结束战争:

在板门店签订协议

(三)意义:

巩固了新生政权

三、镇压反革命

四、和平解放西藏(中国大陆地区全部解放)

五、建立各级人民政府,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六、土地改革(1952年底完成,机枪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

进入社会主义

一、三大改造

(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全行业公私合营)

二、“一五”计划(1953年开始执行,1957年超额完成)

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失误与挫折

大跃进运动

三大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

一、大跃进(1958年)

(一)特点1.农业上——浮夸风、共产风;2.工业上——高指标、瞎指挥(全民炼钢)

(三)严重后果1.环境:

滥伐树木,水土流失,生态平衡遭到破坏;造成严重环境影响;

2.经济:

打乱国民经济秩序,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3.思想:

造成人们急于求成、急躁冒进、浮躁,浮夸风、假话盛行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一)特点:

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二)原因: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和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制定;

2.我国对社会主义所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

(三)后果:

1.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2.损害农民利益经济发展遭到重大损失

三、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

(一)原因1.毛泽东过分严重地估计了我国的阶级斗争,采取了“大民主”的错误方法

2.党内对毛泽东个人崇拜现象过于严重

3.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所利用

(二)破坏1.红卫兵破四旧:

大破一切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2.大字报:

成为文革时期任意进行人身攻击、传播谣言、煽动闹事的重要工具

3.众多被诬为走资派和反动学术权威的专家及干部受到了游街示众、“喷气式”揪斗等使身心受到无法抹去的严重伤害

(三)严重后果1.政治:

长期动乱,民主和法治被肆意破坏,大批群受到迫害

2.经济:

经济生产大幅下降,国民经济遭到巨大伤害

3.思想:

文化事业遭到摧残,历史文化遗迹遭到破坏,国民素质下降,与发达国家差距更大

成长的骄傲——“两弹一星”精神永驻

1964年6月

中国首枚中近程地对地导弹试飞成功

1964年10月16日

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1966年

中国首枚装有核弹头的地对地导弹发射、爆炸

1967年

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

1970年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

●为两弹一星作出贡献的科学家:

两弹元勋邓稼先、钱三强、航天之父钱学森。

●3、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作、勇于攀登,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

核心:

科技创新。

一、原子弹成功的意义

(一)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和垄断,增强保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二)增强我国国防威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

二、我国对核武器的态度

(一)反对任何核武器的制造与扩散

(二)研制核武器已发展为目的,决不首先使用

第三课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改革开放的年代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

1978年12月18日~12月22日·北京

2.背景1)邓小平的老同志领导并支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3.会议主要内容1)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路线

2)把党和国家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3)邓小平成为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核心

4.意义:

1)中国中共伟大历史转折;2)中国从此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最明显特点:

改革开放

6.作为伟大转折的原因1)会议内容2)意义

二、农村改革

1.时间:

1919年·安徽凤阳小岗村

2.内容: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

3.1983年推行全国

4.作用1)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迅速发展

2)城市紧急体制改革也随之全面展开

5.两个伟大的改造1)家庭联产承包制;2)乡镇企业

三、我国对外开放

1.对外开放进程

(1)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

(2)1983年给海南岛实行经济特区某些政策,1988年海南省成立

(3)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宁波、温州)

(4)1985年开放长三角、珠三角、闽南三角区、环渤海地区

(5)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

(6)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

四、改革开放成就

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五、改革开放主要进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序幕)

●1982年中共十二大(全面展开改革步伐)

●1992年邓小平南方对话;中共十四大(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1997年中共十五大,经济体制改革新阶段

●2001年加入WTO

六、改革开放的意义

(1)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地发展。

(2)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3)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一、含义:

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二、意义1.为早日完成统一大业提供保障政策

2.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厂区稳定和繁荣

3.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出了新思路

三、历史意义1.洗雪百年耻辱;2.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大业;3.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四、港澳回归

1984年底,签署中英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1987年7月,签署中葡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五、港澳回归的意义:

(1)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中国人民洗雪百年国耻的盛事;

(2)也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3)证明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

(4)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民族精神,有利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六、台湾回归进行时

1.和平统一台湾的有利因素:

(1)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增强;

(2:

“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

(3)两岸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4)两岸沟通加强;

(5)国际上认可只有一个中国。

不利因素:

(和平统一台湾的阻力)

(1)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扰;

(2)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

 

独立自主和平共处

冷战格局的变化

背景

美对华政策—敌视

一、新的外交

1.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旧的屈辱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2.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3.坚定的站在社会主义国家一边,联合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二、外交成果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与苏联等26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197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结束两国长达20余年敌对

4.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5.目前为止,我过已同17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第四课时代主题与当代中国

冷战后的和平主题

一、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各国和苏联执政党丧失了政权,社会制度随之改变。

1.民主德国并入了联邦德国

2.南斯拉夫一分为五

3.捷克和斯洛伐克分立

4.苏联解体为15个独立国家

二、恐怖主义

领土、民族、宗教、资源等矛盾交织的产物

三、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的新表现

超级大国倚仗其经济、科技、军事优势,鼓吹“先发制人”和“预防性干预”

四、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南北关系与发展问题

1.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根本)

发展中国家原因2.历史上这些国家长期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历史)

3.一些国家长期战乱,不稳定局面以及外债负担

1.南南合作,南北对话

改变途径2.建立公平公正国际经济新秩序

3.维护稳定国际和平环境

新世纪的中国:

机遇与挑战

一、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原因

1.社会生产水平和人均生产总值比较低

2.科技水平、民族文化素质不高

3.社会主义具体制度不完善

二、机遇

1.在和平发展的进步潮流中,争取较长时间的国际和平环境是可能的

2.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突飞猛进,也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外部环境

三、挑战

1.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其实只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

2.经济、科技上同发达国家的差距给我们很大的压力

四、我国的小康状态——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稳的小康

五、改变

经济更加发达、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