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2366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工程测量学》设计指导书

 

〈供测绘工程专业使用〉

 

河南城建学院测绘工程教研室

2011年11月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工程测量学》是高等学校中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课。

根据我院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及该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在完成《工程测量学》理论学习后,必须进行为期二周的课程设计。

由于本学科是集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学科,理论教学必须与工程实践紧密相结合,因此《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将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进行设计,从而加深学生对工程测量学基本理论的理解,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是一次具体的、生动的、全面的、综合性的技术实践活动,在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方面,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尤其在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方面,是其它任何教学环节所不能代替的。

一、课程设计班级、时间、地点和指导教师

本次《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班级、时间、地点和指导教师如下:

班级:

0814081/2班,共119人;

时间:

本学期的14-15周(2011年11月28日--12月09日),总计2周;

地点:

本次课程设计计划在5#教学楼304、305教室、105、205机房和图书馆进行;

指导教师:

为保证课程设计的顺利进行,安排何保喜、郑崇启分别带队指导1、2班,另安排王晓静、梁玉保辅助指导设计工作。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是该课程理论学习后的一个学术性实践环节,是对课程理论的综合和补充,对加深课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具体的工程项目设计,熟悉工程测量方案编写的要求,独立进行工程测量技术方案和施工方案的设计;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和相关的施工设计规范设计要求,保证设计的施工控制网和施工测量方案满足精度要求,并力求做到经济合理。

三、课程设计的任务

(1)该课的课程设计安排在理论学习和综合性实习结束之后进行的;时间为二周。

(2)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本课程范围内的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课程理论的理解与应用。

(3)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本课程设计的全部内容。

四、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一)基本要求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遵守课程设计的具体项目的要求,独立完成设计内容,并上交设计报告。

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树立严谨、求实、勤奋、进取的良好学风。

课程设计前学生应认真复习教材有关内容和《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务必弄清基本概念和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及应注意的事项,以保证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二)具体设计项目及要求

1、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及桥台、桥墩放样方案设计

总体思路:

现有市区两座桥梁(其中一座为斜拉桥,另一座为拱桥)的施工图纸,其它未知,要求设计出施工控制网和桥墩、桥台及上部结构的施工放样方案。

1.1工程概况:

(1)工程地理位置。

(2)工程简介。

(3)已有测绘成果。

1.2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1)概述。

a.桥梁施工控制网建立的特点。

b.施工控制网精度的确定。

c.从桥墩定位的角度对施工控制网进行必要精度分析。

(2)平面控制方案。

a.点位布置方案。

b.控制网网形简介、对于特定的桥梁应选择什么样的网形、控制网布设方案及示意图。

(3)高程控制方案:

a.方法。

b.图形。

c.示意图。

1.3桥台、桥墩施工放样方案。

(1)施工放样方法简介

(2)特定桥梁的桥台、桥墩施工放样方案设计(优先考虑前方交会法)

1.4结论(对于这一工程的一些结论)。

2、变形监测方案设计

总体思路:

现有上述两座桥梁的施工图纸,其它未知,要求设计出斜拉桥主塔和拱桥主、副拱的水平位移观测、垂直位移观测和倾斜观测变形监测方案。

2.1概述:

(1)工程地理位置。

(2)工程简介。

(3)已有测绘成果。

(4)作业依据。

依据《工程测量规范》,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1993年8月1日实施。

2.2垂直位移观测方案设计:

(1)垂直位移监测网的建立。

(2)观测与计算方法。

(3)方案示意图。

2.3水平位移观测方案设计:

(1)水平位移监测网的建立。

(2)观测与计算方法。

(3)方案示意图。

2.4倾斜观测方案设计:

(1)倾斜观测方法简介。

(2)观测与计算方法。

(3)方案示意图。

2.5需上交的成果与资料:

3、隧道施工测量方案设计

总体思路:

某城市道路工程中,设计一隧道工程,现有该隧道工程的总平面图,其他资料未知,要求设计出该隧道工程的施工控制网及施工放样测量方案。

3.1工程概况:

(1)工程地理位置。

(2)工程简介。

(3)已有测绘成果。

3.2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1)概述。

隧道施工控制网建立的特点。

施工控制网精度的确定。

从施工放样的角度对施工控制网进行必要精度分析。

(2)平面控制方案。

点位布置方案。

控制网网形简介、对于隧道应选择什么样的网形、控制网布设方案及示意图。

(3)高程控制方案:

方法。

图形。

示意图。

3.3隧道施工放样方案。

(1)施工放样方法简介

(2)隧道施工放样方案设计(优先考虑导线测量、极坐标放样)

3.4结论(对于这一工程的一些结论)。

4、贯通误差预计

总体思路:

在上述3的基础上,要求在隧道相向掘进时,对贯通点K处的X方向和H方向上的贯通误差进行预计。

5、地下铁路施工测量方案设计

总体思路:

某城市地铁工程中,现有该工程一个标段的总平面图及施工图,其他资料未知,要求对该标段的施工控制网及施工放样测量方案进行设计。

5.1工程概况:

(1)工程地理位置。

(2)工程简介。

(3)已有测绘成果。

5.2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1)概述。

地下铁路施工控制网建立的特点。

施工控制网精度的确定。

从施工放样的角度对施工控制网进行必要精度分析。

(2)平面控制方案。

点位布置方案。

控制网网形简介、对于地下铁路应选择什么样的网形、控制网布设方案及示意图。

(3)高程控制方案:

高程控制方法。

高程控制图形。

高程控制示意图。

5.3地下铁路施工放样方案。

(1)施工放样方法简介

(2)地下铁路施工放样方案设计(优先考虑导线测量、极坐标放样)

5.4结论(对于这一工程的一些结论)。

6、火力发电厂施工测量方案变形监测设计

总体思路:

某火力发电厂工程,现有该工程的总平面图及施工图及其他有关资料,其他资料未知,要求对该标段的施工放样测量方案以及变形监测(侧重于沉降)方案进行设计。

6.1工程概况:

(1)工程地理位置。

(2)工程简介。

(3)已有测绘成果。

6.2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1)概述。

电厂施工控制网建立的特点。

施工控制网精度的确定。

从施工放样的角度对施工控制网进行必要精度分析。

(2)平面控制方案。

点位布置方案。

控制网网形简介、对于火力发电厂应选择什么样的网形、控制网布设方案及示意图。

(3)高程控制方案:

高程控制方法。

高程控制图形。

高程控制示意图。

6.3火力发电厂施工放样方案。

(1)施工放样方法简介

(2)火力发电厂施工放样方案设计。

6.4结论(对于这一工程的一些结论)。

6.5需上交的成果与资料:

五、课程设计的步骤与时间安排

1、收集和分析资料

(1)收集平顶山市城东河路湛河桥、平顶山市开发路湛河一桥地形图;

(2)收集平顶山市城东河路湛河桥、平顶山市开发路湛河一桥控制点成果;

(3)收集某城市道路工程中,设计的隧道工程总平面图;

(4)收集该隧道工程的控制点成果;

(5)收集某城市地铁工程中一个标段的总平面图及施工图、已有控制点成果以及其他资料;

(6)收集某火力发电厂工程的总平面图及施工图、已有控制点成果以及其他资料;

(7)了解测区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8)现场踏勘,了解已知点保存情况,为合理确定控制点位置提供依据。

2、设计准备:

设计动员结束后,各组根据设计、施工图纸要求结合自己的设计内容和设计重点,广泛准备设计所需的书籍、专业杂志、规范规程等等,为设计做好充分准备。

3、施工控制测量方案(平面和高程)设计

(1)图上设计施工控制网;

(2)制定控制测量方案;

(3)施工控制网精度估算。

4、桥墩、桥台及上部结构的施工放样方案设计

(1)施工放样方案设计;

(2)根据建筑限差计算放样误差;

(3)实施放样作业方案步骤和应注意的事项;

(4)作业方案评价。

5、变形监测方案设计

(1)布设变形监测网(可与施工控制网同时进行);

(2)根据变形监测的限差要求,对变形监测网进行精度分析,并选择作业方法和仪器的选择;

(3)制定作业实施方案;

(4)作业方案评价。

6、时间安排:

时间安排见下表:

序号

内容

天数

1

设计动员、收集和分析资料

0.5

2

设计准备

2.5

3

施工控制测量方案(平面和高程)设计

1.5

4

施工放样方案设计

2.0

5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贯通误差预计

2.0

6

设计报告的编写、打印

1.5

合计

10.0

六、课程设计组织与管理

(一)课程设计指导:

本次课程设计配备指导教师4名,指导教师既要负责业务指导,又要对设计学生进行考勤、考绩;既要关心设计学生,时刻注意安全,又要从严、从难要求,并以身作则;要结合设计中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纪律检查工作。

(二)课程设计组织:

1.设计工作分组进行,1/2班各分4组,各组设组长1人,班委会和团支部照常工作。

2.课程设计由指导教师协调各个设计组的各项工作。

3.在设计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工作,小组的业务实践由组长统一安排。

4.在设计中组长要以身作则,班干部、团干部、三好学生及党、团员要起带头作用。

七、课程设计纪律与注意事项

课程设计同校内上课一样都是正常的教学活动,在课程设计期间全体学生除了自觉遵守学院规定的一切组织纪律外,还应遵守如下纪律:

1、在设计期间要统一行动,不准旷课、迟到、早退,设计期间不准擅自离开设计地点。

2、有事请假,请假半天由组长批准,请假一天以上由指导教师批准,请假三天以上,由系领导批准。

3、设计期间,不准闲谈、游玩,更不准争吵、打架。

4、为了确保设计工作能顺利进行,要求各位同学在设计以前,认真学习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对设计的每个环节的方法与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5、在设计过程中各位同学要严肃认真,对前述各项设计内容要保质保量完成。

6、在课程设计期间,要记录每天的设计工作内容,做好设计日志的编写工作。

八、课程设计说明书编写提纲

1、课程设计各项目的目的、任务、时间及地点安排。

2、课程设计各项目的地点概况。

简述各设计项目地点的地理位置、范围、交通情况和已知点资料情况,并作适当的分析。

3、课程设计各项目内容介绍。

4、课程设计各项目的设计步骤。

5、后记。

说明本次课程设计的收获,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经验、教训等。

九、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的要求

1、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是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因此,各位学生应认真进行编写。

2、课程设计说明书应按一定的格式书写。

1)每段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格。

2)表格一般画在中间,插图应符合实际情况,所有图表应统一编号。

3)应注意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3、语言应通顺、流畅,用词应准确、恰当,在能准确表达意思的前提下,语言应尽量简结、精练。

4、文字书写要工整,图表应整洁、美观。

十、课程设计成绩考核方法及标准

(一)考核方法及标准

1、由指导教师每日对各设计学生考勤。

20分

2、评定学生编写的设计报告。

50分

3、学生业务技能考核。

30分

按上述三项内容,综合评定每一学生设计成绩。

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设计中表现及设计成果综合评定,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不及格者允许重作。

优秀:

能很好地完成设计任务,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全部要求,设计说明书能对设计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各项计算结果正确,精度满足规范要求,设计方案很优化,并能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对某些问题加以分析。

设计态度端正,设计期间无违纪行为。

良好:

能较好地完成设计任务,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全部要求,各项计算结果正确,精度满足规范要求,设计方案较为合理。

设计说明书能对实习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

设计态度端正,设计期间无违纪行为,。

中等:

能完成大部分设计任务,达到大纲中规定的主要要求,各项计算结果正确,精度满足规范要求,设计方案合理,但有一些不足之处。

设计说明书能对设计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

及格:

完成了设计的主要任务,达到设计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能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计算结果和内容基本正确,但不够完整、系统。

设计方案基本合理,设计态度基本端正,设计中虽有轻微违纪行为,但能深刻认识、及时纠正。

不及格:

凡具备下列条件者,均以不及格论。

(1)设计未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设计说明书、计算成果抄袭别人、或马虎潦草、或内容有明显错误、或计算结果错误。

(2)未能完成设计说明书者。

(3)设计中有违纪行为,教育不改,或有严重违纪行为者。

(二)课程设计考核成绩中应注意的问题:

1、设计说明书文字潦草,发现错别字而不予纠正者,评定成绩不得给“优”、“良”成绩。

2、照抄课程设计说明书者,应给“不及格”成绩。

3、设计不认真,违反各项规定,应给“不及格”成绩。

4、无故缺席设计或迟到十分钟以上者,应给“不及格”成绩。

5、无论何种原因,未参加设计者,一律不给评定设计成绩,按“缺课程设计”对待。

 

附:

编制课程设计说明书应注意的问题

一、对设计说明书的总体要求

1、设计方案要保证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2、全部设计内容要求概念清楚,层次分明,论据充分,重点突出。

3、语句简洁通畅,文字正确工整,标点清晰无误。

4、插图和图表安排合理,绘制要准确、清晰、美观。

5、撰写格式需符合规范化要求,最好使用计算机打印。

6、课程设计说明书原则上不少于8000字。

二、设计完成上交的资料

1、成果表及设计图纸。

2、课程设计说明书。

3、设计日志。

 

测量教研室

2011年11月2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