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荐代表人考试笔记货币银行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2600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荐代表人考试笔记货币银行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保荐代表人考试笔记货币银行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保荐代表人考试笔记货币银行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保荐代表人考试笔记货币银行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保荐代表人考试笔记货币银行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保荐代表人考试笔记货币银行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保荐代表人考试笔记货币银行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保荐代表人考试笔记货币银行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保荐代表人考试笔记货币银行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保荐代表人考试笔记货币银行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保荐代表人考试笔记货币银行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保荐代表人考试笔记货币银行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保荐代表人考试笔记货币银行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保荐代表人考试笔记货币银行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保荐代表人考试笔记货币银行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保荐代表人考试笔记货币银行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保荐代表人考试笔记货币银行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保荐代表人考试笔记货币银行学.docx

《保荐代表人考试笔记货币银行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荐代表人考试笔记货币银行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保荐代表人考试笔记货币银行学.docx

保荐代表人考试笔记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学习笔记

1、货币层次

M0:

流通中的现金(不包括银行等存款机构的库存现金)

M1:

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注意:

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是指可以用于支付的支票存款。

M1的货币意义在于其基本反映了社会的直接购买能力,是央行制定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参数。

M2:

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客户保证金+其他存款。

M2不仅仅反映了现实的购买力,也反映了潜在的购买力,研究货币M2,特别是掌握其构成的变化,对整个国民经济状况的分析,预测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注意:

M2减M1是准货币。

M3:

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款等。

2、货币与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物价的持续上涨。

可以这样理解,通货膨胀是国家向人民征收的一种无形的税,在通货膨胀中,老百姓的钱不值钱了,老百姓存款所代表的实物量少了。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通货膨胀给经济带来的最大危害是其不确定性,如果通货膨胀是可以预测的,它对经济的影响就不会太严重。

弗里德曼有句名言:

“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似乎一个货币现象”,通货膨胀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但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总是和货币的发行过多有关。

3、现值

我们称1元的现值为贴现因子。

一般来说,贴现率越高,贴现因子越小。

随着贴现率的增加,现值开始下降,但以递减的速度下降,因此两者之间是非线性关系。

N年后1元的现值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

PV=1/(1+r)n

4、到期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预期收益率

(1)到期收益率:

使得债务工具未来收益的现值等于其今天的价格的贴现率,到期收益率是衡量利率的确切指标。

债券的市场价格与其到期收益率成反向关系,债券的价格与市场利率成反向关系。

(2)持有期收益率

持有期收益率:

使利息的现值与卖出价的现值之和等于买入价的贴现率。

注意,这里的现值是指买入时的现值,而不是指卖出时的现值。

(3)预期收益率

预期收益率:

实际上是个平均值,是收益率这个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值。

E(r)=∑rP(i)

5、需求财富弹性

微观经济学上,我们把需求财富弹性小于1的资产称为必需品,把需求财富弹性大于1的资产称为奢侈品。

现金是一种必需品,而股票和债券等金融资产则属于奢侈品了。

6、货币市场金融工具、资本市场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

货币市场金融工具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短期国债、可转让定期存单、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和回购协议。

资本市场金融工具则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股票、债券和抵押贷款。

1至10年之间的为中期债券。

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合约,它的价值取决于作为合约标的物的某一金融工具、指数或其他投资工具的变动状况。

衍生金融工具主要包括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期权合约、互换协议及其他结构性衍生金融工具。

7、垃圾债券

穆迪公司把企业分为九级,依次为AAA、AA、A、BBB、BB、B、CCC、CC、C。

最后五级的企业信誉相当差,违约风险很高,故这些企业发行的债券被称之为“垃圾债券”。

8、超额准备金

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那部分准备金叫超额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可以用来应付提款、发放贷款、或者购买证券。

9、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资本

商业银行的资产一般包括:

准备金、收款过程中的现金、在其他银行的存款、证券、贷款、其他资产。

与资产相关的业务被称为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商业银行的负债一般包括:

支票存款、非交易存款、借款(包括大额定期存单、回购协议、银行票据等)。

与负债相关的业务被称为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减去总负债之后的余额,就是银行的资本。

大致包括:

股本、资本盈余、未分配利润、补偿性准备金、从属债务。

10、中间业务、表外业务

中间业务:

是指商业银行以中介人的身份代客户办理各种委托事项,并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主要包括结算业务、租赁业务、信托业务、代理业务、信用卡业务、代保管业务和信息咨询业务。

广义的表外业务:

泛指所有能给银行带来收入而又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业务。

根据这一定义,商业银行的所有中间业务均属表外业务。

狭义的表外业务:

仅指涉及承诺和或有债权的活动,即银行对客户作出某种承诺,或者使客户获得对银行的或有债权,当约定的或有事件发生时,银行承担提供贷款或支付款项的法律责任。

在中间业务中,银行不承担资产负债方面的风险,但表外业务是一种潜在的资产或负债,银行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表外业务的类别

第一类:

贸易融通业务,包括银行承兑业务、商业信用证业务

第二类:

金融保证业务,备用信用证业务、贷款承诺业务、贷款销售业务

第三类:

衍生工具交易

11、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1997年9月公布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将商业银行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等八类。

12、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与法定准备金

银行的法定准备金是根据央行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例,从银行存款中提取的存放在央行的资金,它构成银行的一项资产。

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是从银行营业所得中提取的,用于在必要时冲减贷款损失的那部分资金,它构成银行的一项资本。

13、贷款的五级分类法、一逾两呆

按照国际通行做法,把贷款划分为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等五类。

以前,我国的银行对贷款资产的划分为,正常贷款、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

14、《巴塞尔协议》及《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1988年7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瑞士巴塞尔正式通过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简称《巴塞尔协议》。

主要内容:

(1)将银行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附属资本总额不得超过核心资本总额的100%。

(2)核心资本主要包括:

股本、公开储备(主要是指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在不完全拥有的子银行公司中的少数股东权益。

(3)附属资本主要包括:

未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长期从属债务。

长期从属债务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50%。

(4)在核定银行资本时,必须进行以下部分的扣除:

从核心资本中扣除商誉、从资本总额中扣除对不合并报表附属公司的投资、从资本总额中扣除对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资本的投资。

(5)将表外项目纳入到银行风险监管的范围之内。

银行的表外业务应按“信用换算系数”换算成资产负债表内相应的项目,然后按同样的风险权数计算法计算

新巴塞尔协议三大支柱的监管框架:

(1)最低资本要求

(2)监管部门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督检查

(3)市场约束

《新巴塞尔协议》对旧《巴塞尔协议》的继承与发展:

1、在适用范围上更加全面性、多样性,但又灵活、务实的特点;

2、监管框架更趋完善与科学。

主要体现为对作为分子的资本构成资本比率未作改动,但对作为分母的加权风险资产的与计量标准、方法则作了较大的完善。

提出新巴塞尔协议三大支柱的监管框架:

(1)最低资本要求并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2)监管部门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督检查

(3)市场约束

3、对风险的认识更加全面,风险范围从资产风险扩大到利率和操作风险;

4、风险权重计量标准更趋准确;

5、创新:

为计算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规定了由简到繁的几种方法供不同条件、不同情况的银行选择适用,以提高资本监管的风险敏感度

6、新资本协议为各国银行的资本监管提供了较多灵活性和多样性的选择。

7、鼓励银行采用避险手段;

8、强调会计制度和会计原则的重要性(谨慎性原则)。

与原来的《巴塞尔协议》相比,《新巴塞尔协议》除了包含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内容外,还将操作风险囊括进来,这样在某种程度上讲,等于提高了对银行最低资本的要求。

1997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正式通过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确定了一个有效监管系统所必备的25项基本原则,共分为七类,分别是:

有效银行监管的先决条件;发照和结构;审慎法规和要求;持续性银行监管手段;信息要求;正式监管权力;跨国银行业。

15、资产负债表内的资产风险权重

《巴塞尔协议》确定的表内资产风险权重共分为五档:

0%,包括现金等

0%、20%、50%,包括对国内政府公共部门的债权等

50%,包括完全以居住为用途的房产作抵押的贷款

100%,包括对私人机构的债权等

16、套期保值

所谓套期保值,是指投资者为了预防不利的价格变动而采取的抵消性的金融操作。

它通常的做法是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上进行两组相反方向的买卖,从而使两个市场上的盈亏大致抵消,以此来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

17、期权时间价值的决定因素

(1)标的资产的波动性

(2)期权合约的期限

(3)利率的高低。

18、存款创造的条件:

部分准备金制度、部分现金提取。

19、存款乘数、货币乘数

存款乘数代表的是每1元的准备金变动所引起的银行系统总存款额的变动。

货币乘数代表的是每1元基础货币的变动所能够引起的货币供给的变动。

存款乘数

K=

=

K=

=

rd法定准备率,

分别为提现率和超额存款准备率;

为定期存款准备率,

为TD/D,即活期存款中转化为定期存款的比。

货币乘数又叫货币供给的扩张倍数,它反映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之间的数量关系。

即m=Ms/B

m=

B取决于中央银行根据货币供给的意向而对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的运用,同时,存款货币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贷款行为也对B的决定起作用。

C/D为通货存款比率,取决于居民、企业的持币行为。

R/D产由法定准备率rd和超额准备率

两者构成,特别是其中的

,取决于存款货币银行的行为;企业行为既有力地作用于R/D,也间接影响B的形成。

货币乘数的大小取决于下述因素:

(1)支票存款法定准备金率

(2)非交易存款法定准备金率

(3)银行超额准备金率

(4)流通中现金与支票存款的比率

(5)非交易存款与支票存款的比率

货币供给主要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公众三者共同决定的,同时,还受到预算赤字、外汇市场等方面的间接影响。

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指起创造存款货币作用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这两者的总和。

原始存款,是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现金存款以及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再贴现及再贷款资金形成的存款

派生存款,是指由银行的贷款和投资活动而衍生出来的存款

20、传统货币数量论

传统货币数量论主要有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和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

费雪的交易方程式:

MV=PT(强调是货币的交易手段的功能)

其中,v,t稳定,反映的是货币量m决定物价水平p的理论。

主要观点:

(1)货币流动速度是由制度决定的,在短期内可以将货币的流通速度视为一个常数,所以名义国民收入完全取决于货币供应量。

(2)通过工资和物价的灵活变动,经济会保持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因而实际国民收入Y在短期内也将保持不变。

因此,货币供应量M的变化就将完全体现在价格P的变化上。

所以,货币需求就取决于名义国民收入。

庇古的剑桥方程式:

Md=kPY(重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

其中,k指人们的持币量与支出总量的比例。

该式也说明物价与货币价值的升降取决于货币量的变化。

主要观点:

(代表人物:

马歇尔、皮谷)

(1)货币是个人的一种资产选择。

人们希望持有货币的因素有:

个人的财富总额、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货币持有者对未来收入支出和物价等的预期。

(2)简单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同财富的名义值成比例,财富又同国民收入成比例,所以,货币需求就同名义国民收入成比例,即:

M=kPY。

k为比例系数,代表了人民愿意(微观需求)以货币这种形式持有的名义国民收入的比例。

关系:

二者都认为商品价格和货币价值的升降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变化,但剑桥方程式中的货币需求不仅包括交易货币,还包括贮藏货币。

21、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影响人们流动性偏好的三项动机:

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M=M1+M2=L1(Y)+L2(r)

其中,M1为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是收入Y的函数;M2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r的函数。

(1)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最大的特点是,把利率作为一个重要的变量,引入到了对货币需求的分析中,进而得出了货币需求不仅仅受到实际收入的影响,也受到利率影响的结论。

(2)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真正创新之处在于他引入了对货币的投机性需求的分析,从而强调了利率在货币需求中的影响,这一点对于他的整个宏观经济理论体系也是至关重要的。

(3)流动性陷阱:

在极端情况下,当利率水平低到所有人都认为它将肯定上升时,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就可能变得无限大,任何新增的货币供给都会被人们所持有,而不会增加对债券的需求,结果使利率进一步下降,这就是流动性陷阱。

(4)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M/P=L1(Y)+L2(i)。

L1是与实际收入成正向关的交易性需求和预防性需求,L2是与利率成负相关的投机性需求。

M/P是实际的货币需求,是名义货币需求除以价格水平。

主要结论:

货币需求是不稳定的,因为市场利率往往有较大的波动;货币的流通速度和实际货币需求成反向关系;在货币流动速度波动很大的情形下,货币量与名义国民收入之间就不具有稳定的关系。

后来有许多学者论证了交易性需求和预防性需求也与利率成负相关,因此,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被改写为:

M/P=L(Y,i),这就是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的一般形式。

(5)在凯恩斯的基础上,托宾将风险这一重要因素引入到货币需求的决定中来,突破了过去的经济学家单纯从资产收益的角度考察货币需求的狭隘视野。

它不仅是对马克维茨提出的均值—方差分析方法的成功应用,而且是对它进行了更为精致的表述,从而在货币需求理论和资产选择理论的发展中都有重要的意义。

22、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现代货币数量理论)

代表作:

1956年发表的《货币数量说——新解说》。

观点:

货币数量说原是货币需求的理论,它不是产出、或货币所得、或价格水准的理论。

同样认为,货币是一种资产,但把资产选择的范围扩大到债券、股票、以及各种实物资产。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为:

M/P=f(Y,w,r,1/p,u)

M/P表示实际货币需求;Y表示实际持久性收入,代表财富;w代表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r表示各种资产的预期名义报酬率;u表示其他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主要观点:

(1)货币需求对利率并不敏感,因为利率的变动往往和货币的预期报酬率是同向变化的。

(2)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是持久性收入,而持久性收入的变化是稳定的,因此,货币需求也是稳定的。

(3)在货币均衡条件下,由于货币需求是稳定的,货币供给也是稳定的,那么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可预测的。

(4)由此,货币供给是决定名义收入的主要因素这一货币数量论仍然是成立的。

23、利率的决定理论

(1)古典利率理论:

代表人物:

马歇尔、费雪。

认为通过利率的变动,能够使储蓄和投资自动达到一致,从而使得经济始终维持在充分就业水平。

利率取决于储蓄和投资的均衡。

(2)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代表人物:

凯恩斯。

认为,利率是一种价格,是使公众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财富量恰等于现有货币存量(即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的价格。

所以,利率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取决于货币的供给和需求。

(3)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又称新古典利率理论,试图在古典利率理论的框架内,将货币供求的变动额等货币因素对利率的影响考虑进来,以弥补古典利率理论只关注储蓄、投资等实务因素的不足。

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可以说是古典利率理论和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的一种综合。

(3)货币供给增加对利率的影响非常复杂。

从经验事实上看,货币供给增加倾向于使名义利率上升而实际利率下降。

24、费雪效应

利率随着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而上升的现象就是费雪效应。

25、有关利率期限结构的三种理论

(1)预期理论(完全预期理论):

假定整个债券市场是统一的,不同期限的债券之间具有完全的替代性,长期利率是人们对未来短期利率的无偏预期。

(2)分割市场理论:

假定各种期限的债券之间毫无替代性,它们的市场是相互分割、彼此独立的,因而每种债券的利率仅仅取决于该种债券的供给和需求。

(3)优先聚集地理论:

是上述两种理论的综合,它既考虑到了投资者对不同债券期限的偏好,又认为这种偏好不是绝对的。

当不同期限的债券之间预期收益率达到一定临界值后,投资者就可能放弃他所偏好的那种债券,转而投资于预期收益率较高的债券。

26、IS-LM模型

(1)一个假定:

在IS-LM模型中,价格水平是外生的,也就是说,价格水平只能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来决定,而不能由模型本身加以解释。

(2)产品市场上的均衡—IS曲线。

它代表的是使产品市场上的供给等于需求的利率与收入水平。

在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下,利率与收入成反向关系。

这背后的经济含义是:

由于利率的上升会引起私人投资需求的下降,从而使总需求及均衡收入也随着下降,所以,IS曲线的斜率为负。

IS曲线斜率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私人投资对利率的敏感性;二是投资乘数(即投资扩张引起的收入扩张倍数)。

私人投资对利率越敏感,投资乘数越大,则曲线越平坦,就是说,微小的利率变化都会引起收入的较大波动。

IS曲线的位置是由自主性支出决定的。

所谓自主性支出,是指消费中受收入以外的因素影响的部分、私人投资中受利率以外的因素影响的部分、以及由政府决定的政府购买等外生变量。

(3)货币市场上的均衡—LM曲线,就是在既定的货币供给下使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相等的利率和收入组合。

LM曲线的斜率为正,其经济含义在于,当货币供给不变时,因收入上升引起的货币需求增加必须通过由利率上升引起的货币需求下降来加以抵消,这样才能使货币市场继续保持均衡。

LM曲线的斜率与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性成反向关系,与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性成正向关系。

也就是说,如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则收入增加导致的货币需求的增加需要较大的利率上升引起货币需求的下降来抵消。

LM曲线的位置是由实际的货币供应量来决定。

(4)IS曲线和LM曲线决定的均衡收入并不一定是充分就业时的收入(Y),也就是说,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并不一定意味着劳动力市场上的均衡,这就是所谓的“失业均衡”。

27、对失业均衡的分析

(1)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由于利率和工资的灵活变动,经济本身具有极强的自我调节功能,经济能自动地向充分就业水平靠近,失业均衡只是暂时的,大规模的失业不可能持续存在,所以,任何旨在稳定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都是不必要的。

(2)凯恩斯的观点:

第一,由于工会势力的存在,名义工资并不是灵活可伸缩的,它具有某种刚性;第二,由于流动性陷阱的存在,不仅经济自身缺乏自我调节的功能,货币政策也将完全失效;第三,如果私人投资对利率很不敏感,失业均衡也将持续。

因此,凯恩斯特别强调财政政策的作用,而对货币政策的作用持悲观态度。

28、决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用大小的参数

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大小:

(1)私人投资对利率的敏感性。

私人投资对利率越敏感,财政政策的扩张作用就越小,货币政策就越有效。

(2)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性。

货币需求对利率越敏感,则货币政策越无效,财政政策越有效。

(3)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越大,财政政策的作用也就越大。

(4)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性。

货币需求对收入越敏感,则货币政策作用将越小,至于对财政政策的作用,就比较复杂,很难简单地作出判断。

29、皮古效应(或财富效应)

当经济中存在大量失业时,随着工资和价格水平的下降,私人部门净财富的实际价值上升,从而使消费需求上升。

用句大白话来解释,就是有钱的人更舍得花钱。

30、三种价格指数

(1)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是根据家庭消费的代表性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状况而编制的,主要反映了与人们生活直接相关的衣服、食品、住房、水、电、交通、医疗、教育等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变动。

(2)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是根据企业,而不是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的价格变化状况而编制的。

它反映了包括原材料、中间品及最终产品在内的各种商品批发价格的变化。

(3)国民生产总值价格平减指数(GNPDeflation):

该指数是一个涵盖面更广的价格水平指标,它反映了一国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包括消费品、资本品、以及劳务)价格变化状况。

它等于按当期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即名义值)与按基期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即实际值)的比率。

31、通货膨胀的分类

(1)按严重程度分为:

爬行式通货膨胀、奔跑式通货膨胀、和极度通货膨胀三类。

爬行式的通货膨胀,是指年物价上涨率在10%以下的通货膨胀;奔跑式的通货膨胀(在有的教材中,也成为温和式通货膨胀),则是指年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甚至三位数的情况;极度通货膨胀,又称恶性通货膨胀,是指物价呈现天文数字般的急剧上涨的情形。

(2)按发生的原因分为:

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结构性、供求混合推进型、体制型。

32、菲利普斯曲线

(1)菲利普斯提出来的,即货币工资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一种稳定的此消彼长的反向关系。

后来的经济学家把货币工资的变动率转换为通货膨胀率,得出了修正后的菲利普斯曲线,即通货膨胀率和失业之间存在着一种替代关系。

(2)弗里德曼对菲利普斯曲线提出了质疑。

他主要是引入了自然失业率和通货膨胀预期这两个概念,他认为,并不是通货膨胀本身减少了失业,而是实际通货膨胀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之差导致了失业率和自然失业率之间的偏离,这被称为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他的观点是,当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推动物价上涨的唯一因素便是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弗里德曼认为,由于长期内经济主体将不断调整其通货膨胀预期,使之与实际的通货膨胀相一致,从而无论通货膨胀水平有多高,在长期内,与之相对应的失业率都只是自然失业率。

这就是说,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

这一观点的政策含义是:

在长期内不存在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替换关系。

高通货膨胀并不一定能带来高就业,只有通过加速的通货膨胀才有可能将失业率保持在自然失业率之下,因此通过增发货币的方式来维持高就业水平是不可取的。

(3)向上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

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高通胀和高失业并存的现象,即滞涨,传统意义上的菲利普斯曲线表现为向上倾斜。

目前,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还没有得到一个完美的解释。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当通货膨胀率越高时,其易变性往往越大,从而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就越困难,这样,失业率就很难向自然失业率靠拢,导致了高通胀的同时,高失业现象的出现。

33、名义利率、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是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实际利率,是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

i=1+r/1+p-1。

i是实际利率,r是名义利率,p是借贷期内物价的变动率。

34、利率对货币需求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利率水平提高,则预期利率水平将下降,这将促使人们更多持有债券,少持有货币,这就是利率对货币需求的替代效应;另一方面,利率提高,则意味着财富保有者收入的增加,这将促使他多持有货币,这就是利率对货币需求的收入效应。

35、名义货币供给、实际货币供给

名义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点上不考虑物价因素影响的货币存量;实际货币供给就是指剔除了物价影响之后的一定时点上的货币存量。

36、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

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是指,货币供给这个变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决定的;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动,货币当局是决定不了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以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等因素,如存在的“倒逼机制”现象。

货币主义者的观点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但新古典综合经济学派则不持反对意见,认为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