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读记课堂练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2944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窃读记课堂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窃读记课堂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窃读记课堂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窃读记课堂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窃读记课堂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窃读记课堂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窃读记课堂练习.docx

《窃读记课堂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窃读记课堂练习.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窃读记课堂练习.docx

窃读记课堂练习

2016学年上学期五年级语文科第一单元导学案

课题1、窃读记二课时备课人:

李华艳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家长签名_________日期____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正确读写“窃读、惧怕、充足、屋檐、支撑”等词语。

2、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到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点】

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

【知识链接】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栗县。

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

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因父亲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长大,1948年回到故乡台湾。

曾任記者、編辑、后从事文艺创作。

她的创作丰富,代表作有散文集《两地》《芸窗夜读》;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烛心》;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等。

【预习导航】

1、认真读课文3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窃读”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3、“我”在“窃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4、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预习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jùpàchǎocàiɡuōsháodiǎnjiǎo                   

(惧怕)(炒菜)(锅勺)(踮脚)

shūɡuì tānlán  yèxià jīchánɡlù lù

(书柜)(贪婪) (腋下) (饥肠辘辘)      

2、我会概括文章内容。

本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为顺序,生动细腻地描写小女孩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刻画了人物“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3、我能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词语。

(1)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贪婪)

(2)留恋,不忍分离。

(依依不舍)

(3)比喻不能实现的胡思乱想。

(白日梦)

(4)形容雨很大。

(倾盆大雨)

(5)肚子饿得发出类似车轮滚动的声音。

(饥肠辘辘)

(6)知道进退,不惹人讨厌。

(知趣)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书是人类永恒的精神食粮,古今中外的大家,无不从阅读中汲取营养。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课文中的主人翁小时候是怎样读书的。

2、交流预习。

二、走进文本。

1、熟读课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可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去概述。

2、课文以“窃读”,以“我”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3、课题是“窃读记”的“记”是什么意思,“窃”是什么意思?

你怎样理解“窃读”这个词语?

答:

“记”是本文以“记叙”为主,属于叙事散文。

“窃”是偷,偷偷地。

”“窃读”就是偷偷摸摸地读。

4、作者为何要偷偷地读?

答:

物质上贫穷匮乏,精神上渴求读书。

5、“我”在“窃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呢?

答:

A、受到驱逐;B、隐藏、伪装;C、渴望下雨读书;D、饥肠辘辘

6、课文都哪些地方写了“我”如饥似渴地读书,抄写这样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答:

(1)放学后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到这里,目的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2)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挤到这边来了。

(3)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体会到作者求知若渴的学习态度,及奋力汲取文化知识的精神。

三、小结。

作者热切地奔向书店,快乐而又惧怕地坚持窃读,原因是什么?

请告诉大家,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第二课时

一、导入。

知识像茫茫大海中的灯塔吸引着我们,像冬日的阳光照耀着我们,让我们伴随作者的脚步走进书本,感受作者窃读的酸、甜、苦、辣。

二、学习研讨。

1、读4至6自然段,赏析。

(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进食。

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2、“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课文中有一些语句描写了“我”的这种心理活动,请在书上划出来并说说作者为什么感到快乐和惧怕?

“我”快乐的是:

阅读时感受着书籍带来的智慧和快乐。

“我”惧怕的是:

怕被老板发现被驱逐,怕被人注意,怕理由不充足。

3、句子赏析

(1)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

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我”为了看书,着实动了一番心思。

“我”要时时注意“隐藏”自己,有时还要贴在一个大人身边,假装是人家的小妹妹或是小女儿。

从“我”“狡黠”的表演中,我们体会到的是“我”窃读时的提心吊胆与小心翼翼。

(2)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咽”、“吞”这两个动作,写出了此时的“我”尽管是腿酸脚麻、饥肠辘辘,却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这种窃读犹如一次精神盛宴,收获了知识和智慧。

4、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说说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理解: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成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5、小结。

一个小小的孩子,不求美食,不慕华衣,不贪玩乐却心系书本,以读书为乐,以读书养性,难能可贵。

是的,书是阳光驱走黑暗,书是路标指明方向,书是阶梯助你成才,林海音正是靠着书的引导,成为著名的作家,让我们跟着她的脚步,亦步亦趋的追寻书的芬芳。

四、巩固延伸,填空。

1、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是:

《红楼梦》、《西游》、《三国演义》、

《水浒传》

2、你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请写出2—3句。

•书是全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治愚。

(刘向)

五、作业布置

1、

2、

 

板书设计:

1、窃读记

动作

怎样神态

心理

窃读

快乐

感觉惧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