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教案高二哲学复习联系实际 精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2964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教案高二哲学复习联系实际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二政治教案高二哲学复习联系实际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二政治教案高二哲学复习联系实际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二政治教案高二哲学复习联系实际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二政治教案高二哲学复习联系实际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二政治教案高二哲学复习联系实际 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二政治教案高二哲学复习联系实际 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二政治教案高二哲学复习联系实际 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二政治教案高二哲学复习联系实际 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二政治教案高二哲学复习联系实际 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二政治教案高二哲学复习联系实际 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二政治教案高二哲学复习联系实际 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二政治教案高二哲学复习联系实际 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二政治教案高二哲学复习联系实际 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二政治教案高二哲学复习联系实际 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二政治教案高二哲学复习联系实际 精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二政治教案高二哲学复习联系实际 精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二政治教案高二哲学复习联系实际 精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二政治教案高二哲学复习联系实际 精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二政治教案高二哲学复习联系实际 精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教案高二哲学复习联系实际 精品.docx

《高二政治教案高二哲学复习联系实际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教案高二哲学复习联系实际 精品.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政治教案高二哲学复习联系实际 精品.docx

高二政治教案高二哲学复习联系实际精品

高二哲学复习(联系实际)

1.“三农”问题

2003年9月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

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直接关系8亿多农民切身利益,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学习需求的一件大事;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决定》还指出:

明确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⑴上述材料反映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观点?

材料反映的观点有: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的观点。

⑵这些观点在上述讲话中是如何体现的?

(1)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对农民切身利益的实现,“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这三者的重要影响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2)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农村教育的发展。

这体现了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3)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和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两点都体现了想问题,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的观点。

2、公民道德建设

材料一:

为促进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有力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经党中央同意,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决定,从2003年开始,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印发的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

2001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全国“四五”普法规划,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即12月4日,确定为每年一次的全国法制宣传日。

材料二:

中央领导多次强调,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试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哲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答: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因此,我们要正确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我国确立了法制和道德两个宣传日,加强法治和道德建设就是坚持了两点论、两分法。

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使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已经并必将继续极大地推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科学的发展观

十六后三中全会指出: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据此回答

3、、“五个统筹”均体现了如下哲理(A)

A、坚持联系观点B、坚持内外因相结合

C、重视意识作用D、重视量的积累

4、“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体现的哲理有(D)

①坚持联系观点②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⑧坚持对立统一观点④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A、1,2B、2,3C、3,4D、1,2,3,4

4、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今年年初,国务院将4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注资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支持两行改革。

这种注资方式在世界上来看也是崭新的,通常情况是是不用的。

但现在中国宏观经济稳定,外汇储备充足,有一定的可行性,对于减轻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这说明(B)

①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期②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无穷的③具体问题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④进行创造性思维是必要的切工作⑤勇于实践就要不畏风险

A、2,5B、1,3,4C、2,8,4D、1,3,4,5

5、非公有制经济的改革

材料一:

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鼓励鼓励劳动者个体经济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适当发展”,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1988年《宪法修正案》提出:

“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十五大提出: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

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材料三: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1)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再到“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答: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2)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3)事物是变化发展的;(4)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6,修宪

2003年12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的说明,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中国修宪由此正式进入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的立法程序。

修改宪法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必将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重大的影响。

7、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实践,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出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这体现了:

(1,3,4)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道理②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道理④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观点。

9、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这体现了(D)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观点B.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C.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观点D.全面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7,缺电

10、我国21个省区先后出现不同程度限电情况,对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体现了(A)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B、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C、实践决定认识D、两点论与重点论是统一的

面对我国电力短缺的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保证电力供应的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加强统一调度,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同时,加强用电侧管理,合理引导电力消费,缓解了电网峰谷差矛盾。

11、材料从哲学上看,体现了:

(1,2,3)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②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④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决定外因。

8,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

12、近年来,各地在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总的形势是好的。

但也有一些地方违反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侵犯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

从哲学角度看,这段话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是(C)

A、一切从实际出发心B、实事求是

C、矛盾的观点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9,完善市场经济(新型化工业道路)

1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五统筹”体现了(B)

A、内外因关系的原理B、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

C、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原理D、前进性曲折性统一的原理

14、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

“需要由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应区别不同情况实行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

”这段话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是(B)

A、一切从实际出发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规律客观性D、联系的观点

15、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即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一定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这一要求体现的哲理是AC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C、办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就能正确认识事物

胡锦涛在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上指出:

“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我国就业形势都将比较严峻,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相当艰巨。

但我们也有进一步做好工作的有利条件。

16、上述材料体现的辩证法观点有:

①坚持两点论两分法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③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④要坚持适度原则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7、胡锦涛同志对当前和今后就业和再就业形势的认识,坚持了:

(A)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B.重视精神力量的观点

C.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观点D.坚持适度原则的观点

10,扩大再就业

20、材料一:

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

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

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就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

材料二:

2003年10月14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

“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鼓励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材料三:

专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平稳,国内市场容量大,就业潜力巨大,关键看我们如何做好工作。

专家建议,针对当前经济增长并未带动就业同步增长的现象,要实行就业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

另外,我们在看到“许多人无事干”的同时,“许多事无人干”也是现实,一些人“高不成,低不就”给再就业工作增加了难度。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材料二、三,运用哲学常识,说明如何解决材料一中的问题?

参考答案:

(1)坚持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

解决就业问题必须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既要深挖潜力,又要搞好配套服务。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根据我国的实际,确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把就业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3)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再就业人员要转变择业观念,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以便顺利实现再就业。

(4)坚持内外因相结合。

劳动者自主择业是强调内因,政府促进就业是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外因

11,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温家宝在2003年两次辽宁之行时指出: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用新思想、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新路子。

21、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这体现的哲理主要是:

(D)

A.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B.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C.前进性曲折性相统一原理D.普遍性特殊性相结合原理

23、“用新思想、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新路子”。

这一观点体现的哲学依据是:

A

A.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运动是绝对的

C.静止是相对的D.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4、辽宁省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既注重发展高科技产业,又不忽视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努力做好二者结合的文章。

这一做法符合下列哲理:

A.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B.整体和部分有着严格的界限

C.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D.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是不可分割的

甘肃省在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时,特别强调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

25、“扬长避短”意味着:

(A)

A.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应正确对待矛盾

B.矛盾双方可以无条件转化

C.长短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D.对立与统一既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之间

26、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体现了下列哪项原则:

D

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B.矛盾具有普遍性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矛盾具有特殊性

27、有专家给振兴东北"支招":

振兴东北重在改变国有企业的机制,而不仅仅是投入资金。

在计划体制和短缺经济条件下,国家增加投入较为有效:

当转入市场经济体制后,国有企业缺的不仅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新的体制和机制。

专家对东北地区在不同时期发展的不同思路,体现的哲理是:

A.不同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不同的反作用

B.振兴东北要改变国有企业的机制

C.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D.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2,推进党的作风建设

28、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害脱离群众。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常识道理,请进行分析。

(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

因此,必须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抓住中心、关键、重点。

解决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就抓住了党的作风建设中的主要矛盾,解决了这一主要矛盾,党的作风建设中的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因此,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这一原理的要求和体现

(3)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这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两个飞跃和认识运动的总规律等原理的体现和应用。

29、材料一目前全国下岗失业人员约为1300多万,加上2003年城镇进入劳动年龄的劳动力1000万,其中包括212万高校毕业生,2003年城镇需要安排的劳动力总量超过2500万人。

今后几年,城镇新成长的劳动力每年将保持1000万人的规模,新毕业的大学生还会有所增加。

同时,大量农民进城就业,目前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已有8000多万,农村还仍有1亿以上的富余劳动力。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民进城就业人数还要增加。

材料二党的十六大提出:

就业是民生之本。

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

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

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从国家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政策中我们得到什么哲学启示?

答: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就业问题上积极主动进取。

认识要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不断发展,要转变就业观念。

13,以人为本

30、材料一:

2003年可以称为“人性司法年”,在这一年里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立法理念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如: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法律援助条例》、《婚姻登记条例》等等。

与此同时,原有的一些侵民、扰民、管民的条款不断的删除、简化、代之以为民、便民、利民的内容。

材料二: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坚持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回答:

从哲学角度分析”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答案:

(1)正确反应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的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发展。

”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必将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理念上的创新和实践中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共同进步。

(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坚持”以人为本“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首创作用,有利于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14,《政府工作报告》

31、2004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温家宝说,过去的一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重要而非同寻常的一年,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一年。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疫情和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级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奋力开拓创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步伐。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上述这段话,给我们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以什么哲学启示?

(1)事物的发展前进性与曲折的统一。

因此,无论在什么困难条件下,我们都应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充满信心,对我们的前途充满希望。

(2)科学理论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因此,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必须坚持这一指导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3)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敢于承认矛盾,迎难而上,顽强拼搏。

(4)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我们所处的时代日新月异,面临着不断变化的新情况,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必须不断适应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必须不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2、2004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力度,重点是继续抓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药品等方面的专项整治。

据此回答

上述蕴含的哲学道理是(1,2,4)

①矛盾的特殊性原理②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③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原理④事物构成成分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的道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3、2004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搞好宏观调控,既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要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适时适度调整政策实施的力度和重点。

适时,就是把握好调控措施出台的时机,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适度,就是松紧得当,不急刹车,不一刀切。

据此回答

搞好宏观调控,既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要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这是因为(1,2)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变化和发展的②矛盾具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③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是对立统一的④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34、要“适时适度调整政策实施的力度和重点”,这主要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B)

A、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B、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

C、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道理

D、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的道理

35、2004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

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必须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珍惜民力,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必须坚持察实情,讲真话,不虚报浮夸;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

各项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上述四个必须共同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

A、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B、规律的客观性道理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D、实践决定认识的原理

36、各项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就必须(1,2,3,4)

①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弘扬求真务实精神③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④实践第一的观点、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5,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7、2003年8月28H《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讲,人是无法控制天气的。

人类只能通过观察、了解、掌握天气变化规律来影响天气,趋利避害。

这说明(A)

A.人的意识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B.规律随人的意识的变化而变化

C.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D.主观能动性制约规律的客观性

38、2003年第7期《半月谈》载文指出,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因此,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上述要求的哲学依据在于(A)

A.人的活动受思想意识支配,意识不同,其行为结果就不同

B.思想意识对人们的行为结果起决定性作用

C.有了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办事情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D.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9、2003年第5期《半月谈》报道,安徽某乡政府在春节发放救济时,实行削减救济款的办法,对批准的救济款数额减半发放。

问及原因,发放人员称:

乡里无钱,不能兑现。

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1,2)

①办事情要立足客观实际,量力而为②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工作的起码要求

③承诺的事情不能兑现,难以取信于民④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40、2003年7月31日《人民日报》载文强调,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上述要求的哲学依据是(B)

A.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C.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事物

41、2003年3月19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现实生活中,部分地方领导为发展经济,不从本地实际和农民的承受能力出发,强行搞一些“蔬菜村”、“黄牛乡”等形象工程,其结果是事与愿违,劳民伤财。

这一做法违背了唯物主义的原理。

(A)

A.物质决定意识B.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D.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42、上题中的事实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C)

A.应当承认自然界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性

B.要看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

C.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

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必须协调发展

43、2003年4月23日《经济日报》报道,在治理荒漠化土地过程中,一些不适合种树的地方却在费尽心力地植树造林,结果是年年种树不见树。

有些地方为种树,超采地下水,影响周围植被,“绿了一线,黄了一片”。

这一事实告诉我们(C)

A.应承认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

C.主观主义者脱离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必然给工作带来损失

D.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

44、2003年8月15日《人民日报》报道,去年以来,西藏自治区白朗县城郊,结合本地实际,大量种植紫花苜蓿,从内地引进既有市场需求又适于在本地生长的优良品种奶牛,以农养牧、以牧致富,养牛户的收人成倍增长。

这一事例说明(D)

A.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

B.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c.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D.只有使主观符合客观,办事情才能取得成功

1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45、2003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强调,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之所以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因为(C)

A.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能够使思想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

B.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能够创造出新的规律

C.只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才能使主观符合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

D.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事物

46、2003年8月15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创新是发展的动力。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坚持与时俱进,最主要的是要做到(A)

A.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有机地统—起来B.承认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C.承认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D.重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47、2003年7月31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用当代最新知识丰富自己,在实际工作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