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卷.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3252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湖州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湖州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卷.docx

《浙江省湖州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湖州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卷.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湖州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卷.docx

浙江省湖州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卷

2015.02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怪癖(pì)    涮洗(shuàn)    猪肉脯(fǔ)     徇私舞弊(xùn)

B.挫折(cuò)    摒除(bìn)      炮羊肉(bāo)    咎由自取(jiù)

C.豌豆(wān)    框架(kuàng)   闷葫芦(mèn)    力能扛鼎(gāng)

D.匀称(chèn)   揩拭(kāi)      软着陆(zháo)   风靡一时(mǐ)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无惧于做最坏的打算,所以能抵砺“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信心与勇气;执着于付出更多努力,所以爬坡过坎不喊苦,闯关夺隘不停顿。

B.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刁亦男执导的《白日焰火》,获得最佳电影奖。

廖凡荣赢最佳男主角奖,成为柏林电影节首位华人影帝。

C.相关企业如果收购不到足够的生鲜乳却又想维持正常产量,可能会暗中添加用奶粉勾对而成的复原乳,以此来代替生鲜乳。

D.强拆、官员贪腐、官富二代的骄横对平等、对权利、对人心的践踏必须得到遏制,社会分配不公所累积的社会紧张必须得到有效释放。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据说,国际上对“文化”一词的定义已有将近五百种,不过尽管意见分歧有多大,有一点却是不争的事实,即文化有它的独立性。

B.近日有评论指出,特权阶层上下其手,已经严重危害到高考招生的公信度,这种现象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C.随着中国银行第三届留学生金融节活动正式启幕,中国银行推出了最优出国留学金融产品组合以及各种留学金融抽奖惠赠活动。

D.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因为大作家雨果的著作而享誉世界,不过这座教堂今年圣诞节因为财务紧张,实在没钱买圣诞树,只好栉风沐雨,对外“化缘”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普通人身上涌现出的道德力量,向整个社会传递出强大的正能量,在广大群众中形成了一种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者。

B.泰山站为南极内陆考察的度夏站,它位于中山站和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包括科研区与生活功能区组成,采用模块化金属材料建造而成。

C.昨天,记者从检疫局方面了解到,经过鉴定,确定这个物种为活体箭毒蛙,这是南美过来的外来品种,属于外来物种,不过,这些入境的箭毒蛙是否携带毒性,有待进一步检测。

 

D.这个问题现在越来越突出,导致地方戏在演员、导演、经营方面的实力普遍较弱,很多地方戏曲学校甚至招不到生源。

5.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答话,字数不超过30字(含标点)。

(3分)

一个盲人到亲戚家做客,天黑后,他的亲戚好心为他点了个灯笼,说:

“天晚了,路黑,你打个灯笼回家吧!

”盲人火冒三丈地说:

“你明明知道我是瞎子,还给我打个灯笼照路,不是嘲笑我吗?

”他的亲戚说:

“         ▲        。

”盲人一想,还真有道理啊!

6.阅读下面文字,简要说明“懒蚂蚁效应”带给你哪些启示。

(4分)

生物学家研究发现,成群的蚂蚁中,大部分蚂蚁很勤劳,寻找、搬运食物争先恐后,少数蚂蚁却东张西望不干活。

当食物来源断绝或蚁窝被破坏时,那些勤快的蚂蚁一筹莫展。

“懒蚂蚁”则挺身而出,带领众伙伴向它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

原来“懒蚂蚁”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侦察”和“研究”上了。

它们能观察到组织的薄弱之处,同时保持对新的食物的探索状态,从而保证群体不断得到新的食物来源。

在蚁群中,“懒蚂蚁”很重要,此现象被称为“懒蚂蚁效应”。

7.请根据以下内容代校团委拟写一个通知。

(5分)

2015年1月28日下午,某中学团委在该校行政楼二楼会议室召开了各班团支部书记会议。

会议结束时,主持人说:

“今天因有一个年级的同学外出参观,人到得不齐,所以后天下午第四节课各班团支书和宣传委员还到这儿来开会,布置学期结束的相关工作,请相互转告一下。

明天我们会再出一个正式通知的。

到时候都要来,别迟到了。

散会!

通  知

各班团支书、宣传委员:

                                                                                                                                                                                                                                             

                                                                 ××中学校团委

                                                                  2015年1月29日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9分)

文艺新视界:

虚构具有超凡脱俗的魔力

“乾隆皇帝上朝之前,掏出手机拨了几个电话”“一条眼镜蛇拖着公共汽车经过十字路口”——读到这些陈述的时候,多数人的常识无法认同。

诚然,从科学研究报告、社会调查问卷到商品广告,内容真实是共同遵从的基本规约。

迄今为止,只有文学获得特许,文学的虚构可以免遭法律或者道德的谴责,这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文化约定。

文学拥有何种特殊的意义,以至于可以享受如此特殊的待遇?

文学的虚构具有超凡脱俗的魔力。

庸常的生活波澜不惊,虚构让人们从陈陈相因的琐碎事务中浮出头来呼吸到神奇的气息。

生动、传奇,我相信这就是文学虚构的开始。

鲁迅曾经解释过他如何虚构小说中的人物:

这些人物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鲁迅打趣地说,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相对于日常所见的各色人等,这个“拼凑”起来的人物,其性格特征的强烈程度往往超过了通常的平均值。

另一些作家或许热衷于虚构悲欢离合、恩怨情仇的情节,由于这些强烈的性格,作家虚构的戏剧性冲突往往比日常生活更为集中、激烈、扣人心弦。

大多数纪实的素材无法制造如此完整的美学效果。

始于生动、传奇,继而悲欢交加,终于某种形而上的沉思,这常常是虚构为文学完成的三部曲。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

不论是小说、戏剧之中的理想人物还是诗词之中的良辰美景,作家、诗人的虚构无不寄寓了自己的内心向往。

从武侠小说的快意恩仇模式、才子佳人或者灰姑娘加白马王子模式到新近网络文学中时髦的“穿越”“玄幻”小说,虚构的意义几乎就是为种种白日梦造就种种外显的形式。

欲望带动的虚构是许多通俗性娱乐作品的内在构成。

但是,深刻的文学虚构必须拥有娱乐之外的丰富涵义。

很大程度上,虚构的文学要遵循规律和细节“真实”,要与生活保持密切联系。

换言之,文学不能因虚构而破坏了“可然律”和“必然律”意义上的“真实感”。

“科幻”文学诸如《黑客帝国》《阿凡达》《盗梦空间》等,它的虚构效果令人吃惊。

读者对于它们的兴趣之所以超过各种单纯的科学研究假说,人间气息的存在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

真实既孕育了虚构,又制约了虚构。

文学之所以可能拯救虚构,恰恰因为出现了更为深刻的真实认知。

 (摘自2014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8.下列对“文学的虚构”的阐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只有文学才特许虚构,文学的虚构可以免遭法律抑或道德的谴责,这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约定。

B.作家在小说、戏剧中所虚构的理想人物或者诗词歌赋中所展现的良辰美景,都寄寓了自己的内心向往。

C.文学的虚构就是为种种白日梦造就种种外显的形式,如一个卑微的小职员可以想象自己“穿越”至唐朝,变身公主。

D.文学的虚构可以上天入地,无拘无束,但它不能破坏“可然律”和“必然律”意义上的“真实感”。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个作家可以放纵自己的想象,虚构几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虚构一段趣味横生的遭遇,虚构一片清风徐来或暗香浮动的诗意,如此等等。

B.文学的虚构能让人从琐碎的事务中浮出头来呼吸到神奇的气息,这也是人们愿意暂时放下周边的种种现实事务投入文学阅读的一个原因。

C.文学虚构的性格特征,其强烈程度往往超过通常的平均值,虚构的戏剧冲突往往比日常生活更为集中、激烈、扣人心弦,获得了完整的美学效果。

D.那些遨游在天堂、地狱或者第N度空间秘境的文学想象,完全挣脱了常识的限制而开始了任意的飞翔,是违背常识的文学虚构。

10.结合本文内容,概括文学的虚构具有的特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

我村

龙应台

  ①香港仔是“我村”。

“我村”的意思就是,在这一个小村里,走路就可以把所有的生活必需事务办完。

  ②早上10点,先去银行。

知道提款机在哪个角落,而且算得出要等多久。

两三个月一次,你进到银行里面去和专门照顾你的财务经理人谈话。

坐在一个玻璃方块内,他把你的财务报表摊开。

他知道你什么都不懂,所以用很吃力的国语认真地对你解释什么是什么。

有一天,他突然看着你说,“我走了,你怎么办?

”好像一个情人要去当兵了,担心女朋友不会煮饭。

原来他要跳槽去了。

  ③11点,到二楼美容院去洗头。

长着一双凤眼的老板娘一看到你,马上把靠窗的那张椅子上的报纸拿开,她知道那是你的椅子。

她也知道你的广东话很差,所以不和你聊天,但是她知道你若是剪发要剪什么发型,若是染发用的是什么植物染料;在你开口以前,她已经把咖啡端过来了。

  ④12点,你跨过两条横街,到了邮局,很小很小的一间邮局。

你买了二十张邮票,寄出四封信。

邮务员说,“二十文。

”“二十块”说“二十文”,总让你觉得好像活在清朝,但是还没完,他的下一句是,“你有碎银吗?

”没有,你没有“碎银”,因此他只好打开抽屉,设法把你的五百大钞找开,反倒给了你一堆“碎银”。

  ⑤带着活在清朝的感觉走出邮局,你走向广场,那儿有家屈臣氏,可以买些感冒喉片糖浆。

你准备越过一个十字路口,不能不看见十字路口那个小庙,不到一个人高,一公尺宽,矮墩墩地守在交通忙乱的路口。

蹲下来才看得见小庙里头端坐着六个披金戴银的神像,香火缭绕不绝。

出租车在川流不息的人群里挤来挤去,庙口的信徒拈香跪拜,一脸虔敬,就在那川流不息的人潮车阵里。

矮墩墩的庙却有个气势万里吞云的名字:

大海王庙。

庙的对联写着:

“大德如山高,王恩似海深”。

信徒深深拜倒。

  ⑥广场,像一个深谷的底盘,因为四周被高楼密密层层包围。

高楼里每一户的面积一定是局促不堪的,但是没有关系,公共的大客厅就在这广场上。

你看过鸽子群聚吗?

香港仔的广场,停了满满的人,几百个老人家,肩并肩坐在一起,像胖胖的鸽子靠在一起取暖。

他们不见得彼此认识,很多人就坐在那儿,静默好几个钟头,但是他总算是坐在人群中,看出去满满是人,而且都是和自己一样白发苍苍、体态蹒跚的人。

在这里,他可以孤单却不孤独,他既是独处,又是热闹;热闹中独处,彷佛行走深渊之上却有了栏杆扶手。

  ⑦最后一站,是菜市场。

先到最里边的裁缝那里,请她修短牛仔裤的裤脚。

二十分钟后去取。

然后到了肉铺,身上的围裙沾满血汁肉屑的老板看见你便笑了一下,你是他练习国语的对象。

第一次来,你说,要“蹄膀”,他看你一眼,说,“台湾来的?

  ⑧“怎么知道?

  ⑨他有点得意:

“大陆来的,说肘子。

广东人说猪手。

只有台湾人说蹄膀。

  ⑩嗄?

真有观察力,你想,然后问他:

“怎么说猪手?

你们认为那是他的‘手’啊?

你们认为猪和人一样有两只手,两只脚,而不是四只脚啊?

  ⑾他挑了一只“猪手”,然后用一管蓝火,快速喷烧掉猪皮上的毛,发出滋滋的声音,微微的焦味。

  ⑿花铺的女老板不在,一个脑后梳着发髻的阿婆看着店。

水桶边有一堆水仙球根,每一团球根都很大,包蓄着很多根。

“一球二十五文,”阿婆说。

我挑了四个,阿婆却又要我放下,咕噜咕噜说了一大串,听不懂;对面卖活鸡的阿婆过来帮忙翻译,用听起来简直就是广东话的国语说,“阿婆说,她不太有把握你这四个是不是最好的根,所以她想到对街去把老板找回来,要老板挑最好的给你。

  ⒀阿婆老态龙钟地走了,剩下我守着这花铺。

对面鸡笼子里的鸡,不停闪动翅膀,时不时还“喔喔喔”啼叫,用最庄严、最专业的声音宣告晨光来临,像童话世界里的声音,但是一个客人指了它一下,阿婆提起它的脚,一刀下去,它就蔫了。

11.文章以“我村”为题,请写出其含义。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析文中加点短语“一堆‘碎银’”、“停了满满的人”的妙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赏析第⑥段划线句。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的叙述人称有何特点,试作简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你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节,请作分析。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

伊尹论

苏轼

办天下之大事者,有天下之大节者也。

立天下之大节者,狭天下者也。

夫以天下之大而不足以动其心,则天下之大节有不足立,而大事有不足办者矣。

今夫匹夫匹妇皆知洁廉忠信之为美也,使其果洁廉而忠信,则其智虑未始不如王公大人之能也。

惟其所争者,止于箪食豆羹,而箪食豆羹足以动其心,则宜其智虑之不出乎此也。

箪食豆羹,非其道不取,则一乡之人,莫敢以不正犯之矣。

一乡之人,莫敢以不正犯之,而不能办一乡之事者,未之有也。

推此而上,其不取者愈大,则其所办者愈远矣。

让天下与让箪食豆羹,无以异也。

治天下与治一乡,亦无以异也。

然而不能者,有所蔽也。

天下之富,是箪食豆羹之积也。

天下之大,是一乡之推也。

非千金之子,不能运千金之资。

贩夫贩妇得一金而不知其所措,非智不若,所居之卑也。

孟子曰:

“伊尹耕于有莘之野,非其道也,非其义也,虽禄之天下,弗受也。

”夫天下不能动其心,是故其才全。

以其全才而制天下,是故临大事而不乱。

古之君子,必有高世之行,非苟求为异而已。

卿相之位,千金之富,有所不屑,将以自广其心,使穷达利害不能为之芥蒂,以全其才,而欲有所为耳。

后之君子,盖亦尝有其志矣,得失乱其中,而荣辱夺其外,是以役役至于老死而不暇,亦足悲矣。

孔子叙书至于舜、禹、皋陶相让之际,盖未尝不太息也。

夫以朝廷之尊,而行匹夫之让,孔子安取哉?

取其不汲汲于富贵,有以大服天下之心焉耳。

夫太甲之废天下未尝有是而伊尹始行之天下不以为惊以臣放君天下不以为僭既放而复立太甲不以为专。

何则?

其素所不屑者,足以取信于天下也。

彼其视天下眇然不足以动其心,而岂忍以废放其君求利也哉?

后之君子,蹈常而习故,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一为希阔之行,则天下群起而诮之。

不知求其素,而以为古今之变时有所不可者,亦已过矣夫。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广选•新注•集评》苏轼卷)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立天下之大节者,狭天下者也          狭:

狭小

B.是以役役至于老死而不暇              役役:

劳苦不息

 C.取其不汲汲于富贵                    汲汲:

心情急切  

 D.后之君子,蹈常而习故                蹈:

遵循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以天下之大而不足以动其心         草拂之而色变

B.则天下群起而诮之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C.伊尹耕于有莘之野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莫敢以不正犯之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从儒家的伦理标准出发,要求人们的行为要符合道德规范,并提出了“办天下之大事者,有天下之大节者也”的观点。

 

B.紧承首段提出的观点,文章第二段通过王公大人和匹夫匹妇的比较,说明不取者愈大,所办者愈远。

C.文章第三、四段引入孟子和孔子的相关材料,是为了证明“办天下之大事者,有天下之大节者也”,因而行文更严谨。

D.作者认为伊尹是符合儒家道德规范的贤者,不以自己的得失而进退,不以自己的荣辱而喜忧,穷达利害都不能动摇其对精神本质,也即道义的追求。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七处)。

(3分) 

夫太甲之废天下未尝有是而伊尹始行之天下不以为惊以臣放君天下不以为僭既放而复立太甲不以为专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7分) 

(1)古之君子,必有高世之行,非苟求为异而已。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夫以朝廷之尊,而行匹夫之让,孔子安取哉?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21-22两题。

(7分)

谒金门

(南唐)冯延巳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谒金门

(宋)王庭筠

双喜鹊,几报归期浑错。

尽做旧愁都忘却,新愁何处着?

        瘦雪①一痕墙角,青子②已妆残萼。

不道枝头无可落,东风犹作恶。

注:

①瘦雪:

白色的梅花。

    ②青子:

青梅。

21.这两首词都借         和          来写闺怨。

(2分)

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词是如何表达“闺怨”的。

(5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

(5分)

 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

“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

“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节选自《齐桓晋文之事》)

23.“天下可运于掌“的意思是                         。

 (1分)

24.孟子在表述自己观点时,表现出了高超的表述技巧,请分析这段材料运用了何种说理方法。

(4分)

 

(四)古诗文默写。

(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4)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晏殊《蝶恋花》)

(5)凤兮!

凤兮!

何德之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会发现许多不完满:

比如生长在平常人家,买件衣服都要省几个月零花钱;学习很努力了,却并没获得满意的成绩;很用心跟同学交往,却总觉得没有真心朋友……

曾经、现在、未来,方方面面总有无尽的不完满,你怎样面对?

请以“生活中的不完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④不得抄袭、套作。

2014学年第一学期湖州市高三语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C 【A怪癖pǐ;B摒除bìng;软着陆zhuó】

2.D【A砥砺;B荣膺;C勾兑】

3.B【A “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

此处应为“不管”;B“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段,暗中作弊,多贬义。

 C惠赠:

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此处应为“馈赠”;D栉风沐雨:

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不合语境】

4.C【A成分残缺,“形成”后少宾语中心语,应加上“的风气”。

B句式杂糅,“包括……”;与“由……组成”杂糅,可删去“组成”,或把“包括”改为“由”; D“招”与“生源”搭配不当,应为“招不到学生”或“缺乏生源”。

5.(3分)

【答案示例】你先别恼,你打着灯笼,别人可以看到你,就不会把你撞到了。

【评分参考】答到“与人方便即与己方便”这层意思给2分,上下文语意连贯给1分。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和得体。

这类带有哲理思考的小故事,不仅要去挖掘句子的深层含义,还要联系生活经历。

点着灯笼,实在是一种自我保护。

服务好了别人,其实也是给自己行方便。

6.(4分)

参考答案:

(1)勤与懒相辅相成,“懒”未必不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2)懒于杂务,才能勤于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跳出狭窄的视野,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3)一个组织中分工要合理,人适其事,事得其人。

        (答出2点即可得4分,只要从材料出发,言之成理即可)

7.(5分)

【参考答案】30日下午(或明天下午)第四节课(1分),在校行政楼二楼会议室(1分),召开各班团支书和宣传委员会议,布置学期结束的相关工作(1分),请准时参加(1分)。

       (答出1点得1分;答出3点得4分,答出4点得5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8.D【A并非只有文学才能虚构,文学获得的是“特许”,是免遭“谴责”;B原文中“良辰美景”也是“虚构”的,并非选项所言的“展现的”;C原文中用到了“几乎”一词。

9.D【原文最后一段“读者对于它们的兴趣之所以超过各种单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