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凝华及凝华放热专题突破.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3310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2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凝华及凝华放热专题突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凝华及凝华放热专题突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凝华及凝华放热专题突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凝华及凝华放热专题突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凝华及凝华放热专题突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凝华及凝华放热专题突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凝华及凝华放热专题突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凝华及凝华放热专题突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凝华及凝华放热专题突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凝华及凝华放热专题突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凝华及凝华放热专题突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凝华及凝华放热专题突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凝华及凝华放热专题突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凝华及凝华放热专题突破.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凝华及凝华放热专题突破.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凝华及凝华放热专题突破.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凝华及凝华放热专题突破.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凝华及凝华放热专题突破.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凝华及凝华放热专题突破.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凝华及凝华放热专题突破.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凝华及凝华放热专题突破.docx

《中考物理凝华及凝华放热专题突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凝华及凝华放热专题突破.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凝华及凝华放热专题突破.docx

中考物理凝华及凝华放热专题突破

2019年中考物理:

凝华及凝华放热

专题突破

(名师精选真题实战训练+答案,值得下载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单层的不锈钢盆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盆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将装有西瓜汁的小塑料杯放在盆中的冰块里,几分钟后西瓜汁变成了水果冰棍,这时观察到盆外壁出现白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瓜汁变成了冰棍,属于凝华

B.白霜是盆周围的水蒸气放热形成的

C.西瓜汁变成冰棍的过程,内能增加

D.吃冰棍感觉凉爽,因为冰棍含有的热量少

2.冬天的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

C.“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3.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

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是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将会发现(  )

A.罐底出现水珠,这是液化现象

B.罐底出现白霜,这是凝华现象

C.罐底什么也没有,干净得很

D.罐底摸起来很烫手,这是液化放热现象

4.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衣柜中的卫生球“不见了”

B.从冰箱里拿出的饮料罐“出汗”

C.寒冬河水结冰

D.深秋草叶上结出“白霜”

5.下列是对生活现象进行的物理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华现象

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

C.晾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干得快是因为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D.洗手间里的固态清新剂逐渐变小是熔化了

6.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写到: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 熔化和汽化;                   

B. 凝固和凝华;                   

C. 凝固和液化;                   

D. 汽化和升华

7.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②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④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8.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辞歌赋以及民间谚语,我们在欣赏的时候,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小芬同学对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

其中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

B.“霜前冷,雪后寒”——霜和雪的形成都是凝华现象,但一个需要放热,一个需要吸热

C.“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D.“小小竹排江中游,魏巍青山两岸走”——竹排与青山的运动体现了运动的相对性

9.下列是我国北方冬季发生的一些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在树枝上凝华成冰晶,形成雾凇

B.屋顶的积雪会熔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锤

C.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由于水蒸气液化,眼镜片上会起雾

D.邻居家孩子堆的雪人因发生升华会逐渐变小

10.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 冬天的早晨,地面上有霜                                    

B. 秋天,树叶发黄变干

C. 夏天清晨,树叶上有露水                                    

D. 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11.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

A.

冰冻的衣服晾干B.

春天冰雪融化

C.

冬天窗玻璃上有水滴D.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1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春日清晨,草叶上形成露珠是液化现象               

B. 夏天傍晚,院子里洒水利用汽化吸热降温

C. 晚秋时节,瓦片上出现白霜是凝固现象               

D. 深冬时节,树枝上出现雾凇是凝华现象

13.下列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   )

A. 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B. 盛夏,烈日炎炎土地干涸

C. 深秋,清晨草地出现白霜                                    

D. 严冬,寒风凛冽湖水结冰

14.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解析正确的是(  )

A.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水珠,这是水的汽化现象

B.寒冬,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这属于凝华现象

C.夏天,在教室内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原故

D.寒冬,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

15.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

B.石蜡和冰的熔化一样,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C.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

D.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

16.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解冻,一会儿小明发现肉上起了一些白箱,这(  )

A.冰的熔解现象,吸热

B.冰的汽化现象,吸热

C.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放热

D.水蒸气的凝固现象,放热

17.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18.在“冰城”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嘴中呼出的“白气”是凝华现象

B.用雪制成的雕塑一段时间会变小,是汽化现象

C.雪的形成过程是放热过程

D.冰放在手中融化了,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升高

19.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瀑布结成冰挂

                                 

B. 湿衣服晾干

  

C. 露的形成

                                

D. 树枝上结霜

20.下列各图描述了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放热的是(  )

A.甲、乙

B.丙、丁

C.甲、丙

D.乙、丁

21.冻肉刚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由于(   )

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所致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所致

C.冻肉中的冰熔化成水所致

D.冻肉中的水凝固成冰所致

22.严冬的早晨,可以发现窗户的玻璃上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   )

A.室外的冷空气先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B.室外的热空气向玻璃加热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

C.室内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

D.室外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23.我们身边有许多美丽的自然现象,图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

春天,冰雪熔化B.

夏天,草叶上的露珠

C.

秋天,枝头挂满白霜D.

冬天,屋檐下的冰柱

24.下列对自然现象中所涉及的物态变化、吸放热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铁丝网上出现霜﹣﹣凝固、吸热

B.乙图中,草叶上出现露珠﹣﹣液化、放热

C.丙图中,屋檐上的冰棱正在消融﹣﹣熔化、放热

D.丁图中,食品盒中的干冰变小﹣﹣汽化、吸热

25.下列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B.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

C.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

D.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吸热

26.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霜降:

“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形成需要吸热

B.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秋分:

“丹桂小菊万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立春:

“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

27.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此时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白霜,白霜形成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

B.汽化

C.凝固

D.凝华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解答】A、西瓜汁变成了冰棍,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A不符合题意;

B、盆外壁出现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凝华放热,B符合题意;

C、西瓜汁变成冰棍属于凝固现象,凝固放热,内能减小,C不符合题意;

D、吃冰棍感觉凉爽是因为熔化吸热,而热量是过程量,不能描述为“含有热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液体变为固体是凝固过程,气体变为固体是凝华过程。

2.【答案】C

【解析】【解答】A选项,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正确,与题意不符;B选项,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与题意不符;

C选项,冬天,室内温度高,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玻璃内表面,C不符合题意,与题意相符;

D选项,冬天,室内温度高,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华成小冰晶附在玻璃内表面,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为:

C。

【分析】关于物态变化的题目,关键要分析出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然后利用物物态变化的定义确定答案: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3.【答案】B

【解析】【解答】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即低于0℃;易拉罐中液体温度很低,所以易拉罐本身温度也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易拉罐,由气态直接凝华成为固态的白霜,同时会放出热量.

故答案为:

B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4.【答案】A

【解析】【解答】A.衣柜中的卫生球“不见了”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符合题意;

B.饮料罐“出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放出热量,不合题意;

C.寒冬河水结冰是凝固,此过程要放出热量,不合题意;

D.深秋草叶上结出“白霜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关于物态变化的题目,关键要分析出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然后利用物物态变化的定义确定答案: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5.【答案】D

【解析】【解答】A.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放热后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A不符合题意;

B.“下雪不冷化雪冷”,冷是因为雪熔化时吸热,B不符合题意;

 C.晾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干得快是因为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C不符合题意;

D.洗手间里的固态清新剂逐渐变小是升华现象,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关于物态变化的题目,关键要分析出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然后利用物物态变化的定义确定答案: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6.【答案】B

【解析】【解答】北方的冬天气温比较低,水结成冰,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了固态属于凝华。

故答案为:

B。

【分析】判断物态变化方法:

首先明确物质现在的状态和原来的状态,根据熔化、凝华、凝固、液化、汽化、升华的定义进行判断。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

7.【答案】D

【解析】【解答】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②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水蒸气液化成的水滴,需要放出热量;

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中的蒸发,需要吸收热量;

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需要放出热量.

故答案为:

D.

【分析】关于物态变化的题目,关键要分析出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然后利用物物态变化的定义确定答案: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8.【答案】D

【解析】【解答】“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A解释错误;霜是由高温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雪后发生熔化,熔化需要吸热,所以“霜前冷,雪后寒”,B解释错误;“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不是光源,它反射太阳光中的红光照在人的脸上,当从人脸上反射出来时,人脸就呈现红色,C解释错误;“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中的“游”“走”是指竹排的运动、青山的运动,体现了运动的相对性,D解释正确,

故答案为:

D。

【分析】“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的是响度而不是音调;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雪后寒是指雪熔化时,变得寒冷,熔化吸热;本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

 

9.【答案】C

【解析】【解答】A、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晶,即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A不符合题意;

B、积雪会熔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固态又放热结为冰,是凝固过程.B不符合题意;

C、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到室内,室内水蒸气遇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沾在镜片上,从室内走到室外,不会液化.C符合题意;

D、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雪人因发生升华会逐渐变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关于物态变化的题目,关键要分析出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然后利用物物态变化的定义确定答案: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10.【答案】A

【解析】【解答】A.冬天的早晨,地面上有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A符合题意;

B.秋天,树叶发黄变干,是树叶中的水分变成水蒸气散发的空气中了,属于汽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夏天清晨,树叶上有露水,是空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判断物态变化是否属于凝华,关键是看物质是否是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11.【答案】C

【解析】【解答】A.结冰的衣服会变干,是因为衣服上的冰发生升华现象,升华过程中吸热,故A不符合题意;

B.冰山逐渐消融,是熔化现象,此过程吸热,B不符合题意;

C.玻璃上的水滴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化过程中放热,C符合题意;

D.手上的水被吹干,是水发生了汽化现象,汽化过程中吸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关于物态变化的题目,关键要分析出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然后利用物物态变化的定义确定答案: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12.【答案】C

【解析】【解答】A.露珠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A不符合题意;

B.洒水可以利用水的蒸发来吸热降温,B不符合题意;

CD.白霜、雾凇的出现,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所致,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13.【答案】C

【解析】【解答】凝华指的是物体由气体直接变为固体的过程。

A、冰雪消融,是冰雪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A不符合题意;

B、土地干涸是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的结果,属于汽化现象;B不符合题意;

C、“霜”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C符合题意;

D、湖水结冰,是液态水变为固态冰的凝固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14.【答案】B

【解析】【解答】A.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水珠,这是水蒸汽的液化现象,A不符合题意;B.寒冬,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这属于凝华现象,B符合题意;C.夏天,在教室内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水汽化时吸热的缘故,C不符合题意;D.寒冬,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降低冰雪的熔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水蒸气变为小水珠是液化现象,冰花是凝华现象,水蒸发可以吸热,雪上撒盐可以降低熔点.

15.【答案】C

【解析】【解答】A、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蒸发从人体吸热,使人体的温度降低,但风不能降低室温,A不符合题意;

B、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石蜡是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B不符合题意;

C、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所以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C符合题意;

D、下雪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雪,凝华是放出热量的,气温不是很低,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16.【答案】C

【解析】【解答】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由于猪肉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低温凝华成固态的霜附着在猪肉表面,凝华时放热过程,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17.【答案】D

【解析】【解答】在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的“雾”是由室内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而形成的小水滴,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AC符合题意;“冰花”是由室内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直接凝华而形成的小冰晶,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18.【答案】C

【解析】【解答】A选项嘴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固而成的,是凝固现象,A不符合题意;雪雕一段时间变小,是固态直接变化到气态,属于升华现象,B不符合题意;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凝固过程中是放热过程,C符合题意;D选项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不发生变化,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处于0℃,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19.【答案】C

【解析】【解答】A、瀑布结成冰挂,是水凝固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湿衣服晾干,是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是汽化现象,B不符合题意;

C、露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C符合题意;

D、树枝上结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小冰晶,附着在树枝上;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液化现象是气体变为液体的过程,水蒸气变成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20.【答案】D

【解析】【解答】解:

甲:

屋檐上的冰凌正在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不符合题意;

乙:

铁丝网上出现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符合题意;

丙:

食品盒中的干冰变小,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热,不符合题意;

丁:

草叶上出现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符合题意.

因此需要放热的是乙和丁.

故答案为:

D.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21.【答案】A

【解析】【解答】冻肉刚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原因是由于刚出库的肉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肉,在其上面发生凝华的缘故,

故答案为:

A.

【分析】升华和凝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22.【答案】C

【解析】【解答】严冬的早晨,可以发现窗户的玻璃上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室内高温的水蒸气接触凉玻璃上要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C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

C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23.【答案】C

【解析】【解答】A.冰雪融化,是物质有固态变为液态过程,属于熔化现象;B.露是由气态的水蒸气变为液态的水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C.霜是由气态的水蒸气变为固态的冰晶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D.屋檐下的冰柱是液态水变为固态冰的凝固形成的。

故答案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