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专题训练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1271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专题训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专题训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专题训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专题训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专题训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专题训练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专题训练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专题训练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专题训练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专题训练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专题训练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专题训练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专题训练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专题训练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专题训练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专题训练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专题训练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专题训练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专题训练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专题训练题.docx

《中考物理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专题训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专题训练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专题训练题.docx

中考物理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专题训练题

  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我们生活在这炎炎的夏日里,多么期盼环境的凉爽;但真正到了深冬时节,却又是滴水成冰的寒冷.对于滴水成冰这一过程,有关物态变化和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态变化是凝固,放出热量 B. 物态变化是汽化,吸收热量

  C. 物态变化是熔化,吸收热量 D. 物态变化是液化,放出热量

 

2.关于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结冰﹣凝固 吸热 B. 雾生成﹣液化 放热

  C. 露产生﹣汽化 吸热 D. 霜形成﹣升华 放热

 

3.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使窖内的温度不会过低,菜不致冻坏,这主要是因为(  )

  A. 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传热

  B. 水的温度比气温高

  C. 水结冰时要放热

  D. 水能供给蔬菜水分

 

4.在严寒的冬季,小明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进行人工造雪.他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将水吸入,并持续地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沉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凝华 B. 凝固 C. 升华 D. 液化

 

5.下列关于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冬季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凝固需要吸热

  B. 地球变暖,导致冰川消融是液化现象,液化需要放热

  C. 冰箱里冷冻食物的表面结霜是凝华现象,凝华需要放热

  D. 夏天装有冷饮的杯子“出汗”是熔化现象,熔化需要吸热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夏天,舔刚从冰箱里拿出的雪糕时,舌头会被“粘”住,这是水的凝固现象

  B. 用久了的电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C. 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D. 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发生物态变化时都要吸热

  B. 0℃的水结成0℃的冰时,其内能将减少

  C. 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D. 高温物体比低温物体所含有的热量多

 

8.如图所示是屋檐下形成的冰锥,关于冰锥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形成冰锥时的气温应该低于0℃

  B. 冰锥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 冰锥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

  D. 冰锥形成过程中内能不变

 

9.滑雪是冬季人们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但有时冬季雪少,很多滑雪场要人工造雪,关于人工造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凝华过程 B. 是汽化过程 C. 是凝固过程 D. 是液化过程

 

10.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

①冰雪消融    ②积水干涸    ③滴水成冰   ④霜满枝头.

  A. 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

 

11.把冰水混合物放到一个﹣2℃的房间里,它将(  )

  A. 继续熔化 B. 继续凝固

  C. 既不熔化也不凝固 D. 无法判断

 

12.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以下关于水物态变化及人类对水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冬季,湖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吸热,这是凝固过程

  B. 高空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变成小冰晶的过程中要放热,这是凝华过程

  C.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

  D. 我市水资源丰富,不必要在技术上优化用水系统

 

13.下列现象属于凝固的是(  )

  A. 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B. 仲夏,烈日炎炎土地干涸

  C. 深秋,清晨草地出现白霜 D. 严冬,寒风凛冽湖水结冰

 

1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热疗已走进我们的生活,如家里的“热敷”、体育场上的“蜡浴”.其中“蜡浴”就是将熔化的蜡用刷子刷在肿胀部位,一段时间后,肿胀消失,疼痛减轻.下列有关“蜡浴”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熔化吸热 B. 凝固放热 C. 凝华放热 D. 升华吸热

 

15.关于下列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霜”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

  B. 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属于汽化现象

  C. “露”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

  D. 水的温度在80℃时一定不会出现沸腾现象

 

 

二.解答题(共5小题)

16.小阳学习了热学知识后,知道晶体凝固过程会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引发了他的思考,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1)他猜想:

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质量有关.

你的猜想:

      .

(2)小阳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探究:

取不同质量的海波让它们刚好完全熔化,迅速放入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两烧杯冷水中.如图所示,待海波刚凝固完毕后,迅速用温度计测出各自烧杯中水的温度,通过比较      来确定质量不同海波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

(3)在探究过程中,小阳发现海波凝固完毕后,温度计示数变化不太显著,请指出造成此现象的一种可能原因:

      .

 

 

17.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

冰的体积变大还是变小?

在物理小组活动的时候,小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水在结冰的时候体积如何变化?

”小刚立即做出了回答:

“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水结冰时的体积当然是变小的.”但小红提出了相反的意见:

“如果体积变小的话,那么冰的密度会变大,冰将会沉入水中.但事实上冰会浮在水面上,所以体积应变大.”

到底谁对谁错呢?

小刚提出了通过实验去解决这个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

“在小药瓶中装满水,放到冰箱中使水完全凝固,然后看看冰面是下降了还是升高了,不就行了吗?

”大家都赞同这个方法,于是他们立即动手实验.于是他们在小容器中装满水后放入冰箱让它结冰,结果发现冰面是向上凸起的.

再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小明他们的实验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2)这个实验经历了:

A.猜想与假说;B.设计实验;C.归纳结论;D.进行实验;E.提出问题.小明他们采取的步骤顺序是:

      .

(3)这种现象会产生什么危害?

请举出一个例子.      

(4)用高压锅煮饭菜比用普通锅煮饭菜熟得快,为什么?

 

18.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在今年1月份我国南方(包括我省)遭受了大范围的雪灾影响,其中冻雨因为影响范围大、造成的损失严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冻雨是一种温度低于0℃的过冷却水滴,而0℃是水的凝固点,在云体中它本该凝结成冰粒或雪花,然而由于找不到冻结时必需的冻结核,它并没有凝结.于是它在下落时就成为一碰上物体就能结冻的过冷却水滴.

冻雨的形成离不开特定的天气条件:

今年的南方离地面大约2000米高以内的空气层温度稍低于0℃;在2000米至4000米高的空气层温度高于0℃,比较暖一点;再往上一层又低于0℃,这样的大气层结构,使得上层云中的过冷却水滴、冰晶和雪花,掉进比较暖一点的空气层,都变成液态水滴.再向下掉,又进入不算厚的冻结层.已经是过冷却的水滴一遇到到温度为0℃以下的物体上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

(1)冻雨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

吸收还是放出热量?

(2)冻雨给人们造成了什么不便(答两点即可)?

这段时间内人们经常在公路上抛撒食盐?

说出其中包含的物理知识.

 

19.探究: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时候,体积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A.猜想:

       

B.设计、进行实验:

选用熟动物油作为探究对象.

(1)把熟动物油放在烧杯里,用火加热,使它完全熔化,记下液面所在的刻度位置.

(2)拿开火源,使熟动物油冷却.

C.观察:

它的体积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

你还可以用什么物质进一步进行探究?

      .

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

 

20.某同学在探究某物质凝固时温度变化的实验中,得出如图所示的图象,请根据图回答:

(1)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      .写出四种非晶体的物质      .

(2)该物质的起始温度为      ℃,它的熔点是      ℃.

(3)线段AB表示      ,所对应的是      态;CD表示      ,所对应的是      态.

(4)      点表示该物质开始凝固,      点表示该物质凝固完成.

(5)当温度为83℃时,该物质的状态是      .

 

 

 

 

  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我们生活在这炎炎的夏日里,多么期盼环境的凉爽;但真正到了深冬时节,却又是滴水成冰的寒冷.对于滴水成冰这一过程,有关物态变化和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态变化是凝固,放出热量 B. 物态变化是汽化,吸收热量

  C. 物态变化是熔化,吸收热量 D. 物态变化是液化,放出热量

考点:

 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

 

(1)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吸热的物态变化过程有:

熔化,汽化,升华;

放热的物态变化过程有:

凝固,液化,凝华.

解答:

 解:

滴水成冰,是液态水变为固态的冰,是凝固,会放热.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的判断及吸放热情况.判断物态变化现象主要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

 

2.关于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结冰﹣凝固 吸热 B. 雾生成﹣液化 放热

  C. 露产生﹣汽化 吸热 D. 霜形成﹣升华 放热

考点:

 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是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

(2)六种物体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解答:

 解:

A、水结冰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需要放热.此选项错误;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水滴,需要放热.此选项正确;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水滴,需要放热.此选项错误;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需要放热.此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的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情况的了解,属于热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3.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使窖内的温度不会过低,菜不致冻坏,这主要是因为(  )

  A. 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传热

  B. 水的温度比气温高

  C. 水结冰时要放热

  D. 水能供给蔬菜水分

考点:

 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解答:

 解:

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水受冷就会凝固,凝固要放出热量,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而将菜冻坏.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是一道应用题.

 

4.在严寒的冬季,小明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进行人工造雪.他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将水吸入,并持续地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沉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凝华 B. 凝固 C. 升华 D. 液化

考点:

 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

 物质从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叫凝固、凝固放热.

解答:

 解:

造雪机工作时把液态水变为固态的雪,水发生了凝固.

故选B

点评:

 判断物态变化的关键是弄清楚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存在状态,再根据定义得出结论.

 

5.下列关于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冬季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凝固需要吸热

  B. 地球变暖,导致冰川消融是液化现象,液化需要放热

  C. 冰箱里冷冻食物的表面结霜是凝华现象,凝华需要放热

  D. 夏天装有冷饮的杯子“出汗”是熔化现象,熔化需要吸热

考点:

 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

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

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

 解:

A、冬季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凝固需要放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地球变暖,导致冰川消融是熔化现象,熔化需要吸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冰箱里冷冻食物的表面结霜是凝华现象,凝华需要放热,该选项说法正确;

D、夏天装有冷饮的杯子“出汗”是液化现象,液化需要放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评: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夏天,舔刚从冰箱里拿出的雪糕时,舌头会被“粘”住,这是水的凝固现象

  B. 用久了的电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C. 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D. 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考点:

 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六种物态变化:

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解答:

 解:

A、夏天,舔刚从冰箱里拿出的雪糕时,舌头会被“粘”住,这是水变为固态的凝固现象,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灯泡灯丝变细,是由固态变为气态的升华现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液体温度计时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所测温度不能高于内部液体的沸点,不能低于凝固点,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雾”是液态小水滴,“雾”散去是由液体变为气态的汽化现象.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能力,是一道基础题.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发生物态变化时都要吸热

  B. 0℃的水结成0℃的冰时,其内能将减少

  C. 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D. 高温物体比低温物体所含有的热量多

考点:

 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比热容的概念.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

 ①在物态变化过程中,熔化、汽化、升华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凝华放出热量;

②物质具有的内能与温度和状态有关;

③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与质量、热量、温度变化无关;

④热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是过程量.

解答:

 解:

A、物体在发生物态变化时有时吸热,有时放热,如冰熔化吸热,水结冰放热.故A不正确;

B、0℃的水结成0℃的冰时,凝固放热,内能减小.故B正确;

C、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的种类有关,与质量无关.故C不正确;

D、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内能的概念以及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及热传递的条件的了解和掌握.

 

8.如图所示是屋檐下形成的冰锥,关于冰锥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形成冰锥时的气温应该低于0℃

  B. 冰锥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 冰锥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

  D. 冰锥形成过程中内能不变

考点:

 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

 ①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要放热.

②晶体凝固条件:

晶体要凝固,首先温度要达到晶体的凝固点,其次晶体还要不断放出热量.

解答:

 解:

A、水的凝固点是0℃,形成冰锥时的气温应该低于0℃.故A正确;

B、冬天北方的屋顶上有积雪,当天气转暖,雪吸收热量熔化,熔化的水在下落过程中,遇冷凝固成冰椎体.故B错误;

C、冰锥的形成需要属于凝固过程,凝固要放出热量.故C错误;

D、冰锥形成过程中,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故D错误.

故A.

点评:

 分析某现象原来和现在的状态,根据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判断该现象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

 

9.滑雪是冬季人们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但有时冬季雪少,很多滑雪场要人工造雪,关于人工造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凝华过程 B. 是汽化过程 C. 是凝固过程 D. 是液化过程

考点:

 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专题:

 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现象,本题中的固态的雪是由液态水变化来的,据此分析.

解答:

 解:

人工造雪机在造雪时,吸入大量的水而产生雪,因此这个“雪”是由“水”变化来的,属于凝固现象.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态变化的分析,要抓住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这才是解题的关键.

 

10.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

①冰雪消融    ②积水干涸    ③滴水成冰   ④霜满枝头.

  A. 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

考点:

 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热;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要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凝华要放热.

解答:

 解:

①冰雪消融,是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②积水干枯是由液体变为气态,需要吸热;

③滴水成冰是由液体变为固态,需要放热;

④霜满枝头是由气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③④.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的判断和物态变化伴随的吸放热情况,熟记概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1.把冰水混合物放到一个﹣2℃的房间里,它将(  )

  A. 继续熔化 B. 继续凝固

  C. 既不熔化也不凝固 D. 无法判断

考点:

 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晶体凝固的条件是:

达到凝固点,放出热量.

解答:

 解:

水将凝固,因为在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达到凝固点.放到﹣2℃的房间,冰水混合物将放热,满足凝固的两个条件,因此冰水混合物中的水将凝固.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晶体凝固的特点,需要明确其条件:

达到凝固点,并且放出热量.

 

12.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以下关于水物态变化及人类对水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冬季,湖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吸热,这是凝固过程

  B. 高空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变成小冰晶的过程中要放热,这是凝华过程

  C.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

  D. 我市水资源丰富,不必要在技术上优化用水系统

考点:

 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放热;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3)水是人类生存的根本,离开了水人类无法生活;

(4)我国是水资源缺乏的国家,应该节约用水,反对浪费.

解答:

 解:

A、冬季,湖水结冰是水的凝固过程,凝固是个放热过程,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该选项说法正确;

C、水是生命之源,任何时候都离不开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我国是个淡水资源缺乏的国家,要节约用水,从技术上改进用水系统,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以及水的利用问题,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考查.

 

13.下列现象属于凝固的是(  )

  A. 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B. 仲夏,烈日炎炎土地干涸

  C. 深秋,清晨草地出现白霜 D. 严冬,寒风凛冽湖水结冰

考点:

 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

 凝固现象是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

解答:

 解:

A、冰雪消融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熔化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

B、土地干涸是蒸发造成的,属于汽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霜”是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湖水结冰是水由液态变为固态的凝固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知道物态变化的概念,知道变化前后物质所处的状态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热疗已走进我们的生活,如家里的“热敷”、体育场上的“蜡浴”.其中“蜡浴”就是将熔化的蜡用刷子刷在肿胀部位,一段时间后,肿胀消失,疼痛减轻.下列有关“蜡浴”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熔化吸热 B. 凝固放热 C. 凝华放热 D. 升华吸热

考点:

 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固,凝固放热.

解答:

 解:

“蜡浴”就是将熔化的蜡用刷子刷在肿胀部位,蜡凝固放热,人体吸热后,加快血液流动,一段时间后,肿胀消失,疼痛减轻.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凝固放热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

 

15.关于下列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霜”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

  B. 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属于汽化现象

  C. “露”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

  D. 水的温度在80℃时一定不会出现沸腾现象

考点:

 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物态变化的名称,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称为升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

(2)水的沸点会随大气压的升高而升高,随大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解答:

 解:

A、霜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冰冻的衣服变干,是水的升华现象,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露”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当大气压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水的也会在80℃沸腾,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正确判断物态,并结合物态变化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

 

二.解答题(共5小题)

16.小阳学习了热学知识后,知道晶体凝固过程会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引发了他的思考,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