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政治考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3945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政治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吉林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政治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吉林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政治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吉林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政治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吉林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政治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吉林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政治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吉林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政治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吉林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政治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吉林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政治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吉林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政治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吉林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政治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吉林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政治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吉林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政治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吉林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政治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吉林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政治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吉林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政治考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吉林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政治考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吉林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政治考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政治考试.docx

《吉林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政治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政治考试.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吉林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政治考试.docx

吉林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政治考试

绝密★启用前

吉林一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11月考试

政治测试试卷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项选择

1.智能”、“海量”成为新型技术手机的共同特点,一部手机几乎可以融合各种形式信息的交流,对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这体现了(  )

A.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B.信息技术使全球范围的联系日益密切

C.网络技术使传媒真正面向大众传递信息

D.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2.2012年7月在英国伦敦举行的奥运会期间,很多商家都适时地推出了各类展现英国传统文化的体育纪念品,深受世界各地游客的喜爱,这同时也让英国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英国体育纪念品的热卖说明:

()

①商品交换可以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④文化传承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④指导中国前进方向的决定力量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4.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

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少写字(至少不会正确规范地写作)则是前者的表现。

就年轻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来越少,“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

据此回答题。

1.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  )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失去根基 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  )

①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教育年轻一代 

②加大向年轻一代灌输传统文化的力度 

③内容、形式上加以创新,提高年轻人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④大力抑制外来文化的传播

A.①③B.①④C.①②D.②③

5.每到端午节,人们会吃棕子、赛龙舟、插艾叶。

这说明(  )

①传统文化是对传统文艺的继承

②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民族色彩

③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④传统习俗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6.近年来,一些文艺创作特别是历史题材的创作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

表现之一就是以偶然性、模糊性、荒诞性去解构历史,随心所欲地胡编乱造,戏说风盛行,把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描绘成一笔糊涂账。

这种倾向属于(  )

①守旧主义 ②封闭主义 ③民族虚无主义 ④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7.《四库全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36000余册,分为经、史、子、集四部。

浩如烟海的中华古籍体现的中华文化的特点是(  )。

A.源远流长B.博大精深

C.一脉相承D.相对稳定

8.长三角文化属于吴越文化或江南文化,珠三角文化属于岭南文化,京津唐文化属于燕赵文化。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三大区域从城市面貌到风土人情、从历史文化到当代生活方式,都有很多的差异;同时,在三大区域文化土壤上生长起来的民间文化也各自相异。

这说明()

A.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C.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D.各地区文化之间不存在相同点

9.2012年是中国的龙年。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权势、高贵、成功、幸运的象征。

无论身在何处,炎黄子孙都以“龙的传人”自居、以“龙马精神”激励人们奋发进取。

由此可见(  )

A.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华

B.中华文化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

C.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D.中华传统文化瑕瑜互见

10.下列选项能体现漫画寓意的有()

①文化创新要避免出现与过去重复的东西

②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动力

③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前进的包袱

④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③④

11.世客会被称为“客家人的奥运会”,是目前世界上联系广泛、影响巨大的华人盛会之一。

福建三明是世界客家人的祖域,作为客属后裔,全市人民热切期盼三明能够为世界客属乡亲的聚会和交流作出贡献。

吉祥物“葛藤娃?

阿明”表达了三明客家人喜迎世界客属乡贤回家的欢快心情,又寓意了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势头。

可见(  )

①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吉祥物是文化整合的重要标志,标志着各国文化的趋同 ③文化创新要体现时代精神 ④世客会有利于让世界客家人认识三明、了解三明、让三明走向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D.③④

12.2012年8月8日,人民网载文指出:

“十二五规划”继续强调优先发展教育,进一步将其从观念转化为具体政策。

关于教育,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来说它具有( )

①选择文化的功能         ②传递文化的功能

③创造文化的功能         ④促进政府立法的功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

13.2012年中国壬辰龙年据说,有关龙的记载最早见于甲骨文、金文中。

在甲骨文中,“龙”字形如巨蛇,头很大,张着巨口;在金文中,“龙”字从“巳”,而“巳”字就是古代的“蛇”字。

龙最早成为帝王的象征,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古籍中有文将秦始皇喻为“祖龙”。

相传在汉初,刘邦母亲梦中与神人相遇,身附一龙,而后生下刘邦,刘邦利用龙给自己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真龙天子”由此而生。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解读上述有关龙的传说。

14.材料一 扫墓、踏青、折柳、沐浴、吟咏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

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千年来,无数华夏子孙,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不畏险阻,不计名利,扎扎实实地做着利国利民的好事,旗帜鲜明地维护着民族和国家的尊严。

从文天祥到李大钊,从孙子到焦裕禄、雷锋……无数志士仁人,英雄豪杰,他们胸有浩气,腹有人民;他们秉承爱国爱民的胸怀和志趣。

他们是民族和国家的脊梁。

材料二:

天安门广场国庆60周年大联欢,堪称世界之最的方队表演,精彩绝伦。

所有动作全靠4000多名官兵移动、蹲立、摇动来呈现,每名官兵要换9种道具和3套衣服,做动作多达上万次。

有的手臂和脸部被道具划伤,膝盖被地面磨破,关节肿痛更是“流行病”,但没有一人叫苦叫累,没有一人降低训练标准。

为了熟记音乐节拍,许多战士将节拍写在道具、手臂上,训练时背,吃饭时背,睡觉躺在被窝里还在背,有的甚至连说梦话都在数着节拍……

(1)上述两则材料体现什么精神?

其基本内涵是什么?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弘扬这种精神?

16.看漫画《禁止对文化遗产的开发性破坏》,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禁止对文化遗产的开发性破坏

(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

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2)结合漫画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17.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怎样做到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8.在第41届世博会上,山东展馆外观以雄峙山东的泰山为主视角,侧面是抽象的大海浪涌形象,形成“青山连绵不绝,绿水长流不断”的文化意境,勾勒出“海岱文化”的山东地理形态。

“鲁班锁”是山东馆的一大特色,“鲁班锁”是春秋时期鲁国工匠鲁班发明的一种木制卯榫结构,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构件——斗拱的基础,将其作为城市营造智慧的典型符号。

展馆入口设计成敞开式,表达“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热情与好客。

馆内有“智慧长廊”、“城市窗口”和“齐鲁家园”三大展区,展示文化山东、魅力山东、好客山东以及山东人未来的城市生活,进而表达“和而不同,我们的家园”的城市内涵。

请你说说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观点?

19.材料一:

下图是几届奥运会会徽图

材料二: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中,美国馆主题为“拥抱挑战”,俄罗斯馆主题为“新俄罗斯:

城市与人”;英国馆主题为“传承经典,铸就未来”。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我们应如何认识这一现象。

20.材料一 据加拿大《世界

日报》报道

,参加2011加拿大华裔青少年“文化寻根”夏令营的一行18人结束了十天在中国福建的夏令营活动,于2011年7月23日回到多伦多。

在十天的夏令营活动中,除了朱子文化和茶文化等人们熟知的中华文化外,提线木偶、影雕等传统文化也让营员们大开眼界。

同时营员们还品尝了地道的小吃,体验了中华美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这十天的夏令营活动中,营员们都感悟和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魅力所在,亲眼目睹了家乡近年来的发展与进步,对中国的现状和发展有了最直接的感性认识,对自己在中国的“根”也有了深刻的认同。

材料二:

中华文化与西藏文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一方面,以汉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对藏族文化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西藏文化也对中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离开西藏文化,中华文化就不完整;离开中华文化,西藏文化就不会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

中华文化的繁荣有赖于西藏和

其他地区民族文化的繁荣,而中华文化的发展也必然有力地促进包括藏族文化在内的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的繁荣。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试从文化生活角度告诉参加2011加拿大华裔青少年“文化寻根”夏令营的营员们,中华文化为什么博大精深,蕴涵着无穷的魅力。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21.近年来,我国文化“走出去”取得了很大成绩,对外文化贸易发展较快,中外文化合作方兴未艾,一些文化企业在海外落户。

短短七八年间,100多个国家共开设了300多个孔子学院和400多个孔子课堂。

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伦敦中国文化年、纽约中国文化游、“感知中国”等活动把中国文化带到国外民众中间,产生了积极影响。

文化“走出去”正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是提升国家形象和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关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有下列两个观点。

观点一 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是简单的文化产品“走出去”,而是中华文化价值观的“走出去”。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范周表示,要提升文化自信,强化文化主体性建设,提升媒体融合力度,加强传播机制和手段创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观点二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识和名片,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中宣部秘书长官景辉说。

他认为,应该从三方面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

一是重视内容创新,增强吸引力;二是重视出口平台和对外营销渠道的建设;三是重视发展新兴产业,努力形成对外文化贸易新的增长点。

(1)结合材料分析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意义。

(2)结合材料,请你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出自己的建议。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浙江省多地出现雾霾天气,多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据浙江省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发布平台数据,1月15日9时,杭州市10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中,有7个为重度污染,两个为中度污染。

专家称控制交通碳排放是治理雾霾的重中之重,要从根子上解决汽车尾气,一方面要通过补贴或交通政策促进节能小汽车的使用,还要采取一些吸引人乘坐公交的措施。

治理雾霾,每个公民都应勇于成为责任主体。

材料二:

当雾霾遇上春节,你还放烟花吗?

今年,持续上千年的燃放烟花爆竹习俗因为一场旷日持久且影响范围甚广的雾霾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

春节前夕,多家微博门户网站发起了“禁放或少放烟花爆竹”的倡议,得到网友的积极响应。

但是也有很多市民表示今年依旧会放炮,因为一年才放一次,不放就缺少过节的气氛了。

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认为,“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从内心讲,我是不希望它消失的。

如果真的禁放了,年味儿越来越淡的春节就更加没有年味儿了,况且禁放政策能不能执行下去也不好说。

(1)结合材料一,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如何理解“治理雾霾,每个公民都应勇于成为责任主体。

(2)结合材料二,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这种传统习俗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由题中“一部手机几乎可以融合各种形式信息的交流,对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说明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故本题选D项。

ABC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2.【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指文化是人创造的。

故②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③先进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故③错误。

本题选C项。

3.【答案】A

【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并不是指导中国前进方向的决定力量,④的说法是错误的,所以选择A。

4.【答案】BA

【解析】1.试题分析:

年轻一代不读传统经典著作,不会正确规范地写作,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漠视,令人痛心。

这是因为: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会失去根基。

①③正确;②“固守”④坚持“守旧主义”表述都是错误的。

该题选B。

2.试题分析:

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要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教育年轻一代,在内容、形式上加以创新,提高年轻人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①③正确;②“灌输”一词不妥;④“抑制”外来文化的传播,说法错误。

该题选A。

5.【答案】B

【解析】2013年山东省《文化与生活》综合测试

6.【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守旧主义是固守传统文化,全盘吸收传统文化;封闭主义是拒绝接受外来文化;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位主义是无视传统文化和历史事实的倾向。

题目中一些文艺创作,胡编乱造,戏说历史,犯了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

③④正确;①②与题意不符。

该题选D。

7.【答案】B

【解析】“浩如烟海”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B正确。

8.【答案】C

【解析】本题误选A项,B项是因为没有准确把握材料,材料反映的是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误选D项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尽管不同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但是也存在共性;材料表明不同地区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故C项正确。

9.【答案】 C

【解析】 “无论身在何处,炎黄子孙都以‘龙的传人’自居、以‘龙马精神’激励人们奋发进取”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A、B表述都有错误,D与材料无关。

10.【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漫画所反映的信息是传统文化阻碍我们的前进。

①错误,排除。

②不符合题意,排除。

③符合题意,应选择。

④符合题意,应选择。

11.【答案】D

【解析】①观点强调的是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不符合题意;②说法否认了文化的多样性;③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应选D项。

12.【答案】A

【解析】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①②③均符合题意,故选A。

二、非选择题

13.【答案】有关龙的记载表明,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龙的古老传说再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真龙天子”的传说表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解析】本题以2012年中国壬辰龙年为素材。

从文化生活角度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设问的限定范围比较小,主要是结合材料作答。

14.【答案】

(1)①立足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清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发扬传统清明文化中健康有益的内容,去除封建落后的成分;采用节约环保的绿色过节方式,注入体现时代要求的新内容。

③博采众长,以我为主。

既吸取外来有益文化,又保持我国清明文化的民族特色。

④坚持正确方向。

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解析】审设问:

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

审材料:

清明节活动既继承传统,又注入了时代新内涵。

知识链接:

文化创新的途径。

思维过程:

用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正确方向等知识,结合材料回答即可。

15.【答案】

(1)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

其基本内涵是: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①最重要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我们要发挥这些理论的作用。

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形成优秀的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既要注意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先进的文化成果,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分化、西化的图谋。

④必须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解析】第一问,根据对材料内容的阅读,回答材料共同体现的精神及其内涵。

无数仁人志士秉承爱国爱民的胸怀和志趣,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按课本内容回答即可。

第二问,怎样弘扬这种精神,在第一问的基础上回答,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从发挥主心骨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考点: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点评:

文化生活中我们所学的精神即中华民族精神,其内涵和怎样弘扬属课本内容的识记,学生只要熟练掌握该部分内容即可全面回答。

要求学生对课本基本原理要熟练掌握,不能掉以轻心,该题难度较小。

16.【答案】

(1)①漫画反映了社会上有些人热衷于迎合低俗趣味来开发和利用文化遗产的文化现象。

我国的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在开发和利用文化遗产的同时要保护文化遗产,禁止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不顾社会效益、迎合低俗趣味去开发和利用文化遗产,这样的开发是不可取的。

②漫画提醒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文化遗产,尊重历史和文化内涵,真正从文化遗产中汲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意义的精华。

(2)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具体要求: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

只有以科学的态度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才能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真正保护文化遗产。

③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解析】本题以漫画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回答第

(1)问体现的什么文化现象时,及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可以通过审读漫画从漫画中有些地区为了经济利益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破坏性开发这一现象。

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也就是如何看待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破坏性开发这一现象。

先对这一现象进行评价,是否正确。

然后我们应怎么对待文化遗产。

(2)问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依据课本知识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具体要求。

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17.【答案】

(1)要正确把握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守旧主义”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历史虚无主义”则─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

(2)要正确把握好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民族虚无主义”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民族文化,甚至民族的存在;“封闭主义”则拒绝接受任何新文化和外来文化。

(3)以上两种错误倾向都不利于文化的创新,必须予以克服,才能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

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坚持正确的方向,要正确把握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要正确把握好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克服错误倾向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反对“封闭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

18.【答案】

(1)山东展馆融合了泰山、海洋、鲁班锁等元素,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山东展馆勾勒出“海岱文化”的山东地理形态,体现了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征。

(3)山东展馆设计将传统文化的元素与现代表现手法融为一体,体现了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4)山东展馆表达了“和而不同,我们的家园”的城市内涵,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解析】1.背景信息:

上海世博会山东展馆的设计独具匠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展馆外形、“鲁班锁”、展馆入口、三大展区到城市内涵,每一处设计都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2.设问分析,阐释材料所体现的文化生活观点,回答此题应注意的问题是不能笼统作答,要坚持“一一对应”的原则,逐一进行分析说明。

3.理论依据:

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的区域性特征;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19.【答案】⑴说明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⑵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所以,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不同民族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坚持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解析】本题以几届奥运会会徽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

关于第

(1)问,依据两则材料实质上就是回答共同反映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关于第

(2)问如何认识文化的多样性。

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方面回答。

我们为什么要尊重和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怎样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依据材料和课本基础知识回答即可。

20.【答案】

(1)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涵着无穷的魅力,这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

并蓄。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

积极成分。

②这种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